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俗黛-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那种不敢越雷池一步;小心翼翼的女人。甚至比古代人还要害怕改变和创新。成天津津乐道于一些女人间的种种争斗,不是怀孕,就是流产!真是让人头大。还有的摆出一付不喜男主的样子;可行动却充满了献媚和讨好。其实;就是古代;那些有高远思想行为的女人也是让人尊敬的。就象人们尊敬嫫母;尊敬黄道婆。喜欢李清照的词一样。
正文 第三章 二个傻子
黛玉本来微蹙着眉,柳平已觉美到极致,可这时开心的一笑,柳平顿觉彩霞满天,祥云万里。眼前人物如仙如梦。不觉有些痴呆
看着这小胡子直直看着自己,黛玉原来的一点愁都跑到九霄云外了。有人傻呆呆看着的感觉真不错。最起码说明,自己很美。一个美人还成天愁眉苦脸的,都对不起老天给的这张脸。你美人都这样,还让不让人家丑女活了。不知足哦!
想到这,心情大好。因柳平的墨磨得差不多了,她拿起笔,沾上墨开始画起来。
按理说,柳平墨磨完了就该退下了。可柳平眼光正牵在黛玉身上,再也扯不断。他拿起墨又磨起来。黛玉到没注意这些。她只想试试这墨如何。拿起笔,想了想,她什么也不会画。什么写意工笔,从没练过。写毛笔字的水平也不咋地。想了想,干个画个素描人物得了。她随意画起来。
柳平一边磨墨,一边偷眼看着黛玉,忽见黛玉画出一个人的脸来。上面虽只画上眼睛,没画上鼻子和嘴,可因和这人太熟了,还是看出是谁了,他手一颤,竟把墨汁溅出,染到了黛玉洁白的衣裙上。
雪雁顿时恼了。这家伙贼眉鼠眼的看姑娘,还敢溅姑娘墨汁。就该让武师们拖出去打个半死。
“臭花猫,你仔细些。小心让人打你个半死。”说完,照着柳平的头就是一巴掌。
柳平下意识就要伸手,可猛想起,他一出手就露底了。刚要闪避,可脚下一动。忽见黛玉身子一动,似乎在抬头,他忙止住身形。黛玉会武,动得太快。她会发现自己会武功。拍!雪雁的巴掌清清脆脆的打在柳平的脸颊上。却是雪雁太矮,本想打头,却打在脸上了。柳平怒火上涌。一个小丫头,竟敢打他的脸!找死!
黛玉刚画了几笔,猛觉这人好眼熟。这画太像柳暄了。自己心里早把此人给废了,怎么倒画出他来了?通共没说过几句话。难道就爱上他了。前段期间,自己还笑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如今,可不成了他们了。难道这旧社会真成了腐骨的药,把自己一个女权者。也变成随波逐流了。黛玉正发呆,忽听拍的一声脆响。一抬头,却见雪雁正给了小胡子一巴掌。
柳平见黛玉抬头。忙把眼中的杀机一收。手捂在脸上,委屈的叫道:“你打人。”
黛玉见这小花猫脸上红红一小巴掌钱,显是被打得不轻。她瞪了雪雁一眼,她训道:“雪雁,为人可以刚强。但不能恃强凌弱。这小花猫……咳…。呵呵呵。”黛玉被自己的称呼逗乐了。忍不住呵呵乐起来。
可刚乐了二下,又觉得有点对不起这小花猫。她忙忍住笑。朝柳平福了一福。“小哥,对不起了。很无礼。咳。”见柳平始终没吱声。她想了想说道:“要不……。”黛玉从雪雁腰间取下一个钱袋。从中掏出一块五两重的银子来,黛玉递给柳平道:“小哥,对不起了,这几两银子权当我赔礼了好不好。”
柳平听黛玉赔礼;神情温柔宁静;哪还有当初撒脚就跑;大喊大叫;胡乱踢人的样子。
这样的黛玉实在让太着迷了。原来她竟然有如此多的侧面。原还以为她只是狡猾如狐。凶狠如豹。可这付温柔似水;娴静如花的样子。越发难得;越发可爱。
此时;黛玉的银子递到他手中;他忙接住;紧握这块银子。只觉这银子温润如玉;香气氲氤。竟如握了价值连城的宝物。
雪雁见他一付贪钱相;气得又哼起来。正待骂二句此君不要脸。打一巴掌;就讹人家五两银子。
恰这时。忽听外面有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墨儿,看好马,我一会就出来。”这声音温润柔和。不是柳暄是谁。黛玉的心没来由的跳起来。眼光也不由自主从纸张的空隙望过去。
见柳暄正留神找着笔墨。他依旧秀丽飘逸,并没有自己想象中苦恼的样子。正想着,柳暄吩咐墨儿:‘墨儿,一会我写完信,你马上给我舅舅和表妹送去”
黛玉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不选柳暄是一回事。可柳暄兴高采烈的订亲那是中一回事。上一世,小月总说自己自恋。看来自己真的是觉得自己太好了。总觉得那柳暄救自己是对自己有情。如今订亲了,心里也该和自己似的,心存一丝遗憾和淡淡的悲伤才对。现在看来。人家根本没拿自己当回事。当初的事,不过是碰巧遇到了。人家真正喜欢的,不过是她表妹。你看,都要订亲的,还不忘写信。算了,今天也算没白来。总算知道柳暄的心意了。但结果很让人没味。正想着,忽见柳暄的眼光朝这边瞟过来。黛玉只觉柳暄目光如炬,似在隔着画纸,把她看透一样。想着他心里没有自己,自己和他遇到,真是无趣。身子不由自主的缩了缩。
柳暄吸了吸鼻子;又往这里瞧了一眼;匆匆挑了些纸笔,便和墨儿离开了。
黛玉叹了口气。心绪顿无;挑了些纸笔。便和雪雁离开了。
黛玉也和雪雁离开了青山画苑。柳平的眼光追出好远。直到再也看不到黛玉的影子。他才缓过神了。忽眼光落到案上的画上。看了二眼;突然恶气上涌。岂有此理。她心里竟也有了柳暄了。他一把抓到手中。就要撕他个粉碎。
旁这一小童上来:“别撕。好好的一张纸,不过才用了一点。其它的还能用呢。”
柳平怒极,这小童竟敢把她用过的东西再给别人用!他抓起小童的前襟,使劲往外一掇。小童直掼了出去。扑通一声。小童摔到了地上。摔得小童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眼见小童大哭不止,旁边掌柜地上来“你。。。。。”本想说你干什么?忽见柳平瞪了过来。那眼中凶光凛凛,竟让他没敢再吐下面的字。
小童哭个不休。柳平瞟了一眼,见这小童鼻涕眼泪直流的样子,叹了口气:“算了,给你点银子,别哭了。”
小童一听有银子,顿时不哭了,睁着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柳平。柳平伸出右手,在怀里掏出一块十多两重的银子来,递给小童。一转身,离开了画苑。临走还不忘拿走那付画。
小童顿时呆了。这家伙手中有五两的银子不给,却给个十两的。今天自己遇到了一个傻子。这时,不远处的街口,柳暄和墨儿闪了出来。柳暄盯着黛玉轿子的背影,直到轿子都不见了,才叹了口气。转身要离开。。墨儿在旁嘿嘿笑起来:“爷,你可知刚才林姑娘在那纸山后画什么了?”“画什么?”柳暄心不在焉的说道。
“我从那角落只看到一个额头,我看挺象你的模样。而且刚才,林姑娘走时,好象并没带走那幅画。”
“什么?林姑娘画画了。”
话还没说完,柳暄已三步并二步往青山画苑跑。墨水儿忙跟上去。柳暄因来得太急,竟与柳平撞个满怀,柳平一眼看清是柳暄,匆匆就走。墨儿不满地往上追:“你给我站住,撞了人就跑,什么东西!”
柳暄看着这小胡子的背影,心里一动。这背影好象是三哥。他忙叫了一声三哥。那小胡子脚步一顿,既而大步流星的走了。墨儿听柳暄叫三哥,忙停住脚步。柳平三步二步转过街角不见了。柳暄素知柳平为皇上办事,一向爱扮成别的样子,他既不想见自己,必是有不见的理由。算了。还是进去看画要紧。
和墨儿忙转回画苑,却见一小童正在咬一块银子,一边咬一边乐:“嘿。今天遇到个傻子。”
墨儿忙上前喝问:“小孩,那姑娘画的画呢?”
小童把银子收到怀里,回头说道:“让刚才那傻子拿走了。”
“三哥拿走了?”柳暄十分惊诧。
小童摇头叹道:“。可惜一个那么美的姑娘,画的画一点笔功都没有。”
想不到她外表斯斯文文,可内里却是个草包。工笔不象工笔,写意不象写意。点染无法,浓淡失宜。如村女涂脂;,工而无韵;有笔仗而锋芒太露;粗率过甚,绝少文雅;无知妄作,恶不可耐。真是六气皆备了。”
柳暄听小童唠叨卖弄,心里突然十分的怅然。林黛玉为什么把画给三哥呢?刚才墨儿还说,林黛玉画的额头象自己,可想起来,三哥的额头和自己也十分象。难不成林黛玉画的根本就是三哥。
林黛玉什么时侯和三哥这般相熟了?
柳暄叫过小童,把他领到屋角,随手掏出一块十两重的银子给过去:“小弟弟,刚才到底怎么回事,你给我细细讲了下。”
小童看到这十两银子,险些眼珠子瞪出来。这天他走了什么运啊?竟连续遇到二个傻子。一出手就十两。还就为了屁大点的事。
小童忙把刚才柳平和黛玉的事讲了一遍。
柳暄听到最后,微眉头皱起:“三哥对林黛玉已用情这般深了。”这样想着,心里便极不舒服起来。
过了好一会,他摇了摇头暗道。三哥喜不喜欢林姑娘,和自己有什么大关系呢。自己和她根本是不可能的。还是想着如何推掉和表妹的定亲才好。
父母二位大人可是要来强的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正文 第四章 商队建成
对了。部里有一件公事,是到山东去的。这件公事得挺好几个月。不但订亲没法参加,就是父母说过完年就成亲的事也没法子兑现。看他们怎么给自己成亲。还有,自己已写信给舅父和表妹,说明自己放浪不羁,一心想娶一个妓女当妾。象自己这样一个无品无行的人,原不是表妹的良配。请舅父舅母为表妹另择侍婿才是。
另再留信给父母,就是若给自己娶表妹,自己一辈子就在外面漂着,不回家了。这样双管齐下,不信舅父舅母和父母亲还坚持着让自己娶表妹。
不说柳暄暗暗想办法退亲。且说黛玉,坐轿回了贾府,草草陪贾母吃了晚饭,便回房休息。草草洗了洗,看了一会书,便躺下了。
本想躺下睡觉,谁知竟夫眠了,这可是人生二十几载头一回遇到的事。索性坐起来,想做气功排除杂念,万不料刚一闭上眼,心情又很烦躁。她摇了摇头,不能再做气功了。弄不好,就容易走火入魔。索性下了床,见紫鹃睡了,她自己点的蜡烛,找本书看吧。结果顺手一抄,就抄到诗经了。黛玉翻开来看时,却看到这一段: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锨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看到这,黛玉只觉一阵心烦,。连随手翻到的诗经,都象和自己做对一样。什么如金如锡!和自己有个狗屁关系。
想到这,黛玉叹了口气,这时紫鹃走过来。见黛玉抱着一本书。若有所思,她便劝道:“姑娘,好容易这段期间晚上不读书了,这身体刚好些,怎么又抱起书看了。”
“知道了。”黛玉放下书。重新躺回床上。
她开始数绵羊,一只绵羊,二只绵羊,三只绵羊。四只柳暄,五只柳暄,六只柳暄……。。”不提黛玉在床上发臆症。且说柳暄,当晚回到家里,悄悄写好了辞别信放在桌上。自己躺下睡觉。只待第二天早上带上墨儿偷偷离开。谁知一闭上眼。脑海中忽闪过黛玉那娇好的面容来。他晃了晃头。不理这幻象,睡觉!
白天办公务还真累了,躺了一会,还真睡着了。忽见黛玉站在自己的床前,喜得他一跃而起。“林姑娘你来了。”
黛玉看着他问道:“柳公子。有句话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还想娶我,也不想想,你都有二个妾了,还有一个庶子。我凭什么嫁给你。我要嫁也要嫁个英武壮士,满脸大胡子。哪似你这般文弱无力,明着说救我,结果还得我抱着你。要不就把脸撞个稀巴烂。”
柳暄脸一红。闷闷说道;“谁又想娶你了。你别瞎说。”
林黛玉冷笑道:“可怪了,你不想娶我,梦到我做什么呢?”
柳暄脑海一阵混乱。就见黛玉突然一脸凶相,拿起根铁棍朝他头上砸过来。他赶忙身闪避,一边叫道:“林姑娘。你干什么?”
林黛玉突然扔了铁棍,大笑着拍着走了。柳暄见她走了,心里又十分的难受,在后面大声地叫道:“林姑娘!林姑娘!你到说清楚,为什么拿铁棍子打我。”声音极大,把自己惊醒了。原来竟是南柯一梦。
柳暄想着梦中的情景,细思黛玉说的每一句话。自己爱上林黛玉了吗?为何连做梦中都有她的身影,还怕人家不喜自己。明知那人是很凶恶的,可人家走了,却想追上去。自己和她明明是不可能的。自己又怎么会不停地想她呢。
大概白天见到林黛玉,所以才起了一点邪念。罢了,远远的去山东一趟,时间一久,自己自然也就忘了林黛玉是谁了。
柳暄一走,房内大丫环盈儿忙把柳暄的信交给刘夫人。刘夫人看着信里的内容,险些晕将过去。前段期间,外面风传说柳暄冒生命危险救林黛玉,后来也不知怎么的,竟让林黛玉抱怀里了。这谣言连清儿也知道了。害得清儿哭了一大场。可清儿真是个懂事的,见了自己,还什么也没说。要不是清儿的丫头无意中说露了嘴,自己还蒙在鼓里呢。
结果忙出去打探消息,听到的消息让自己和老爷都大吃一惊。林黛玉的谣言真是满天飞啊。可儿子却象个飞蛾一样往火上扑。他和老爷本就急得不得了,谁知后现又传来消息,说是宫中有人与贾妃为敌,所以才想害贾府。从林黛玉身上下手。这更不得了,这已犯了钱皇后的大忌了。若是日后大皇子登基,哪有贾府的好日子过,还有那林黛玉,钱皇后岂能放过她。
他们着急之下,便要挥剑断儿子情丝。要与儿子订亲。谁知这不争气的儿子竟借着公事跑了。还说要是订亲永远不回家了。这真真气死人了。难道林黛玉就这么好,让儿子把魂都丢了!刘氏没法,急忙去找理国公柳彪,商议对策。且不说柳家人如何商议,且说黛玉,忽一天得到消息,理国公府与刑部尚书府已举行了订亲仪式,虽因柳暄有公事没回来。但订亲的场面依然很大。去了很多人。这个消息传来时,黛玉气闷了好一会。她高兴爱吃东西,一生气也爱吃东西。直吃了一堆的瓜果,到晚上时竟闹起肚子。把她折腾得头晕眼花。第二天竟没去上六婶家,直接躺倒休息。到第三天,才从床上爬起来。伸个懒腰,第一件事便是痛痛快快洗个澡,然后化妆,让紫鹃梳个好发型,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对着镜子一照,果真的我见犹怜。
黛玉对着镜子摸了摸自己吹弹可破的小脸,突然想起评剧花为媒里有一段话:你怎么长得这么好看呢?你长得这么好看那王俊卿怎么就不要你呢。呸!哪是他不要自己,是自己不要他。
想着想着,突然乐起来。
自己还有大把的青春,有美貌,有聪明的大脑,而且现在还是有钱人,更会武功,家世也不错。别的不行,找个男人还愁吗。
轻轻的你去了,正如你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吃饭!吃完饭,在园子里逛逛,一边逛一边还得瑟。天下间哪有我这么洒脱的人,真正女中丈夫。呸!什么女中丈夫。那男人就一定比女人好吗。应该是女中大女子。
因元春今年省亲,虽离正月十五还有二个多月,可园中处处准备齐了,尤其是元春原来的住处附近,更是收拾得干净美观。那石子路两旁,连杂草也不见。离元春的原住处不远,便有一湖,那湖边停放的几个小舟和不远处的亭子也重新漆了一遍。假山石处,新请书法大家写了付好字刻到石上。黛玉慢慢走着,有时还能听到隐隐的丝竹声。黛玉一边走一边点头,好园子,好景致,好心情,好气氛。咱们老百姓啊今个真高兴!咱们老百姓啊今个真高兴!高兴!高兴!高兴!
不就一个男人吗!他还不喜欢自己。自己还没看上他呢。
高兴!高兴!高兴!咱们老百姓今个真高兴!高兴!高兴!高兴!你不高兴我格支你也让你高兴!哈哈哈!
黛玉放声大笑,咱出府去,自己开创新天地去。高兴!高兴!高兴!
高兴!高兴!高兴!怎么这么湿呢。天下雨了吗?原来天没下雨。是流泪了!呸!我把你个没出息的。没事流什么泪。
高兴!高兴!高兴!
且说黛玉让管家和赵飞一起去往二江府。由管家拿自己的书信,带赵飞去见赵兼济。赵兼济见这木牛流马实在神奇。再加上这件事自己做出来,又得名,又得利。便有些心动。只是,当初,原没料到贾妃投了吴贵妃,自己才收了林黛玉为义女。可现在有了这党争的事。这事便有些犯思量了。
黛玉早想到这点。言明以赵飞的名义办木牛流马。外人并不知与自己的关系。
那管家又提及这件事所费不多,但所得十分可观。黛玉的意思,赢利的一半送给弟弟小宝。赵兼济现在是越来越老了,很想自己死后为儿子多留些财产。这件事若成,自己不贪污不受贿。便得了钱。这心思便活动了。想自己已老,一定会死在皇上的前头,自己的儿子宝儿还小,等他长大成人,能步入仕途,就得二十年之后了。这期间沧海桑田,谁又能预料会是什么样呢。只是自己不参于党争,只为自己儿子攒点钱,那二派都不至于太为难自己。所以,这件事以赵飞的名义,倒也不会引起二派人注意。几经考虑,便同意帮黛玉的商队负责河堤建设。赵飞和管家便忙着招工匠,训练人使用木牛流马等。有了赵兼济的支持。商队很快建成。在建河堤时,首先用到了木牛流马。这木牛流马一旦应用,效果惊人。几乎节省了三分之二的人力。仅此一项,就节约国家一多半的银子。而且只这一项,黛玉不但把投资的一万两银子挣回。又净赚了五十万两白银。黛玉给义父先送去一半的白银。赵兼济素看重黛玉,而今见她小小一个主意就赢利这么多,真是感慨万分。若黛玉是自己的女儿该有多好,可惜了,只是个义女。
正文 第五章 最赚钱的永远不是卖蒜的
黛玉在木牛流马队刚建成时,就曾与赵飞,管家定下了制度,只要这项目赢利,他二人每人每年得纯利润的百分之二。而且,赵飞若在此事上成功了,以后还会逐个开发赵飞的产品用到实际中去。而且,以赵飞的名字命名。到此时赢了利。黛玉马上兑现自己的承诺除了钱财。一分不少全给了二人。还把木牛流马取为赵飞木牛流马。
对于管家,黛玉不但给了钱,还告诉管家,将来就算给完卖身契。也要让他给自己管这个家。二人看着钱财,想着以后美好的前途。都兴奋到不行。黛玉看着二人写的回信,信中不但有祥细施行的每一步,还有他们的建议,规划。看得出,二人都用心到极致了。黛玉又得意上了,看看,能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多有本事!自己的尝试首战告捷。她不但挣到了钱,而且,赵飞的名声也打出去了。想赵飞不久后就能成为名人。到时侯,自己可要见机扶植她一把。呵呵!呵呵!将来自己就是她的恩公。
不说黛玉得瑟到不行。觉得自己就是那伯乐第二。当黛玉想尝试往各省陆续推时广。赵兼济便帮着写推荐信。赵飞带着赵兼济的信,拜访各地的官员。送上重礼。各地官员既有赵兼济的推荐信,又有林家的重礼。便开始试用木牛流马。结果效果惊人。短短近二个月月除了给赵兼济和赵飞管家的,她自己净挣了二百多万银子。黛玉心情好得无以复加。
想着上一世,那些一根葱一根蒜的攒钱的,哪个能发得了家。大多数是那些掌握了国家资源的发家。记得有一个厂子,正赢利中,价值几千万元。可硬让某市长给卖了。买家就是市长的小舅子。买的价格是一百万。把职工全下岗了。那些退休的老工人,也没说清日后的暖气费什么的谁管。结果国家不管。厂子也不管,把一群老头老太太冻得象寒号鸟似的。
可市长的小舅子却发家成了成功的大商人了!还成了人大代表。
还有某人,靠着某领导批条子。在九十年代初,把国家最紧俏的资源拿出去卖。中间挣价差。自己发了大财。如今,也是某知名企业家了。有一次在电视里大谈自己如何掌握商机。
嘿嘿。今天黛玉发家和这些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借着官势发家。不过,黛玉与国家,与百姓,与自己是多赢的局面。而不象那些人直接下手抢钱。大家一锅喝粥没干劲,这样吧。一部分吃干饭,一部分瞧着得了。
嘿嘿,封建社会。约束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良心。而偏偏黛玉长了良心。所以她挣钱的同时,还觉得自己挺伟大。
谁知管家来信中提到,河南大灾,可朝廷赈灾的粮食却始终没到。已饿死不少人了。黛玉犹豫了一夜。突然一咬牙。这财钱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钱咱可以再挣。可人死了。却再活不来了。第二天一早,马上去了加急信,让管家到临近省急购粮食,然后再用木牛流马运到河南。救济灾民。黛玉又怕惹火上事,分粮时只说是朝廷下发的。
管家急忙去办此事。二百万两银子瞬间化个精光。但值得庆幸的是,终于和朝廷的救灾粮食接上了。河南地区少死了不下几十万人。黛玉一边心疼银子。一边觉得自己做了天大的好事。每天有失银和得意之间纠结。时而叹二声,我的银子!我的二百万银子!白哗哗的银子啊。时而自吹自擂:活菩萨也就我这样吧!那什么史上名人也就我这样吧!其实我比名人更伟大。人家还图个名呢,可怜我林黛玉连个名也没得到。
过了一会。又得瑟到。那些图名的都是小人一枚,不过想得名声以图更大的利益罢了。看看咱。咱图过名吗?图过吗?
左右瞧了瞧;忽嘿嘿乐起来。现在还不是图名的时机啊。算了;对得起良心就行了。谁让咱良心红火火的生长着。拔不掉啊。
她这天正忙着,忽接到扬州送回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很机巧的花灯让黛玉很感兴趣。这花灯上下好几层。每一层都是一个历史故事,第一层是昭君出塞。第二层是文成和亲,第三成是平阳守关。每个人物都用木头精心雕刻。人物诩诩如生。这还罢了,一旦燃起花灯,那每一层竟依次动起来。昭君出塞。昭君原是走着的,可转到半圈时,竟能骑到旁边一匹马上去。文成和亲里,文成公主最后手中的种子能撒到地上。地上竟找出好多青苗来。还有平阳守关,本是平静的一个关口,转到一半时,突然刀兵四起。无数士兵把城外围住。那每个刀枪竟全是钢铁打造。只是照着比例缩到极小。灯光下,那些个刀枪闪着亮光。竟真如无数人马汹涌而来。围住了城池。而守关的平阳公主,大红的戎装,威风凛凛。不停地做出各种指挥的姿态来。
黛玉看着这花灯。简直愣了,这可是在红楼里,没有任何机械电子设备。做这个花灯,得花费多少心思力气。
除了花灯,再无别的书信,可黛玉却知道。这花灯必是赵飞做出来的。除了他,世上哪还有人能做出这个来。
因和赵飞相处太短了,他又离开好几个月,这形象都有些淡了。好象是留在心中的一个文字符号。可这花灯,让黛玉想起了赵飞这个人。四方面,宽宽的额头,深陷的双眼,目光炯炯,干什么都有冲劲。
突然心里一暖。这人是个细心的人呢,所选的人物也不是一般人物。那昭君文成,俱都是离了富贵,另创一番天地。而平阳,就更不一般了。那是个女中英雄。难不成赵飞以这个花灯,象自己表明什么。这样想着,神思也有有恍惚。其实,赵飞也是个不错的人选呢。
若扶植赵飞,让他有自己的事业。将来,自己和他便算是患难之交。
到时侯,要比嫁给京城里公卿家的公子强多了。这帮混蛋,哪个娶亲前不是有了一堆姨娘通房了,有的还有了儿子。可恶的一群东西。可想了想赵飞,终还是没什么兴趣。算了算了,自己才这么小呢。才十三岁……。。万恶的旧社会。
按这一世的习惯,二三年内,大概就得成亲了。给自己的时间真太少了。可选择的人选也太少了。那赵飞自己虽没什么大兴趣,但其实条件也很不错。自己还是实际点。现在不都培养丈夫吗。自己也该开始培养了。一见衷情的爱情哪有那么多。顺应大势好了。可坐下想想,将来要嫁赵飞,那心里就开始别扭。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呢。难道自己成天活着就为了理智上的应该。那自己还活得什么劲啊。郁闷!这世界真烦!连个好男人也找不到。烦!天天算计防人,真烦!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人家苏东坡都没走上,你又能走到哪里去。唉!吃东西!
一边吃,一边偷喝点黄酒。摇头乱脑地念叨着:“我是你身边的木棉树。呸!这世道谁希罕呢?唉!古来圣贤皆寂寞!当你看到美人真皮下的血管,你会不会吐!闭上眼睛吧!主的一张大饼就把我喂饱了!呸!胡萝卜加大棒的艺术的罢了。他又能管人什么?非州成天饿死人,哪张大饼去喂了。世上所有苦痛都得自己去尝,所有的一切都得自己去争取。
老天!我有点累了。”
胡乱念叨着,黛玉喝多了。钱婆子来抱黛玉。把她放在床上。刚要松手为黛玉宽衣。黛玉突然反身抱住了钱婆子,抱得很紧。钱婆子吓了一跳,黛玉小脸红红的嘻嘻笑道:“钱嫂子,让我抱抱。我想找个肩膀来靠靠。”
钱婆子倚在黛玉的旁边。黛玉把头靠在了钱婆子的肩膀上。钱婆子很胖,黛玉突然想到了肥肥。由肥肥又想到了郑少秋。由郑少秋想到了爱情和背叛。
黛玉喷着酒气朝钱婆子说道:“钱嫂子,你爱过人吗?”
钱婆子一愣神,黛玉忽眨着眼睛笑起来:“别害怕。我没思春。我理智得很。我的男人一定要我自己找。”说完,头一歪。一头栽被子里,猫也似的窝着。钱婆子听着刚才的话十分的惊心。正想着到底该怎么和姑娘说话。却听那边传来细细的鼾声。自己家姑娘睡着了。
在忙忙碌碌中,已是正月十二了。离贾妃省亲只剩下三天。那原小说时,曹雪芹把这段描写得热热闹闹,花团锦簇中。这一世,黛玉亲临其中,每天都能感受到贾府的奢华。除了奢华,还是有皇权的那种战战兢兢的膜拜。每一处都要做到极致。贾政自不必说,亲自带着一群清客检验好几遍。连贾母也不顾年老。把每一件该用的东西亲自过目。务必做到无半分疏漏。这还罢了,贾母还见天带着黛玉,不让黛玉出府了。虽说在这些细节处理的过程中,黛玉能学到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