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纺织厂有两百多号员工,作为新安县数一数二的国营大厂,福利待遇方面就有些不够看了,这不是到了年底,厂里面开始给员工谋福利了嘛,副厂长知道这新安县的民营养猪场里面,就数大河村的猪养得又肥又壮。
  参观了肖敏的养猪场,人家感慨了一番,为啥人家养的大肥猪,能够长到两百多斤的膘,看看其他厂的猪瘦成那样。
  还别说,万厂长看了不少养猪场,都没有大河村养殖基地的肥猪壮实。
  而且看着大河村这个养猪规模,大概率是每个月都有肥猪出厂呢,要不咱除了过年的福利,平常的采购也找大河村好了。
  这几年C市大力发展经济,村里要说经济发展的最好的,莫过于大河村了。
  看看人家的养猪场,那都是有严格标准的,为了防止瘟疫,肖敏有专门从农业局请专家过一段时间就来做防御工作,那一头头的二师兄可精神了。
  一走进大河村的村部 ,万厂长又是精神一振,两层小楼盖着,村支部跟学校挨在一起,在村部的办公大楼旁边就是学校,这学校里面的孩子跑来跑去,就是有活力。
  难怪之前就听人家说大河村富得流油,看来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坐在村长办公室,肖敏亲自招待,泡好了一杯茶招待他。
  “肖厂长,幸会幸会,久闻大名啊。”万厂长是个爽快人,由于负责采购这一层油水多,人看上去肥肥胖胖的,也相当有亲和力。
  放别人那里,人家都是求着采购的,偏偏这个年代不一样,卖家市场占主导因素,买东西的得求爷爷告奶奶。
  “万厂长您好,我是大河村的村长肖敏,这是我们的村支书朱明武。”虽说村里村支书才是老大,但是朱明武是肖敏的小迷弟,上哪里都管肖敏叫“肖老师”。
  肖老师的名气在县城很大,万厂曾今也是见过肖敏的,当时对民营企业不以为然,没想到这一来大河村算是发现了,肖敏这个人真是不一般。
  肖敏落落大方的样子让万厂长心生好感,心说看来肖敏这架子不大嘛,所以也就开门见山的把要求提了提,要十头猪过年呢。
  “十头猪,您可真是狮子大开口,我们村里养的猪可都是有主的,固定是要供应给乡屠宰场的,别说十头,五头也没有啊,而且到了年底要年猪的就特别多,您这一下子要十头猪,我哪里有那么多啊。”肖敏真是面不改色气不喘的胡扯。
  其实自从她改良了饲料配方以后,大河村的猪的生长周期都变短了,以前农民们养猪,基本上都需要十个月才能屠宰出笼,而大河村养殖场的猪,基本上六个月左右就能出笼,而且人家一出笼就是两百多斤的大肥猪。
  万厂长听她这样说来也挺失望的,但是做采购的就是要脸皮厚能磨:“您看看您厂里面还有一百多头呢。”
  肖敏的策略是,不能一下子把水都放了,不然到时候人家没那么好松口怎么办,毕竟她的服装厂,还要靠着万厂长大开金口才能有所发展呢。
  “您看着这肥猪是多,但是我们厂有固定的出场规格,一定要到二百二十斤才能出笼,而且这一到年底啊,要来采购猪肉的人真是越来越多,昨天副食加工厂的厂长亲自来我厂里来谈,也就拿走了两头猪。”
  “肖厂长,您看看您这就不知道了吧,副食加工厂能有多少人,才二十几个人您就给了两头猪,我们厂子里面的人是他十倍啊,您就别扣门,给我十头猪,这不是到年底了职工等着分福利嘛,大家伙都想过个好年不是?”先把年猪谈到,这以后的事情之后再说。
  肖敏故意做出来为难的样子:“可以是可以,不过——”
  万厂长一看有戏:“不过什么你尽管说,如果猪稍微轻几斤,就按两百二十斤算价钱就一样了嘛,我们厂里是不管那么多的。”有的分,稍微贵一点也不算什么了。
  肖敏眼前一亮:“是这样的,我倒是可以给您放低标准,毕竟咱们也是长期合作的单位,就是我们村啊有个服装厂您是知道的……”
  万厂长走了以后,肖敏这才回过神来,这事儿就这样谈成啦?
  万厂长这次为了拖走十头大肥猪可是下了血本了,什么条件都可以,肖敏要的不过就是一些春装布料,以及明年做校服的布料保证供给嘛,这有什么问题。
  对于万厂长来说,这个时候的肖敏,可以算得上是他本人的亲娘,衣食父母了。
  搞定了年猪十头,外加每个月两头大肥猪的保证,万厂长也拍着胸脯说,以后大河村的布料供给都包在他身上,只要是服装厂自己使用的,当然如果肖敏要的数量太夸张也是不行,纺织厂保证提供。
  这不就结啦,万厂长走出去的时候,肖敏的腿肚子都是颤的。
  她还真的拿到了这么多布料!!!
  ——
  不过随着厂子里面发展壮大,肖敏的小作坊也开始显现出来有些跟不上的地方。
  以前厂里面只有一个会计,就是孙石头的闺女孙翠娥,她中专学的就是会计专业,这到了年底月末,发工资的时候算福利算利润的时候就特别的忙。
  这不是又是一年年底,翠娥忙中出错,把好几个工人的工资都给算错了,她眼泪汪汪的找到了肖敏,哭着说自己干不下去了。
  翠娥这样的老员工,可是从毕业以后就跟着肖敏干的,她都干不下去了别人岂不是更干不下去了。
  但其实招人没有那么简单,老会计吧都不懂复式记账法,新会计也就是后面学了会计专业毕业的这群人,除了翠娥这样有感情基础的愿意留在农村,谁不愿意往国营厂钻啊。
  这个年代进国营厂其实还是主流,肖敏即便是拿着跟国营厂一样的歹遇找人,人家也不会相信一家民营企业真的能做到多好多大。
  所以这会计眼看着都招了很久了,但是还是招不到人,肖敏急起来也想要抓头。
  但是抓头不能解决问题啊,还是要招个人来才好。
  不过眼下五个厂子,陈小军那边的事情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当然也是因为他那边的运营模式也比较单一,但是肖敏这边就复杂了,集体参股,还有个人参股掺和在一起,想要算清楚这笔帐就不是那么容易的。
  “也不怪你,我看看这段时间再招个老会计,你先休息两天,从上班以后就没有休息过吧。”
  “肖老师,这回真的是我的错,您不处罚处罚我,我这心里总不会安心的。”
  “罚你干啥,罚你事情干的多,还是加班加的多,你现在也是谈恋爱的人拉,我不该占用你那么多时间精力的,到时候你嫁不出去了,你娘还不得找我,我才不干了,最近这段时间你先休息一下,等到缓过来再算这些账。”
  “那谁算工资啊?”翠娥看上去是真的比较累了,整个人都是懵的,这段时间事情多的没折腾死她。
  “我来算,公式套出来就行了,你休息一天,后天晚一点来,好吧。”
  肖敏说这话,那头计算机打的劈里啪啦响着的沈间,已经在算翠娥拿过来的账本了。
  翠娥看见自己的账本被沈间拿走就极了,伸手就要抢回来:“沈间,把账本还给我。”
  “你看看孙会计,我把公式变了一下,你没有发现更好计算了吗?”沈间把自己算好的公式摆在翠娥面前,别说,这小子的脑子还真的比常人要好,他这样一算,翠娥的眼睛就亮了。
  “还真是,你这就是刚才我跟肖老师说话那会儿算出来的?”真有他的,不到半小时吧,把翠娥一上午的工作量都完成了,还轻松找到了几个错处,如果不是当场看着他在这里算出来,翠娥真怀疑是个经验非常丰富的会计心算算出来的。
  孙会计觉得吃惊,太吃惊了,以前总听人家说沈间是个神童,她还不相信,现在她可是相信了。
  神童跟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这个年代还没有HR算工资的说法,沈间看了一下翠娥的工作确实超负荷了,而且很杂很乱,厂里面算工资算账,审核账单的工作看起来都是翠娥在做,目前看起来她的工作太集中,导致现在一头乱麻。
  变成小孩子以后,沈间的智力跟性格都变了一些,再也不是那个杀伐果断的沈间了,也没有盛年时期那种逆天的智商,如果是以前的他,花两小时就能做完这些工作。
  这已经让肖敏很吃惊了,而且他算过的东西不存在失误这种事情。
  “沈间,你可真是肖阿姨的大宝贝啊,这样寒假期间你帮我做做账,我开给你五十块钱的工资你看行吗?”要不是这孩子要去读书,而且前程大大的好,肖敏才舍不得沈间只干一个月呢。
  “五十块钱!!”沈间知道这个年代五十块钱的购买力,肖敏真的是太大方了,他本来以为自己一个月最多能拿到十块钱就要偷笑,毕竟他还是个兼职的呢,而且吃吃喝喝用用全部都是陈家的。
  五十块钱的购买力沈间是知道的,这年头米价三毛钱一斤,肉价一块五毛钱,走亲戚随份子五块钱就算不错的了,一块钱的购买力就非常感人,五十块钱简直是——
  “怎样,你嫌少?”肖敏开玩笑。
  “不少,一点都不少,就是觉得有点太多了,我一个小孩子。”沈间只是觉得肖敏对他实在是太好了,陈小军夫妇对员工一向都厚道,看来也不是发家以后养成的大手大脚的毛病,他们两是真的对员工很好。
  肖敏对他眨眨眼睛,那意思非常明白了,你值得的。
  沈间虽然只是个小孩子,但是工作能力上来说,他可不是小孩子的战斗力,就这个工作能力来说,哪怕他一天只工作三四个小时,都能顶一个大人干的活。
  她给沈间开五十块钱,也就相当于请了半个人工,其实也是考虑到翠娥和厂里面其他职工的想法,如果一下子给沈间太多钱,怕引起别人不满。
  沈间值五十块钱,绝对值得的!
  “那好吧,如果我以后没有精力干这个了,我会提前给你说,不过暂时看来嘛,我还是有时间帮你看这些账目的,我每天放学以后帮你干四个小时,翠娥姐也会轻松一点。”
  翠娥当然开心拉,本来她刚刚开始来这里干活的时候还是读中专的时候,那会儿是寒暑假帮肖敏做技术工,帮她拌饲料,等中专毕业以后,她连想都没想就来厂里给陈家做会计,这一干两年时间都过去了。
  从刚开始清理账目开始,翠娥肩头上的担子就不轻,而且她并不是经验充足的老会计,应付这么多厂子的账目确实比较难,有了沈间的帮忙,相信以后就不会到了年底月底忙的眼晕。
  “小沈来了就好了。”看得出来最高兴的是翠娥。
  “合作愉快。”沈间伸出手来:“孙翠娥同志,肖敏同志,以后就多多关照了。”
  当然这是建立在大家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听说陈小军的单位九十年代的时候出现过一次大的变故,陈小军对底下的人也是丝毫不留情面的,该赶走赶走,该开除的开除,甚至有人被他送进了监狱里面。
  因为哥哥跟妈妈都要工作,陈檬就坐在一边自己跟自己玩,她从小就习惯了自娱自乐,对于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看见沈间在看账本,她还挺好奇的,凑过去也想跟沈间一起看个究竟。
  沈间一把抓住她的手,有点惊讶:“你的手怎么这么冷的。”她的手也太冷了。
  说着就把她的手塞进烤火架里面。
  小孩子总会嫌烤火太约束,要他们把手放进烤火架里面,不能动来动去,不是很难熬嘛,陈檬闲不住的。
  肖敏看着两个小小的人儿,沈间从刚开始有些排斥自己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到现在已经开始关心妹妹了噢。
  好奇怪,这小娃平时是很不听话的,但是沈间说的话跟圣旨一样,沈间把她的手塞到烤火架里面,她也就不乱动弹了。
  乖乖在旁边待着,小模样乖乖哒,其实她都困的快要睡觉了噢。
  大人的世界有那么一丢丢的神奇,她觉得自己可能是木有搞清楚,今天跟着麻麻跑来这里,真是没有什么好玩的。
  沈间有事情要忙,妈妈也有事情要忙,陈檬无辜的耷拉着眼皮子。
  “给你。”沈间摸摸她的脑袋,把一把剥出来的瓜子仁给她放在手板心上,小哥哥的手指甲都剥得痛痛的了:“慢慢吃,困了就趴着睡一觉……”
  “我不困!”其实眼睛已经在打架了。
  小丫头的父母亲是典型的双职工,作为双职工子女,童年其实是没有太多父母亲陪伴的,不过她比较幸福,有一堆的哥哥姐姐们。
  没过多久,沈间就看见趴在烤火架上面坚强撑住眼皮,但是已经瞌睡坏了的小丫头。
  好叭!
  这些东西难不过沈间,不过也是因为他上辈子创业的时候其实也走了很多弯路,他的公司也不是天生就这么大的,多少也走了一些弯路,尽力了一些波折,其实早期的时候连司机都是他自己做,会计这种工作就更不是问题。
  这个年代是制造业告诉发展的年代,制造业跟IT行业不同,发展比较缓慢,但是胜在稳打稳扎风险比较小,打个比方肖敏的单位虽然不是日进斗金,但是从沈间的角度来看绝对是成本低而又获利高的。
  而肖敏下面带着的这几个企业完全可以形成生态链,朝着生态基因的方向去发展。
  比如说拿着养猪场的资源换取布料,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比如说在建立厂房的时候,肖敏比其他人要更容易获得建筑资源,陈小军的砖窑里面有足够多的砖瓦可以给肖敏提供,她就具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这些等有空再一一跟肖敏说,现在跟她讲一些超前的东西只怕她会接受不了。
  要说上辈子做企业,陈小军肖敏这样的实干家其实不比沈间这种后生力量差,他们平地而起,能够做到当年那个规模,可见陈小军是有几把刷子的。


第111章 
  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确实走了不少的弯路,靠的就是肯打肯干,从实际中摸索出来经验,沈间寻思着自己要是能把管理学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跟肖敏说说。
  “是这样的,我觉得孙会计的工作比较复杂,也比较乱,其实你理出来,把难度相对来说比较低的一些工作,找一个稍微有点文化水平,学习能力好的人来学,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学出来,你也可以在生活中注意,培养的单位的储备干部。
  不仅仅是会计这个岗位,任何一个有技术性的岗位,你都需要培养储备干部,我打个比方如果孙会计不干了,咱们厂子是不是得瘫痪,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会计工作虽然很难,但是除了一些核心部分,还是有简单的工作的,比如说咱们养猪厂的工资,就可以找一个稍微会点算术的人来算,这样吧这个月我帮你把人给带出来,到时候帮帮孙会计,她的事情就不会那么多了。”
  沈间又说:“你到时候找个人做一些简单的文职工作,如果不能胜任,就让她一直坐着就好了,如果能胜任甚至能做到更好,就可以开始培养她来做会计的结伴人,这就叫储备干部的培养制度,你的厂子里面必须要有几个明白人。”
  沈间记得,肖敏在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的时候,讲到自己年轻的时候曾今遭受过质量带来的困扰,她在后来非常重视质量也是因为早期吃过这个亏。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什么,至少如果在现在提供这个意见给肖敏,希望她能够在这里少走一些弯路。
  这样一说就简单多了,以前是复杂的简单的都由翠娥一个人做,翠娥一个人不忙晕了才怪。
  而沈间说的这个就简单多了,如果是把简单的撇开,找一个文化水平差不多的人来做的话,翠娥的工作难度也减少了不少。
  肖敏:“你这小子真是不错啊,这种点子都能想出来,肖姨没有白养你。”
  其实沈间这孩子聪明着呢,寒暑假都在厂里面帮忙,虽然吃吃喝喝都在厂里面,但是这样算下来肖敏还是不亏的,不仅不亏,就这孩子的脑子,还有赚。
  有了沈间的这个提议,她也是马不停蹄的从工厂的女工里面选了一个心细,又有初中文凭的女孩子来办公室做文员,也就是相当于替补队员。
  并且,沈间抽空从工厂的女工里面挑出来一个有初中文凭,而且看上去头脑比较灵活的女工做文员。
  这个时候还没有文员这个概念,肖敏就暂且给她安排了一个这样的岗位,当知道自己被老伴选中,即将成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时候,这位女工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尽管工资没有上涨,但是从女工角度来说,能够跟孙会计一样,坐在办公室里面上班,已经是很体面的事情了。
  新来的文员名字叫姜含,跟姜美欣是同族的姐妹,以前在工厂是做车线工人。
  一听说自己能够跟着孙会计学算账,姜含的家里人也挺高兴的,都叫姜含好好干。
  这年头能进办公室,是一种莫大的殊荣,姜含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也不是陈家的族亲,能够当上文员,全凭她脑子好,学起来也特别的用心。
  好在姜含是个可以教好的,用不了多久,姜含就可以替代掉人事的工作,帮助肖敏算工资,以及把关厂里面福利的发放了,这个岗位安排的必不可少,就连肖敏都对姜含这个岗位的出现赞不绝口。
  人事方面的事情是解决了,但是服装厂的其他短板也逐渐暴露出来。
  服装厂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只有陈大嫂跟另外三个车线工人组装起来的一个小车间,做的产品也比较单一,以小规模的国营厂的订单,和在外面销售的散单为主。
  随着厂里面的规模越来越大,招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明显这边的情况就要比养猪厂更复杂。
  但其实也说不上谁更复杂一点,讲到底这两个厂子的管理都很混乱。
  服装厂扩大以后,肖敏在各班组选了一个班长,班长的工作任务比较简单,其实就是兼职做一些检查成品的工作,因为是兼职,在这个过程中频频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女工明显车线的时候不走心,线逢都走歪了,有些线头干脆就没剪,这样的产品送到客户那里去,很多人就不满意起来。
  服装厂的质检工作,比起猪场就要复杂很多,因为是计件算工资,有些员工未免毛躁了一些,质量检查要是不过关,最后出现的问题就比较大,特备是做给公家的东西,一次口碑做砸了,后面就很难起来。
  肖敏在服装厂的女工里面选了两个胆大心细的姑娘做班长,一件件的衣服必须好好看清楚才能计件。
  原本服装厂其实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确实有职工干活的时候不是很自信,总是毛毛躁躁的,严重影响到了服装厂出品的质量,经过几天的仔细观察,总算是找到了源头。
  白班值班的班长李明亮是个十九岁的姑娘,性格也是相当泼辣的,在厂里面干的时间也比较长,眼睛尖干说真话,她检查东西的时候就比较细致,一下子就从几个姑娘送来检测的衣服里面发现了谁干得活最马虎。
  “陈湘兰,这个衣服的走线得直,昨天我就提醒过你了,今天怎么更歪了。”
  “哪里歪了,一点点歪也是不打紧的,你赶紧给我算件了我要走人,都到了下班的时间了。”陈湘兰是陈家族中的亲戚,说是亲戚其实也出了五服,没有太大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跟陈小军是一辈人,管肖敏叫一声嫂子。
  陈湘兰仗着自己是陈家族内的亲戚,平时在服装厂就要表现的比别人更有优越感一些,但她也不想想,陈家在大河村算是跟孙家一样的大家族,村里有百分之三十的都是陈家的族亲,你这样的亲戚,肖敏还真是照顾不过来。
  当时在服装厂选班长的时候,陈湘兰就想出个头去当班长,结果人家肖敏没有选她,她肚子里面窝着火呢,这几天看见李明亮神气活现的,就憋不住这个气,故意要让李明亮好看。
  服装过了班长这一关,责任就是班长的了,要是交货的时候人家不愿意接收,就要扣班长的工资。
  扛着这么重的责任,班长也不是傻的,当然就会在她这一关给把关把严实了,否则谁也不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扣自己的钱便宜别人。
  但是呢,因为班长自己还有活,其实卡的就没有那么清楚,一般肉眼看看没问题的,自然也就跟他们过了。
  但是陈湘兰是毛躁出了名的,她现在总结出来规律了,只要这样毛毛躁躁的干,工资能够提高至少两成,那么她干嘛认认真真的干呢,反正也是计件的,东西做的越多才越赚钱啊。
  她自己这样想着,就觉得这是生财有道的一条路,从此以后做的东西就越来越毛躁。
  而且她这样一说,好多人也跟着她一样,东西开始赶得毛躁起来。
  尤其是李明亮更不会,她家里条件差,要不是来服装厂做事多少能赚点钱,在家种地就只能糊饱肚子,她是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的,比一般人都要更负责任一些。
  李明亮的嗓门很大:“你看看这个走线,明显就是歪的,昨天的我说了勉强还能用,今天的你看看正面,都这个样子了,如果我是顾客我就不会买这样的衣服。”
  陈湘兰不服气:“怎么了,我都干了这么久的车线工人了,还没人说我车的东西不直了,是哪里不直了,你找找别人问问,但凡有一个人说线不直,我就拆掉线返工,你看看,是不是直的?”说着揪着旁边的女工问。
  旁人当然不愿意说傻话,就是不直嘛,但是不做声。
  陈湘兰就更来劲了:“李明亮,我看你是拿着拿着鸡毛当令剑嘛,质检员有什么了不起,就可以颠倒黑白,你看看我后面还有这么多人排着队呢,你不给我检验过关,咱们今天谁都别走了,耗着吧,后面的人也给我耗着。”她这样说就是要把赵明亮放在女工们的对立面,大家都是女工,凭啥你是质管就好像高人一等的样子。
  她这样子,其实也是耽误了李明亮的时间,她只是兼职的班长,眼瞅着自己的活都干不完了,这个陈湘兰还是不依不饶。
  她这样挡着,后面的人就不能送衣服来送检,大家的抱怨很大,刚开始是说要陈湘兰你让开的,后面就跟李明亮说:“陈湘兰都在厂里做了这么多年了,车出来的线肯定不会不直的,你再仔细看看。”都想早点回去早点下班。
  李明亮心里很清楚陈湘兰打着什么算盘,她现在是质管员,从女工们的心理上来讲,班长有补贴,要比女工们要高上一等的,陈湘兰想拉她当靶子,好啊她直接叫下一个。
  这一下把原本她跟其他排队的员工的矛盾,直接转嫁到了陈湘兰跟其他人身上。
  现在可不是李明亮不给大家检验了,是你陈湘兰挡在这里。
  后排的人开始催促陈湘兰:“陈湘兰,你回去返工也没事呗,没有做好人家班长也为难啊。”
  “是啊,你挡在这里不让人家过检也不好吧。”
  陈湘兰一看,李明亮的嘴角开始弯了起来。
  不是想让人喷我吗,谢谢,不用你帮忙,我把矛盾转嫁给你就好了。
  陈湘兰恼羞成怒,但是也知道这么多人面前,不好得罪所有人的,只能恨恨的盯着李明亮看了两分钟,最后还是让了开来。
  这本来是车间的小小插曲,也没有人在意,谁知道这天傍晚,李明亮趁着车间换班的功夫,偷偷的钻到办公室。
  哼,李明亮让她丢了那么大个脸,她才不会让李明亮好看。
  办公室这个点没有人,也没有人会注意到有人偷偷摸摸的跑回去,李明亮偷偷的跑到李明亮的办公桌上,想要偷那本计件用的小本本。
  要是李明亮丢了那个小本本,到时候厂里不开除她才奇怪了。
  陈湘兰打着如意算盘,但是没有想到平常赵明亮放着小本本的那个抽屉锁住了。
  锁了,她竟然锁了!
  平常赵明亮也不会锁这个小抽屉的,但是她知道陈湘兰这个人心眼子小的跟什么似的,要是不锁怕她晚上会来搞事情,为了以防万一,所以赵明亮下班的时候就多了个心眼,把抽屉给锁了。
  她猜对了,这个陈湘兰果然来搞事情。
  陈湘兰也不是什么专业级别的撬锁高手,弄了半天没有打开门,也就放弃了,毕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但是翻着翻着,她这个眼皮子就抬不起来了。
  屋子里面好暖和啊,她很想在这里睡一觉,但是怎么能在这里睡呢,要是让上晚班的人来看见了,到时候她怎么解释自己跑进来办公室?
  想到这里陈湘兰还是想往外面走,但是脚步已经不听使唤了,她进来的时候把门窗都关死了,也没有注意到屋子里面的火盆还在燃烧着,明显她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冬天为了去年,农村里面都会烧火,但是村里面的房子通风非常好,窗户也不会关进,就算是关紧了,以农村的房子的密闭程度还真的没办法制造出封闭的空间出来。
  但是肖敏的办公室就不一样,这边的房子是新房子,而且办公室是单独的一间,加上陈湘兰进来的时候心虚,把门窗都关死了。
  这不就是制作出来密室烧炭的效果,属于自己找死吗?
  如果陈湘兰是有医疗常识的人就也还好,偏偏她本人不具备这个判断能力,觉得困得时候,恨不得当下就这样睡过去,管他三七二十一呢。


第112章 
  陈湘兰这脑子里面稀里糊涂的,就这样睡了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沈间跟陈檬两个人从家里走了过来,乖宝回家以后就嚷嚷着冷,要回来取热水袋。
  家里的热水袋被她抱到办公室来了,走的时候就忘记拿走了。
  陈檬从小就很怕冷,体质像方惠茹,一到冬天就冷的不行。
  小时候还好,这越长大就越明显,小孩子见风就涨,又淘气喜欢玩,刚才一出去就打了个喷嚏。
  这孩子身体不好,一打喷嚏就是感冒的预兆,沈间心说感冒了还不是要我陪你去医院,就问她热水袋去哪里了。
  胶皮热水袋是怕冷的陈檬冬天必备的东西,这不是临走的时候听说爸爸从别人那里买过来一只山羊,家里在宰羊肉呢,小孩子想去看热闹,热水袋也不要了,撒欢一样往家里跑,这不就忘记拿走了。
  直到打喷嚏,沈间问起来才想起来。
  “爸爸说吃了羊肉能暖和呢。”陈小军听人说羊肉温和,适合寒性体质的孩子冬天吃,特意找人买回来的。
  “这不是还没有吃羊肉嘛,你这冬天不是总感冒,万一感冒了多麻烦。”沈间嘴上说麻烦,但其实每次陈檬感冒了跑上跑下的都是他。
  听说陈檬小时候生过一次感冒,从那次以后每年都会重感冒一次。
  他知道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多疫苗,孩子的夭折率其实还挺高的,以前福利院有个小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