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李选侍是如何成功的呢?

如何成功的……这个话题就不要说了,先来看看她到底把朱由校调教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怪孩子。

朱由校历史档案

姓别:男

姓名:朱由校

出生:1605年

籍贯:北京

属相:蛇

星座:不明

血型:不祥

身高:168公分

体重:45公斤

相貌特征:惊惧、惶恐,眼神不敢与人相接。

职业:出任大明帝国第十六任皇帝。

特长:工艺及木工技术。

社会关系

父亲:光宗朱常洛

母亲:王氏

妻子:张氏

儿子:3人

心路历程

0岁:出生。

13岁:17岁的小保姆李选侍入宫,见朱由校生母王氏为皇太子妃,表示强烈抗议,要求虐待朱由校生母,父亲朱常洛许之。

14岁:小保姆李选侍虐死皇太子妃王氏,转而虐待朱由校。

16岁:父亲朱常洛登基为光宗,小保姆李选侍大闹后宫。

16岁:父亲朱常洛登基后,二十九日死,小保姆绑架朱由校,与群臣对恃。

16岁:名臣杨涟,言官左光斗率朝臣大战太监,力扶朱由校登基,逐小保姆李选侍出宫。

16岁:后金攻明,陷沈阳,复陷辽阳。

17岁:朱由校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客氏的情人魏忠贤正式走入历史。

18岁:辽东经略熊廷弼兵溃。

19岁:朱由校于宫中开内操,率太监练兵,钲鼓之声震内外。

20岁:东林党人向魏忠贤发起攻击,未果。

21岁:东林党全军覆没,杨涟、左光斗下狱,拷掠而死。

22岁:明宁远道袁祟焕以火炮击毙后金奴尔哈赤,大明再兴冤狱。

23岁:袁祟焕再度击溃后金,魏忠贤闻之怒,免其职。

23岁:朱由校卒。

朱由校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这样两件事。

第一,他不幸在人格形成的14岁这年的节骨眼上,遭逢到小保姆李选侍,在父亲朱常洛的配合之下,先虐杀其母,再虐待朱由校,导致朱由校出现了非常可怕的奴性人格。

第二,奴性人格的特点,就是对强势卑躬屈膝,对弱势嗜杀无度。大臣杨涟和左光斗不明白他这种心理特点,硬是拿朱由校当正常人。结果让魏忠贤钻了空子,以威权加于朱由校,于是朱由校立即屈服,从此导致了魏阉祸国,大明王朝就这样势无可阻挡地走向死亡。

总而言之,李选侍这娘们彻底毁灭了大明帝国的希望,他居然将朱由校调教成了一条狗——举凡是狗,必然需要一个主人。李选侍是为自己调教的这条狗,但她却惨遭杨涟、左光斗等驱逐出局。或许她留下来,主持国政也是一个好法子,难道她还能够比魏忠贤更坏?

杨涟、左光斗他们做了一桩大错而特错的事情,他们显然不知道,一条狗,总是需要一个主人的。既然你将李选侍从朱由校身边踢开,那么你至少得为朱由校安排一个新主人,可是他们没有,这就是他们自己和整个大明帝国的悲剧了。

然而,那魏忠贤又有什么本事?他是如何发现朱由校的奴性人格,并替代李选侍成为朱由校的新主人的呢?

(5)神秘的僧人

有关魏忠贤,此人的来历同样笼罩在一团迷雾之中。

据《明通鉴》记载,北京城中,忽有一个道士,渺一目,跛一足,且走且歌云:“委鬼当头立,茄花满地红……”这首怪歌,好多年人不解其疑,直到大明的末代皇帝祟祯出场,人们才偶然想起来。原来,委鬼便是一个魏字,而道士出现在北京城的那一天,正是一个名叫李进忠的人,“喀嚓”一声,割了自己的卵蛋,毅然决然入宫的那一天。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若不自宫,断难成功。”李进忠说。

于是李进忠入了宫,被分配去打扫庭院,属于太监社会阶层中最下一等的,当他撅着屁股扫地的时候,宫里任何人,只要心情不痛快,都可以走过去,照准他的屁股,“啪唧”就是一脚。

就这样,李进忠也不知被多少人踹过,屁股红肿发炎,他悲伤地说:“即使自宫,也难成功,早知如何,我何不出宫……”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李进忠扔了扫帚,翻越宫墙,一口气逃到了四川。

李进忠此去,投奔了四川税务局的太监局长丘乘云。老丘见他来到,大喜,就带李进忠到了一间屋子,在外边“哗啦”一声,把门锁上了。然后丘局长吩咐说:“屋子里的这个,乃从宫里逃出来的在职公务员,不管他在屋子里怎么叫唤呼救,你们谁也不要理他,更不许送水和食物给他。”

狠心的丘局长,他竟然想活活饿死李进忠。

话说丘局长把李进忠关了起来,兴高采烈地回去,忽然前面来了一个和尚:“阿弥陀佛,善哉,请问是丘局长吗?”

老丘很是吃惊:“和尚,你是怎么进来的?”

和尚笑道:“贫僧法号秋月,正自云游天下,听说你要饿死李进忠,此事可确?”老丘惊呆了:“我是……我为什么要饿死李进忠?”

秋月和尚笑道:“是啊,你为什么不饿死李进忠呢?”

老丘:“李进忠他……和尚,说明你的来意吧。”

秋月和尚笑道:“小纳也无什么来意,只是想替李进忠求个情,此人生死,关乎国运气数,还望丘局长打开门,放他出来吧。”

经过神秘的秋月和尚再三说情,丘乘云终于释放了李进忠。李进忠出来,就见秋月和尚递给他一张纸:“拿着,这是小纳替你写的求职推荐信,你拿着这个再回宫去,保你一路顺风。”

李进忠再不辞辛苦地从四川回到北京,拿出那封推荐信来,果然不错,他很快得到重用,调到了甲字库管理府房,再也不受人欺凌了。此后不久,太监李进忠响应小保姆李选侍的号召,率先于宫中扯起旗号,组织了造反纵队。他曾经率领一伙小太监,大战名臣杨涟,又曾经狂追朱由校的车子,吓得朱由校哇哇直哭。

又过了不久,他遇到了原来的光宗皇帝朱常洛的伴读王安的手下魏朝。于是他借这个机会恢复了自己原来的名姓——魏忠贤,并以同姓为契因,与魏朝拜了把子。

紧接着,他向自己把兄弟魏朝的女朋友,展开了凌厉的爱情攻势。

魏朝是太监……太监也可以有女朋友吗?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太监和宫女结为情人,是当时宫中的时尚。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不想睡宫女的公公,不是好太监……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魏朝是王安身边最得宠的人,所以他的女人,也是宫中最有品味的——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

这个女人终于出场了。

史书上记载,客氏这个女人,乳房丰盈如玉,面如桃花美艳。她18岁时入宫,替朱由校喂奶……现在我们要问一句,当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伙同小保姆李选侍,联手虐死朱由校生母的时候,客氏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很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在虐死朱由校生母的过程中,客氏应该是站在一边看热闹,她只是一个奶妈,不敢跟正得宠的小保姆争。但是她清楚眼前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小保姆李选侍费尽心血将朱由校培养成奴性人格的时候,客氏必然是李选侍的最得力助手——不然她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也就是说,当小保姆李选侍被朝臣逐走之后,朱由校就落入了她的手中。徜若她有野心的话,飞起一脚踹塌大明天下,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显然,她只是一个渴望着太监爱情的正常女人,所以,谁能够赢得她的心,谁就等于成为了朱由校的新主人,从此横行天下,海内无双。

当时的魏忠贤,是否清楚这些复杂的内情,不得而知。但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女人嘛,弄到手越多越好,弄到手的,越有名气的,就越是有味道——这是普天下太监们的人生目标,魏忠贤又何能例外?

(6)灭亡帝国的祸魁

事实上,早在小保姆李选侍精心地调教朱由校的时候,乳母客氏也没有闲着。有一本书,叫《甲申朝事小纪》,书中说:“道路传谓,上甫出幼,客先邀上隆宠矣……”意思是说,早在朱由校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客氏就把这少年仔给放翻了,强行占有了他。

这个传说,九成九是真实的,因为此后朱由校对于客氏所表现出来的信任与依赖,完全是非理性,无条件的。这种丧失理性与思考的信任,如果缺失了两性关系的支持,那是绝无可能产生的。

事实上,朱由校等于是把整个国家交付给了客氏——这当然可以从他的奴性人格上做解释,但是从他的个人爱好与习惯上来看,事情明显不对头。

卫艳陈娥锁翠楼,君王深夜拥珠球。

玉颜妒杀春灯影,只照欢娱不照愁。

这首诗,说的是朱由校是个思想品德兼优的好青年,此人漫步宫中,一任无数美少女对他骚首弄姿,苦求承欢。但见他将身上的衣服一脱,赤裸着身体,冲入木工房中,噼哩啪啦干起木工活来……看看朱由校的表现,这哪里像个男人?

事实上,小保姆李选侍将其生母活活虐死,此一事件彻底毁灭了朱由校。在他的内心深处,对女人充满了恐惧,同时对于他的男性性功能也具有着毁灭性的打击。事实上,也只有在客氏的呵护与帮助之下,他才能够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个男人的威风与乐趣。此外就是朱由校的自我人格在14岁形成之时,客氏借助小保姆李选侍的淫威,趁虚而入,占据了朱由校的人格——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决定了朱由校在劫难逃。古时代的后宫佳丽三千,就已经注定了任何一朝开国帝王的传人,迟早会沦为女性暴力的牺牲。

总而言之吧,魏忠贤趁拜把子兄弟魏朝打盹之际,出其不意地抢占了把兄弟的铺位,睡在了客氏的身边。对此朱由校没啥感觉,他并不是个男人,同时他也不认为魏忠贤还算个男人,俩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的人,有必要为了一个女人闹事吗?

朱由校没感觉,但是魏朝却大为愤懑,自己的拜把子兄弟睡自己的女人,这岂不是……愤怒之下,他斥责魏忠贤忘恩负义,过河拆桥,霸占把兄弟女人的无耻勾当。魏忠贤也不甘示弱,他脸红脖子粗地与魏朝对吼:“丢你老母,老子爱她,爱是无罪的,是最美丽的,我和她是两心相印的……”争吵越来越激烈,吵到最后,两人找到朱由校这里来:“皇上,你给老子评评理,他居然敢抢我的女人……”

俩太监抢一个女人,让朱由校兴奋莫名。他说:“我们做工作的,一定要公开,公正公平,不能够暗箱操作的。那什么,你们俩争执不下,那就让客氏她自己来吧,她挑谁,就是谁……”

客氏来了,脸红红的一指魏忠贤:“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衰绝,山无棱,江水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好!”朱由校一锤定音:“现在我宣布,魏忠贤赢了!”

此言一出,魏朝大骇,他太了解自己这个把兄弟的厉害了,当下更不犹豫,立即出宫而逃。他甚至连名字也改过了,不敢再叫魏朝,而是叫王国臣。但他改了什么名字也没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王国臣一口气逃到了蓟县北山寺中,被群众揭发捡举,扭送献县公安机关。途中魏忠贤派来的人赶到,掐住王国臣的脖子,用力这么一扭,只听“嘎嘣”一声,王国臣的世界就安静了。

下一个,是宫里地位最高的大太监王安。

说过了,王安乃光宗皇帝朱常洛的伴读,无论是光宗时代,还是熹宗朱由校时代,他都出了不少的力。但出再多的力也没用,他为之效忠的人,个个脑子都有毛病,都被宫里的狠娘们儿培养成了变态狂,所以他出力越多,罪状就越严重。

但王安在宫中势力极大,想要打掉他,也不是那么容易。文人小说下载

但这难不住魏忠贤,他吩咐客氏:“马上任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客氏就回去吩咐朱由校:“马上任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于是朱由校立即发布圣旨,任命王安为司礼监。王安接到任命,激动地哭了,说:“果然是明君啊,不枉我提着脑袋保护他一遭……”就按规矩,上书表示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敢接受。

按规矩,这时候朱由校应该继续要求王安出任司礼监,届时王安嚎淘大哭着,表示诚惶诚恐,接受任命。但正当朱由校要下命令的时候,客氏说:“不可以。”朱由校问:“为啥不可以?”客氏说:“快去干你的木匠活,管这么多闲事干什么?”

于是朱由校脱光衣服,钻进了木匠房里。而王安,则接到了皇上对他的辞职批准。当时王安就呆了:“这……是怎么回事?不会是弄错了吧?”

没有弄错!下一步,就是贬斥书——降允为南海子净军。

大惑不解的王安被押送到南海子,一到地方,就立即被关在一间空屋子里,饿了三天,打开门一看,他居然还活着。于是一伙小太监抬着装满了泥土的麻袋进来,压在他的身上,王安大叫一声,就此毙命。

干掉了王安,魏忠贤的下一个目标——东林党人!

(7)跨越时代的民主斗士

魏忠贤的迅速堀起,暴露出集权的一个致命缺陷。

权力这东西,是由社会等级所构成的,最上层只有皇帝老倌一个人,最下端是数量庞大的民众,中层则是协助治理国家的官僚集团。单只从人数上来讲,整个社会是呈现金字塔形的,最顶端人数最少,最下端人数众多。这往往给不熟谙规律的人一个错觉,好像底层民众应该很容易推翻集权。

然而在事实上,中国沿袭皇权制数千年,一次次浴火重生,都无一例外地回归到最暗恶的暴力政治的宿命。所谓的革命,不过是上层的权力执掌者换届选举而已,民众永远被压制在最底层,三千年之久也未能翻身。

何以如此?

这是因为,权力,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虚拟的影响作用,一种通过社会博弈关系运作的梯次体系。诸如皇帝之所以能够驾驭群臣,只是因为群臣党争执不休,相互攻击,任何一派都指望拉拢皇帝的力量干掉对方,所以就形成了皇帝的绝对性威权。

在社会底层,同样也如此。民众们之间的社会矛盾,远大于他们与皇帝朝臣之间的矛盾。邻里之间,会因为一垄地一亩田而大打出手,杀伤人命,私人仇怨,纷争不息,这种自然态势的民间相互博弈,必然地造成了权力的相对稳定——人们不唯是需要权力做仲栽,更渴望权力能够替自己主持公道。

魏忠贤虽然只是一个太监,但是他显然对这一社会基本规律洞若观火。此人一掌握权力,就悄无声息地于朝臣中选择自己的亲信,提拔重用。这对他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等到自己的亲信数量渐渐上升,魏忠贤就公开地重用奸佞之臣,彻底地改变了朝臣的结构,让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贤臣陷入一群小人的行伍之中,再也没有了什么乐趣可言。

于是六君子之案暴发。

所谓六君子,是指当时最有名的大臣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与顾大章。此六人者,被锦衣卫捉人大牢,拷掠无度,逐一虐杀。其中杨涟死得最惨,他被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死于非命。而魏大中的尸体被塞入洞中,再掏出来时,尸体已经零碎。魏忠贤虐杀六君子,表面上的理由是正邪不两立,但实际上,他与六君子结仇已早。早在他还叫李进忠时,率小太监奉小保姆李选侍之命,阻止朝臣入宫抢回杨涟,却遭到杨涟的喝斥怒骂——那时候两厢里就结下了死怨。

但魏忠贤与东林党人誓不两直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双方的政见不同。

有什么不同的呢?

简单说来就是这样,魏忠贤认为,从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再到现在的明熹宗朱由校,这家姓朱的人,没一个好东西。而东林党人则认为,大明皇帝,个个都是好样的,就算是不好,那也得是好。皇帝嘛,岂有一个不好的道理?……现在来看看他们两伙人之间,到底是谁的政治观点正确?

好像是魏忠贤吧?

且慢,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魏忠贤是位跨越了时代的民主斗士呢?

有!

在魏忠贤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朝臣——这时候他们的称呼叫阉党——阉党们公然平反了三大旧案梃击案、红丸案及移宫案。

平反梃击案的意思是说神宗皇帝朱翊钧不是个玩艺,平反红丸案的意思是说光宗皇帝朱常洛不是个玩艺,而平反移宫案的意思则是说现在的熹宗皇帝不是个玩艺。

但这么个搞法,明熹宗朱由校,他会同意吗?

他完全同意。

史书上记载,当明熹宗听说他们家祖祖辈辈都不是玩艺的时候,高兴地评价:“这条本议,一字不差。”

熹宗朱由校竟然这样说,他的脑子……是不是有毛病?

没毛病才怪!

实际上,熹宗朱由校脑子虽然不正常,但在一件事情上却是正确的。魏忠贤更是恶名千古,私德败坏,但在平反三大冤案上,却证明了他是当时思维最正常的人。而东林党人的政治观念虽然落后封建,但麻烦的是,偏偏是他们的私德无可挑剔。

就这样,恶人们残害善良的人,只为了做件正确的事情。而正直的君子惨遭虐杀,却又因为他们坚持错误的思想不动摇,如此吊诡的历史,真是让当时的人们,情何以堪啊。

纠结的时代,让明熹宗朱由校万念俱灰,于是他说:“请允许我合上眼,切莫让罪恶遮迷这清白的天。”

言讫,死之,时年23岁。

他之所以如此迅速地死去,是因为他在逃避一桩永世也洗不清的恶名——亡国之君。当他死掉之后,这项荣誉,就当之无愧地落到了他的弟弟朱由检身上。

第十三章 崇祯朱由检——枉然收拾旧河山

(1)恐怖的人生

相比于大明朝的历任皇帝,祟祯的知名度之高,丝毫也不亚于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但遗憾的是,祟祯的名气,却是靠了流寇李自成的胡搅而打出来的。说明白了,他就是李自成的陪衬,如果没有他的悲剧,也就没有李自成的人生辉煌。

然而,尽管祟祯皇帝的知名度超高,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基本来说,应该是一个也没有的。

难道史学家们不了解他吗?

恰恰是史学家不了解祟祯,因为历史学家不是心理学家,更何况即使是心理学家也未必能了解祟祯皇帝,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历史心理学家。

怎么会这么麻烦……实际情况比这更麻烦,只要你知道祟祯那不幸的童年,你就会知道帝国的未来是何等地黯淡。

祟祯皇帝,名朱由检,他是木匠师傅明熹宗朱由校的同父异妈弟弟,但是他的幼年与童年,堪称世上恐怖之最。

祟祯皇帝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三任皇妃刘氏所生,和父亲一家共同生活在神宗皇帝朱翊钧那可怕的阴影之下。到了他四岁的节骨眼上,我们知道,这个时候正是婴幼儿的第一次自我人格形成,从此孩子将形成对这世界的全部认知观念——就在小祟祯瞪着两只眼珠子,认真地观察研究这个世界的时候,突然“哐”的一声,房门被人一脚踹开。就见杀气腾腾的父亲朱常洛,率领着家里的小保姆李选侍,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小祟祯应该是看到父亲戟指母亲的鼻头,这样怒骂着,“刚才是不是你惹我女朋友了?”

“我……没有啊……”小祟祯的母亲应该是吓坏了,慌忙跪在小保姆李选侍脚下请罪:“保姆大妈,你大人大量,你爱和我老公干啥就干啥,我决不敢说一个不字。看在我孩子的份上,就放过我吧……”

少来!小保姆李选侍应该是怒气冲冲,厉声叱道:“现在你知道求饶了?早干什么去了?不行,一定要狠狠地惩罚惩罚你,让你知道现在家里是谁说了算。”

“你说了算,你说了算,家里向来是保姆说了算,保姆妈妈啊,你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小祟祯的母亲必然是苦苦哀求,拼命认错。但她的哀求无法打动小保姆李选侍,而父亲朱常洛为了讨取小保姆的欢心,毫不客气地揪住母亲的发髻,一脚将母亲踹到了门外。

接下来,小祟祯趴在门缝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被活活冻死——也许他并没有看到,那就更可怕。刚才还是温柔慈爱的母亲,转眼工夫成为了一具冰冷的死尸,这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一生也无法抹除的恐惧。

此后他就在这种恐惧之中长大,陪伴着他的,是小保姆李选侍隔三岔五,随心情而论,敲他脑壳一顿又或是打他屁股一顿。即使没有这样的事情,家庭冷暴力相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而言,形同于灭顶之灾。

小祟祯生活在地狱中。

他所理解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仇视他,怨恨他,憎恶他,想尽方法地伤害他。与此同时,每一个人都相互仇视,彼此怨恨,相互憎恶并相互伤害。但是很快,他又发现这种敌对与伤害,相对于成年人的世界而言,却又如天堂般的令人怀想。

他十一岁的那一年,亲眼看到了太监造反纵队总司令李进忠,率领一伙太监们大战闯入皇宫中的白胡子老头,并出宫追杀哥哥朱由校当时朱由校吓得魂飞胆裂,嚎淘大哭——小保姆李选侍的淫威,压跨了帝国第一家族的未来希望。

不论是在哥哥朱由校的心里,还是在小祟祯的心里,改李进忠之名为魏忠贤的这个人,都是一个可怕的存在。这个肥胖满脸阴沉诡笑的男人,只需要拈起一根小手指,就能够像辗死蚂蚁一样地辗死他。

太恐怖了,这个世界真是太恐怖了。然而比恐怖更恐怖的事情,又发生了。

熹宗皇帝突然病危,召祟祯入宫。

(2)更恐怖的开始

公元1627年,正当十八岁的青年祟祯于魏忠贤那可怕的魔影之下,瑟瑟颤抖之时,哥哥熹宗朱由校突然召他入宫。

史书上记载,当时熹宗皇帝因为一次性服食春药过多,导致了全身勃起,皮肤绷得几近透明——皇以淫药蕴毒,驯至圣体浮肿。当时朱由校就紧绷在榻上,对祟祯说:“兄弟啊,还记得老子是咋说的来着?舌以柔则存,齿以刚则亡……可是宫里的美女太多,都不喜欢哥哥的疲软,都希望哥哥硬起来,结果哥哥硬过头了。看来以后该轮到你来玩了,记住当哥的一句话,以后就跟着魏忠贤公公混。魏公公说东,你不要往西,魏公公指狗,你不要撵鸡,要旗帜鲜明地团结在以魏公公为核心的朝廷周围,魏公公指在哪里,你就砍到哪里,包你吃不了亏——忠贤宜委用。”

祟祯一听,吓得他魂飞胆裂,当场就放声大哭,苦苦哀求道:“哥哥你放我回去吧,放我回去吧,我害怕……害怕……”

这时候魏忠贤过来了,笑咪咪地拍拍祟祯的头,说:“怎么这么没出息呢?以后要是有人敢惹你,就报我的名字。”

说话间,明熹宗的身体再度勃起,只听“嘣”的一声脆响,竟然绷开了包裹在外边的皮肤,熹宗大叫了一声:“爽歪歪!”就此一命呜呼。

饶是祟祯千不情万不愿,但死跷跷的熹宗有遗诏,让他以后跟着魏忠贤混,纵然是他不答应,那也不成。

于是魏忠贤派了手下马仔,来叫他入宫:“小检子,快点跟老子走,别让魏老大等急了。”

祟祯惊慌失措地跑步跟上,陪笑道:“这位兄弟,你贵姓?”

那马仔道:“老子叫涂文辅,看你这个傻样,以后跟老子多学着点。”

“是,是,还望老大多多照顾。”祟祯紧跟在涂文辅后面,进宫之后,涂文辅找了间空屋子,往里边一指:“进去呆着,不许到处乱走,我可告诉你这是皇宫,除了魏老大,谁也不许乱走乱动。”

“是,是。”祟祯点头哈腰,老老实实地钻进了那间小黑屋子。

可怜的祟祯,涂文辅将他丢在小黑屋子里后,就去陪女朋友逛街买钻戒去了,早把这事给忘脑后去了。结果整整两天两夜,祟祯呆在里边也不敢动一下,更没有一个太监或是宫女过来看他一眼。事实上,在此时的宫中,根本就没人对他感兴趣,魏忠贤魏公公才是宫中当仁不让的老大。

在这可怕的两天两夜里,祟祯压根不敢食用宫里的食物,怕有人下毒——实际情况是,此时他不过是案板上的羔羊,只有任魏忠贤肆意宰割的义务,没有吃拿卡要的权力。更何况,压根也没人给他送吃的来。

祟祯吃的是自己偷偷带进宫里来的食物——这个倒也不是瞎说。事实上,早在幼年时期,小祟祯就经常被小保姆李选侍无故饿饭,所以就养成了偷食物的习惯,不偷点东西吃,只怕这可怜孩子早就饿死了。

所以呢,在这可怕的四十八小时里,祟祯皇帝吃的是他以前偷的零食。

偷吃了点东西之后,祟祯又老老实实地坐回原地,看老大魏忠贤怎么摆弄他。

他等了整整一个白天。

又等了整整一个晚上。

夜深,祟祯呆坐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因为过于恐惧,他走到桌边,摸到烛火点燃,那暗淡的烛光,更让他心寒胆裂。再听到门外风摇树响,远处的风铃发出了诡异的韵律,仿佛冤鬼于地下冥府发出的丝丝鸣叫。兼以烛光摇曳,远近只见鬼影幢幢。祟祯皇帝之所以没当场吓死,只是因为他在幼小的时候,经常被小保姆李选侍关禁闭,又或是推到黑暗之中罚站。从情理上来说,这孩子的胆子早已吓成了面糊状,他一辈子也不会再有勇气面对现实,但如果要吓死他,好像也不是那么容易。

恐怖的夜晚就这样过去了,然后又是一个白天,紧接着又是一个夜晚。

很奇怪的一件事,魏忠贤这厮去哪儿旅游了?怎么两天两夜也不见他的动静?

史书上信誓旦旦地声称,此时的魏忠贤,已经准备了十几套篡位方案,但却发现祟祯此人比较的缺心眼,让他呆屋子里,他就一动不敢动地呆屋子里,这孩子明显的脑子有毛病啊。既然如此,倒也不着急干掉他……这个记载,百分百是在栽赃,尽管魏忠贤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篡权夺位这种工作,决不是他能够干得出来的——此人能够以九千岁之名,淫威天下,杀戮横行,只是因为他的脑子比别人更聪明。像他这么聪明的人,岂不知道权力自有其法统之说?祟祯坐在龙椅上,天下百姓都认可,可谁会认他姓魏的一个太监?

权力是因为追随者所形成,俗话说的爪牙便是。一旦没人承认你,权力便荡然无存。

这个道理,魏忠贤比谁都清楚。

既然如此,那魏忠贤为什么不快点过来,哄着祟祯登基,也好继续把持权力呢?历史真要说透了,太伤人。魏忠贤此时正在替祟祯的哥哥朱由校守灵,不管他此前用何种方式玩弄朱由校,但双方的信任,却是毫无保留的。熹宗之死,带给他的绝望之心境,决非是蹲在黑屋子里担惊受怕所比拟得了的。

总而言之,或许除了客氏,世上再也找不到比魏忠贤对熹宗的感情更深的人了,这就注定了他在劫难逃。

话说祟祯正在小黑屋子里蹲着,忽然看到远处有个小太监,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