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静姝:“现在要自己过日子,自然就会了。”
  杨孟英半信半疑,裴静姝是她看着长大的,以前在家时就从没做过灶台上的活。到了顾家这边,因着顾明轩每个月有工资拿,顾家人口那么多,更轮不上裴静姝上灶掌厨。
  难不成是裴静姝不想做事儿,才故意装作什么都不会?
  没想到自己幺女竟然这么老奸巨猾,倒是她小瞧了。


第9章 
  裴静姝这边吃得香,隔壁老三两口子却在犯嘀咕。
  “就我们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你看人家不干活的,现在却能吃香喝辣。”张慧英气道。
  “你在这里发牢骚有什么用?那是大哥用命换来的,人都不在了,钱拿来有什么用?”顾明仁说。
  “那凭什么二嫂他们还能分到100块钱?老妈这心也太偏了。”
  张慧英对裴静姝倒没有那么多的怨言,毕竟裴静姝死了老公,拿了这笔钱之后也断了的财源,依裴静姝那种败家性子潇洒不了多久。她是怨裴大娘心中只有二房,事事都偏心。
  裴静姝那边传来油烟香味儿,刺激得张慧英更加气了。要是她像裴静姝那样有个得力的娘家,何至于被欺负成这样。
  她这正气着,夏金桂过来了,“三弟,我那两块土没菜,去你地里拔几窝小白菜秧……”
  张慧英满肚子的气,“我们那小白菜秧总共也没多少,是要留着过日子的,你那么多钱,几分钱一斤的菜还问人要。”
  “唉哟!三弟妹,这是什么意思?你要嫌不公平,你去找妈要!那些分了六七百走的,你怎么不说?就会对我使气,你那地里的菜当初还是我种下去的。”夏金桂也不爽了,大声嚷道。
  杨孟英是个暴脾气,一听这话端着碗就出去了,“你要死了老公,我们静姝不分你老公一分钱!你拿着人家顾明轩卖命的钱,还嫌少了?就你脸大!”
  夏金桂气得满脸通红,不过她看着杨孟英手上那一碗泛着油光的清炒豇豆,眼睛更红了。
  张慧英也注意到了,她早上只喝了两碗清汤稀饭,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看着杨孟英那一大碗豇豆,直咽口水。
  夏金桂气匆匆地回到自己屋,从泡菜坛子里捞了几根酸豇豆当菜吃,嘴上骂道:“我就看那一屋狐狸精能潇洒多久!”
  饭后,窦晓霞收拾碗筷。
  裴静姝和裴静龙去看挖小茅坑的地方,最后决定就在后檐挖个小坑,再搭个简易的草棚做厕所。
  杨孟英之前给裴建国打过招呼,让他回去喂猪煮饭。她在裴静姝这边吃得满嘴流油后,倒也不急着回去,就对裴静姝道:“我去你的菜园地看看。”
  裴静姝略微一想,倒也没阻止,就和杨孟英一同前往。
  菜地里的豇豆又成熟了许多,密密麻麻挂满了藤蔓。杨孟英看得眼睛都瞪大了,“静姝,你这是什么豇豆?怎么长得这么好?你爸今天中午还不知道吃什么菜呢!”
  言下之意非常明白了,就是想摘些回去。
  裴静姝装作听不懂,只说:“就是普通的豇豆,这块地不错,产豇豆,今后要是实在过不下去,我就种豇豆。”
  杨孟英知道裴静姝是在气自己刚才劝她那些话,便道:“妈也是为了你好,以前你没有出嫁,你爸和你哥都宠着你;嫁到顾家之后,又有顾明轩给你撑腰,你是没有经历过苦日子,等今后你一个人过,你就知道了。那个叶云岑要是真对不起你,这婚事就算了,今后再找个合适的。”
  裴静姝这才叫跟过来的裴朝辰回去拿背篓,把这些已经成熟的豇豆摘掉。
  杨孟英也帮着她摘,“你别全部都摘完了,留一点做种,明年我们也种一点。”
  裴静姝留了边上的一株豇豆未摘,其余全部摘了,这一平方丈的豇豆摘下来竟有小半背篓。
  “怎么就只有这一块土的豇豆长得这么好,你旁边那些豇豆全都干死了。”杨孟英奇道。
  “可能没有打理过吧!”裴静姝说。
  杨孟英忽然又想起这块地以前就是顾家的,裴静姝在家里又不管事,这豇豆肯定也不是裴静姝种的,昨天顾家分家的时候,顾大娘竟没有争这块地,这也太不合理了。
  “这些豇豆长得这么好,你婆婆怎么舍得把这块地给你?”杨孟英越想越觉得奇怪。
  “她不知道这些豇豆长得这么好,你也不要到处乱说。爸要是有空,让他到这边帮我编一个篱笆,把这一块地圈起来,免得有人顺手牵羊。”
  裴静姝也想过了,她穿越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原主的口碑也不是很好,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裴家。土地这事她瞒不住裴家,裴家好歹是原主的娘家人,理应不会太坑她。
  杨孟英这人贪小便宜,一点小利就可以哄住,只要把金手指用好,搞定杨孟英不在话下。
  正好杨孟英也有这样的顾虑,“我也正要对你说,你们村有些人手脚不干净,红眼病也多,这里该编个围栏拦起来。你这豇豆还在开花,估计还要结几批才会罢市,你要吃不完,拿来晒成豇豆干,或是泡在坛子里,也能顶一段日子了。”
  “我也正有此意,可惜没有泡菜坛子。”裴静姝说。
  “泡菜坛子又不贵,你既然要在这里生活,也该置几个,你爸会选,让他去给你买。”
  反正裴静姝以后改嫁,这些东西肯定是不会搬走的,她也可以拿回裴家用。让裴建国去买,没准还能赚点路费。
  杨孟英的小心思,裴静姝看在眼里,却也没反驳,“这样也好。”
  泡菜坛子都是陶瓷品,而且要去很远的地方才买得到,徒步走那么长的乡村路就要她的命了,更别说再背几个泡菜坛子。
  杨孟英虽然贪便宜,但也只是贪小便宜,不至于下血本大宰。
  摘了豇豆,两大两小往回走,杨孟英又叮嘱两个小家伙不要到处乱说,看上去比裴静姝还要在意。
  后屋檐下,裴静龙正在用铁锹挖坑,窦晓霞抱着手站在一旁问他:“我怎觉得静姝像是变了个人。”
  裴静龙挖得满头大汗,喘着气说:“她经历这么多变故,你以为还能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
  “倒也是。”窦晓霞若有所思道,“她真对那个叶云岑没意思了?”
  “我要在外面养个女人,你对我还有没有意思?”裴静龙反问她。
  窦晓霞气得大骂:“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也就我能容忍得了你!”
  裴静龙没有理会,自顾自挖坑。
  窦晓霞又问:“你这请假帮她干活,她有没有说给你多少工钱?”
  “兄妹间帮个忙,算什么钱?静姝现在的情况你也看见了,以前她送你的东西还少了?哪样不是人家用钱买的?”
  窦晓霞正要反驳,却见杨孟英背着一大背红苕藤和裴静姝回来了,她只好把话吞下。
  “不是去摘豇豆吗?怎么割了一背红苕藤回来?”窦晓霞问。
  杨孟英放下背篓,掀开上面的红苕藤,下面全是豇豆。窦晓霞喜形于色,“怎么这么多?”
  杨孟英给她使了个眼色,“小声一点,别让隔壁的听见了。”
  窦晓霞心中刚才那点不快全都烟消云散。
  裴静姝留了一些起来,剩下的让杨孟英背走,杨孟英自是欣喜不已,临走前道:“我让你爸下午收工就过来帮你。”
  下午裴家两兄妹把房门和厕所弄好了,今后裴静姝就不用从裴家的堂屋进出,她把门开在了后檐沟方向。一来这样可以避免和裴家人天天打照面,二来可以看着后菜园那块地。
  裴静龙本来想要和她一起去存钱,裴静姝暂时不想存,就没有去。她让裴静龙把那三十斤谷物背去街上脱壳成米,这样晚上才有饭吃。
  到了傍晚,裴建国果真带着砍刀过来了,裴静姝也不好让他饿着肚子去干活,便吃了晚饭再去菜园地。
  今天晚上终于可以吃一顿干饭,裴静龙念叨了她许久,说她太过浪费,这样过日子不行,三两天就能把一个月的粮食吃完。
  裴静姝不以为意,反正她光吃菜也是可以度日的。
  饭后,裴家两父子砍了竹子,和裴静姝一起去菜园地。
  此时天色将暮,那一块地的豇豆叶子全都泛黄脱落,只有一串串豇豆挂在藤蔓上。
  裴静姝心下一惊,难不成金手指的效果这么快就下线了?
  “你这豇豆也死了,不过上面挂的豇豆倒不少,这藤蔓都枯了,豇豆还挺嫩,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裴建国掐了一根豇豆说。
  同时一阵金钱掉落的声音从裴静姝无名指上的戒指传来,她怔了下,却见裴家父子并没有奇怪的反应,便问裴静龙:“你刚才有没有听到奇怪的声音?”
  “什么声音?鬼来了?”裴静龙故意吓她。
  裴静姝:“幼稚!”
  确定裴静龙听不到戒指传出来的声音之后,裴静姝现在更确定了,这个系统只有她看得到听得到。她便打开系统,不着痕迹地点开农田,里面竟然多了5个农场币,另外还有一份豇豆种子。
  原来农场币是这么得来的。
  得知方法后,裴静姝心情大好,她将豇豆全部摘了,又去拔豇豆藤。可惜那豇豆藤不是那么好拔的,裴静龙看她拔得吃力,过去一手一根,几下就帮她拔完了。
  “你接下来打算种点什么?”裴静龙问道。


第10章 
  “种水稻。”
  裴静龙一听忍不住笑岔气儿,“你还知道那叫水稻?干土怎么种得出水稻来?”
  “不试怎么知道?”裴静姝说,这可不是普通的土,而是她与农场系统的契约地。
  裴建国以为两兄妹在开玩笑,就道:“我们那边还有些萝卜种子和莴笋种子,你可以拿过来洒一点。”
  “有油菜种子吗?”
  裴建国说:“前几天你妈洒完了,你要的话,我去你阿婆那边问问。你以前不是最讨厌吃油菜,现在不挑了?”
  裴静姝一时语塞,她想种油菜更多是为了榨油。
  裴建国将竹子劈成两半插进土沟里,裴静姝看了那高度,摆手道:“太矮了,至少要两米高。”
  她不想让别人看到土里的情况,毕竟这种超自然的生长速度,太容易引人注意,而她也无法对别人解释这种现象。她在这里还没站稳脚根,不敢这么高调。
  “谁家的菜园拦这么高?”裴静龙不禁吐槽。
  “高一点也好,免得那些鸡飞进来啄菜。”裴建国倒是没意见。
  裴静姝不仅让他们拦得高,还让他们把围栏做得密。
  “依我看,你干脆把这里修成一间屋子得了,本来你这里就不向阳,搞成这样阳光更照不进来。”裴静龙说,奈何裴静姝执意要这样。
  把围栏做好之后,裴建国便道:“你妈说你想买泡菜坛子,正好明天赶先市,你想买多大的?还是和我一起走一趟?”
  裴静姝稍微想了想,“我和你一起去吧!”
  她也想了解当下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生财之道,光靠那几百块抚恤金,怕是难过上好日子。
  送走了裴建国,裴静姝又将下午留下来的小半碗稻谷和玉米端去菜园地,趁着月色撒在地里。
  一旁收拾豇豆藤杖的裴静龙道:“我说你还真的洒谷子啊?哎哟,还有玉米,求你别糟蹋粮食了,哪是你这么种的?”
  “也就小半碗,我试一试,种不起来就算了,主席说我们要勇于创新。”
  “主席说过这句话吗?”裴静龙反问。
  “说过的。”裴静姝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她给有虫的辣椒除了虫,剩下的农场币全部用来施肥。
  忙活着捆豇豆杖的裴静龙摇摇头,开始为裴静姝的未来担忧。
  天色还没亮,裴建国就挑着箩筐来叫她去赶集。她这一去就后悔了,从金沟村走到先市有20多里路,她走得两脚发软才终于赶到。其实另外一个集市离金沟村近许多,但是那里没有陶瓷罐子卖。
  集市上人还挺多,但是卖东西的却不多,最繁华的地方莫属供销社和粮站了。
  裴静姝本想仔细逛逛,裴建国却健步如飞直奔卖陶瓷的地方。这种小地方的制陶技术并不怎样,粗陶居多,她选了四只泡菜坛子,两只瓷缸,十只油灯,又拿了两套细瓷餐具。
  裴建国见状道:“买那么好的干什么?就你和珊珊两人,碗盘子油灯可以不用买了,将就家里的用着,你也用不了那么多。”
  “我买回去有用,反正也是放不坏的东西。”
  裴建国又劝了几句,裴静姝却是不听,执意买了。
  离开之际,裴静姝又道:“我还要买点煤油。”家里每天都黑黢黢的,她非常不习惯。
  没想裴建国说:“打煤油要煤油票。”
  裴静姝这才意识到现在并不是有钱就能买着东西,布粮油等都要票,陶瓷品倒是可以用钱买。
  “那我给两个小孩买点糖果。”
  “糖吃多了坏牙齿,别把他们惯坏了。时候也不早了,赶紧回去,下午还要挣工分,不然你妈又要念叨。”
  见裴建国急着往回走,原本还想给两个小孩买点糖果的裴静姝也只好跟着回去了。
  回到家中,裴静姝感觉双腿都不是自己的,她抽了两块钱给了裴建国,“辛苦你了!”
  这一路都是裴建国在挑东西,她几次想帮他减轻负担,裴建国都没让她背。不过光是这样徒步走,也要了裴静姝半条命,原主这身体是真的娇气。
  裴建国看着眼前的两块钱,有些愕然,“你这孩子,我还贪你这两块钱?你倒学会了些见外话!你以为今后的日子还像明轩在的时候,自己收着,别大手大脚的,节俭一点,别到时候过不下去被别人笑话。”
  裴静姝没想到裴建国会这么说,不过转念一想,或许是她把书中的人物想得太极品了。裴建国好歹是原主的父亲,又有几个父母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
  想想自己前世的父母,从小到大也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她。想到这些,裴静姝莫名有几分伤怀。
  她低下头抱起一碟碗,掩饰自己脸上的情绪,“那中午就在这里吃饭。”
  “嗯,那我现在帮你把这柴房隔半间出来,到时候你哥把牛牵回来没地方养,也是一个麻烦。”裴建国说着,又去忙了。
  裴静姝分到的这间柴房虽然极为简陋,但占地很宽,足足有七十平米。加上柴火都被其他几房分了大半去,整个房间还是很空。
  中午,裴静龙就把牛给她牵了回来,裴建国隔出来的小房间正好派上用场。
  不过长久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这边是厨房,那边是牛圈,日子一久,竹木和玉米杆做的简易隔板怕是挡不住牛圈的气味。
  “我想尽快批一块地基,再造几间房屋。”裴静姝说。
  裴建国:“修房造屋,请人是钱,还要开生活,你可要想好。你就算只造一个猪圈和灶房,林林总总算下来也要花上两百左右。”
  这也是农村人不敢轻易修房造屋的原因,绝大部分家庭都拿不出几百块来,一动土就要背上一屁股债。
  “那也总不能让静姝一直这样生活下去,请个石匠和木匠就够了,其他杂事我来做,这样可以省下很大一笔。”裴静龙说道。
  “该请的还是请吧,不用节约这一点。生活是双手创造的,人还健在就好。”
  “唉哟!看不出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通透了?”裴静龙笑侃道。
  裴建国也很欣慰,“静姝倒是懂事了不少,但是还是要节俭。”
  “我打算做点东西拿去换钱,这样就有了经济来源。”
  她以前以为这个年代是没有私人间的买卖交易的,不过今天出去赶了一趟集市,她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农村还是有农民做菜卖,但那是极少数的,因为大部分人家种的东西都不够自家人吃。
  至于布料店副食店之类的,倒确实是不能私人营业,只能用票去供销社买。
  蔬菜、水果和传统小零食,却是可以自由交易。只是在这物质贫乏的年代,就连卖蔬菜的菜农都很少,不是没人买,而是根本没有剩余的东西卖,她在先市小镇上看到的蔬菜水果都非常畅销。
  “哟,长本事了,你能做什么东西卖?”裴静龙笑道,显然不信。
  “还在考虑。”
  “嗯,等你考虑出来,我的骨头都能敲响了。”裴静龙调侃说。
  裴建国没在意这些,又说回正事,“你若真要修厨房猪圈,先去给大队长和支书打声招呼。正好这后面的竹林是你的,要修也有地。”
  这片竹林的归属权在顾明轩没死之前就已经落实了,也省去了不少纠纷。农村的树林基本都是解放后就划分好的,像顾家这种世代都生活在金沟村的,在这一片儿所占的山林就多,其余几房也各有一片林子。
  “只需要打招呼,不需要其他手续吗?”裴静姝记得农村的宅基地都需要审批。
  “还需要什么手续?这片竹林是你的,你想怎么修就怎么修,跟大队干部说一声就对了。”裴建国道。
  午饭过后,她去菜园地观察菜地情况,顺便割点红苕藤回去喂牛。水稻和玉米那块地没有什么变化,倒是另外施过肥料的红薯和青椒长得很不错,南瓜藤上也长了两只南瓜。
  难不成水稻玉米真不能这么种?
  正寻思着,裴静龙跟过来了,见她对着一块空地冥思苦想,便笑道:“你还真以为就这样能种出玉米水稻?”
  裴静姝没有理会他,裴静龙又自顾自地说:“我怎么记得昨天你这块红薯地没有长这么好?瞧这茂密的,得割掉一些藤条,省得把养分吸走了,到时候只长藤条,不长红苕。”
  说着,他拿起裴静姝放在背篓里的镰刀,把红薯藤隔了大半。
  “唉哟!你这红薯长得也太好了!”裴静龙惊呼一声。
  裴静姝抬眼看去,只见他拔起的一根红薯藤根部以下竟然全是大大小小的果实。
  裴静姝眼睛一亮,她知道自己该卖什么了!
  两兄妹将红薯藤背回牛屋,裴静姝又试了农场系统里的禽圈,不过禽圈对牛屋没感应。
  裴静龙还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中,“你这块地还真是宝地,总什么产什么,现在还不是挖红薯的季节,没准再过一久,会长得更大。你这产量一块地怕是要抵别人的几块地了,赶紧买只猪养着,等明年开春就可以宰了……”
  “养猪太累人,我想养点鸡鸭。”
  禽圈可能只是对家禽,并不是对牲畜,而且鸡鸭会产蛋,蛋能做很多美食,生长周期也相对牲畜要短。
  “养鸡鸭也可以,就是屋前屋后都会有鸡屎。”裴静龙说。
  裴静姝道:“修房的时候顺便修一个禽圈就解决了。”
  裴静龙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她,“你真不嫌脏?”
  以前裴静姝经常给他抱怨顾大娘养的鸡到处屙屎,现在竟然有兴趣养鸡,倒是奇了怪。
  “鸡汤那么香,有什么好嫌弃的?”
  裴静龙嘻嘻一笑:“哟!还真变了一个人!”
  调侃一番后,裴静龙去挣工分,裴静姝则去找大队长和刘支书说修房这事。
  两位干部也答应得很爽快,只要没占到别人的地,没和邻里起纷争,随便她想怎么修。
  裴静姝倒没想到事情竟然真这么简单,相比起来,几十年后的住房用地审批流程可谓是难于登天。
  不过就算这样,农村还是很少有人修房造屋,钱和粮食对现在的人来说太过珍贵。
  从刘支书这边出来,裴静姝正往家里走,一道似曾相识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静姝!”


第11章 
  裴静姝闻声回过头,便见一个身材修长的青年朝自己这边走来。
  “我正想过去看你,没想在这里遇上你了。听说前两天你从顾家分了家,闹得非常不愉快,很抱歉那天我刚好有事耽搁了,没能帮上忙。”对方很健谈,说话不紧不慢,言语间滴水不漏。
  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她大概会以为这是一个彬彬有礼的青年。可惜就冲他让原主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自己却撇得干干净净,就足见这男人不值得托付,不管有没有书中后续的故事。
  “没什么好抱歉的,这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无关。”裴静姝很直截了当地说。
  叶云岑微微怔住,似乎没想到她会是这样的反应。
  不过很快他又回神,温雅一笑,“怎么能说与我无关呢?我听说正是因为我,才让你被顾家误会排挤。我过两天就要回城,你要是在这里住得不愉快,可以和我一起回城,也就是多双筷子的事。”
  “不用了,我在这里过得很好。”裴静姝简洁回道,转身就走。
  叶云岑一把拉住她的手腕,“真的生气了?”
  裴静姝扭头看着他,柳眉紧蹙,稍加用力挣开他的钳制,“男女有别,还请叶同志自重!我没兴趣和你一起回城,多谢你的邀请,我们不是一路人,不适合在一起。”
  眼前女人眸底清澈澄明,没有一丝爱慕,也没有一丝做作,很难将她跟以前那个见着自己就脸红的人联系在一起。
  叶云岑被她眼中藏着的厌恶刺到,他还来不及细究,女人就决然转身离开,像一阵风一样,不留下任何痕迹。
  叶云岑看着那道远去的婀娜身影,微微有些愣神,一个人的反差怎么能这么大?
  以前装得乖巧,原来脾气倒不小。
  叶云岑的眼神沉了下去。
  好心情被搅,裴静姝也很郁闷,不过没事,很快这个人就会进城了。
  自我安慰一番后,她才渐渐平复下来。她又不是原主,不会走原主的路,今后与叶云岑也不会有交集,何必为一个不相干的人而烦扰?
  地里的作物虽然不如豇豆长得快,但还是很喜人,尤其是红薯藤,割了后每隔一两天便又能长得密密麻麻,喂生产队那头牛绰绰有余了。
  杨孟英得知之后还在她这边背了不少回去喂猪,因着这样,杨孟英最近几天都没在她面前唉声叹气,反而堆起了笑脸,夸她是个做菜小能手。
  这几天裴静姝也摘了不少红辣椒,铺在簸箕里晾晒在后屋檐上。农村的后屋檐一般修得很低,裴静姝踮起脚就能摸到上面的瓦片。她本来还想做一些青椒酱,可惜没有植物油,猪油又太容易凝固了。
  那块地里唯一不见起色的,大概就是水稻和玉米了,现在都过了四五天,还不见发芽。旁边的南瓜藤下倒像开万圣节南瓜派对,遍地都是。
  裴静姝每天早上都给土壤浇水拔野草,搞得裴静龙都笑她照顾那块地比照看珊珊还用心。
  就这么过了一个周,辣椒植株枯萎,红薯藤也不再发芽,裴静姝听着金币掉落的清脆声响,满心欢喜。这次她获得了23个农场币,还有辣椒种子、南瓜种子和红薯种各一份。
  既然红薯藤都已枯萎,就没有再留在土地里的必要。裴静姝扛着锄头,叫上两个小家伙一起去挖红薯。她前世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日子,一时间还觉得新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难熬。大概是农村一天到晚都有农活做,她没闲情自怨自艾。
  裴朝辰和顾珊珊见着大红薯,也十分雀跃,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裴静姝挖红薯,两小孩帮她把红薯上的泥土抖掉放到箩筐中。
  竹林里砍竹子的裴静龙听见他们这边热闹非凡,便趁着休息走过来,见了满地的红薯,也吃了一惊,“竟然长这么大了?你这屁股大一团自留地,比得上生产队小半块土的产量了,难不成你这地底下还有什么稀世珍宝不成?”
  “小姑的土里有一颗夜明珠,会化成龙飞到天上。”裴朝辰煞有介事地说。
  这个特定的时代,在这种落后的乡村没有电视电影可看,倒是流传着不少神话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户贫穷人家的小孩,天天割草给地主,换粮养卧病的母亲。这位孝子发现有一处地方的草割之不尽,用锄头一挖,挖到了一颗夜明珠。这夜明珠放在米坛子里,米坛里的大米永远是满的。
  但这个秘密最后被地主发现,地主想抢他的夜明珠。小孩情急之下,一口吞下夜明珠,化成蛟龙飞上天,怒吼声震倒了二十四座山。这也是附近一个名叫二十四座半边山的地名由来。
  裴静姝初次听时还觉得挺有趣,裴朝辰和顾珊珊更是信以为真。
  “哦?那你小姑挖到夜明珠了?”裴静龙笑问。
  顾珊珊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挖出来就不会长东西了。”
  裴静姝看他们越扯越远,便道:“赶紧把红薯放进箩筐中,回去我给你们做糖。”
  裴朝辰眼睛一亮,边拾红薯边问:“小姑,你要给我们做什么糖?”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裴静姝卖着关子。
  这小半块地种出来的红薯竟有满满三箩筐,裴静姝一开始新奇,后来挖得腰酸手软,掌心都磨红了。裴静龙帮她搬回去,又按她嘱咐去池塘边洗了半箩筐红薯。
  裴静姝将洗净的红薯切块放入锅中,又让裴静龙帮她把前几天泡发的麦芽拿去舂碎,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得麦芽汁。裴朝辰和顾珊珊两小孩对熬糖这事满怀期待,自告奋勇去烧火。
  待到红薯煮熟,裴静姝将红薯碾压成泥状,再加入麦芽汁搅拌发酵。
  村里玩闹的小孩见裴静龙洗了一箩筐又大又新鲜的红薯,都跟过来看热闹,没想这一看竟瞅见裴静姝在熬红薯糖。这些小孩都舍不得走了,大大小小挤满了简陋的柴房屋,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顾珊珊和裴朝辰扬眉吐气,连说话都比平时底气十足。
  裴静姝见发酵得差不多了,便将锅中的红薯盛出过滤,得到的糖水原液倒入锅中,中小火加热蒸发。
  说起来简单,但最后这一步却是最耗费时间的,因为糖水这东西大火会糊掉,只能小火慢慢熬,等水分挥发得差不多了,才能浓缩成粘稠的糖浆。
  邻里的小孩都像在这里扎了根,一直不肯离去,个个的眼睛都盯着锅里,巴不得赶紧熬好,尝尝这香喷喷的红薯糖。
  一直等到了傍晚,这锅红薯糖才终于浓缩收汁。
  其实这也是裴静姝第一次做红薯糖,她之前只在网上看过相关视频,不过她对美食很有天赋,看过的基本都能琢磨出来。
  “妈妈,闻着好香!”顾珊珊够不着锅,伸着脖子像只贪吃的小动物。
  裴静姝看得好笑,便拿了一只碗舀了一勺给她,“小心烫嘴。”
  顾珊珊得了红薯糖,周围的小孩都眼巴巴地围过去,裴静姝见状便道:“你们想吃就回去拿只碗来。”
  听了这话的小孩脚底像抹了油,箭步飞出门。裴静姝又打了小碗给裴朝辰,“去叫你爸爸收活了。”
  最近裴静龙一直在帮她砍屋后这片竹林,她要修房子得先把这些竹子砍了。现在没有挖土机,全凭原始劳动力,砍树工具也只有砍刀,砍了竹子还要挖竹根。而竹根又是最难处理的,通常一丛小竹林也要花好几天才能把竹根清除,裴静姝屋后到处都是竹丛,这工作量少说也要半个月。
  现在已是收工时间,杨孟英也背着背篓来了,她这几天一到晚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