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有余香千千结-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早。卫婷儿原以为他会偷偷地给那些熟悉的书记、镇长通风报信,见他正襟危坐地闭目养神,满意地点了点头,方才对他说道,老李,你准备下,待会请你第一个发言。我想听听镇上的贫困情况。事情说细致一些,不要藏着捏着。我准备搞一次大调研,摸清实情,才好开方子下药。李书记接过她抛过来的橄榄枝,连忙答道,好,我一定不折不扣地详细汇报到位。
  半个小时过去,陆陆续续地有不少的书记、镇长赶到了现场。见李书记拿着笔记本,不停地写写画画,当即不满地说道,老李啊,开夜会,你也不早点通知我们。我这紧赶慢赶的连口饭都没吃。李书记连忙站起来,给卫婷儿介绍这些人。这些人连忙与卫婷儿亲热地打招呼。卫婷儿呵呵笑道,这事不能怪李书记,是我临时动议的。你们稍安勿躁,在等十分钟我们就开会。开完会,我请你们吃宵夜。
  十分钟过去,卫婷儿看了看手机,见时间到了,便让侯春关上了门。见卫婷儿关了门,在座的书记、镇长都傻了眼。这是要开啥子会哦,要动真格啊!书记、镇长们面面相觑,屋子里静悄悄的,连出气的声音都听得见。
  卫婷儿轻咳了一下嗓子,拍了拍话筒,方才说道,今晚冒昧地把大家请来开个夜会,让许多同志都饿了肚子。实在是对不住,散会后,我请大家吃宵夜。书记、镇长们正襟危坐,哪敢接她的话,直愣愣地看着她不知道她卖的什么药。卫婷儿见大家都很安静,接着又说道,今天我去跟吕书记汇报了一下示范片的工作,对我们示范片的工作很不满意,做出了新的指示,要求我们加快进度,尽快见到成效。今天这个会,是个座谈会,也是个交心会,更是个情况通报会。主要议程是请大家汇报一下,各个镇乡的贫困情况。原则一条:成绩就不要汇报了,主要说实情、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打算怎么办?下面请,李书记汇报一下他们镇上的情况。
  稀稀拉拉的掌声过后,听到李书记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的汇报之后,在座的书记、镇长各有脸色,熟悉情况的,信手拈来,毫不着急;不熟悉情况的,急得抓耳猴腮,连忙发短消息,让手下人赶紧弄个材料发过来。而那些被拦在门外的书记、镇长气得脸色发青,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听了不少书记、镇长的汇报后,卫婷儿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她对那些敷衍搪塞的书记、镇长当即拍了桌子,不客气地说道,你汇报的啥玩意儿,多大个镇乡啊,几个村上的事情都说不清吗?说不清楚就不要说了,下一个!
  卫婷儿听得很仔细,不时地做着记录,还不是的插话提问,弄得在座的书记、镇长都很紧张,额头上不停地冒冷汗。老虎不发威,真把老虎当病猫了啊!书记、镇长们之前在见面会上也都见过她,见她文文静静的一个小女孩,也都没把她打上眼。没想到,这女娃子先礼后兵,一股子杀气。
  会议开了三个半小时,卫婷儿见情况汇报得差不多了。当即总结道,今天的这个会议让不少同志都红了红脸出了出汗,很多同志心里肯定在埋汰我,骂我不给你们面子!但我想说的是,面子是自个争取来的,不是别人可怜设施的。平时工作没到家,关键时候掉链子的作风是要不得的!同志们,我们身在最基层,情况理应最熟悉。同样的岗位,李政同志和绝大多数同志都是优秀的啊,镇情如数家珍,问题一针见血!在我们内部红红脸,出出汗,是好事情!证明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到家,还需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查漏补缺啊!希望挨了批评的同志,正确对待,受到表扬的同志也不要自娇自傲!今天是个问题通报会,困难和问题都摆在那里的,我们不能再当老爷了,得想办法主动解决!在这里我宣布一项决定,从今天起,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大调研活动,务必请大家摸准基层情况,及时报告最新动态。对于此次为按时参会的同志,指挥部将报请县委,给予纪律处分,请大家引以为戒。
  “一个月后,我希望看到大家更加详细的报告和应对措施!否则,不换思想就换人!”
  卫婷儿的第一把火,可谓是火烧燎原。纪律处分报上去后,县委不但没有同情,反而从重从严处分,连续罢免了多个不通镇情的书记、镇长。对于这些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老油条,县委的大刀阔斧,让卫婷儿一下子打开了局面。
  处分决定出来,李书记把自个关在办公室里,闷闷地抽烟。县委对卫婷儿不予余力的大力支持,让他倍感危机。卫婷儿这把关刀耍得狠,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很快,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得到消息。吕书记说了,但凡有利于示范片的建设,有利于示范片干部队伍的发展,县委都将不予余力的大力支持!原则只有一条:能者上,庸者下!
  一时之间,刺刀见红的作风整顿行动,比仲夏之后的暴雨还来得激烈。一大批优柔寡断,如履薄冰的老油子,纷纷被清退,提前退休。卫婷儿杀气腾腾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

  一周后,卫婷儿发动的这场风暴,犹如一个龙卷风,在全县引起了连锁反应。吕书记趁势在全县史无前例地召开了千人干部大会。从县级部门到村社干部,悉数被通知参会。
  大会的主题:解放思想,破除藩篱,加快发展。在县城体育馆里,上千个座位座无虚席,吕书记独坐在主席台上,面前除了一支话筒,就是只有一个水杯,连讲话材料都没有。与以往开会不同,这次大会居然连一声手机铃声的声音都没有响起过,偌大的会场只有吕书记一个人激情洋溢的演讲。这次大会,让那些来自镇乡、村社的干部格外激动,不少人忙忙碌碌工作了一辈子还是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如此盛大的会议。
  吕书记一开口,便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他说,谋一国之事,须有世界眼光,谋一省之事,须有全国眼光,谋一县之事,须有一省眼光。无论什么人,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有全局意识、大局意识,要站得高,看得远,格局要大,眼界要宽,思路要阔,想问题要长远。即便是一村一社,也应有前瞻性的眼光。今天的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我们更应该要有危机意识和追赶意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需要我们要有跳出一县谋发展,跳出一镇一村谋发展。过去的老三篇,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农业县,从历史纵向比,我们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从区域发展的横向比,我们又会发现前有虎狼,后有追兵!总结我们这些年发展缓慢的症结在哪里,主要存在的藩篱又在哪里?在于我们缺乏主导产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在于我们封闭守旧。明者因时而动,知者随事而制,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我们在座干部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鲜明导向,要大力解放思想,破除藩篱,汇聚加快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这场千人大会下来,何大海心潮起伏。吕书记的讲话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县委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补短板,加快推动发展。在他看来,鲜家嘴虽然与县内别的村走的步子可能要快一点,但放到周边县市,放到沿海发达地区,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回到村里,他当即召开了村干部大会,迅速传达了千人大会精神。“县委的决心很大,我们的工作还需要加力。示范片快要形成虎狼之势,我们马上就会面临家门口的竞争。隔壁的几个村子,我不知道大家去看过没有。我去看过,震惊不小啊!同志们,山水田林路的改造已经全面铺开,莲藕、水果、蔬菜、生猪产业也都在开始布局。我们的经验,人家比我们总结得好,而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产业布局从一开始,就找到了我们的前面。等不起,慢不得啊,我们的优越感正在丧失,未来我们面对的市场竞争,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该怎么办?”
  何大海的话,引起了大家的议论纷纷。何大山首先就不服气,他呵呵笑道,大海哥,我们得有点信心!不要怕,狼来了,又怎样?只要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子,即便是他们能追赶上我们,我们也还是在抢跑!
  “大山,有着这个志气很好!我们不是怕,而我们还需要快速加力!不要等到羊成了狼,我们才来着急。而是现在我们要未雨绸缪,我看啊,农业产业园还得加快进度,泥鳅深加工也都加快,藤椒产业要迅速形成规模,最好也能走上产种销的路子,除此之外,我们还得有点新的产业支撑!”
  “大海,你说咋办,我们都跟着你干!”
  “你们这种思想要不得,俗话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你们不能把啥子事情,都让我来想,我来办吧!我们得集思广益。”
  驼子李站了出来说道,大海,我有一个想法,大家看要得要不得。“有想法就说,没什么要得不得,大家议一议!”驼子李抠了抠脑袋,呵呵笑了笑说道,现在电商已经成了时尚,与之配套的物流,已经是大势所趋。我看啊,我们得借智借力,组建电商合作社和物流合作社,把我们几个人的小打小闹,做成规模、做成体系!
  “李大海的点子待会儿,我们一起来议,其他人还有没有其他的好点子!”何大海满意地朝着李大海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何友生想了想,观光旅游是朝阳产业,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再下点功夫,把农耕文化再挖掘一下,最好能搞几个民俗博物馆之内的!”何老六当个泥瓦匠,也有一门木工的手艺,他见大家都争着发言,也有些蠢蠢欲动。当即抢着说道,现在房地产这么火,村里有现成的泥瓦匠、木匠,外出打工的人许多也都懂工程,我们何不再组建一个建筑装修公司,既可以搞房地产,还可以搞装饰装潢。
  何晓敏也列席了村上的会议。与他老子不一样,他老子看到的是自家的产业,而他到底是多喝了几天的墨水,李书记牵头在镇上搞的ppp项目,让他这段时间产生了一些来钱快的新想法。他也说道,现在无论搞什么项目、搞什么工程,都需要钱。仅靠目前信用社给我们的授信,还不足以支撑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我有一个特别大胆的想法,看要得不?“赶紧麻溜地说出来!”何大海兴奋地连忙催促道。
  何晓敏清了清自个的嗓子,犹豫了一下,见他老子肯定地看着他,方才说道,现在我们村集体有一部分收入了,村民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但这些钱存在信用社划不着,那点利息跟不上通货膨胀,所以我在想啊,要不要搞一个金融合作社,将来如果有能力,有条件,最好能搞一个村镇银行。把大家的钱都集中起来,用来办大事!而不是像现在,好不容易挣来的钱都在村里打转,或者是成了死钱。老话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资金的活水怎么来,靠别人不是长久之计,还得靠我们自己。我们得把自个的资金盘子做大做强,有了规模和体量,我们既可以融资,又可以集中投入办大事!

第一百一十五章 老何家一门三亲

  “大家都议一议吧,这些点子都很新颖,胆子也很大,我们有没有这个魄力和这个担当?”
  何大海趁着大家议论的机会,方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见大家议论得差不多了,方才问道,怎么样?这些点子要得不?大家伙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顾虑,不敢擅自表态。何大海见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当即很民主地说道,这样,我们来集中表决,过半数的我们就干,不过半数的我们就再缓一缓,看一看。怎么样?
  “行,那就开始吧!”何凤山放下手中的茶杯,重要事项集体决定,就该有这个负责任的态度。
  通过举手表决,让何大海和何凤山意外的事情,所有的点子都过了半数。何大海、何友生和何凤山简单商量一下,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么搞,那就这么搞。
  定下了鲜家嘴下一步的策略和方向,何大海高兴地说道,那行,就这么搞。但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做好这些事情,就得选好带头人。我提议一个人员建议,大家看行不行?电商合作社由何大山牵头,物流合作社建议由姜小丫牵头,农耕文化由何友生牵头,建筑装潢公司由何兴旺和何老六牵头,金融合作社就由何晓敏和老书记牵头,至于李大海则作为总协调,负责给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姜小丫可不是咱们村的,这能行不?”何友生皱了皱眉头,提出了质疑。何大海连忙解释道,大家都知道姜小丫在搞网约车,熟悉这个行当,而且她也不完全不是咱们村的,她的童年就是在我们村度过。跟咱们村有感情。何友生也知道,姜小丫和何凤山一家人的感情非同一般,而且她的公司何大海也是入了股的。见他这么说,当即没有意见,点头表示同意。大家伙见何友生都同意,也纷纷表示同意。
  何大海见大家都同意了,给大家散了一圈烟之后,方才又接着说道,我们刚刚议定的都是长远大计,希望大家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一定要把好事办好!那行,大家如果没有别的意见,就这么定了。下来后,各组负责人牵头做好相关制度章程,李大海负责马上办理相关手续。
  散会后,大家伙都很兴奋。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嗷嗷地叫着。何大海,将何友生和何凤山又叫到自个的办公室,商量了一下藤椒采摘节的事情。何大海笑着说道,藤椒丰收了,得马上启动藤椒采摘节,这件事情就由友生全权负责,老书记负责做好安保维护工作。我呢,则准备与县上的龙头企业再好好谈谈,争取这次活动一方面能从他们那里在拉点赞助过来,另一方面争取把我们这里也作为藤椒的苗圃基地,将来我们不仅能卖果子,还能卖苗子。
  何友生难得独挡一面,好不容易等到何大海放权一回,乐得直搓手。呵呵笑着说道,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一定把这次这个活动弄得巴巴适适的。何凤山对这些日子何友生的转变,也是看在眼里的。他也乐得成全,当即也表示同意。
  两周之后,鲜家嘴首个藤椒采摘节暨农耕文化节隆重开幕。这回开幕式的文艺节目,何友生并没有找县文化馆帮忙,而是通过镇文化站,把镇上和村上的文艺队伍组织了起来,自编自演,主持人也由村上的幼儿园老师来担任。幼儿园老师们的颜值担当,和土里土气的土戏表演,一下子吸引了城里乡村的人们。
  与采摘节的火热相比,何大山和驼子李则对婚庆活动十分忐忑。用何大海的话说,这是婚庆恐惧症,得治!怎么治?办法很简单,就是把这两个家伙都灌醉了,不让他们东想西想,等着当新郎就行。老扛把子也很紧张,他把何晓敏送来的新郎服装,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急得何晓敏直翻白眼。“大爷,您老快别东挑西挑了,赶紧麻溜穿上试一试合不合身,我们还得给您老拍推广照呢!”老扛把子没好气地瞪了一眼道,小兔崽子,急什么急!老子结婚,又不是你结婚。何晓敏暗自嘀咕,要是我自个结婚,我才不着急呢,这不是摄影师都等着啊!耗不起了啊!无奈之下,他只得向兰花求救。兰花咯咯地笑道,别挑了,你穿啥都好看!老扛把子得意地笑了笑道,是不是哦,你可别豁我!“行,就这件了!”兰花递给他一件丈青色的中式新郎装,他才悻悻地穿上。
  老何家一门三亲,余香催促着余珍珍办了出院手续,当天便赶回了村里。何大海紧张兮兮地接到她,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见她确实没有什么大碍,方才放心。走上前去要搀扶她,却被她一把推开。“矫情,我还没那么脆弱!”
  余珍珍笑了笑道,大海,医生说了余香已经拆了线,只要不干重活,就没有什么问题。你让她走走,这些天在医院里可把她憋坏了。何大海只得让她,由着她。“你忙你的去,妈陪我走一回儿,我就回家去!”余香二话不说,挥了挥手,将他撵走。
  见余香回来了,村民们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亲热地将她围了起来,叽叽喳喳地说道,余香,你可算是回来了!你要再不回来,我们可要到市里去抬你去了!“余香,余香,你可得悠着点,别那么傻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回来了好好在村里养一段时间。”
  村民们的热情,让余香很受感动,她忙着给大家招呼,亲热地相互问候。“三嫂,这回藤椒丰收了,你家卖了多少钱?”何家三嫂子,是何兴堂的爱人。虽然家里虽然遭了灾,但人活出来了,家也要建起了。余香,是她们的救命恩人,她一把抓住余香没有受伤的手,眼泪汪汪地哽咽了半天,方才说道,余香,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们都活不出来。余珍珍见她心情激动,连忙劝阻道,三妹,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可不能哭哭啼啼!三嫂子连忙抹了一把自个眼泪,呵呵笑道,对今天是老何家的大喜日子,我高兴,高兴!这回,我们家10亩藤椒,卖了好几万呢!
  余香在村里转悠了一阵子,没敢多走。村民们都很热情,她不想影响大家做事情,当即对余珍珍说道,妈,我回去吧。婚礼快要开始了,我还得去看看老爸老妈和嫂子!余珍珍连忙点了点头道,走,回去!老大哥和你嫂子,这会儿应该都快忙疯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友生的鬼点子

  藤椒采摘节,又让何兴旺火了一把。
  何友生上门取经,他悉数把他和唐熙创意交给了他。他组织竹篾匠和木匠,用稻草扎出了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但这座博物馆,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博物馆,而是在靠近白水河的田野里,用竹篱笆扎了一个围栏,里面除了展示搜罗起来的传统农耕工具,还用稻草扎出了各种雕塑,以及各种可供买卖、观赏体验的代表农耕技艺的特色节目、土特产和小礼品。如制陶、制糖、制盐、制烟、制腊肉、点豆腐、制豆豉、做条粉、缫丝、刺绣、剪纸、传统服装设计、烧砖瓦、竹编、草编、织布、挑染、腌菜、打铁、火钳烫发等等,每个特色工艺除了体验,还准备了短节目,游客既可以体验制作,还可以参与节目表演。他甚至把失传多年的莲花落、隔壁戏、清音、金钱板、盘子、荷叶、评书、花鼓、谐剧、跳曹盖等等传统民间艺术,也都搬了进去。虽然很多人看不懂,但却充满了好奇心,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而在农耕博物馆外面,他还组织了踩水车、捉鸭子、捉泥鳅、骑水牛、撒网捕鱼、捞螺丝等等水上活动,凡是参与活动,都有奖励。从河里和塘子里捕捞起来的水产,还可以现场加工,顺带体验农村宴席。当然一贯会算计的他,没有花一分钱,他只是负责提供场地,而是把这些节目和活动都外包了出去。
  为了配合他儿子搞婚庆活动,他还别出心裁,但凡游客到村,车子一律停在村外的停车场里,男子进出必须坐滑竿,女子则要坐花轿。有钱有势的,还可以体验八抬官轿,由专人鸣锣开道。当然这是要给钱的。一趟官轿下来,得花两百块。他开始以为坐官轿的人,应该不多。但没想到,这比免费的还要火爆。等到开幕式过后,一趟官轿坐下来,居然涨到了三百块。
  而在采摘现场,他采纳了何大山的建议,划出了一百多亩藤椒地,进行现场体验式采摘。采摘价格比龙头企业收购每斤多两块钱。采摘出来的藤椒,要鲜货的现场打包装袋,要干货的现场用土灶烘烤。需要邮寄的,现场发货。河道里,一如既往地搞水上观光,只不过他还增加了两个新项目,一个泼水,一个是水上爱情表演,讲的是涪江纤夫拉纤的爱情故事。至于晚上,则是灯会、洞房秀和烟花表演。晚上的开销,则是用村集体资金来办。不挣钱,主要是想留住外来客。
  由于这回白水河钓庄主打农村婚宴,为了解决游客吃饭的问题,他把村里会做菜的村民都动员了起来,搞起了小型农家乐。一家人只允许一次性搞十桌,必须保证菜品质量。村里的干部和青壮年,被他使唤得像驴子一般的转。他这么一弄,可苦了何兴旺和黑老刘,原本黑老刘信誓旦旦地说,多少人他都能解决。但没想到,他这么搞下来,需要的人手蹭蹭的往上涨,没有办法,黑老刘只得停了外地的工程,将公司的施工队拉来凑数。而他老婆则趁势,把公司和自家种植的羊肚菌,也摆上了特色产品交易区。见着人都喜滋滋的,热情得不得了。何大海和何凤山去巡查的时候,她乐呵呵地跟他们报账:不到两个小时,卖出了两万多块呢!
  何大海这回真是对他们这一家人刮目相看,他笑着说道,友生脑袋瓜子转得快,鬼点子挺多的啊,整得不错!你家的生意好,也要帮着乡亲们多吆喝。大家都挣点钱。她老婆听到何大海表扬他老公,呵呵地笑着,胖胖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那是,那是,有钱大家一起赚啊!你看,我们的很多促销礼品,也都别人家的!”
  鲜家嘴的这场活动,吓了电视台的台长一大跳,好家伙,能直播的题材太多了。他把台里的人员都动员了起来,但还是不够,不得不向省台和市台求援。从预告一出来,原本门可罗雀的广告中心,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大的、小的广告客商都纷纷要求在直播中增添他们的广告。甚至不少老板,还找到了市上、县上的领导来打招呼。台长是个精明的人,这回他顶着压力,给广告中心下了一道硬杆子,只上精品广告,一般性的广告客商在其他直播时段上。一下子,电视台的广告业务便成了稀缺资源,很多人打破头拿着钱,都投不进去。趁势,他还拿下了与移动、电信的流量大单。第一回拿到了流量分成。
  见着何大海,他乐得直咧嘴,“何书记,今后我们还要加大合作力度啊!”何大海与他握了握手,接过他递过来的烟,点了点头道,合作共赢啊,合作共赢!你们支持我们,我们也得支持你们啊!
  县上的藤椒龙头企业,这回在鲜家嘴赚足了眼球。当即也爽快答应了何大海的要求,与村里签订了种产销增补合同。能拿到这份合同,让李书记都很意外。他欣喜地说道,大海啊,还是你小子有办法。何大海摆了摆手道,李书记,你可别夸我了。我也是被逼的啊,形势逼人啊!你看现在示范片搞得轰轰烈烈的,大家都跟着我们学,有的步子甚至比我们还迈得快。我着急啊,藤椒产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现在示范片也在大力推广种植。今后,比产量我们村肯定是比不过那些大村,要想继续抢跑。只能打苗圃的主意,有了这个源头,我们才能够保证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好啊,看你来是真听进去了吕书记在千人大会上的精神,危机感!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危机感!”李书记拍了拍他的肩膀,肯定地说道。
  老何家办喜事,自然是绕不过李书记。前些天,何凤山就代表老何家向李书记发出了邀请。今天李书记除了参加开幕式,还要承担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给老何家一门三亲证婚。原本李书记还很担心,他们独立操办旅游节会有难度,但没想到反而比他们主导来办还要搞得红火。这让他更加有紧迫感,干部的观念思维还是需要进一步解放才行。当即他对何大海又说道,大海,余香之前牵头承办的村干部挂职培训,已经开展几期了。我看你啊,选几名得力的年轻干部也去参加。现在鲜家嘴的人才梯度已经初见雏形,但你们的工作还任重道远啊,人才梯度可不能再出现断代。一旦断代,要想重新来扭转,那就是搬石头上崖,难啊!

第一百一十七章 婚礼上的做戏

  何大海想了想,连忙高兴地答应了下来。这段时间,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来了不少,虽然大多数还处于观望状态,但村里的老社长们早已经萌生退意了。他也想趁着机会,再物色一批有能力、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
  中午十二点十八分,这是老中医幺爷亲自找算命先生算好的时辰。良辰吉时,鲜家嘴从未有过的一门三亲两代人同时结婚,在一片喜庆热闹的气氛中拉开了大幕。在老扛把子的强行要求下,婚礼的现场最终还是选择到了修缮如新的老祠堂。
  由于本次婚礼要进行直播,何晓敏只得在外围搭建起了大屏幕,摆起了长桌宴,将直播画面切过来,让前来围观的游客一睹眼福。
  受邀观礼的除老何家的亲戚朋友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对鲜家嘴有过情意的人。而外来的游客,则只能通过网络抢票才能参加。抢票的席位也不过100名。早在半个月前,这些票就已经被抢购一空。不少人只能望票兴叹,在外围见缝插针地抢上一个座位。
  按照传统的三书六礼,三位新郎早上九点过就开始迎亲。三支迎亲队伍,分三路出发,前往新娘娘家。由于嫂子的娘家较远,为了不影响时辰,早在三天前她的娘家人就被何大海安顿在了何凤山的家里。而兰花的娘家没有一个亲人了,则安排在她镇上的小卖部里。三支队伍的彩礼,也都是按照古礼来置办的,只不过老三转和八大件换成了电器和新式家具。三支队伍分别开着十辆装扮喜庆的新式轿车,六辆物流货车,从娘家迎亲回来后,齐刷刷地在村口换做八抬大花轿,古乐齐鸣,锣鼓喧天,在十八位年轻貌美的伴娘和伴郎的陪伴下,顺着村道,来到了老祠堂。
  “撵媒婆!”
  随着幺爷的一声厉喝,司仪放鞭炮,给媒婆披红挂彩,撵媒婆,媒婆被鞭炮撵得飞快地乱窜。等到撵走媒婆之后,幺爷唱古礼,老祠堂大开中门,开门迎亲,挂十丈红绸,放16门礼炮。
  新郎掀开花轿,新娘下轿。新娘身穿凤披,头顶红盖头,脚踩红地毯,迈过中门,过火盆,跨马鞍,来到义善堂前。司仪代表新人向祖先敬献贡品,贡品为猪头、猪尾一个副,全鸡一只,全鱼一条,桃李和大枣等共计10种。意为十全十美。
  放1600响鞭炮,司仪唱礼,李书记证婚。证婚后,三对新人,各自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三拜大礼之后,新郎用称杆挑盖头,伴娘送上交杯酒,夫妻共饮之后,向各自高堂敬改口茶。由于老扛把子的父母早已经过世,幺爷便充当了他的高堂。高堂喝茶之后,分别给予改口大红包。
  随即幺爷站起来,当着全体族人的面,捧出用黄丝绸包裹的族谱,翻开族谱,大声诵读祖训之后,司仪端上笔墨纸砚,由族长何凤山亲自将新娘写入族谱。等他放下笔,众人恭送族谱之后,婚礼到此圆满礼成,新郎新娘被送入洞房。
  三个年龄相差的新娘,神态各异,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