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服,数百种刑具哗啦啦地往身上用,眨眼工夫周嘉庆就成了个血人。李戴实在看不下去了,站起来退席。
刑讯官王之祯见李戴走了,很是愤怒,就去朱翊钧,控告说:“陛下,这个组织部长李戴有问题啊,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牢靠啊,你看他这个样子,不就是个弄死他女婿嘛,他有啥不服不忿的?竟然不开心地看下去,而是愤怒地退席,如果任由这种歪风邪气继续下去,以后我们锦衣卫的工作,那就难开展了。”
“有这事?”朱翊钧从谏如流:“你说得有道理,那就先把李戴的组织部长撤了吧,然后再慢慢查他的刑事责任。”
而内阁沈一贯与同事沈鲤不和,就趁机栽赃说此书是沈鲤写的。锦衣卫也不问是非好歹,有人告就抓起来刑讯。事情越闹越大,闹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闹到了最后,人们早已忘记了妖书这茬事,单只是提心吊胆,生恐不明不白地被锦衣卫捉了去抽筋剥皮。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帝国领导人朱翊钧不能不出来说句话了。
他说了什么呢?
你简直无法想象这厮的过人智慧——
妖书初起,神庙即召皇太子至,大声谕曰:“哥儿,你莫恐,不干你事,早些关门,晏些开门!”
又遣司礼太监田义口传圣谕到内阁云:“我今日朝圣母回宫,就宣皇太子到启祥宫面谕慰言。我的慈爱教训,你也知道。你的纯善孝友,我也尽知。近有逆恶捏造奸书,离间我父子,动摇天下,已有严旨缉拿正法。我念你必有惊惧之心,我着阁臣安慰教训你。今日宣你来,面赐予你。还有许多言语,因忿怒动火,不能尽言……”
——《先拔志始》
这篇原汁原味的史料,让我们震惊。震惊的原因,至少有仨。
头一个,朱翊钧绝对是一个性情中人,听听他说话:“……早些关门,晚点开门……”这番谆谆教诲,非对世道人心洞若观火,是不会作为最高指示发布的。
第二个,朱翊钧绝对绝对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人,尽管他的生命本能,务须以毁灭帝国为能事。但是他的理性意识,却远远地高过当时的太多人。他最清楚妖书案是为何而来,所以先安抚太子,也免得再让别人说三道四。
第三个,朱翊钧绝对绝对绝对是一个……与我们的描述一模一样的人,就连他说话的语言风格,完全不类于我们对于古书堆的想象,他更想住在我们隔壁的傻大爷,遇到自己的事,则精明透顶,遇到别人的事,则糊涂透顶。实在是让你拿他没得法子。
帝国最高领导人已经被惊动,后妖书案,是应该有个结果的时候了。
(10)妖人大举入京都
话说神宗朝中,有个叫郭正域的大臣,此人学识渊博,曾经被请入宫给皇太子朱常洛讲课。当郭正域入宫之后,竟发现太子朱常洛正蜷缩成一团,哆嗦打颤,郭正域一打听,才知道宫中的烤火费都被太监们贪污了,所以就取消了皇太子冬天取暖的特权。
当时郭正域怒发冲冠,立于宫中,戟指着太监的鼻头破口大骂:“丢你娘亲,还不快替太子端火盆来?你敢不端,信不信老子现在就打死你?”
郭正域的凶狠模样,吓坏了宫里的小太监们,急忙将自己的火盆端了过来,太子凑近火盆,顿时泪流满面。这盆火燃烧起了他的人生希望,现在他才知道,在这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关心他,爱护他……
正在感动之余,太子朱常洛突闻噩耗。内阁沈一贯栽赃说,妖书是郭正域写的,此时老郭已经被锦衣卫拖走拷打中。太子一听就急了,冒激怒父亲朱翊钧丢掉太子丢性命的巨大危险,立即派了身边的人去解救郭正域。开始去的人,锦衣卫还不买账,要走程序,上手段。朱常洛索性一咬牙:“丢你老母,老子也豁出去了,连续派了多名内侍,要求锦衣卫立即无条件地释放老郭。锦衣卫见太子认了真,也不敢搞得太过份,就把老郭放了出来。”
老郭是放了,那这事往谁的头上栽呢?
忽然之间,众人眼睛一亮,发现了一个倒霉蛋。
此倒霉蛋,名叫皦生光,乃一介生员尔,大致相当于副主任科员这么个级别。这厮品德超差,经常在街上拦截小商小贩小朋友,敲诈勒索:“站住,把你手上的棒棒糖交出来,不交出来打你屁股……”正在欺负小朋友,不幸遭遇到兼职城管的锦衣卫,将此人收入狱中。值此朝臣莫不松了一口气,都认为此案扣在这老兄头上,应该是正合适的。连小朋友手里的棒棒糖都不放过,这种人,肯定干得出写妖书的怪事!
扣是可以的,但目前证据不太足。于是群臣献策献计,琢磨比较可靠的证据,最终由御史余懋衡找到了证据。
什么证据呢?
且说余懋衡一日上朝,举证说:“我发现证据了,这事就是瞰生光干的。证据就是我昨天做了个梦,梦到观音大士对我说,‘老余啊,你们猜不到妖书是谁写的吧?来来来,我来告诉你,此妖书的作者,便是瞰生光也……’”
离奇的是,锦衣卫居然就拿了余懋衡的证辞,去宫里向朱翊钧汇报。当时朱翊钧正在吃饭,听了后“噗”的一声,喷得满屋都是饭粒子。
锦衣卫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你看这证据……是不是再补充一下?”
朱翊钧冷笑道:“补充个屁,这么扎实的证据还不够吗?”
锦衣卫长松一口气,回去让瞰生光在死刑书上签字。瞰生光叹息道:“你们这些王八蛋啊,无非不过是想冤枉了老子,好快点结案,结吧结吧……”遂签字画押,拉到街市上,让刽子手慢慢地将他切割零碎。
按说这事就应该结束了,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这边皦生光明明已经被剐,可是文华殿中书舍人赵士须,下班回来正要睡下,忽然听到门外有人敲门,走过去扒着门缝,往外一看,就看到瞰生光堵在门口。当时赵士须很纳闷,就问:“你不是已经死了吗?就听皦生光回答说:我是死了不假,可我死得冤啊,明明这事是你干的,却把我千刀万剐,姓赵的你自己说,这合适吗?”
赵士须回答说:“什么叫合适?什么又叫不合适?就算是朝廷冤枉了际,那也是属于母亲打孩子,打错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儿不嫌母丑,先要谢国家,打你你白打,宰了你白宰……你快回去吧,别血糊拉拉地堵在门口,这要是让别人看到,影响多不好?”
外边的瞰生光一听,顿时气哭了,说:“姓赵的,你还有点天良没有了?明明是你写的妖书,却栽在我头上,还说什么母亲打孩子,打了也白手打,我告诉你,别说这个朝廷根本就不是什么母亲,就算是,打了孩子也得负刑事责任,你明白吧?”
赵士须:“不跟你个死人抬杠,有本事你活过来……”
却说那赵士须磨破了嘴皮,软硬兼施,对瞰生光的鬼魂做工作,可是那死心眼的鬼就是堵在他家门口,不肯离开,搞到最后,眼看知道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赵士须一生气:“好,皦生光,你不是死活不肯走吗?你不走,我走……”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就死了。有消息说他是去找皦生光讲道理去了。
很显然,阴魂不散的皦生光,强烈地刺激了朝臣的神经,果然就有个锦衣卫百户王曰乾发了神经,他冲出来揭发郑贵妃,说:“郑贵妃找了妖人王三诏,要用妖术取皇太子朱常洛性命,此外,据王曰乾透露,郑贵妃还打算找来刺客,一并将神宗天子朱翊钧搞死。”
史载,王曰乾在他的揭发信中,详细表述了妖人王三诏的黑魔法。据说那王三诏有一支黑瓷摄魂瓶,通体透黑,只要王三诏剪两个纸人,再披发仗剑,登坛作法,届时两个纸人就会“嗖”的一声跳将起来,腾云驾雾,精确制导,杀奔目标处,展开斩首行动。其成功率百分之百,从未曾失手……
看到这封揭发信,可怜的朱翊钧发出了狼在垂死前的绝望挣扎与呼嚎——救命啊,这帮家伙摆明了是不想让老子省心,非得让老子一家打得你死我活,他们才过瘾吗?
将揭发信转内阁处理。
因为朱翊钧罢工二十六年,内阁成员有的老死,有的被锦衣卫捉走打死,有的正在被锦衣卫拖走的路上。诺大的内阁,就剩下一个老头叶向高。朱翊钧要求,叶老头必须要从快拿出个解决问题的法子来。
过了一天,朱翊钧派内侍去内阁,找叶老头问情况。就见叶老头憨憨地看着来人,说:“啥玩艺儿?揭发信?没听说过……啥玩艺?王曰乾?啥叫王曰乾?没听说过……啥玩艺儿?妖人王三诏?啥叫王三诏?没听说过……”居然是一问三不知。
内侍气愤已极,跑步回来报告。朱翊钧听了这情形,呆怔良久,突然放声大笑起来,说:“我靠,一直以为我是天下第一有智慧的人,原来真正有智慧的是叶向高这老不死的,难怪他在内阁呆了这么久,锦衣卫居然找不到理由弄死他……高啊,叶老头这招太高了。这封揭发信如果追究起来,不光是让我和郑贵妃翻脸,和儿子朱常洛的关系也会弄僵,搞不好就是个你死我活。现在让叶老头这么一摆弄,全当就没这么回事,从此我父子之情,和郑贵妃的感情,就全部周全了……高,高,这招真他妈的高,老子还得再学学……”
史书上记载,老头叶向高以其绝顶的智慧,压下了这起事件,避免了朱翊钧一家的家庭矛盾与权力斗争升级爆发。不唯是当时的人,就连后世之人,也对叶老头钦服不已。
朱翊钧确然聪明,他很快就学到了叶向高的这一手,并应用到了实践当中。
(11)宫中铃响刺客来
结束了朱翊钧长达二十六年大罢工的,是一位名叫张差的神秘人物。
张差又是何许人也?
此乃彪形大汉一名,胳膊粗力气大,胸前一一挤,嘿呀呀,整整是八块大肌肉。他突然出现在历史中的那一天,是万历四十三年五月,第一个发现他的是东宫守护皇太子的一个小太监,正要问这彪形大汉找谁,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小太监已经被木棍击倒,四仰八叉地躺下。
“冲啊,杀啊,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大汉怒吼着,冲入太子宫中,指东打西,忽南忽北,惊得皇宫侍卫们丢了刀枪,忙不迭地抱头鼠窜。彪形大汉发出胜利的欢呼,尾随追来,不留神“哧溜”一声,闯入了一大群小太监之中,只听吱哩哇啦,呜哩叽咕,大汉被七八紧贴在身边的太监们死死抱住,夺下了他手中的木棍。
有分教,出师未捷先被逮,长使疯子泪满襟。不法之徒竟公然冲击皇太子居住处,这是历史上独此一桩的恶性大案,皇城御史刘廷元急忙登堂审案,这一审,刘廷元就哭了。
刘廷元说:“这个歹徒啊,他是个疯子,但他并不是个傻子。”
啥意思呢?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疯子和傻子混为一谈,因为这二者都是思维上出现障碍的残疾人士。但实际上,疯子和傻子是有严格区别的。
有啥区别呢?
这区别就是……总之吧……然而……但是……不然……他奶奶的……如果这个区别那么容易就能说明白,刘廷元至于急得嚎啕大哭吗?
于是刘廷元上奏说:“陛下,这个叫张差的歹徒,他是个疯子,但不是个傻子……”此言一出,群臣大哗,都认为刘廷元是在瞎扯蛋,什么叫是个疯子不是傻子?你疯了的话,能不傻吗?你傻了的话,能不疯吗?
说不清楚了。
但却有一个小人物,非要让歹徒张差把事情说清楚不可。
这个小人物名字叫王之采,他的职位超低,不过是大明帝国监狱的一名小小狱警。但这位小狱警却看不惯有人欺负太子,居然敢杀入太子东宫,明摆着,此事背后隐藏着大人物。于是王之采先将歹徒张差关进一间特殊的号子里,号子的旁边,是味道最鲜美的食物,王之采和朋友们就坐在桌边,幸福地大吃大喝,却不给张差一口,如此饿了张差几天之后,张差终于又疯掉了——他原本就是个疯子,现在又疯,疯上加疯,负负得正,于是他的神智就清醒了。
疯上加疯,导致神智清醒的刺客,写了一份供辞:
有马三舅,李外父,叫我跟不知姓名老公公。说:“事成与几亩地种,够你受用。”说罢,老公公骑马到不知街道大宅子,一老公公与我饭吃,说:“不要饿了他,也休得多了。”又说:“你先撞一遭去,撞着两个,打杀一个,打杀了我有力量救得你。”老公公与我枣木棍,领我从厚载门进到宫门口,守门的手打我一巴掌,被我一棍打倒。里边的老公公多了,就被拿住。
哦,明白了,原来是宫里有太监把刺客带了进去,欲行谋害太子。
这个太监是谁?
再一追查,可了不得。这太监赫赫然竟是郑贵妃身边的庞保。这下子事情闹大了,群臣汹汹,在皇宫门外游行示威,高呼口呼:“打倒郑贵妃!揪出幕后黑手!皇太子朱常洛万岁!”血债要用血来偿!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千万不要忘记权力斗争!……事情闹大了,郑贵妃吓得抱住朱翊钧,放声大哭:“老公,你怎么这么窝囊啊,听不见外边的人在喊反动口号吗?快让锦衣卫把他们统统抓起来……”
朱翊钧苦笑一声:“傻老娘们,还你妈的犯糊涂呢,你难道没听说过众怒难犯吗?你以外在外边高喊反动口号的人是谁?就是那些锦衣卫啊!所以这时候的锦衣卫,绝对不会再听从命令的,相反,他们会强迫我把你交出去,拖到刑讯台上,先剥了你的衣服,再拿开水慢慢地往你身上浇,浇不死你,你来找我……”
郑贵妃吓呆了:“陛下,陛下,我对天发誓那刺客不是我派去的,求求你救我一命,我发誓!”
朱翊钧惨笑:“傻老娘们儿,这时候求我,真的没有用了?”
郑贵妃哭道:“你是皇上,都救不了我,我还能再找谁?”
朱翊钧凑近她的耳朵,“现在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能够救得了你,他就是……”
(12)稳定压倒一切
听到皇上兼亲爹宣召,太子朱常洛疾跑如飞,赶了过来。一进门,就听“扑通”一声,郑贵妃已经跪倒在他的面前,双手一抄,已经将朱常洛的双腿抄住,一头抵在朱常洛的两腿之间:“太子宝宝,太子宝宝,你知道那个刺客不是我派去的,是不是?求你了太子宝宝,看在你福娃弟弟的份上,快帮我一把吧。”
当时朱常洛应变神速,也“扑通”一声跪下,哭道:“儿子岂敢得罪于天地……姨娘,你有话起来说……”
未得到太子的承诺,郑贵妃岂肯起来?只是望着太子砰砰地磕头:“太子宝宝,你千万别昕外边那些别有用心地挑唆,千万不要啊,你知道我是冤枉的……”
当爹的就坐一边笑咪咪地看,朱常洛哪有胆子让郑贵妃冲他磕头?可是郑贵妃的头已经磕了,而且还磕了不老少,怎么办?眼下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再把头磕回去了。所以太子也忙不迭地向郑贵妃磕头,两人对磕,距离又太近,只听砰砰砰,脑壳碰脑壳,磕得两人头晕晕,却谁也不敢先停下来,只能忍泪咬牙,坚持不懈地把头磕下去。
神宗皇帝朱翊钧,看到这一幕感人的场景,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渭水,说:“多么和谐的大家庭啊,为什么总是有人要挑唆我们这家人的和谐关系呢?我早就说过的了,稳定,要稳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儿子,你先起来。”
朱常洛哭道:“父皇,儿子不敢。”
朱翊钧道:“有啥不敢的?还记得吗?你从一个指头那么大一点点,长成了现在这样的男子汉大丈夫,若然是你爹或你郑姨娘对你不好,你能活到今天吗?你说爹说的对不对?”
朱常洛道:“爹爹所说的句句是真理。”
朱翊钧道:“好,你现在去,把你的三个儿子叫来。”
霎时间朱常洛魂飞魄散,什么意思?这老头莫非是想斩草除根?把儿子连带孙子们一并宰光光?心里害怕,可是却不敢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出了门,将三个孩子带了过来。见到三个孙子,神宗皇帝大喜:“孙子们,跟你爷爷一块上朝……啥?不知道啥叫上朝?你以为就你们这帮孙子不知道?你爷爷我照样不知道,爷爷已经有二十六年拒绝上朝了,可是今天,你爷爷我是舍得一身剐,带着儿孙敢上马,走喽……”
于是,历史上头一次,神宗皇帝率皇太子朱常洛,三个孙子,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宫门。一出门,就看到了黑压压的朝臣游行队伍,朝臣们有的正在散发反动传单,有的正在慷慨激昂地演讲,有的趁机兜售饮料水果,管你天塌地陷,老子先做笔小买卖再说。此外就是现场的口号响彻云宵:“打倒万恶的郑贵妃!誓死保护皇太子朱常洛!谁反对朝廷就打倒谁……”那边还有文艺宣传队,正打着竹板,发动群众:“当哩个啷,当哩个啷,说一说贵妃郑娘娘。郑娘娘,太猖狂,手持凶器入朝堂,打得太监满地爬啊,吓得太子直叫娘……”诸如此类,总之是热闹非凡。
角落里边,还仨一伙五一群地散布着许多锦衣卫,有气无力地在做大家的工作:
“请大家立即解散,立即解散,千万不要被一撮坏人所利用。要稳定,稳定,请各级领导回去抓好维稳工作……”
“看到了没有?”神宗皇帝朱翊钧悄悄地对郑贵妃说:“这是一起公然地反朝廷爆乱,眼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恢复局面的稳定,先承诺决不秋后算账,然后等到秋后再算总账……儿子,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点解决问题?”
“是,亲爹。”太子朱常洛上前一步,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了,大家注意了,我是皇太子朱常洛,现在请大家服从我的命令,立即解散,立即解散……”
就听“哗”的一声,群臣全都拥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道:“太子,太子,你没事吧?不是说你被刺客打得半死吗?这是谁造的谣啊?太子啊,这事是以郑贵妃为首的反朝廷集团干的,一定要把他们全都揪出来,批倒批臭,再踏上一万只脚……”
朱常洛道:“不许乱讲话,我们一家人,父亲慈爱,儿子孝顺,郑后妈……那是个绝对标准正宗的后妈……我的意思是说,刺客人东宫之事,目前已经查明,那是一起孤立的案子,与郑后妈没得关系,你们大家快点散开……”
群臣当然不肯散去,有人大声喊道:“太子你太缺心眼啊?这时候还替他们说话?就不怕郑贵妃生的福娃篡了你的位?”
朱常洛还未说话,皇帝朱翊钧已经怒不可遏地冲了上来:“放你娘的狗臭屁,他福娃……我是说福王远在自己的封国,距离京师有千里之遥,他怎么回来篡位?难道飞回来不成?”
这时候历史上的一个超级大BUG出现了,由于神宗朱翊钧整整二十六年大罢工,不上朝,所以群臣压根就没见过他。这时候见他气势汹汹说话,早有御史刘光复冲了上来:“闭嘴,这里最小的官,也是副部级的,你个不明真相的群众多什么嘴?再敢多嘴老子打死你……”
人多汹汹,噪音太大,朱翊钧听不明白御史刘光复说什么,就抖了抖身上的龙袍:
“你们眼睛瞎了,认不出老子就是皇帝吗?”
此言一出,刘光复大骇,忙不迭地高呼道:“陛下一家父慈子孝,真乃世间楷模啊。”朱翊钧还是听不清楚刘光复说什么,就问身边的一个锦衣卫:“喂,那家伙说什么呢?”
锦衣卫也没听清楚,就猜测道:陛下你看他的口唇,分明是在说:“日你娘亲陛下……”
朱翊钧一听就火了:“我好不容易上次朝,怎么出来就挨骂呢?锦衣卫,你们给老子把那家伙揪出来,狠狠地打。”
锦衣卫冲入人间,强行将刘光复拖出来,就当着大家的面,扒了他的裤子,按倒在地,一板一眼地打板子。打得刘光复咯咯直乐,当这么多人指皇帝鼻头骂,居然只是打板子,早知道就多骂几句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圣上……真他娘的圣明。
这次大规模的群体事件,终以刘光复屁股被打得稀烂,而宣布胜利结束。
(13)夺宫之战
史家分析,梃击案的发生,让太子朱常洛,赚到了盆满钵满,成为了这起事件中唯一而且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此事发生之前,朱常洛虽然身为太子,却更像是一条架在炭盆上烤火的鱼,父亲朱翊钧与郑贵妃的亲密情感,如一座山时刻悬浮于他的头上。说不定哪一天就“轰”一声,砸落下来——徜若废除他的太子职位,不过是朱翊钧一句话的事,纵然是群臣不服不忿,终究也解决不了问题。
然而铤击案的爆发,却将朱常洛一下子突凸了出来。他和父亲以及三个儿子同时登台,向群臣展示朱氏皇族幸福而团结的家庭。这就意味着,他的地位已经由父亲确认,并深刻地撼人到臣属们的心中。朝中至少有一半的臣子,已经转由向他效忠。这就意味着他作为皇家继承人的法统,已经明确了下来,如果父亲朱翊钧再忽发奇想,想撤销他的太子职务的话……除非朱翊钧嫌这个皇帝当腻了,不想再混了。
总之,朱常洛赢了。
赢归赢,但有一个悬疑,在此时突兀地漫入了群臣的心中,那个手持枣棍冲入东宫的刺客,到底是谁差遣的?
会不会是……朱常洛本人?
猜对了,正是这厮!
那么这种猜测有没有证据?
证据……这个事,这么说吧,历史学家没有找到皇太子朱常洛的私人日记。上面记载,今天,我真高兴,我吩咐了疯子张差……没人能够找到这本日记,但此后发生的事情,却是说不尽的吊诡。
先是最早闲极无聊,非要追查这个案子的狱警王之采——当时王之采负责监押疯子刺客张差,于是王之采采取了饥饿战术,多日不给张差饭吃,最终逼出了一份口供。我们不太清楚王之采这么做的深层次心理动因,想来或许是实在没事可做吧?不管怎么说,他插手管了这桩事,付出的则是惨重的代价。
王之采被收押,罪名是捏造假口供,敲诈勒索正直的官员两万两银子。然后上数百种刑具统统用到他的身上,测试他身体的抗虐待能力,王之采咬牙顶了很长时间。然而他的耐力终有极限,而后面排队等着派上用场的刑具却是无限的,就这么一天天地拷打着他。终于有一天,就听王之采大叫一声,已经被拷打得七零八碎,再也无法拼凑成一个完整的人了。
再以后,事情变得更加诡异起来,神宗皇帝朱翊钧重新退回深宫,和郑贵妃躲进一间屋子里,又不露面了。朝中群臣以杨涟,左光斗为首,派出了抓舌头的侦察部队,埋伏在皇墙之外,见有太医打此路过,就一跃而起,将其捉住。“老实交待,皇上是不是快要病死?快回答说皇帝要死了,不说就要你的命……”很快从太医嘴中挖出了内幕,神宗皇帝,真的已经病危了。
于是杨涟和左光斗匆匆跑到东宫门外,招呼太子朱常洛的同学——东宫伴读王安:“王安,你马上吩咐太子殿下,让他别在宫里傻傻地呆着了,快点去老爷子的房间,快,千万别耽误了。”
王安问:“这事……”皇上也没吩咐太子过去,如果硬过去的话,是不是得需要个理由呢。
左光斗道:“理由还不是现成的?就说太子要给皇上奉药……”
王安回来一说,朱常洛心里惶急万分。去吧,万一朱翊钧的身体压根没什么事,就这么突然闯进去,这岂不是明摆着盼老头快死吗?可如果不去的话,万一老头真的突然蹬腿咽气,到时候郑贵妃拿出来张遗诏,硬说立了她家福娃登基,这可怎生是好?
想了很久,朱常洛一咬牙一瞪眼:“拼了,大不了老子不过了……”掉头怒气冲冲,径直闯入朱翊钧的房间。
他来的正是时候,这时候的朱翊钧,已经死得七七八八了,尽管还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但确实不能算是个活人了。
哈哈哈!太子朱常洛仰天长笑:“终于轮到老子玩了,哈哈哈……”
从这一天开始,朱常洛终于品尝到了权力的美味,为了这一天,他苦苦等待了三十九年,终于如愿以偿。
他一口气下了三道诏书:
头一道,打开父亲朱翊钧偷偷藏匿起来的金银库府,补发边关将士积欠了多年的工资,第一笔款打下去,就是一百万两银子。
第二道,罢尽天下矿税,将神宗朱翊钧设置在全国各个交通路口的收费站全部撤消,各地收费人员全部回宫,继续端夜壶当太监。
第三道,释放所有在押的朝臣,并大开谏门,请大家献计献策,看看有什么好法子富强国家。
此三道令旨一下,天下人无不欢呼雷动。所有的人,都将新皇帝朱常洛视为未来的希望。这个倒霉透顶的大明帝国,自打朱元璋开头,始终没有摊上过一个像样的皇帝。现在朱常洛来了,头三脚,就是朝臣与民众期待日久的良策,这如何不让人心花怒放?心花怒放过后,大家就听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朱常洛病倒了。
不会吧?他正值壮年,刚刚当了皇帝,怎么就会病倒呢?
疑惑之中,人们又听到了一个绝望的坏消息。
朱常洛死了!
不会吧……然而这却是真的。
千真万确,天亡大明!
(14)摆个明君大POSE
朱常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苦熬了三十九年,才迎来了他生命的春天,可他说病就病,说死就死,如此迅捷雷霆,让人连惊讶都来不及,他到底在搞什么鬼?事实上,朱常洛的一生都笼罩在神秘的云雾之中,在他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说不清楚的事情。
朱常洛历史档案
姓别:男
姓名:朱常洛
出生:1582年9月11日
籍贯:北京
属相:马
星座:处女座
血型:A型
身高:178公分
体重:65公斤
相貌特征:坚毅、淡定,但瞳仁混浊。
职业:出任大明帝国第十五任皇帝。
特长:忍耐
社会关系
父亲:神宗朱翊钧
母亲:王氏
妻子:郭氏
儿子:7人
心路历程
0岁前10个月:进入生长阶段。
0岁前6个月:父亲朱翊钧拒绝承认他是自己的孩子,母亲的情绪激烈起伏,波动不止,影响到了胎儿的成长。
0岁:悲愤出生,从此开始等待。
5岁:郑贵妃生下二弟福娃,并立即被封为贵妃,而朱常洛的生母却没有任何封号,地位低下。此事引发了朝臣之大哗,群臣大闹朝廷,史称争国本。
9岁:朝臣汹汹,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遭朱翊钧驳回。
9岁:前妖书案爆发。
10岁:工部主事张有德上书,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内阁次辅许国以全体内阁名义上书,表示支持。但首辅申时行反对,武英中书黄正宾上书痛斥,局面混乱,已经无法弄清楚谁是谁。朱翊钧为了弄清楚,喝令将黄正宾打死,但太监不忍下手,只打了个半死。11岁: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辞官回家。
12岁:九大臣上书,求立朱常洛为太子,此后整整一年,朝臣前赴后继,不断提出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