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状元-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里已经变成了混战的修罗场。

两军交战,不同声音、语言、服饰、相貌的人混杂在一起厮杀,背后的大兴庄火光冲天,{奇}一些平民百姓一面救火,{书}一面抵挡突厥人的肆虐。{网}还有些没有逃走的妇女幼儿在战火中哭喊嚎叫。西域的干风中,这战火烧得分外惨烈。

由于人数处于劣势,己方已经连连败退,快要溃散了。梁振业迅速命令:”分左右两翼包抄过去,困住突厥人,不让他们再前进一步!“

命令一下,骑兵立刻行动。大兴庄开阔的地势让骑兵的优势得以发挥,包围很快完成,战况立刻发生变化。原本有些泄劲的守军看到援军已到,立刻精神大振,战斗也勇猛起来。

突厥的将领似乎也很敏锐,他发现了汉军的意图,并不急于交战,而是让突厥人马一边后退一边集结队伍,又兼有突围的目的。就这样,梁振业的人马只完成了半包围。

梁振业已经看出指挥这人不简单,也不急于进攻,整理好残兵,两军对峙。

那突厥军队中间有一人,胯下棕红色的骏马,皮裘锦衣外罩金色盔甲,头盔上华丽的孔雀翎光艳夺目,看不清相貌,但身材高大、威势逼人。这便是主将吗?梁振业心想。

两军分开,战事稍缓。有些沉静的战场上两军的主将正在互相打量。寂静中带着不安,战马不安的打着鼻响。背后庄内的火势见小,但空气里依然有让人觉得炙热气息,有些烦躁又必须绷紧了弦。也许开打还好一点。

突厥那边站出一人,用生硬的汉话喊到:”我家大王要知道来将何人?“

大王?一旁满身血污已在混战中受了轻伤的曹校尉对梁振业说道:”刚刚得知,原来这批人是那突厥王的亲兵,这个带队的就是颉利顿本人。“

”噢?“梁振业吃了一惊,没想到在这里就能碰到对方的主帅。心中思量利害得失,同时高声答道:”在下乃平西大军先锋官梁振业。想不到这里拜会颉利王,真是荣幸。“

那传译回去和颉利王嘀咕了一会儿,又出来说道:”我家大王见将军气度不凡想结为至交。如果将军肯弃暗投明,大王一定重赏,封作王侯,列城封地。“

梁振业冷笑,心想这战场招降也太随便了,要是李宛在这里的话一定能一个字一个字的驳回去,累死那个传译、气死那个番王。可惜自己不愿废话,只说道:”颉利王你看看今天这情景,你还能回去做王爷吗?“

颉利王不用传译,也能猜到梁振业的冷声拒绝。

四下安静。

忽然,颉利王挥挥手,突厥阵营里立刻号角齐鸣,以一队骑兵当先,突厥人马全线进攻。

梁振业剑眉倒立,高声喝道:”冲!“一马当先冲到阵前。亮开手中金装铜锏,战神一般赫赫生威,先截住一员突厥将领,展开家传绝学,只一招”流星赶月“,双锏分至,便撂倒了一个。

主将一马当先,众人士气高涨,也跟着奋勇作战。两军又重新混战在一起。

然而,这次局势扭转了,这样的平地决战,无所谓地势和天时,也没有埋伏和陷阱,倒是人数多得更占优势。突厥的人马虽然彪悍,但三面受敌,拚杀已久;梁振业的人马因为援军到来而气势高涨,加上人数明显多于突厥,自然处于优势。

梁振业人似猛虎马似蛟龙,横穿敌军阵营如入无人之境,上下翻飞的金锏如砍挂切菜一般捣乱对方的阵营。

突厥人开始撑不住了。那颉利王也很了不得,在这样劣势的情况下依然冷静自如地率领军队,稍不留意可能就会被反扑,果然不能小视。梁振业手下几个将官想去截杀他,都被身边的卫士挡住了。不过此时,那个王爷也明白占不到便宜了,想慢慢整理队伍后撤,梁振业不给他这个机会,并令骑兵纵队横穿其步兵阵营,砍倒旗手,扰乱队伍。颉利王不得已,也让一队骑兵战士出来截住了肆意纵横的汉军,作了断后。突厥人马撤退了,梁振业并没有下令追击,他记得李宛说的”穷寇莫追“,而且这次战斗来的奇怪,恐怕有诈。

”整理粮草,疏散百姓,动作要快,准备回城。“梁振业吩咐道。

”将军,大好的机会俘虏突厥王,我们不追?“一个军官问道。

”即使追上去也不一定会捉到突厥王,兄弟们的伤亡肯定会更大。而且再往前就到了雁门关的地界,突厥也会派援军,不明虚实不能冒进。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

梁振业也思量了很久,到底要不要捉拿突厥王。这个诱惑很大,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捉到突厥王,这场战事可能就会很快结束。但是,梁振业直觉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不如谨慎一点,先处理好当务之急。

”是。“众人遵命,正要离去。有人来回禀:

”将军,不好了。有乡民说,突厥人抓了一群女子幼儿离开了。“

”什么?怎么回事?“

”将军您带援军赶来之前,有一阵咱们抵挡不住,一些突厥兵闯进庄里,到处放火,见到有女人就抓起来,抓满了一车女人孩子就退开了。援军到时,那些人已经被抓起来送走了。“

”这是怎么回事?守军做什么去了!“梁振业怒喝道。

一名守军军官跪在地上,哭道:”下官无能,让父老乡亲受难,突厥人马太多,都骑着马,咱们没撑住……“

有一些平民百姓也围了过来,几个老人哭喊着:”各位官爷,求求你们救救我们的孩子吧。“”我家媳妇今年才过的门啊。她还年轻啊。“”我们家的都已经许了亲啊,拉扯这么大不容易……“

梁振业看着满地哭嚎的白发老人,心中怒火中烧,骂道:”这群没人性的畜牲!分赴下去,战马准备,所有骑手立刻去追敌,剩下的人留下整理好粮草,安顿好百姓,送回西平郡。重要是速战速决,不可以耽搁。骑兵首要任务是夺回俘虏,一旦得手立刻撤退!“

”遵命!“

梁振业隐隐感到不安,就像是被人牵着鼻子走一样。刚刚决定了不去追敌,这下子有非去不可。而且除了自己带来的四千人,这里最多还能召集二三百人而已。以这样的人数,刚才的优势就不复存在,那个突厥王也不是省油的灯,只怕不容易。而且刚刚的交锋中也看到了,突厥人的骑射功夫果然不凡,同样是骑兵,一交锋就看出了强弱,更要小心才是。可不能眼睁睁地见死不救,只能见机行事,但求速战速决,减少损伤。

大队聚合起来,策马扬鞭卷起黄沙漫天。

***

”将军,我们已经到了望西山了。“

梁振业心中一动,过了望西山就是雁门关的地界。而这望西山自己在地图上曾经看过,地势险要,日后两军交战,这是必争之处。眼下要怎么办呢?

”将军,已经看到突厥人马躲进山里去了。请将军下令!“

梁振业道:”先追过去,不要进山,听命令行事。“

”是。“

远远的看到突厥军队的尾巴,似乎仓皇的逃进山里,梁振业下令绕山而行,逐绕道山的正山口。这是环形怀抱的山形,正面对着一片开阔的谷地,背后就是巍巍青山。

而那片谷地里,突厥人马好整以暇的等在那里。

颉里顿王趋马上前,用流利的汉话朗声道:”梁将军真是仁义君子,幸好本王出此下策才将将军引来,居然对活捉对方主帅的诱饵都不放在眼里,却为了几个平民百姓涉险追来,令人佩服。“

果然有陷阱,原来这家伙会汉话。

梁振业镇静地说道:”王爷谬赞了。在下不过是尽自己本分。如果王爷肯将人质放回,我们就此两散,也免得徒添伤亡。相信几个普通百姓,王爷不会放在心上,如何?“

颉里顿王笑道:”几个百姓当然好说,可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军就不同了。只要将军肯归顺于我,我立即将这些人都放回去,如何?“

”王爷说笑了,在下次来就是要保护这些平民回去,当然自己也要回去。“

”将军认为,这次你还能回的去吗?“

所谓山水轮流转就是这个情形了吧。

形势突变了,站在山口处的众人也开始不安。只听颉里顿王仰声长啸,突厥士兵号角齐鸣,在背后的山半腰,旁边的山门处,忽然显出许多人来。人头攒动,原来山上还埋伏着人马,幸亏没有完全进山。梁振业心中有些焦急,现在撤退的话也许还来得及,但是数里奔袭功亏一篑;如果继续留下的话,危险就大了,人也很难救出来,怎么办?

颉里顿王有些得意地说:”将军以为如何?“回首向山上的人招手,却突然怔住。

梁振业顺势也向山上看去,心中一阵狂喜。

山上出现的人穿着汉人军装,打得旗号是平西大军先锋营。旌旗之下,一个白袍银甲的少年将军仗剑而立,淡青色的披风随风招展,如同画中的人物一般。

只听那个李宛笑道:”梁大将军幸好你还不算太笨,不然就不管你们了,救起来也麻烦。“

他身旁站的是慕鹤,还如平常一样,一身布袍,一身悠闲。慕鹤高声道:”将军请离开山门,配合我们行动。“

第十七章  血染夕阳满天边

李宛站在一块巨石上,左手持剑,右手伸两指放在唇间,长长的呼哨一声,只听到满山的将士紧接高呼,响声震动山林。慕鹤站在另一块高石上,忽然举起一面红色旗子。一队汉人兵士冲到山门出,人人手臂上缚着红色带子。梁振业不明就里,来将说道:”请将军远离山门,或弃马上山或在山门外等候,马匹怕火,最好弃马而行。“

梁振业等人不及多想,纷纷下马,步行上山。另有人引路。而那队红带人马却将众人弃下的几千匹战马赶到一起。山坡上又有两人摇动两面红色小旗,慕鹤见了,手中红旗一挥,接着就听到山门处轰轰两声巨响,梁振业只觉得周围的山石都在抖动。他回首望下,只见巨响过后,山门处的土地上变得凸凹不平,隐隐有柴草露出。那红带人马纷纷引弓,向那地面射去,箭羽一落到表面,立刻燃起一人多高的大火,旁边的山上还有忍不住地往下投掷柴草。梁振业远远的就闻到浓重的硫磺味道,心中明白那是火箭,箭端负有磺石,用火石轻擦便着,想来那柴草中也定藏有硫磺等物遇火便旺。李宛封住了山门,要关门打狗吗?

突厥人马见这情景已然躁动不安,本要冲向山门,怎奈马匹怕火不愿前行。而山门这边的红带人马又将火箭射到弃下的众多战马身上。如雨点般纷纷落下的流火中,战马受惊,嘶叫狂奔,直冲向突厥阵营。突厥的马匹本已畏火不前,被这些发狂的马匹一冲,更加惊慌,纵窜跳跃,四处逃散,难以控制。不少突厥士兵都被甩下马匹,丧命在狂奔的马蹄之下。

梁振业看到那个颉利顿王虽然也有些惊惶,他的座骑也有些急躁,但很快安抚下来了,处于混乱的马群中更显得威风凛凛。果然是人中枭雄,马中蛟龙。

少顷,马匹逃得四散,突厥人群也稍稍安定了些,只见那王爷用突厥语高声吆喝着什么,一些未受伤的突厥兵聚集起来,手套着腰刀,高举长枪,一排顶着一排的后背,整整齐齐地冲向山上。梁振业叫道:”不好,突厥组成敢死队要攻山。“

梁振业急忙过去与李宛会面,只见李宛立于巨石之上,并不惊慌,摆了摆手正与慕鹤交谈。几个手势后,慕鹤点点头,随即高举一面青色旗子。

只听到半山腰一阵紧凑锣鼓声,将士们以土石为垒,弯弓射箭。”铛“的一声锣响,箭羽齐发,好似流星飞蝗,铺天盖地地扫向攻山的敢死队身上。人一排一排的倒下去,排列得也异常整齐。一个人倒下去了,后面的踏着他的尸首补上去。即使这样,也几乎没有人后退逃跑,每个人的刀就抵在前面人的后腰上。他们的大王在后面亲自督战,稍有犹豫之色,便有卫士过来一刀斩首。

血腥味弥漫开来,混着硫磺和烧焦的动物皮毛的味道,异常刺鼻。

突厥这是在破釜沉舟,力求突围。

梁振业远远的看到李宛的肩膀抖动一下,微微侧过身,不再看着下面的攻守阵势。他终究还是文人,恐怕还是见不得这样的场面,我要赶快过去帮他才行。惭愧,这本是我分内的。梁振业想到,让引路人加快步伐,赶去与李宛回合。

***

纵使箭羽再密集,突厥剿山的脚步丝毫没有停下,拿人命铺开的猩红道路上,突厥人马终于冲上了半山坡,离最前面阵营只有十几丈的距离,李宛站的巨石也处于射程之内。终于要白刃战了吗?

”啪、啪“两声信号弹升上天空,清脆的声音却在这狂躁怨愤的修罗场里分外响亮。慕鹤再次高举一面黑色旗子,左右各挥两下,两边的山上传来阵阵轰隆隆的响声,像有巨石在滚动。果然,不多时,另有一小队人马出现在各个土垒旁,运来滚木礌石,只听着将士们喊着号子”一、二,嘿咻“、”一、二,嘿咻“,浑厚深沉的声音在山间回荡,随着最后一个尾音,滚木礌石伴着令人颤栗的轰响滚下了山坡。本已经攻上山坡的突厥兵,却终又如潮水般的退下,只留下了一道道殷红的血河。

梁振业看得心惊,看那已经距离不远的白袍少年,异常俊美的容颜没有血色,脸也同身上的战袍一样苍白,略显单薄的纤细身材披着那样厚重的披风,竟在风中有些摇晃,然而那身姿却依然坚定,目光没有在逃避,坚定地俯视着战场。梁振业竟有些不忍,这样的人物,怎能让他在这种地方受到玷污?他应该是济世安民的存在,却不应被这活生生的人间炼狱侵染。

忽然山下传来悲愤的嚎叫,如剑锋撕裂锦帛,如受困的豺狼在怒嗥。那是突厥王在仰天长啸,声音如此的辽远和苍凉,让人听了不禁深深颤栗。下面的士兵也随之长啸,一时间就好像狼群在月下狩猎前发出的金石之音。

颉利顿王从侍卫手中抢过他棕红色的战马,纵身一跃,直冲向李宛所在的巨石方向。后面的卫士紧跟在侧,两旁掩护,再后面的突厥兵也步步紧跟,不像刚刚那样队伍整齐,一团混乱地如同野兽一样冲上来。

”李宛有危险!“梁振业猛然想到。

那匹红马果然不是凡物,陡峭的山坡竟然一跃数丈高,不等停稳又接着上窜,几下子竟然越过前面防御的土垒,从几个人的头顶上跃过,滚木礌石都给它躲开了,身上中了两箭竟然只是悲嘶一声丝毫没有停顿。众人尽皆骇然,眼睁睁的让这一骑人马过去了,才会过神与后面的卫士、兵卒短兵相接。

李宛身边只有十几个护卫,见突厥王忽然冲到,不及应战就被砍倒。那突厥王手起刀落,身法极快,转眼间冲到李宛面前,举刀便要劈下;慕鹤在旁想要救援,却被几个突厥卫兵纠缠;梁振业还有数十丈的距离,看李宛似乎还浑然不知,急得大声喊道:”李宛,小心!“

第十八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婉贞听到梁振业的叫声,猛然醒过来,看到面前的突厥王,不及多想,抽剑相迎。突厥王弯刀下劈,婉贞横剑一挡,只听”锵“的一声,婉贞只觉得头震得发麻,握剑的虎口发热,胸口血气上冲,险些将长剑震得脱手。婉贞忍下这口气,全力架住突厥王的弯刀,心想,我若是抵不住了,只怕会连人带剑变成两段。此刻所有的意志都回到婉贞的身上,她咬紧牙根,即使手臂已经发麻颤抖,手心里已经攥出血来,也没有半点下沉。

然而手中的青锋长剑却被压得渐渐弯曲,婉贞心下骇然,这突厥王好神力,青锋剑是师兄的佩剑,上京之前赠与她的,精钢锻造,扬州名家手笔,厚重坚硬,婉贞用起来还觉得还有些沉重,没想到竟被突厥王压得弯曲,若是换成自己平时的佩剑只怕早就断了。

婉贞毫不畏惧地抬头审视突厥王,只觉得孔雀翎金盔下那双鹰目分外凛利。

这难解难分的当儿,只听”嗖“的破空之声,一只狼牙箭射向那颉利顿王的手臂,迫他抽刀回救,解了婉贞之难。颉利顿王将这箭劈作两节,再回身时,婉贞已经跃下巨石。慕鹤也已经料理了那几个士兵过来拦住颉利顿王。又听”空空“两声,另两支羽翎箭射到,分别指向颉利顿王的腰间和后心。婉贞这才看到射箭的是不远处的梁振业。梁振业趁着空当展开轻功功夫,几起几落就到了婉贞跟前,问道:”没事吗?“婉贞还说不出话,血气上涌怕吐出血来,只点点头。梁振业回身观战,见慕鹤不用兵器,又是马下战,处于下风,高声喝道:”慕鹤退下,我来会他。“说罢,抽出皮囊里的一对金装锏,迎上前去。

慕鹤退至婉贞身边,问道:”李大人下面怎么办?“

婉贞看到梁振业招数精湛,功夫深厚,突厥王已经换了长柄大刀,两人硬碰硬几次,不分上下,只是那突厥王在马上,居高临下很占优势。哑着嗓子说道:”把突厥王从马上打下来!“

慕鹤听了,俯身捡起几块石子,衣袖一抖,”啪啪啪“连中那匹马的腿踝关节。那红马终于吃不住,肘先着地跪卧下来。突厥王听到声音知道不好,先一步滚下马来。

婉贞看到梁振业武艺高超,已经渐占上风,便回身俯视战场。半山腰的将士还在继续下放滚木礌石,还在抵挡,但已有四五处被突厥人攻了上来,正在白刃战,尤其是自己下面的阵营已经短兵相接,一团混战。婉贞沉声说到:”举蓝旗,灭火。再举黄旗,准备反攻。“

慕鹤应了,随后站在高处,长长呼哨一声,摆动蓝色旗帜,山口两旁的人看了也回应几下,不再添加柴草,反而将黄沙土块从上抛下,压住了火势。

婉贞留心观看梁振业与突厥王的战局,梁振业不愧武举状元出身,身法敏捷、招数精妙加上初露锋芒,锐不可当;而那突厥王虽然力大招沉,但若论招数当然比不过家学渊源的梁振业,加之战局连连失利,到处受挫,更是落在下风。

此时,那突厥王已经被逼得连连倒退,下了山坡。梁振业锏锋划过,突厥王身上又添了几处伤痕,其势甚危。又过了几招,梁振业突然反手一锏,直取突厥王的护心镜,突厥王顺势一挡,岂料这招是虚招,只磕开了突厥王的长刀,右手右下至上削向突厥王的头颈,突厥王夺慢了一点,肩上的护甲削去了大半,头盔也划出了伤痕。旁边卫士一看不妙,上前纷纷截住梁振业的攻势,另有人抢了他们的王爷退下。

婉贞看准时机,高声喝道:”举旗!反攻!“

战鼓擂起,四下里杀声阵阵。将士们从土垒后冲出来,居高立下,勇字当先,锐不可当,两下混战在一起。一边是以逸待劳,蓄势而发;另一边是慷慨悲壮,视死如归。这不足万人的战斗却让风云为之变色,大地响起悲歌!

到底汉军人数占多,突厥的顽强抵抗也开始溃败。而之前攻上山坡的突厥兵,此刻则被反攻的汉军围困其中,如待宰羔羊。

婉贞下命令:”不要恋战,突围,出山!“

突厥王也察觉到了汉军的动向,下令集结出山。

封山的火势已弱,众人都明白先出去的有生路,若是留下来被包围了就必死无疑。

两边都是边打边退,终于突厥人马绝尘而去,婉贞和梁振业都下令不许追。

硝烟弥漫中,婉贞回首看那已经渐渐升起却带着血丝的残月,心里莫名的悲哀。这场仗究竟算怎么一回事?固然,自己这方为了取胜设了埋伏,大败了敌人。可是,如果自己不来接应,梁振业应该也不会入山,而是后撤回城,这么多的人就不用这样死了。两方应该都没什么损伤吧?那些突厥兵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会在这个不知名的地方丧生了?自己的将士更不会永远在这里与黄土为伴。

胜了吗?究竟是什么人胜了?若只论两边死人的多少,当然是己方胜了。可是这胜利属于谁?对死去的人来说,当然是没有什么意义,而活着的人,看那些血泪模糊的面孔,木然凄茫的神情,留给他们的只怕也有不尽的痛苦。他们中有刚刚入伍的少年,这次可能是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杀人;也有刚刚失去兄弟骨肉,要独自一人回去面对悲痛的亲人。到底谁胜了?作为指挥者我和梁振业可能会受到奖赏。同样的,如果是突厥胜了,他们的士兵也一样会死,会失去亲人,只有他们的大王,又得到了一个城池的统治。只是统治者的胜利吗?为什么要发生这种事……婉贞无法继续思考,头有些晕眩。梁振业纵马在她身旁,轻声说道:”你不要想太多。看,我们回城了。“

远远的,西平郡的城门出现了,城墙上的守军看清旗号立即开门迎接。江郡守、马天赐、越鸽等人都出来迎接。江郡守看到大队安然归来,人数伤亡不大,喜道:”各位大人辛苦!西平郡的百姓仰仗各位保住了家园,真是感激不尽!“

德云凑到婉贞面前,看到她没什么事,心中大安。上前拉住婉贞的手,想要扶她下马来,忽然摸到湿湿的液体,仔细一看竟是血,大惊道:”大人哪里受伤了?快来医治。“

婉贞说道:”虎口震裂了,不妨事。“德云却抓住不放。

梁振业本要众人去议事厅汇报,但见婉贞脸色极差,说道:”你先去包扎一下伤口,休息一下。“

婉贞点头:”有事你问慕鹤吧,他全都在,都知道。我就不去了。“

梁振业道:”好。“

婉贞心里终于松了口气,放下了担子,心依然沉甸甸的,头也开始疼得厉害。走了几步,只觉得脚下虚浮,浑身无力。忽然,眼前一黑,软软地倒下去了。耳旁先是响起德云的惊叫,又有梁振业等人抢过来,叫道:”李宛!李宛!“

第十九章  谁人曾见壮士归

等到婉贞幽幽醒来,天还是黑的,外面的夜空中有淡淡的弯月,但似乎过了很久。其间婉贞模模糊糊的有些知觉,知道有大夫来问诊,有德云给她包扎伤口,梁振业也似乎来了几次。低头看看手掌已经被仔细的包好,伤口也已结痂,感觉不到疼痛了。头还有些沉沉的,可能是躺得太久了。婉贞扶着床沿,缓缓坐起,忽然碰到一人伏在边上,应该是德云。德云惊醒,看到婉贞起来,有些惊喜,连忙掌灯,又将被垫枕头倚好,让婉贞靠着。

婉贞笑道:”我睡了多久?什么时辰了?“

德云道:”两天两夜。现在一更天了。今天酉时左元帅的大军到了西平郡,还派人过来问候,不过您没醒,我就回绝了。“

”哦?我也变娇贵了。这点事情就闹成这样,也真不中用。“

”您说什么呢?路上没休息好不说,又连夜赶路,过来就指挥备战,一天的时间都没怎么吃东西,又上战场埋伏敌人,换个男人都不行,您这已经是很好的了。“

婉贞微微笑着,不答话。

”有些受了风寒,中间还有些发热。那老大夫也真糊涂,尽用些虎狼之药。哪能给我们这样的人服用。我不让,说你没醒喝不了。趁他们不在的时候,就给你施了针。您也争气,一转眼就好了。“

婉贞道:”我几年都没生过什么病了,真怕这一病会沉重。还好有德云你在。“

德云笑道:”不过是累了,歇歇就好,哪有那么严重。梁将军和马天赐还整天跑过来看,担心的什么似的。索性没事就好,饿了吗?要吃什么我去准备。“

婉贞道:”不用管我了,这两天你一定没有好好休息,我也不想吃什么,你去休息吧。我再坐一下就歇着。“

”那怎么行,都两天没吃东西了。有莲子粥是现成的,我去热一下,你少吃一点再睡下吧。这回我也安心了。“

婉贞依了她,点头道好。

德云转身离去,婉贞披起一件长袍离开床铺,走到木桌前。桌台上,笔墨纸砚都备好放着。婉贞信手拈起方石,悠悠地研起墨来。

婉贞自然明白自己这病是如何而来。病有心生,决不像德云说的累到了那么简单。战场上看到的一切,深深地刻在了婉贞的脑海里。她不能忘记那些倒在马蹄之下、烈火之中、厮杀之间的垂死之人。心结解不开,病也不会好。婉贞明白,一定要自己振作起来。愁绪满怀、伤感忧郁不是她应该有的。去做自己要做、能做的事才是当务之急。

铺开纸张,婉贞提笔写道:

云长温酒琉璃杯,

金戈铁马战鼓擂。

杀伐转瞬烟消尽,

唯有大漠孤雁悲。

自古将军百战死,

谁人曾见壮士归……

正写到这里,有人推门而入。婉贞抬头一看,是梁振业。梁振业看到婉贞站在那里,顿时释然,道:”已经起来了,觉得好了些么?“

婉贞笑道:”本来也没什么,有劳费心。“随手将写字的纸揉成一团,就要丢掉,却被梁振业一把拦住。

”为什么要丢?“

”写得不好自然要丢。“

梁振业展开看了看,仍然说了一句:”不要想太多了,你仍在病中,凡事豁达一点。左帅已经到了,以后就不用你再到那种地方去了。“

婉贞明白他是在为自己担心,说道:”我不要紧了,有些事一定要想通了,病才能好。“

德云端着食盘进来了,听到两人的话,也道:”过思伤脾。大人不要忧虑太多,前面的事就交给梁将军他们吧。“

梁振业闻言笑道:”想不到德云还懂医理,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婉贞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那是德云家传的,一般的大夫都比不上,我更是差得远。“

”哦?人不可貌相啊,原来这里还有个济世悬壶的小华佗呢,怪不得你家大人的病好得快。我以后还要仰仗一二。“

德云憨憨说道:”二位大人不要打趣我。夜深了,两位用点宵夜吧。这里有莲子粥伴着玫瑰红绿丝,还有桂花蒸糕和煎锅烙。“

”天赐要是在就好了。“梁振业笑道,”我还要巡夜就不打扰你们了。先告辞。“说罢走向外面。末了,脚步停在门槛处,回首看烛光下神色幽远淡雅的婉贞,叮嘱道:”好好休息。“随后,身影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

第二天一早,婉贞重新穿起官服,戴上乌纱,精神抖擞地去处理政务了。婉贞发现,虽然自己当着许多人的面病倒,又卧床了两三天,可是众人的眼里非但没有轻蔑她弱不禁风,反而更加恭谨顺从。本来,这军营里都是血性十足的男人,还有是不少粗鲁莽撞之人,婉贞平时管教起来还要摆足官威才行,这次再看却听话了很多。婉贞心里苦笑,由此看来对这些军人,尤其是下面的士兵还是要有军功才能服众。

婉贞后来才听到那些传闻。”我们这位状元公,别看文文弱弱、斯文秀气的,谁成想一人独挡了几个突厥将官,又和突厥王大战十几回合不分胜负,那才叫人不可貌相。“”智勇双全,雷厉风行。一个文官率队奇袭望西山,先料理了等在那里的突厥人马,又重新补下埋伏。和梁将军里外夹攻大败突厥人马,真叫一个过瘾!“”人家都说状元郎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我们这两位状元只怕是上天派来助我圣朝的仙人啊。“”是啊,是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