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俗黛-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迅速往那另几个房里隐去。直到东北角一房时,黛玉听到里面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听说,那边的薛姑娘今天受伤了。是为了救那边的宝二爷。”
正文 第十一章 制度造成的
旁边忽传来刘清的声音“张婆子尽想着骗咱们的钱,我只让她收集林黛玉的事,她送来这些有什么用。”
黛玉听着嘴笑歪了。呵呵,当特工有好处啊。今天收获巨大。这刘清收买了个张婆子。奸细啊。好好,明天一定查清楚。再来个反奸什么的。呵可,抽不死你。还想对付我!
这时那女孩说道:“那张婆子说,林黛玉好象不喜欢宝姑娘。林姑娘喜欢史湘云。而史湘云喜欢贾宝玉。老太太听林黛玉的,太太却听薛姑娘的。”
“慢着,你慢慢说。再说一遍!”
女孩又学了一遍。
刘清突然格格乐起来。在这寂静的夜里,这笑声很吓人。女孩轻声道:“姑娘小声些。防隔墙有耳。”
刘清的声音突然低下来。不过黛玉还是能听得清,只得刘清恶狠狠的语调说道:“明天拿五十两银子给张婆子。告诉她,她送来的消息很好。从现在起,继续给我看着贾府中人。还有,帮我留意薛宝钗和史湘云的一举一动。”
女孩忙答应着。二人又开始聊别的话了。总之是些府里的鸡毛蒜皮。听了一会。黛玉悄悄的离开。
迅速退回墙跟,又跳过了粉皮花墙。
跳到这一侧,黛玉叹了口气。人家张生半夜跳墙,会的是美人,自己半夜跳墙,会的是思春小尼姑。而且,这思春的绝不止一个。
想到这些尼姑真正的可怜,大多数是从小家贫,没有办法送到尼姑庵的。长大后,便出还俗,还会遇到种种的刁难。
忽又想到了那个撞案而死的杨姨娘。
要不是家贫,谁又肯把自己的孩子卖出去。谁又肯不当正妻当妾室。如今,连命都不能保。
这世上本来就够苦的了。而女人们尤其更苦。黛玉来这一世有段期间了。发现虽同是儿女,但一到灾荒年,被父母们卖的,往往就是女儿。因为女儿是陪钱货。而儿子们却可养老送终。
这要是女孩子们都有个工作,何至于此。
一想到工作,黛玉突然心里一动。她想到了上一世的缝纫机。哈哈,这个她小时候可用过。结构不算太复杂。而赵飞也找到了橡胶。就说明;外国已经造出这东西了。有了这东西;好象缝纫机机就很容易造出来。大批量生产。再招大批女孩子来工作。发给薪水,这可解决大问题了。
首先,女孩子们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就不会象这一世一样,命贱如草。
一想到自己这个伟大大的计划。黛玉顿时精神振奋。明天就找赵飞。让他帮着设计缝纫机。然后招工。她林黛玉就是这一世的实业家。哈哈哈。
越想越兴奋。毫无睡意了。
这大半夜的睡不着觉可挺痛苦。黛玉四下看了看。月牙依旧挂在天下。清辉下,东山有仙境的感觉。黛玉这二天当大侠当上瘾了。想了想。朝东山掠去。
衣角带风,白衣飘飘,山道上边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太有意境了。
东边的小山只有几十米高,说是山,其实就是个小土坡。还没等黛玉得瑟完。已到了山顶了。
黛玉摇了摇头,突然长叹道:“哎,世道之难如登山。脚太快了,山就不够高了!哎!我怎么这么本事呢!寂寞啊!”
旁边,突然传来卡的一声轻响。似乎有人在动。。黛玉嗖的一下冲过去。
“柳暄?!!”前面站着一人,月光下。一人孤单只影,正是柳暄。
柳暄嘴角还残留着一丝笑意,可皱眉却紧锁着。使这一丝笑意的脸更显得无奈而悲伤。月亮的清辉照在他身上,似乎也被他身上的郁郁之气弄得阴郁怆然起来。而他看见黛玉,极力想掩饰这种无奈和悲伤。他挤出一丝笑容来。可那笑容却让人感到很心痛。黛玉有些难过。忙咳了一声,稳住心神“柳暄,你也来看月亮。”
柳暄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
他其实本想说,我心里闷得难受。知道你就住在那几间客房里,所以远远的看你。不过这话也不能说出来。所以,他只好点了点头。
这一摇头一点头间,他的神情就有些不自然。他急忙转移话题道:“黛玉,前天的事多谢你了。要不是你,杨姨娘可能就没命了。”
“她现在好了吗?”黛玉笑问道。
“好了,到晚上时,神智已恢复了。”柳暄忙答道。
黛玉点了点头,不再往下问了。再问人家尴尬。柳暄这时忽深深做了个揖说道:“黛玉,我替我娘和清儿向你道歉。我没料到;我的家竟发生了这么样的事;更没料到;她们会跑去侮辱你。我很报歉。黛玉,求你原谅她们”柳暄的声音很低沉,很无奈,让听的人感到了浓浓的悲伤。黛玉便知下午柳暄拜见贾母时;贾母先声夺人。告刘夫人和清儿侮辱自己了。
有这样的母亲和妻子,也难怪柳暄会很伤感。
黛玉往旁避了一下;她笑说道:“柳暄,我并没放在心中。”
黛玉说话很轻松,似乎一切都不曾干扰到她。看着这样的黛玉,又想着家里对黛玉百般抵毁辱骂的母亲和清儿。柳暄心里悲伤的感觉更重。尤其想起了杨姨娘对他说的话,他更悲伤。杨姨娘晚上一醒过来,就急着告诉她。她看见,清儿的二个贴身丫头把李姨娘推进了湖里。当时,李姨娘还能喊救命。是清儿的一个丫头用棍子给压进了湖里。
杨姨娘说,她当时吓得惊呼出来。结果就让清儿的丫头给发现了。她们把她绑了起来。对外说她得了重病。把她的丫头全换走了。换上了刘清的人。她知道。只等几天后,李姨娘的事平息了,刘清一定会杀了她。
柳暄当时说了句。你伤好后,你到母亲院里服侍母亲吧。谁知杨姨娘泪流满面,她告诉柳暄。她那天夜里,她挣脱缰绳去告诉夫人。谁知正偷听到刘清在夫人房中和夫人说到这件事。夫人说,既如此。你就看着办吧。只别让暄儿知道内情就行。
柳暄想到这,痛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夜之间,他发现,他最爱的母亲,他最喜欢的小表妹,都成了杀人的恶魔。而她们,竟然当着他的面拼命否认,然后,竟说杨姨娘根本是污陷她们,还说说不定林黛玉就是幕后主使。杨姨娘和林黛玉联手,就是想调得她们家庭不和。林黛玉好趁虚而入。
天啊,母亲和清儿当他是什么了?当他是个糊涂虫吗。杨姨娘的伤势极重。几乎致命。而李姨娘,天生的怕水。以前游湖时,离湖水也很远。又怎么会落湖而亡。而他,明知她们在说谎,可在这种情况下。竟还得替她们掩饰。替她们平息。不敢往外露出一点消息。
在这一刻,他突然有些怨恨皇上,为什么当初给她赐婚清儿。现在,他成了整个京城的笑柄了。几天之内,二个姨娘,一个不明不白落湖而死。一个跑到尼姑庵要出家。结果家里不许,就一头撞向了香案。更可气的是,还要绑着人回府。要不是林黛玉帮忙。当天杨姨娘就血干而死了。
他原以为母亲是温柔的,慈祥的,他以为清儿是善良的,可爱的。可其实,她们都不是。他原以为林黛玉是凶狠的。林黛玉是无赖的。可现在想来,林黛玉不顾别人的议论。拼死护住雪雁。她不顾皇上的权威,宁可出家也不入宫。她救下毫无关系的杨姨娘。被母亲和清儿当面侮辱,可她竟没有半点的愤怒后悔。她还是这样潇洒自在,还心情大好的来看月亮,还得意洋洋的满嘴胡说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话。记得当初在牢里,黛玉见到他时,是那样的狂喜。可后来,她为了他的安全,她执拗赶走了他。其实,她这人外表暴躁,可她的心却是善良的,柔软的,这样的人,和她在一起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再也不可能了
他现在才发现,其实,黛玉才是世上最好的女子。可是,他却错过了。
这一错过,就是一生!。
柳暄的眼泪突然发热发涨。他极力想抑制这种要流泪的感觉,他使劲睁大眼睛。可是还有泪水夺眶而出。
这是他自八岁后,头一次流泪。他猛地转过身去。他不想让林黛玉看出他的悲伤。
可他一切的表情都落入了黛玉的眼中。黛玉的心忽然被什么刺痛了。也许,她和柳暄不可能是夫妻,但是,她却不希望他一辈子沉浸在这剧大的悲伤和难过中。
她真的不希望玉树临风的柳暄从此消沉下去。甚至对人性都没了希望。
她想了想,在柳暄身后慢慢的说道:“柳暄,其实,这一切责任,并不能都怪到你母亲和刘清的身上。这是……是制度造成的。”
柳暄并没有回头。制度这个词他没听说过。他只以为黛玉在宽慰他。
黛玉慢慢地,细心地说道:“男人一妻多妾的制度,其实就在人的私欲的基础上建立的。为了保证男人的欲望。它把一个家里的人人分成了无数的等级。男人去欺压女人们,而女人们内部就为了争夺更大的利益互相仇杀。
正妻想灭了妾,妾想当正妻。嫡母想害了庶子,庶子想害死嫡子自己继承家业。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女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卷进这场斗争中。想独善其身都不可能。
遍观四周,有几个家庭真正的做到美满幸福。一家子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都是这制度造成的。所以,柳暄,不要太难过,不要太悲伤。遇到这种伤心事,当你站到一定高度看这件事时,你的悲伤就会少很多。你现在需要做的,你就会尽量想办法,让事情平稳地过去。让家族名声别太受损。让杨姨娘能好好的活下去。让世人的言论有利于自己。”
黛玉的话很慢,为的是让悲伤中的柳暄能清楚地听进去她的话。
一个男人,不管他如何的悲伤,如何的难过。他最该做的,是处理好事情。而不是放任自己的情绪去悲伤。
正文 第十二章 缝纫厂
柳暄转过身来。他凝视着黛玉。他突然想到黛玉在牢中说的话。我不会嫁给有一堆妾的男人。我的男人只能有我一个女人。当初以为她胡说八道,以为她只是想拒绝自己。原来,她早就有清醒的认识了。她知道。男人一堆妾室的后果就是互相厮杀!柳暄忽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想到了弟弟生母不明不白的死。原来,不但清儿如此,连母亲也是如此。他其实早就该知道了。只是,因为从小就是理国公府的大公子,他得到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他的父母也努力在他面前给他最好的。所以他便很少去想一些事。为什么父亲连续几个姨娘都不明不白的死了,为什么他只有一个弟弟。还是母亲亲养的。原来,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厮杀。
从不知道,她在善良,狡滑,倔强,脾气强悍外,还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她的话一针见血。但绝对是把真相完全扒给了他。
而且,她告诉自己,他该怎么做!
从来都以为,女人要靠男人的。从来以为,自己的智慧是超群的。可现在,对着黛玉,他感到了自己的可笑,自己的渺小。
是的,他现在最该做的,不是在这悲痛自己的命运。不是埋怨皇上当初的指婚,他该把这事处理好。而这件事的关键。首先要处理好杨姨娘。一想到杨姨娘,柳暄有点发愁。杨姨娘刚才说了,她万念俱灰。想出家为尼。但绝不在家庙里。因为那样,只要柳暄一离家,她就得被害死了。杨姨娘现在对家太恐惧了。可是,若依杨姨娘的话让她出家。万一杨姨娘把家里的事说出去。对理国公府是莫大的打击。杨姨娘知黛玉救了她。杨姨娘还想着跟着黛玉。可柳暄知道,杨姨娘不可能跟着黛玉。因为,这会使二人的关系变得暧昧不清。杨姨娘糊涂。他却不能糊涂。
柳暄想到这,眉头皱得极深。抬头看了看黛玉,他现在对黛玉有一种莫名的信任。他觉得黛玉的见识是高远的,想听听她有什么办法没有。可转念一想,黛玉是一个没出阁的姑娘,这种内宅事又怎么好同她说。他这一迟疑的功夫。黛玉已看出一些他的想法了。黛玉笑道:“杨姨娘的事不好办?她还想出家?”
柳暄点头说道:“黛玉,本来我。。。。。我不该和你说我这些内宅的事,可你的见解一向高远。我现在是身在此山中,都有些看不清真相了。杨姨娘一直想出家。又不想在家庙。”
黛玉微一沉吟说道:“柳暄,这要是别人的事。我还真不敢说。可我知道,你这人其实很善良。不是那种自私冷酷的人。你一定希望身边的人都活得很好。你虽不能让全天下改变这种制度。却可让自己的家改变这种制度。那杨姨娘原是可怜的女子。她一生的命运可能就在你一念之间。你何不放还她卖身契。放她为自由身。给她一些金钱田产。许她日后可嫁人。她有了过好日子的希望。自然渐渐淡了出家的念头。而且,人过上了好日子。自然不敢破坏这种好日子。总比人绝望之下,不顾死活,再说出什么的好。再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只怕就是杨姨娘不说什么,京城也都是谣言了。所以。放不放过杨姨娘,其实就是人的一种心态罢了。与杨姨娘无关。”
柳暄愣住了。黛玉这建议很直白,很简捷。其实,她一眼就看出了这问题的结症。而且对各方面其实是最好的办法。可这办法实在太打破常规了。满京城无数家庭,没有一个这么做的。即使小妾再不受主母待见,到最后不能相容的地步。也不过送到庄子里,任其自生自灭。还有的干脆就送家庙。古佛青灯了此残生。从没有人肯把自己的小妾放自由身的。更没有让小妾嫁人的。
黛玉说,放不放过杨姨娘。是人的一种心态。这话对啊,自己的心态是什么?是随波逐流,还是随自己的心性而为。
见柳暄发愣,黛玉暗叹这旧社会残酷,连柳暄这种善良的人。都不能接受这种正常之极的观念。
宋明以来,中国人的士大夫阶层都快异化成魔鬼了。他们身在魔鬼之中而不自觉。还道貌岸然以为自己是道德模范呢。其实他们所有的道德都是靠牺牲别人来实现的。他们要求女人为他们守贞。可自己却三妻四妾,风流无度。
呸!他们金碧辉煌的宅院下,埋的都是女人的尸骨。
黛玉虽肚子里把这些士大夫骂了八百遍,可毕竟眼前这位也是其中一员,一时半响,怕他也不能完全接受自己的想法。太激近了也许会坏事。可怜的杨姨娘。算了,帮她一把吧。要不,这一辈子就全完了。
转了一下眼珠,黛玉笑道:“古人常把小妾送朋友,还有把小妾换名马的。所谓千金名马换小妾。这都是很风雅的事。今人虽风雅的少,但礼制上对这种事也并无不许。换个说法而已,估计与理国公府没什么损伤。”
柳暄脸上一红,黛玉这个劝说其实就是拉低了他的境界。因他刚才的一点犹豫,黛玉把他的境界看低了。所以,才会用这个来劝他。
柳暄忽觉得被黛玉看轻是非常耻辱的事。他果断地说道:“理国公府的名声,其实早就损伤了。又何必怕这一点。与杨姨娘一生的幸福比起来。这一星半点的损伤又算得什么!她跟了我一回,我绝不能让她这么凄凉地过下半辈子。”
这柳暄的态度让黛玉十分意外。刚才还犹豫呢,这一会就下定决心了。柳暄,实在是一个好男人。要知道,人家可是从小生长在深宅大院里的公子!能有这样的想法,简直太让人感动了。”
这样的男人才叫男人,磨磨叽叽,满脑子僵化的臭男子,和他们说一句话都烦。可和柳暄在一起说话就是爽。这一爽,黛玉便有了上一世的豪情了,她击掌笑道:“柳暄。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行为。那帮自私自利。只管自己淫欲,不管女人们死活的狗男人臭男人简直没法和你比。”
柳暄瞪圆了眼珠子。这黛玉笑声太大了,说话也很粗鲁。说话也太直了。可听着,怎么那么爽快呢。柳暄想了想那些为了自己家体面,就害了女人一生的男人,他点头道:“不错,这些只管自己淫欲,不顾女人们死活的都是狗男人臭男人。”
黛玉也瞪圆了眼珠子,呵呵,柳暄竟也如她这般骂人了。哦哈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入芝兰之室,他柳暄也被香化了。她高兴之下。兴奋的说道:“柳暄,世上象你这样的男人真就不多。世上男人要都这样想法,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了。”
这话使柳暄忽想起了理国公府死去的那许多个姨娘。他刚才高兴的心情有些低落。他柳暄能做的,也就眼前这一点点事了。那些看不到的地方,只怕天天都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柳暄想到这。摇头叹了口气道:“杜拾遗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我所能管的,也只是我眼前这一块罢了。有时想来,让人不胜唏嘘。”
黛玉见柳暄刚刚鼓舞起精神来,忽又小老头似的感叹起来。她笑道:“我过段期间,想建一个全国连锁性子的女子缝纫厂。到时候,招女子来厂子干活。女子们有了进项。在家里的地位自然而然就高了。卖女儿的少了,这样的悲剧也就少多了。你是户部的官员,到时候,万一用到你帮忙,我叫赵飞去找你。你可不许后退。”
“缝纫厂?”柳暄有点惊讶。把女子们都弄到厂子里绣花缝纫去?
黛玉看他不解。忙解释道:“你看过木牛流马没有,那就是一种先进的机械。缝纫机是另一种先进的机械。可以把女人从手工缝纫状态解放出来。到时候,会产生一场剧大的革命…。。咳……我是说;革新。就是会让许多人得利。其实你想,男人们不让女人读书,又不让女人们有见识。可孩子们从小的时候,就跟着母亲长大,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一辈子也分割不开。可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身边的母粗陋不堪。那他又怎么能不受影响。更别说,那妻妾成群下,人们互相仇视,怎么会不影响到孩子。若是女人能自强自力,能自己挣钱。成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那渐渐的,被卖的女孩就会减少,渐渐的,家族会重视女孩。将来,她们也许会读书。会变得有知识。对了,我在缝纫厂就教大家一些字。让她们有空能读些书。女孩们有了宽阔的视野,整个民族都会有个提升……。对了柳暄;你家族很受皇上信任;到时候;若我缝纫厂做大了;难免有些思想僵固的老头子反对。你能不能说服柳家的人;在朝中帮我。”
柳暄仔细地听着黛玉的每一个想法。 这想法简直太离奇了。他闻所未闻。黛玉的想法简直是天马行空;他几乎跟不上她的思路。可是;偏偏微一琢磨。这道理竟那样的深刻。几乎可以影响到几百年的事去。难道说;古人所说的天纵英才;便是这个样子。黛玉月光下,黛玉的脸上笑意盈盈。那笑容是那样的开心,那样的自由自在,那样的充满了生机。柳暄感到从没有过的幸福。是的;是幸福。听着黛玉的话;品味着她的思想。想象着她的想法变成事实后对朝廷和国家的巨大影响。真的太让人振奋了。在这一刻;柳暄忽感觉就象忘了人间所有的烦恼,那感觉就象天地都不存在了,只有她们二个人。真希望,这一刻,能天长地久!
黛玉本以为柳暄会答应她。可柳暄一直没说话;而是定定的看着她。眸子晶亮无比。
正文 第十三章 人面桃花
黛玉吓了一大跳。我的天!她一见到柳暄难过就糊涂了;竟和他闲聊起来。她当这是上一世吗。男女朋友可以开心的聊天;可以搂肩搭背叫哥们。可以胡侃人生的大目标。她现在是在红楼里。她为什么总是忘了。她现在正与一个有妇之夫在谈天。柳暄是有妇之夫!她怎么会和一个有妇之夫这样说话,!她可不想让自己痛苦!那些和有妇之夫有牵扯的都是傻瓜!她林黛玉这么聪明灵俐的女人绝不会当这样的傻瓜。
林黛玉慌忙朝山下掠去。,掠走几十步,忽觉得自己这样不告而别很无礼。她扬声说道:“后会有期。”
柳暄看着黛玉象一只如惊鸿,朝山下掠去。他往前急行几步,伏在一块山石上,往下看去。可只见一道灰色人影兔起鹘落,转瞬间就到了山脚了。再一眨眼,就失了黛玉的身影。柳暄只觉无比的失落。他忽发现,四周暗下来了。黛玉在时,他感到他的四周光芒万丈,万紫千红,可一转眼,他才发现,四周很黑。天上的月亮很苍白。星星凄凉地闪着。
一切,都失去了生命和光彩。
柳暄慢慢地坐在地上。耳边忽响过皇上说的话。如果,他得胜回来。他可以休了妻。如果他看上哪个女子。皇上可以亲为他主持婚礼。
这个念头象半夜中划过闪电和惊雷。使他如暗夜中看见一道长长的光亮。可随后,那轰隆隆的雷声却让他感到了从没有过的恐慌。他柳暄成什么人了?他怎么可以休了刘清。就算刘清很残忍,就算她手段毒辣,可是,她是他的妻子。他怎么可以休她。如果休了她,她这一辈子就完了。自己,怎么可以如此的自私。
而且。林黛玉是皇上喜欢的女子。皇上为了她。可以说是痴迷的程度了。为了家族。自己也不能再沾惹林黛玉啊。
黛玉,但愿她有个好归宿。但愿她能嫁个……皇上看上她;她又该怎么办呢?不行;明天私下找到她;问问她有什么打算。难道她古佛青灯过一辈子?
黛玉飞掠回房。雪雁还在睡着。黛玉悄悄爬上了床。心怦怦乱跳;一夜无眠。第二天;顶个二个黑眼圈爬起来。
来了二天了;正事还没干呢。她领着雪雁去净悟的院子。准备先混个脸熟去。
刚走到半路;正碰到刘夫人外匆匆走进来。那速度;连身边的丫头们都跟不上。原来; 刘夫人本是回家了;毕竟诺大理国公府;内宅不能没有主事的人。谁知一大早;就接到刘清送来的消息。说柳暄一大早就来庵堂了。因杨姨娘伤势渐轻;要把杨姨娘接走。刘清本想跟着杨姨娘一起回家。可柳暄却说;杨姨娘不回家了。他已把卖身契还了杨姨娘。从此杨姨娘就是自由身了。刘清趁柳暄去杨姨娘房里的功夫;派人弄坏了柳暄的马车车轮子。这才留住了柳暄。请刘夫人马上前来。劝住柳暄。
刘夫人听得大惊;猛然想起;自己儿子柳暄半夜三更回到家。一大早就骑马出去了。据儿子身边的丫头说。儿子把少奶奶屋里弄得乱七八糟的。难道说;她把杨姨娘的卖身契翻出去了。
哎;真不该把二个姨娘的卖身契给了清儿。没料到;竟让自己这傻儿子给翻走了。这杨姨娘知道李姨娘跳湖是清儿派人做的。她要得了自由身;那还了得。因此刘夫人急匆匆坐马车就水月庵了。
谁曾想;正往里走呢。正遇到林黛玉。
想着儿子这二天做事的离奇事。再想想要不是林黛玉把杨姨娘救了;又告诉了柳暄。何以自己家会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
刘夫人眼睛都能冒出火了。二人擦肩而过时;刘夫人再也忍不住,假装骂丫头;愤愤地骂了句:“贱人!”昂首从黛玉旁边挤过去。
这声贱人声音很大;黛玉想装成听不见也不行。她眨了眨眼;看着刘夫人气愤愤的脸;忽又想起柳暄布满血丝的眼睛。算了;不给柳暄添堵了。她骂自己;就当没听见。
往旁一闪,把路给她让开了。
并且慢了脚步,跟她拉开了距离。
刘夫人忙着去处理柳暄的事,见黛玉没敢应声,也就不再理会。匆匆往前走。可谁知雪雁不干了。小家伙最近得了黛玉真传;脾气暴涨。猛听刘夫人骂黛玉这么难听的话;她在后面举着小胳膊就嚷开了:“你凭什么骂姑娘?咱们姑娘是皇上亲封的灭绝师太,你骂咱们姑娘是贱人,就是骂皇上。你赶紧给姑娘陪礼。要不然,我到皇上面前告你去。”
声音又响又脆。叉着个小腰,指手划脚。大有你不陪礼,我就没完的架式。黛玉忙捂住了她的小嘴。“行了小东西。咱们走咱们的路好了。”
雪雁小嘴被捂。气得唔唔乱叫。忽一眼看见柳暄抱着人从里面出来。雪雁分开黛玉的手,气乎乎朝柳暄嚷道:“柳公子,你娘凭什么骂姑娘贱人。我们好心救人。倒救出……”黛玉把她小嘴又捂上了。
刘夫人理直气壮地笑道:“这小丫真的好笑,我自骂自己的奴婢,你反倒说我骂你姑娘。”
柳暄抱着杨姨娘出来。虽离得远,可也磨磨糊糊的听到一些。知道娘定是在指桑骂槐。忽见黛玉捂着雪雁的小嘴,还朝他笑着点头:“没事没事。你走吧。”
柳暄知道,林黛玉那个脾气,谁的亏也不吃,可娘骂她贱人。她都没做声。这还不是怕自己着急。想到这,万分感念黛玉,他不好说自己的母亲什么。只好抱着杨姨娘朝黛玉一躬:“黛玉。对不起。”
又朝刘夫人施礼道:“娘,你怎么来了。”刘夫人本对柳暄对黛玉施礼不满,刚想说什么,忽见他抱着杨姨娘,她大吃道:
“暄儿。你抱着杨姨娘去干什么?你真想放了她?”刘夫人声音尖利。怒气冲冲。自己这个傻儿子一定是受林黛玉这妖女鼓惑了。
柳暄迟疑了一下,忽笑道:“看娘说的。我哪是放了她,我这时送她回家。不能总待在庵里。”
刘夫人吃了一惊。柳暄说道:“娘,我抱着人太累。我先走了。你和清儿随后坐车跟上。”
“啊,好。”刘夫人没料到自己儿子竟这么说,一时间以为自己误会柳暄了。莫非清儿传来的信不准。
柳暄抱着杨姨娘大步流星往外走。转过一个弯,就不见了。就在这时,就听见呼哧呼哧的喘息声,接着刘清从庵里连走带跑地跟出来。后面的丫头一溜烟地跟着。刘夫人一皱眉:“清儿。”
刘清看见刘夫人,如遇救星,她急急的说道:“娘。快拦住他。他抱走杨姨娘了。”
“暄儿说是抱她回家。”刘夫人说道。
刘清一跺脚:“娘,他骗你了。他这是要送走杨姨娘。”
“什么?”刘夫人这才缓过神了,不禁脸色大变。也顾不得什么了。和刘清一起就往外急追。一瞬间。这一大帮子人走个干干净净。
黛玉无奈的摇了摇头。柳暄的家怎么竟这种货色。
哎,妻不贤,母不慈。哎!
旁边雪雁推了她一把:“姑娘,别看了,都走了。”
黛玉缓过神来。自己这是怎么了。柳暄的事与自己没关系。记住,没有关系!丫再想他,我抽自己一个大嘴巴。
黛玉急匆匆往净悟大师的小院子走来。听柳平的资料显示,陈太傅自隐居后,平素四处云游。偶尔回梅山,也是深居简出。谁也不见。这还好说。据说,他身边还有一个宗师级的高手,前几年有二个求见陈太傅的。还没说上话,直接这高手挟走,扔三十里外的山道上了。。这么个怪脾气的陈太傅。自己想见不易。要不然,也不会搞曲线救国。跑来找个尼姑。
净悟的小院子在庵堂的西北角。如今正是三月末。隔着篱笆,就可看见满院粉红的桃花。云蒸霞蔚。十分的壮观。
配着里面的茅草屋,倒显得不象庵堂。倒象山村里的一间小屋。黛玉看着这满院的桃花,忽想起崔护的诗,去看今日此门中,人面桃面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桃花年年如新,人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