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它的建筑本科专业,在美国是数一数二的。

    系主任自己也认为华清建筑系很强,但这是关上门的自我评价,到底在国际上是个什么水平,尚且没人来做这个评比。

    康奈尔建筑学院的教授如此直白认可,系主任能不高兴吗?

    系主任还挺感叹,麦卡锡教授在信里说了,他曾试图挽留夏晓兰,让夏晓兰在康奈尔完成学业,夏晓兰拒绝了!麦卡锡很失望夏晓兰的选择,又怕她真的年轻不懂事,坚持要回华国被耽误了天赋——麦卡锡教授如此直白的表扬,毫无掩饰剖析了自己的心态,无非是给夏晓兰加重砝码。

    他希望华清建筑系更看重夏晓兰,不要让这个有天赋的学生泯然众人!

    夏晓兰也懂了麦卡锡的意图,所以她沉默。

    大魔王再怎么变态,属于专业大佬的胸襟一直都在。

    大魔王其实根本不在乎学生是什么肤色,什么国籍,以什么途径进入的康奈尔大学。他只看到又一个优秀的苗子选择了建筑专业,这个苗子没有落在他手里,却早晚会扎根在“建筑”这一行,成为推动建筑继续发展的一员。

    用华国的话来说,夏晓兰就是建筑领域的一颗螺丝钉。

    千千万万的螺丝钉,建成了某个行业母舰,母舰要往前走,需要所有的零件一起配合!

    夏晓兰佩服大魔王的胸襟,感谢他的看重。

    系主任心情更为复杂。

    他很高兴夏晓兰果断选择了回国,没有被美国的花花世界迷惑。

    他又怕真的耽误了夏晓兰的前程。

    如果留在美国,留在康奈尔大学,念完本科,再攻读硕士,按照建筑学院的教授们对夏晓兰的喜欢,她的学业和事业都会很顺利——唉,小夏的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

    “你就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了,但我给你布置个作业,你把自己在康奈尔学习期间的感受,比如具体教学模式有哪些不同,给我写成一份文字材料,有没有问题?”

    硬件上有差异,华清建筑系肯定没有康奈尔建筑学院经费充足!

    但在软件上,系主任认为可以多参考多学习。

    这不丢人,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哎哟,说错了,是相互交流学习,咳咳。

    这不是什么困难任务,夏晓兰很爽快答应下来。

    出了系办,几个熟悉的身影等在外面。

    夏晓兰挥手:“同志们,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等在外面的自然是307的室友,杨永红,周丽敏,苏静,陈依一和吕燕等人。

    一个寝室八个人,这五个和夏晓兰关系更好些,一听夏晓兰回校报道,她们就来堵人了。

    “小六还是老样子,哪有人说自己是大恶霸的,哈哈哈。”

    “走,回寝室去!你的床铺给你留着呢。”

    左拥右抱,被几个年轻女大学生簇拥着,夏晓兰此刻很有人生巅峰的感觉。

    “听你们的,回寝室再说!”

    分开一年,夏晓兰也有很多的话要对室友们说,反过来室友们也有很多想问的。

    她的床铺没被占掉,连床单都是干净的,显然是室友们替她在维护、清洁。夏晓兰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但她可以选择今晚住在学校,和室友们秉烛夜谈。

    307寝室一直热闹到熄灯时分。

    毕竟夏晓兰去康奈尔当交换生回来了,大家都挺好奇她在美国的经历。

    也有305寝室的人向她打听宁雪,夏晓兰非常有风度:

    “学神走到哪里都是学神,宁雪去了不到一个学期,就让教授们喜欢上了!”

    更多人还是想要听夏晓兰讲一讲美国那边的情况。

    夏晓兰也没有啥遮掩,不管大家是不是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她能多讲一点,想出国的人就多几分准备。对个人发展来说留学肯定有帮助,但美国也并不是天堂,能不能通过留学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得看个人怎么努力。

    夏晓兰印象最深的几个留学生。

    项莉和李雍都算一种情况。

    这俩人有段时间非常风光,他们积极拓展人脉,成为纽约华国留学生圈子的社交中心人物。

    但这俩人也没风光到底,他们最终失败了。

    这和他们惹恼了宋明岚有关,也与他们自身底气不足有关。项莉想走捷径,李雍也想走捷径,都没把心思放在学业上。项莉如果在学校表现足够优秀,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在美国找工作立足,将来同样能拿到身份!李雍要是学业投入过硬,自然不会被举报论文作假……这俩人完全是反面例子。

    正面例子有徐竟、马海。

    生活拮据算什么,他们学到了东西,要是没有真水平,夏晓兰吃饱了撑着会去投资两人。

    正面例子还有齐蔚。

    出国只能先念语言学院的人,人家放弃了吗?

    没放弃!

    把语言关彻底攻克了,如今又想办法进入了律师事务所实习,下一步就是申请法学院。

    夏晓兰把自己从故事里摘干净,用的也是化名,就是简单用这几人举例,听众们都若有所思。

 【第五卷:港岛之灿】1736:晓兰,我想报名支教(2更)

    要不是熄灯查寝,307寝室的围观人群绝对散不了。

    虽然室友们情绪还很激动,却也只能忍住激动,反正夏晓兰人都回国了,暂时也跑不了,留着慢慢问呗。

    夏晓兰不参加华清的期末考试,她们可是要参加的。

    不拿奖学金就负责全寝室卫生的条约依然有效。

    夏晓兰这个大闲人,第二天早起替室友们买早饭。杨永红也下了床:“晓兰,我和你一起去。”

    杨老大好像有话要说,夏晓兰挽着她的胳膊往外走。

    夏晓兰没猜错,杨永红要给她讲杨家的近况。

    “晓兰,我们家现在养了两三千只鸭子,去年一整年,靠着养鸭赚了几千块,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一年赚几千块。

    年收入比普通农民家庭翻了十倍。

    杨永红的弟弟杨杰要是一直在鹏城打工,一年也有几千块。

    但这样的话杨杰就不能继续上学……杨永红说的几千块,是靠杨家父母在家搞养殖赚的,既不耽误杨永红上学,也能让杨杰安心复习!

    “对了老大,夏天时候你弟弟是不是高考了?他考的咋样?”

    杨杰是85年暑假随杨永红去“远辉”打工的,一直干到国庆节后,杨杰才拿着工资回到老家,把自己的对象的彩礼钱给了,保住了对象。

    在杨永红的坚持下,杨杰还是选择了复读。

    86年7月,杨杰就该参加了高考才对。

    杨永红拍她,“你着急啥,我马上就要说到这一块了,杨杰考上了京城工业学院!”

    京城工业学院啊?

    这不就是后来的京城理工大学么!

    只不过现在还用着工业学院的名字,没有正式更名。

    “杨杰考的不错啊!”

    杨杰是和杨永红同一年高考的,只是当时只上了专科线。

    杨永红自己复读三年考上了华清大学,杨家本来就穷的要命,杨杰没去念专科,扯了通知书回家当农民了。要不是彩礼钱不够,杨永红不会想着让夏晓兰介绍兼职,杨家姐弟不会南下打工。

    杨家姐弟打工赚的钱,不仅解决了彩礼问题,还有了盈余。

    杨永红看见了凭脑子赚钱和凭劳力赚钱的差别,强迫杨杰必须回学校复读。

    杨杰对象也支持杨杰继续上学。

    杨家经济情况改善,杨杰能全身心放在学习上……复读不到一年时间,杨杰考上了京城工业学院!现在国家还没开始搞211和985工程,只用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划分,普通大学往下才是专科。

    夏子毓和王建华考上的首都师范学院就是普通大学。

    京城工业学院是重本。

    说真的,杨杰一下从专科线跳到重本,夏晓兰还挺诧异,她还认识个这样的,就是陈庆。

    不不不,陈庆当初也是上了本科线,是估分出错,没能填好志愿,后来复读一年,夏晓兰又帮忙提高了他的英语成绩,陈庆考上对外经贸大学很正常。

    杨杰是真的从专科到重本,中间还有一年多是丢开书本的呀!

    不正常,好奇怪。

    夏晓兰忍不住说道:“老大,杨杰该不会是一开始就隐藏了实力吧,或者第一次高考发挥失常?”

    杨永红轻轻嗯了一声:

    “我后来问过杨杰从前的老师,他那时候成绩并不差,考过本科没问题,我觉得他是想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我,我考上了京大,他只能念个专科,免得家里人迟疑着供谁上学!是我那时候太混账,一心只想着考名校,偏执的复读了三年,根本没关心过杨杰。”

    所以杨杰真是故意考砸的?

    杨家人的脑子还真适合念书啊。

    杨家姐弟的感情也好。

    不管是城镇职工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夏晓兰听多了家里女儿为儿子牺牲的事,如果读书的机会只有一个,一般都是女儿让儿子,特别是女儿排行老大时,注定了要为下面的弟弟妹妹们牺牲……杨家倒是反过来了,是当弟弟的愿意自己不念,让姐姐继续上学。

    “老大,你弟弟对你真好!虽然做法不值得提倡,但他真的很有担当。”

    当弟弟的为什么要让姐姐牺牲?

    当弟弟的,也能为姐姐保驾护航啊,杨杰就是这样做的。

    杨永红用袖子擦了下眼睛,不想在夏晓兰面前搞得很悲情,很快恢复了爽朗:

    “所以你晓得我有多感谢你不?要不是你,杨杰真的要在老家当一辈子农民了,我不是瞧不起农民,是杨杰明明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该因为我这个当姐的放弃。”

    夏晓兰不敢居功,“是杨杰自己厉害啊,你们家的人都很聪明。”

    “咋不是你,要不是你介意我家里搞养殖,把家里条件改变了,杨杰那敏感多虑的性格,咋会真的放心回学校复读!”

    同样是父母的孩子,姐妹们不该为兄弟牺牲,反过来兄弟也不该为姐妹们牺牲。

    杨永红一直在琢磨这事儿,她想明白了,想要真正避免这种情况,不仅是解决家里的经济困境,而是改变整体的环境……

    “晓兰,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夏晓兰茫然,“老大你说,能帮上忙的我肯定不推辞。”

    “我听说教育部在搞助学支教,华清虽然也能报名,我们辅导员却建议大家先观望,系里也是这意思,好像不是人人都够格,要筛选的!晓兰,我也愿意去基层,我想回家乡去支教。”

    杨永红想参加助学计划,夏晓兰并不意外。

    总有种各样的大学生会参加。

    一部分是完全没有压力的,从小生活环境都好,不知道偏远农村有多穷,理想型。

    一部分是“有识之士”,从中看到了机会,就像什么“优秀大学生标兵”之类的称号,觉得自己有助学支教的经历,将来工作上能得到许多好处。

    还有一部分则是像杨永红这样的,出身贫穷,了解贫穷有多么可怕,还愿意去的。

    杨永红看夏晓兰迟疑,有点着急,压低了声音:

    “晓兰,别人不知道,我难道还能不知道吗?听说这个助学计划有鹏城的公司参与,听了名字我就知道和你有关,只要你同意,我肯定能报上名!”

    雏鹰启航。

    启航地产。

    杨永红大概是整个307寝室里最了解内情的人,就算是周丽敏,她叔周茂通也没告诉她所有的事。

    夏晓兰不是不让杨永红参加助学计划,可这个时间点,合适吗?!

 【第五卷:港岛之灿】1737:劝住一个,还有另一个(3更)

    杨永红虽然住在307寝室,学的却是土木。

    学建筑的女生辛苦,学土木的……只会更苦,那真是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狗使。

    专业的排他性太强了,一进土木深似海,学土木人到中年可以去经商,可以转管理。而学管理的人到中年压根儿不可能转土木,起码不能涉及土木这一行的非管理岗位……学了很多年,考一个又一个的证,专业壁垒很高。

    夏晓兰迟疑什么呢,杨永红和她是同一届,大家都是84届入学华清,如今87年1月,过年后杨永红就是大三年级下半学期。对任何五年制的专业来说,前两年真的就是循序渐进的打基础,到了大三、大四才会学到更高一层的专业知识。

    大四过后不用说,该去实习了,把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放到实际工作中去印证。

    简单来说,杨永红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期,这时候脱离在校学习环境去助学,合适吗?

    “老大,你可要考虑清楚,一旦申请,就没有两三个月的。最短都是半年,最好是一年以上,长达两三年的助学支教,其实更适合师范类、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辅导员会让你们先观望,而系里也要筛选的原因吧!”

    不是夏晓兰鄙视谁,文史科专业的学生,随时都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支教。

    理工科的学生就不能这样任性了。

    就拿建筑系和中文系来举例,把建筑专业的书扔给中文系的看,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中文系学生能自己入门的凤毛麟角。

    但把中文系的教材扔给建筑专业的学生看,哪怕没有老师教,脱离了学校环境,大部分人仍然能看懂。

    一旦杨永红去支教助学,她的专业学习必须暂时中断。

    文史科能靠自学通过考试,土木的能全靠自学?

    自学那么牛逼,还发奋考什么华清土木系,全在家自学不就好了。

    没有系统的学习,普通人很难掌握完理工科该会的知识。而文史类等行业从业者,不一定都需要系统的教学,好多作家、诗人都是天生天养的,不用上中文系,不用上写作培训班,照样不影响人家当作家……文史科和理工科的差别就是这样大!

    土木工程也是标准的理工科,杨永红若真的想支教助学,夏晓兰觉得她应该念完大四再去。

    反正大四以后就是实习,在学校该学的知识学完了,大不了晚一两年再正式入行。现在中断学业去助学支教,岂不是从农村回来再继续上学?

    一边支教,一边自学,太不靠谱了。

    杨永红的一腔热血被夏晓兰泼了一盆凉水,夏晓兰的角度太刁钻了,是杨永红完全没考虑的。

    “你的意思我现在不适合?”

    “对,老大,你不适合!我知道你想做点什么,但只靠理想我们能活的好吗?与其两头不讨好,不如先把学业这边顾好。”

    夏晓兰是鼓励其他大学生去,但对身边真正的亲近的人,她肯定要给对方分析利弊。

    杨永红要是家庭不一般,去就去呗,支教助学既完成理想,又能镀金!

    反正早两年晚两年工作,也没太大关系。

    但杨永红家的情况,她的专业,限制了她不能随心所欲……助学支教当然能去,但最好是再等等,起码等到大四念完之后。就算杨永红中规中矩的毕业参加工作,能在80年代念华清土木工程,将来的待遇差不了,夏晓兰不想感情用事,不想自己搞出来一个助学计划,打乱了杨永红的人生步骤,她给杨永红的建议是最理智中肯的。

    杨永红显然不喜欢这答案。

    她还以为晓兰会特别高兴呢,结果晓兰劝她先别去!

    但不管啥话,只要是从夏晓兰嘴里说出来的,杨永红会郑重考虑。

    “你让我再想想。”

    ……

    “小单,你就不再仔细考虑下?”

    同样的对话,还发生在华清另一个角落。

    单瑜君已经报名参加了“雏鹰启航”计划,她还在申请书里特别强调,希望学校和教育部能将她送到特别贫困、艰苦的偏远地方。

    康伟一个头有两个大。

    搭乘着‘安家建材’店的扩张,康伟自己的家具生意也做的挺顺。前期他靠‘安家建材’,现在他拓展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出厂的家具在粤省和临近省份都小有名气。

    如果他想步子迈的更大,有康廉明的支持,他不会缺资金。

    只是康伟受夏晓兰影响,更愿意稳打稳扎。

    事业太顺利了,感情就不太顺。

    单瑜君太有自己的想法了,她是个看起来温柔可亲,其实特别有主见的女孩子。

    康伟想带她回家见家长,单瑜君暂时没有结婚的想法,所以她拒绝。

    这一年里,康伟为了单瑜君,基本上成了空中飞人,羊城和京城两地飞,他认为两人的感情很稳定。哪知单瑜君却没有和他商量,报名了“雏鹰启航”计划……单瑜君和杨永红不同,单瑜君比杨永红年级高,系里初步是通过了她的报名申请。

    单瑜君先斩后奏,这才告诉康伟自己的决定。

    康伟肯定不同意啊!

    一个在京城上学,一个在南方经商,从开始到现在都是异地恋。

    异地恋没问题,康伟经济条件好,只要他自己愿意当空中飞人,异地恋的问题反而好解决。就算同城处对象,除了校园情侣和同单位的,不能每天见面也挺正常。

    异地恋的矛盾被康伟给克服了,他也非常尊重单瑜君。

    人家毕竟是华清的学霸,他这个学渣赚再多钱,面对高学历女友也有点怂。

    但单瑜君先斩后奏,报名了“雏鹰启航”计划,通过初步审核了才告诉他,康伟不仅不能接受,还觉得不被尊重:

    “你报名要去的地方,我打听过了,那鬼地方别说机场,就连火车站都没有,你真去了那边,一呆就是一两年,咱俩要怎么见面?”

    没有机场,只能先坐火车到最近的城市,再转车!

    康伟就算乐意去看单瑜君,去一趟仅仅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好几天,他一年又能去几趟?

    不仅是单瑜君有自己的学业和理想,康伟也有自己的事业。

 【第五卷:港岛之灿】1738:一言不合就送祝福?(4更)

    “因为之前听说审核特别严格,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选上,当然要等消息确定后才告诉你,如果这件事让你不舒服,我向你道歉。至于你说的见面问题,我不觉得是困扰,我们可以书信联系,当地如果有电话最好,没安电话我想办法解决,电话联系同样可以办到。”

    单瑜君不紧不慢的解释。

    康伟后脑勺一抽一抽疼:

    “明明能见面,为什么要靠书信联系?写信我能牵你手,能亲你,能抱你?小单,你不愿意见我家里人我能理解,但你在做任何选择时,考虑过我么!”

    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女朋友,康伟很珍惜。

    反过来,他觉得单瑜君不太珍惜他。

    这种感觉很不爽,如果对方的人生计划完全不需要考虑他,他对单瑜君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单瑜君也看出来康伟生气。

    她这个时候应该换个思路安抚康伟的情绪,单瑜君也真的这样做了:

    “我知道你很佩服晓兰,晓兰和周诚不也是在这样坚持着吗?晓兰还出国交换一年,我想她和周诚也没有因此分手吧!我们同样是如——”

    “我是很佩服晓兰嫂子,她让我明白很多事。但诚子哥是军人,我不是!晓兰嫂子牺牲很大,我没想过让你也牺牲,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日子过成困难模式?”

    康伟烦躁。

    晓兰嫂子和诚子哥是很坚定,从最初俩人好上,就注定他们要长期异地。

    可那是周诚的职业特殊性决定的。

    康伟敬佩这俩人能始终对感情坚定,遇到各种事都没分手,一直处到现在。

    可不意味着他和单瑜君谈个恋爱,也要朝着困难模式靠拢啊!

    他就当不了周诚。

    方方面面都和周诚不同。

    周诚敢上前线,康伟就不敢——不仅是他自己怂,还有康家人的制止。

    明明能很轻松,为什么不?

    周诚是没得选,穿上那身军装就意味着责任,康伟却有的选。

    单瑜君没说话,低头看着自己脚上的靴子,过了半晌,她才抬起头来:

    “康伟,我知道你很迁就我,但男女朋友之间不仅需要迁就,还要彼此了解,彼此尊重。如果你真的了解我,你自然就懂我的选择,既然通过了报名初审,我会听从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无法接受,我会祝福你。”

    祝福?!

    这话说的太委婉了,康伟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他这是被分手了?!

    康伟现在已经挺沉稳了,在生意中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能让别人猜出他的想法,自然要越来越沉稳。

    但此刻,他真的被气炸了。

    “小单,你厉害!”

    冲着单瑜君树了个大拇指,康伟转身就走。

    体贴,他是真体贴。

    但他康少也是有脾气的,不是那种心甘情愿当舔狗的屌丝。

    他觉得单瑜君抢了自己的台词,如果沟通失败,他才是该说“如果你一定要去,我们就分手”的那个人,没想到单瑜君先说出来了。

    被抢了台词……康伟走了老长一段路才慢慢回过神来,单瑜君那样不像是开玩笑,所以他如果不同意单瑜君去支教,俩人就真的只能分手了?

    康伟自己蹲在路边,从兜里掏出了烟和打火机。

    不知是路边的风太大,还是他手抖的厉害,试了几次都没把烟点燃。康伟没了耐性,直接把烟和打火机都摔了:

    “艹!”

    他心里憋着火。

    又夹杂着委屈。

    难道他对这段感情不够认真吗?

    和单瑜君交往,处处都体贴对方,不说付出金钱吧,肯定投入了时间和精力。这些都不算啥,那他投入的感情呢?

    他可是把单瑜君当成是人生另一半。

    先处对象,等单瑜君大学毕业就结婚,万里长征都走了一半,眼看着单瑜君就是大四下学期,康伟已经看见了革命胜利的曙光。

    就在这时候,单瑜君要去支教!

    而他不过是说了几句反对,就被甩了?

    单瑜君还是他的初恋。

    康伟越想越是心烦,单瑜君不是冲动的人,单瑜君很理智,刚才也没吵闹,不像是说气话。

    他现在就算掉转头说同意单瑜君去支教,刚才的事就能当没发生过吗?

    不能。

    他根本也不想同意。

    康伟想找邵光荣喝酒。

    邵光荣正在医院,在小尤身边献殷勤,被康伟辗转找到后,邵光荣一百个不愿意:

    “兄弟,你没瞧见我这正忙着?”

    “小单和我说分手了,心里烦,喝酒不?”

    邵光荣一怔。

    分手了?

    分手不是很常见嘛,心烦个屁啊,处对象一次就成功的人也不多呀!

    不对不对,康伟和他不一样,康伟这小子以前没处过对象,这个小单是康伟初恋——邵光荣回忆了一下自己和初恋女朋友分手后的颓废,认为这顿酒他必须去。

    也顾不上献殷勤了,邵光荣揽着康伟肩膀:

    “你说了算,咱去哪里喝?”

    好端端的,为啥分手啊。

    康伟又不拈花惹草,家世不错,自己还有本事赚钱,邵光荣都想不明白,这样的条件还能被甩,凭什么呀。

    拖着康伟找了个地方喝酒。

    都不用劝酒,康伟自己就喝了两大杯,邵光荣一喝醉就有大嘴巴的臭毛病,为了自我约束,他已经很久不喝酒了。今天肯定要陪着康伟,啥是发小,啥是兄弟,这就是!

    “你说吧,到底为了啥事儿?”

    康伟把单瑜君的先斩后奏讲了,还有单瑜君的话,他想不明白:

    “难道那个助学支教,比我还重要?”

    “……兄弟,啥也不说了,再干一杯。”

    邵光荣有点烦单瑜君。

    想法不同的情侣太多了,啥叫谈恋爱,那就是不断的求同存异,不断在沟通中磨合,不断的彼此妥协迁就。都没想着和康伟解决问题,不说两人各自妥协,直接就把康伟给甩了——在恋爱经验丰富的邵光荣看来,这是单瑜君早有了分手的想法,如此干脆利落,不过是借题发挥。

    所以单瑜君到底哪里不满意?

    他兄弟如此优秀,是华清女学生,眼光就能这么高?

    说到华清,邵光荣心中一动,推了推趴在桌上的康伟:

    “你刚才说什么,单瑜君为啥和你提分手?她想要参加‘雏鹰启航’的助学支教是吧?”

    ——这计划,不是晓兰嫂子最先提出来的么?

 【第五卷:港岛之灿】1739:醉鬼上门(1更)

    “你们怎么有空来?快进来,外面冷。”

    夏晓兰发现有人敲门,一打开就是两个勾肩搭背的醉鬼。

    邵光荣舌头都捋不直了,“嫂、嫂子,康伟失恋了。”

    “失恋?你胡说八道什么呀,康伟和单师姐感情挺好的——”

    夏晓兰说了一半,看着康伟那样子,实在说不下去。

    邵光荣不会拿这事儿来开玩笑。

    什刹海这四合院,什么都不多,房间多。又是原本就有的地龙,只要厨房那边烧着煤,哪个房间都暖和,邵光荣把康伟往客房床上一扔,自己洗了个脸,人也变得清醒不少。

    清醒才能叙事。

    邵光荣把单瑜君和康伟分手的理由一讲,夏晓兰也十分意外:

    “单师姐报名参加了‘雏鹰启航’计划,还特意申请了偏远落后地区?”

    这一个两个的,都是热血青年啊!

    夏晓兰知道“雏鹰启航”计划会吸引到不少大学生,她才刚刚劝住一个杨永红,没想到单瑜君也跳了进去。

    最尴尬的就是这计划是她提出来的!

    那她能劝住单瑜君吗?

    单瑜君和杨永红情况不同,学业为重那套拦不住单瑜君,她虽然和杨永红都是土木工程,却是杨永红师姐。杨永红正处在关键期,单瑜君却比杨永红学的够多,就算不参加“雏鹰启航”计划,再有一学期,单瑜君也要开始工作实习了。

    夏晓兰不知道单瑜君是什么家境,就算不是特别有权有势,至少也是衣食无忧的。

    温柔和知书达理怎么养出来?

    出身底层的话,整天为生计发愁,很难养成单瑜君那种闲适大方的气质。

    出身底层的,会像夏晓兰一样。

    像杨永红。 像小尤。

    独独不会像单瑜君。

    这意味着单瑜君的家庭不是急需她反哺,她自己又考上了华清大学……杨永红是负重前行,单瑜君是轻装上阵,人家愿意活的理想化,夏晓兰管得着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