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嫂子,二姐!”

    “小芳回来了呀。”

    刘芬是真高兴,她也有好几年没见小妹,不想念才怪。

    刘芳这次回娘家,大半原因就是为了二姐刘芬,看刘芬比记忆老了些,精神头却还不错,又有外人在场,刘芳暂时忍下一肚子的话。

    夏晓兰几人都忙着接待大稀客,把刘芳一家人招呼到堂屋里住。

    夏晓兰给梁秉安泡了一杯茶,又抓出许多糖果

 154:小姨回来干啥?(477票加更)

    夏晓兰觉得自己上辈子没啥姐妹缘,这辈子也是。

    上辈子表姨的女儿不喜欢她,这辈子夏家两个不用说,今天见面的表妹梁欢态度也挺醉人。

    面对梁欢不怀好意的询问,夏晓兰很坦然,“是呀,我现在住舅舅家。谢谢舅舅能收留我和我妈。”

    确认了夏晓兰真是寄人篱下,梁欢有欢喜,也生起新的疑问:寄人篱下还穿得这么好,是舅舅家太有钱了,还是这个表姐真的和传闻一样作风有问题?

    梁欢更倾向于后一个可能。

    毕竟舅舅刘勇就是农村人,表姐也不是舅舅亲女儿,这个家一看就很穷,哪能供得起表姐穿衣打扮。

    梁欢有点嫉妒夏晓兰的穿着,衣服和裤子不说,脚上踩着的肯定是真皮靴子。

    一双冬天的皮靴子,咋说也要几十块钱!

    梁家也能让梁欢穿得起这样的皮靴,但梁家是啥条件,乡下表姐凭啥能和她相比?

    “表姐,我听说……”

    “梁欢,你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年纪不大,嘴这么碎,哪里有好女孩的教养?”

    梁秉安一生气,梁欢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刘芳心疼的要命,搂着已经16岁的梁欢一直哄。

    夏晓兰趁机找了借口,“姨父,我再给您端盘点心来。”

    梁秉安正觉得女儿丢脸,看夏晓兰如此有眼色,也松了一口气,和颜悦色道:“你去帮忙吧,我看今天家里不少人吃饭,一会儿我叫你小姨也来帮忙。”

    夏晓兰把堂屋的门带上。

    哭啥哭啊,大过年的也不嫌晦气。再说还有村里人在呢,夏晓兰不想人家看热闹说闲话,懒得和小姑娘争吵,她和梁欢都七年没见面,梁欢的恶意来得莫名其妙。

    总不能姨父梁秉安多和自己说几句话,梁欢就要吃醋吧?

    那夏晓兰只有离这家人远一点。

    刘勇在屋檐下抽烟,他对刘芳也挂念,也兄妹俩单独相处总要吵架。妹夫梁秉安总是高人一等,刘勇这农民大舅哥很有眼色不去讨人嫌。

    “你咋出来了?”

    大过年的,夏晓兰不能叹气。

    “我把小表妹给惹恼了,这些城里小姑娘真难哄。”

    “哄啥哄,你就比梁欢大两岁,她被你小姨惯坏了,不用理她。”

    刘芳和一般人还不同,大部分人重男轻女,她是重女轻男。对儿子梁宇也心疼,却没有心疼梁欢多。刘芳还不像张翠和夏长征,心疼夏子毓是因为女儿能带来荣耀和利益,刘芳是觉得自己小时候啥都没有,嫁给梁秉安过上好日子,她就要给梁欢自己曾经没有的物质享受。

    宠着惯着,梁欢从小就像个骄傲的小公主,刘勇就看不惯。

    刘勇其实也挺偏心的,从前的“夏晓兰”也不懂事,他就不计较,到底还是梁欢难得见一次,夏晓兰这外甥女却是他看着长大的。

    “也不晓得你小姨忽然回来干啥。”

    “我不知道,不过小姨对我妈离婚的事一点都不吃惊,他们一家应该是早知道了。”

    刘勇点头,“也不奇怪,你小姨家就在临县,可能是从谁口里听到了消息。”

    刘勇说着又挺生气。

    和他不来往行,这几年刘芳都没回来给父母上坟扫墓,刘勇对这个小妹意见很大。梁宇跟着涛涛在外面疯跑,刘芳一家人,居然只有11岁的梁宇最接地气。

    ……

    厨房里,陈大嫂也在对李凤梅说着同样的话:

    “刘芳咋又回来了?我还以为她真要和你们老死不相往来……瞧我这嘴,毕竟是亲兄妹,打断骨头连着筋,之前的不愉快就不要计较了。”

    李凤梅心里有个疙瘩,却不能让外人看热闹,笑着说道:

    “那也是涛涛他爸之前挺混账,小芳和他吵架不算错,我早就惦记着这个小姑子,今天这顿团年饭有了她才算是团团圆圆。”

    恰好刘芳被丈夫再三催促,不情不愿来厨房帮忙,听到大嫂的话,刘芳的心才算舒坦些。

    “我那时候不是急吗,别人的娘家都红红火火,就我哥整天闲着不干正事……算了,从前的事不说了,嫂子,有我要帮忙的吗?“

    哟,这可是稀罕事。

    刘芳从前回家都是娇客,别说帮忙做饭,连扫帚都不会摸一下的。

    因为李凤梅是二婚身份嫁给刘勇,刘芳对她这个当嫂子的向来不太尊敬,今天真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村里人打着圆场,李凤梅和刘芳也算“一笑泯恩仇”,都没提曾经的矛盾。

    刘芬向来寡言少语,在哪里给土豆削皮,刘芳凑到她身边,“二姐,等吃了饭我们俩好好聊聊。”

    她还挺可怜二姐的,嫁了个混账男人,整天在婆家受气。

    不过原本还能对付着把日子过下去,现在却是和夏大军离婚,带着女儿住在娘家。刘芬和李凤梅今天要干活,厨房里油污那么脏,两人做饭都没穿新衣服,刘勇要杀鸡宰鱼的,也怕血溅身上,家里就只有夏晓兰和涛涛一身新,刘芳没瞧出来娘家兄姐日子过得不太一样了,对刘芬就有居高临下的同情。

    她男人梁秉安非说舅兄家条件好了,刘芳不信。

    可能日子过得比几年前好,不是说分田到户了嘛,农村日子肯定有改变。

    不像前几年待客都要到邻居家借一只鸡来吃,今天的菜色还挺丰盛,别是打肿脸充胖子,攒点钱都花在了过年这一顿上吧?

    厨房的桌子上堆满了做熟的菜。

    几盘鱼,一大盆羊肉烩面,好几个大猪肘子,还有胡萝卜烧的牛肉。酥肉炸了一盆,用面粉裹着的小鱼炸了一盆,馒头是用大蒸笼装的……刘芳估计了一下这份量,咋说也有四五桌人。

    她娘家啥时候请客有这样的规模?

    穷的叮当响,过年时有个肉菜就不错了,还能请四五桌人吃饭?

    好几十个人饭菜,还是大荤肉菜,一顿饭下来,怎么着也要花一两百块。刘芳面色古怪,想到夏晓兰穿一身新衣服,她有个猜测:

    “二姐,今天总不会是晓兰订婚吧?”

    一屋子人都莫名其妙看着她,刘芳抬手把头发别到耳朵后,那张脸和刘芬比起来保养的真不错。

    “我这个当姨妈的,连外甥女订婚都不晓得,二姐,你也太不把我当一回事了……”

    刘芳一脸控诉,刘芬一脸茫然。

    定啥婚啊,莫名其妙。

    陈大嫂也急了,“你家晓兰今天订婚?男方是谁?”

 155:梁欢小公举(507票加更)

    155:

    “等等,谁说晓兰今天订婚了?”

    李凤梅觉得一屋子人都被刘芳带偏了,赶紧出言解释。

    “不是订婚,能有这么多人,能吃这么好?”

    刘芳说话向来是这么直接,在老家这边,也没几个人能被她瞧在眼里,根本都不用掩饰心思。李凤梅还没说话,帮忙的陈四嫂知道是闹了乌龙,笑着说:

    “我说呢,晓兰订婚一点风声都没听到,阿芳你误会了,你哥今年可是赚到了钱,请我们吃顿饭年饭吃不穷他。”

    真的是请客吃饭?

    刘芳有点不相信。

    刘勇能赚到啥钱,整天游手好闲的。真赚到钱,哪个不先修房子,不给家里添置大件,还住着破破旧旧的老房子干嘛。乡下人没啥见识,能大吃一顿的小钱,就能被他们吹嘘。

    她哥刘勇还会没变,有今天没明天,赚到点钱先满足吃喝。

    刘芳不再追问,只要不是夏晓兰订婚就行……那丫头几年不见,比她想象还要漂亮,嫁在这乡下真是可惜了。她要是帮着找个条件好的,也不必担心二姐下半辈子的生活了。

    刘勇端着鸡敬了神,到午时请的客人都陆陆续续来了。刘家没那么多桌椅板凳和碗筷,左邻右舍都凑凑,反正他们今天都在刘家吃饭,碗筷桌椅都闲置着。

    村长陈旺达也来了,堂屋里也摆了一桌,梁秉安就和陈旺达一桌子。

    他和这些乡下人其实没啥好说的,连德高望重的陈旺达都只是一个小村官,村长在农村有权威,其实都不算正经的国家干部。

    不过梁秉安面上还过得去,他一向不喜欢落人把柄,和一桌子也能敬酒吃菜,还算和谐。

    女人那一桌,刘芳母女就不太讨人喜欢了。

    等到吃饭,也没别的动静,刘芳放下心,知道不是外甥女夏晓兰的订婚宴。

    梁欢挺挑嘴,觉得今天的一桌子菜全是荤,只有一个山药稀饭能喝喝,她就认为乡下地方果然和她不合拍。梁欢也是作的,这年头谁家待客能搞这么多肉菜才是有面子的。

    素菜清爽可口,谁稀罕呀。

    肚子里缺的是油水,又不是绿色菜叶子,特别在乡下,油盐酱醋不能敞开用,谁家地里的大白菜还缺么?

    梁欢在家也不是轻易能吃上这种席面,她就是小心眼挑剔,明明挺好的菜,觉得乡下做法不和她胃口。

    刘芳见她没啥食欲,懒洋洋的动两筷子,生怕她饿着。

    一个16岁的大姑娘了,还追着问要不要吃这个,要不要尝那个。

    刘芳有多宠孩子,梁欢有多娇气,一桌子农村女人都算长见识了。

    陈四嫂暗暗在咂舌:老天爷,这是养女儿呢还是养祖宗。就刘芳生的是个金闺女,她们这些人家里的女儿都是土疙瘩!

    陈四嫂把眼神落在同桌的夏晓兰身上。

    就算乡下闺女都是土疙瘩,夏晓兰这土疙瘩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比梁欢小公主只大了两岁,孝顺懂事还能干,梁欢闹着不吃饭,夏晓兰却怕刘芬吃不到好东西,拼命给刘芬夹菜。

    这顿年饭,有惊无险的过去。

    今天刘家不仅吃的丰盛,酒随便喝,烟就拆开放桌上,谁要抽就去拿。年饭还能带小孩儿,糖果

 156:为啥无事献殷勤(1更)

    梁秉安的话,在替梁欢和刘芳找补呢。

    梁秉安也觉得刘芳没事儿找事,钱是她要给的,他张口就是两千,也是为了刘芳在娘家的面子。可是话说出去了,拆台的也是刘芳和梁欢。钱是一定要花出去,还不讨别人的感激,梁秉安就觉得这样办事太蠢了。

    “不用不用……”

    刘芬拼命摆手。

    她也没想过要让妹妹和妹夫支援,之前几年刘芳都不和娘家走动。刘芬又是个没本事的,在夏家时没有财务自由,夏大军也不可能陪她去临县,她偷偷摸摸攒过两次鸡蛋托人给妹妹家送去过,此外竟没有其他更多的联系。

    好不容易今年刘芳带着一家人回娘家,大过年的吵架多不好。

    刘芬是家和万事兴,刘勇却炸了:

    “刘芳,你把话说清楚,晓兰咋就不能穿新衣服了?就你家梁欢是宝,其他闺女都是草啊!”

    梁秉安还看着她呢,刘芳也不敢继续点火,梁欢有点怕她爸,却又觉得舅舅刘勇偏心,她“直言不讳”的性格和刘芳是一模一样:

    “舅舅,我们都听人说了,二姨和姨父因为晓兰表姐的事离婚了,二姨带着表姐住在你家……我们就是想帮助下二姨,我妈才说回来的。但看表姐一点都不心疼你和二姨,我刚才不该当着别人的面那样说,我就是感到奇怪……”

    要不和夏晓兰站在一起,梁欢也是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她五官长得好看,刘芳从来不让她干家务,也舍得在衣服上花钱,梁欢就是个娇滴滴的城里女孩儿。

    刘勇到底不好对着外甥女发火,就认真解释:

    “你表姐的衣服不是舅舅买的,也不是你二姨买的,都是她自己赚的钱。”

    刘勇混账归混账,梁秉安却知道这大舅子向来不屑说谎。

    他赶在梁欢质疑前开口,“晓兰是招工了?”

    几年没了解刘芳娘家事,除了听说刘芬和夏大军离婚,梁秉安对夏晓兰的情况也不太清楚。既然开始赚钱了,那就是有工作,面向农村户口的招工机会很少,夏晓兰可能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加上有自己外貌的优势……梁秉安猜,夏晓兰工作应该是百货商店售货员一类。

    这也可以解释夏晓兰的变化,在百货商店上班,的确容易比一般人时髦。

    有个工作更好。

    梁秉安很满意,夏晓兰总算找到说话的机会,“姨父,我不是招工了,我是在干个体户。”

    啊,干个体户?

    梁秉安没想到,刘芳已经是下意识尖着声道:“你咋能去干个体户?丢死人了!人家要知道你是我刘芳的外甥女,让我还咋好意思出门!”

    得,刘芳一说话,夏晓兰和李凤梅、刘勇、刘芬,全部被她得罪了。

    四个人都是个体户啊。

    夏晓兰很认真的提醒,“小姨,你放心,别人本来也不知道我是你外甥女,以后在大街上碰到,我也躲得远远的。"

    6年才见一次,夏晓兰不觉得她能让刘芳丢人,

    梁秉安很生气,今天总是被刘芳抢话。娶了个空有脸蛋的女人就是这样,多年来对他仕途毫无帮助,不拖累他就算祖坟冒青烟。

    “你像个当姨妈的?晓兰和二姐这是处在特殊时期,当个体户是为了解决生活困难,早想你我也不知道她们母女的情况,如今知道了就要拉扯下,她还用去干个体户?”

    梁秉安不愧是干部身份,总能替刘芳圆场。

    几句话说的大家都心头舒服,夏晓兰觉得这个小姨父满口场面话,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她也不介意对小姨父客客气气。

    “姨父,我觉得自己干个体户挺好的……”

    “咳咳,晓兰,你高毕业没有?我看看有没招工的机会,不过你要去姨父家在的河东县工作,不晓得你愿意不愿意?”

    梁秉安打断了夏晓兰的推脱,夏晓兰有点拿不准小姨一家的意思。

    之前明明不走动了,忽然跳出来,又要支援修房子,又要给她安排工作的,到底有啥意思啊?

    说刘芳可怜同情她们母女也不见得,梁家条件好,夏家日子过得苦哈哈,刘芬更是夏家的末等人。刘勇自家日子都在温饱线上,别管他是不是偷鸡摸狗,牙缝里挤点钱还要支援下刘芬母女。

    刘芳呢?

    和刘勇吵架,一狠心还能几年不联系,也没有关心她二姐在夏家日子过得咋样。

    夏晓兰决定静观其变:

    “姨父,我是初毕业的。”

    初毕业,现在读高三,7月份就要高考的事她没说。

    梁秉安脸色微僵,梁欢根本不掩饰自己的鄙视。才读了初啊?初生有啥用,城镇里那么多初生都找不到工作,不求考上个专,高总要念一个吧?

    “初啊,也能试一试,不过要找机会……”

    梁秉安真要安排个工作还是行的,不过他不能把话说的太满,轻轻松松就答应,也显示不出他这个人情的可贵之处。

    夏晓兰不想再和官僚作风的姨父兜圈子了。

    刘芳更心急,“二姐,我实话告诉你吧,我今天回来不仅是要和大哥和解,也是听人说你和晓兰她爸离婚,你们母女俩都被夏家赶出来,我怕你们日子过不下去。没想到村里给你们划了宅基地又分了土地,可你们母女俩都是女的,家里没有个男的劳力,村里分的田地就你俩自己种?你也知道我说话就这样,可我心是好的啊,欢欢她爸说支援你们两千元建房子,我是同意的……要是还不够,我做主再给你们添两千,这钱不要你们还的,你拿着就放心用。”

    几人都不料刘芳能说出这样一番贴心话。

    刘芳自来是这样,好听话她不是不会说,就看她愿不愿意说。

    在84年舍得掏4000元出来支援姐姐修房子,并说明不用偿还,别管梁家的家境有多好,这手笔也够大方的了。如果刘芳早出现几个月,在夏晓兰她们最困难的时候从天而降,绝对是雪送炭。

    现在迟了几个月,却是锦上添花,刘芬不需要这笔钱,不妨碍她被妹妹感动。

    “小芳,修房子的钱真不用,我们房子要7月以后才修,到时候也该凑够了……”

    其实现在动工都行,母女俩不是没钱修房子,是腾不出时间来。

    刘芳不以为然,“你就是嘴硬,骨气能当饭吃啊?修几间红砖房也要几千块吧,晓兰那丫头不就是当个体户摆摊吗,还能赚多少钱不成?再说老梁要帮晓兰安排工作,个体户也不能干了,体面轻松的工作有,一个月工资就那样,要攒到啥时候才能修房子,你和晓兰总不能一直住在大哥家吧?”

    这是扯到自己头上了,李凤梅赶紧表态:

    “她俩当然可以一直住,小芳,你回来就挑拨离间的,张口就送钱,到底打啥主意?”

 157:来给晓兰保媒的(2更)

    李凤梅简直烦死了刘芳。

    她和梁欢都眼睛长在头顶,瞧不起谁呢,支援4000元谁拿不出来啊?

    “蓝凤凰”年前销售火爆,两天就能赚到4000元,晓兰她们就是想现在修房子足够,晓兰可是分红了一万二。李凤梅还分了八千呢,这部分钱不要进货是能动用的,花两万块啥样的房子修不了!

    刘芳和大嫂也不对付。

    她也不愿意再兜圈子,回娘家一趟真是能讨一肚子的气。

    早点把事情说完,早点和欢欢回家。梁欢听说家里要拿4000块给二姨和表姐不用还,要不是她爸刚才真生气了,梁欢肯定早就嚷嚷了。就这样,梁欢嘴翘得都能挂油瓶!

    “二姐你听我说,除了借钱和安排工作的事,我还想给晓兰保个媒!男方家条件特别好,对儿媳妇的要求也高,男方本人就喜欢长得漂亮的,他家里也不挑女方的家庭和户口,只要晓兰嫁过去,就他家那条件肯定是享不完的福,安排个工作轻轻松松,晓兰的户口也能解决,过两年孩子一生,还能把你接进城一起住!这种打着灯笼都挑不着的好亲事,要不是欢欢年纪太小……总之,晓兰嫁过去准错不了!”

    刘芳脸上有着得意。

    原来是这样!

    一切不合理总算有了解释。

    梁秉安不太想这么快把目的说出来,总要多回来几趟,再顺水推舟的提起,那会更自然。

    不过说了就行,梁秉安自己都觉得男方家条件没啥好挑的。

    不是嫁给城里人就能顺利“农转非”,农村户口想转成城镇户口要等机会,转户口比安排工作更难,不知道多少人在排着队等机会。

    再说人家不介意女方父母离婚,只要夏晓兰生了孩子,就同意夏晓兰把刘芬接到身边一起住。

    这样的条件,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要不是回七井村瞧见了现在的夏晓兰,梁秉安都不确定男方是否瞧得上夏晓兰。看了嘛,梁秉安的心就放下了,这个几年没见的外甥女的确是长得出挑,难怪在夏家时会惹出一堆麻烦。梁秉安又是出钱,又是亲自跑来刘家,放下干部的脸面保媒,是因为男方家庭在河东县十分显赫……梁家远远不如,梁秉安的仕途是否更进一步,也是对方说一句话的事。

    李凤梅听着挺怪,刘芳这次难得真是回来干好事的?

    刘芳压低了声音继续游说她二姐,“再说了,晓兰那丫头的名声……河东县远,能瞒过去。”

    刘芬仿佛被蜜蜂给刺了:

    “晓兰啥名声,晓兰清清白白的,你这个当姨妈的不能跟着别人乱说!”

    刘芬以前也是这样想的,给夏晓兰说亲要找远一点的人家,此一时彼,张二赖被判刑,那些流言渐渐就消散,刘芬的想法就变了。

    刘芳一脸“我都知道你不用掩饰”的表情,让刘芬十分不舒服。

    她忍不住又加了一句,“再说了,晓兰都有对象了,还相啥亲啊!”

    刘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她差点把周诚给忘了!

    刘芳顿时被踩了尾巴:“刚才还说不是晓兰的订婚宴,我看吃饭时陈家那小子脸红红盯着晓兰,二姐你可别糊涂,晓兰长得这么漂亮,不嫁到城里去享福,嫁给陈家小子在乡下种田啊?”

    刘芳又不怕陈旺达,小小的村长,家里条件在乡下不错,能和城里人比么。

    夏晓兰已经将这场好戏看得差不多,小姨一家子都演的挺累,她不想刘芳在为难她妈,就接过了话头:“没有订婚,但我的确有对象了,我对他挺满意的,暂时没有换对象的打算。谢谢小姨的关心爱护,我看小姨不如和男方家好好商量下,欢欢表妹如此优秀,男方再等两年,欢欢表妹就能嫁进去了……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16岁和18岁也就只差了两岁。

    反正都不够结婚年龄领不到结婚证,看刘芳把男方家条件说的天上有地下无,这种好事还是留给梁欢吧。

    梁欢跺脚,“我才不要嫁给那个——”

    “梁欢!”

    梁秉安及时喝斥住梁欢,夏晓兰却听出了端倪。

    梁欢说的不是“不要嫁人”,而是不嫁给“那人”。梁欢知道刘芳保的媒是谁,条件这么好却不让梁欢嫁,谁知道男方有啥缺陷。

    夏晓兰居然没有太生气。

    多半是因为她和刘芳没啥感情。

    刘芳和她这个外甥女也没啥感情,站在刘芳的角度,她是在拯救名声不堪的外甥女,帮助失婚的二姐走出生活困境。男方有没有缺陷不重要,毕竟条件在那里摆着,没缺陷也轮不到夏晓兰呀。

    当然,在帮助失婚二姐和拯救外甥女的同时,刘芳家可能会因为这桩亲事获得一定好处,这才是刘芳过年带着老公孩子积极回娘家的原因吧?

    夏晓兰冲着刘芳笑一笑,“小姨,你的好意心领了,我们是真不缺钱,我妈也不会为了四千块就把我卖掉。”

    “你这孩子,咋说话的!”

    刘芳还要嚷,刘勇忍无可忍爆发,“我还以为你真有点变了,大过年的跑回来闹得大家不开心,你早点回去,我这的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刘勇把刘芳往门外推,刘芳对他又踢又打的。

    “刘勇你王八蛋,以后千万别求到我头上!”

    “放心,我就算带着老婆去讨饭,也一定从你家门前绕过去!”

    梁秉安还是觉得挺可惜,不过今天这事儿显然是搞砸了。他没把话说的太死:

    “二姐,晓兰,你们再考虑下,改变主意了就叫人带口信来……”

    梁秉安不慌不忙出门,这人的确是挺有派头。

    梁宇和涛涛还在和村里的小孩儿一起疯,冷不防他妈就要说回家,梁宇很舍不得。李凤梅追出门,一人塞了一个红包给梁欢、梁宇。

    大人之间闹矛盾,到底两个孩子好几年没上过门,刘勇和刘芳吵的再厉害也是兄妹俩,梁欢和梁宇是亲外甥女和外甥,李凤梅是一定要把这些礼节做到。

    梁秉安开了单位的车来,车就放在村口。

    等上了车,刘芳还气喘吁吁,梁秉安把不省心的母女俩都说了一通,梁欢还不服气,梁秉安冷笑:“你晓兰表姐不嫁,那你就真的要自己嫁过去了,梁欢你都16岁,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爸爸平时有没有教过你?”

    梁欢无言以对。

    刘芳把女儿搂在怀里,“你爸吓唬你呢,妈妈才不会让你嫁过去。”

    梁宇到底还小,他不参合父母和姐姐的事,他把李凤梅给的红包拆了:

    “哇,舅舅好有钱,给了我五张压岁钱!”

 158:可别对不起周诚(3更)

    这死孩子就像没见过钱一样!

    拿了五张1元的嘚瑟啥,刘芳扭头一看,却见梁宇手里拿着五张大团结。

    刘芳拿过梁欢的红包拆开,也是50元。

    梁家是有钱,但刘芳一般给人压岁钱顶多20元,能给50元压岁红包的,肯定是梁秉安领导家的孩子。李凤梅出手这么大方,真是发了财?

    刘芳把梁宇的红包一块儿拿过来,塞给梁欢:

    “你舅舅几年没给过红包,补一个大的也应该。”

    “妈,那是舅妈给我的!你干嘛给姐?”

    “你小孩子拿这么多钱没用,你姐前几天看上了一件外套,两个红包加起来正好够。”

    刘芳说的理直气壮,梁欢也高兴起来。

    梁秉安看着母女俩高兴,也没有继续教育女儿的心思。梁欢被刘芳宠坏了,梁秉安发现时女儿性格已经改不过来。梁秉安不能把女儿嫁进那户人家,就是因为知道梁欢的性格。梁欢自己不乐意,到了别人家肯定要作天作地,这是结亲还是结仇?

    夏晓兰倒是挺适合,比梁欢漂亮,看起来还比梁欢聪明。

    脾气比梁欢好,也比梁欢能忍,记忆那个咋咋呼呼的丫头几年后脱胎换骨,梁秉安越看越满意。

    聪明人么,总要多花点心思去哄。

    梁秉安对夏晓兰有对象的事不在意,处对象又不是结婚,谁说不能分手?

    他开着车,对刘芳说道:

    “初二那天你再回娘家一趟,给欢欢姥姥、姥爷上上坟。”

    ……

    把刘芳一家都给撵出去,刘勇还生气呢。

    自己一个人骂了好半晌,午喝的酒上了脸,连脖子都是红的。

    夏晓兰笑嘻嘻的,“您生啥气啊,我姨妈虽然是无利不起早的人,这次估计也真是想拉我和我妈一把,他们是舍不得梁欢嫁,又舍不得对方的条件,就想到我顶替……不理他们就行了。”

    要不是遇到周诚,夏晓兰连对象都懒得找,18岁就要嫁人,她疯了差不多。

    李凤梅也劝:“初四我们就到商都去了,小芳想来保媒也找不到人,你和她计较啥,她就是那德行。”

    刘勇有几分醉,“我晓得她看不起我这个当大哥的,我也没本事,活该让人瞧不起,但你看看她嫁了人就当自己不姓刘,和我闹脾气,对阿芬都不管不顾的,从小到大就她最白眼狼!”

    刘芬只比刘芳大一岁多,但刘芬从小就疼妹妹,家里有啥东西都要让给刘芳吃。

    等到刘勇给两人说婆家,刘芬瘦瘦的像根干瘪的小豆芽,刘芳倒是出落的很水灵,要不也不可能和梁秉安好上。其实都是同爹妈生的亲姐妹,长相咋会天差地别,五官是极相似的,刘芬傻乎乎的把口粮都省给妹妹吃,在那样的年月里,果然是自私的人才能填饱肚子!

    刘芬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