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江源一起讨论商量……违法乱纪你想多了,我的儿子若是违法乱纪,我会亲自把他送到公安局!”
就算是亲舅舅,这说话也太不讲究了。
季江源这事儿做的不全对,哪怕是汤宏恩,也没想过让季江源和季雅完全脱离关系。
事情的原因汤宏恩还没搞清楚,他才没发表意见。
季林一张嘴,就说汤宏恩给季江源承诺了什么,颇有汤宏恩要利用职务便利帮季江源还几万美元的意思,汤宏恩是真不能忍。
“汤市长,要不是你在背后蛊惑,江源会突然有这种念头?他是个多孝顺的孩子,我比你清楚,这些年他可是我们季家在照顾。”
季林一边说,一边看夏晓兰,意思是汤宏恩就用夏晓兰来挑拨母子关系的。
夏晓兰都不知道怎么和季林这种人交流。
说他不厉害吧,人家书香门第,家里人个个都有体面工作,季林还会说外语,在外交部工作,85年这样的人厉不厉害?在夏晓兰来看,也是绝对的人生赢家了。
人生赢家也不代表能顺畅沟通,反正夏晓兰和季林沟通不了,可能是两人立场不同,想法就完全不同。
季江源没等夏晓兰说话,抢过话头:
“舅舅,在美国,孩子满了18岁就能自己独立,他们可以靠贷款上大学,华国没有大学贷款,学费和生活费却很低,这点钱我能自己赚到。没有人在背后蛊惑我,我和我妈对很多事的看法不一样,住在一起我们会产生冲突,舅舅,我还是您外甥,希望您能理解我一次。”
大吵大闹的,往往是虚张声势。
语气平淡的,才是真的下了决心。
季林也真是底气不足,一个是汤宏恩坐在旁边,之前就给季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另一个是季雅这当妈的不靠谱,宁彦凡给季林打电话,也是说季雅胡闹。
算了,过一段时间等母子俩冷静下来再说,季林把抚养账单拿过来,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将房租一项划掉,“你妈刚去美国时,是家里给的钱,这个房租你不用出。你的异议,舅舅做主答应了。”
季林在账单后签了自己的名字,季江源顿了顿,也签名写下日期。
划掉了房租,他也就少出3000美元而已,和账单总额比起来不够看。
季林连一口菜都没吃,自个儿先走了,季江源把签了字的账单收起来,夏晓兰看着桌上没动筷子的菜,“季江源,从现在起你就正式背了几万美元的债务,点了菜不吃太浪费了。”
夏晓兰看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同情。
季江源都不知道该哭还是笑,“夏晓兰,如果你要安慰我,可不可以用点心。”
说的好像他以后都吃不起校门口的小饭馆了一样。
不过转念一想,夏晓兰说的也不算错,还剩5年的时间,他至少要赚7万美元,想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过得就是贫困学生的生活。学校的贫困学生啥样,季江源也见过,永远只吃食堂,吃饭打素菜,喝免费的汤配馒头吃,让他们打个肉菜都不可能,别说下馆子。
季江源想到这些,拿起筷子也没客气,这种情况下,三个人还能合力把饭菜一扫而空。
老板还以为屋里要打起来呢,结果盘子全部都吃空了。
结账是汤宏恩给的钱,季江源没假惺惺说不要,汤宏恩示意父子俩去学校里走一圈:
“江源,咱俩聊聊?”
“好像也没什么好聊的,我和我妈脱离关系,并不是你的原因。”
夏晓兰在旁边听着都尴尬,季江源的意思是,脱离了偏执还控制欲强的亲妈,也不会投奔汤宏恩这个生父的怀抱。
汤宏恩从羊城坐飞机过来,就听到季江源说这话,他也没生气。
季江源不愿意谈,汤宏恩拿出来一个信封,“我取了点工资,钱不多,你先拿着用,算是我借你的,存折是你名字,密码是你生日。”
存折上是两千块钱。
汤宏恩一个月工资300多点,这已经是他大半年的工资。
和季雅的物质条件比不了,是汤宏恩自己的心意。
季江源却没接这钱。
刚刚说完要独立,难道‘独立’就是从用亲妈的钱,变成花生父的钱?
“您的心意领了,这钱我不能要。谢谢来看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季江源说的潇洒,做法也真是潇洒,丢下夏晓兰和汤宏恩走了。4月初的京城春风舒适,夏晓兰觉得,季江源潇洒的像要乘风而飞——
“汤叔叔,他在美国长大,想法很西式,我看他是真的认为自己到了独立的年纪,不想要他妈的钱,也不会要您的钱。”
看起来,季江源是真的决定“断奶”,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精神上的独立。
汤宏恩捏着存折,“我没有不高兴。”
他还挺高兴,季江源这样做,才像是他汤宏恩的种!
姓什么不重要,被谁养大也没关系,季江源敢踏出这一步,汤宏恩替他骄傲。
“5年赚7万美元,还有以后每年都不低于6000美元的收入,你说他要怎么才能做到?”
夏晓兰觉得,汤宏恩这个问题,有点超纲啊。
按照黑市的汇率,7万美元,就是70万华币,除了夏晓兰这样一心钻到钱眼里的钱串子……85年,这对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个大挑战。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808:等价交换(3更)
“汤叔叔,这是我也有点原因,您说的这个问题,我会好好想想。”
汤宏恩摇头,“你在胡说什么,他们母子的矛盾埋下很多年了,雏鹰长大了都会离巢,没有谁能一辈子控制别人,当父母的也不行。你就是根导火索,我很高兴他有这种勇气和担当,可能是冲动了些难免会吃点苦头,他是男孩子,我不担心他会吃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汤宏恩的想法比较开明,但有些想法又很传统。这就是华国的主流思想,男孩子不怕摔打,能吃苦的,才能享受成功。
轻轻松松躺在父辈积累上就成功的例子有,却不多。
不经过历练的,一个跟头摔下去,说不定就爬不起来……有些心理脆弱的好学生,偶尔一次没考好,家长说了两句冲动跳楼的列子都有,不是气性大成这样,是心理太脆弱,接受不了一次失败。
夏晓兰想想季江源从前的生活水平,再想想学校里贫困生过得日子,都替季江源感觉蛋疼。
从小苦过来的,和中途再吃苦的能一样吗?
“就算是拿生活补助的贫困学生,也没有哪个背着几万美元债务的,汤叔叔,那可不是几美元,靠拿奖学金和普通兼职抹不平……我看季江源同学不止要吃一点苦了。”
汤宏恩也拿不出几万美元。
他想搞到几万美元很容易,外商投资时,代表政府这边多让出点优惠政策,相信外商很乐意给汤市长这点好处,但他能这样做吗?
但汤宏恩看起来一点都不急:
“还有5年,我们总要给他一点成长的时间。不说他的事,说说你吧,季雅把自己的工作室搬回国内是不怀好意,你准备怎么应对?”
夏晓兰真想问一句,这是关心她,还是关心她妈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商言商,她不用行政力量打击我家的生意,我自然也不会请您或者周家帮忙……您看这样行吗?”
夏晓兰把请汤宏恩帮忙说的理直气壮,季雅死缠着不放,的确有汤宏恩的原因,汤宏恩也没办法回避这点。
夏晓兰又补了一句,“汤叔叔,您和我妈的感情问题,是你们自己的事,我本来不想过问,但季雅女士的病情看起来并无好转,都能给亲儿子列抚养账单,一旦您和我妈走到一起,我不确定季雅女士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我不是要干涉您的感情,我希望您能考虑到我妈的个人安全。”
离婚是季雅提的。
现在季雅身边也有男伴。
夏晓兰仍然不放心。
女人心海底针,季雅女士,比一般女人想的更多。
汤宏恩这辈人对感情很含蓄,让他和晚辈讨论这个问题太为难,但他也不认为夏晓兰在胡说八道:
“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你不用担心,想要和你妈妈发展是我自己的选择,如果说活了这么多年我有什么进步,大概就是有能力去保护身边人了。”
汤宏恩知道刘芬去了羊城,也没在京城多停留。
那张存折,他交给夏晓兰代为保管,若是季江源需要帮助,汤宏恩自己就不出面了。
夏晓兰觉得汤宏恩回去的那么快,多半和她妈人在羊城有关,她也没有戳穿汤宏恩。
夏晓兰照镜子瞅了瞅自己的脸,难道长得太可靠了,怎么总有人要让她帮忙管钱?
第一个就是周诚,第二个是陈旺达,第三个是汤宏恩。
想起陈庆,开学都一个月了,陈庆还没来找她拿生活费,夏晓兰也坐不住了。考虑到周末时陈庆可能不在学校,夏晓兰就选了一天上课的时候去了对外经贸大学。
像她这样人长得漂亮,嘴还特别甜的,想要问到陈庆的课表不难。
问一个不知道,多问几个总有人愿意帮忙。
夏晓兰在教室外面等了十几分钟,陈庆他们班下课了。
掰着指头算了算,她都有大半年没瞧见过陈庆。陈庆好像长高了些,脸也没有高中时候黑,自然衣服也没有从前那么土,有了白衣学子的书卷气。陈庆是和一个女同学走出教室的,他不知道说了什么,女同学笑容满面。
陈庆同学,这是处对象了?
“陈庆!”
夏晓兰连续叫了两声,陈庆才有反应。
他迟疑了一下,把自己手里的书交给女同学,小跑着过来。
“晓兰,你怎么来了?”
夏晓兰把信封递给他,“你还说呢,之前来学校没找到人,你家里托我给带的生活费,放在我这里,可没有利息付给你。”
“对不起,我最近太忙了,一直说哪天去华清找你拿的,让你又多跑了一趟。”
夏晓兰摆手,“喂,我们还不需要这么客气吧?开学时给你带的东西,你收到了没?”
陈庆点头,“收到了,电视台的竞赛节目我看了,拿了奖的能出国当交换生,晓兰,恭喜你!”
电视机前的观众不知道最后谁拿了冠军,陈庆却知道,当时京城地区的复赛就是在对外经贸大学举行的。
但是决赛,夏晓兰记得自己好像没和陈庆提过,毕竟她和陈庆好长时间没见面,也没机会提。
夏晓兰的疑虑一闪而过:
“交换生的事还没个准信,这学期是去不了,可能是大二学期才去。钱也带给你了,我先回学校了,今天还有课。”
夏晓兰没有揶揄陈庆的女同学,别人她还能打趣两句,陈庆毕竟和她表白过,也才过去一年的时间,夏晓兰觉得她拿这种事打趣陈庆,不太合适!
夏晓兰走了,女同学慢慢走过来。
“是她吗?”
陈庆没回答,女生喃喃道:“优秀又漂亮,难怪你这么念念不忘。陈庆,交换生的名额我能替你拿到,可你要拿什么来换?”
晓兰真的要出国当交换生。
陈庆捏着信封。
如果不靠公派出国,以他家的条件,绝对负担不起出国的费用。世上任何事都有价值,想得到一些东西,总要付出一定代价,这是再公平不过的事。
“你想要什么?”
女生将书还给他,咯咯笑:“你知道我想要什么的!”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809:生分和过分热情(4更)
和陈庆到底是生分了。
夏晓兰还记得请陈庆帮忙借书复习,陈庆脸红的要命。她从来没有撩过陈庆,在陈庆表白后,也拒绝的不拖泥带水。
好几次来找陈庆都没见到人,有巧合,肯定也有人为原因。
陈庆自己要和夏晓兰疏远,她也没办法。
可能走得太近,陈庆没法从青涩的暗恋里走出来?
夏晓兰只能选择尊重陈庆的做法,保持适当的距离,可能对彼此都好。大学的生活这么精彩,陈庆慢慢也就把她忘了。
年轻人的暗恋,很纯也很真,夏晓兰没轻贱过陈庆的表白,但她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4月5号是清明节。
这时候清明还不是法定假日,学校也没说放假的事儿,刘芬去羊城拿货未归,于奶奶在家做枣糕。
“清明节吃馓子、枣糕和鸡蛋,才算过了节。”
于奶奶说的是豫南省的习惯。
‘馓子’是面粉搓成细长条,再用油炸的香脆,豫南人很喜欢吃。
枣糕不用说,新郑产好枣,豫南人吃枣糕都是多少年的规矩了。鸡蛋么,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它永远是补身体的好东西。
于奶奶还指使夏晓兰去偷了一节柳枝插门上,说是传统。
这两年改革开放,复苏的不仅是经济,还有各种“传统”。学校虽然不放假,夏晓兰可以从家里带东西给室友们吃,她跟着于奶奶学做馓子,被于奶奶无情的嫌弃。
于奶奶多做了些送给左邻右舍,这两天刘芬不在,都是夏晓兰每天趁着中午去店里盘账,再把三个店的营业款存入银行。
存钱的时候,夏晓兰还遇到了派出所的马所长。
“怎么是你来存钱?你一个学生,你妈也真是放心!”
“马叔叔,我妈去进货了,我就是暂时帮帮忙。”
刘芬有啥不放心的,被说四位数的营业款,就是五位数的钱,夏晓兰都敢背着全国走。孤身一人,不走偏僻小巷,不去危险的地方,夏晓兰比别人感触更深。
何况是带着钱,她肯定会再三小心。
周诚送的电击器,上了大学夏晓兰都好久没用了,这两天又揣在了身上,夏晓兰不怕抢钱的,她小心谨慎是怕有人抢了钱还要害命。
这点钱哪比得上命重要,有人要抢,夏晓兰把钱直接交出去都行。
马所长不知道夏晓兰的想法。
好多人都觉得,只要是学生,那就不算成年人,一个未成年人,能处理好这么多钱?
他的判断没错,这家果然是没个顶事的男人,要不怎么能叫学生出面。
马所长也没多说,就跟着夏晓兰走了一段,让她小心,存钱时最好让店里的售货员一起同行。
夏晓兰都觉得,马所这人瞧着长得挺凶,其实还挺热情仗义的。店员也说,派出所的人会在附近巡逻,夏晓兰就知道马所是真交待过。
一顿饭吃的还挺值当,马所拿了两条烟,比拿了两万块钱还尽心。
要不是清明节没有送礼的习俗,夏晓兰还真的要给马所再送点东西。
她回去拿枣糕的时候顺嘴提了一句,于奶奶若有所思:“这个马所长,有点热情过头了。”
热情过头?
夏晓兰瞧着马所还挺正直的,难道是她看错了人?
别人这样说,夏晓兰听听就算,于奶奶经历的事多,夏晓兰不敢掉以轻心。伍行长介绍的人,夏晓兰准备找伍行长打听下。
她查了一下日历,周诚是4月18号过生日,那天是周四,夏晓兰肯定走不了。她想提前几天去,现在暂定4月13号去冀北省。
去年周诚过生日,夏晓兰送了块劳力士的手表。
周诚挺喜欢的手表的,夏晓兰年年送手表没问题,她今年的确也有准备。
但除此之外,她总想替周诚多做点什么。
这就是感情加深了,以前只想给周诚买买买,现在除了花钱,夏晓兰没吝惜花时间和精力。
周诚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恐怕是石家那边。
夏晓兰最近自己都很忙,也不知道关慧蛾是如何处理的。清明节不能给马所长送礼,于奶奶做的枣糕和馓子,夏晓兰能给周家送一点。
……
“你这孩子,也太客气了。”
夏晓兰说是于奶奶做的,送来给他们尝一尝,还准备了周家二老的份儿,关慧蛾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周奶奶偏心是有道理的,夏晓兰说她会改变,就真的改的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要说夏晓兰总用钱买礼物砸人吧,她这次又送的自己家做的东西,心意还十足。
“阿姨,我过几天想去看看周诚,他肯定很关心石家的事,我最近也没帮着您处理石家的事,石大娘的眼睛恢复好了吗?”
“你帮什么忙,我看你学校里课不少,还要忙家里的两个店,石家的事用不着你操心上火。也不是什么大事,石大娘已经出院了,眼睛的视力恢复的还不错,他们不愿意继续住招待所,我给租了个小院先住着。”
要安顿一家人的房子不能太小,关慧蛾当时还愁没有合适的地方,康伟说他有个院子空着,关慧蛾出钱把康伟的院子租下来。
石家一家老小,前两天已近搬进了房子。
关慧蛾对石大娘的印象不错,石大娘一出院就说要把帮忙的保姆辞了,说好是关慧蛾给钱,石大娘也不想占周家这个便宜。
关慧蛾还是用医生的身份,让石大娘再多休息半个月,承诺保姆干完这个月就走。
工作的事,落实在勃通县,现在周国斌正在帮忙往京城调动。
石家人在京城安家落户问题不大。
“你要去了陆军学院,就让周诚别担心,这件事我肯定能处理好。”
过几年为什么要去冀北,不就是周诚的阳历生日吗?
“魏嫂子那边……态度有变化吗?”
夏晓兰还是把这话问了出来。
关慧蛾皱眉:“我也搞不懂她,还是让我别告诉石大娘事情的真相,每次面对石大娘,我这心里都不踏实。”
夏晓兰想了想:
“那我去冀北前,亲自去石家看一看。”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810:原来是周诚的房子(1更)
夏晓兰和宁雪都已经处在同学到朋友的转变过程中,宁雪母亲的干涉,让萌芽的友情戛然而止。
聪明人都不用说破,等夏晓兰画完恭王府的建筑平面图,她和宁雪就不会有太多私交。夏晓兰还挺遗憾的,她对宁雪的观感一直不坏,嫉妒羡慕肯定是没有的,学神的存在,让夏晓兰知道这世上永远都有人可以当标杆,让她参照对比着提升自己。
但宁雪妈的那番话,让夏晓兰真的蛋疼。
用成年人的心智来说,夏晓兰可以不迁怒……哪怕宁雪妈对她抱着怀疑,不说出口,她和宁雪继续来往没问题。都明晃晃嫌弃了,夏晓兰为啥要厚着脸皮上宁家。
朋友是能换的,亲妈却不能换。
就像季江源,现在和季雅闹矛盾,问夏晓兰是不是出于朋友立场关心他。
的确是。
但让夏晓兰和他当密友也很难。
夏晓兰唯一妥协过,尝试过去改变长辈印象的,就是周诚家人。
可关慧蛾反对她和周诚在一起的原因,不是瞧不起她啊!
人是相互尊重的,不尊重夏晓兰的人,她才不会去屈膝讨好。关慧蛾说康伟借了房子出来,夏晓兰问他怎么回事,康伟想抽烟,都摸出烟盒了又塞回去:
“我妈不让抽,每天逮着我闻烟味儿。”
康伟说着,把一串钥匙给夏晓兰:“还有这车,我现在也不能开了,杜兆辉赔了一辆全新的车,我看他花在改造上的钱,说不好能买10辆吉普212,新车开起来真带感,我一说开车,全家都反对,车子白放在那里也是浪费,嫂子你拿去开吧,我还给了邵光荣一把钥匙,你俩谁有需要谁用。”
“你二叔同意你收下车?”
夏晓兰记得当时康廉明态度很坚决,可不像能轻易放过杜兆辉的。
“问过二叔,他说撞坏了我车,赔我一辆新车天经地义,现金没要。”
夏晓兰也搞不懂了,政客的想法永远是多变的,康廉明和周诚、汤宏恩分别谈了什么,她是不清楚,对方也不会让她知道,毕竟她又不是康家人。
夏晓兰试了一下车,发动机声音都不一样,吉普212本来就是辆几万块的车,杜兆辉赔过来的这一辆,估计只有样子还像212,别的真是从里到外改造的彻彻底底。
就说这内饰,完全升级成了舒适的真皮软垫。
玻璃也换了,夏晓兰觉得车子的外壳也不太对劲。
杜兆辉的聪明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212的改造,估计买辆奔驰都没问题。
但杜兆辉送奔驰,康家不可能收,谁家孩子也没有那么高调的,在京城开奔驰会引来多少人的侧目!
夏晓兰试过车也挺喜欢,没彻底拒绝康伟:“有时候能用用,先放你那里吧,我知道能有车可以借就行。我找你来是说房子的事,关阿姨要给石家人租房子,你怎么知道的?”
康伟和石家人可没有接触。
关慧蛾也不会拿这种事满世界嚷嚷,很大可能连谢芸都不会告知,康伟贴心的举动,简直太及时!
“……诚子哥告诉我的,他回陆军学院之前来看我,让我对石家留点心,还说把他名下的一处房子收拾出来,以我的名义,先给石家人住着。”
康伟偷偷打量夏晓兰的表情,“嫂子,你不生气吧?”
夏晓兰其实挺生气的。
不是生气周诚把房子给石家人住,哪怕周诚把房子送一套给石家人,夏晓兰会说什么吗?
钱这东西当然很重要,但花完了可以再赚,以后京城的房子再贵,她难道还怕买不起!
但周诚把她排除在外,夏晓兰心里有点不舒服。
上次见周诚,她就觉得自己男朋友不太对劲,和从前的感觉不一样,以前能让夏晓兰看透,现在看不透。
当着康伟的面她也没说啥,正好开着康伟的车去看石家人。
这院子离之前给石大娘治眼睛的军医总院比较近,康伟说原本是租给别人住着的,考虑到石家有老有小,石大娘的眼睛动了手术,也要复查,就选中了这院子。
为了给石家人腾地方,还赔了别人租金。
夏晓兰勾勾嘴角,“你俩也真能折腾,关阿姨不知道是周诚的房子吧?以为是你的房子,关阿姨肯定要给租金,周诚又会把租金补贴给关阿姨,把自己的钱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
“我和诚子哥听了嫂子你的建议,都买了房子,但我俩都没告诉家里。”
虽然夏晓兰是在笑,康伟就是有种直觉,他和周诚干这事儿,夏晓兰生气了……当然,主要的生气目标是周诚,康伟替诚子哥捏了一把汗。
夏晓兰没说话,到了地方,她把给石家人买的东西拿下车。
主要是一些小孩子吃穿的东西,现在要买这些不方便,85年哪有什么母婴店,也没有什么小宝宝穿的贴身衣服,普通老百姓养孩子,都用的是旧衣服。能用新棉布给孩子做衣服的,家里条件肯定很好,毕竟小孩子一天一个样,衣服的尺码必须跟着变,谁家有那么多钱浪费?
卖婴儿成衣的少,都是卖布回家自己做衣服做鞋。
这两样,夏晓兰恰好都不会,她就买了点布,奶粉是必须的,还有奶瓶什么的小样东西,买来送人绝对不会出错。
“夏小姐来了!”
帮忙照顾孩子的保姆是曾嫂的亲戚,只和夏晓兰见过一次,却早得了曾嫂的吩咐,知道夏晓兰和周诚还没结婚,但在周家已经很受认可。曾嫂不会去说什么夏晓兰以前是农村人,只会说夏晓兰现在有多厉害,保姆对夏晓兰自然是热情又恭敬的。
石大娘也记得夏晓兰,那时候眼睛不好使,就记得夏晓兰声音好听。
现在她视力在恢复中,能看清夏晓兰的样子了:
“闺女,你长得好看,心也好。”
真是好心人啊。
石大娘战战兢兢的享受着这一切。
石家往前数三代都是农民,因为她眼睛不好,小儿子傻,在石凯提干前,石家还是特别穷的农民家庭。乍然到了京城里,还用上了保姆,石大娘是真的不适应。
她也数次和儿媳妇魏娟红提出要返回老家,魏娟红也不和她争辩,以沉默来面对石大娘的要求。
这一拖,就拖到了房子租好,拖到了魏娟红和石平的工作调动都快下来了!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811:婆媳矛盾(2更)
工作调动落实了,那才真是要在京城安家落户了。
总不能一天一个想法,一会儿想在京城,一会儿想回老家。
石大娘虽然是农村妇女,眼睛还瞎,她心可不瞎,是明白事理的。国家不可能把烈士家属往京城安排工作,之前部队的代表,和县里的领导来家里慰问,也和石大娘说过工作的问题,这种情况都是原地安置。
石大娘也不想背井离乡。
石凯还葬在老家的烈士陵园里,在老家,她还觉得能守着大儿子。
在京城,说不定都不能每年回去给儿子扫墓。
她现在还能动弹,能坐火车。
等到火车都坐不动了啷个办?
而且在京城,不是靠自家的本事,是靠麻烦周诚才有现在的一切,石大娘没法接受。
为这事儿,她和魏娟红谈过好几次,魏娟红总不接她的话茬,石大娘想着儿子死了,还要靠儿媳妇拉扯大两个孩子,也不能把儿媳妇逼的太急。
但她心里是真急啊!
夏晓兰来看她,石大娘说起来都要流眼泪:
“你们帮了太多忙,啷个还,啷个还哟……”
让石大娘坦然一点接受这些所谓的帮助,告诉她真相就行。
魏娟红还不让说,夏晓兰也搞不懂魏娟红的想法。
“大娘,您别这样,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等魏嫂子和石平兄弟在京城落实好工作,日子慢慢就好起来了。”
石大娘视线在这院子上转了一圈。
房子是周诚给租的,这么大个院子,还是在京城这种地方,租金也不便宜啊。
石大娘抓着夏晓兰的手小声问她,“我劝不住娟红,我听说城里人住的房子都是单位分的,是国家给的,娟红和石平在首都工作,会不会分房子?”
会不会分房子?
那得看在什么单位吧。
有的单位自己住房都紧张,分房要讲究资格。两口子都是一个单位的,肯定排在前面,学历高的排在学历低的人前面,工龄长的排在工龄短的人前面。要按这样来算,魏娟红和石平工作落实了,在分房上也没有优势。
唯一的优势,就是烈士家属,单位上必须得考虑到这点。
“大娘,分房是没问题的,就是早和晚的差别,您不用担心这事儿,在这里住着也挺好的——”
石大娘满脸羞愧,夏晓兰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