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宝掏了个没趣,又走到大人跟前,看了肖敏一样,说了一句:“我要糖。”
这要不是亲戚家的孩子,肖敏肯定当场拉下脸,这都是怎么教孩子的啊,主动问人家要糖吃,她也是醉了。
这个时候其实大人就该来教教孩子,跟孩子好好讲在外面要有礼貌,比如刚才肖利群跟肖叶拿到了糖,至少会叫一声长辈,但是这个东宝就不是,直接就问人要糖。
偏偏陈冬梅还递给儿子一个赞许的眼神,她家里是二婚家庭,家中还有丈夫前妻留下来的孩子,她从小就教着孩子要虎一点,不然没有东西吃。
东宝得到大人这个眼神,索性把手摊开了要。
陈夏菊觉得尴尬,忙拉走孩子:“大姨这里有糖,你来吃冰糖好不好,也是甜甜的。”
冰糖谁没有吃过啊,哪有甜甜的水果糖好吃,东宝仰起头来:“我娘说家里的好东西只能我吃,所以糖要给我。”
要不是看孩子小,肖敏真想削他一耳刮子,这么小就这么蛮横,长大以后要成什么样,她可没有糖给他,即便有多的也不想给他,她还要留给给自己侄子吃呢。
“要糖没有,要棍子肉就有一顿。”肖军刚从外面回来,把自行车停好,吼了一句,自行车上面还挂了一刀肉,还是因为进村的时候听说妹妹回来了,他又赶紧骑着车去最近的地方割了一斤肉回来。
别看东宝这孩子在别的人面前熊,但是一碰到肖军这种长相有几分凶狠的人就胆小了,马上扑进陈冬梅的怀里一声不敢吭,连声叫娘。
肖军疼妹妹是远近闻名的,陈冬梅看他回来了也不敢造次,一句多话都不敢多讲,呐呐的叫了一声“姐夫”。
肖军看见妹妹回来了确实很高兴,洗了洗手就把乖宝抱了过来,那孩子还真是不人生,看见谁都一脸好奇的盯着看,肖军这样长得比较凶的男人许多小孩子都怕他,但是乖宝不怕,还摸他腮边的络腮胡渣。
“你看看这娃娃,真讨人喜欢,一看就是小机灵鬼,长大以后肯定是很聪明的。”
“嗨,别在孩子面前说这种话。”肖敏忙叫哥哥别讲,每次乖宝听到别人赤果果的夸她,都会害羞呢,孩子这么大已经听懂话知道好歹了。
果然乖宝的脸蛋有点红红的。
肖军乐的哈哈大笑,比自己孩子聪明还高兴:“你看看咱们小乖宝,几个月没见都想死舅舅乐,你怎么想起要找我”
虽然离得近,但是也是很少出门走亲戚,这年头条件都不好,别人招待你自然不能吃野菜咸菜的,多少要弄出点名堂出来,所以走亲戚回娘家这种事能免则免,今天是借着问话才会回来一趟。
看着妹妹一个你懂的眼神,肖军大概猜到了什么,他是做倒爷的,这事儿虽然赚钱不少但是不怎么光明正大的。
妹子来了自然要留饭,肖军留肖敏在家吃个晚饭,这陈冬梅没人留,竟然也要留下来蹭一顿饭再走。
她带着孩子,孩子见到了兔肉上桌自然又要大喊大叫的。
肖家虽然孩子不多,但是碰到吃肉什么的自然是人人都要分到,况且肖敏带的那些兔肉可以放,陈夏菊还没打算一顿吃完呢,所以只拿了一半出来热了放桌上。
另外又合着乖宝的口味,切了一块瘦肉细细的剁了,拌进去姜蒜末、淀粉、酱油、料酒、盐腌制过后,倒进开水里面做的一道清汤瘦肉,这种汤口味比较淡,乖宝拌着米饭米糊糊都可以吃。
还抄了个韭菜鸡蛋,油汪汪的鸡蛋看着着实让人胃口大开。
另外又炒了一个时令的大白菜,端上来一盆子腌萝卜,肖家的腌萝卜是用剁辣椒和盐腌制的,口味那是一绝,一端上来就闻到一股子酸辣味儿,当时肖敏怀孩子的时候馋这口,不过当时不是种萝卜的季节,也就没吃上,今天看见了眼睛忍不住就盯着看。
陈夏菊笑着说:“你这不是又怀上了吧,你来就盯着酸萝卜看。”
陈冬梅心说瞧这穷样,酸萝卜好像都没吃过似的,不过是酸萝卜嘛。
头回这样想着,但是自己儿子怎么着她也是不管的,肖利群和肖叶两人都好好的坐着呢,东宝的爪子就伸向那一小碗的兔肉了。
东宝已经馋了那碗兔肉不知道多久了,家里兄弟姐妹几个,但凡家里做了点肉菜,只有他能吃的,所以他还不是去抓兔子肉,他是去抓那个碗。
说时迟那时快,乖宝的手脚比他还利索,在他爪子还没有倒来之前,又是一巴掌打在他手上,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力气这么大,东宝的手背又被打红了。
打完小娃娃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立马显出凶样出来,气势上还真的不输比她大了那么多的东宝。
自己的娃在家熊惯了的,完全不知道家里的哥哥姐姐们让着他那是因为怕爹和后娘的原因,东宝当着全世界都应该那样让着自己呢。
但是乖宝才不,她也是陈家的心肝宝贝肉疙瘩,谁怕谁啊。
被打了东宝当然不依,立刻就往地上一倒:“我要吃兔子肉,你们都不许吃,兔子肉都是我的,我娘说肉都只能是我一个人吃,别人不能吃的。”
这话肯定是陈冬梅在家这样教他的,他是最小的孩子,奶奶也好亲爹也好,都会惯着他,哥哥姐姐们因为这后妈的关系,更不敢摸老虎屁股,谁知道出门做客竟然也玩起来家里的做派。
东宝心想在家里这样一打滚,奶奶肯定是要把兔子肉都给他的,家里的肉也就他能吃,怎么他就不能吃了,还被这小孩打了一巴掌。
陈冬梅马上就抱着东宝哄:“哎呀咱们在人家家做客呢,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快点起来吃饭,那兔子肉让大姨给分分。”
东宝不依:“在家就是我一个人吃的,就这么一小碗,我自己吃都不够呢,不让群姐姐吃,也不给弟弟吃!”
他在家里任性惯了,再说这个年代也很少会出去做客,即便是做客人家家里也拿不出这么好的东西出来,这一出陈冬梅倒真没想到。
但凡有点廉耻心的都羞死了呀,陈冬梅好歹自诩工人家庭,孩子跟八百年没吃过肉似的,确实好丢分。
她脸上没光,一巴掌就打在了东宝屁股墩子上:“我让你馋,让你馋,怎么跟乡下孩子一样一点教养都没有,你爹好歹也是工人,家里亏待过你吃东西吗?”
东宝被打了也不服气:“你们就拿不出兔子肉出来。”
这不仅仅是陈冬梅没光,就连嫂子陈夏菊都看不过眼,兔子肉她数好了的,一人两块分到了碗里,大人小孩都一样。
但东宝就是不干,他认死理肉就只能他吃。
陈夏菊受不了了,拉下脸对妹子说:“饭桌上我不想说你,但你看看你把孩子教成什么样,哪有孩子在外面这样大哭大闹的,还说肖敏,你看看人家孩子教的多好,以后少来我家给我丢人现眼。”
才七个月大的乖宝脸上露出一丝鄙夷的神色,坐在竹椅上面一口一口的吃着肉汤糊糊,一口下去立刻又张嘴,跟个小鸟儿一样可照人喜欢。
肖家的两个孩子也很乖,两人都是用大碗装饭,肖家没有填碗的习惯,自己装饭,装满了就要吃完,姐弟两个碗里面就只有两块兔子肉,另外还有一些别的菜,荤素都有,并不挑食。
在看看东宝碗里,碗里面的饭装的满满的,然后堆着小山一样的韭菜鸡蛋,饭菜并没有好好吃,撒的旁边到处都是,刚才他还想要把那一碗兔子肉全都端过去。
丢人,真是太丢人了。
长这么大,姐姐还是第一次骂自己,陈冬梅自己也受不了了,这顿饭都没吃完,就带着孩子走了。
她一走,肖家的两个孩子就开心起来:“哎哟,我小姨终于走了,每次来都要说我,你看看你这个样子,跟城里的孩子差太多了,说的好像她自己不是乡下长大一样。”
肖敏知道陈冬梅这脾气,平时除了埋汰她,也没少埋汰娘家这两个小外甥,但是陈夏菊教孩子就教的很好,不说东宝,别人家孩子看到有肉有蛋,也会想吃好的,人本性就是如此,但是全家人一起吃饭,你都把好菜巴拉到自己碗里,别人怎么吃呢。
她把碗里的两块兔肉分给两个小外甥,柔声说:“你们每个人生出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至于后面变成什么样的人,先是父母教育,再就是靠自己,你们这么乖,兔肉就赏给你们吃啦,小姑在家里也吃过了,你们吃。”
她在家也吃了不少鸡肉兔肉的,并不馋这一口,倒是两个小外甥着实乖,就给他们吃吧。
两个小外甥都很有礼貌,看见妈妈点了点头,才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起兔子肉来。
这兔子肉香的很,两人都舍不得吃,这一口要多嚼一会儿,嚼出来点味道才好。
吃完饭后,肖敏才跟肖军说起正事情出来,她把自己的想法一说,肖军稍微想了想,表示同意。
“销路我有,你既然能收到红薯你们加工,我帮你介绍门路去卖,今年城里刚涨了一次工资,城里人现在生活比之前要好多了,像这种不用票据的东西就很好卖。”
“哥,那你看我给你几成合适?”
“我就介绍个门路给你,就这样还要拿你抽成,算了吧你,不是给了兔子肉吗,这就算报酬了吧,我介绍的人靠谱,那些城里人可馋了,他们吃供应,真到年节吃的不比咱们乡下好,涨了工资没有票也买不到供应不是?”
这是当然,不仅仅城里涨工资,就连乡下今年交上去的公粮都少了很多,听小凤说海南那边的试验田开始搞新式的水稻种植,产量提高了很多,这要是以后慢慢推广到内陆地区,还不得顿顿都能吃细粮啊。
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
现在是有东西能去城里肯定能换来钱,但是有钱嘛,可不一定能买到东西了。
正因为这样,家里的肉还不敢卖,毕竟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来年就这么点肉吃,卖掉就很难买回来了。
兄妹两个再聊了一会儿,冬天太晚,再晚回去路上就不方便了。
肖敏惦记着家里有事,肖军本来要送她,但骑车又带个孩子背个篓子的确实也不方便,于是走路送她送到了村口边上。
乖宝现在有二十斤重,虽然舅舅这一路抱着,就连肖军都觉得手麻。
“你这个小乖乖,都这么大了,上次舅舅抱你的时候可小咯。”
乖宝看着舅舅,啪嗒啪嗒的流口水,肖敏给孩子擦了擦嘴:“这阵子长牙可爱流口水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嘴馋呢,你把孩子给我抱着吧,再往前走一点就是我们村了,别送了。”
肖军把孩子送到肖敏的手上,顺手把一袋子鸡蛋糕放进肖敏的背篓里:“这是鸡蛋糕,舅舅给乖宝的,乖宝这么大可以吃鸡蛋糕了。”
“瞧你,给她这些干啥,有东西也紧着自己孩子吃。”
“他们两都吃过,但乖宝没吃过呢,是不是?”肖军看着外甥女疼爱的不得了:“咱们不馋人家的东西,咱们自己有,是不是?”
乖宝甜甜的笑,冲着大舅举了举拳头,她的拳头可厉害了呢。
沿着河边的小路这样一直走,大概也就十几分钟就能到家了,肖敏坚持不让肖军送,肖军就站在那里看着妹子的背影越走越远。
这样一件事情给办好,肖敏知道往后这段时间也是有的忙了。
第25章
这一回到家,肖敏就把从哥哥家里探听到的消息跟陈老太还有陈大嫂两人说了。
“这走货的渠道我问了我哥,我哥也跟我说了,城里面就有接货的人。”
陈老太蹙着眉,老太太胆子小:“现在不抓了吗,我记得前些年抓这些抓的可严了,弄不好就要戴帽子批。”
关于这个陈大嫂知道:“现在没有以前管的那么严了,咱队里都多久没开过大会了,就我兄弟上次出了那事都没挂牌子。”
肖敏:“这事儿倒是真的,咱们还是合计合计这几天做红薯粉的事情,我零零散散的找人收了两千斤,做出来就是四百斤呢,一共也就八十块钱的成本,这要卖出去,足足有两百多块钱,嗯两百四是有的,加工费这么多也就两块钱,不多。”今年红薯丰产,许多家里自留地里种的都有几百斤,队里有分了几百斤,自然是吃不了,放到明年春上又会坏,这要是都制成红薯粉倒是可以,但是这么精细的粮食又不是主食,谁家里舍得这样吃嘛,换成钱倒是正好,一百斤红薯得四块钱呢,在没有固定收入的乡下人看来是一笔大价钱了,就四毛钱一斤的收购价,还不少邻居想卖给她。
乡下老太太虽然书没有读多少,算帐是最厉害的,陈老太瞬间就反应了过来:“哟,得赚上一百六呢。”
陈老太一拍大腿:“这件事情我说了算,肖家大舅毕竟出了力的,到时候得了东西分给他钱也好,分他一些东西也好,不会亏待他的。”
就算平分成四等也有四十呢,利润这么高啊,可比去工地干活要轻松多了,最起码也就是搬上搬下,洗洗弄弄的,也才花了两三天,然后就能赚四十块钱?
且不说别的吧,老大家就那三个黄毛丫头,都顶不了一个壮劳力,就这样一个老弱妇孺军团,竟然要做起上百块钱的买卖了?
陈大嫂觉得颠覆世界观至于,还有点眩晕,不现实的那种眩晕。
这咋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呢。
寻常农家去加工红薯粉,也就加工个几十斤的红薯,量少也没人会想着卖,就算是能卖到一点钱,这钱还不够塞牙缝的。
但是量大加起来就不得了了,就是一笔丰厚的利润,当初肖敏提出来这个方案的时候,连陈老太算了这笔帐都吓了一大跳。
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可行。
******
第二天陈老太从房里起来就看见老大媳妇在家里开始搬东西了,一筐筐的红薯早就上到了班车上头,灶上面也蒸好了切块的红薯。
早上吃的是红薯,当然多蒸了一些,早上干了活容易饿。
孩子们也早早的起来,看见红薯发出一阵欢呼,这可是以前从来不会发生的事,也是奇怪了,以前的红薯都烧心,但是这一批红薯不会,淀粉含量很高,像煮熟的板栗那样粉粉的,但是好吃,真的好吃,孩子们都爱吃。
年纪小一点的狗蛋和乖宝两人都喝粥,煮的稠稠的南瓜粥奉上。
今天乖宝起的稍微晚了一点,大人孩子赶着要去干活,早餐吃的也比较早,带着弟弟妹妹的活交给了三个小姐姐,几个孩子们不用去。
陈大嫂收拾干净了:“肖敏快点走吧,今天咱们的多,没别人呢。”
就为了他们家这一单,人家专门空出来一天给 他们家,所以早早的七点多就起来了,吃的也比较马虎。
肖敏“哎”了一声,在乖宝嫩嫩的脸颊上香了一口,乖宝迷迷糊糊的看着妈妈,又擦了擦眼睛,脸上带着迷茫的神色。
小肉手攥着妈妈的衣角。
肖敏:“好好在家带妹妹,不要去水边,中午一人奖励一个鸡蛋糕,听话的才有。”
鸡蛋糕啊,以前大姑回来会带鸡蛋糕呢,婶婶也有鸡蛋糕么,小丫头片子们发出快活的叫声。
肖敏跟陈大嫂,陈老太三人夹着板车就除了门,板车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筐子,家里还有几个筐子里面都是红薯,等下这趟送去了,还有好几趟才能搞完,就陈家这两千五百斤的红薯,都要弄两天。
等下回来家里的孩子们可以帮忙装,可以省一半的时间了。
一路上都有人打招呼,难得见到陈大嫂跟肖敏两人好好的一起,没想到这两妯娌也有一起干活的时候啊。
陈大嫂刚开始也有点不好意思,后面干脆跟肖敏勾肩搭背的在一处了。
这一路过去还碰到了赵兰。
赵兰看见肖敏没什么好脸色,上次赵家姐妹过来就是想找陈家人敲上一笔,谁知道半路上陈二嫂醒来了,全村人赶他们赵家人,陈二嫂竟然连屁都没放几个,赵兰还给村里扫了几天的路,累的她腰疼。
现在看着肖敏当然看不过眼了:“我当时谁呢,原来是肖敏啊,怎么我看你现在开心的很呢,把我们家害的这么惨你真是好意思,你怎么不去死。”
看看,这就是赵兰让人不喜欢的地方了,她一骂人就要骂人去死,从那次以后丢尽了面子,人家一嘲笑她,她就咒人家去死,碰到脾气好点的相互之间骂一顿吵一架也就算了,碰见狠点的,人家直接上来就是一耳刮子不废话。
别看赵兰在熊胖子家横着走,其实也是个没成算的,也是捡软柿子捏的那种,碰到那种扇耳光撕头发的,她可是印第安办法都没有的。
陈大嫂懒得搭理她,横了一眼。
倒是陈老太好歹是个长辈,见有人骂自己儿媳妇儿,叉着腰问候母亲了:“我呸呸呸,臭不要脸的,肖敏是我儿媳妇儿,给我家干活怎么就是给人家家里干活了,你看看全队里像你这样懒的婆娘还有几个,像你这样不要脸苛待人家儿子老娘的还有几个,你以后出门也小心一点,小心打雷天上的雷劈你,下雨地上滑死你,喝凉水都要呛死你,再瞪我,你寻思着我们家三个打不过你一个是吧。你还是看紧了你们自家人吧,你自己这样对人家儿子,小心老了以后遭报应噢。”
全大队谁不知道赵家几姐妹的名声啊,现在哪怕是熊胖子跟她离婚放她回娘家,估计最孬的男人都不会找赵家的姑娘了,那可真是全大队最没谱的一家人。
赵兰的脸皮红一阵浅一阵的,又气又恼的:“要你管!”
一山更比一山泼,陈老太当年也是四周八邻有名的泼妇,吵架服过谁?
不存在的!
“那你管我家事儿干啥,赵菊是我儿子的媳妇,是我孙子的娘,现在也管我叫一声娘,我们陈家对她不好了你们娘家可以给她出头,我们婆家对她好了你们娘家也来眼红,你们脑子是不是有问题,难怪养出赵大舅这样的儿子出来,他打牌赌博被抓起来劳动教育又不是我们对不住他,是他自己不学好,退一万步说是你们家大人也没有教好,你们不好好管自己家的人倒管起我儿媳妇来了,瞪我,你再等我看看,信不信我把你眼珠子抠出来。”
村里的人看到她这个情形都哄堂大笑,看吧,这就是赵兰,在家为难老婆婆,看见人家老婆婆凶起来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更有喜欢招事儿的还跟熊胖子的娘说:“看看你媳妇,对着凶的人就凶不起来,以后就这样治她,反正这个人烂了良心的你对她好,也不要指望她给你养老送终噢,你还有儿子孙子呢。”
恰熊胖子娘就在旁边看热闹呢,这熊胖子娘还没有陈老太年纪大,要不是顾及这儿子的面子,能给这泼妇欺负了?
偏偏赵兰一点都不了解老人的苦心,人敬她一尺,她要挖人祖坟了。
要不是赵兰自己嘴贱谁还能上杆子骂她不成了?
这两日可真不轻松,又要搬又要扛,有时候还要弯腰捡红薯,累得个够呛。
出了门还要跟泼妇吵架,这日子真是过的很累了。
不过陈老太还真是不是那种一点都抠不出东西来的老太太。
儿媳妇嫁人也不是要你跟娘家斩断关系,时兴年节的孝顺陈老太也不是不给,家里腌肉的时候,老太太就留了最好的三块五花是留给媳妇儿们拜年回去送礼的,就算是赵菊最近作妖,但是三个儿媳这三碗水就要端平了。
别看陈老太骂人的时候一套一套,以前也看不得陈二嫂给娘家东西,但该给的不该给的分的清。
想通了这事儿就过的顺遂了。
等到红薯粉都晾干就是几日后了,陈家这一批一共得了五百一十斤红薯粉。
这玩意儿一般人家里都不制,老太太留下了二十斤自己吃,五斤给闺女,再匀了三个媳妇各自三斤让她们拿回娘家,其他的四百七十多斤就都拿去卖掉了。
今年城里的日子也比往年好过一些,猪肉那些眼看着还涨了一点价,又赶上人人都想过个好年。
肖敏跟陈大嫂把这东西大清早的推到集市边上,很快就有买菜的妇女问。
陈大嫂胆子小,她就是过来打酱油的。
倒是肖敏,以前小时候就跟着哥哥出来卖过东西,知道什么时候没有治安大队过来抓人,她们今天是背着过来卖的,其他的粉都寄存在别处,就两人背篓里面各自五六十斤,也不张扬。
“你们这红薯粉是自家制的?”自家制的意味着不要粮票,不要粮票就意味着有的加餐,有的加餐对于现在收入水平提高了不少的城里人来说就算贵一点也不是回事。
肖敏:“婶子,都是自家制的呢,今年家里红薯收的多,也不好放,就都制成了红薯粉,您看看,足干足干的,这要放在家里没菜的时候可以当菜吃,细粮少的时候当细粮,不要票呢。”
中年妇女显然被那句不要票给弄动了心:“得,你这粉怎么卖的,有多少?”
肖敏:“七毛钱一斤。”
七毛钱一斤 ,要说贵,还真是贵,因为猪肉也就卖七八毛钱一斤,粮食能卖出来个肉价钱,但说不贵也不贵,粉干是风干了的,比米饭那些粮食量要足,而且不要票,更何况这玩意儿稀罕,供销社都没有得卖,中年妇女感觉过了这存有没这店,想买觉得贵,不买又怕回头没得卖了。
肖敏压低了声音:“婶,今年城里都涨工资啦,什么都涨了一点,你们工人过上了好日子,还稀罕这点钱吃点好吃得么,这红薯粉是有点贵,但你在城里没有票也买不到不是,而且这足干足干的粉,要比米饭实诚,过年过节的炖上意过腊肉炖粉干,味道多美?”
工人确实过上好日子了,家里的几个工人一个月都加了十几块钱呢,几个工人一个月加起来都多了四五十的工资,想想这,也该吃点好的。
是有点贵,但是想着黑市上面买一斤大米也要四五毛钱呢,过年吃点红薯粉又咋了,还是想还还价:“能少点嘛,少点我给你拿走十斤。”
肖敏咬牙:“要不就六毛五,您看着合适就买,不能再低了,这些红薯都是家里种的,我还想卖掉换点大米过年好吃呢,给了您这个实惠,您回去帮我们也宣传宣传啊。”
一看一下子少了五毛钱,十斤也才六块五毛钱,中年妇女掏了钱,欢天喜地的买下来了。
临走前肖敏还在说:“婶,这个价格真是很实惠了,您看看有邻居如果要,再带人过来买一点呗,我们乡下过来的,不容易。”
中年妇女还沉浸在刚刚砍掉一块钱的喜悦之中,连连说好,走了一会儿又折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妇人,她加了十斤,对方也买走了三十斤。
两人走的时候都是欢欢喜喜的,好像沾了大便宜。
真没想到这趟这么顺利,这一下子就卖掉了五十斤啊,陈大嫂看着空掉的背篓,深深的感觉到了她跟肖敏之间的差距,肖敏着涨嘴巴真厉害啊,难道说她打算今天一天把四百多斤红薯粉都卖完吗?
她觉得肖敏真是看上去比想象中的要聪明很多。
等到她走后,陈二嫂好奇的问:“咱不是说好六毛卖的嘛。”
肖敏:“嫂子,这你就不懂了,你卖多少钱人家都会嫌贵,都会还价,所以你得叫高一点,她要是再还价还能少两分,但是咱不是一次性少到位了,十斤也不少了,给她便宜了五毛钱,我又给她算了个旺称,你不是见她挺高兴的吗?”
是挺高兴,走的时候还觉得占了大便宜。
还带了个回头客过来呢。
陈大嫂又问:“那你怎么知道这里会有人过来买东西呢?”
第26章
大嫂性子最是温和,也很少跟人起争执,还有一点,她这个人比较实在,不像肖敏油滑油滑的。
陈大嫂问:“那你是怎么知道这里会有人过来买东西呢?”
其实肖敏回去的这一路,是回去跟肖军学师去了,她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偶尔跟着肖军跑跑腿,家里并不曾让她参与进来倒卖的生意,这么多念自然也就生疏了,但是打小跟着肖军走街串巷的收东西,上手起来她还是要比一般人要强。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肖敏跟肖军请教过来的问题,兄妹两人就做生意这件事情做了一次深度的交流,肖军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多少有经验,他便把自己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竟然,一一告知了妹子。
肖敏指着这里的路口,说道:“你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个纺织厂,这工人里面,就属纺织工人跟铸造工人收入高,当然可能有更高的只是我不知道,而且你看看这个地方,是供销社门口,大清早就有很多人拿着票来排队买东西,城里供应不上的话,有票据也不见得能买得到东西,她们走出来四处张望你以为在看啥?”
说完这话,她从口袋里面逃出来一个小本本,写下来刚才卖掉东西的单价、重量,最后拿了多少钱。
这个陈大嫂看懂了,肖敏是在记账,毕竟这是大家伙的钱放在一起的呢,肖敏这是怕回去不好跟老太太交差。
陈大嫂觉得这里面高深莫测,一般的脑子都想不通,像她就适合种种地给肖敏打打杂就好,想到这里陈大嫂默默的把肖敏背篓里面的重物放到自己框里,她也用心看肖敏跟人是怎么交流的。
陈大嫂:“你真厉害,跟你比起来我就像个榆木脑袋,这趟出来感觉就是沾了你的便宜呢。”
肖敏笑笑:“说啥呢大嫂,你力气大啊,推板车我就推不动,要不是你一路这样扛着东西,我一个人怎么能到城里来啊,还是要靠你呢,咱们收红薯不是也靠咱娘,没有娘在村里的好人缘,还有大江哥那边的关系,不少人都要说闲话的,在家里还有好多事情也少不了那几个小丫头。嫂子,不是说有脑子就能成事,我们是一家人呢。”
这就是分工合作的原理了,前一世肖敏就是搞小本经营起家的,记账难不倒她。
陈大嫂感慨:“我就是觉得你脑子好,能想通想明白。”
肖敏:“你说啥呢,咱们是一家人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做啥事还能一个人成事不,就算是咱们以后分家了,咱们也是一家人,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掰不断的,你们以后有了啥好事,肯定也是想着我们的呢。”
陈大嫂嘴里还在嘀嘀咕咕的:“就是觉得占了你的便宜——”她心里琢磨着找个机会得给乖宝买身新衣裳,肖敏跟陈小军的心头肉就是小乖宝。
肖敏的手拍拍陈大嫂肩上的落灰:“想这么多干啥呢,想想好的,咱们卖完东西去国营饭店吃顿好的,我跟娘说了,出来吃饭全算公账上,别说了啊,快点看看那边又来人了,大嫂这回你来。”
别说简简单单一件事情,怎么肖敏做起来就驾轻就熟,好像天生就是干这块的料子,她就愚钝好多,很多事情要问了肖敏她才知道。
但是这回陈大嫂学着肖敏的样子,别人总砍价总砍价,最后让了两分钱,六毛二又卖掉了三十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