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零小富婆-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副县长打开名票,看了看念了一个人名字:"李大奎!"
康书记赶紧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人名,后头画了一个横杠,以"正"字为计算方法开始统计。
"杨国栋!"
康书记嗖嗖嗖的在黑板上写着,进行到一般的时候,一阵哄堂大笑,因为还有人投了三票是给杏花村的王二麻子的。
陈双稍稍蹙眉,恐怕这人是不知道投给谁,索性就瞎写了,反正也没人知道。
目前为止,杨国栋已经一百多票了,渐渐的把李大奎甩了半条街,因为他才六十票。
陈双冷笑,估摸着这六十多票也是他拿青苗费威胁来的吧。
"陈双!"
陈双一愣,谁投她的票?而且还有六票呢。
"陈双是谁?俺咋没听过!"
"不知道,不认识!"
门外的人开始议论,李大奎的脸色已经黑的像是猪肝一样,狠狠地瞪了陈双一眼,他心想,这几票恐怕是她自己投给自己的吧,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也就杨国栋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把目光投向了陈双的方向。
统计名额一下子就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十二点多才结束,杨国栋以五百八十三票取得了这一届村长的职位。
最高兴的是杨柳村的人,陈双想过,杨柳村总共加起来也就三四百票,剩下的这一百多票去掉陈双那微不足道的十几票,应该有杏花村的推举他了。
因为杨国栋带领的杨柳村比杏花村的经济条件好多了,听说有不少人家都住上了瓦房。
而杏花村,大多数还是土坯房,只有村长李大奎家住的是瓦房,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果不其然。
李大奎的脸已经像是被剥了皮的兔子,灰溜溜的挤出人群头一个离开了。
等到人群全都散去的时候,杨国栋和康书记都笑的合不拢嘴。
"今年可好了,咱们杨柳村的河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康书记激动地说着。
"是啊,好好的一条河被李大奎给搅合的好几年都废弃着,今年,咱们就联合杏花村把这杨柳河撒下鱼苗,可不能再让它荒废了!"
杨国栋也是激动得很,他是看不得一分一毫的土地浪费。
当年,李大奎硬是要霸占杨柳河,杨国栋带领乡亲们买的鱼苗全都被李大奎给下农药毒死了,那一年,杨国栋觉得对不起乡亲们,损失了太多的鱼苗钱。
而李大奎就放话了:"老子得不到这鱼塘,我看看你们谁敢养鱼,要么就属于杏花村,要么,谁特么都别养!"
"哎,先别高兴得太早,杏花村的经济条件极差,这两年,我打算把重心放在杏花村,杨柳村就得麻烦康叔您了!"
杨国栋一边说着,一边和康来福朝着山下走去。
"分内的事儿,谈不上辛苦,倒是难为你了!"康来福说道。
"哎……愁啊,杏花村的老百姓几乎都靠着那点儿薄田生活,我回去得想个法子,给杏花村好好整顿整顿,寻个发家致富的路子才行!"
杨国栋说着,叹了一口气,风雨未来,他已愁容满面。
"我警告你,不许再熬夜,你这身体早晚得夸掉!"康来福一听脸色一板,义正言辞的警告道。
"知道了康叔!"杨国栋敷衍着:"对了,你最近还得先跑一趟杏花村,从李大奎那儿把杏花村老百姓的户口资料,以及各家各户的良田分布,五保户名册,以及每年收成统计数据接手一下。"
"好的!"康书记说着。
杨国栋说着,突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不由得驻步回头发现是陈双:
"陈双,你咋还没走,我还以为没人了呢!"
"这就回去!"陈双赶紧收起自己一脸愁云的表情,笑着说道:"杨村长这回可大丰收了!"
杨国栋一听,故作嫌弃的模样说:"可拉倒吧,你们杏花村就是一泥潭,烫手的山芋!"
陈双笑的咯咯的,杨国栋却无奈的摇摇头:"对了,你大哥回去了吧,下次啥时候回来?"
"是啊,不过我也不知道他啥时候回来,咋了?杨村长有啥事儿?"陈双问到。
其实,她心事重重,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从不喜欢把心事摆在脸上,因为那样只会别人看着不舒服,而又没法解决根本。
路上,杨国栋有一句每一句的跟陈双聊着,问她大哥是什么兵种,什么时候来的话,提前通知他,他给他接风洗尘。
陈双心事重重的在凤凰山脚下和杨国栋分路回到了家里,她不知道怎么跟父母解释,她根本不用体检,而且一周后军卡就来接人了。
第114章陈双的当兵资料
陈秀兰一见闺女回来了,赶紧把锅里的饭菜有热了一下端上桌,这才问陈双:
"结果咋样?"
陈秀兰和宋有粮夫妇俩的脑袋都凑到了陈双面前,宋有粮还说:"你可别说那个李大奎又被选上了!"
"没有,上回来咱家道谢的那杨大哥倒是被选上了,以后,咱们杏花村的村长就是他!"
陈双说着,狼吞虎咽起来,虽然食不知味,可她不想让父母担心,尽量做出一副很轻松的样子。
"哎呀,这就太好了,叫他个李大奎整天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
陈秀兰笑着说道,宋有粮附和道:"那姓杨的小伙子,一看就是个不错的人!"
"你咋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咋就第一眼就看出来他不错了?要是将来时间长了,狐狸尾巴漏出来了,指不定还不如李大奎呢!"
陈秀兰说着。
其实,这种说法早就在杏花村传开了,大都觉得杨柳村的村长肯定是向着他们杨柳村,现在杏花村也归他管,到时候要是苛待他们怎么办?
"俺娘家就在杨柳村,杨村长的为人那可是大家伙都知道的,不会的,人很实诚的。"
"那就好,那咱们往后得看着,多往杨村长家走动走动。"
夜幕降临,李大奎家门口又聚集了很多人,李大奎依旧在家里喝着闷酒,听到外头吵吵嚷嚷的让他心烦的很。
"李宝,去看看外头又特么给老子闹腾啥!"李大奎仰头喝下一杯酒冲着李宝吼道。
从中午回来,李宝就发现父亲的脸色不好看,看来不用问都知道,落选了。
李宝现在可是不敢顶一句的嘴,赶紧去外头开门,拉开院子的门发现不少人都涌了进来,差点把李宝给挤倒。
一窝蜂的二十多个人就全涌进了李大奎家的堂屋。
"李大奎,你可不要赖俺没给你投票,俺可是投票的,你自己没选上可不能赖俺!"
"对,这不能赖俺!"
"你得把剩下一部分的青苗费给俺!"
"对,你要是不给俺,俺就……"
"嘭!"李大奎一听,猛地拍案而起,双眼通红的瞪着这些乡亲们:
"就啥?俺现在不是村长了,再说投没投票俺咋知道?现在担任杏花村的是他杨国栋,有事去找他切啊!
我就等着看,一个杨柳村的村长,将来会不会把你们杏花村的人当人看!"
李大奎气势汹汹的骂道:"他杨国栋要是拦下这事儿,我李大奎的姓儿都倒着写……你们这帮不识好歹的东西,胳膊肘子往外拐,有你们受的!"
此话一出震耳欲聋,吓得二十几个人面面相觑,没人敢说话。
"可是……俺确实投了你的票啊,你这人咋能说话不算话呢?"
"你们想让我把话说几遍?听不懂人话吗?有种去找他杨国栋去啊!"
李大奎脸红脖子粗的吼着,双拳紧紧地握着。
众人一看,个个都吃了个闭门羹,唯唯诺诺的退出了李家的院子。
"这可咋办?"
"要不,咱去找找杨村长?"
"可拉倒吧,大奎说的并不是没这个理儿,人家是杨柳村的村长,到时候指不定管不管咱们的事儿呢!"
……
陈双躺在床上硕大的眸子直勾勾的盯着房梁,一动不动,齐腰的长发搭在枕头上,如丝绸一般散落下来。
一周后,她就要被接走了,这件事终不能一直瞒着父母,难道要等着军车都来村上接人了她才告诉父母吗?
可是,如果现在说了,父母一定承受不了这个打击。
怎么办呢?
给母亲看病的事情现在都顾不上了,她又必须得留下照顾父母。
陈双翻了个身从枕头底下掏出了小布包,里面露出一颗晶莹的小珍珠,散发着银白色敦厚的光环。
"大哥,你说,我该怎么办?"陈双自言自语道,第一次,陈双因为现状被为难的落下了眼泪。
这一周,陈双想着,自己又能干点儿什么呢?她现在走进大棚看着那些蔬菜都觉得依依不舍。
是这些蔬菜养活了他们一家,改变了生活质量,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她就退无可退,只能选择撒手呢?
"这两天小双咋不怎么说话?"三天后,陈秀兰终于还是看出来了,即便陈双平时掩饰的很好,毕竟陈秀兰是看着小双长大的。
"俺也不知道啊,地里的第二个大棚蔬菜,长得比以前还好,这段时间也赚了不少钱,家里的积蓄好歹也有三万多了,也不知道她这丫头愁啥!"
宋有粮拿着枕头靠在床头,睡意全无。
"是不是凯凯的事情?"陈秀兰转了转眼珠子说道。
"他俩都定亲了,能有啥子事儿,再说,凯凯这才走不到两个月,俩人离得那么远,交通又不便利,还能干仗不成?"
宋有粮说着,却长叹了一口气,这丫头的心思越来越难猜了,要是搁在以前,啥不高兴的事儿都搁在脸上,耍个性子什么的倒是还好办一些。
陈秀兰突然坐了起来,吓了宋有粮一跳:"你干啥啊,一惊一乍的?发癔症了?"
"不是老宋,咱闺女当兵的事儿!"陈秀兰一想起这件事兼职跟做恶梦一样,这和发癔症又有啥区别。
宋有粮一听也是一脸茫然,目瞪口呆想了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不行,俺去问问小双!"陈秀兰说着,根本来不及批厚衣裳就塔拉着鞋子去了陈双房间。
陈秀兰一看,这么晚了,小双房间的灯还亮着,她心里一阵心疼,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敲了几下门后,陈双起床给她开门。
陈双红着眼眶赶紧笑着说:"妈,这大半夜的,你咋不睡觉?你不睡,也不让我睡啊!"
谁知道陈秀兰傻傻的站在门口,喉咙蠕动了几下,眼神渐渐的布满了晶莹,她上前抓着陈双的手说:
"孩子,你说实话,你是不是要当兵去了?"
陈双一听,心里一疼,装出来的笑容也僵硬了,她赶紧给母亲披上了军大衣。
可是,陈秀兰却看着自己的女儿一脸平静,一个字都不说,她心里已经有了底儿,一下子就抱着陈双哭了起来:
"你走了,俺和你爸咋办啊孩子,你大哥也走了,你也走……"
说道最后,陈秀兰已经泣不成声,宋有粮一听赶紧披上衣服走了过来。
第115章时局已定
陈双仰头看了看房梁,这才强忍着把要涌出来的眼泪咽下去,她依旧笑着,笑的十分凄美:
"妈,你别哭了,这事情还没到那天,谁都说不准!"
"这都到了这地步了,还有啥说不准的。"陈秀兰依旧哭着,宋有粮老实巴交的只顾着叹气,却无从下手,也不知道是该安慰自家婆娘,还是安慰女儿。
"妈,咱们杏花村现在换村长了,我明儿去找他去,看能不能取消名额,别哭了妈!"
陈双硬着头皮哄着陈秀兰,她知道,这个时候,恐怕名额都由当地武装部提交到了军区了吧。
可她见不得母亲哭的如此凄凉,这样,她就算没去也放心不下她的身体。
"小双!"陈秀兰突然抬头泪眼汪汪的看着女儿,那眼神透着一丝凄苦和绝望:
"这样,杨村长要是没啥办法,妈就给你收拾东西,你跑吧!"
陈双一听,心都碎了,她竟然没想到母亲会有这么疯狂想法,如果要是真的能跑,那将来陈双不管走到哪里,她都会有一个污点。
"秀兰,你冷静点儿,要是跑了,咱家小双不还是一样不能留在家里,将来申请党员都难!"
宋有粮叹了一口气,也是一脸愁容,随后他平静的说:"明儿去找杨村长问问,要是能给上头写一封证明信,咱家小双也就不用去当兵了。"
陈秀兰这才平静下来:"杨村长会帮咱家小双写证明信不?"
"咋不能?"陈双看着母亲心情总算是平静下来,自己的心里头也好受许多,她继续道:
"别忘了大哥救过他家孩子的命,他谁不帮也得帮咱家!"
"对对对!俺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就去找杨村长!"陈秀兰终于开明了。
第二天一大早,宋有粮就说,地里的事情他去忙,让陈双早点去杨柳村找杨国栋帮忙。
陈双到了杨柳村的时候,她都惊呆了,虽然杨柳村和杏花村只隔了一条杨柳河,可是,这经济相差也太大了吧。
红砖绿瓦,不光进村的路是水泥路,就连村民家的院子里都铺了水泥,猛一看去,都干净的很。
一路询问,陈双终于找到了杨国栋家,让陈双差异的是,杨国栋的家还是土坯房,只有院墙是红砖砌的,院子里的水泥地多处开裂,一口压井就在院子中央,还有个水池。
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正在池子里压水洗衣服,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小男孩在院子里跟一只大狼狗嬉闹着。
这小男孩应该就是杨国栋家的儿子,看见他活蹦乱跳的,陈双也替大哥感到自豪。
"大嫂,请问,杨村长在家吗?"陈双喊道。
妇女甩甩一手的水转过面看着陈双,不由得打量了一翻笑着说:"在大队!"
陈双稍稍一愣,随后道了一声谢谢就顺着杨大嫂说的路去了所谓的大队。
陈双知道大队是村长平时办公的地方,但是相比杏花村,这杨柳村明显归正多了,至少有一处大队的存在,这样,能很好的归总处理乡亲们的问题。
陈双一路走着,来到所谓的大队,那是个院子,院子里有一颗大杨树,枝叶繁茂,树底下坐着一位头发蓬乱的女人,哭喊着,正对面,还有一间简陋的办公室,上面写着办公二字。
这个时候,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与陈双擦肩而过,赶紧走到树下。
女人穿着棉袄,齐耳短发,看她的头发上还有雾气,应该是一大早就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
树下哭泣的女人一见这人来了,起身就迎了上去,哭的更凶了:
"主任,我这没法活了……您是村上的妇女主任,你可得给俺做主啊!"
这一抬头,陈双吓了一跳,这个哭泣的女人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嘴角还有未干的血迹。
好像是被人打了。
"刘妹子,别哭,你的情况又不是一次两次,不是妇联不给你处理,你家男人打你,可你自己也得低头瞅瞅自己干的啥事儿!"
妇女主任说着,叹了一口气,陈双虽然不认识她,可这杨柳村的所有部署,明显比杏花村要好百倍。
至少该有的书记,妇联都有了,还有生产大队的代表,陈双真觉得,杨国栋能把杏花村整顿好。
陈双上前打招呼,询问了一下杨国栋的所在地。
妇女主任现在有点忙,笑着指了指办公区,所在那儿,陈双过去的时候,杨国栋正在和康书记商议着什么。
"你确定这些都是杏花村的资料?"杨国栋紧锁着眉头,看了看手里头薄薄的几张纸,顿时头疼起来。
"这些都是从李大奎那儿接手过来了,我看着也是跟乱麻似的,连杏花村总共多少亩地都乱七八糟的,特别是这宋家,还没地呢!"
康书记说着,指了指乱七八糟的数据,不由得也愁得慌,这杏花村也真够乱的。
就在这时候,杨国栋抬眸看见了陈双,不由得笑了起来,让康书记先去忙。
"妹子,你咋这么早过来了?肯定有啥事吧!"
杨国栋收起桌子上乱七八糟的东西说道。
陈双打量了一下这简单的办公室,其实也就三章桌子,三把椅子,两个开水壶,三个茶缸。
杨国栋的身后还有个小柜子,里面放的全都是一沓,一沓的资料。
"确实有事!"陈双说着,杨国栋给她拿了个小板凳坐下,随后才问啥事。
杨国栋见这小小年纪的陈双,眸子里却总是给人一种沉稳和深邃的感觉,就好像,这么小的年纪好像心里有很多心思似的,这可是同龄人没有的。
再加上她参军的事情,杨国栋越发的觉得她和别的丫头不一样。
"嗯,是这样的,其实,我没打算参军,名额是李大奎私自给我报上去的,现在眼看着部队就要上门来接人了,我想请你帮忙写一封证明信。"
陈双把大致情况说了一遍,杨国栋目光一怔:"李大奎私自给你报上去的?你本意是不想去的对不对?"
"嗯!"陈双看着他,其实她感觉这个人一定会帮他,就怕他帮不上忙。
眼瞅着杨国栋眉心紧蹙,陈双就知道这事儿不好办。
"李大奎比我想象的还要蛮横,不过这事儿咋说呢,可以这么说,参军属于军事,咱们这一块属于政治,虽然村长也不算国家干部,可要是办的话,有点绕弯子!"
杨国栋自然心知肚明,宋家对他有恩,他就算帮不上也得想办法试试,最棘手的是,这都到了这个节骨了,就算绕弯子,短短的两天时间,他也没办法解决。
第116章出远门
陈双见状问道:"这事儿想必是不好办吧!"
"嗯!"杨国栋实话实说,可看着这丫头满面愁容,心里头又有点过意不去:
"那这样,明儿我亲自跑一趟武装部,看看能不能找到熟人打听一下,不过,我怕就算有办法,也来不及了!"
说完,杨国栋叹了一口气,陈双低着头咬着下唇,想了想。
是啊,这一晃都过去五天了,就算事情很顺利,那也来不及了,陈双只能忍住内心的难过笑着说道:
"杨村长肯帮忙,我都觉得很高兴了,不管结果是啥,我都谢谢你了!"
杨国栋一听这话,心里更是愧疚的很,他真没想到这个李大奎怎么能干出这么龌龊的事情。
再想想千年,整条杨柳河里的鱼苗都被毒死的事情,杨国栋真想弄死那个李大奎。
"那,我就等你消息,不管咋样,杨村长只要别太为难自己就行了!"陈双说着就要走。
杨国栋顿时发觉这姑娘年纪不大,但是十分善解人意而且特别懂事。
陈双刚走出办公室的门,就看见院子里来了十几个杏花村的百姓,个个都四处观望,一副提心吊胆的模样超这边走来。
"你们说,杨村长会不会管咱们的事儿?"
"不知道啊,要不,咱们回吧……要是不肯帮,咱们岂不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了!"
杨国栋起身送陈双,刚出门,就看见了杏花村的乡亲们。
"哎!那不是陈双吗?"
"哎呦我的娘……这陈双狐媚子劲儿还真大,这杨村长刚上任,她就攀上了!"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陈双的大娘,吴一梅。
"说啥呢?上回人家还给你送菜,你咋不说骚味重吃不下?"
李梅白了一眼吴一梅,她咋就觉得这宋家兄弟俩的关系到是还好,这当大娘的整天吃着人家的,拿着人家的,回头还在背地里说人家的不是。
"就是,这不正好吗?"李梅说道上前走来:"陈双,咋这么巧啊,你来找杨村长办事啊!"
"李婶,你也挺早的,我确实是找杨村长办点事!"陈双说着。
"你们是杏花村的吧,有啥子事儿说,既然我杨国栋负责了你们杏花村,啥事儿都是我的事儿。"
杨国栋双手背后,年纪不过三十五上下,却给人一股子老太横秋的威严感。
乡亲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这新上任的村长说话怎么干脆。
于是争先恐后的说:"李大奎吞了俺们的青苗费,不给他投票,就不给俺!"
"是啊,他落选了,赖俺!"
一人一句,说啥的都有,还有人说,李大奎拿钱威胁他们。
吴一梅更是狠毒的厉害,李大奎大势已去,把李大奎说的是跟土匪强盗一样,为的就是巴结新上任的村长,还把陈双给拉了出来:
"李大奎就不是个人玩意儿,不信杨村长可以问小双,他家的地就是被李大奎给霸占了的,还给分到了山上,三年一粒粮食都没见着,是吧小双!"
吴一梅说着看着陈双,希望她能站出来证实李大奎的罪状。
杨国栋一夜没睡,因为杏花村的所有信息都乱的跟麻绳一样,麻绳都还有头儿呢,这账目就是个没头没尾的烂泥巴。
杨国栋微微蹙眉说:"一件事一件事的说,先说说青苗费的事儿,哦,对了,下回你们派个代表来就行了。"
"我先走了,家里头还忙着呢!"陈双也没理吴一梅,转身就要走。
"哎,小双你别走啊,你说说你家地儿那事儿,让杨村长给你主持个公道啊!"
吴一梅一把拉过陈双,陈双算是看透了大娘,她微微一笑说:
"我家现在有地了,再说,我家人也没饿死一个。"
陈双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杨国栋倒是感兴趣的目送着陈双离开。
这丫头倒是一点都不像村民,如果相比下来,这丫头的特别之处就是不喜欢与人争抢,改天他倒是非要好好了解一翻她家土地的事情。
李梅讪讪一笑,看了一眼吴一梅,真是一点脸皮都没有。
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上午十点半了,这个点儿,做午饭有点早,父母都在地里,陈双发好面,准备好中午饭,去了一趟地里,打算着回来直接做饭就行。
陈双根本没来及到地里,就远远地看见父亲拉着一板车的蔬菜,母亲在后头帮忙推着,朝这边走来。
陈双快走了两步,帮忙推。
陈秀兰和宋有粮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道:"咋样?杨村长帮不帮?"
"帮,但是现在时间太紧了,来不及通知上级了,所以,我得先去当兵,到时候证明信一道,我就回来了!"
陈双说着,陈秀兰是高兴也不是,不高兴也不是,惹得她是又心疼又高兴。
宋有粮是连连夸赞杨国栋说个干实事儿的好村长:"咱这杏花村有福了!"
回到家,陈双一边张罗着饭菜,一边想着:"这次,必须指望杨村长了,希望有眉目。"
陈秀兰和宋有粮在房间里商议着,虽然只是过去过几天等消息,可陈秀兰的心始终有些忐忑不安。
"后天人家就来接人了,你给小双收拾一下东西,别哭哭啼啼的让小双看着难受!"
宋有粮说着,自个儿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不了,这几天俺多往杨柳村跑跑,问问情况!"
陈秀兰抹了抹眼角的泪花起身帮陈双收拾东西,把暖和的衣服带了几件,想着陈双很快就回来了,所以春天穿的衣服,她也没有收拾。
"爸,妈,吃饭了!"陈双贴了一些大饼,炒了一些菜,煮了稀饭,盛好了放在桌上才去喊父母吃饭。
"你收拾这么多东西干啥?人家部队有生活用品发的。"宋有粮低声说道。
陈双推开了自己的房门,发现母亲正在给她收拾东西,陈双的心里一疼:
"妈,爸说的对,大哥走的时候就啥都没带!"
陈双装作若无其事的说道:"再说,最多三五天,杨村长那边就有介绍信递上去了,到时候我还得大包小包的给带回来,这不麻烦吗?"
陈秀兰一听,笑着说:"对对对那,那啥都不带?要不,妈去县上给你买两件好看的?
人出门在外的,就得穿的立整点儿,别让人看不起!"
"妈,就带两件我自己的衣服好了,带上大哥给我的军大衣,一早一晚的要是冷我就穿上。"
"那……那也行!"陈秀兰说着,心里头有点过意不去,自己的女儿以前是个特别讲究的丫头,她要是想要的东西,家里砸锅卖铁都得给她买。
第117章背井离乡
而如今,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就一件还是那间蓝底白色碎花的棉袄,上回说再给她织毛衣来着,结果,她也不愿意,倒腾了几天倒是给凯凯织了一件毛衣。
时间将近,陈双剩下的这两天时间,全都用在了给宋有粮讲如何照顾蔬菜大棚的知识。
现在开春了,气温渐渐回升,但是一早一晚依旧会有薄冻,早上十点之后要把草甸卷起来让太阳晒晒,而且十一点多要掀开大棚通风。
下午两点钟左右气温渐渐下滑,这时候就要停止通风,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气温下降,草甸放下保温。
为了让宋有粮能够掌握住温度,陈双拿衣服来形容,等到中午感觉以活动身上就有点微微冒汗的时候,就要收草甸,要脱军大衣的时候,就要通风。
陈双算了算往年的气候,差不多半个月之后,气温温度回声,草甸就可以不用了,只要保持每天一次,两到三个小时的通风就行了。
再过半个月,也就是四五月份,大棚就可以延长通风时间,再过半个月,大棚就可以掀起来了,到那个时候,蔬菜也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气候太热,蔬菜会蔫,而且通风不好会导致坏掉。
陈双交代着,宋有粮听到这里目光渐渐浑浊起来,透着一丝压抑的忧郁:
"杨村长那边是不是没多大把握?"
宋有粮问道,因为,如果有把握,小双不过是去几天意思一下,等待村上的介绍信就回来了,她犯不着把照顾大棚的事情交代到四五月份。
宋有粮不是个傻子,打眼一看就猜出个所以然。
陈双一下子沉默了:"爸,杨村长那边确实没有多大的把握,但是你这事儿可不要跟妈说,总之,我有自己的打算,我肯定会回来的。"
"放心,爸还不知道你吗?"宋德凯自然不会把这件事跟秀兰说,到时候她要是闹到军区大院去,谁脸上都不好看。
但是宋有粮心里也有另外的打算,如果杨村长那边没有啥结果,他就算不懂这种军区的事情,他也想去一趟军区找凯凯说说这事儿。
时间,终于到了,虽然陈秀兰知道只是去几天,可她还是哭的站不住脚,宋有粮扶着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