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晓兰不嫁,难道真的要叫他女儿嫁?

    梁秉安虽然教训梁欢,内心又咋会不疼她。女儿是亲生的,不能推她去填火坑,夏晓兰是老婆的外甥女,和梁秉安没有血缘关系,他自觉给刘芬和夏晓兰的补偿不少,心里是一点都不愧疚。

    ——刘勇到底带着夏晓兰在哪里呢?

 212:个体户?好俗气的(4更)

    夏晓兰在哪儿呢?

    她在商都大学。

    商都大学是豫南省唯一的重点大学,它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设立的专业不少,夏晓兰今天要找的就是美术系的学生。画几张海报而已,夏晓兰要求的尺寸不小,不愿意占用自己太多时间,她就来商都大学找学生代劳。

    正月十,商都的一些大学生已经返校,因为交通不便,好些学生假期甚至不会回家,会一直呆在学校。夏晓兰只管问商都大学美术系的宿舍,她把自行车停在车棚里,就听见一个诧异的声音:

    “夏晓兰?”

    夏晓兰扭头一看,卓卫萍也刚刚停好车。

    “卓公安,真是好巧呀,你怎么也在这里?”

    卓卫萍也觉得巧。

    夏晓兰那个服装店生意极好,这时候不应该在店里帮忙吗?上次夏晓兰被抓到派出所,卓卫萍觉得那些人欺负女同志,哪知最后峰回路转,反倒是联防队的人吃了亏。联防队的郭队长说是受国棉三厂的丁爱珍指使,派出所把丁爱珍带回来,还没问出个结果呢,却又牵出了国棉三厂的厂长和丁爱珍合伙侵吞国有财产的案子。

    这下好了,丁爱珍先头干得反而是小罪,后面这个却是大案。

    “丁爱珍的案子应该很快就判,据我所知,她至少要判十年。我也想问你呢,你来商都大学做什么?”

    十年?

    夏晓兰觉得无所谓。别说等十年,就算丁爱珍能够减刑一半出狱,都差不多是1990年,那时候的政策会比现在跟宽松,夏晓兰也会比现在更有底气。一个坐过牢的丁爱珍,已经不能再威胁到夏晓兰。

    夏晓兰心情十分愉快:

    “我想找美术系的学生帮忙画几幅海报……”

    夏晓兰把大概来意说了,卓卫萍问她是不是认识美术系的人,夏晓兰摇头,卓卫萍却很服气:

    “你这运气!走吧,我认识美术系的,帮你介绍下。”

    卓卫萍岂止是认识美术系的人,她的妹妹就是商都美术系的大二学生。卓卫萍来学校看望妹妹,却恰巧遇到了夏晓兰找人画海报。卓卫萍当仁不让,就推荐了自己的妹妹卓娜。

    卓娜有一双圆杏眼,听见有人找她帮忙画画,那真是不要钱都肯上。但一听夏晓兰画的是海报……海报哪里算画画,根本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卓娜马上兴致缺缺,不过她又不敢拒绝卓卫萍带来的人,就说自己不要报酬,能不能请夏晓兰当一次模特,她想画一幅人体肖像。

    人体肖像?

    一坐就是几小时不动,夏晓兰没有过这种经历,她也不太想同意。

    卓娜就笑嘻嘻的,“那我给你介绍个师兄,他画画很厉害,一直想在外面接活。”

    夏晓兰不由多看了卓娜一眼,卓卫萍公安是个实在人,没想到她妹妹卓娜倒是挺滑头,大概家里条件不差,看不上这点没有难度的海报绘制。夏晓兰也是没办法,84年她是不可能在商都街头随便找一家广告彩印店就能搞出自己想要的海报效果的,只能见见卓娜口的师兄。

    卓娜介绍的这个龚洋很符合夏晓兰对美术生的印象,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上还粘着颜料。他是家庭条件不好,还一门心思想学美术的人。只要和艺术沾边的东西,学习花费的钱就不会少,要想画技得到进步只能通过大量的练习……素描还好,其他的画颜料是不小的开销。龚洋家境不行,为了填补平时的画画开销,他啥活儿都接。

    夏晓兰把带来的几本杂志给龚洋看,又说了自己的要求。龚洋随手勾勒了一个速写,配色也不俗气,夏晓兰觉得他画海报是没问题的。

    她一共想要三张海报,龚洋在心里算了半天颜料钱,“每张给我8块钱——”

    “我每张给你10块,但你得给画的快一点,画好了给我送到店里。”

    三张海报就是30元,比学校一个月的补助还多,这样简单的要求,龚洋一天就能搞定,除去颜料和纸张的成本,他肯定要赚不少。

    学生劳力本来就挺廉价,龚洋已经很满意这报酬,夏晓兰给了10元的订金留了地址就走。

    龚洋谢谢卓娜帮忙介绍生意,又说要请卓娜吃饭。他穷成啥样大家都知道,卓娜笑眯眯的:“吃饭以后再说,你不是答应人家夏老板会画快点吗,师兄赶紧回去画海报吧!”

    等龚洋一走,卓卫萍也是无语:

    “你平时老说没有找你求画,我给你带给朋友来,你还往外推。”

    卓娜嘟着嘴,“那我求你朋友当模特儿她也没同意呀,姐你是怎么认识她的,我看年纪也不大,怎么就当个体户啦,上学不好吗?”

    卓卫萍无语。

    如果有那条件,谁想自己在外面打拼啊。

    就卓卫萍知道的,夏晓兰都进两次派出所了,当个体户也不容易。卓娜是何不食肉糜,卓卫萍沉着脸,“当个体户又咋的,三百十行都能出状元,个体户并不比你这学美术的低一等。”

    卓娜不以为然。

    长得那么好看,却干个体户,一张张数毛票,那画面多俗啊!

    ……

    夏晓兰还不知道自己被小姑娘评价为“俗气”。

    知道了大概也就是一笑而过,呆在象牙塔里的人,要没有了家庭财力的支持,大概马上就会从小仙女变得俗不可耐。她哪有空和一个陌生丫头计较,夏晓兰现在也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在学习。她每天都会点起床,洗漱后小跑着到街上买来早饭也才点半,七点开始正式学习,一直到11点才会往店里去,等下午2点夏晓兰就回家继续复习,一直到晚上11点准时上床睡觉。

    春装只是零零散散的在售卖,现在的客流量李凤梅和刘芬两人就能应付。

    午饭夏晓兰也会在店里解决,这个时间点一家人都会聚在服装店里,夏晓兰放松下脑子,顺便给刘勇补补课。

    她得讲讲装修的事儿,刘勇可以不会设计,他却必须要总揽全局。

    材料要用多少,他要怎么向人报价才有的赚,多长工期,要给多少工钱,零零总总的东西刘勇是在学。他最近跑商都的瓷砖店等地方跑的很勤,各种材料多少钱,他自己也在拼命记。

    夏晓兰收到了周诚的电报,周诚以热切的语气表示,夏晓兰可以随时去京城,只是可能需要夏晓兰去部队看他。

    周诚没说杂志的事,不过以他的性格肯定托人在找,夏晓兰也不着急。

 213:钱还是不够用(5更)

    去部队看周诚?

    看就看呗,和一个军人谈恋爱,夏晓兰早有这种心理准备。

    刘勇原本对去给康伟装修房子有点怯场,现在夏晓兰说要一起去京城,他心里就有数。他想把上次那几个干活的工人一起带去京城,虽然要有路费和住宿的花费,却是合作过的,刘勇自己都没搞明白,真不想再重新教一遍别人。

    搞装修的肯定要有自己的数工,夏晓兰也支持刘勇这么做。

    “路费和食宿不要担心,这些都是包含在成本核算里的,康伟这一单您就算不大赚,也不能亏钱贴着帮康伟装修。”

    生意就是生意,熟人的单不说赚钱吧,起码不能往里贴钱,刘勇的时间成本也是钱。夏晓兰也是被她舅给搞怕了,“蓝凤凰”的店面装修,刘勇就往里面帖进去小两千,要不是夏晓兰核算了成本,也不会知道刘勇贴钱的事。

    刘勇要想着“报恩”啥的,完全能做的出给康伟家房子装修贴钱的事。康伟又不是没钱,报恩不需要这样报,康伟的人情夏晓兰都记在心里呢,要不也不会想着和康伟合伙搞装修建材生意。

    现在“蓝凤凰”的生意也是不错,天气还没有真正回暖,一天**百的营业额并不差,夏晓兰想要促销,也是后来才想起来,到了7月份她不仅要拿出5万块来搞装修建材生意,还答应了她妈要在村里盖房子。

    既然要修,至少得准备个两三万,修个红砖小楼。

    要以投资的角度来看,在七井村花两三万修房子特别不合算,别管再过多少年,村子里的房子不会升值。顶多是30年后物价上涨,建材和人工都变贵,现在两三万修的楼房,后世要花二三十万才能建好。

    这样看村里的房子也在升值?

    能变现的才是升值,现在如果能花两三万买城里的福利房,将来可以卖出去或者等拆迁补偿,七井村的房子盖得再漂亮,没有人会购买那里的房子,城市再怎么扩张,也拆迁不到七井村那地界……所以在村里花钱盖房子毫无升值空间。

    不过夏晓兰早就想通了,每笔钱都要花的能看到回报才行?

    她说过要让刘芬过上好日子,花两三万在村里修房子,让刘芬高兴,夏晓兰觉得很值!

    别怕花钱,钱只有花掉了才有再赚的动力。为了能在7月份攒够在鹏城特区搞装修建材的和修新房的钱,又被高考牵制了注意力,夏晓兰短期内无法再涉足其他生意,只有在服装店这边想想办法,让生意能更好些。

    一天**百的营业额并不少。

    一个月怎么也该有两万多。除掉进货的成本,能赚一万多块钱,分成两份,夏晓兰一个月有七八千。这是1984年,一个月有几千块的利润收入,普通城镇职工哪敢想?不过夏晓兰现在手里才2万出头,想要在7月的时候同时做新生意和修房子,她手里至少该有七八万。

    剩下的五个月,她得保证平均每个月能从“蓝凤凰”分到1万以上。

    所以现在的生意不差,夏晓兰还想更好一点。

    龚洋第二天午就把海报给送来了,用色大胆,配图简单而具有冲击性,贴在墙上绝对是一眼就能吸引注意力。夏晓兰十分满意,把剩下的钱结算给龚洋:

    “龚同学,下次还有这种活儿,我可能还会找你。”

    夏晓兰看重的并不是龚洋画画基本功,任何一个美术系的学生基本功都不会太差,她看重的是龚洋的审美,能理解她说的,能画的时髦……龚洋能画海报,自然也能画其他,比如室内设计效果图。现在又没有电脑出效果图,不就是要靠画出来吗?

    不找美术系的学生,夏晓兰也找不到更适合的人选,现在国内根本没有室内设计的相关专业!

    龚洋站在服装店里,微晶砖干净到发亮,水晶灯和大量玻璃镜的运用让这里显得十分华贵,他好像有了个很有钱的主顾?夏晓兰不缺钱,龚洋就把邀请夏晓兰当模特儿的想法给压下,夏晓兰在普通人眼里是漂亮,在龚洋这样的美术生眼里,让他们很有创作的冲动——不临摹也能创作,夏晓兰长得太好看了,给了龚洋不少灵感。

    听夏晓兰的意思,好像还有类似的活儿,龚洋不由多嘴问了两句。

    夏晓兰就指着服装店说,“就像这样的装修,你能把它画出来吗?我会画一些简单的布局和家具样式,但如何上色,能让别人提前看到一间屋子经过装修后是什么模样,估计要请你帮忙了!”

    室内装修设计图,龚洋根本没有接触过。

    但有了布局和样式,他只需要给上色,龚洋觉得不会太难。

    他不由多看了服装店两眼,布局和配色都挺好看的。夏晓兰在和龚洋谈话时,大家都没打搅,等他走了,刘勇才开口:“晓兰,你想让他当什么室内设计师啊?”

    夏晓兰说搞装修得有专门的设计师,设计师出了图,就能让工人照着样子装修。

    现在这个“设计师”是夏晓兰和刘勇两人商量着来,夏晓兰不可能一直给画图,她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夏晓兰就想着培养两个能画效果图的“设计师”出来,让一个商都大学毕业的学生跟着刘勇这样的个体户干,人家肯定不同意。

    别管学的是不是美术,龚洋毕业国家是要分配工作的。

    在这种年代,正式的工作比啥都重要,刘勇一个月给几倍的工资,都挖不到一个大学生跟着他干,谁知道你这私人的工资能拿多久,大家觉得国家分配的工作才靠谱。工资高点低点的没关系,国家的单位不会倒。“下岗”是90年代才有的词,在84年,国家分配的工作就是铁饭碗!

    所以连卓娜都能轻蔑的想,夏晓兰就是俗气的个体户。

    让美术系的大学生来干专职设计师不行,兼职不就没问题了吗?

    夏晓兰点头,“先试着合作下,看他能不能做好吧。”

    龚洋做不好也没关系,商都大学有美术系,国家还有专门的美术学院呢,肯定还会有像龚洋这样需要卖画来养画的学生,夏晓兰有很多选择余地。

    李凤梅这才看清海报上的内容。

    画不画的她不懂欣赏,大字她认识:

    “春季酬宾活动,全店一次性消费满168元,送丝袜一双……”

 214:送丝袜的正确方式(6更)

    “晓兰,你说的送丝袜是这样送?”

    李凤梅还是不太懂,刘勇却大笑,“这不是换着法子让人多买衣服吗?”

    看李凤梅和刘芬不懂,夏晓兰就挺耐心解释,“我们店里有没有超过168元一件的衣服?丝袜不卖,想要的人就要买够168元,随便她们买什么都行,一次性总金额满168元,就白送一双丝袜。”

    这比满168元直接减10元还有刺激性。

    能一次性花168元买衣服的,有没有10元的优惠力度都会买,一双丝袜虽然才卖10元,它在商都是紧俏商品,带给人的心理价值并不仅仅是一张大团结。

    目前蓝凤凰还没有单价超过168元的衣服,最贵的就是陈锡良大力推销的那款羊毛大衣,夏晓兰摆摊时卖140元,一挪到店里就坐地起价卖158元。这就是单价最贵的衣服,现在店里也没这个款,不管顾客买什么,至少得两件才能凑够168元。

    两件衣服能赚好几十块,一双丝袜的成本不过几块钱,送出去就送出去呗。

    现在是送丝袜,夏晓兰以后还准备多搞类似的促销,送化妆品,送钱包之类小东西,要不是没有电脑操作,她还想在店里搞购物积分。手写就算了,太麻烦不好统计,是给刘芬和李凤梅俩人增加工作量。

    等到白珍珠发电报说又凑了一百双丝袜用火车托运过来,夏晓兰就笑:

    “等收到丝袜,我们就可以搞这个促销活动了!”

    两张海报贴店里,一张贴门口去,时间上写的是2月20号开始春季酬宾活动。

    海报在才刚贴出去就有顾客询问,原来有几个人打算买衣服的,临时又反悔,决定20号再来。当然,这样的顾客并不是太多,毕竟不是人人都想要免费赠送的丝袜……一双丝袜要10元,免费赠送的要买满168元,前后的数额差距不小,自然要考虑一番。

    好在店里不仅有女装,还有一部分男装。

    一个人买168元的衣服舍不得,还能给家里的男人买。店里的男装数量少而精,衬衣和西装都是好质量,一套西装也有一百多,再添个便宜的衣服,想凑够168元还不容易吗?

    白珍珠发过来的丝袜如约收到,2月20号正式开始搞活动,可把夏晓兰三人累的够呛。生意还没赶上年前大卖的那一茬,到了晚上一盘账,营业额从**百飙升到2000多。

    丝袜才送出去10双,一共才几十块的本钱,营业额多了一千多,利润多的是好几百块,几十块钱的赠品又算啥?刘芬和李凤梅这才明白夏晓兰把丝袜从卖改为赠送的原因。

    搞活动为了啥,不还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

    “就和我们摆摊,有人要讲价,你钱数上不少,却送围巾或者手套给她们?”

    李凤梅总算是想起这一茬。

    夏晓兰点头,“对!但也不能随便乱送,只买条裤子,我送丝袜给她干嘛,满168元了,我们的利润有保证,送一条丝袜也不值多少钱。”

    丝袜的魔力没那么大,但它能诱导人多购物。

    本来买了百来块衣服,一想不如再添几十块,还能免费拿一双丝袜。也有人特别想要丝袜,但自己又买不了那么多衣服的咋办?拖着亲戚朋友来,大家买衣服的总数凑满168元即可,反正送一双丝袜,由你们自己协商着怎么分配。

    营业额是明晃晃的拉高,就证明夏晓兰这促销方法可行。

    海报上打出的50双丝袜送完为止,其实这次备货就有100双,要是生意好,丝袜基本上是无限供应的……这些套路84年的人还不知道,真以为只有50双。

    营业额提升,夏晓兰就想着安装电话的事。

    她原本以为是多花点钱的问题,也做好交几千块钱初装费的心理准备。但去电话局一问,人家就问夏晓兰家是什么级别的干部。

    她是啥级别啊?

    房主于奶奶是个扫大街的老太太。

    她和她妈都是个体户!

    在84年安装座机电话和钱无关,电话的线路不够,个个城镇职工家都要安装电话,把电话局的人杀了也办不到。夏晓兰也没和电话局的人抬杠,在她的香烟攻势下,有人才好心给她科普了下安装电话的条件。

    要安装电话,得有“线”和“号”。所谓的“线”就是指外面的电话线路,一个线盒里大概有15条线路,还必须留出一根备用的,万一哪条线路出故障,这根备用的线路就要马上派上用场。于奶奶家所在的这一区域,15条线路有没有都用完不好说,各位领导干部家安装电话的用途,总比夏晓兰这个体户强吧?

    不仅是线路,每个地区的电话号码也有数量限制,电话号码在电话局的机房里,所剩不多的号码,为啥要拿给夏晓兰用。

    这事儿就算找胡永才帮忙都不行,夏晓兰安装电话的计划暂时落了空。

    其实她要是真的想找人,剪彩时出现过的侯秘书或许能办到。为了安装电话去找侯秘书值不值?侯秘书看得是邵光荣的面子,邵光荣是因为周诚和康伟的关系——夏晓兰觉得还是绕的太远。

    于奶奶提醒她:

    “隔壁巷口不是有个公话?你给别人留那个电话。”

    公用电话当私人座机用?

    夏晓兰亲自小跑着测验了下距离,五分钟内能跑到,她决定就照着由于奶奶说的办!这时代打个电话,跑五分钟接电话又咋的,打电话的人可能花了一两个小时才拨通,多等几分钟也没有关系。

    公用电话装在一个小隔间里,有个年妇女就负责喊电话,某家的谁谁谁来了电话,她就扯着嗓门儿大喊一声。夏晓兰时不时给拎两兜国光苹果,或者带两包糖去和喊电话的程阿姨套近乎,没两天就和人混熟了。

    程阿姨磕着夏晓兰带来的瓜子,技术娴熟往外吐着瓜子皮儿:

    “只要你在家,我肯定能让你把电话接上,你要是不在家,我也用纸条给你写上别人说了啥。”

    “谢谢程阿姨!”

    “先别谢,喊电话一次五分钱,大家都这么收费,你这钱还是要出的。”

    这是程阿姨的正当收入,喊人接一次电话5分钱,夏晓兰岂会赖这个钱。

    “您放心,我肯定按规矩来。”

    夏晓兰掏出两张大团结,“您先把钱预收了,以后慢慢扣。”

    先存话费再接电话的,现在还真没有。程阿姨也有点惊,附近人都说夏晓兰和刘芬是于奶奶家的穷亲戚,忽然冒出来就是为了于奶奶的房子。这些邻居还不知道“蓝凤凰”存在,胡永才老婆也不可能乱说,程阿姨见夏晓兰出手大方,心里骂那些人胡说八道。

 215:康伟的装修订单(7更)

    夏晓兰搞定了公话间的程阿姨,又让龚洋设计了四张名片。

    她的名片上留的就是程阿姨守的这个公话号码,李凤梅和刘芬的联系方式自然是离服装店近的,刘勇的是离租的房子近。

    李凤梅和刘芬都不知道自己能拿名片做啥,“蓝凤凰服饰”,不晓得的人,还以为是家制衣厂呢,其实就是个服装店。夏晓兰是顺手做的,李凤梅和刘芬早晚要自己接触外面的生意,名片总会派上用场。

    夏晓兰的名片上简简单单一个名字加电话号码,刘勇的是“远辉装饰”。

    “远辉”连个门店都没有,夏晓兰已经给刘勇的名片印上了“远辉装饰负责人”的字样。刘勇这个光杆司令压力很大,有了名片后他不得不努力拓展自己的业务。

    第一个就是给康伟打电话,年前说好要装房子,这单工程到底何时才能启动?

    这才2月末,正月都没过完。

    康伟第一次和他妈提装修房子的事。

    康母是个秉性柔弱的女人,丈夫在的时候听丈夫话,康伟他爸牺牲后,要不是她还怀着康伟,这个消息肯定将她击垮。她把康伟生下来,没有为母则强,康伟奶奶更多的充当了她的角色,她还是悲春伤秋的,康伟和他妈说话都要小心翼翼。

    比如眼下,说了想装修下房子,康母眼神根本找不到焦距,你明明是坐在她面前和她说话,却能感受到她听话是入耳不走心。

    “好,你装吧。”

    她就这么不冷不淡回一句,康伟十分挫败。

    好像他不管说啥做啥,他妈都无动于衷,对生活没有一丝积极性。康伟有时候觉得,他没见上面的亲爸牺牲的同时,就把他妈的魂儿一块带走了,杵在他面前的分明是个行尸走肉。

    她有体面的工作,每天也把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

    但她对一切都不在意,是随波逐流的。

    连亲儿子也不太在乎,因为康伟有爷爷奶奶照顾,她就算不管,康伟也饿不着冻不着。但康伟也不能说他妈不爱他,家里面的大事小事儿,他妈都听他的——或者母子俩早该换一个环境了,康伟指望着重新装修房子能带来点改变。

    他妈既然不反对,康伟就拍板要重新装修。

    康奶奶很是舍不得,那房子里的好些东西,都是康伟他爸结婚的时候,康奶奶亲自给儿子挑的。

    康伟爷爷很能想开:

    “康伟今年都要满21岁,他爸走了也就是21年,我们放不下也要放下,总是顾念着死去的人,活着的人就不管了么?”

    多优秀个儿子,偏偏在战争牺牲。

    再多的权势又咋样,人的生死半点不由人,全看命运咋安排。康伟爷爷不看淡也没办法,那也是他最喜欢最骄傲的儿子,人死不能复生,他和老伴儿看不淡,康伟他妈就放不下。

    重新装修下房子也是应该,换了新的环境,老大媳妇也该慢慢放下。

    康奶奶被老爷子说服,“那装修屋子的时候,让他们母子俩搬到这里住。”

    康奶奶又挺高兴了,康伟小时候都是她在带,后来康伟小学毕业又搬回去和亲妈住,康奶奶最宝贝这个孙子,巴不得天天能看见。

    康爷爷也想孙子。

    但其他的儿女却怕二老太偏爱康伟,严防死守的,康爷爷心里挺担忧。要是两个老的一走,孤儿寡妇的还要靠康家其他人看顾。康爷爷就是发现了这点,才把康伟给送了回去。

    现在么,康伟都快21岁的人了,最近在跟着周诚一起做事,晓得自己上进而不是指望着康家的谁拉扯,康爷爷的顾虑没那么多。

    “让他们回来住,等房子重新装好了再看情况。”

    康奶奶心情欢畅和人一起收拾房间去了。

    家里的长辈们都没意见,康伟也就回复了刘勇:“刘叔,您这边随时可以过来。”

    有电话联系的确要方便许多,哪怕打电话接电话比较麻烦,那也比电报要快,更别说信件。夏晓兰给周诚回信时也说了新的联系方式,并且说了去京城的大致时间。

    等周诚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她和舅舅刘勇差不多也到了京城。

    康伟这一单,夏晓兰就想尝试着和龚洋合作。

    龚洋听说要去京城,实在惊了惊。

    他顾虑的不仅是来回要耽搁的时间,还有路费和在京城的食宿花销。

    夏晓兰直接打消了他的顾虑:

    “你是我们请的设计顾问,这些费用都由我们承担的。大概半个月后出发,可能要耽误你三四天,你把时间安排好就行。”

    给康伟装修房子才叫兴师动众,带个美术系的学生算啥啊,还带了俩工人过去呢。泥瓦工的介绍信找谁开,这些事儿都要刘勇去操心。负责人不是那么好当的,康伟那边说可以安排个便宜的招待所——这也是夏晓兰再三强调的。

    康伟要想着双方的关系,给安排个贵的饭店,住的倒是舒坦了,这么几个人的食宿搞完,刘勇这单肯定又要往里面贴钱。做什么生意在起步阶段,当老板的都得控制成本,光想着享受了,那才是自己玩垮自己!

    龚洋晕乎乎的。

    不就是接了个小活儿,帮夏晓兰画几张海报么,后来又设计啥名片,现在更要跟着去京城?

    龚洋嘴上说不一定能请到假,其实他内心已经是从了的。

    又不让他花车费和食宿,干活有钱拿,还能去首都,这种好事儿谁会拒绝。

    美术系大三学生要比其他学生自由,美术系还有个外出采风写生的要求,写生又不是只能去野外画画山水,他可以去画首都的风貌!

    夏晓兰离开吧,正好让人给看见了。

    最近夏晓兰来找了龚洋两趟,认识龚洋的人就起哄,以为是龚洋对象。

    “长得真好看啊,龚洋你哪儿认识的?”

    “卓师妹介绍的,人家来找我画画的。”

    画画的?

    龚洋是在外面接各种活儿,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儿总来找龚洋画画?听上去就挺奇怪嘛。

    同学不信龚洋也没办法,他自己都觉得奇怪,夏晓兰才多大啊,不仅在商都百货大楼旁边有一家店,现在还把生意做到了京城?

    京城人装修房子,还要从商都请人过去,这种事也超出了龚洋的想象力。

    他自己为了多点颜料和画纸,别人瞧不上的小活儿他都接,真的难以想象有人能这么不把钱当成钱用——等等,刚才夏晓兰说了食宿和车费全包,好像没说待遇啊?

    龚洋心里七上八下,一头钻进了图书馆。

    别人花了钱把他请到京城,他要是不会画装修效果图,那就太丢脸了!

 216全家一起进步!(8更)

    “蓝凤凰”的活动颇有成效。

    一百双丝袜快送完的时候,这一批春装也卖的差不多。3月初,商都的天气终于回暖,时不时出个太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