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妮用折扇轻轻敲了一下她的小脑袋瓜子:“别胡思乱想了,你舅妈还让你给外婆带了不少菜呢。”
杂菜、地钱,这些都是方慧茹爱吃的,这次又带了干豆角跟干苦瓜,这些菜在农村很常见,但是对于京市人来说,应该很难吃得到,这个季节京市的蔬菜并不便宜。
很快老板就把炒好的菜端了上来,凉拌的云丝跟海带,清炒的小白菜,还有一道清炒苦瓜,另外就是一个小炒肉。
在火车上躺了七八个小时,下了火车陈檬什么胃口都没有,倒是沈间跟春妮两人吃的很欢乐,一点都没有疲劳感。
特别是沈间,大小伙子的年纪本来就是能吃的,沈间自从穿越到了这里,也养成了一个没有油水的肠胃,以前看到什么美食都吃不下的他,现在吃什么都贼香,看着沈间大口大口的吃饭,陈檬也觉得胃口稍微好了一些。
至于春妮就没有陈檬这么娇气了,她那个年代出来的孩子,谁没有吃过苦头的,用春妮的原话来讲,她小时候曾经有一个冬天都在吃番薯,一个秋天都在吃玉米粉做的糊糊,那种糊糊可不是陈檬小时候吃到过加了糯米、黄豆、芝麻打出来的粉,用开水泡出来香香的糊糊,那可真就是能噎死人的。
能有白米饭吃,春妮也不挑拣,快速的吃起饭来。
陈檬觉得自己一个人吃不下实在是不像个样子,试着吃了几口,结果味道真的是挺不错的,她本来有些吃不下东西的,也跟着吃了好几口都觉得味道还不错,也继续吃了起来,最后也吃掉了一碗饭。
春妮跟沈间两人都是打算做长期奋战的准备的,两人吃的比较饱,春妮说现在三点钟吃饱一点,到时候就不用吃晚饭了。
店里面这个时候确实不是营业时间,三人就坐在店里面吃完了东西跟老板聊聊天,等到了人家店里面吃饭的高峰期,三人卷着包裹就准备往火车站走。
这一路上还有上下班的人流,路上的人就更多了,春妮怕出事,紧紧的抓着妹妹,至于沈间背上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手里拎着一个行李箱,另外一只手还没有闲着,也拎着一个包裹,春妮背上则背了一个大背包,陈檬手里头也攥着东西。
刚走出来,就听见有人喊春妮的名字。
是一个漂亮的女生,看着年纪也不大,跟春妮差不多大小,她叫完春妮,就笑盈盈的看着沈间。
“陈春妮,这是你家人吗?”
春妮看着还有时间,便跟她介绍起沈间跟陈檬来:“这是我堂弟,这个是我堂妹,这位是我的同学名字叫于冰。”
这位叫于冰的女同学明显就是看着沈间,她的眼睛都没有往陈檬跟春妮身上扫,听春妮介绍完,很快就能抓到重点:“你堂弟怎么姓沈,不好意思是我唐突了,我是春妮的同学,家里就住在省城,刚才恰好看见春妮,就出来打个招呼,沈间同学你好,你也在省城读书吗?”
沈间是什么性子,春妮是再清楚不过了,像她这样跟沈间还算是熟悉,勉强能跟他说上几句话,若是别人就别想跟他搭上话,他是决计不会理会别人的搭讪的。
果不其然,沈间压根就没有搭理于冰的意思,现场的气氛未免尴尬起来。
于冰在师范大学好歹是才女人设,从来只有男人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陡然看见沈间这样的,于冰也觉得有点意思。
人总是喜欢挑战自己搞不定和得不到的,于冰的心思大概也是这样子。
她自认为自己魅力也还可以,在学校就很少见到过自己很心动的男生,突然看见沈间这样的,就知道他才是自己的那盘菜,于冰这个人一向都是及时享乐主义,家里的条件又好,一向不拿旁人当回事的她,第一回有了自己上心的东西,这种感觉就好像小时候想要一个玩具,但是妈妈偏偏不给她买一样。
人一旦有了对号入座的想法,就跟着了魔一样一发不可收拾,于冰觉得自己对这个沈间是一见钟情,再也看不上别人了,哪怕他没有家世,哪怕他学历不高,她喜欢这款就坚决喜欢这一款。
虽然沈间身上的衣服看上去很旧,裤腿上面都洗的发白,看上去挺清贫,但是像沈间这款,就跟古代的落魄书生一样,越是清贫,越是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还不等春妮开口,于冰自顾自的说:“你们是暑假来省城玩的吗,我家里在附近有个店子,有空的话,就去我家里坐坐,离这里不远,如果——”
沈间打断她的话:“咱们快点走吧。”
他还真是不给人留情面,即便是平常见惯了男人各种样子,又跟人打惯了交道的于冰,未免也觉得有些尴尬。
春妮忙解释道:“我堂弟在京市读大学,这不是暑假回来,住了一段时间,他要回京市去了,我就跟堂妹一起过去玩玩,你要是没有事情,我们就先走了,我们要赶火车。”她这样其实也是暗示于冰,你对沈间用什么手段都是没有用的,人家在京市读书,压根就不在省城,所以也别费这个心了。
于冰笑笑:“那好啊,开学了以后,我再去找你吃饭,咱们有空再联系啊。”
春妮都不好意思跟她撕破脸,以前她也曾经有事想要找于冰帮忙,但是于冰一脸冷冰冰,就是生人勿近的意思,现在竟然主动说要找她帮忙。
一路上没有吭声的陈檬觉得胸口闷闷的,也就是出来吃个饭的功夫,都有那么漂亮的女孩子跟沈间打招呼,也不知道在学校里面他的追求者多不多呢。
也有可能他交了女朋友才不肯回来的呢!
想到这里,陈檬心里面就更加不舒服了,要不是春妮在旁边,她非要找沈间问个清楚,心里一别扭,看人就没有刚才那么好的脸色了。
沈间对这种搭讪一向都是免疫的,A大平常也有学校附近各种高校的学生过来“朝圣”,不少女孩子就是抱着过来找男朋友的心思来A大附近闲逛,并且像沈间这种颜值的,就算是走在A大,也是相当吸引人的。
从省城到京市这一路上就比较顺利了,沈间顺利的护送了家里的两位小公举到了外婆家里以后,就匆匆的回到了学校。
他还真不是如陈檬所想,在京市交往了女朋友才不肯回去,就连身边关系亲近的女生,大概也只有同一实验室的那几个,沈间专心钻研学术,基本上跟异性是绝缘的。
A大跟别的理工科学校一样,就算是寒暑假,学校的实验室和图书馆里面也不少人,沈间所在的实验室也一样,不过到了暑假没有那么忙而已,还是有不少学生回去以后,又匆匆赶回来。
沈间一回来,就收到了同窗王爱民的欢迎:“看看咱们实验室的学霸,终于舍得回来了,你不是过年都不回家,难道说家里有美娇娘等着你啊。”
另外一位同窗邓敏笑道:“美娇娘是不可能有了,沈间没钱,也没有时间搞对象,咱们不也是吗?”
“壹号实验室”是A大通信工程学院有名的实验室,这个有名除了这群学生几乎都是各省的状元郎以外,就是大家穷到很出名,这些学生都是拿着A大给的最高级的奖学金来学校读书,在学校领伙食补贴,郑敏甚至还要把自己的伙食补贴省下来一部分给妹妹寄回去。
暑假不回去,也只是为了省一些路费,郑敏暑假还在外面找了几份兼职,给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做补习。
这做补习收入不多就不说,平常也没少受气,有些学生的家长就觉得我找到了省状元来给孩子补课,那么孩子就应该也要达到状元的成绩。
所以郑敏一看见沈间就是吐槽:“我上课的那家大人可真有意思,孩子我也用心教了,但是非要我保证能考上咱们学校,这要是一个暑假掏出来一百块钱能考上咱们学校,那咱们学校是不是也太好考了一些。”
这样的烦恼王爱民也有:“打点工真不容易啊,我现在都想快点毕业,参加工作去上班挣钱,但是又想继续读研,也是两难,沈间你呢?”
沈间这趟回家,也是跌破人眼镜的,别人都是省这点钱,争取过年回一趟,沈间不一样他过年不回去暑假回去干啥啊。
其实还不是知道陈檬每年暑假都要来京市,专门回去接她的呗,去年陈檬到了京市就匆匆去了剧组报名,本来他以为能带她出去玩玩走走,结果压根就没有见上一面,就匆匆分别,今年他专门回老家接她过来,就是想跟她多待一待,两人是打小的情分,陈檬更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释放善意给他的人,更是改变了沈间想法的人,对于沈间来说,她更是这个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人。
来京市读书,沈间也没有拿家里一分钱,包括肖敏曾给了他一千块钱的现金,他也悄悄退回去了,他相对来说比这两位好的就是,高中时期他就有空打工了,自己存了不少钱,在这群穷学生里面,他算是有钱的了。
沈间知道自己穷学生的生涯不知道还要过多久,这次他回去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所以也没有拒绝肖敏这次给他的钱。
虽然肖敏也多次跟他说,自己在京市买的房子升值了不少,这些钱就当是给他的分红,但是他还是不能心安理得的拿着这些钱,他知道京市的那栋四合院还会继续升值,在多年以后甚至成为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但是这又怎样呢,这些都不是自己的。
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到第一桶金,这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刚好到了饭点,我请你们两个去搓一顿好的,地点你们两挑选,我有正事跟你们商量——”
“好事情?”
“赚钱的小项目,你做家教也赚不到钱,咱们做个小项目怎么样?”
半个月后,一批小型的充电电风扇在京市上市,迅速的就取得了市民的青睐,三十元的售价,相对于一百多块钱的电风扇来说简直是便宜极了。
这个小技术是沈间上辈子做过的一个充电项目的技术,他也是穿越过来以后发现,自己竟然带了一个金手指,把他上辈子做过的所有的小项目的技术材料,都牢牢的记在心里。
王爱民和郑敏是机电自动化专业的人才,电机方面他有着很深的研究,这一点能用的上他们帮忙。
三个顶尖的技术人才,就因为缺钱,找了个地下室和代工厂,把第一批一百个电风扇给加工了出来。
原本沈间都做好了血本无归的准备,没有想到第一批电风扇很快就销售一空。
“卖完了,这才多久就卖完了,真是让人不能相信!”
“别兴奋,如果只产了一百台,其实咱们还是亏损的。”量产开模的价格并不低,尽管沈间找了关系,但是第一批投入就上了万元,所有的产品只有等到量产后期才能赢来收益。
这笔钱是他打了借条找肖敏借过来的。
“现在是八月份,还是京市的旅游旺季,我找工厂加单做了一千台。”沈间挺自信的说道。
“一千台!”王爱民跟郑敏觉得特别惊讶,一千台如果都能卖完,就是三万块钱的销售额,不光是开模费用能够出来,还能大赚一笔,但是他们怀疑一千台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好卖。
扣除现在的开模成本,零售渠道的佣金成本,加上批次产的量太少,加工成本的问题,一千二百台以内才能回本。
沈间的这次量产,是要奔着回本去的。
“你觉得一千台多吗?”沈间轻描淡写的问。
“你觉得不多吗,别看头一百台卖的好,后面还真不一定好了,京市到了八月中旬就没有这么热了。”
“没有关系,你们继续优化电机,我这里安排量产和联系销售渠道,其他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成本和风险我摊,你们两个负责技术,到时候盘点利润,一成的利润给你们拿去分红。”
“沈间,虽然我也想要赚钱,但是也不想你担这么大的风险,这个技术咱们再优化一下,以后做别的项目也可以啊。”
“咱们这个技术成不成熟你能不知道,能做小风扇,但是大风扇的量产需要的技术难度更高,咱们做的小商品是无证商品,能赚一点算一点,到了九月份,这种风扇就彻底没有了销路,咱们现在要的是赚快钱,你相信我,我一定会用这段时间赚到一笔大钱的。”
沈间的风格向来不是什么稳打稳扎的类型,他有信心这批风扇不会出太多的问题,那是他从几十年以后带回来的成熟技术,但是电机技术并不是很成熟,对比一些已经拥有成熟电机技术的风扇厂来说,他们三个人做的这些东西,就跟玩具一样的可笑,也非常容易模仿,等到了明年,满大街说不定都是这种小风扇。
沈间的这种态度让两位同学很担心,不过这个项目他才是大BOSS,其他两位虽然有意见,但是也知道自己的意见不做主导。
反正暑假是没事情做的,做家教也好做兼职也好,两个人的时间排的并不是很开,对比一些奇葩的学生家长,在实验室做技术研究,哪怕是没有收益,他们也愿意钻研这些东西。
他们担心的是沈间的投入太大,得不到回报而已。
这些同学对比几十年以后的工作伙伴,其实要单纯很多,这些学子都是从山里面好不容易考到这所高校,他们还从没有见到过上万元,一听到沈间投入这么多,瞬间就被吓到了。
他们都知道沈间是从小地方来京市读书的,谁都不知道其实沈间家里的养父母的背景竟然这么深。
“别担心,每年暑假来京市旅游的人数超过五十万人次,来这里旅游的也不差这点钱。”前世他就是精明的商人,这辈子他更是跟着从小本钱买卖做起来的肖敏陈小军长大的,深刻的意识到市场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三十块钱诚然是很多了,很多小城市的保姆一个月的工资也才百来块钱,但是不要忘记了,在这个年代,电器类的商品都不便宜,不少人怀念的七八十年代的物价,可不包括这个年代的电子产品,后世几块钱能买到的电子手表,放在这个时候要几十块钱一块,对比机械表的价格,几十块钱在普通人眼里那还是便宜的。
所以沈间很有自信,这批风扇很好卖掉,而且他针对的就是来京市旅游的游客。
这个时候的风扇做的其实挺不成熟,充满电能吹的时间不过也就是一个小时,但是胜在这个从没有出现过的理念,一旦出现在街头,
试想想,这玩意儿只有京市能够买得到,也就成为来一趟京市必须要带回老家的“特产”之一了。
这一千台很快就在京市销售一空,很快就开始了下两千台的量产。
哪怕到了八月底,京市天气都不热了,不少游客还去火车站和景区附近的小店问,有没有这种小电扇带回去。
“大爷,我们也是南方城市的,您看看有没有这种小风扇,给我弄两台,我们这不都要走了,下次来京市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真没有了,我要是能弄到货我能跟自己过不去嘛。”
景区卖冰棍的大爷也帮着卖这种小风扇,进货渠道未知,审批渠道未知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年代并不鲜见,刚开始沈间只是把这种小风扇放在景区外面以“寄卖”的形式跟零售商合作,第一批迅速卖完以后,就需要这些店家囤货。
一台小风扇的利润非常可观,可以赚到五元钱,这一天卖汽水卖折扇的也不知道要卖掉多少才能有五块钱,所以在寄卖的阶段,报刊亭和零售摊点的大爷大妈们就费力去推销这种小风扇。
等到市场跟口碑做起来了,需要大量进货的时候,沈间就不会再给他们赊账了。
囤货需要成本,小商贩们就不敢多进货,也就造成了现在这种一货难求的现象。
消费者有这种“真香”定律,出门的时候明明跟自己说千万别买特产的,结果现在跑去求大爷能不能找几个货源出来。
就这样带着遗憾回去的全国各地的旅客不知道有多少,不少人都是带着钱到处问,但是买不到这种小风扇只能失望而归,谁叫这批风扇总共量产了才三千台呢。
三千台过后,沈间决定再优化一下电机跟充电技术,他初步赚钱的目标也已经实现了。
“我盘点了一下利润,撇开开模费用,材料加工成本,还有零售商的利润,到手里的利润也并不是很可观。”
“这个你也不用专门跟我们讲,大家本来也是说好了做一做技术研究,你给我们的技术资料也很好,就当是工钱也说得过去了。”
这些学生也真是太单纯了,沈间只是觉得没有达到他自己的预期而已,本身这个产品技术其实是很成熟的,他还想再优化一下,所以就没有大批量的量产。
但是钱是有赚的啊同学!
沈间有些无奈:“我没有说我没赚到钱,只是没有到达预期。”
郑敏无奈的摆摆手:“其实也没有关系的了,咱们做这个项目自己也是有收获的——”
突然好像觉悟了什么:“你说什么啊沈间,真的有赚到钱吗?”
第182章
沈间要被这两个单纯的同学给气笑了,难怪说技术男单纯的要命,账目都在他手里,他说没有赚到钱,也就这两个信了,也不追问也不查账,直接就说亏钱了那他们的分成也就不要了。
这种性格在社会上会吃大亏的。
沈间还真的被这两位同学的耿直给弄笑了,不过这么单纯的人在后世是很难见到了,他倒是很欣赏这种单纯的技术人才。
只有这种单纯而又纯粹的性格,才能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
“我没有说没赚到钱吧,这是你们两个自己理解的,这些钱是我们的分红。”两个白色的信封被推到两位同学面前。
虽然说赚钱比上辈子难多了,折腾电器确实也不是沈间的强项,但是小电扇这种东西却也不是什么高技术难度的东西,即便是放在现在国内不少厂家就有成熟的技术。
沈间算了一笔账,扣除掉给肖敏的钱以外,他还给肖敏加了一些利息,按照当下短期借款的利息,给她存到了存折里面,等到时候见到了陈檬,再叫她带回去,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找肖敏借钱,也希望是最后一次找肖敏借钱。
剩下的钱还有一万三千多,其实拿出来了两成出来给他们。
王爱民跟郑敏都是家庭条件很不好的那种学生,最近这段时间为了搞优化,基本上都把心血搭进去了,沈间不可能亏待他们的,上辈子他成功的一点就是,对待合伙人也好对待下属也好,都属于特别大方的老板。
当年只要能进沈间的公司工作到某一个年限,都能找公司预支工资付首付,这个当初被陈小军称之为魔鬼的老板,对员工也好的可怕。
“八百块钱!”郑敏看了一眼信封里面的八张百元大钞,倒吸了一口凉气:“你说的没赚什么钱,给我们这么多,你自己怎么办?”
八百块钱是什么概念,即便是他们毕业了去到最好的单位,两个月的收入也不过是六百块钱,这一次项目做了也就一个多月,沈间给了他们八百块钱。
王爱民也觉得这笔钱拿的真心虚,即便是他这样算不清楚帐的人,也知道沈间肯定是给多了。
沈间把红包推到两人跟前:“别着急,听我慢慢跟你们说,这次一共赚了一万三千多,按照我们原本约定的应该给你们一成拿出来分红,也就是一千四左右,我不是嫌一千四难听嘛,凑个吉利点的数,也就是八百,未来的一年还需要你们在课余继续做优化,未来我想注册一家公司,把这个技术申请专利,这个周期会有点长,如果我们能寻求到一家公司把技术卖出去,或者是技术入股,你们看怎么样?”
金钱太容易给人最直观的刺激,也让面前这两个年轻人热血沸腾。
郑敏跟王爱民一起思考了一番,然后点点头。
“这些都听你的,我们只会做技术,什么都不知道,赚钱我也不懂。”
王爱民觉得自己的脑子也只限于读书了,以前真是井底之蛙,不知道知识原来这么容易转化成为金钱,看看人家沈间这脑子,没有费多大功夫,人家就赚到了一万多,他跟郑敏也是跟着沈间沾光的那种。
虽然说这两位的主要研究方向不是机电,但是对于国内顶尖的学子们来说,技术领域往横向发展其实并不算太难。
但是沈间的意思是——
“我们研究的东西是对国内通信技术有深刻发展的方向,在这之前也要先解决生活问题,我需要钱,我知道你们也需要钱,王爱国你连伙食费都要省出来寄给你妹妹,郑敏家里也不宽裕,虽然是基于赚钱这个目标,但是我还是不希望大家迷失了自己,我会尽快找一家公司把技术卖出去,或者说是用技术入股,赚钱虽然很重要,但是我不希望在这里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些东西上面。”
大家都很明白,这些技术其实已经是很多风扇厂掌握了的技术了,他们这次赚的这些钱,只是打了一个时间差,既然充电小风扇能够在京市卖的火爆,还有足足一年的时间,别的厂家也能生产出来,如果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面,是得不偿失,甚至会耽误掉自己的主业——也即是学习的。
所以沈间一说完,其他两位就只差没给他鼓掌了。
在最开始拿到钱的时候,郑敏跟王爱民确实想的是,如果明年继续大批量生产这种风扇,岂不是能赚更多的钱,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过技术转让,或者技术入股这种事情。
王爱民把信封收到了怀里:“既然你这么说,我也认可你刚才说的,这个事情你看着办,我跟郑敏都没有什么意见。”
郑敏也表示同意,这件事情就这样说定了。
暑假这一波折腾过去,沈间手头上就宽裕了起来,手里头握有一万多块钱,去信用社把这笔钱存进去的时候,他都能感觉到手心在颤抖。
要说赚第一桶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一世他的钱来的就太容易,高中的时候他就自己做过一些小游戏,轻而易举的就卖掉了上百万,靠着这些钱钱滚钱利滚利的,不到二十五岁他就已经是京市有名的IT巨子之一。
他现在手握着一万多块钱的存单,突然有一种自己没有见到过钱的感觉。
他想过很多,到底要怎么去花这笔钱,最后还是决定存下来做资本的原始积累,除此之外他还想送给小丫头一个礼物,到底要送什么好,技术男一下子没了主意。
沈间难得在宿舍出了神……
“沈间,外面有人找你。”同寝室的人刚从外面回来,一进来就带着一张八卦脸喜滋滋的看着沈间:“老实交代,哪个是你的女朋友啊,两个都挺好看的,大的看上去大了点,小的看上去都小了点,你这个禽兽不会连初中生小妹妹都下手吧!”
宿舍里面住着六个屌丝,瞬间沈间就成为宿舍里面的焦点。
A大是一个男女比例7:1的理工科学校啊理工科学校,学校里面的女生少的可怜,要不是外校那些“朝圣者”,学校里面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女生资源,但即便是外校色那些女生,也不是哪个男生都能勾搭的到。
在这个女生=稀缺资源的地方,沈间凭什么被那么多女生追啊。
平常也会有一个两个女孩子过来找他,送点小礼物什么的,大部分还是本校的女生,毕竟沈间才子+帅哥的名气在本校传播的还是比较广一点,没想到这次竟然有两个女生一起过来。
沈间头也没有抬,就跟对方说:“不用管了,我要去自习,你们有没有人要一起。”
他也不是那么不合群的人,有时候去自习室的时候也会叫人跟他一起。
“你这样也太不对了吧,人家小妹妹说不定是鼓足了勇气过来找你,结果你这么无情的拒绝别人,沈间你也太没有人性了,去见见嘛,当面拒绝也好。”
沈间知道当面拒绝什么的,只会让气氛更尴尬而已,所以断然拒绝了同学。
他这几天把脑子里面留存的一些技术资料整理了一下,准备写一篇论文出来,这几天跟导师讨论过了论文的方向,最近要做更多的资料收集以及项目准备,这个论文的课题可以作为他的本科以及研究生毕业的课题了。
没错,沈间刚进学校的时候就拿到了本硕连读的资格,不出意外,他只用花五年时间,就能在本校拿到本科和硕士文凭。
这个进度在A大可以说很罕见了。
沈间需要加快毕业的进度,早点去赚钱,他学生的身份给的束缚实在是太多,这两年时间,他也都是花在学习上面,到现在为止他其实已经休完了大三的课程。
——
已经在楼底下等了好大一会儿,春妮跟陈檬还是没有等到沈间下楼。
春妮带着几分抱怨:“我还从没有在男生宿舍楼下面等个男生等这么久,沈间怎么回事啊,要不咱们今天先回去,明天再来吧。”
两人手里都拎着行李呢,刚从剧组回来,姐妹两个都累的要命,陈檬从东北回来还带了点当地的土特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送给沈间。
陈檬有点失望的看着宿舍那头,低头看了看手上的吃食,有点不甘心的跺了跺脚。
这年头又没有手机又没有电话的,只能叫人帮忙传个话,幸好两人运气好,刚好碰到了跟沈间一个宿舍的人,人家也挺热心的说帮忙去叫一声。
谁知道等了这么久,还是没有人下来。
最后还是春妮说:“再也不能等了,孟年在校门口等着咱们呢,你不想让苏瑾阿姨等吧。”
抬出来长辈自然是没错了,陈檬从小到大最听长辈的话。
她看了看宿舍几眼,心说要是刚才直接把东西给那位同学就好了。
恰好这个时候同学跑了过来,他刚才站在宿舍阳台,看见楼底下的小姑娘还在宿舍楼底下等着,觉得不忍心就下楼来跟人家讲一声,不然难道让人家一直等着?
这是沈间这个臭小子的作风但是绝对不是其他A大男屌丝的作风啊!
“不好意思姑娘,沈间比较忙他去图书馆了,刚才走的时候还叫我下楼来跟你说一声。”
陈檬抬起头来,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对方,有点不敢相信的样子,是沈间叫他同学过来让她走的,她都到了楼底下了沈间竟然连个面都不露?
她有点不敢相信,但是又不得不信。
他这一抬头,对方还是认出她来,这年头的娱乐活动并不多,《美好的生活》热播了好几季,可以说全国的电视观众,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的,可能是连电视都不看的人。
陈檬这一抬头别人就认出来了。
男孩子第一次站在电视明星面前,面对着这么漂亮的女孩子,男同学结结巴巴的说:“请问你是,是不是,是不是那个,那个那个谁?”
女孩子头发乌黑,一张俏脸雪白,眼睛珠子黑白分明,漂亮的惊人,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是已经出落成美人坯子,电视上面不需要女配角有这么高的颜值,所以化妆师都是把陈檬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