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卷:美国梦】1404:又一个骗钱新思路(4更)
周诚这次去美国,还顺带要帮姜妍打听合适的医生。
疤痕修复,还是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医生。
在魏娟红的事上,周诚已经吃够了教训。
他自己找医生,不如把事情告诉晓兰,经过晓兰去打听。电话里把这事儿说不清楚,又涉及到姜武,越洋电话不是那么万无一失的,姜武的事并不适合宣扬,所以周诚要等到去美国当面讲。
国内,周诚提前结业,又提副团,又是加入赴美考察团的,努力缩短和媳妇儿的事业差距,也在暗搓搓缩短空间距离。
国外,夏晓兰对周诚准备的“惊喜”一无所知。
她给周诚买了手表,就往国内寄。
按现在国际邮件的速度,也不知道要寄到猴年马月周诚才收到。
然后夏晓兰就全身心投入了电子商业广场的设计中。
无数次的讨论,推翻又讨论,四个人分工画图,不仅是夏晓兰在努力,黛西三人也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很快到了要投递参赛作品的截止日期。
夏晓兰把作品拍照留档,填好编号表,交了上去。
这份东西,也是能直接交给杜兆辉的。
杜兆辉大喜过望,他上个月从美国回去就请了茅康山设计广场,夏晓兰这边也同样在赶进度,用老师作品,还是学生作品,自然是杜兆辉说了算——他要是用夏晓兰搞出来的这份设计,茅康山想必也不会反对,弟子有出息当老师的只会骄傲吧?
杜兆辉非常想自己借机再跑一趟美国,但鹏城这边千头万绪,他又走不开,只能遗憾:
“我让人到伊萨卡来取!”
这个设计,夏晓兰不收费,杜兆辉就觉得像夏晓兰送给他的礼物,他还是非常珍惜的。
一旦土地拿下来,又贷款,搞得动静那么大,想瞒也瞒不住。
夏晓兰说的没错,单纯搞地产开发不顶用,投资要和特区政府的规划接轨,要有前瞻性,这才能花最小的钱,收获最大的影响力。
杜兆辉最近在鹏城一堆港商里炙手可热。
外人还不信是杜兆辉一个人搞起来的项目,有人就说杜琤荣不够意思,琤荣集团一家吃独食,如果能邀请他们一起联手,这个电子广场,何止是鹏城最大和全国最大的定位,得打造成亚洲最大才对。
杜兆辉这一手,给杜家大大长脸。
杜琤荣嘴上说犬子不成器,其实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也觉得杜兆辉不愧是他的种。
但杜家两兄弟的比试还在继续,杜琤荣也不好提前表态,他不仅没表扬杜兆辉,还趁机把杜兆辉骂了一顿,说他摊子铺的太大,小心资金链断裂自己把自己搞死。
杜兆辉讲的时候,夏晓兰就笑:
“骂的多好呀,看来杜董真是对你寄以厚望,电子广场顺顺利利建起来,你能打的杜兆基找不到北。”
骂的越凶,才说明杜琤荣开始正视杜兆辉了
若没有仔细了解这个项目,杜琤荣怎么知道杜兆辉有资金断裂的危险?
夏晓兰倒觉得,这时候杜兆辉以个人名义向集团借钱,杜琤荣多半都会同意。
“你说真的?”
杜兆辉不太相信。
老头子要真疼他,早就该把杜家交给他,还弄什么比试。
夏晓兰很笃定:“是真的,杜董虽然只给你2000万,又没说过不能再借钱是不是?你向银行借是借,向集团公司借也是借,主要是你5000万港币撬得动1亿华币的贷款,再多了鹏城那边的银行也不敢借你。”
但杜琤荣敢借啊。
资不抵债,项目也是砸在杜家自己手里,钱从左兜拿出放进右兜,有什么不敢借的。
杜兆辉不知道到想到了什么,自己嘿嘿笑:
“你说的真对,夏晓兰,我发现你这女人挺奸猾的。”
不错不错,甚是对本少爷的胃口。
真是太奸猾了,肯定不是夏大军那榆木脑袋的种!
夏晓兰一头黑线,“杜兆辉,你是不是心里想着能借到钱就最好,要是输给了你弟弟,以后继承不了杜家,你趁机以借钱的名义多分几千万?”
这是借了钱不打算还的流氓。
不管是杜琤荣,还是将来真继承了杜家的杜二少,难道能逼杜兆辉还钱?
闹到八卦杂志上让人看杜家笑话么,亲老子逼亲儿子或者亲弟弟逼大哥还钱,这种新闻,香港的八卦杂志再过二三十年只要一盘点豪门争产,肯定都要提一笔的。
杜兆辉自然不肯承认:
“你胡说,我是要正经干事业的人,怎么会干这种事?就这样,我这边挺忙的,挂了啊……等等,我还有句话忘记说了。”
难得,居然是杜兆辉主动要挂电话。
“还有什么说的,你派人过来,直接到温家找我就行。”
夏晓兰觉得自己肯定说中了杜兆辉的打算,但那是杜家的钱,杜兆辉爱怎么骗就怎么骗,管她何事。
杜兆辉支支吾吾,半天憋出来一句:
“夏晓兰,谢谢你啊!”
说完了吧嗒一声把电话挂断了,太他妈的羞耻,他居然向夏晓兰道谢。
不行,他的心跳好快,得向老头子借几千万发展一下事业,没有几千万港币,他怎么能压惊?
…… “谢谢?”
夏晓兰很是不满意。
一句谢谢哪有真金白银实在,她刚才居然又给杜兆辉提供了一个思路。杜兆辉要是能骗……哦不,能借到几千万,给她提成那是最实惠的。
不过杜琤荣若是肯借5000万港币给杜兆辉,这个电子配件商业广场,就算不能和后世七十多层楼高的赛格广场比,也要比老赛格广场好太多!
这个投入,可比霍沉舟盖的那写字楼壮观多了。
霍沉舟的也是商业综合体,杜兆辉的电子广场也是。
只是霍沉舟的以写字楼为主,其他为辅。
杜兆辉的广场则和特区规划结合,以电子产品为主。
两个项目有重叠部分,也有各自的侧重点,一个在罗湖区,另一个在福田,竞争关系也是存在的。
杜兆辉的广场项目一立项,就让多少电子厂家都侧目。
等广场建成的时候,不知道多少电子产品经销商要重金求铺了!
【第四卷:美国梦】1405:吉姆的初步调查结果(加)
等广场建成之日……哈,现在杜兆基的广场刚刚动工,把原本的一些民房拆掉,地基也挖了。
不管是夏晓兰还是茅康山的设计中,地下停车场都是必须的,区别只是在于需要地下几层而已。
夏晓兰倒不担心电子广场在今年内无法完工,明星工程嘛,资金到位人手不缺,前期准备工作到位,盖楼的速度真的能做到两天一层楼,“鹏城速度”就是这样来的,先把主体修起来,电子市场先盘活了,其他附属设施可以慢慢建。
夏晓兰还和杜兆辉强调下,这份设计不是她一个人完成的。
黛西和理查德、莱尔,他们三人都付出了汗水。
宁雪觉得夏晓兰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不需要拉上黛西三人……夏晓兰却觉得这样更省事儿,她看重效率,而不是一个人拿奖,还是以小组名义拿奖的区别。
可能这就是她和宁雪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做朋友,又总是差了那么点味道的原因。
两人的想法天差地别,怎么愉快玩耍?
这不,她和小组一起把设计早早交了,就能优哉游哉的放松下。
压力大,大家合作的过程大体上很愉快。
黛西最近照着夏晓兰的建议清单饮食,青春痘居然真的好了很多。
痘痕还在,没怎么冒新痘痘了。
这对黛西来说是意外之喜!
夏晓兰这边刚上交作品松了口气,在纽约,又有一场华国留学生派对在筹备中。
据说,这次的派对,只为欢迎一个女留学生。
宁雪都被人从深居简出的状态中打断:
“必须去?”
还有强迫她们这些在纽约的华国留学生去参加派对的?
要不是华国没有皇帝,夏晓兰都怀疑是要去迎接公主了。
“我也不知道是谁!”
宁雪以为她的消息灵通?开什么玩笑,宁雪最近在埋头做设计,她同样在埋头完善上交的作品,鬼知道纽约留学生圈子又来了什么大人物。
“那你去不去?”
夏晓兰想了想,“去呗,项师姐他们这样热心,正好有空可以看看他们耍什么花样。”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夏晓兰刚刚完成了作品,闲的蛋疼,想去看看猴戏……真是够无聊的,不过宁雪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作品是交上去了,要评奖得是4月20号的事,这还有几天呢,先前忙了这么多天,一下子松懈下来是挺空落落的。
“你买了车对吧,我能不能搭你的车去?我会付一半的油费。”
宁雪显然很喜欢美国这边的aa方式,谁也不占谁便宜,很符合她崇尚简单社交的想法。
夏晓兰也不和她客气,人家要给钱,她非要请客,难道是钱多么?
去纽约也行,徐竟和马海就告诉了她新住处的地址,夏晓兰回了伊萨卡,还一次都没去看过。
拿了她的6万美元投资,这两周到底有没有进展?
但夏晓兰还没去成派对,之前去旧金山调查徐仲易一家三口下落的侦探吉姆,给了夏晓兰回音。
“事情有点复杂,我现在已经从旧金山折返,人在***,等我到了伊萨卡和你见面详谈。”
夏晓兰忍不住追问一句:
“是有了徐仲易一家的消息?”
“是的!”
有了消息。
于奶奶等了这么多年,到美国两个月就给她打听到了消息?
事情顺利的过了头啊!
“呸,不要有乌鸦嘴的想法,这只能说明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温曼妮介绍的侦探的确很厉害。”
夏晓兰自言自语说服着自己。
心里还是隐隐不安,如果是好消息,吉姆在电话里就直接告诉她了,何必要搞得如此神秘。
夏晓兰等了吉姆半天,他从***到伊萨卡。
两人还是约在上次的店里见面,夏晓兰先到,吉姆带着个大大的包后到。
夏晓兰指了指桌上的甜甜圈:“照着你上次的口味点的,希望你希望。”
淋了巧克力酱,还裹着厚厚一层枫糖的甜甜圈是吉姆最喜欢的,这个时候,他却只能拒绝,起码在谈正事之前,他应该表现出足够的专业素养。
“谢谢,你太贴心了,而我给你带来的消息,却不是那么美好。”
吉姆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一份复印件,也是一份由旧金山警局在1967年5月签署的死亡证明。
“……火灾现场发现一名青年男性遗体,身体特征无法辨认,年约30岁,无家属认领尸体。”
夏晓兰的心咚咚跳,声音亦干涩:
“你认为这具被烧的面目全非的男性尸体,就是徐仲易?”
吉姆点头,“根据信封的邮戳,我把整个片区翻了一遍,向当地老居民打听,找当地的侦探朋友帮忙,才筛选出这一件旧案。时间点能对的上,年龄也不差,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你要找的人一直没有回华国接走家人。”
没办法接嘛。
按照夏晓兰提供的信息,徐仲易是1966年到了美国,随后寄出了那份家书。
而徐仲易在华国的家人,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68年才看到家书……此后20年,一直在等徐仲易回国,却不知徐仲易已经死于火灾,怎么可能回国?
夏晓兰捏着复印件:
“吉姆,我还是不相信,不管从情感上还是理智上,这证据都还不够。死于火灾的人若是徐仲易,和他在一起的妻子,以及儿子又在哪里?华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他的妻儿不可能不去认领他的尸体!”
这是其一!
还有一点,徐仲易若死于火灾,这是天灾还是人祸?夏晓兰都等着吉姆替她解惑!
吉姆忍着甜甜圈诱人的香味:
“嗨,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根据我的调查,这具男尸就是在徐一家三口当时租住的房子里被发现,从前可能有人去打听徐的消息,但他们找错了地址,信封上的邮戳,距离徐当时租的房子有整整半个街区那么远,火灾发生后,徐的妻子和儿子不见踪影,我怀疑他们一家是被当地的黑帮盯上,因为携带了大量的财物,让黑帮先抢劫再放火……火灾发生后,房东也觉得很不吉利,他重新装修了房子,也不许邻居谈论此事。”
【第四卷:美国梦】1406:死的是不是徐仲易(1更)
吉姆已经认定,旧金山警察局在67年记录在案的无名男尸,就是徐仲易本人。
年龄对的上,租住的地点也相同,不是徐仲易的可能性很小。
但这事实夏晓兰自己都挺难接受:
“你推断是当地黑帮抢劫后纵火掩盖真相,姑且就算徐仲易不幸遇害,他的妻子崔意如,儿子徐长乐又在何处?我看案件记载,现场只发现一具男尸……其实连旧金山警方都不能确定身份对不对?”
如果警方确定那人就是徐仲易,死亡证明就不会那么写了。
对此,吉姆显然更了解美国的国情,他也有话要说:
“像这种已经烧到辨认不出来的尸体,牙齿辨认是个方法,但徐当时尚未取得正式身份,在美国期间没有牙医记录,这才是当时不能下定论的原因。你说徐的妻子和小儿子?他们在黑帮眼里够不成威胁,甚至也能算是从徐那里能得到的‘财物’,年轻女人和幼童会被贩卖……那可是19年前的美国,任何事都有可能,火灾发生后,再没有人见过徐的妻子和儿子。”
抢了人家的钱财,杀死男主人,带走女主人和小孩子当战利品。
60年代后期的美国整体不至于像吉姆说的这样黑暗,但也要看是针对什么样的人,徐仲易一家当时都没能取得正式身份,根本不算美国公民,还指望着警察要对非美国公民负责?
新的犯罪每天都在发生,一段时间调查无果,案件就会被草草尘封。
如果不是出钱雇吉姆去查,只是让别人帮忙打听,是怎么也翻不出来这件旧案的。
等等,她思路已经被吉姆带着跑了,确信了那具尸体是徐仲易,如果并不是呢?
“尸体呢,那具尸体还能找到吗?”
19年前的尸体,很难说能不能找到,美剧里倒是经常演凶案侦破前,尸体会被法医解刨冷冻保存,已等待家人前来认领。但吉姆说了,那具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尸体,当时可是无人认领的。
“当然!此时说这个不太合适,但我必须要强调,我是这一行里最好的,你雇佣的我每一分钱都物超所值。那具高度疑似徐的尸体,在警局无人认领,后来由旧金山当地的教堂出面将死者安葬了。”
教堂的神父,不是只会躲在小房子里聆听别人的苦恼。
每周还会给穷人发放一些食物。
由教堂出面将无人认领的尸体安葬,也算正常。
“是土葬?”
教堂出面安葬的话,保存完整尸骨的可能性很大。血肉肯定早没有了,尸骨却一定还在。
“是土葬,你想重新验尸确认身份吗?”
夏晓兰点头,“自然要重新验尸,仅仅靠旧案的卷宗,让我相信徐仲易已经死了,这不可能!”
现在有dna技术了吗?
就算有,夏晓兰也不确定技术是不是发展到能验19年前尸骨的地步,但她会想办法确认死者的身份。
是不是徐仲易,都要有个定论。
夏晓兰拿出支票本,又开了一张3000美元的支票:
“吉姆,现在还需要你继续深入调查,这是新的经费,确认尸体是身份,并调查徐仲易妻儿的下落,我知道事情可能牵扯到旧金山当地的黑帮,如果你选择中止调查我也能理解,那确认身份后,你就算完成委托了,我会支付剩下的尾款。”
两人之前说好了总报酬是1万美元,夏晓兰先支付2000美元给吉姆当去旧金山的调查经费,找到人就付尾款,一点线索都没有,就不用付尾款了。
吉姆现在初步的调查结果,徐仲易在19年前失望,妻儿不知所踪。
夏晓兰只希望百分百确定那具尸体的真正身份,如果真是徐仲易,他的妻儿是幸运逃脱了,还真是被黑帮带走?
发生过的事肯定有迹可查,否则吉姆也查不到当年的案子。
现在夏晓兰希望他深入调查,这和当初的委托不太一样,变复杂也变危险了。
吉姆弹了弹支票,“侦探不会拒绝调查,我们以此谋生,如果在调查的过程中不幸死亡,那也是我们的宿命。”
吉姆说这话,胖胖的身躯还有点大义凛然。
帅不过三秒马上破功:
“但是报酬方面……”
“肯定会增加的,这方面你不用担心!”
1万美元她都舍得出,多出一点有啥舍不得?
吉姆点头,“没就没问题了。”
他抓起夏晓兰之前点的甜甜圈,叫一个重度嗜甜者忍受这加量版甜甜圈的诱惑太残忍了,谈完正事,吉姆总算能享用属于他的甜甜圈了。
夏晓兰却只喝了一杯咖啡。
吉姆初步调查的结果,她肯定不能告诉于奶奶的。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先得确定尸体的身份,如果死的真是徐仲易,最好是能找到崔意如和徐长乐,再把消息告诉于奶奶,总不能全是坏消息,于奶奶非得崩溃不可。
夏晓兰对徐仲易一家根本不认识,自然无从谈起感情,但她对于奶奶有感情。
于奶奶能接受这样的打击吗?
只是想想,夏晓兰也心情颇为沉重。
和吉姆说好随时保持联系后,要不是答应要和宁雪同行,夏晓兰都不太想去纽约了。旧金山离伊萨卡太远了,一个周末刚够跑来回,她想找时间自己去旧金山一趟。
报纸上寻人的事看来不能马上进行,如果那具尸体真是徐仲易,他又像吉姆推测的是被当地黑帮所害,崔意如和徐长乐就算还活着都被黑帮掌控着,登报会不会打草惊蛇?
“希望吉姆真的像他自己所说,是侦探这一行里最好的,能在调查的同时保证他自己的安全!”
现在有没有dna检测技术,又发展到哪一步了?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能不能替她解惑?
夏晓兰回家忍不住求助温教授。
“康奈尔医学院?你想寻求医生的帮助,或许克劳斯可以帮忙。”
夏晓兰一时还真没想到克劳斯身上,那是温曼妮的丈夫,外科医生……dna检测,夏晓兰觉得应该属于生物学范畴。
生物和现代医学息息相关,不管克劳斯能不能帮上忙,都比夏晓兰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强。
【第四卷:美国梦】1407:公主殿下?(2更)
克劳斯是个繁忙的外科医生,他是没有时间来迁就夏晓兰的。
夏晓兰必须去纽约跑一趟。
温教授也答应帮她打听这方面的技术,好歹是康奈尔的教授,在美国定居几十年,温教授的人脉可不是夏晓兰这个初来乍到者靠钱就能追平碾压的。
因为要让温教授帮忙,夏晓兰这才告知自己请侦探寻找徐仲易一家的事。
胡瑛听说她和委托人于奶奶并没有亲属关系,还觉得夏晓兰十分仗义。
夏晓兰自己倒是谦虚,“我收了于奶奶的报酬嘛,也不是完全白帮忙,肯定要尽心尽力。”
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拿了报酬是先收下了,如果奸猾一点的人,完全可以敷衍一个远在华国的孤老太太,夏晓兰说找了没结果,或者干脆就把这个“死讯”穿回国,孤老太太不信也没办法。
说到底,还是夏晓兰这个人信守承诺。
华国的房子能值多少钱,如果夏晓兰继续这样找下去,找人花掉的钱,说不定比于奶奶赠与的房产价值更大呢!
就为这点,胡瑛也让温教授用心帮忙。
帮夏晓兰,他们可没指望什么回报,也不需要回报,单纯就是喜欢夏晓兰。
夏晓兰这人要讨人喜欢,基本上没几个能扛得住,她住在温家,让温教授和胡瑛多了不少欢乐,嘴巴甜又贴心,会不会做饭有什么关系,胡瑛本来就退休了,只需要多准备一个人的晚餐和早餐。
温教授也很难讨厌夏晓兰,温曼妮没学建筑,女婿克劳斯是医生,夏晓兰这个学建筑的,老朋友的茅康山的弟子整天在他眼皮下晃,夏晓兰在这一领域还挺有天赋,温教授喜欢还来不及呢。
可惜这不是他徒弟。
又可惜夏晓兰只在康奈尔呆一年。
夏晓兰在温家住了两个月,地位提升的很快。
刚来时,她就是温教授老朋友的托付,看在茅康山的面子上才邀请她住在家里。
现在么,是有点把她当亲近晚辈看待的了。
夏晓兰不知道温家夫妻的心理变化,但她在温家住的更随意放松,是能感觉到的。这次去纽约,还问要不要载温教授和胡瑛去看温曼妮。
温教授摇头:
“呵,去了她也会加班。你和同学一起玩去,不用管我们两个。”
夏晓兰临出门还和胡瑛强调:“一定要等我回来,再去超市采购!”
这回去纽约,夏晓兰和宁雪还颇有默契。
两个人都没有再带蛋糕和烤肉,这种被人强调“必须去”的派对,正常人都会心理排斥。
完全没有第一次参加留学生派对时的期待。
两个两手空空的人对视,宁雪神情自若:“我听说不带东西的话,可以给现金的,并不限给多少,都看各自的条件,我准备出5美元。”
出5美元,那就真是去吃一顿饭啊,还真是宁雪的性格,清清楚楚谁也不欠谁。
夏晓兰想想自己的食量,她不可能比宁雪吃的更多吧?
“那我也出5美元,走,上车出发!”
50美元、500美元,甚至更多的钱对夏晓兰来说都不是负担,可她为什么要出这个钱?
就这样,已经被别人当成是“人傻钱多好骗”给盯上了,花钱请一群留学生吃吃喝喝的事,夏晓兰是绝对不肯干的。她就按照宁雪的标准来,谁要对她有意见那再好不过——她能当场翻脸。
在车上,夏晓兰还嘀咕:
“不对呀,让我们这些在纽约州的留学生必须过去,欢迎什么大人物,这么有颜面的大人物,欢迎派对还叫我们凑钱?我觉得,那5美元也能省下的。”
宁雪居然认真想了想。
“你说的很对。”
如果不是必须去参加这个派对,她就不会坐夏晓兰的车,自然不用分担一半油费。
宁雪是不缺这个钱,但额外的花费,的确是因为这个派对邀请才产生的。
因果关系很明了,按宁雪的逻辑,她是连5美元的“份子钱”都不用给
……夏晓兰乐的如此,是启航的老板又咋样,老板该抠门的时候还得抠门,再说了,她去参加派对是留学生又不是启航老板身份!
这两人连5美元的份子钱都省下,一路往纽约开去。
地址么还是上回那个,看来还是李雍和项莉出力。
……
夏晓兰和宁雪还在路上的时候,在纽约的欢迎派对已经开始了。
今时不同往日,眼下派对上最受瞩目的中心人物,肯定不是项莉,就连李雍也让贤,心甘情愿的将关注中心让给了今天的主人翁。
夏晓兰和宁雪开玩笑,说是不是迎接公主殿下,这个猜测虽不中,也不太远——
此时派对上灯火通明,客厅里一张真皮沙发,一个年轻女子坐在沙发中间,正在听韩瑾说话。
韩瑾是京城人,又是纽约大学的学生,倒能和“公主殿下”说上话。
至于其他人,女学生么心情微妙,男学生又有点自惭形秽。
他们都很想知道“公主殿下”的身份,但连神通广大的李学长都尚未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又如何向别人介绍。
可能说出去别人都不信,不确定身份还这么热情?
因为李雍接到了大使馆那边的消息,在该女同学在纽约留学,有什么需求,李雍尽量照顾下。
这都不叫有背景,什么才是?
再联想到该女学生的姓氏,李雍有个大胆的猜测,这才有了单独为‘公主殿下’筹备的欢迎派对,希望能让公主殿下最快习惯纽约的留学生活。
李雍聪明,其他人也不傻。
这年头能搞到公费留学名额的,除了超级学霸,就是些有关系的二代。
他们这些二代没见过“公主殿下”,猜也能猜到啊!
没有人亲眼见过,也不会有人当面询问,他们都确信这位宋明岚同学,应该就是出自那个宋家——哪个宋家?自然是子孙皆不入仕,不和别人多来往,却谁也不能忽略的那个宋家。
有宋老一个定海神针在,宋明岚同学不是公主,别人也会恭敬的像在对待公主。
韩瑾以老乡和同学的双重身份,坐在宋明岚旁边,心情也是极度兴奋。
在场的人还只能猜测,韩瑾却能肯定,宋明岚就是宋家的女儿,是极为低调的“宋三小姐”。
“小韩,你在想什么?”
宋明岚忽然问她,韩瑾羞涩一笑,“明岚师姐,你真漂亮,我都看得忘了说话。”
【第四卷:美国梦】1408::Low到地穿心了!(3更)
真漂亮?
宋明岚对自己的长相向来自信。
她长得像母亲那边,不管是她妈,还是表姨盛萱,都是同一个大家庭走出来的女性,自然继承了同样出众的样貌。
女人的美,是脸蛋,是身材,是气质。
前两个还能说是老天爷赏的,最后一项气质是后天修炼。
长在什么样的环境,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对气质影响非常大。
从小就物质条件优渥,家里往来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这样家庭长大的女孩子,又岂会唯唯诺诺?人有了自信,也就有了气质,说起来简单,要实现却不容易。特别是在眼下这些留学生,几乎个个都生于60年代,那时候也是华国最艰苦的年代,别看现在还是干部子弟,往前推十多年,说不定家里长辈还在农场和牛棚等地接受改造呢,谈何精心教养!
宋明岚失笑,就比如眼前这个总是往她身边凑的韩瑾,就不太拿得出手。
糊弄一下这些学生没问题,人太急躁,就算家里有点小权,那也是近几年才骤然拥有的,没把女儿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