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4章 
  第二天服装厂上班以后,肖敏以陈湘兰私闯办公室,以及多次不听班长的劝告,把质量差的衣服混淆进去计件这件事情为由,直接开出了陈湘兰。
  并且在厂里设立了质检部门,从工资上就能看得出来区别,这个质检部门是实打实的要比其他部门更加优越的,赵明亮因为敢直言,直接就成了这个质检部门的头头。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指望着能够浑水摸鱼的人,看到陈湘兰都得到了这样的下场,还不感到悲戚戚才怪呢。
  只有陈湘兰,肖敏都私底下跟她提醒过很多次,赵明亮也跟她说过很多次,但是这个人冥顽不灵,仗着自己也姓陈就一点不拿工厂的制度放在眼里,一个陈湘兰不收拾,回头不知道出现多少个陈湘兰,这样的人还是尽早解决比较好。
  “什么情况,直接开除了陈湘兰啊。”
  “不是说是亲戚吗,做的真是绝。”
  负责人事工作的姜含有必要充当白脸的角色:“陈湘兰做出来的东西你们都看到了,肖老师都跟她谈了很多次一点效果都没有,这样的员工以后还有,继续开除。”
  陈湘兰做出来的歪歪扭扭的衣服都在门口挂着呢,丢人都丢到家了,这样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至于陈湘兰这几个月工资拿的确实要比别人多,还有很多人眼红她呢,同情她的只占了一小部分,都是自己也曾今浑水摸鱼过,或者是陈湘兰的近亲,至于其他人巴不得陈湘兰这会儿倒霉。
  “哎哟哟,这样的走线不是浪费东西嘛,难怪陈湘兰一天到晚的吹牛说自己做的快了,就做出来这样的东西,厂子都会让她搞垮台去。”这是向着肖敏,而且在厂里面往正取向带节奏的。
  厂子垮台可不行,这是每个职工都不想的,哪怕工资少都没关系,一个月五十多块钱,比种地不知道好了多少点,要知道粮食产量虽然高了,这年头种地越发的不值钱,现在一亩地产量有一千斤大米,一千斤纯大米没错,但是大米也才三毛钱一斤,辛辛苦苦种一年能有多少钱?
  而且种地不是要成本的,买种子要不要钱,施肥要不要钱,万一天灾人祸了,到时候还不一定能够赚到两百块钱一亩地呢。
  这上班就不一样了,管一顿饭,而且厂里的伙食还真不错,到年底还有猪肉分,还有额外的奖金给,一年到头满打满算都算上东西,得有小七百的收入。
  这得顶农民伯伯种三四亩的地!
  而且种地还辛苦不是,天上日头晒,在工厂里面赚钱还不用回去看婆婆的脸色,一想到厂子要垮台啊,就连那些持有大慈大悲之心的人都不忍想下去了。
  万一厂子垮台了,大家只能回去种地啊!
  “哎哟哟,不说还真是不知道,这东西要是总做成这样子,肯定是没有人要的呀,这不是害死人了嘛。”
  “就是就是,必须严惩。”
  带节奏的大姐也是姜含找来配合她工作的,一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添油加醋:“咱们还是要好好干,厂里面能赚钱,大家才能够分更多的东西,分更多的奖金,小姑娘你说是不是?”
  姜含赶紧点点头:“是啊是啊,我背后贴的这张纸是工厂最近的新规定,咱们以后操作,就完全按照规定执行,车间里面不允许带明火进去,另外厂长办公室跟质检员/财务的办公室非请勿入,不允许随便进去。”
  本来厂里面冷,还有人带着火炉子进去呢,这要是点着了,服装厂到处都是线头的,烧了起来真是跑都跑不掉,肖敏之前还劝过几次不要带炉子进去,但是没人听,这下出了规章制度,大家伙想想刚刚被开除的陈湘兰。
  得,还是别带了吧。
  打一棒子还要给个枣呢,这个时候姜含清脆的声音响起:“肖厂长说虽然不能拎火炉子进车间了,但是大家可以每人领一个热水袋,热水咱们厂里每天都有提供,上午下午都可以集中来灌一次,这样就不会冷了。”
  有热水袋发,这就是员工福利了,不少员工都叫起好来,至于刚才让陈湘兰的事情弄出来些许的不快,都让热水袋给冲没了。
  热水袋是好东西啊,而且热水是单位提供的,还不用耗自己家的煤,这下子大家都沸腾起来。
  姜含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大家注意注意,领热水袋也是有条件的,把我刚才贴出来的员工操作规范,一条条的背诵出来,谁先背下来谁就可以领啊,热水袋就在我办公室,人人都有都别着急,会背了就去办公司找我。”
  这下好了,谁都不甘示弱,这可是领热水袋的好事情,员工操作规范嘛,这也不难背诵啊。
  跟城里面招工相比,其实农村招工的条件相对较低,对文凭的要求确实要比同种的城里的单位低太多太多,当然只要能在城里务工的,自然也不会来乡下地方。
  这也就决定了肖敏厂子里面的工人其实有自己的短板跟硬伤,某些硬件条件上是比不过城里的工人的。
  不过在哪里都是这样,虽然说教育上咱们差了一截,但是实际上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差不多的。
  有物质奖励更好啊,这样一来本来不太愿意看员工操作规范的,也纷纷来看操作规范了。
  现在服装厂有设立专门的“质检”部门,为了适应质量的要求,服装厂还做了专门的规范模板出来,做出来的衣服的样板,要跟模板上面接近或者说一样。
  当然提高了服装的要求,肖敏又给员工涨了5%的计件工资,意思是哪怕提高了标准,工资也不会少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收入可能更高。
  以前员工们只要求“量”,现在要求起“质”来,要把思维模式转换过来,确实不太容易。
  肖敏的精力有限,这件事情就放手让沈间帮忙盯着,这小子胆大心细,确实是快好料子,把沈间培养出来的话,以后厂子里也可以多一个可以用的人,对于沈间的感情她也是比较复杂,虽然说不比乖宝那么亲,但是她也是当半个儿子看待的。
  昨天他说自己要去京市读大学,这才让肖敏感觉到,原来沈间也是会离开的……
  陈湘兰还真没有想到肖敏真的把她开除了,虽然以前肖敏数次警告过她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但是每次她也没有当回事,这下她真的吓坏了。
  她这个年纪,要是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找对象都是可以挑三拣四的,哪怕找个城里的工人,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是没有了工作这事儿就难说了。
  况且介绍人刚好给她介绍了一个城里面开车的货车司机,小伙子长得也精神,两人见过两次面印象也颇好,这会儿她被单位开除的事情传到男方家里去,男方那边也委婉的表示了不想让儿子找一个粮食关系还在农村的女孩子。
  这亲事就直接告吹了,不仅这桩子亲事告吹,原本络绎不绝上门的介绍人都没了。
  这下子才轮到陈湘兰傻眼,原本以为跟陈小军怎么着都算是同宗族的沾亲带故的亲戚,肖敏也就是嘴皮子硬一点,不成想第一个拿她给新政策祭旗。
  陈湘兰的娘直接跑到陈老太太面前哭诉,就连民国时候的恩义都扯了出来。
  没想到陈老太太完全不为所动,媳妇干啥她是不清楚也管不着,她老婆子的手没那么长,对于她来说现在顿顿都有白米饭可以吃,炒菜不用心疼清油,那都是媳妇带来的,她没有理由吃着人家的福利还要管人家的事情。
  “弟妹,不是我不管,是我也管不着孩子们的事情,肖敏都多大年纪了还能听我的?”陈老太太反问:“再者说工厂是我们家的工厂,我不向着我自己媳妇,难道向着外人呢,这工厂要是倒闭了,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老嫂子,你就去找肖敏商量商量,我也没有要你强压她,这不是好歹您还是个长辈,我就不信肖敏不给你这个面子。”陈湘兰的娘也是没有办法了,她脑子里面还停留在老姐姐是个恶婆婆的阶段呢。
  早有这个觉悟怎么不管管自己家闺女呢,当初陈湘兰拿着服装厂头一号的工资,老太太出去得瑟的时候,可没少翘尾巴呢。
  陈老太太还是断然拒绝了:“各家有各家的事业,别说媳妇的事情我管不着,哪怕我管得着,也没有必要管不是,我都这把年纪了,活的要通透一些,就不该管孩子们的事情,你还是让你姑娘找找别的事情做做吧。”
  只是一个陈家的族亲,八百年都扯不上血缘关系的那种,这都想沾光,肖敏开工厂呢还是开福利单位呢。
  陈老太太心说你现在知道说乡里乡亲,贪我们家便宜的时候可没有想过跟我们也是乡里乡亲呢,呸呸呸,也真好好意思。
  就这样打发走了陈湘兰的娘,陈老太太压根没有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陈小军已经跟她打了报告了,今年要去京市过年,她也就同意了。
  其实农村人哪有回娘家过年的道理,但是陈老太太不这样想,她是谁啊,是大河村最棒的婆婆,肯定跟一般的老太太不一样的,人家倍儿有自豪感,觉得自己应该要比村里任何一个老太太开通。
  人家姑娘多少年没有回过一趟家,趁着过年的时候厂子里面停工了才有时间回去,老太太是个通透人,并没有为难,还寻思着要给亲家母带点什么才好呢。
  而且快过年了,家里都是事儿呢。
  我又不是天上来的月老,谁能管得着你们家闺女能不能找到对象呢,是吧!
  到了腊月,农村渐渐也有了过节的气氛,直到月中孩子们放了假,家里就更热闹了。
  陈小军整天忙的脚不沾地,每天到家都很晚很晚了,陈大哥陈二哥自然也是忙的,至于陈二哥相亲相了一圈还没有娶亲的意思,陈老太太这心也就淡了,大概是陈二哥跟赵菊在一起的这段婚姻实在是扎了心,他自己也没有娶妻的意思了,至于郑双双年纪还是太小,二哥觉得跟人在一起是耽误了人家,当初陈老太太提起这一嘴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有往那处去想。
  时间过的这么快,每天都忙着挣钱,谁还有功夫搞对象呢是不!
  这要是换成别的男人,离了婚不再娶,那就是没本事的象征,但是陈二哥不是啊,人家条件也好,年纪也不大,离了婚不再找是他自己的问题,就这样一天天的到了快过年的时候,陈老太太又着急了起来,不是又找人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肖敏这边到冬月里忙过了一阵,都是猪场的事情,她养的猪到了冬月里面也渐渐都出笼了,猪场渐渐只剩下来小猪,来找肖敏批条子要年猪的单位也渐渐少了。
  到冬月里的这批猪,出的都是县城里面的单位,趁着跟单位谈年猪这回事儿,她又趁机找各个单位要了一些政策,不然谁会白给你大肥猪呢,就这样到了腊月里,陈小军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肖敏也就闲了下来。
  沈间每天都待在厂里,除了服装厂就是猪场,他好想一点都闲不下来,这么大的孩子总是心事重重的。
  这小伙子长得俊,每天泡在服装厂也就罢了,到猪场里的时候多少还有大婶大妈们调侃他几句荤段子。
  沈间刚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到后面脸皮也厚了。
  到了孩子们回来的第三天,肖敏就带着孩子们去县城买买买去咯。
  现在的新安县的国营商店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商品了,吃的用的琳琅满目,路边还有一些商店里面可以出售一些不需要票据的零食。
  老太太跟老爷子现在年纪大了,看着儿孙也争气,倒不像以前那样节俭了,肖敏给买的麦乳精,老太太一天冲老大一杯,自己喝老爷子喝,按她老人家的话说,有了钱不吃不喝存着也不能下金蛋。
  所以到了商店,首先要给老人买吃的。
  尊老爱幼是肖敏从小就教导女儿的,所以陈檬一到了商店,首先就把要买给奶奶的东西都选好了——麦乳精、梨子罐头、橘子罐头、冰糖,还有老人家最近最喜欢的苏打饼干。
  然后开始挑选小丫头自己喜欢的东西——数字饼干、手指饼干、大白兔奶糖。
  不过大白兔奶糖一拿到手上,就被人无情的夺走:“你不能吃这个!”是沈间。
  “给我呀。”毕竟这个玩意儿大概是小孩子都抗拒不了的呢。
  沈间低头看着小丫头,发现小丫头垫着jiojio,小手拉着他胸前的衣服,很努力的去够他手上拿着的那袋大白兔奶糖。
  本开乖的不行的小丫头这会儿简直要张牙舞爪起来了,仰着脑袋,很努力的抬高自己的爪子。
  ——但是还是比沈间矮了好大一截。
  沈间无情的把大白兔放回原来的位置:“总吃糖牙齿不好,我记得家里还有水果软糖,以后一天只能吃一颗,大白兔先别买了。”她最近真是买了太多糖了。
  陈檬急得要哭,妈妈都答应了她今天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她回头可怜兮兮的“唔”了一声,对妈妈发出求救的信号。
  好吧,妈妈假装她什么都没有看到呢,真是个坏银!!
  陈檬咚咚咚的跑到妈妈跟前,哀求道:“我想吃大白兔嘛——”
  小丫头抬着脸儿看着母亲,一张俊俏的脸最近越发长开了一些,五官比之以前要更加秀美了,不过牙齿嘛就是真的不太,无他,陈家条件也好,小娃娃要吃啥东西从来不拘着,这个时候有人管着她总比没人管要好啊。


第115章 
  肖敏很严肃的说:“哥哥说了你不能吃糖,妈妈也觉得你不能吃糖,你现在还小,牙齿是很脆弱的,要是蛀牙了要拔牙疼不疼?”
  陈檬想想:“那确实挺疼的。”
  肖敏趁热打铁:“所以咱们不能吃太多糖啊,你看这么漂亮的小姑娘,要是拔了牙,就会少一颗噢,到时候跟老太太一样了。”其实不拔牙也会掉,到时候孩子还是会苦恼。
  “其实我们也可以吃别的零食嘛。”陈小军看到店里面来了不少稀奇的干果,有一种圆滚滚的,裂开跟西瓜子一样但是比西瓜子看着要丰满很多的,还有一种像腰子。
  商店的老伴认识他两,每次来都是大采购,不买几十块钱的东西是不会走的,于是很热情的跑来跟他们介绍:“这个是开心果,这个是腰果,都是从国外运进来的坚果,孩子多吃点坚果好。”
  于是拆出来一点给陈小军和肖敏尝尝,肖敏一尝眼睛就亮亮的了:“这个开心果和腰果怎么卖。”
  老伴说:“都是两块一斤。”
  肖敏:“每次来都是买了好多东西,我上次还买了两百斤瓜子呢,给我少点。”
  说起买瓜子,这老板就牙痒痒啊,肖老板真是好会计算,买了两百多斤瓜子和一百多斤水果软糖,不过也没有让他赚多少啊,杀价可厉害了这个女人。
  不过既然是大主顾,老板心说少赚点吧,咬咬牙:“一块八,不能再少了。”
  肖敏:“一块七,我多买点,你看看我家今天这架势,是办年货呢。”
  带着孩子来,当然是办年货了,肖敏厂里年代发的福利是瓜子一人两斤,水果糖一人一斤,除了国营厂的大采购,还很少有民营企业一次性采购这么多年货的,肖敏跟陈大嫂两人来采买东西来,回去的路上还真的让人开了眼界,一路上都是人盯着她议论的。
  为了留住老主顾,少赚点就少赚点吧,肖老板每次来都是大手笔,带着孩子来更加是什么好吃买什么的。
  老伴也就点点头。
  肖敏毫不犹豫:“一样给我来十斤,分开给我包着。”这就是小四十块钱了。
  又到处看看有没有新鲜东西,结果店里面还有老太太喜欢的北京方便面。
  肖敏不知道这玩意儿有什么好吃的,一包方便面一块钱,她也拿了二十包。
  既然是采购年货,散装的花生糖和雪枣、麻花、笔杆糖、金丝小枣、核桃、鸡蛋糕、苹果、鸭梨这些北货是必不可少的,现在肖敏家里条件好了,一般也就顺便给陈大哥陈二哥家里也办了。
  到时候过年家里肯定要来客人,摆盘总是要东西的,而且老人口味重,牙齿也不好,特别喜欢雪枣和鸡蛋糕这种软口的东西,于是光雪枣肖敏都买了十斤。
  陈小军在后面负责给媳妇儿打包,东西一样样清点好了以后,一样样的放进筐子里面。
  沈间则是一言不发,拿着小本本给肖敏算着账呢,他的心算也不错,不需要打算盘或者用计算器算,就知道肖敏这下买high了,快要上百块钱的东西了。
  陈小军倒是好脾气,一言不发的看着妻子买买买,他只负责拎。
  店老板更是高兴了,恨不得贴着肖敏这样的大主顾叫奶奶。
  最后东西是买完了,沈间很尴尬的发现这么多东西,要扛回去都困难啊。
  “没事儿,咱们先去一趟大姐家里,有些东西是给大姐准备的,今天也该送建民过去了,到时候姐姐肯定要回去的,姐姐那里有个车呢。”
  “对对对,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记了,你给咱姐准备了什么?”陈小军好奇的问。
  现在陈小凤是县里面的妇产科的主任了,特别忙特别忙,没事儿不轻易请假,不过过年医院的病人也不多,她也会回去住上几天。
  昨天学校刚刚放完假,郑建民也该是时候回姥姥家住了,陈小凤早就打了招呼,说自己要回去住两天,顺便送建民,看来肖敏是把大姑姐这个人力也计算进来了。
  她给了陈小凤各一斤开心果和腰果,陈小凤单位上也会发其他的东西,她就不多给了。
  倒是陈小凤带着建民回去,车兜里面还装着满满都是东西,清油、大白兔奶糖、还有好些肖敏都没见过的,看来陈小凤单位发的东西也不少嘛。
  这些东西陈小凤也没有时间吃,寄了一些给郑爱国老家 ,还留了一些就带回家给老太太吃。
  陈小军算着要去京市,还另外给老丈人买了几瓶茅台酒,上次去京市的时候有些仓促了,啥东西都没有带,这回仔细打包好了,感觉什么都要带上一点,虽说京市是大城市应该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你总不能临了到了京市再去打听哪里又卖礼品以及南北货的吧,而且外地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找不到地方买东西,空着双手去老丈人家里,就麻烦了。
  上次去跟逃难一样,这回去可都是做好了准备功夫的,先在县城坐火车去省城倒上一轮,现在的火车经常晚点,陈小军刻意在中间留了一天的功夫,到了省城早的话还可以休息一下,既然沈间说了不去,来回的票就没有买他的,三个人都是卧铺,上次陈小军去的时候坐的是无座票,可狼狈了,这回带着媳妇闺女,也不能让她们吃到了苦。
  想到这里陈小军又买了两条“大中华”这烟气派,老爷子是体面人,要是家里来客人了,他给派烟也不能太差的。
  这些都不用肖敏操心,陈小军自己说要去京市过年,从说服老太太到买票买礼品安排路上的行程全部都是一条龙服务,都让陈小军给包干了。
  有这样的丈夫,肖敏还能说什么呢?
  也难怪方惠茹走的时候那么放心把肖敏交给陈小军了呢。
  ——
  到了家里把这事儿跟老太太一说,老太太也说事情办的好,这回是第一次去肖敏娘家,东西必须要带齐了,去的时候要穿的体面一些,也是给两个老人做做面子做做派头。
  咱们自己家的厂里面的衣服是不行的,陈小军想着到了省城如果有空的话再买两身衣服,他上次在京市的时候就看了,原来人家京市人穿的比咱们新安人要洋气多了,哪怕他穿着新安最体面的衣服去京市,估计也是够不上的。
  他听人家说现在不是流行什么皮夹克跟毛呢大衣,最好给肖敏买上一身皮草,那穿着多气派啊。
  肖敏对皮草的印象还停留在古代阔太太那个级别呢,推说不用,就这样两口子带着孩子们,说说笑笑到了家里。
  刚到家里,孩子们就来了,春妮跟香妮两人说说笑笑着,春妮现在都十七岁了,成绩也不算理想,本来想考个中专没有考上,最后还是读了高中,不过在高中里面学习成绩也不大好,就算是成绩不好吧,这孩子一要去上学就精神,一放假就打蔫儿,也是很神奇了。
  今天也是难得的精神了一把
  香妮的成绩倒不错也比较有主见,今年十五岁,眼看着是要决定考中专还是高中了,陈大哥陈大嫂忙的没有时间管孩子,由得她去,她自己说想要考高中,以后要考大学。
  不过在当下来说如果读个中专,意味着毕业以后能包分配,至少能进去一个不错的国营厂,但是读了高中没有考上大学的就比较尴尬了。
  姐妹两个一见到肖敏就来打招呼,原来是陈老太太叫她们来的,说家里来了客人,晚上三兄弟一起吃饭,陈二哥家里做东,请大家一起过去吃。
  三兄弟虽然分了家,但是一起吃饭的时候也挺多的,肖敏倒是没有很在意,就应了一声,给春妮和香妮一人抓了一把开心果,香妮看起来开心极了,但是春妮脸上淡淡的。
  春妮是长女,小时候是最听话最懂事的那个,没想到长大以后越发的沉默,跟婶子都没几句话说,肖敏不禁有些唏嘘。
  是啊,姑娘都是大姑娘了,又不是当年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孩子,她现在高中二年级,要是学习不好回头打算来肖敏厂里上班,陈大嫂嘴上说忧心,但是又不管管孩子的学习,肖敏这个做婶子的就不好说什么了。
  紧跟着进来的是毛蛋和狗蛋兄弟两个,狗蛋冲到最前头甜甜的叫婶子,那眼睛眨巴眨巴的可像是得了什么毛病了。
  这孩子学习成绩不如毛蛋的成绩好,到现在还是班上甩尾巴的位置,但是脑子特别活泛,有时候肖敏真的怀疑他的心思没有用在学习上面呢。
  “哎哟,狗蛋同学,你这眼睛是不是有毛病了,是进去灰了还是得了沙眼了,让婶子瞧瞧。”肖敏乐呵呵的笑着,看来狗蛋今天是有情况啊,一人给抓了一把开心果给他们。
  几个孩子都没吃过这种东西,狗蛋连皮的不剥,直接往嘴里塞,让壳给卡住了牙齿,拿出来的时候还在说:“婶子你这买的什么东西呢,怎么跟蜗牛似的这么硬呢,我就喜欢吃点带肉的东西。”
  毛蛋从后面给了他一脑瓜子:“还带肉的东西,这是洋玩意儿你懂不懂。”他现在也在城里读初中了,曾今见过这个东西,班上有同学带到学校里面吃过,听说可贵了,每次有同学谄媚讨好,人家也就一颗一颗的给人分来吃,不象婶子这么大方,一给就是一把。
  狗蛋把嘴里头的开心果取出来,把壳子拨开了,里面的肉丢嘴里去,嘴里咯嘣咯嘣的嚼着:“咦,真香,吃了婶子这个我都觉得五香瓜子没那么好吃了。”他小心翼翼的把剩下的都放进口袋里面去,打算等他娘回来了给娘也尝尝。
  村里面其他几个孩子看见肖敏骑着车,带着大包小包的回来了,也纷纷跑过来。
  肖敏把刚从商店里面买回来的开心果一人一把的分完,起码一斤就没了,等后面再来旁的村里的孩子的时候,肖敏就拆来了旁边的五香瓜子给大家分瓜子,毕竟开心果贵着呢,有钱也不能这样造啊。
  村里人热情好客,不光是肖敏会分东西,就是旁的人家办了年货看见陈家的孩子来家里,也会分上一颗两颗的水果糖,凑个趣。
  其他的孩子笑着从肖敏手里接过来五香瓜子,也都纷纷道了谢,他们是来找陈檬来玩的,于是撒欢去找陈檬玩了。
  家里一向不缺孩子,特别是只要陈檬在家里,家里一向是热热闹闹的,肖敏人也大方,如果家里刚好有瓜子、水果糖这样的零嘴,也并不吝啬给孩子们分上一些,村里的孩子因此也都挺喜欢她的。
  倒是狗蛋拿了东西还没走,还在眨眼睛,肖敏真怀疑他眼睛是不是好使了,伸出手去检查他的下眼睑,没毛病啊。
  “你这孩子怎么了,是不是眼睛不舒服了。”
  陈檬就打趣他:“我看他是眼神不好,老师总说狗蛋哥哥不好好念书,肯定是眼睛不好使。”
  肖敏以为这孩子是想要东西呢,就说:“本来跟你们说了考试要能考到班上前三名就有奖励,但是你没有考到前三名,于是只有沈间同学、陈檬同学,陈香妮同学有奖励可以拿,前三名的奖励是一个笔记本加一只钢笔,其他的奖励是一人一只钢笔。”
  好家伙嘛,三婶就是大方,可是肖敏还是没有戳到狗蛋的点子上面呢。
  狗蛋抿着唇,明显是很想要钢笔,也很想要笔记本,不过他成绩差,到不了领笔记本的级别,好歹也领到了一支钢笔。
  肖敏跟颁发奖状一样,把钢笔煞有介事的给了孩子,并鼓励几个孩子:“明年期末考试,照样还是班上的前三名能够额外多拿奖品,但是我不清楚是什么,总之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全部的孩子都满怀着期待看着肖敏,三婶婶说有好东西必须是有好东西了。
  现在孩子们都在读书了,春妮跟沈间在县城一中读高中,香妮跟毛蛋在读初中,其他的几个都在读小学。
  这里面就熟香妮跟沈间还有陈檬的成绩最好,其他的孩子,尤其是狗蛋就很一般,读书纯碎是混时间,老师头疼不已,一说他就说长大以后会开拖拉机就成。
  狗蛋的目标是立志要当拖拉机手,因为爸爸就是他的偶像嘛!
  但是要当拖拉机手,也至少要读个初中吧,起码要等到十五岁,等到初中毕业才能去开拖拉机啊。
  难道狗蛋同学是看春妮三姐妹在厂子里面帮忙,也想来干活来着?
  现在陈大嫂家的三个姑娘在服装厂勤工俭学帮帮忙,春妮跟香妮本身手就巧,已经是个半大的熟练工了,两人帮忙着裁剪,有时候走线工请假确认,春妮还能帮忙走线,反正正常按计件算,本身寒暑假在家就没有额外的事情可以做,孩子们能够自己赚到一点钱当然比什么都开心。
  爱妮年纪小一点,但是心细,这段时间帮忙着给厂里面的衣服剪线头,干的也挺好。
  但是这都是勤工俭学的玩意儿,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就起了当拖拉机手的心思呢。
  肖敏以为孩子不想读书,要找她说项说项,要不就是有啥不好的心思了,狗蛋这孩子心眼贼多,教不好会出大事情的,书肯定是要读的,读的不好也要念完义务教育不是?
  这孩子还在眨巴眼睛。
  肖敏心说这不是坏了吗,这是眼睛真的出了毛病是不是?
  她想掰开狗蛋的眼睛看个究竟。


第116章 
  陈檬也注意到狗蛋一直在眨眼睛了:“狗蛋哥哥,你的眼睛是不是出问题了,是进沙子了吗,让我给你吹吹。”这孩子动手能力特别旺盛,最近要是看见谁脸上有痘痘,一准把人压身下要给人挤痘痘。
  看见狗蛋在眨眼睛,她就想到狗蛋是不是眼睛进沙子了,非要给狗蛋吹上几口。
  狗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