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晓兰同学,我这里有笔。”
“夏同学,用我的,,这支笔写字流畅。”
夏晓兰是咋知道自己受欢迎的呢?考政治的时候她把钢笔摔了,笔尖摔坏了肯定不能继续用,她问监考的老师能不能借一支笔,结果一个考室超过半数的人都想借笔给她!
“保持纪律!”
监考老师在讲台上大喊,考室里要乱起来,趁机作弊咋办?
虽然期末考试的成绩和高考无关,有的学生就喜欢自欺欺人一下,监考老师当然要保证考试的公正严谨。夏晓兰都吓了一跳,她只能接过离她最近的一支笔,不停的说谢谢。
简直受宠若惊!
上辈子她成绩也不错,不过上学的时候又穷又土,性格挺自卑,人缘极差。明明整天都在学校,高三年结束后居然还有人叫不出她的名字……现在倒好,人没来过县一几次,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第一天考完试,听说夏晓兰在招待所住宿,3班好几个女同学邀她去家里住。
也有人说能和同学挤一挤,在学校宿舍让一张床给她睡。
夏晓兰知道现在谁家住宿条件都不宽裕,哪会跑女同学家里住,让别人把床铺腾出来给她更不可能接受。
“考试需要好好休息,你们对我太好了,但为了明天更好的发挥,大家的心意我都领了。”
盛情难却,几个女生干脆说要送她去招待所。
夏晓兰觉得平时和同班同学接触太少,也欣然同意。
“晓兰,要不要吃点东西?”
“是呀,我们请你吃饭吧,晓兰同学!”
“这一顿是必须请,你平时都不来上课,大家对你多好奇啊!”
以夏晓兰的情商,去哄一群还没进入社会的小姑娘,真是手到擒来。她们都觉得夏晓兰人漂亮又好说话,和夏晓兰聊天是发自内心的愉快,争先要请夏晓兰吃饭。
这几个女生家庭条件都还不错,几毛钱对她们不算负担。
一群人簇拥着夏晓兰说要去张记吃东西,夏晓兰指着张记对面新开的店:
“不如尝尝这家?”
“听晓兰的!”
“走,尝尝鲜。”
张记小吃店对面,赫然就是“黄嫂快餐”。
黄嫂的动作真够快的。
不过张记小吃店在一附近存在三年,味道和口碑都深入人心,一时之间黄嫂那边生意还不显。夏晓兰领着一群女生进店,冲黄嫂眨眨眼,黄嫂心领会神假装不认识夏晓兰。
“盖浇饭是啥?”
“闻着挺香的,是牛肉味儿……才6毛钱一份儿?”
“晓兰,你想吃啥味道的?”
七嘴八舌的点东西,黄嫂让她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快餐。也就煮碗面的时间,盖浇饭就能上桌。
倒扣在盘子上的米饭团,浓浓的汤汁,肉块和配菜一起,闻着那味道感觉更饿了。开始还有人和夏晓兰说话,过一会儿都在埋头吃东西。
“盖浇饭”挺好吃的啊。
……
张记小吃一直是县一门口的独门生意。
直到元旦的时候,“黄嫂快餐”在街对面开业。几挂鞭炮放过,张翠发现自家的店多了个竞争对手,一开始黄嫂带人打扫店面,刮墙抹地的,张翠就有种不详的预感。也就两三天功夫,“黄嫂快餐”就开张营业,速度之快让张翠和夏长征措手不及。
两口子晚上睡觉都在商量对策,夏红霞察觉到两人的低气压,白天干活儿时都老老实实不敢瞎跑。
黄嫂快餐开业两天,张翠脸上的表情就比较轻松了。
卖的啥“盖浇饭”,食客们不太买账,一的学生和路过的工人还是愿意来张记吃饭,黄嫂那边生意实在很一般。
早上就卖面,午是炒饭和盖浇饭,品种太单一了。
不像张记,早点的品种就有很多样,包子、馒头、蒸饺、烧麦这些都是基础的,胡辣汤也有,羊肉烩面也有,所以店里才需要请几个人,多品种的工作量很大,东西都需要人工做出来。
辛苦是有成效的。
张记的东西不算特别好吃,但每一种味道都比较均衡。
不过早上的面条还好说,一到午饭店,黄嫂就会把店里的锅盖子揭开,牛羊肉的味道很浓郁,吸引了一些人跑到她店里尝鲜,算是抢走了张记一些客人。
张翠就让夏红霞留意对面的动静,这天夏红霞却看见她最讨厌的夏晓兰,被一一群女学生围在间,簇拥着走进了对面的“黄嫂快餐”。
“伯娘,您看!”
夏红霞努努嘴,一条街就十米宽,轻易就能看见黄嫂店里的情况。
夏晓兰的脸就对着街面方向坐着,张翠可不就是看见了吗?
张翠现在拿夏晓兰没办法,孙校长的门路走不通,夏晓兰又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总也抓不住她的把柄。张翠也想不明白从前百试百灵的手段咋忽然都没用,反正她和夏长征俩人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来,耐着性子等夏子毓放假回来支招——想是这样想,瞧见夏晓兰那张脸,张翠咋就那么讨厌呢!
127:她如众星拱月(6更)
“今天是县一的期末考试,你晓兰姐出现也很正常。”
张翠尽量保持冷静,一击不,她有点不敢再出昏招。
夏红霞咬着嘴巴,见夏晓兰被一群女学生簇拥着,享受着众星拱月的待遇,穿着打扮虽然很普通,却神采奕奕,显得那么意气风发!
像夏红霞这样核桃大的脑仁儿,她看人过得好不好却不凭别人事业、学业的成绩来判定,她就看人外表……而夏晓兰明明也没描红画眉,没涂脂抹粉,偏偏变得更漂亮,从前的夏晓兰漂亮归漂亮,肚里无货,那种漂亮是虚张声势的。
现在的夏晓兰凭自己的能力自信,漂亮的外表有了底气支撑,不再是个空壳子,小家子气的漂亮变成了盛气凌人的美。
夏红霞当然想不出那些绉绉的形容词,她就是觉得夏晓兰每个动作都说不出来的好看。
这让夏红霞妒忌。
夏家人长得其实都不错,夏家三姐妹,也就夏红霞长得最普通。但这是内部比较,真要放在外面横向比较,她也算个等姿色。
但她贪心却无脑,有野心没能力还不愿意脚踏实地努力,既无长相又不像夏子毓那样凭会念书改变人生,想着不劳而获被天降的馅饼砸,求而不得,可不就时时都处在愤慨不平和妒恨的情绪么!
“伯娘,她是故意的吧!”
黄嫂快餐是来抢张记生意的,夏晓兰偏偏要领着一群人到那里吃饭,想说她不是故意的也没人信。
但夏晓兰都和夏家翻脸了,张翠和夏红霞不想让人家好过,她还来照顾张记生意不成?
张翠强迫自己收回目光,“晓兰对咱们都有意见,来不来张记吃东西不重要,只是不晓得一家人要啥时候才能重新和和睦睦。等你子毓姐回来,看看她有没有啥好主意。”
夏红霞眼神一亮,“子毓姐要回来了?”
张翠点头,“放寒假肯定要回来,还会带你姐夫一起。”
张翠难掩自得,夏子毓就是她最骄傲的女儿,虽然说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但要没有夏子毓这个女儿,她哪有如今的好日子过?
要不是夏子毓争气,张翠肯定也和王金桂一样被拘在大河村当村妇,夏老太才不会同意她跟着进城。
“可夏晓兰不是对姐夫……”
夏红霞欲言又止,看着就心怀不轨。
是啊,夏晓兰对王建华多喜欢啊,要不然也不会气得撞了墙。张翠还记得夏老太当时骂夏晓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啥样,王建华放着子毓一个女大学生不喜欢,难道会喜欢上一个破鞋?
就是这几句话把夏晓兰给刺激了,当时就撞了墙奄奄一息。
张翠坚定认为,夏晓兰想考大学是对王建华贼心不死。
寒假子毓把王建华带回来,会不会刺激到夏晓兰?
张翠既怕夏晓兰会不要脸干出啥丑事勾引王建华,又怕夏晓兰能忍住,真要憋着一股劲儿等考上大学再使坏……她在衡量,要如何利用这一点。
……
夏晓兰当然是故意的。
她是顺势而为,不过瞧起来效果还不错,“盖浇饭”好不好吃只要看几个女学生表情就知道。冻僵的手脚,在一盘热气腾腾的盖浇饭下肚后,整个人都变得暖和。80年代的人食量普遍都不小,吃三两口饭就说饱了的猫饮食女生根本没有,黄嫂家装盖浇饭的盘子很大,饭团也压得很紧实……一盘子盖浇饭加起来,不说一斤多吧,**两总是有的。
米饭起码就占了半斤多。
夏晓兰给黄嫂提的意见是米饭可以免费添第二碗,菜不行。
1斤米才两毛多,能煮两斤米,让人敞开肚子吃两斤饭,其实成本才2毛钱。遇到这样的食客肯定是赚的少了,但一份盖浇饭卖6毛,黄嫂也不至于亏本。
像这样的食客毕竟也是少数,可听在人的耳朵里感觉却不同,起码夏晓兰班上的女同学听说能免费加米饭,都挺高兴。
“还真实惠!”
“不过我吃不下第二碗了。”
“这才是做生意的实在人……”
女学生们七嘴八舌说着,哪会真的加第二碗饭。穷学生都啃馒头喝冷水,能花6毛钱下馆子的女同学,其实也不缺那一碗米饭吃。
起码叫她们不就着菜再吃一碗白米比较难,一大勺菜早就吃光了呀。
夏晓兰说自己要去洗手,其实已经把几个同学的饭钱都给了,黄嫂不肯要,夏晓兰非得塞在她手里:
“开张大吉,这是我在婶子店里吃的第一顿饭,咋能不给钱?”
她给黄婶出主意,不是要占一点小便宜。
黄嫂推迟不过,把夏晓兰几个同学的钱收下,到底是没收夏晓兰那一份。
结账的时候她们才知道夏晓兰把钱给了,都让黄嫂退钱,黄嫂笑呵呵的肯定以夏晓兰的意见为尊。
“一顿饭算啥,谁请谁不都一样吗?同学的情谊才是无价的!”
连带着夏晓兰在内才9个人,一份盖浇饭6毛,9个人才五块四毛。何况黄嫂少收一分钱,连5块钱都不到就成功请客,夏总现在是真没把这钱放在眼里。
但其他人不这样看啊。
她们都知道夏晓兰家庭条件不好,学校才同意她半工半读平时可以不来上课,5块钱对夏晓兰来说肯定不是小钱。
夏晓兰把钱付了,是不想大家看轻她吧。
哎,她们咋会看轻夏学霸,长得好看成绩好,还特别好相处。
有人带头先笑:“行,给就给呗,下次一定要我回请,谁也别和我抢这个机会!”
几个人都起哄,“轮流请,轮流请!”
夏晓兰都被她们逗笑了。
黄嫂也高兴呀,多来吃几次,她的口碑就打开了。把店开在这里,也是瞄准县一的学生会来消费。
夏晓兰被人簇拥着走进“黄嫂快餐”,吃完盖浇饭,相互之间的关系好像拉近了很多,一群人又说说笑笑离开,都是年轻鲜活生机勃勃的青春面孔,人说十八无丑女,精气神充足,那更是带着青春的活力美。
她们的声势,让路人频频注目。
有几个食客本来走到了张记小吃,却被夏晓兰几人吸引了注意力。
脚步一顿,“要不尝尝那啥快餐?招牌下面写着炒饭和盖浇饭,闻着还怪香的。”
说着,还真的方向一扭,跑到了黄嫂快餐。
眼看着要进门的生意都跑脱,张翠手里的抹布都被她扯变形。
——有啥好生气的,也就几个客人想尝新鲜!
恰好夏晓兰忽然转头,与她眼神对上,冲着张翠一笑,那笑容真是刺眼极了。
128:营业执照没办到?(7更)
在安庆考了两天试,夏晓兰的一日三餐都是在黄嫂店里解决的。
有了她带动,或者说是几个女生的口碑宣传,黄嫂一间门面的摆的长条桌一到饭点竟全部坐满。店里都是快餐,按说客人都吃得挺快,可生意一好起来,仍然需要等翻台。黄嫂笑得嘴都合不拢,店里坐不下就在店门口加了几张桌子,顺着街沿摆,现在的街上罕见四个轮子的车,交通全靠两条路和两个轮子的自行车。
黄嫂这也不妨碍交通,大街有十米宽。
更不会有城管整天来撵人,现在“城管”都还没组建。
不过黄嫂做的是餐饮,能挟制她的部门不少,夏晓兰还是善意提醒她注意各方关系,谨防竞争对手恶意举报捣乱。
黄嫂深以为然。
“你说的对。”
她能抢张记的生意,张记那边肯定不高兴,黄嫂得小心提防。
夏晓兰把水搅浑,又结束了期末考试,心满意足离开,过几天还要回安庆一趟领成绩单。给张翠找点事操心,免得这个戏精总来烦她。
夏晓兰回商都也没休息时间,家人体谅她是考生,她不能只把自己当成是考生,除了考试就沈铭也不用干。
店面开始装修也有20天,刘勇盯的很紧,现在装修已经初见效果。
“再有10天肯定能装完!”
现在是1月14号,84年的春节是2月2号,再有10天能装修完,不过才1月24号左右。那“蓝凤凰”还能赶上春节前开业。最近都是李凤梅摆摊,这批货要卖的慢一些,但夏晓兰现在能帮忙,怎么着到20号也能卖出去绝大部分。
那她就在20号以后再去羊城进货。
周诚说让康伟一起去,夏晓兰就琢磨着过两天给康伟联系下确定好时间,两人是在羊城汇合,还是她在商都等康伟一起出发。
想到要开业,夏晓兰挺高兴,“我得催催营业执照的事了。”
营业执照的事夏晓兰没有亲自跑,她托付给了胡永才。反正她和胡永才打交道惯了,她出钱胡永才出力,手里还剩着不少“彩蝶”,还算是硬通货。
哪知提到营业执照,刘勇的脸色很不好。
夏晓兰马上明白有问题。
“舅舅,有啥事儿您得告诉我呀。”
刘勇搓了搓手,“你从羊城回来不是病了么,紧跟着又要期末考试,我就没和你说。胡永才那边说咱们的营业执照被卡住了,可能是朱家人干得……”
朱家?
夏晓兰皱眉。
申请营业执照她都没出面,朱家又怎么知道“蓝凤凰”是她的店。
……
丁爱珍开始也不知道。
她虽然在国棉厂里瞧见夏晓兰的背影挺熟,一时真没联系起来,袁洪刚也随口一说是租二七路45号门面的个体户,丁爱珍的点都在45号门面楼上能住人的房间。
为了争这些住房,厂子里各方人马是大打出手,袁洪刚这个有资格做主的人整天被人围堵。
丁爱珍也算虎口夺食,硬生生拿到两个指标。
她要是不能给别人好处,别人凭啥要和“丁主任”站在一起?
丁爱珍手里的两个指标,自然能换来不少好处,让她在单位展开工作时更顺畅。不,丁主任一向都是顺畅的,除了在夏晓兰身上受过气,她简直是人生赢家。
朱放回家时穿了一件新大衣,丁爱珍摸摸料子,听说只花了100元,还夸朱放会买东西。
“我儿子穿着就是好看!”
母子间吵归吵,丁爱珍那会一直和宝贝儿子生气。海军蓝的羊毛大衣穿在朱放身上的确效果好,他皮肤白个子高,能衬这颜色呢。
听说还有黑色,丁爱珍就琢磨着给朱放他爸也搞上一件。
朱放说随便买的,丁爱珍还挺遗憾。可朱放朋友的新媳妇儿小芹就在国棉三厂上班,丁爱珍还是小芹结婚的媒人,偶然在厂子里说起来,小芹就说自己买了两件大衣:
“一件海军蓝,一件黑色,我还是看您家朱放穿着好看才去买的,卖衣服那女孩儿可漂亮,眼光也挺好!”
小芹不过是闲聊,丁爱珍听到卖衣服的漂亮女孩子,全身雷达都打开了。
小芹说她大衣买成138元,朱放穿回家的那件只要100元,谁能给朱放便宜三十多块?
夏晓兰!
这名字一下就跳到了丁爱珍脑子里。
她上次瞧见夏晓兰,可不就是在大街上摆摊卖衣服嘛。好啊,说是对她儿子不感兴趣,上次还和别的男人出双入对,那又给朱放下饵干嘛?
丁爱珍的脑子里,男女间就不能有纯洁的友谊……这样想其实也没错,国家单位干了一辈子,丁主任可没有生意人的圆滑。
夏晓兰做事喜欢留一线,只要不涉及底线,夏晓兰都不会撕破脸,而且特别记恩情,别人帮过她一分,有机会她会成倍的回报,这种行事方法既有职场的圆滑,还带着几分江湖气。夏晓兰上辈子不能靠脸走捷径,最后能把许多客户发展成朋友,成为她独有的人脉,与她的“快意恩仇”的江湖气脱不了关系。
反正丁爱珍仔细一问小芹,基本上能确定朱放的大衣是在夏晓兰那里买的。
小秦说夏晓兰卖的大衣供不应求,听说还要开实体店面,丁爱珍福至心灵——那天从袁洪刚办公室里出来三个人,是来签二七路45号租房合同的,那个让她熟悉的背影,现在想来不就是夏晓兰吗?!
除了那狐狸精,还要谁走路是那样妖里妖气!
丁爱珍在小芹面前没有露出端倪,她跑去套袁洪刚的话。
二七路45号那三间门店,的确是有人租来开服装店。
丁爱珍冷笑,回去就把事情对朱放他爸讲。
“想一只脚踩两只船,还是被别人甩了要回来缠着你儿子?我要不收拾她,我不姓丁!”
朱父不以为然,“最佳也没啥动静,她找的对象看来也就那样,你要不喜欢她,随便卡一卡她就行。”
个体户本来就没什么地位,朱父说随便卡一卡,“蓝凤凰”的营业执照就愣是办不下来。人家一看申办营业执照的地址是“二七路45号”,直接就说办不了。
“不合格。”
哪里不合格?
卫生还是别的不合格?
胡永才拖人情去问,搞了好久才隐约明白,这是得罪人了,针对的就是“二七路45号”!
129:有人欺负嫂子!(8更)
朱家没啥了不起的大官,丁爱珍在国棉三厂里当主任,朱放父亲只是政府办公室的一个科长。
可厉害的是朱家亲戚们也差不多是同样的配置。
七大姑八大姨的,多少都有点小权,像张蛛网一样平时不起眼,却渗透了商都一些部门和单位。安排工作这种事花的人情挺大,卡一卡个体户的营业执照,这种事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人家也没说不给办,就说你不合格,再问就没有别的话。
对夏晓兰这样急着开张的店,拖几个月黄花菜都凉了……难道把租金给了,花了大价钱装修,有现成的店面不用,还去摆地摊,夏晓兰只怕是个大傻子!
不当大傻子能咋办?
还敢无证经营,强行开张么。
只要“蓝凤凰”在没有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开张,朱家能收拾人的手段还多着呢,工商查也能把夏晓兰的生意给查垮了,说不定还能给夏晓兰按个“投机倒把”的罪名,要不要坐牢得看人家的心情。
夏晓兰不是没见识的年轻人,这些套路她实在太了解。
正因为了解才恶心,手里有点小权的人滥用职权时称不上可怕,但真的是“恶心”。
“朱家!”
夏晓兰气得牙痒痒。
她在想自己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件事。
强权镇压,上策是找更厉害的人反过来镇压他们。
策是挑拨朱放回去和家里面闹。
下策是把自己变成硌脚的石头,让朱家踩到她就脚痛,从此离她远远的!
上、、下三策要按执行的难度来看,顺序也能颠倒下。除去挑拨朱放回家闹事这条,其实下策要比上策容易,夏晓兰更容易掌控自己的行为,上策是找到更厉害的人镇压朱家……没有等价交换的资本,更厉害的人凭啥要帮她?
朱家在商都根深蒂固,而她甚至不是商都人。
重生的时间太短,夏晓兰只来得及让生活往小康上奔,把家从乡下搬到了省城发展,结识各种人脉本该是下一部的规划。
她认识哪些能人?
一个陈旺达,是七井村的村长,老革命资历,在七井村说一不二,在安庆县都有点关系。但在豫南省的省会商都,陈旺达又算不了什么大人物了。
一个能人是胡永才,市委招待所的老采购。借着职务便利,在商都也有点人脉,是商都当地的“老油条”,但同样又受限于采购的职务,根本没机会攀上更高层的交际圈子——退一步讲,哪怕胡永才和某个领导有关系,藏着掖着都来不及,凭啥贡献出来帮夏晓兰和朱家扳手腕子?
再远的关系,就是县一那边,她这次期末考试应该发挥的很不错,能不能找孙校长帮忙?
还是算了,孙校长可能弯弯绕绕认识商都教育系统的,但人家是夏子毓的“靠山”。
这事儿不能让孙校长掺和进来。
不能和解,不能强权镇压朱家,那就只能和朱家硬碰硬,抓到朱家的把柄!
夏晓兰有点出神,刘勇欲言又止。
“晓兰,上次我去朋友那里退股,康伟找了人帮忙说话,那个人说自己是侯秘书派来的,原本人家很迟疑,听说是侯秘书,马上就同意了。”
刘勇也急的上火。
“蓝凤凰”要是开不了张,他和外甥女的家底不至于全折本,却也全打乱了计划。
装修的成本几乎都投入,建材都买好的,只剩下工人的工资还没结。再加上租金,这三间门店已经压住了上万元的资金……开不了张,上万元都打了水漂?
去羊城批发衣服是挺赚,刘勇却知道有多辛苦。
夏晓兰才18岁呢,跑一趟羊城就要在火车上呆30多个小时,来回是70多个小时硬座,也就能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实在坐累了在车厢里走一走!
为了把衣服推销出去,寒冬腊月的还在外面受着冻,穿得再厚,冬天在外面一站就是一整天,冷风不往脖子里灌?袖口扎得再紧,脖子上系着围巾也没用,做生意要吆喝,戴个大口罩像话么!
刘勇是没去摆摊,可李凤梅才摆了两天摊,脚站到水肿,晚上那鞋得费老大力气才能脱下来,又烧了滚烫的水,呲牙咧嘴忍受着高温都要坚持泡半小时,不然脚上的血气不通,晚上凉的睡不着,第二天还走不了路。
李凤梅当时一边咬牙泡脚,一边说夏晓兰不容易,做个体户不比干农活轻松。
李凤梅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急的上火,嘴里长口疮。干农活是身体上累,个体户是身体和精神都累,东西都是用钱买回来的,卖不出去精神压力多大?
赚钱这样辛苦,刘勇反对周诚和夏晓兰处对象,却心疼夏晓兰的不容易。
有关系为啥不用啊!
朱家不也是仗着有点小权就欺负人吗?
周诚嘴上说的挺有诚意,刘勇想看看他到底能拿出多少诚意来。
“您的意思是,周诚在商都市认识有权的?”
“要不就是周诚,要不就是康伟,他俩其一个肯定在商都有关系。”
夏晓兰想了想,周诚在部队里不好总打搅,她就试着问了问康伟。
康伟接到电报,嗷一声就跳脚。
“小光,光哥,你把诚子哥的事大嘴巴到处说,现在将功赎罪的机会来了……你听我说,有人欺负诚子哥媳妇儿,不给她办营业执照。”
和他们倒腾香烟不同,服装店是正经生意,凭啥不给办营业执照?
不就欺负夏晓兰是乡下人,在商都人生地不熟的,没人给出头么。也他妈真是出息啊,一家子欺负一个外地姑娘!
康伟把邵光荣给逮住了。
邵光荣喝酒误事,发誓说不大嘴巴,却在短短两天里把事情搞得人尽皆知,都不晓得事情啥时候就传到长辈耳朵里。邵光荣无颜面对康伟,最近都躲着康伟走,猛然听到康伟说啥“将功赎罪”,邵光荣眼睛里简直在冒贼光。
“要去商都啊?好好好,我亲自给大嫂请安……啊不,我去给我大伯请安。”
130:我为国家做贡献(237月票加更)
一张火车票,十来个小时就能从京城到商都。
京城到商都的火车票挺好卖,康伟在单位的工作本来就是闲职,清闲的要命,是康伟二叔特意给安排的。说是怕康伟累着,工资不少拿,事情少,说出去是体面,其实并没有多少上升空间。
康伟要继续干那工作,一辈子的前途基本上就望到头啦。
年纪轻轻的,就要干个养老的工作,康伟如何会满意?
可他奶奶挺满意的。
康爷爷倒是能给他换个工作,但康爷爷原则性强,就是不开这个口。
清闲的工作也有好处,康伟就挂个名头,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说要去给夏晓兰撑腰,拽着邵光荣就坐上了到商都的火车。
两个人在火车上嘀嘀咕咕,想着到了商都要怎么装逼。
夏晓兰虽然联系了康伟,却没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既然朱家都知道“蓝凤凰”是她的店,夏晓兰也不藏头露尾的,她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
她不吵不闹,就去找负责办营业执照的人。
“同志,我们要办执照,到底是哪里不合格呢?”
你说她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她轻言细语的,却不见害怕的神色。
来办事的个体户,哪个不是点头哈腰的,就怕办证的人不舒坦,夏晓兰倒好,温温柔柔的,非要人家把道理说清楚说明白。
“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你们自己的事,也要来麻烦国家!你这个小同志有没有一点自觉性……”
夏晓兰的一双眸子水光蒙蒙,她端端正正坐在哪里,任谁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被夏晓兰看久了,对方有点心虚,刚才的爆发就是恼羞成怒。
夏晓兰特别正经的问,“我响应国家政策,愿意在改革开放的探索过程当一个小螺丝钉,冒着风险当个体户,因为国家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去累积经验!我不给国家增加负担,自己养活自己,还能给国家缴税……这叫麻烦国家?倒是你,应该好好读一读‘人民公仆’的事迹,理解一下这四个字的含义!为群众办事就是麻烦,还麻烦国家,你一个能代表国家不?”
夏晓兰的声音不大不小,却恰好整个屋子的人都能听到。
“你……你胡说!”
原本懒洋洋的,趾高气昂的办事员,被夏晓兰几句话说的跳脚。
这话要是在单位传来,领导该怎么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