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过这么多病人,也是头一回见到病人不来派个家属来瞧病的。
  陈小凤摸了摸略有些头疼的额头,一上午来看诊的就有二十几个,从八点钟到十二点她连站起身的时间都没有。
  陈老太看着有些心疼。
  人家都说当医生就是好啊,坐在办公室里头又不用挑不用扛,只有陈老太知道女儿多辛苦,好几次她站在那里看了许久陈小凤就楞是没有喝上一口水。
  小凤真是辛苦呢。
  县人民医院是整个县城最大的医院,外头人看着风光,只有陈老太知道女儿忙起来,那可是没日没夜的忙,到了下班了估计还不能走,老太太面带着慈祥的光,加了无数倍的滤镜看着女儿忙完,她一抬头,才看见自己娘站在门口。
  也不知道站了多久了,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老太太站在门口慈祥的看着孩子。
  人家都说陈老太重男轻女,其实谁不喜欢儿子,但是陈小凤这个女儿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一丝苦头,也是因为陈老太真的心疼闺女,爱重这个闺女的缘故。
  “娘,你来就来了怎么不进来坐着,站在门口做什么。”陈小凤直接把亲娘拉进办公室,门一关,到了中午休息时间,跟好久没看见的娘说会儿体己话。
  陈老太二话没说,先把自己带过来的炸鱼块打开了:“凤,咱先吃点东西,昨天你兄弟几个去河里捞的,大一点的鱼都让我捞出来炸了,你尝尝。”
  这是炸鱼啊,娘带着炸鱼来看她,陈小凤自己都不记得多少年没吃过这么奢侈的东西了,那年她考上大学,娘做了一顿好吃的,其中就有这炸鱼,当时还是因为大弟跟小弟两人在河里捞到了两条大鱼,陈老太才舍得炸鱼块吃。
  她捻上一个放到嘴里尝尝,家里的菜油的味道浓浓,考虑到她家里有孩子,嫂子没给她拌成麻辣味儿的。
  在陈老太面前陈小凤俏皮的就像个孩子:“娘,真好吃,咱们家这么富裕了?”
  陈老太没好气的说:“咱家什么时候这么富裕过,以前是贫农,现在日子才过好些,你兄弟两个昨天去河里面捞鱼,捞了几十斤,我想着大家都没吃顿好的就炸了一大锅,给你也带点,建民跟爱国也尝尝。”
  几十斤鱼,陈小凤的眼珠子也快要黏到鱼上面来了。
  说是住在城里,工作体面,其实家里一个月就那么点肉票,她跟郑爱国宁愿紧着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吃几口,这下好了,号称从过完年以后没吃过荤连交公粮的力气都没有的郑爱国这下要乐翻天了吧。
  郑建民同学也号称几个月没好好吃过肉了,这下可以吃爽了。
  陈小凤就吃了一块,就拉着她娘去食堂,叫同事给爱人郑爱国带了一些鱼过去,拉着老太太去吃食堂。
  医院的食堂也要肉票粮票,老太太知道闺女不容易,她吃着肉疼就不太想去,硬是被闺女拉到医院食堂。
  陈小凤点了两个青菜一个红烧肉,也让老太太尝尝荤腥,老太太吃的心里可不是滋味了。
  陈小凤抿嘴一笑:“娘,您还跟我客气呢,您等下我,我找找产科的主任拿一斤奶粉给你,小军生了孩子我啥也没有送,找关系弄了一斤奶粉。”她还特意说了是给侄女的,二嫂是什么性子她知道,要是二嫂撒泼硬要,娘这样的偏心眼子的,说不好会把奶粉给狗蛋呢。
  那她就太对不起三弟了。
  医院是有奶粉的配额的,大部分家庭都有母乳用不着,陈小凤能够就近弄点奶粉,但是也不是很多,一个孩子一斤奶粉,当时狗蛋出生的时候也有,后面陈二嫂给狗蛋断了奶,狗蛋还吃了一个月的奶粉加米糊糊呢。
  现在乖宝也有快四个月大了,这奶粉密封着不开封也能放一年,等到乖宝断奶的时候还能再喝上一段时间的奶。
  “好,这个娘喜欢,你是不知道你弟弟生的这个闺女多讨人喜欢,你看到都会喜欢的不行的,那模样俊的不行,样子有些像肖敏,还是长得好,那模样俊的呀。”老太太一说起孙女的话题就有点刹不住车。
  压根就没有提到狗蛋好吗?
  陈小凤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什么情况,狗蛋失宠了吗?
  “小风你这里能不能搞到点布,快到冬天了要给孩子缝棉袄,最好是喜庆一点的颜色,再过段时间就冷了,乖宝也要缝一件新的棉袄了。”
  陈小凤手里是有块布,但是是比着男孩子的颜色给买的军绿色,但是老娘一来就是要红色,明显就是女娃娃的颜色。
  老娘,你可是实力坑我啊!
  陈小凤工作的医院是国营单位,布票自然是经常发,再加上陈小凤自己也随时留意着有没有熟人那里有处理布,万一有也收回来给老娘,农村真是啥都缺,陈老太也是从来没有不要的东西。
  虽然很想吐槽,但是还有正事要说。
  陈小凤压低了声音:“我又听说个事儿,看上头的情形,县城都恢复开学了,搞不好以后还是会开放高考,小弟要是想读书,这是个好机会呢。”
  陈老太的声音一下子被拔高到嗓子眼:“你是说真的?”
  陈小凤点点头:“我这个岗位接触的人也多,经常能碰到这样那样的消息,你回去跟小军提一嘴,早做准备总比晚来要好,而且去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说了要振兴经济,农村可能没有感觉,但是现在城里都大变样了,这事也就咱们母女两个瞎叨叨一下,你可别跟人聊天的时候到处说去。”
  陈老太表示她懂,但是内心有着按捺不住的兴奋。
  难怪说宅基地也要准备重新分配了,敢情连城里都有大动作了,幺儿要是能考一次大学,哪怕没有考上,她这个当娘的心里也不亏心了不。
  当年家里不止是陈小凤学习好,陈小军的学习成绩也好,而且当时陈小军的偶像就是这个比自己大了十岁的姐姐,谁知道到了陈小军那个时代,就是工农兵大学生的时代,已经没有高考这个玩意儿了,这也是陈老太一直挺遗憾的。
  当年供养着陈小凤去读医科大,也是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是师范一个是医科大学费低,家中贫寒的陈小凤没有第三个选择才会选择去学医,当时陈小凤是背着一大罐咸菜一百斤大米去的广州。
  现在家里的条件比当年陈小凤那会儿要好多了,小军听到了这个消息他能不动心?
  就连陈老太都动心极了啊。


第12章 
  确实陈小军年轻的时候也很心动读大学,但是在他读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高考,至于工农兵大学,那是离他太遥远的事情,这一代人几乎没人会奢望读大学这回事,但是在他这个年纪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了,毕竟现在压在他肩上的担子很重。
  乖宝现在才四个月大,孩子还这么小,他不能不管她们去考试,但是肖敏有这个机会。
  肖敏比他小了三岁今年才22岁,即便是过几年考试年纪也不会太大。
  夫妻两个就读书这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原因是肖敏觉得陈小军读书时候成绩好,该他去考试,陈小军觉得肖敏要是考上大学了肯定能轻松一点,应该肖敏去考试,两口子第一次因为这种事儿红了脸。
  “小敏,你有空看看书,说不定过几年恢复高考,到时候你还能考试呢,我记得你读书的时候成绩也很好。”肖敏是女人,哪怕以后有读大学的机会他也会让着肖敏的,对于陈小军来说,没有什么比让肖敏跟小乖宝过上好日子更重要的了。
  “小军,我记得咱娘以前经常说你以前最羡慕大姐,能够去读大学,如果真的有考试的机会,当然你要参加考试了,我记得你读书的时候成绩可好了。”
  陈家的四个孩子读书成绩是两个极端,陈小军跟陈小凤读书成绩非常好,而陈向东陈向阳的成绩就跟被鬼打了似的,两人都是连小学都没有读完的。
  但是陈小军运气没有姐姐好,姐姐那会儿有高考,到他读书的时候学校经常搞运动,就连读个书也读不安稳。
  尽管这样,肖敏以然记得陈小军以前可是成绩很好的学生呢。
  “那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的我啊,就想让你跟乖宝过上好日子,你别多想了好不好,如果有考试的机会,我肯定是想让你去考试的,你是女人本来赚钱就不容易,要让我去读书你在家里带孩子挣钱,我于心不忍。”
  “小军,我觉得我两讨论这个没意义,咱们不是都考上了在讨论谁去读,而是现在谁都没考上。”
  还没有考试就讨论这个话题确实没有什么意义,当然如果考上了又是另外一回事。
  肖敏话锋一转:“既然这样,不如我们一起考试啊,谁考上谁读,万一两个都考上,咱们也有办法的对吧,咱们从现在开始努力挣钱呀,再说我一个人复习多没劲啊,以后白天咱上工,等下了工回来咱两一起复习,咱们还能互相辅导呢!”
  陈小军眼睛一亮,确实啊,又没有说什么时候才能考试,就当晚上打发时间好了,慢慢复习着,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呢,万一两人都考上了,他就供着。
  正在一边听着父母讨论这件事情的乖宝眼睛也亮了。
  这次考试她知道,闹出了很大的风波,肖敏确实是参加了第一年的高考,而且成绩还不错,但是当地教育部门有个后台很硬的大佬的女儿跟肖敏同名,就这样把两个“肖敏”的成绩单换了,肖敏成了那个肖敏。
  当时肖敏的成绩是够上了一本线。
  虽然陈小军也考上了大学,但是他为了肖敏,没有上学,虽说真相在几十年以后被揭露出来,但是这件事情已经成了肖敏这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当然要不是上访途中认识了她生命中的贵人,她的发迹路线不会这么顺利。
  可以说这件事情是因祸得福,而那个“肖敏”在几十年以后也遭到了报应,卷进了一则教育贪腐案中,中年危机的时候又被人爆出来年轻的时候替换考试试卷的事情,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
  如果故事照着原剧情发展,肖敏跟陈小军会一起复习,顺利的参加了第一届高考。
  第一届高考来的猝不及防,除了一些早有准备的人,对于许多荒废了学业多年的人来说,考试简直比登天还难。
  能够参加第一届高考的也都是幸运儿,因为竞争力小,能考上好大学的概率也高了很多,到第二年高考竞争力便大了很多。
  所以肖敏知道自己没有被录取,也就知道自己可能下次再也考不上了,错过了这次,也就跟高考失之交臂。
  如果说肖敏参加了高考并没有因为事故,顺利的进入大学了,她的人生之路会不会平坦很多。
  陈檬记得自己也曾今参加过高考,几十年以后的高考比现在要难得多,尽管如此,她对爸爸妈妈复习的那些东西还是一知半解的。
  对于陈檬来说她现在的智商跟行为就跟四个月大的孩子差不多,就在她努力思索问题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把拳头伸到嘴里去了呢。
  煤油灯下复习的很认真的陈小军突然瞥见女儿正在表演把整个拳头塞进嘴里的巴西,忍俊不禁,乖女儿是他人生追求和学习的动力,就算是为了她,他这辈子也不能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父母亲这一辈都是农民,农民的苦只有他知道,他要考试,还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赚钱不容易,而且现在能赚钱的门路也不多,但是为了女儿他会去做。
  “乖宝,不要啃手手。”陈小军把乖宝的手从她嘴里拿出来,很自然的抱着女儿哄,五个月大的乖宝已经要慢慢适应吃米糊糊了,陈老太说,等乖宝再大点,可以吃青菜泥,南瓜泥,再大一点可以吃肉糜,鱼肉靡,蒸蛋但是也是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呢。
  乖宝最近总爱啃手,陈小军看一会儿书就要监督一下女儿那边有没有啃手,实在是分心。
  但是他复习的快,也算是得心应手,肖敏的进度比他要差点,为此陈小军担当起奶爸的重责,在肖敏学习的时候,尽量多陪陪女儿。
  乖宝身上有一股很浓的奶香味,是肖敏身上的味道,很好闻。
  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很会认人了,陈小军抱起她的时候她就仔细的盯着陈小军看,那瞧得才叫一个认真呢。
  他轻脚轻手的把孩子给抱出去,现在外面天很凉,也就抱到堂屋里面跟姐姐几个玩一玩。
  乖宝一看见大姐姐春妮,就伸手要春妮抱。
  这段时间陈小军忙着下地上工,稍微有点空闲时间都是跟肖敏两人一起看书,陈老太虽然偏疼儿子一些,但是对小军两口子一起上进学习是没有意见的。
  春妮看见小叔叔抱着妹妹来了,上前抱住了伸手要抱抱的乖宝,九岁大的孩子在农村已经是大孩子了,春妮带过两个妹妹呢,又细心又勤快的就是她了。
  陈小军从口袋里面逃出来三颗水果糖,那是之前肖军来的时候给肖敏带的,乖宝还小不吃这个,肖敏偶尔吃一颗,但是也不馋这些。
  但是孩子们喜欢啊,春妮带妹妹能有三颗水果糖,还有漂亮的妹妹跟她一起玩,春妮才高兴了,乖宝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小拳头挥舞的可有劲儿,一下子就扑进了大姐姐的怀里。
  “叔,你放心好了,保证完成任务。”春妮很少能吃到糖果,小叔叔给的水果糖是她最近动力的源泉,她一颗,香妮一颗,爱妮一颗。
  “那好,去玩一会儿吧。”终于可以安静一会儿了。
  把孩子交给了侄女,陈小军刚松了一口气,就被陈大哥叫住了:“县城在修路呢,你要不要去,管三餐饭,一个月还有三十块钱的工资。”
  陈小军脱口而出:“有这么好的事?”
  在乡下地方天天修地球也就只能混个温饱,修路有工资这种事情真是再好不过了。
  陈大哥压低了声音跟小军说:“刚好是冬天不下雨,工程队那边要赶进度,一直可以干到明年开春,有四个月呢,但是除了过年放几天假,估计一直要在工地了,我跟你嫂子商量了我们两口子都去,算上了你跟向阳,咱家四口人,咱娘说了这次出去挣的钱大家留在手里头,等以后分家的时候好用。”
  “娘真的提了分家的事情了?”
  “队里最近要重新分宅基地呢,咱家三兄弟就是三户,有两户得单出来,不过这事儿咱可说好了,谁也不能不要咱爹娘,但分出去的也得管爹娘,就是责小一些。”
  “哥,瞧你说的,我哪能不管咱爹咱娘。”
  陈大哥看了一眼不远处正抱着狗蛋喂东西吃的陈二嫂,幽幽的:“我说的可不是你了,有些人也很想分家,我是不放心爹娘跟着他们的,现在爹娘还年轻能说上话,等年纪大了跟这样的儿媳妇住在一起,谁也说不好以后会咋样,小军我跟你说,爹娘以后不是跟着你就是跟着我,这事儿咱们提前说好。”
  陈小军道:“到时候再说吧,你好好跟我说一下这修路咋回事呢?”
  陈大哥:“咱们这边以后会过来一条从省里过来的路,贯穿好几个县呢,这条路修好了以后就方便了,前段时间还有热拿着尺子比比划划,那就是修路的,听大江说这修路占了每个生产队的地,所以各个生产队也跟施工队要了名额,算是补贴队里的吧,每家每户都有人,可就咱家人最多。”谁叫陈家生的儿子多又规整呢。
  这敢情好,从收完晚稻米,队里就只种一季萝卜白菜,这些个蔬菜,没有太多体力活,大部分的劳力就算是闲了下来,像陈小军最近都在家里看书,确实也快要憋出病来了。
  这样算起来,现在十月,还能干上四个月,一个月三十块钱的存起来,能存一百多块钱了。
  陈小军史无前例的这么爱钱,想想一百二,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事儿当然要干了,现在媳妇儿手里有了上次县里给补贴的一百块,这远远不够,万一真要去城里念书,四年下来不得要一千块钱的生活费啊,这笔钱陈小军想都没想要怎么挣,万一媳妇儿考上了他可是要花命去供她的,可万一他考上了咋整,肖敏也不是劳力,供不起他一个大男人。
  一想到这里陈小军就犯了愁。
  兄弟两个的话是没有让陈二嫂看见,但是刚才陈小军给春妮水果糖她是看见了,最近小军总在家看书,还总给春妮水果糖让她帮忙带孩子呢,以她说女孩子有什么好吃水果糖的,这些东西当然是要给男娃子吃的了,按陈二嫂的神仙逻辑,大概是觉得女娃子最好连饭都不要吃,也不看看自己也是个女的
  陈二嫂简直是憋了一肚子气,最近老三两口子总神神秘秘的在房里 ,她以为干啥呢,原来也是看书,就老三那样的人还要看书,还拉着肖敏跟他一起看,这书也是什么人都能看的,看小军黑成那样那就是种地的命,他也配看书,难不成他也想学大弟不干活躺在家里吃喝全家人的?
  那不是造孽吗?
  这可不行,这怎么都不行,陈二嫂决定好好找人说道说道这事。


第13章 
  为了粮食的事情,陈二嫂算是跟老太太结上梁子了,她现在真的觉得在家里一分钟都呆不下去,她也憋了还几天了,这事不找人发泄一下心里就不舒服,这不男人们跟大嫂都去工地干活去了,陈二嫂找到娘家姐妹赵兰,也就是前段时间被熊胖子胖揍的那个婆娘。
  赵兰嫁到熊家来是没生孩子的,也不到是不是报应,她苛待熊胖子的儿子这么多年,自己一直连个土疙瘩都没生出来。
  凭啥不给她娘家借粮食,你们老陈家吃香喝辣,就让她老赵家这么苦,哪有这样的亲家你说说。
  老赵家生了五个姑娘,这五个姑娘从小到大都是如何教养的,无非就是你这辈子只有一个弟弟,就一个弟弟啊,你们不对他好谁对他好
  赵家的姑娘们从出生开始得到的教育,就是自己合该对这个唯一的弟弟好,这辈子都该给他老人家奉献,精细粮食要省着给他吃,家里的粗活重活不能让他做,谁叫家里就他一个宝贝嘎达呢。
  若是别人家的家务事,旁人就当笑话讲讲,也不评价了,但这事搁在姑娘嫁了人以后,就不是他们老赵家的事,而是六个家庭的事情了。
  赵兰嫁给本村的熊胖子,也是看熊胖子是个手艺人,在外面做活计能赚钱,但是不好的是熊胖子以前有个生孩子难产死掉的妻子,妻子死了但是孩子还在,这个孩子以前是奶奶带着的,但自从赵兰进门,就不让熊胖子往奶奶家拿东西,一碗米一碗面都不行,可怜的孩子都是让爷爷奶奶给养大着的。
  旁人怎么说赵兰都不管,她家也是省吃俭用,多出来的粮食自然省给了娘家的弟弟,在赵兰看来这是理所应当。
  至于陈家生个姑娘都那么看中简直是失心疯了。
  赵菊把自己的委屈说给了赵兰听,赵兰也觉得不可思议
  “你说什么,你生了个儿子大姑子也才给了一斤奶粉,她生个闺女也拿了一斤奶粉,这老太太是脑子有问题吧,小丫头片子喝什么奶粉。”
  赵兰觉得这事太不可思议了,划重点——小丫头片子就不该喝奶粉。
  “那我有什么办法,大姑姐说是给那个小丫头的,你说气人不气人,上次狗蛋不肯吃饭,我找娘让她开口找肖敏,让肖敏给我喂几天奶,那个老婆娘竟然说狗蛋就是没有吃好东西的命,就是个贱命,还想喝奶,让我滚远一点。”陈二嫂现在是负能量缠身,在家跟陈大嫂吐槽吧,陈大嫂还当她有病,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认可自己价值观的人。
  “前些天老太太从县城里回来,带回来一块好布,大红色的呢,一回来就找棉花说是要给小丫头做袄子,你说一小丫头片子还穿啥新衣裳呢,我真是越来越搞不懂我婆婆了。”
  “啥,小丫头片子穿什么新衣裳?”
  “这还不是最气人的,那老三跟肖敏两口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着魔了,最近就在家里看书,你说都这么大年纪了还看啥书,他还能跟大弟一样了不成?”
  那必然是不能跟赵大舅一个级别的,哪怕陈小军念书,也不可能跟赵大舅一样成为读书人的,但赵菊只说人陈小军念书这回事,压根就不提陈小军是晚上点着煤油灯看书的。
  人家可没有耽误干活赚工分啊!
  赵兰听着都气死了,她可是有实战经验的人才,熊胖子最怕的就是赵兰撒泼,就从那次赵兰撒完泼以后,熊胖子再也不敢往老人那里拿东西了,赵兰这个后娘做的真是人人喊打,旁人也说熊胖子的儿子熊大壮可怜。
  “走,我去跟你婆婆说叨说叨,好歹我们也是亲戚,什么话都要摊开了讲,咱别把自己给憋出病来!”
  赵兰心里刚好憋着一口气呢,听妹子这样说雄赳赳气昂昂的拉着妹子往陈家走,那模样是真的想给妹子讨个公道了。
  凭啥生闺女也跟生儿子的一样了,凭啥有新布料不给妹子生的狗蛋和毛蛋用,想想赵家那个时候家里所有的资源都紧着赵家那个独儿子,凭啥老陈家不这样呢。
  “姐,这合适吗?”
  “有啥不合适的,我今天就不说不让你往娘家拿东西这事,咱就跟他们说说凭什么偏疼那小丫头片子的事,哼,我看你婆婆怎么跟我说,现在哪家有人只疼丫头片子不疼孙子的,这老太太一准是糊涂了,她糊涂你没有糊涂,今天姐要好好跟她说说这个理。
  咱们就先不提她老陈家不给我们娘家粮食这回事,先从姑娘这里说起,我就不信了,谁家里的姑娘跟儿子能一个代遇。”
  “我有点怵我那个婆婆。”陈二嫂喉咙发干。
  “你就是太怂了,你看看熊胖子的娘怕我怕的跟啥一样,还不是我一张嘴骂出来的,你年轻你怕啥,她要是不听话,等她年纪大了你就别孝敬她,我就不相信她不怕了,我家里老婆子最怕的就是这个,再说了你男人他们几个都不在家,现在刚好是跟老太太讲道理的时候。”要是小军兄弟几个在家,赵兰也没这个胆。
  赵兰的道理一大堆,桩桩件件都是跟熊胖子老娘实战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的。
  俗话说讲道理的怕泼妇,赵兰就是典型的泼妇,当年赵母培养出来的女儿里面,最会撒泼耍横就是她了。
  “那万一人家说就要疼丫头片子咋办,那是她姑娘给她的布,她爱给谁给谁。”
  “嘿,你看你姐什么时候跟人吵架输过架,今天你就跟我好好的瞧着,看看我怎么怼那个老太太。”
  偏巧了,赵家两姐妹到家里的时候,还真是老太太抱着小孙女在跟狗蛋玩呢,比乖宝大了半岁的狗蛋现在快周岁,看着也是活泼,就是卖相差了点,像陈二嫂的黑皮,样子有点憨憨的,而在他面前的乖宝说是城里来的小姑娘也不为过,那一张小脸又白又俊的,跟黑乎乎像是从煤窑里面挖出来的狗蛋看上去就是完全两样。
  赵兰进门的时候,小丫头刚好被狗蛋逗得哈哈大笑,一双白白嫩嫩的手儿在那里挥舞,红彤彤的棉袄子趁得她整个人像个年画上面的小人儿,煞是可爱,赵兰的脚步就是一滞。
  以前总听人家讲陈家这个小丫头多可爱多多爱的,赵兰也从没有看到过,不过这样一看,小丫头确实长得比狗蛋要精神多了,狗蛋也不大爱干净,身上滚的都是灰。
  但是又能咋样,难道就因为男娃子不爱干净,就不给男娃子穿干净漂亮的衣裳吗,这是什么道理啊!
  赵兰的眼睛很快就被狗蛋身上的衣裳和小丫头山上的衣裳给吸引住了,很明显,狗蛋身上那件衣裳是穿的毛蛋的,而小丫头身上那件大红色的袄子,虽然不太合身有些大,但是看着就是新的,是新的灯芯绒!
  赵兰的脑袋都快要被这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给震撼到了,要是狗蛋穿上灯芯绒棉袄子该有多好看啊,这老太太确实脑子不太好,怎么能给姑娘家穿这么好看的衣裳呢,这不是脑子抽了吗,狗蛋身上的衣裳还打了两个补丁呢,而小丫头身上还是新衣裳。
  这种对比让从小浸淫在重男轻女思想中长大的赵兰浑身不适,他们家的家教可是任何东西都要紧着大弟用,怎么可能给女娃子用,这老太太是脑子不好了还是咋地,以前赵菊生毛蛋的时候看这老太太也挺好的,衣裳啥都是置办的新的,这不到狗蛋这里为啥要捡毛蛋剩下来的旧衣裳穿。
  是个人也不能这样办事啊!
  尤其是这几年在熊胖子家的生活也让赵兰彻底膨胀了,在她心里,她自己就是个战神,熊胖子怕她,熊胖子的娘怕她,她骂起人来应该是大河村数一数二的战斗力的!
  所以赵兰一看到老太太,脸色就不好起来,摆起来她在家里耀武扬威的劲头出来。
  “我说亲家,听说你家生了个姑娘,我也一直没空过来看看。”这就是要来看看的意思了。
  陈老太啥也不说,眼睛就盯着赵兰的手里看,那眼神简直就是在羞辱赵兰,你来亲家家里就是这样来的?
  也不怪老赵家不会教姑娘了,教出来的原来都是这种货色,陈老太也真想呵呵。
  不过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不想吓到孩子,陈老太一声:“春妮,香妮,把妹妹和弟弟抱出去玩。”
  很快从后面灶房里面跑进来两个长得挺好看的小姑娘,进来就把乖宝跟狗蛋给抱走了。
  陈二嫂喉咙发干,看来婆婆这是要跟三姐干一场了,三姐的战斗力她是比较了解的,那么婆婆的呢。
  堂屋里面没有孩子,陈老太也准备尽情发挥了。


第14章 
  赵兰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熊胖子早先揍她那一顿估计也没让她长记性,一走进陈家的大门,就一幅娘家人的口吻:“哟呵,这是咱家亲家老太太在带孩子呢?”
  陈老太一插腰:“怎么呢,大妹子是要来走亲戚,我可从没见过有人这样走亲戚的,来我家看看亲家不说拿包红糖,至少也要拿几个鸡蛋啊,你们家老太太就是这样教闺女的,我看赵菊每次回去都带着大包小包呢,又是精细大米,又是鸡蛋的,怎么的,我们家这个亲戚就不金贵,就只能拿进不能拿出是吧。”
  赵兰脑子有点打结,赵菊拿回去粮食那可是孝敬娘,你算老几,凭什么我要给你粮食呢:“我来不是来看你们家孙女的,我是来跟你理论理论的,刚才我进来也看见了,凭啥狗蛋穿着旧衣,你给那小丫头片子穿新衣,人家家里生了个儿子当宝贝疙瘩一样,就你们老陈家不把儿子当回事,我也是真的看不下去了,才过来帮我妹妹说叨说叨,亲家婆婆您这样做事,好像不合适吧,死丫头有什么好——”
  “你说谁死丫头。”陈老太怒目而视!
  “说谁,还不是你们老三生的那个死丫头,换做别人家里这么不吉利的丫头生出来要被淹死,亏你还好好养着,真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难怪老陈家生了那么多儿子这么多年还过苦日子呢,一点划算都没有,人活九十九,划算不好一世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