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也没有办法。要不这样吧,你去问大嫂看看,他那边粮食最多,给那些外人免费吃都有,难道妈现在生病在床,你去要一碗米,她还能不给?”夏金桂一脸精明,“就算分了家,就算大哥死了,她也还是我们顾家的儿媳妇。她现在赚了那么多钱,又有吃不完的粮,分一点出来怎么了?”
第47章
见夏金桂推卸责任; 顾明春便道:“这件事还是嫂嫂去提比较好; 你和她都是我们顾家的儿媳,我这个小姑子去说,她心中怕是要觉得我向着妈。”
之前分家闹得那么难堪; 后来顾大娘和裴静姝之间也是矛盾不断,顾明春才没那么傻,去裴静姝面前自取其辱。现在的裴静姝早就不是以前那个草包花瓶了,她背后不仅有娘家人撑腰,队里其他人也都被她收买; 现在裴静姝那边正热闹着; 自己要是过去求她,不知会被他们羞辱成什么样子。
不过夏金桂说的也不是不可行,就算大哥死了; 裴静姝也是顾家的儿媳妇,分了他们顾家的财产; 自然也该赡养老人。
只是这事儿让谁去提,却是一个难题。
夏金桂道:“四妹; 可真会为难我。你明明知道我跟她是冤家死对头; 凑在一起哪次不是吵得不可开交?我要是去提这事; 她会答应才怪!你现在还没出嫁; 跟着妈住在一起; 你去提更合适一些……”
顾明春嘲讽地打断她:“我们谁和她没有矛盾?有矛盾难道就这样算吗?妈饿死也不管!妈又不是我一个人的; 我只是一个女儿; 这种事情再怎么着; 也该哥嫂你们出面。”
两人相互推诿了一阵最后,顾老二说道:“你们吵来吵去又有什么用?现在哪里是吵架的时候?该先团结起来把问题解决。”
夏金桂说:“既然你我都跟她有恩怨,那不如这样,你去好好和你三嫂说,让你三嫂出面解决。你三嫂为人最圆滑,和她的关系最近,比你我出面去说好多了。”
“为什么不是二嫂去和三嫂说?我每日照顾妈,二嫂又做了些什么?要我去说也可以,那今后妈就由你来照顾,总不能样样都赖到我的头上。”
夏金桂道:“瞧四妹这话说得,我怎么就没出力了?那日在医院,还不是你二哥全权负责。我看这样办吧,你我一起去找张慧英摊开说清楚,她不照顾妈,那就让她出张嘴。”
顾明春知道依夏金桂的算计,肯定不可能一个人去,便只好跟她一起去找张慧英。
张慧英听了她们的来意之后,气得黑了脸,“平日不见你们待见我,现在有事了就来找我,把麻烦全都推到我身上。你们平日这么有能耐,妈又那么看重你们,来找我做什么?老三都已经被折磨成这个样子,躺在床上只剩半条命了,你们还想怎么样?是不是把我们两口子都逼死,你们才甘心!”
张慧英这边和裴静姝家隔得近,裴静姝那边可以听到这边的争吵声。
“好像是张慧英的声音。”丁大嫂竖起耳朵听,“她这是和谁在争吵?”
“还能是谁?肯定是夏金桂和顾大娘那边。”李大娘说道。
“这张慧英也可怜,眼瞅着好不容易积了一点钱,顾老三又遇上这样的事,万幸捡回一条命。”刘明秀感慨道,摊上顾大娘这种不明事理的老人,也是受罪。
没一会儿,外面传来张慧英的哭声。
“我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李大娘几人从裴静姝的旧柴房走出去,便见张慧英的门口站着顾明春和夏金桂两口子。
张慧英抹着泪,情绪失控。
刘明秀问:“张慧英,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他们这是要把我往死路上逼!”
“三嫂,我们什么时候逼你了?现在妈躺在床上,我们作为子女,难道不应该过问,难道就让妈死在床上?”顾明春气呼呼地说,以前她的三嫂可从来不会这样为难她。
现在分家了,张慧英跟着裴静姝,这两人都发生了天大的变化,本性就显露出来。顾明春觉得委屈、气愤和不甘。
“张慧英自己家里也有一个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她都这么困难了,她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别的?夏金桂你自己家里人最多,你和老二都是能干的人,这个时候你们就和顾明春多辛苦一点,哪能事事都计较得那么精准……”刘明秀劝道。
“老人是我一个人的吗?我和老二还要养两个孩子,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四妹过来借米,我实在是拿不出来,我要拿得出来,我至于不给吗?我们也知道老三这边的情况,也没有说让他们出力,只是让她帮忙借点米,她就在这里和我们闹。”夏金桂争辩道。
张慧英:“要借米,你们自己去借,来找我做什么?如今老三躺在床上,我们自己的口粮都成问题!”
杨孟英也啃着排骨走出来看热闹,自从顾大娘的手折了以后,杨孟英简直神清气爽,胃口更是进入了另一个境界。
夏金桂看着她手上拿着的那一根大排骨,胃里都快酸成柠檬汁儿了。
顾明春见这么多人都在这里,只是唯独不见裴静姝,她最讨厌裴静姝置身事外的样子,就说道:“老人是大家的老人,我们做儿女的应该一起赡养,无论之前有些什么矛盾,但做子女的谁也不要想着推卸这份责任。”
杨孟英一听就听懂了顾明春的言外之意,“唉哟!这话可说得好听,以前千方百计把别人赶出门,到处编排是非抹黑我们静姝的声誉,怎么现在要求人了,这些话就变了!”
顾明春力争道:“妈好歹也是大哥的亲妈,是珊珊的亲奶奶,大嫂分了我们顾家的家产,本来就有她的一份责任!”
裴静龙也很烦他们,是他们做得太过分,就说:“当初还说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这是你们顾家的事情,就不要牵扯到静姝了。”
“我们静姝分了多少点家产?你们心中就没有一点数?顾大娘是怎么对我们静姝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背地里谈论些什么,现在还有脸来要求我们静姝养她,你们的脸可真厚!我还记得当时你妈说今后各过各的,谁也别管谁的死活,怎么这么快就打自己的脸?你们的脸不疼呀,我都替你们臊得慌!”杨孟英啃着手上的排骨,绝不松口。
想着分家时闹出来的那些幺蛾子,再看看现在这几人,她心情万分痛快。
“我妈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顾明春死活不认。
“你年纪轻轻,忘性就这么大,该不是脑子有问题吧?这才发生没多久呢,大伙儿当初都在这里听着,你们还想耍赖不成?现在需要静姝了,就把说过的狠话都忘了!”杨孟英道。
围观的人才刚在裴静姝那边吃了风吹排骨,平时又受了裴静姝很多恩惠,自然也都附和杨孟英的话。
更何况当初顾大娘不止一次说过类似的话,因为他们以为裴静姝分出去之后迟早会过得凄凄惨惨,故意说些狠话断了裴静姝赖上顾家的后路,哪想他们没有断了裴静姝的后路,反而把自己的后路堵死了,还给了裴静姝推卸责任的机会。
顾明春委屈得直哭鼻子,她现在突然很想嫁人了,嫁得越远越好,最好永远不要再回到这个地方,不要再看到这些人。
屋内,顾珊珊和裴朝辰正在啃排骨,何婆婆和燕丽在铲灶炉里的炭火,萧长风坐在裴静姝的旁边,十分好奇:“你不打算出去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裴静姝淡然说道,她可不想去惹一身骚。
虽说按常理她应该尽一份赡养义务,但这个顾大娘实在是太极品,已经打破了她对恶婆婆的认知,裴静姝可不想找这个堵。
萧长风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相似之处,难怪我和你特别投缘。”
裴静姝瞟他一眼,“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吃着排骨也堵不住你的嘴!”
“你们年轻人投缘是正常的。”何婆婆笑呵呵地说了一句。
外面还在争吵不休,夏金桂口才虽然好,但是对着这么多张嘴巴,还有一个战斗力超群的杨孟英,她也讨不到丝毫好处。
裴静姝在房内岿然不动,顾珊珊跟裴朝辰啃着排骨出去看热闹。夏金桂看顾珊珊出来,就对顾珊珊说:“珊珊,你奶奶现在生病了,你该去看看她……”
“我才不要去!奶奶说我是赔钱货!她一点都不喜欢我,她喜欢哥哥,让哥哥去看她!”顾珊珊非常诚实地说。
跟在她后面的萧长风轻笑出声,“既然老人家不喜欢珊珊,你们就不用让珊珊去刺激老人家了吧?”
夏金桂黑着脸,“我们顾家的家事,不需要外人插手!”
“萧叔叔不是外人,他和妈妈是好朋友!”顾珊珊纠正道,就像她和朝辰哥哥一样,要彼此帮助。
童言无忌,小孩子的喜欢厌恶都很单纯。顾大娘以前就经常说顾珊珊是赔钱货,还说顾明轩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生了一个女儿,要是生个儿子就好了。顾大娘也曾劝过顾明轩和“裴静姝”很多次,让他们再生一个儿子。
顾珊珊原本也很想要一个弟弟和她一起玩,就像顾小伟和顾小军一样,不过被顾大娘当面嫌弃了许多次,顾珊珊就不想要弟弟了。大人们常常以为小孩子不懂这些事,其实小孩远比他们想得聪明,能判断得出一个人是否真心。
好在顾明轩也没想过生二胎,他很喜欢顾珊珊,跟顾大娘说有一个女儿就够了。也正因为这样,顾大娘觉得是顾珊珊不懂事独占欲强,不让顾明轩再生,对顾珊珊这个孙女更谈不上喜欢。
“现在顾明轩也走了,裴静姝带着孩子过自己的日子是对的。你们顾家人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老人,那些独子独女抚养两个老人还不是一样过了,你们还有这么多人,难不成还养不起一个顾大娘?”唐二哥说道。
“唐二哥这话说的在理,要是顾明轩在,你们可以要求人家裴静姝尽一份责任。顾明轩都走了这么久了,裴静姝也要过她自己的生活。”
在当地,一般死了丈夫的寡妇,夫家有事基本不会麻烦她们。一来家里走了最得力的劳动力,她们自身也过得艰难;二来她们也要开始新的生活,明理的夫家也不该阻挠,耽误了人家往后的人生。
她们与夫家的关系,就成了一般的亲戚关系,遇上喜事丧事,送点礼吃个饭就可以了。
虽然这与后来的法律有些相悖,但在当下当时却是很正常。而对那些死了丈夫的女人来说,老公走了,活在夫家地位也尴尬。
“都是成年人,说话做事要对自己负责,你们既然早就跟裴静姝划清了界限,就该信守自己说过的话。你们平日欺负、排挤已经独立出去的裴静姝,又在需要的时候要求裴静姝帮你们承担赡养义务,你们不觉得自己吃相难看么?”
一道散漫清朗的声音传来,顾明春心中酸味翻滚,对裴静姝的嫉妒又深了几分。凭什么连萧长风也要帮着裴静姝说话,这明明跟他没有丝毫关系。
顾明春抹着泪回了自己房间,她不想再在这里自取其辱,尤其是在萧长风面前,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卑微不堪。
她没想到萧长风也在,他听了那些话,又会如何看待自己?顾明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怨恨和绝望。
顾明春走了,夏金桂两口子也只好撤离战场,反正顾大娘没跟着他们住,现在和这群人也难争个高下,对方人多势众,他们说一句,对方能还他们十句。
顾小军和顾小伟满脸羡慕嫉妒地看着顾珊珊,视线落在她手上那根大大的肋排上,眼睛都冒出了绿油油的光。
可惜顾珊珊后面还站着个萧长风,他们想起上次被摔到泥地里的经历,心中还有余悸,丝毫不敢上前,只能嫉妒地看着。
主角走了之后,这场闹剧也散了,张慧英和众人聊了几句后,便又进屋去看顾老三。顾老三问了始末,也是心力憔悴。
张慧英说:“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好,自己怕丢脸,就想让我去给大嫂说,不就是把我们当包子捏,还想离间我们和大嫂的感情。你看看这就是你们顾家的人!”
顾老三叹了一口气,这次没再出言反驳。
最近供销社的雨靴卖得很不错,承山大队是最主要的顾客,这有一半都是顾大娘的功劳。
第48章
萧长风在裴家住了一个晚上; 裴静姝让他找的压水井没有找到; 这倒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这个特殊的年代,人们被限制得太多了。也许等政策放宽之后; 打压水井的会出现吧!
不过萧长风倒是给她带来了不少书籍和报纸,书籍都是一些中外名著,报纸就很有时代气息了,其中有一张报纸还刊登了关于她的报道,是上次李光采访她的内容。
“你看看; 你做过的英勇事情已经上了头版; 真是让人羡慕。”萧长风拿着那张报纸从头看了个遍。
裴静姝浅笑道:“你上次也帮我抓住了那个小偷,追回了我的财产损失。”
“我那哪能跟你这种比,你看你都上报纸了。”
裴静姝笑着说道:“你想上报纸何其简单; 正好我还认识那个记者,我帮你推荐。”
“哈哈!这样刻意为之就失去意义了。”萧长风摇头说道。
裴静姝把书籍和报纸收好; 又问他:“这些一共花了多少钱?”
“不用花钱,是我捡来的; 还有你要的书单在这里。”
“那便谢过了。”裴静姝接过书单; 粗略扫了一眼; 现在的书可真少; 也没有那么五花八门; 实用的居多。报纸上有许多关于知青下乡的文学作品; 算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既然萧长风不要钱; 裴静姝就送了他一些风吹排骨和一罐肉酱作为回礼。
“你以后还要些什么东西尽管给我说; 我这里不收钱,你只需要做了好东西记得给我尝鲜就行。”萧长风非常豪爽地说道。
裴静姝想了想,“你既然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下次帮我带两斤棉花来,我用新菜品给你换。”
“怎么新菜品?”萧长风凑过去问。
裴静姝狡黠一眨眼,“我现在还没做出来,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那双漂亮的桃花眼眉眼弯弯,带着几分得意的笑意,看得萧长风一时失了神。
而那撩拨人心的人却抱着书籍潇洒地转过头,走进卧室里去了。
萧长风摸了摸下巴,随后带了一点自嘲地笑了笑:萧长风啊萧长风,这次你完了。
裴静姝在地里种了几批棉花,这些棉花已经全部收在家中,可是这些棉花却又不能直接用来盖在身上,还需要做成棉花被才行。
她就这么让人来家里弹棉花,别人肯定会好奇这些棉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眼下只能利用萧长风这个碍眼法了。毕竟上次萧长风轻轻松松就给她弄来五十斤白糖,这是可是让承山大队不少人都开了眼界,大家都在纷纷八卦萧长风的身世背景。
萧长风简直就是作者笔下的一个bug,毕竟是绝对男主,总是与众不同,能够独立在这个时代规则之外。
两斤棉花对萧长风来说只是小case,他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接下来的日子还算平静,有燕丽和窦涛两个帮手,裴静姝轻松了许多,但家里一日三餐的饭量也是惊人。
窦涛每顿都能吃上三四碗,而且他吃得很快,像是怕有人跟他抢一样。喜欢计较的杨孟英对他颇有怨言,说他喜欢偷奸耍滑,每顿吃饭又抢得最多。
杨孟英就对窦晓霞旁敲侧击地说:“你侄儿来了这么久,你娘家人那边肯定也担心吧?”
“有什么好担心的?他们都知道窦涛是来了我们这边,又不是去别处。”窦晓霞也装作自己听不懂。
“你娘家那边还真是放得下心,以前我们家穷的时候,他们怎么没说把人送过来帮我们做事?”杨孟英直言。
窦晓霞就不再说话了,当自己是哑巴。
裴静姝也发现窦涛喜欢偷懒,尤其是和燕丽一起做事的时候,燕丽那女孩子老实,又不会多说话,只埋头干事儿。不仅如此,窦涛这小伙子还特别心机,裴静姝和杨孟英等人在的时候,他表现得特别好,背了她们就开始偷懒。
早饭过后,大人们出去挣工分了,家里就剩燕丽、窦涛和裴静姝。
裴静姝看窦涛拿着菜刀和燕丽坐在地上一起宰猪草,便说道:“燕丽,今后你不用宰猪草了,我们今后的事情要分工一下,你负责洗衣服、扫地和屋内的卫生;窦涛,你就负责宰猪草,煮猪草喂猪和担水。”
燕丽非常高兴地应下,窦涛一听裴静姝这样说,心中难免觉得裴静姝偏心。为什么燕丽做的活就是那么轻松,他要做的就是一些辛苦活。
不过他也没有办法,现在这里裴静姝最大,人人都听裴静姝的话。而且裴静姝家里的伙食真的开得很好,比他们家过年吃的还要好,窦涛也想一直留在这里,每天不仅能吃饱,还有肉有糖。
以前他和燕丽一起宰猪草,倒是没觉得有多难,今天自己一个人做,很快便腰酸背痛。裴静姝家里虽然养的是两只小猪仔,但后面还有很大一群鸡,那些鸡喂的也是红薯米糠玉米粉等,这些全部都要放到锅里煮,一共要煮两大锅,煮完之后再倒在猪圈和鸡舍。
窦涛实在想不明白,干嘛把那些猪和鸡喂得那么好?他们窦家的猪喂的都是野草,裴静姝这边却喂粮食蔬菜;那些鸡就更不用说了,别的人家全部都是放养在外面,让它们自己去找虫子吃,裴静说却要把粮食煮熟给它们吃,也难怪别人说裴静姝家的牲畜吃得比人还好。
裴静姝除了收购蔬菜粮食之外,也在收购鸡鸭,不过现在的农村养鸡的比较多,养鸭的非常少,她到现在才总共收了两只鸭,大大小小的鸡却有很大一群了。
最近的日子平静了许多,杀了猪之后,裴静姝这边的伙食顿时上升了一个档次,几乎天天都有肉吃。一道最为简单的酥肉煮青菜,他们能把汤汁全部喝掉。
腊月初八的晚上,众人在裴静姝家中忙活了一个夜晚,直到凌晨才把那些订单全部做好。现在接近年关,那些饼子蛋糕糖果越来越好卖,裴静姝这边的工作量一次比一次重,不过大家都干劲十足,没有丝毫抱怨。
裴静姝留众人一起吃完宵夜再走,她在菜板上用擀面棒把揉好的面团展开,切成一条条细细的面条。
锅里的水已经开了,满满一筲箕面条倒入一锅沸腾的水中,灶台周围围了一圈人,都在等着今天早上的美味儿。
其实这个地方并不怎么产小麦,大部分家庭每年收割的小麦都不多,所以会做面条的人也少。当地的小麦要不就是像稻米一样直接蒸来吃,要么就是磨成面粉像吃糯米一样做成麦粑。
而要吃面条,只有在专门的面条厂才可以用小麦或者面粉换晒干的细面。当然,那些国营饭店倒是有直接用面粉揉成的面条,不过要吃那玩意儿得要粮票,乡下人是吃不起的。
大家看着裴静姝有条不紊地煮面条,眼睛都快掉进锅里面去了。
裴静姝打开放肉酱的罐子,在每个碗里舀了一勺肉酱,又放了一块新鲜猪油,倒上一些酱油和盐,喜欢吃辣味儿的就再加一勺辣椒。等到锅里的水再次沸腾,她再在每个碗里舀一勺面汤,把一旁已经洗干净的青菜叶子放入锅中烫熟。
“静姝真是手巧,无论做什么都有模有样,不像我们这些粗人,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做来才好吃,只要煮熟就行,哪像她这么讲究,我看那些下馆子的也不过如此。”罗九娘笑盈盈地说道。
“她也是藏得住,学了这些本领,我们也不知道。不过幸好她藏得住,不然可就要便宜某些幺蛾子了!”杨孟英阴阳怪气地说。
这幺蛾子当然就是指顾大娘和顾老二那两房人。
罗九娘感慨道:“静姝是个聪明人,不像我这种天生愚笨的。”
她是一个人生活,老公死得早,在罗家那边也很受排挤,很能体会杨孟英那番话。
裴静姝没插嘴,她不喜欢和别人说这些,她现在有新房子住,有一个金手指农场,手上也有钱,能够为自己做主,她不需要去理会别人的看法。只要不触犯她的底线,她都乐得当个空气人。
她把煮好的面条和青菜夹到碗中,“面条好了,要加姜蒜葱的自己去加。”
热气腾腾的面条带着青菜和面粉的清香,还有肉酱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我活了这六七十年,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面条,我的老婆子现在吃了静姝做的这些东西,就算这样死去也没什么遗憾了。”何婆婆感慨地说。
她又想起家中的儿子,不知道他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活,心中又是一阵酸楚。
她吃了一口后,不好意思地说道:“静姝,你给我装的这一碗太多了,我怕是吃不完,你再给我一只粗碗,我分一些起来,给阿江他爸带回去。他最近晚上都睡得不太好,半夜要起来一趟。”
她知道在裴静姝这里,别人吃不完的东西大半都会倒给猪吃,何婆婆经常看她倒掉顾珊珊没吃完的饭菜,心疼过好几次。
“何婆婆只管吃就是,吃不完放在那里,我拿去喂猪。锅里面还有不少面条,我给他重新捞一碗,一会儿你给他带回去。”裴静姝说。
何婆婆的心思,她怎么会猜不出来?虽说何婆婆年纪大了,看上去很沧桑,但她的胃口一直很不错,跟杨孟英不相上下。也许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人都特别能吃,总想着把过去没有吃的那些补起来。
何婆婆赶紧阻止道:“怎么好意思,不用重新捞了,我这里给他分就够了。”
“大嫂就是心善,何婆婆你也别客气了,这也是大嫂的一份心意。”张慧英劝道。
“这碗是老三的,你给他端过去吧。”裴静姝又舀了一碗给张慧英。
张慧英脸皮厚,高高兴兴就接下,给顾老三端过去。最后裴静姝给何婆婆捞了满满一大碗,又给她加了很大一勺肉酱,放了猪油和酱油,让她端回去给儿子和孙子吃。
何婆婆对她谢了又谢,高高兴兴端着面条回家,众人也吃得一身暖和,从裴静姝家里走出来时也丝毫不觉得冷。
罗九娘走在回去的路上,想着自己远嫁的女儿,不免一发伤感。她女儿嫁的那个夫家也不好,男人嗜酒如命,吃了酒又喜欢打人。
可是这年头的女人就是这样,要是嫁得不好,一辈子就毁了。她以前也动过让她女儿回来的心思,可是她女儿回来又能怎样?生产队已经没有她女儿的立足之地,自留地没了,也无法在生产队里分得一杯羹。
罗九娘自己在罗家都备受排挤,活得辛苦,要是她家小慧回来,只怕更是会被别人视为眼中钉。
最近裴静姝有意再找一个帮工,罗九娘也想去看看自己女儿,问问她的想法。要是实在过不下去,还是回来吧。受人白眼和排挤,也总比那酒疯子男人把她打死强啊!
第49章
自从吃过裴静姝做的面条之后,臊子面就成了众人最期待的美味。早上吃一大碗; 可以顶一个上午; 简直满满都是幸福感。
夏金桂和顾明春一直在扯皮; 不过他们现在再也不敢到裴静姝这边来自取其辱了。现在的裴静姝不是他们惹得起的,队里大部分人都靠裴静姝赚钱吃饭。所谓吃人嘴软,这些人全都向着裴静姝; 一人说一句也够他们受的。
顾家今年事事衰,顾明轩一死; 顾家就分家。大半钱被裴静姝和顾珊珊分走; 顾大娘修房子却出了一次大事故,顾老三摔折了腿; 顾大娘差点惹出一条人命; 自己赔了全部的家底; 还被曾家那群野蛮人推下台阶摔断一只手。
顾大娘没出事之前,夏金桂对她倒是服服帖帖; 是顾大娘最贴心的儿媳妇。没想到出了事之后; 顾大娘才发现这个儿媳妇也是一个势利眼; 靠不住的。
她的手一点都不能活动的那段日子,让夏金桂帮着做点农活,夏金桂就装作自己很忙。本来年底正是悠闲的季节; 她能有什么活好忙的?不过就是看她手上没了钱,便开始嫌弃她这个老婆子。
顾大娘现在可算是看清楚了; 她生这么多儿女; 唯一一个靠得住的就是顾明轩; 可怜她的大儿子那么短命,留她一个老太婆孤零零在世上任人欺负。
顾大娘又想起顾明春,以前想着给自己的幺女找个十全十美的人家,结果挑花了眼,一直没有挑到。现在他们家沦落到这个地步,要找一个好人家,怕是再无可能了。
顾大娘看了一眼正在门口缝衣服的顾明春,走过去说道:“这件衣服缝好之后别再穿了,现在你大哥不在了,今后也没钱给你买衣料,到时候别人给你谈婆家,你穿什么衣服去见人?你这几件好衣服得好好收着,别穿旧了,以前让你节约一点,你不懂节约,现在知道日子难过了?”
顾明春最近什么事都要做,心中也难免怨气,就说道:“要是当时不修房子了,我们怎会像现在这般困难?”
顾大娘被气得不轻,“你这个不孝女!也不想想我修房子是为了谁?你现在反过来责怪老娘!”
当时顾大娘确实一方面被裴静姝刺激到了,另一方面也想把房子修好,这样才好给顾明春找个好点的人家。不然男方到家里来看着那破破烂烂的窄小房子,不免要把顾明春看低。
她的四个儿女中,除了顾明轩之外,就属顾明春最聪明,长得也好看,顾大娘还指望顾明春嫁一个好一点的人家,这样她作为娘家妈也能沾沾光,改变现在的困境。
哪里像这顾明春也是个不识抬举的,现在竟然也这样责怪她,顾大娘心中哪里能好?
顾明春垂着头不语,顾大娘还在喋喋不休地骂她,说她不知好歹,也是一个白眼狼。
顾明春听得烦了,便也来了气,“要不是你把钱看得那么紧,万事都想占点便宜,我们怎么会和大嫂闹得这么僵?要不是你一点便宜都不肯让别人占,曾家那件事就不会发生!要不是……”
要不是她妈的风评那么差,她怎么可能找不到好人家?别人听说了她妈那些事之后,谁还愿意娶她?但凡好一点的家庭,都不会想和她妈这样的人结为亲家。
顾明春感觉自己被耽误了,要是她大哥还在,她就可以正大光明地给别人说自己喜欢萧长风,要嫁就要嫁萧长风那样的人。
但是现在的她已经配不上萧长风,她有这样的自知之明……只是她不甘心,她还是想抱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不想就这样委身于那些庸碌的人。
顾大娘被顾明春气炸,想给她几巴掌,可恨自己的手却还绑着石膏,只好气鼓鼓地走出去。
今天的阳光正好,大部分人都去山头上做活挣工分了,村子里显得很安静。
顾大娘看见裴静姝和燕丽正在前院冲洗院子,想起裴静姝在屋后树林里养的鸡,便偷偷摸摸地朝后屋檐走去。
才多久没见,裴静姝这里竟然多了这么多鸡,顾大娘看得眼都红了。别人家里养十多只鸡就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