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赵菊到底是去了哪里了?
  去了哪里了?


第62章 
  原本春妮带着狗蛋毛蛋两个孩子在家里玩,但是听说今天是娘跟爹离婚的日子,毛蛋这孩子一下子就懂事了起来。
  他不知道离婚是什么意思,但是知道娘这一走可能就不回来了,于是哀求着春妮带着他跟狗蛋来公社找娘。
  十里路,几个孩子走到公社已经气喘吁吁了,中间春妮抱了狗蛋一会儿,实在抱不动了,毛蛋又背了狗蛋一会儿,终于赶到了公社,看见了娘。
  “娘——”毛蛋想起昨天他看见娘的时候一声都没有叫娘,就有点后悔了,晚上他又看见小乖宝被娘抱着的时候的模样,就想起娘也曾今这样抱过他,这样抱过弟弟。
  现在娘要跟爹离婚,就永远都不会回大河村了,外婆还要拆家里的房子。
  老赵家的人都不是好东西。
  赵菊也看见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孩子们,狗蛋还小,啥也不懂,但是毛蛋是个半大孩子了,质问娘为啥要跟爹离婚,要来拆陈家的房子,那是爹和娘辛辛苦苦盖的房子,立大梁那天,娘不知道心里多欢喜。
  拆房子的事情赵菊是一点都不知道的,她只听姐姐们说陈老二不要她了,就气呼呼的赶来,原来赵母带着姐姐们不是来给她讨什么公道,是要来拆她的房子。
  她虽然回了赵家,但是从没想过要找陈老二要什么钱,拆什么房子。
  母子三人哭成一团。
  倒是来看热闹的婶子看出来了门道,摇摇头说:“你还没看清楚你那个娘,我看你这辈子都活的稀里糊涂了,她一定是看重儿子的那种女人吧,我说你真是傻啊,也不看看自己一个家庭好好的,为啥因为别人说三道四给拆散了,想想孩子们,想想你丈夫,还真是不容易呢,我看你这样的人干脆早点跟你丈夫离婚算了,早离了也给人家过几天安生日子,不然人家一辈子都跟你搅和在一起,一辈子都没个安生日子过。”
  赵菊听完就是一愣,这话一字一句就是戳进她心里去了啊,这些天她没脸回陈家,老娘这样一闹,她就更没脸回去了。
  既然陈向阳摆脱了她是好事情,离婚就离婚呗,她听人家说城里有些人家里要找保姆,她想想以后不回家了,就去城里当保姆得了。
  不过出去之前,还是要存些钱,谁知道出去以后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等以后她存到了钱,多还一点给陈向阳得了。
  赵菊抱着孩子哭了一场,从口袋里面摸出来一把糖,硬塞给毛蛋。
  毛蛋哭哭啼啼的不要糖要娘。
  这个时候赵菊心里就更疼的慌了,孩子的哭声像鞭子抽打着她的良心。
  拿了钱的赵菊,这会儿正在去城里的路上,等她到了城里找到了工作,赚到了钱,再改头换面的风风光光的回去。
  她跟陈向阳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也离了婚,赵家再也没有为难陈家的理由了。
  出门的时候她亲了亲孩子,又给孩子理了理衣裳,给了春妮十块钱,交代她以后要好好待弟弟们,抹了一把眼泪就往城里去了。
  ——
  赵母没有想到闹了一场啥也没有赚到,还落得了个臭名声,自此以后谁听见青山村老赵家的名字就摇摇头。
  还没等到年底,就等来了一个惊天的大消息,要恢复高考了!
  恢复高考是一件大事情,不仅陈家人高兴坏了,就连村里的知青,也是上蹿下跳好不热闹。
  谁不会为这件事情高兴呢,大概只有姜美欣了,她虽然掌握了知识,也知道第一届高考简单的跟什么一样,竞争力实在是不强,但是她只有八岁,如果参加了高考,无异于告诉别人她就是个怪物。
  等到第二届开始高考的难度系数增大了很多,等她参加高考的时候,还不知道以她的知识储备量还够不够考试的呢。
  姜美欣虽然很生气,但是还是拿起了课本进行复习。
  因为只有高考,她才能摆脱贫穷的山村和自己不喜欢的继母,重新回到城市里去,只有回到了城市,她才能过上上辈子那样的“好”生活。
  英语是她的硬伤,但是也是这个年代很多年轻人的硬伤,虽然说每年的教材都不一样,但是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她能够把英语知识提前巩固好,岂不是比别人多了一层机会。
  上辈子她的英语成绩虽然不好,但是有助于肖敏和陈小军经常带着她出国,听力和口语她还是不错的,有了这个信心以后,姜美欣又觉得人生多了好多希望。
  其他人不用考虑,因为十年内大河村只出来了陈小军一个大学生,要是陈小军不能参加高考就更好了,这样她说不定还能成为大河村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个大学生,如果是第一个,村里和公社一定会有不少奖励,到时候她就顺理成章的出名,对对对,到了合理的年龄她就能参加高考,比如十三岁,十四岁,到时候她还能搭建一个神童的人设。
  构建美好梦想的姜美欣,在等到学生们都下课以后,从课桌底下掏出来一本英语书。
  从64年开始,英语就是第一外语了,但是教学水平确实不高,加上中苏之间交流频繁,俄语的教学也比较普遍一些,但是在这十年期间,已经在初高中找不到俄语教学的影子,知青那里也是容易找到英语教科书的。
  这本英语书的难度差不多是高中难度,这是姜美欣用两个鸡蛋从知青那里换来看一个月的,她小心翼翼的用本子,把英语书上面的词汇跟要点抄录下来。
  要不是时间过得太久,毕竟重生前她也好久没有去过学校了,这种级别的单词根本不在话下。
  没有办法,占着重生者的优势,她也不是万事通。
  下完课向老师发现课堂里还有人没走,竟然是姜美欣,她露出来一个舒心的笑容。
  这个姜美欣啊,除了性子上有些刻意迎合大人的地方,其实也挺可怜巴巴的,不过后妈带大的孩子确实也挺可怜的,这并不是姜美欣的错。
  想到这里越发觉得小姑娘可怜,难道说姜美欣不愿意回家才待在学校的?
  向老师小心翼翼的走向姜美欣,发现她正在很认真的抄录一本英语书上面的词汇。
  这种英语教材跟新安当地的教材不一样,一看就是外地的,不过语言类的教科书在储备阶段其实东西都是差不多的,只有版本的差异。
  看见姜美欣认真的小模样,向老师心里觉得无比的安慰,这是她一直以来喜欢的学生,不仅仅因为她热心,还因为她确实是个聪明上进,又懂事的好孩子。
  “欣欣,你看的这本书是高中教材,如果你要学英语,最好从入门开始学,明天我拿一本初中入门的英语教材给你。”向老师露出来一个不用谢我的笑容。
  入门……向老师是认真的吗。
  向老师一把抢过来姜美欣的英语书,翻看了一下,这种难度,她学起来都困难还不说姜美欣了。
  不过也难得,在乡下很难找到英语教材,前几年烧书运动中,很多英语书都被认为是FAN动的东西,七七八八的都烧光了,姜美欣一定是找不到初中教材才迫不得已看高中书籍的。
  向老师指着她抄写的那些,说道:“你写的这些都能看懂吗?”她露出一个“我没猜错你肯定看不懂吧”的眼神。
  姜美欣也老老实实承人:“我看不懂,但是我就是想学点东西,英语咱们学校也没有教,但是我知道每天学一点总是好的。”反正她也奠定了在向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和学霸的形象,这样说也不突兀了。
  向老师露出一个会心的眼神:“你有这样上进的想法老师真的很开心。”
  接着话锋一转:“不过高中英语对你来说太难了一些,特别是新语种的入门基础知识一定要打好,你要把基础打好才能学这个,周日我要回城里一趟,等我回家给你拿一些初中的教材,你最好从最基础的am,is,are学起。”
  啊?
  am,is,are
  这特么是什么玩意儿啊,谁特喵的要学这些玩意儿啊,我不要啊。
  一想到要从那些最最最基础的知识学起,姜美欣真是吐血三升了,不过这是关心她的向老师,目前唯一一个真的对她很好的人,她不能辜负了向老师啊。
  姜美欣忍痛挤出来一个甜美的笑容,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慈爱的向老师把她的英语书给拿走。
  等等,不对啊,这英语书还是她找知青借来的,到时候知青找她还可怎么办才好啊……
  陈家也因为恢复高考这件事情高兴了一把,但是就在陈小军准备着高考的时候,村里又传来了另外的好消息,县里现在放开了政策,如果报批手续齐全,可以做生意了。
  两个都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两个都好难选择噢,陈小军跟肖敏夫妻第一次起了口角。
  原因无他,两人都支持对方去考试。
  “小敏,我是家里的男人,赚钱的事情当然要我去做了,两个人都去考试万一都考上了咋办,再说县里作为重点示范对方开放了这个政策,我心里也是有想法的。”
  “你成绩一直都比我好,准备的也比我充分,要考当然是你去考试了,我去考试还不一定能考出来个什么成绩出来呢。”肖敏知道自己的本事,不是她成绩不好,而是本身她基础差了一点,自从开学以后她的心思都在学校,也没有心思去读书了:“再说家里现在这个情况,我还是个公办教师,你去读书了我供得起你。”
  陈小军一听肖敏要上班供她读书都笑了:“话说咱两还不一定谁能考上呢,今年你考,明年我考,你看看咋样,我就不信运气这么好,咱两都考上,要是真的两个都考上也挺麻烦的,咱们不能把乖宝丢在老家不管吧,也不能带着孩子不上班吧。”
  肖敏很坚定的说:“所以还是你考我不考了,这次考试实在是太仓促了,我一点准备都没有,要是没考上不是浪费时间吗?”
  乖宝手里捧着半个圆圆的苹果,乖乖的看着父母吵架,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爸爸,又看看妈妈。
  爸爸想让妈妈轻松一点去读书,妈妈想让爸爸轻松一点。
  大家都想对方好,乖宝的爸爸妈妈是最最恩爱的爸爸妈妈呢。
  “咔咔咔。”乖宝低头啃起来苹果,小圆脸几乎要跟大大的苹果一样大,小奶音萌萌的叫了一声“爸爸”。
  大苹果是舅舅从北方人那里买过来的,孩子们都羡慕乖宝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她还有苹果吃,苹果是啥,大河村大半的孩子都没吃过的。
  肖敏每次给乖宝切半个,乖宝的胃口就那么丢丢大,也只能吃半个,其他半个就平分成小快分给家里其他孩子吃。
  虽然只有一小块,春妮香妮几个每次都吃的珍惜的不得了,香妮那个小谗鬼几乎要把核都吞下去。
  看着孩子吃的香甜,肖敏一把把乖宝给抱了起来,孩子窝在妈妈的怀里吃着甜甜的苹果,眼睛享受的都要眯起来,真是个可爱的小宝贝。
  大河村的人谁不羡慕乖宝呢,家里最小的孩子,全家都稀罕的不得了,妈妈还是公办教师拿工资的人,就算是狗蛋有个拖拉机手的亲爹,也比不上乖宝的命好啊。
  难怪陈老太以前经常说,这孩子命里带着贵气,带着福气呢。
  陈小军跟肖敏说:“你看看,孩子还是想要我来带她的,你先考试并不耽误工作,如果妹考上就继续教书,我看在农村教一辈子的书也不是你的志向好吗?”
  肖敏白了他一眼:“难道当老农民就是你的志向不成?”
  陈小军揶揄道:“还不是我说,我这个老农民当的肯定要比你好,我想了想,咱们后山不是有一块石头山嘛,那石头山碎成石头以后不少人要,咱二哥又会开拖拉机,我可以开个碎石厂卖石头。”
  开碎石厂是陈小军从当时石头山塌方以后就有的想法,现在盖房子也好,修路也好,都需要碎石头填地基填路,政府也需要找这种碎石,一车碎石头能卖2…3块钱,他家后山这么多石头,就够卖不知道多少车了,这是一个不错的生财之道。
  另外上次盖房子的时候,做砖这件事情也引起他的主意了,其实除了陈家这样一盖盖三栋房子的家庭,没谁家里会为了盖一栋房子专门去起窑,起一次窑太麻烦了,而且不划算,正常来说都是去隔壁镇子上面找砖厂批条子排队买砖,当时陈家就是因为体量大,等排队买砖不知道要等多久,再就是这么多砖,自己烧出来也是划算的。
  “我计划着开个砖厂,把胡师傅请上,再加上咱们二哥会开拖拉机,让他休息的时候帮忙拉几天黄泥土,就够我们忙很久的了,你想想当时我们烧砖烧了一个月,省下来多少钱啊。”
  当时肖敏算过这笔帐,盖一栋房子起码要一万七到两万的火砖,去卖的话大概也要四百多,但是烧制两万砖的成本是不超过两百的,而且随着砖的数量的增加,这个成本会越来越低。
  当然当时陈家是因为劳动力多,加上陈老头,陈家三兄弟,陈家三个女人,足足有快十个人的壮劳力,如果自己烧砖的话人力就需要请,这也是许多家庭自己烧不起来的原因。
  算清楚这笔帐了以后,肖敏的眼前一亮,如果砖窑不停工,加上请小工这笔帐,开个砖窑的利润至少一倍了,这个利润可是比她上班要高出来许多。
  更不用说家里后面的那个石头山办成碎石厂的利润,那简直是无本之利,难怪陈小军一门心思想做点生意,不去读书。
  “所以我想了想,先把咱家里给致富了,读书的时候可以慢慢来,或者你可以去考试,我在家里赚钱养家,你看呢?”
  既然陈小军秉持着的不是单纯的牺牲精神,肖敏就不用跟他客气了。
  从肖敏的角度上来讲,能跟丈夫一起考试当然也是幸福的,不过养家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她所有的才能跟本事都是做小事情,确实没有陈小军思虑周全:“那你陪我考,也就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你陪我考我心里不慌。”
  陈小军卸下压力:“好,我陪你,咱两一起报名。”


第63章 
  虽说跟肖敏一起报了名,但是陈小军的心思明显不在复习上面,他的小型砖窑正在筹备中。
  知道陈小军家里要烧砖,大河村的村民也是一脸好奇,毕竟这事儿不是谁都能干起来的,陈小军有先天的优势,谁叫人家兄弟陈向阳会开拖拉机呢,要你一板车一板车的慢慢拖黄土回去,烧一窑的砖光拖黄土就能拖到猴年马月去。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想问问陈小军这砖是怎么卖的,自从村里开放了宅基地,不少人都想盖个房子啥的。
  陈小军没想到砖还没有烧出来,就有第一个订单来了。
  定砖的不是别人,就是当初给陈小军盖房子的瓦匠。
  瓦匠盖房子嘛,自己占着大工小工的优势,基本上买好了材料就可以开干,全家都可以当小工,所以于瓦匠听说陈小军要开始烧砖了,二话不说就跑来买砖。
  陈小军家的砖之前就是原班人马烧出来的,于瓦匠之前给陈小军盖房子的时候也看了那个砖,确实还不错,所以于瓦匠一来就要两万匹砖。
  “价格的话跟隔壁镇子上一样,两分钱,你是第一个来的,就算给你优惠点一毛九吧,一个月后可以来拖砖。”看看人家陈小军,这叫一个大气。
  “成,定金给你五十,一个月以后我来拖货,瓦片我也要买,你烧砖的时候也会烧瓦吧。”
  “瓦片也是一起烧的,一分钱两块,我们家的瓦你也见过,质量好不好你自己说。”
  “成,我先定好,到时候一起来拉。”
  “不用你拉,到时候我叫我哥直接帮你拖到家里去。”
  于瓦匠高兴极了,这要是去隔壁镇子上买砖,还得一车车拉回来,到陈小军这里买反正近,人家就用拖拉机送了。
  另外还找陈小军买了几车碎石头,两块钱一车,整个屋子也用不了几车石头填地基,有了这个石头,就不用全家老小跟精卫填海似的去河边捡小石头了,有时候碰到运气不好,不知道多久才能捡到一车石头呢。
  现在生意规模还不大,陈小军这用车频率也很低,就让陈向阳每天下班以后拖个几趟就够了,自家兄弟做生意,陈向阳也得了好处,加上现在又没有赵菊在耳朵边叨叨了,当然是各种好。
  至于陈向阳那车就白天上工的时候用,下工了以后烧的油都由陈小军出,不费公家的油钱,其实拉近的地方也不是很费功夫,陈小军也定期跟工程队的头头送条鱼,送只鸡搞搞关系,人家拿了东西也不好说什么。
  有了于瓦匠来的这个订单,陈小军的名气就在大河村给传开了,于瓦匠可是给陈小军盖房子的瓦匠,这可是无声的广告,这陈小军人还没到家里,砖一块都还没烧出来,来陈家打听情况的人就一波接着一波了。
  “价格跟隔壁镇上的一样,两分,瓦片一分钱两片。”
  “隔壁几个村的都给管送到家里。”
  “真的假的,要去隔壁镇上买砖还要一车车自己拖回来呢。”
  “还要排队排好久,那边烧的砖质量也不行,我刚才仔细看了小军家的砖,烧的好,齐整,瓦匠砌墙的时候也好砌。”
  “这样看还省了工了。”
  “可不是,小军自己家都用的这个砖,我刚才也看了一下,是挺好的。”
  也有心思重的人早就不参与讨论了,等着你们这些傻蛋反应过来,还不如早点去找人陈小军去定砖买瓦呢。
  所以陈小军还没有把第一单做完,就陆陆续续的接到了不少订单砸过来。
  虽然说这些年农村的条件差是没错,但是一个村多少也会有条件好点的,盖房子这样的事情当然马虎不得,花钱也是舍得的。
  陈小军的小型砖窑在家人跟邻居们的支持下,终于红红火火的办起来了。
  有了砖窑好啊,谁不知道就近买呢,排队周期还没有去隔壁镇上买那么长,陈小军的砖窑在短短三天内,就接到了六万匹砖的订单。
  有了订单是好事情,但是眼看着陈二哥帮忙之下,也忙的昏天暗地的没日没夜了,就连陈老太太看着都心疼,所以跟陈小军商量着这事儿要怎么办:“老二现在还有正经工作,小军你看看生意是做好了,但是兄弟身体也要紧啊,总不能日日夜夜的都在拖拉机上头,那拖拉机我坐了一次,屁股都快没给我颠掉咯,我看着老二这身板虽然结实,但是也禁不住这样嚯嚯啊。”
  陈二哥这身子骨其实没有那么弱,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是看上去瘦了不少,老太太担心他身子扛不住有问题,多次催着陈二哥去医院瞧瞧,但是你看看陈二哥这轴脾气,死活就不肯去。
  看着儿子一天天的瘦下去,陈老太太也是干着急,你说赚那么多钱干啥啊,万一真整出啥病出来。
  兄弟几个神精粗还真没有注意陈二哥这身体状况,但是肖敏跟陈大嫂注意到了,还真是。
  这不成啊,这必须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啊。
  每次说起这事起来,陈二哥就是脖子一抬:“不去。”
  这可真是把陈老太太气的要死。
  得了空就找到陈大嫂和肖敏,要陈大嫂跟肖敏劝劝陈二哥赶紧上医院看看。
  但是陈二哥一说就是:“没事,你看我一顿饭能吃那么大一碗,能有什么事情,少大惊小怪的了。”
  这是大惊小怪?
  就在这个当口,陈二哥没有倒下来,倒是家里的小乖宝病了,还病在了高考前一天。
  孩子爱玩,前一天跟几个姐姐去山上玩疯了,吹了点风,乖宝就生病了,脸上病的通红通红的。
  肖敏起床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平常这孩子晚上睡觉一点都不老实,结果第二天醒来看见乖宝脸上通红通红的。
  这是孩子第一次生病,新手妈妈肖敏没有什么经验。
  她慌慌张张地去陈大哥家里敲陈大哥的门,去找陈大嫂帮忙,等陈大嫂跟老太太过来一看,已经不是普通的发烧,而是高烧,家里有备用的温度计,一量才知道有三十八度五。
  “老二,你跟老三开着拖拉机带着乖宝去县城找小凤。”陈老太灵机一动,平常要老二请假老二是不会请假的,但是乖宝生病了,当二伯的你总该送她去医院吧。
  陈二哥这下不敢说反对意见,点点头,大清早的送过去开车也就是二十几分钟的事情,家里有柴油,填上就行。
  “老大媳妇,赶紧绑好凳子,我们准备准备就出发,老大媳妇你守在家里,家里也要人。”老太太沉着冷静。
  “娘,我赶紧去了啊。”
  “肖敏,给乖宝喂水,就喂凉白开,老三你给军用水壶里面装凉白开,把老大家里的水壶也都拿上。”
  “好,我马上去。”
  肖敏抱着脸蛋烧的红彤彤的小乖宝心里无限自责,昨晚上睡觉之前孩子其实都还好,她这几天干活累了睡觉沉,加上现在天气热压根就不担心孩子踢被子,要是早点发现就好了。
  当下孩子的夭折率还挺高,寻常一个高烧腹泻都能要了孩子的命,肖敏还记得以前肖大娘生了个小妹妹,就是发烧夭折的。
  当娘的六神无主,喂水的时候手都是抖的,一勺勺的水喂了下去,一颗颗的眼泪都滴在女儿的脸上。
  小乖宝意识还是迷糊的,小手在妈妈脸蛋上摩挲着。
  孩子生病了都特别恋娘,乖宝也不例外,她知道自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昨天明明还有力气拆墙,今天是一点力气都使不上来。
  是不是要死了?
  乖宝的甜糯小奶音变得沙沙的:“妈妈。”
  肖敏的眼泪就很不争气的留了下来。
  这孩子从出娘胎以来,一直都是笑眯眯的,给人的感觉也是有福气的孩子,但是病来如山倒,任何人在疾病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她生病了也会难受,也会想妈妈抱抱,也会比任何人都脆弱呢。
  肖敏抱紧了乖宝:“妈妈在这里,咱们去医院啊,别怕。”
  乖宝烧的迷迷糊糊,脑子里面闪过很多片段,有她上辈子发生的事情,也有她记忆种这本书的情形,但是她变成了一个小孩,一个思维压根无法控制行为的小孩,闹脾气就是会哭,哭起来没完没了,她为什么会变成小孩。
  她脑子里面浑浑噩噩的,直到被爸爸坚实的臂膀抱起来。
  陈小军站在肖敏边上:“有我,别怕。”
  肖敏哭的都不知道东南西北了:“都怪我呜呜呜,要不是我粗心大意乖宝这会儿都到了医院了。”这个年代能让一个孩子离开的病很多,哪样都得不起。
  陈小军安慰她:“这怎么能怪你,小孩子发病都急得很,我也睡在边上我是一点都不知道。”
  陈老太心里烦得很,看东西都准备好了,指挥着全家,谁该留在家里,谁该跟着一起去……
  全家人慌慌张张的到了县城医院,拖陈小凤挂了号,很快就给安排儿科专家给看了诊。
  也很快给验了血。
  就在陈小军夫妻给乖宝看病的当口,陈老太硬是把陈二哥也按在医院,要他做一个全身检查。
  陈二哥这个时候还不想看呢:“娘,我真没——”话还没说完,眼睛就黏在前方。
  前头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陈老太看陈二哥卡了壳,也把目光投向那边,这一看不都要气死了,不是别人,那是赵菊啊。
  自从离婚以后两家都断了往来,赵家再也没有理由来找陈家的麻烦了,当然陈家也不关心老赵家死活,自然不知道赵菊进城给人当保姆这事儿。
  赵菊搀扶着一个老人过来,也不是她家什么亲戚,这难道说她已经在城里成家了?
  陈二哥的眼睛就一下子定在赵菊身上了。
  陈老太一眼就看明白了,赵菊这不会是找了个城里人嫁了吧?
  这老二也是实心眼,离婚这么久了也没有说啥,不会是在赵菊这一头过不去吧。
  赵菊这会儿看上去老老实实了,那也是没办法,找到个工作多不容易啊,再说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一个月拿到手的就是尽钱,她离完婚伤心了一阵,听人家说陈二哥现在还是个拖拉机手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自己连娘家都不回,直接跑到新安县城。
  赵家白忙活一场,闺女也跑了,女婿也没了,本来一年还有一斤清油,一刀五花肉 ,和几斤红薯粉的孝敬通通都没了。
  更气人的听人说陈二哥现在是拖拉机手,一个月六十多块钱的工资,难怪掏钱离婚的时候那么干脆呢。
  赵母给气的够呛,整个人没晕死过去,最后还是几个姑娘掐人中给掐好的。
  “走,咱们走,反正来了医院给你检查检查身体,人又不是铁打的,这一天到晚的上班,我就生怕你出啥事,你看看两个孩子那么小,万一你真的病了咋办?”
  “娘,我真没事。”
  “没事也要检查检查,我叫小凤给你挂了号,陈小军给他闺女看病,我给我儿子也看看病没毛病,你再大也是娘的儿子,得听娘的。”
  陈二哥离婚以后特别多愁善感,听到娘这句“你多大都是娘得儿子”就有些泪目,他是娘的儿子,狗蛋毛蛋是他儿子,他一定要活得长长久久,才能好好照顾毛蛋狗蛋。
  乖宝住了院,陈二哥这一检查又花了两天,陈小凤找单位开了介绍信,就让老太太跟陈小军陈向阳几个在招待所住下了。
  这一检查陈向阳身体倍儿棒,还真的没事,不过花钱也没有花冤枉,倒是买了个心安,不过陈老太太认为身体没毛病就是心里有病,老二不会还记挂着赵菊,心里不舒坦才瘦的吧,仔细一琢磨也确实有这个可能性啊,老二这孩子死心眼,小时候喜欢的小弹弓让陈小军给拿走了上山打麻雀的时候给弄坏了,弟弟给他赔了新的都不算,看着自己的弹弓伤感的流眼泪,就这样好的孩子,怎么就离了婚了呢。
  心病的需心药医,等回了家,给老二找几个合适年纪的姑娘相看相看,这回不要别的,就要人品性好的,生不生的出来孩子都无所谓了。
  确定了这个指导方针以后,老太太心里也松快了许多。
  老太太也做了个检查,查出来血压有点高,陈小凤叮嘱了要注意,拿了高血压的药给她。
  乖宝住院检查结果出来了,并不是多严重的病,就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打了几天针观察了一下,小姑娘的烧一退,又活蹦乱跳的了。
  乖宝抱着妈妈,瘦了一大圈,明显看得出来抽条了,如果说以前这个孩子就是可爱,现在看得出来,那五官水灵灵,已经初见小美人坯子的模样了。
  乖宝从知道自己病了的时候脑袋里面不知道闪过了多少东西,但是就是在她好的这一刻,她脑子里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见了。
  关于前世的记忆,都成为了过眼云烟……


第64章 
  乖宝这一病,把所谓的前世,忘记的一干二净,她只知道抱着自己的是妈妈,不知道妈妈的过去跟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