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飞向人马座-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总指挥的白发苍苍的形象。他举起右手,挥舞着,同时响起坚定、沉着的声音:“‘前进号’的勇敢的宇航员们,祝你们胜利归来;邵子安同志,启动吧!”
他们既没有听到爆炸声,也没有感到摇晃,只觉得身体往下一沉,宇宙飞船就笔直地朝蔚蓝色的天穹窜上去,留在地面上是延伸到四十二公里的一片响彻云霄的欢呼声……
(二十二)亚光速飞行
如果打开“东方号”的全息电影屏幕,那末,将会看到这么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一艘宇宙飞船,正在绕着一个看不见的东西疯狂地旋转。第一圈,它靠得近了点儿,似乎快要落到那看不见的黑洞里了、但是,蓦然间,它加快了速度。第二圈,它以更疯狂的速度绕了过去,离开得远点儿了。这一切,都是令人眼花统乱地进行的。螺旋圈儿越转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宇亩飞船就象一柄旋转着的雨伞上的水珠一样,甩了出去。
这幅场景,“东方号”上的三位宇航员是看不到的。
疯狂的加速度不但把他们紧紧压在座位上,而且就象当头一击,三个人全昏过去了。
在将近七年的失重生活中,他们的心脏跳动得何等轻快啊!可是,突然间,心脏受到异乎寻常的重压,几乎由于过重的负荷而窒息。
“东方号”甩了出去,离开黑洞以后,这几个人才陆续苏醒过来。
“我们离开黑洞了吗?”亚兵嚷道。他急急忙忙解开皮带。但是继恩比他动作还快,一下子就跳起来多么好啊,他们又处于失重状态了。受到重压过后的心脏搏击得非常剧烈,他们也猛烈地呼吸着机舱内不断更新的空气。继恩用极其轻盈的动作冲到仪表桌前,他低头一看:加速度:○瞬时速度:149 ,782 公里/秒那边继来还在说:“我们怎么一点儿也看不见黑洞呀?”但是继恩完全呆住了。
每秒十五万公里,这是光速的一半。除了基本粒子,人类从来没有获得过这个速度。
这么一艘庞大的宇宙飞船具有这么高的速度,不知会产生什么效应?
奇怪的是,他们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这种从来没有人体会过的高速度——当然,他们明白,速度不论多高,人是不会感觉出来的。但是,如果达到光速,人的生理感觉是否会发生什么重大变化呢?
亚兵和继来都去看了这个数字。他们也明白,他们的宇宙飞船,就象在回旋加速器的强大磁场一样,被黑洞加速了。是好事,还是坏事?要看航向。如果航向是背离太阳的话,他们将难以有回来的机会了——速度达到光速的一半,地球上飞来救援的“前进号”就很难赶上了。但如果航向是反过来向着太阳的话,那么,它们就舍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回到地球附近,那时,“前进号”是可以很容易地伸出救援之手的。
关键就在于测定航向。
三个人面面相觑。他们的心里都透亮透亮,但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反正,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早一点迟一点知道有什么关系?要准备着承受:最大的欢乐或者最大的打击,不要因为过度的欢乐使心脏跳动得太剧烈而晕厥,也不要因为致命的打击把三个长期远离祖国和亲人的青年的心摧垮。啊!……
继恩瞅着他们俩。他在伙伴们的眼睛里读到多少希望的闪光,又读到多少害怕失望的激动!他犹疑着。
七年来他没有这么犹疑过,无论是在刚刚被抛入宇宙空间的时刻,在继来生命垂危的忧虑里,在暗星云挣扎的日日夜夜,或者面对强大的黑洞而准备搏斗的关头。
在接到宁业中的电报以后这一段短短的时间里所经历的一切,暴风骤雨地展现在他面前。幕,终究是要揭开的……
继恩紧紧抿着嘴唇,轻声喊:“3025,开!”
宇宙显现出多么古怪的一幅图景啊!在宇宙飞船的前半部天空,成干成万颗紫色的星星在闪烁、浮动;而在飞船的后半部,又是成千成万颗红色的星星在闪烁、浮动。当然,“东方号”速度这么快,它迎面的星星肯定是要发生紫移的,而它背面的星星则要发生红移。
然而,不,这不是星星的红移或紫移,这些星星甚至不是星星,而只是一些闪光,一些紫色和红色的闪光。也许是星星吧,不过是在亚光速条件下的歪曲了的影象?
不知什么时候,亚兵和继来已经靠近继恩身边。
亚兵轻声问:“这是什么现象?”
继来皱着眉头说:“我一点儿也认不出米哪颗星星是哪颗星星了。”
“恐怕……”继恩迟疑地说。“我也说不清楚。我们是在亚光速条件下……”
“我们怎么测定航向呢?”亚兵愁眉苦脸地说。
继恩思忖了一会儿,斩钉截铁地说:“算了!到哪儿也没关系。我们总算经历了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旅程,体验了人类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生活。关于宏观世界的高速运动,过去人们只有一些推测、猜想,现在我们要好好利用这条件做些研究工作。”
“可是,成果……”亚兵悄声说,他忽然象蜂兹似的跳起来。“我们的望远镜……”
顺着他的手,继恩和继来只看见一根钢索在晃动,望远镜,早已不知去向。
“一定是叫黑洞吸去了。”亚兵恨恨地说。“我还有一部分底片没拿回来呢。”
“多半是在我们高速旋转的时候,不知甩到哪儿去了。”继恩解释道。“现在它大概也成为宇宙空间的一个独立天体了……你刚才说到成果,我们的成果当然是巨大的,即使你后来拍的底片丢失了,单就剩下的底片来说,也是了不起的成果了。至于地球上的人类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可以在‘东方号’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很多工作。就算我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东方号’还将作为一个天体在宇亩空间长时期运转下去。将来,人类在深入向宇宙进军的时候,会找到它的。我们的劳动成果也不会白费……”
“哥哥!”继来激动地紧紧摄住了他的手,泪流满面。
亚兵的眼睛也湿润了。
“干!”他坚决地说。“现在马上开始,我测量这些闪光的波长……”
“前进号”没有进入星际云,它以右船擦过星际云的边缘,而且立刻着见了银河系的核。
在这近两年的航程里,程若红自修完了天文学的课程。她一直因为自己的这个偶然的机遇高兴非凡,并且十分感激岳兰。这两个年轻的女宇航员已经结成了密不可分的朋友。
宁业中还在研究中微子,当然也研究宇宙飞船捕捉到的、贯穿于宇宙空间的各种基本粒子。
“前进号”有一个十分良好的高能物理实验室。
他现在一点儿也不后悔这次航行了。地球上没有一个高能物理学家得到过这么优越的条件,而他,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的研究成果将来肯定会轰动全世界的。
岳兰全副精力用在搜索上。她操纵着宇宙飞船,就家驾驶汽车一样得心应手。越过睹星云以后,她知道,目标近了。她开动了“前进号”面向四面八方的激光探测器。不断的空白。有时遇到一两颗宇宙空间流浪的陨石和尘埃,“东方号”却仍然没有讯息……
“休息休息吧,岳兰女且。”若红恳求地看着充满焦虑的岳兰。“让业中守着……”
“我怕我们飞得太快,很容易跟‘东方号’错过。”岳兰忧心忡忡地说。
“可以减速。”业中插进来说。“或者在附近兜圈子——我也认为不要再往前飞了。”
“问题是,我们没有‘东方号’的准确方位。”岳兰皱着眉头说。
“用中微子电讯机发一份电报,”若红提议说、“向各个方向都扫描一遍。”
“就算他们收到了,怎么回答呢?”
“他们可以用微波通讯设备回答。”业中回答道。
“我记得你说过‘东方号’是有这种设备的。”
“好的,”岳兰沉思着说。“我们再搜索三天,好吗?”
就在第三天一大早,激光探测器的屏幕上忽然出现了暴风雨般的斑点。是什么?星团?
或者只是一伙流星群?太阳系里面就有不少,太阳系外恒星际空间就没有流星群吗?但是,这些斑点又忽然消失了,电视屏幕上象撕裂一样出现一道很浓很浓的痕迹。
岳兰看得发呆了,她甚至没有听见宁业中的叫嚷:“就是他们呀!”
老红飘过未,拉拉岳兰袖子,指指业中。
“刚才过去的就是‘东方号’!”业中激动得脸色苍白。“和我们斜斜相交叉,差点儿没相撞……”
“什么?什么?什么?”岳兰连声问。
“赶快掉头呀,我的天!”宁业中说着,就飘回沙发上。“你们也快来,捆好自己,掉头,要不,赶不上了。
他们速度跟我们不相上下……“岳兰和若红匆匆忙忙捆住皮带的时候,岳兰问道。
“你怎么眼睛那么尖,偏你看见了?”
“不是我眼睛尖,仪器不就显示了?只有两个极高速度的物体相遇才会发生那样的冲击波。快,掉头,一百四十度,开动红外跟踪器!”
岳兰机械地照办了。
“前进号”尾巴喷出一股炫目的强光,在太空中急促翻一个筋斗,就斜斜折回去了。
他们刚刚从短暂的、但是极强烈的超重中复苏过来,宁业中又嚷道:“加速!”
岳兰却不理会。她打开微波通汛设备,拍发出下面的电报:“‘东方号’,继恩、亚兵、继来!我们来了。‘前进号’,岳全、宁业中、程若红。”
几乎是立刻,她就收到回电了:“‘前进号’!非常高兴。你们在哪儿?怎样会合?
向未见过面的程若红同志致以最热烈的敬礼!继恩、亚兵、继来。“”三秒。“岳兰高兴地说。”业中,着红,你们看,距离只有四十五万公里。“
三个人久久看着屏幕上的这几行字,沉默着。巨大的喜悦充塞着岳兰的胸膛,她的心脏几乎蹦出了胸口。
还是宁业中首先嚷嚷起来:“快加速!”
然后他又喃喃自语:“奇怪!他们怎么也有那么高的速度?难道他们在宇亩空间找到了新的能源?”
“等到会合了,你不就明白了吗?”若红笑着说。“书呆子,发愣什么,帮岳兰女且操纵吧。”
岳兰又给看不见的电子驾驶员下达了指令。这回,由于三个人都没有捆好,被加速度重重地抛到舱壁上,一个个碰得骨头都痛了。而这时,他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前面的“东方号”,仿佛慢慢慢地飞行。不大一会儿工夫,“前进号”又赶到前面去了。
“不行。”岳兰重重地倒在沙发上。“我没法驾驶好,若红,你来。”
“我怎么行?”
“你是真正的飞行员嘛。特技飞行你都会做,这不比特技飞行难,主要是我……你看!”
岳兰举起手,她的手象树叶一样籁籁发抖。
宁业中说:“根本用不着动手。你有一个出色的电子驾驶员。我来,号码是……2012,慢,向目标靠拢!”
最后几句指令他下达得又准确又干脆。
飞船颠踱了一下。过不大一会儿,他们看见,“东方号”一点点地赶上来了。
两只飞船并排飞行着。大家都没有窗户,但是都打开了电视屏幕。互相之间,人是看不见的,只看到对方的宇宙飞船象是一动不动地悬在宇宙空间。
两艘宇宙飞船交换着电报:“别动,等着我们靠拢。”
“我们动不了——没有燃料。”
宁业中忍不住了,拍发了这样的电报:“你们从什么地方找到能源?”
回电是这样的:“没有能源——天体运动的力字法则帮助了我们。”
“哦,”宁业中惊叹了。
在“东方号”的屏幕上,看到“前进号‘”一点点地靠拢——非常慢,|Qī…shu…ωang|就象船靠码头一样。
“快,”“继恩忽然醒悟过来。”穿上宇宙服。“”我们没有喷气推进器了。“亚兵提醒他说。
“我们要在舱门口迎接他们。”
正在这时,屏幕上看见“前进号”舱门边外壳上伸出一根大约三米粗的管子,直对着“东方号”的舱门。
他们感觉得出这根管子接触到宇宙飞船船身的微微的震动。地们穿好宇宙服,打开舱门,看见两艘飞船已经依靠这根管子衔接在一起。管子里面是亮的。那边。
“前进号”舱门也打开了,穿着宇宙服的三个人络绎走了出来。
(二十三)H
就在两艘飞船间的这条甫道上,六个人团团抱在一起。
隔着头盔,一大家不能交谈。但是彼此都看得见对方的激动的脸孔,两眼进出的热泪。
八年过去了,他们曾经以为今生今也再也不能相会,然而,却在这离地球八万亿公里之遥的太空,如梦幻似的相送了。
继恩作出手势,邀请“前进号”三位宇航员进入自己的机舱。
岳兰却从宇宙眼里掏出一个什么仪器,象手电筒似的,沿着甬道对着跟“东方号”接缝处照了一圈。继思明白,这是检查有没有漏气哩。他心想,才过了七、八年,地球上的科学技术不知进步到什么地步了?完完全全的自动化。他们只看到钢管伸过来,碰了碰“东方号”的船壳,既没有看到电焊机,又没有看见电弧的光焰,而且顶多五秒钟,就焊得严丝合缝。继恩凑过去,隔着头盔看,纲管和飞船外壳的接缝处一点儿也没有焊接的痕迹,就象是天然长在一起似的。哦,这技术!
比起来,他真是显得无知了。他从透明的头盔里望望亚兵和继来,他们似乎也有同样的想法。
岳兰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然后,站定了,突然间摘下头盔,露出一张美丽的、喜气洋洋的脸。业中和着红很快也把头盔摘掉了。只有继恩三个,他们的头盔上得比较结实,手又哆嗦。一半天也摘不下来。岳兰三个,一人拖着一个,把他们拉到“东方号”的驾驶舱内。
继恩八年来头一次毫不掩饰地让自己倾泻下滚滚的热泪。
岳兰也毫不羞赧地望着他,拉着他的手,紧紧、紧紧地攥着。她怎么也看不够他。完全长成一个浓眉大眼、仪态沉着的青年人了。只有一双眼睛。还是那么热情,锋利,仿佛光芒四射的两支箭,却仍然带几分稚气。
他既象、又不象八年前分子时的邵继恩。岳兰记忆中的邵继思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小伙子,而如今的邵继恩呢,却是一个成熟的、矫健而利落的青年人。
岳兰也看到自己的形象在继恩眼神中所引起的变化。先是激动,狂喜,然后带着简直是崇敬的心情。眼泪并没有完全遮住继思眼珠里所迸发的火一样的热情。他完全忘却了别人的存在。他的心剧烈的颤栗也传到手上,又通过岳兰的手传到她的心上,仿佛彼此听到对方心脏的怦怦跳动。
宁业中和钟亚兵搂在一起,互相打了一拳。身材魁梧的亚兵把业中打得哼哼叫起来。
若红站在一旁微微笑着。继未走过来,亲热地喊:“若红女且!”
“你是继来?”
两人立刻拥抱在一起了。
宁业中嚷嚷道:“若红,过来,见见你哥!”
这声音是那么大,把继恩和岳兰也惊动了。他们看见,亚兵倒退了一步,望着面前这个秀气伶俐的姑娘,满脸惶惑。他嘟囔着说:“我才离开八年,我妈几时养出这么大一个女未女未了?”
业中,岳兰,甚至连若红,都忍不住扑哧笑了。
岳兰说:“亚兵,你爸当师长了。我们出发时他还来送行。原来若红在他的部队里当飞行员、你爸已把她收养为义女,这不就是你女未女未了?你看这女未女未多好,又漂亮,又能干,又聪明……”
“哎呀,岳兰女且!”若红叫起来。
岳兰瞅了她一眼,又指指业中。“亚兵,你还得敬个礼,这就是你女未夫!”
亚兵,继来,甚至继恩。都愣住了。等他们回味过来后,立刻一齐笑开了。
继恩揩拭着眼泪,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得了,业中,按老规矩,‘娘亲舅大’,亚兵是大舅,你先敬礼!”
“我几时修到这么一个漂亮女未女未呀?”亚兵高兴地说。
倒是若红大大方方,飞到他跟前,叫了声:“哥!”
亚兵打量着若红。他是独生子,他曾经十分羡慕继恩有一个女未女未。而现在,他自己的女未女未竟站在他面前了,而且又是在这么一个场合。他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爸妈身体都非常好。”若红低声说。
“啊!”亚兵象大梦初醒一样。“好女未女未……若红!”
他又转个身去,又打了业中一拳:“想不到你和我攀了亲家,真是个‘博士’——box !”
继恩笑着说:“有这样的哥哥吗?亚兵,你的拳头业中怎么受得了!”
亚兵可还是愣头愣脑地说:“这女未女未……模样儿还有点象岳兰呢!……咦!博士,我要是在家,还不会答应嫁给你!”
“你说些什么呀,亚兵!”继恩扬起眉毛。
岳兰说:“业中是真正的博士了,高能物理专家。你不知道,他为找寻你们做了多少工作……”
“我是高兴得过了头了。”亚兵抱歉地说。他又转向若红:“女未女未,别见怪!我们钟家人就是这性格。”
若红始终笑着。继来也笑着。哦,笑声在驾驶舱内回砀。
宁业中忽然嚷嚷起来:“你们得告诉我,到底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把‘东方号’加速到这么高的速度?”
“一个黑洞!”亚兵神秘地说。
“什么黑洞洞儿?”
“黑洞,Black hole,你不明白吗?
还算是高能物理学家呢!“
“哦,黑洞!”业中不好意思地笑着。“我始终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假设。”
“为什么?”
“我读的书上就写着:宇宙间是不可能有黑洞这种天体的——一切物质,甚至光、电磁波,都往里吸,最终不是导致运动的终结吗?世界上运动可能终结吗?”
“真是形而上学!”继思嘲弄地说。“整个世界,运动当然不可能终结,在一个小局部,为什么不可能?再说,黑洞里面,物质不再运动了吗?未必!”
“再说,我们亲眼看见了!”亚兵又急忙纠正道。“不是看见黑洞,而是看见它怎样把物质往里吸——这可直是十分有趣的景象呢!”
“那怎么没把你们吸了去?”
“书呆子!”亚兵亲热地又打了一拳。“吸了去,咱们还能见面吗?”
“可是,到底得有个办法。”业中执拗地说。
“喏,我们的邵继思船长,虽然不是什么‘博士’,却也有一套。他在紧急关头脸不变色,心不跳,硬是用十五部宇宙服的推进器,闯过了黑洞这龙潭虎穴,黑洞不但不能把我们吸进去,反而成了一个巨大的回旋加速器,帮助我们提高了速度!”
这一段话说得有声有色,所有听众,包括继来,都呆住了。业中高兴得跳起来:“好亚兵,大舅爷!所有数据你都得给我留着呐。”
“当然,”继恩微笑着说。“还得请你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我总有这样的感觉,利用天体的引力、辐射、磁场,星际航行是可以只用少量的能量来进行的。
一旦这问题解决,我们就能够到任何遥远的地方去。“岳兰定睛瞅着他。多么了不起的小伙子!刚刚经历过八年的艰苦的旅程,他的思想又转到更遥远的宇宙空间。
不知什么时候,若红靠近她身边,悄悄说:“岳兰女且,我现在非常、非常了解你的感情……”
岳兰不说话,只是亲眼地把若红搂住。
继恩又对业中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收到你的电报还不到一年,我们离开地球也将近一光年远了。你们竟然能用光的速度飞行吗?”
“好个物理学家!”宁业中喊道。“让我来看看你。刚才岳兰完全把你垄断了。”
“可是你还是得先回答我的问题。”
“你们有中微子电讯机吗?”业中反问道。
继恩坦然承受着他的目光,回答道:“我做了一架中微子接收器,至于发射机,我们没有做——没有能量。”
“在哪儿呢?”
亚兵指了指那架继恩用手工制的样子古怪的机器。
“了不起,真正了不起!”业中试验了一下,赞叹道。“在这艘飞船内,没有电脑设计师,没有参考资料……哦,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岳兰那么爱你了!”
岳兰的脸一直红到根。继恩说:“净说傻话!你为什么不回答我的问题?”
“接到电报时你们离地球多远?”业中问。
“大约八万七千亿公里。”
“那就是旦0。87光年——我的电报不是在那之前九个月发出的吗?九个月,再加后来这一年,时间不就够我们用的了?”
“别听他胡说。”岳兰插嘴道。“事实是……战争时期,他去搞中微子电讯机,他尝试着发出一通电报,不想果真叫你们收到了。”
“战争时期,就有营救我们的计划吗?”继来急忙问。
岳兰解释道:“战前,不,从你们飞走的第二天起,总指挥部就作出了加速建造‘团结号’、以支援火星实验室的决定,又作出了建造‘前进号’以找寻你们、进一步开展恒星际空间科学研究的决定。‘团结号’两个月后就起飞了。现在火星上已经建设了一座科学城、至于‘前进号’,在预定出发以前三个月,由于爆发了战争,计划打破了……”
哦,现在明白了,地球上的同志为着救援他们,作出了多大的努力呀!一艘宇宙飞船毁于战火了,又重建了一艘……
继恩的眼睛又一次籁籁地流下了热泪。有这样关怀同志的党、领导、集体,是幸福的,即使在宇宙空间中流浪了八年,不止一次经历过生和死的考验,也是幸福的……
“爸爸妈妈身体都很好,我妈身体也好。”岳兰又靠近继恩,小声、匆忙地说。“盼着你们回去。”
继恩默默地点着头。
岳兰又提高声调。从容不紊地说。“现在我们已经组成‘东方—前进号”联合飞行组。
继恩任组长,我当副的……“”不,你来。“继恩阻止说。
岳兰嫣然一笑。“当然,领航员还是我当,因为驾驶台在‘前进号’上,目前就是这样。继总和亚兵还住在这里,继来到那边去和我住在一起好不好?我自己有一个房间。反正两艘飞船已经对接在一起,来往是很方便的。我们现在就飞回去。你们各人的科研项目照常进行。进入太阳系以前就开始减速。我们的计划是:到地球大气层顶部,我们的速度要降低到每秒八公里,这样,进入大气层,就可以象人造卫星一样,减少和大气层的摩擦,并且能够准确地2004基地……现在,各就各位,把自己固定好,我要改正航向了。”
“速度那么快,你怎么定向呢?”亚兵问道。
岳兰邀请道:“来,你们三位,都到‘前进号’看看。”
“前进号”并不比“东方号”大,却多了许多仪器和设备,而且全部是用口令来操纵的。
岳兰沉着地下着指令:“3154,开!”
上舷前方一个荣光屏幕地亮了,有一个亮点在闪烁。
“这就是太阳。”‘她平静地说。
亚兵摇摇头:“飞得那么快,太阳也是看不见的。”
“这不是‘看见’,亚兵。”岳兰说。“这是定位的讯号。现在太阳不在我们航向前方。你忘了吗?我们是顺着你们的航向飞的。”
“哦,”亚兵恍然大悟。“这么说来,如果你们不来跟我们对接,我们不定飞到什么地方去。”
“你很容易就了解,3242,开”
飞船正前方的屏幕亮了。有几颗星星,其中最亮的是一颗红色的。
“参宿四。”岳兰说。“我们正在飞向参宿四。”
继来记起很久以前亚兵给她上的启蒙天文课,笑道,“就是那个大得把地球都装进去的家伙吗?”
“家伙”一词引得大家都笑了。
“快别提些傻问题了。”继恩说。“我们整整落后了八年,好象从月球上来的人一样。”
“那么,我们就改正航向吧。”亚兵热心地说。“管航向调整的电脑号码是多少?”
“你老兄是要把我们撞得头破血流吧?”业中嘿嘿笑道。“不把每一个人固定好,不得下达指令。”
“改变航向又要经受一次超重。好,大家都固定自己,各就各位。”
“东方—前进号”两艘连在一起的宇南飞船,就家一个很大的“H ”字,在宇宙空间转个大弯子,踏上了飞回太阳系的归途。他们把暗星云、黑洞、银河系核……
一切曾经使他们激动、烦恼、担忧、恐惧等等的天体遗留在后面,正前方是一颗黄色的亮星——这就是太阳。
(二十四)秋天?还是春天?
“东方—前进号”联合宇宙飞船胜利返航的消息轰动了全世界,这是不待言的。从他们进入太阳系的疆界——冥王星的轨道上,立刻拍来中微子电报,七天之内,全世界有多少人要求到宇航城来亲眼目睹这盛况啊!虽然,这些年头,宇航事业已经是那么发达,去月球就象到疗养地一样方便——事实上,真的在月球上开了一所疗养院,利用它的六分之一的重力来治疗心脏病患者。但是这两艘宇宙飞船深入宇宙空间达一光年之遥,并且在亚光速飞行中实现了对接,这是轰动新世纪的一件大事!
宇航城由于宾馆的限制,不得不谢绝了许多外国朋友的访问。但是专业的宇航学家、高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等,仍然蜂拥而至。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代表也云集宇航城。
在2004基地四周,甚至搭了最现代化的临时帐篷。几百部电影机和电视录像机对准了火箭发射场。
人们都在议论九年前的事故。是的,一次“失事”,其结果却变成了丰收,他们在九年的航行期内一定积累了不少科学资料,为研究宇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们纷纷赞扬,只有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具有这种把“灾难”消化、变为“收获”的能力。哦,九年前,“东方号”突然飞走的时候,世界上有多少报纸报导过这场事故啊!
“本世纪的伟大工程——‘东方号’毁于一旦”、“火星实验室面临巨大威胁,预定输送给养的‘东方号’失事”、“机器人间谍破坏。三名中国青年被放逐于太空”……啊,读读这些报纸标题!有的惋惜,有的同情,有的幸灾示祸,有的讪笑。可是九年后的今天,全世界的报纸不得不震惊于“东方—前进号”的胜利返航。有的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继恩、亚兵、继来的照片——当然是九年以前的,登在报纸上云启然,躲在阴暗角落里咬牙切齿的人还是有的,甚至有的报纸也这么写:“是骗局还是真实?——尚待揭晓。传闻九年前失事的‘东方号’宇宙飞船竟无恙归来”……
一周之内,这桩大事占领了全世界报纸的头条。在宇航城,也显示着极其繁忙的景象。
只有这桩大事的中心——2004基地,是冷静的。三重激光、雷达和高压电流保卫着基地。
最近一圈的欢迎者也在十公里之外。
邵子安和霍工程师已经住到基地上,总指挥也经常来,钟师长也来了。齐政委和他的助手——小凌和小杨更是忙得没有一点休息:要保证返航的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