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青禾边吃饭,边道,“大哥二哥,等农忙忙完了,你们有时间也多读书,多看书,看队里发的文件。”她也希望自己哥以后不用一直种地。能够干点儿别的事儿。
  苏爱国一听读书就头疼,他和老三苏爱党一样都不爱读书。老三是坐不住,他脑子笨。看着书就想睡觉。
  倒是苏爱华读书还行。家里就他读书是真正的读过来的。不过也就读了个小学毕业。
  高秀兰道,“老农民看书干啥呢,有那个功夫多干点儿活才是的。”
  苏青禾解释道,“妈,老农民不用看书,可要是我哥他们不一直做农民呢。你看我三哥现在不是也做民兵了吗。你看队里和公社那么多干部,你就不想我哥他们做干部给你长脸?”
  这话可说的高秀兰心里痒痒。要是三哥儿子都出息了,那她走出去了都要横着走了。
  不过看了看自己两个儿子正一脸的不自信,嘴角抽了抽,她这是糊涂了,还真以为自己儿子能够出息呢。
  苏爱国摇头道,“不不不,我还是种地,我喜欢种地。”
  苏爱华倒是心里有些惦记。要是自己能够当干部多好啊。不说多大的干部,就是队里记分员,也能拿工资,拿公分呢。
  苏青禾也没多说,她也就是一说。哥哥们想干啥,还是要他们自己打算。就像三哥一样,找到自己要干的事儿,就直接去干了。
  吃完饭之后,她就看了看田小梅的情况,她现在对诊脉很感兴趣。
  不过诊了半天,她也不知道准不准。毕竟没有啥实战经验。面对这个情况,她心里更希望有个模拟教室了。
  忍不住叹了口气。
  听到她叹气,田小梅紧张了,“大妹,是不是不好啊?”
  “没有啊嫂子,都挺好的。我是为别的事儿。嫂子你平时自己也要注意自己身体,不舒服就去找大夫看。”
  田小梅这才放心啦,笑着道,“我好着呢,”然后看了看房门,小声和苏青禾道,“你看我这胎是儿子还是闺女?”
  苏青禾:“……不知道啊嫂子,这还早着呢。”就算不早,她现在这个水平也摸不出来,“嫂子别担心,儿子闺女都一样。”
  田小梅摇摇头,咋能一样呢,儿子和闺女是不一样的。除非儿子生太多了。
  所以她一定要生儿子,必须生儿子!
  隔壁房间里面,苏爱华正躺在床上和丁桂花说话。
  丁桂花道,“干啥呢,进屋里就不高兴的样子。”
  “没不高兴。”苏爱华将手枕着自己的脑袋,“我就是觉得大妹说的挺对的,咱这一直种地不成啊。以前我觉得咱是老农民,除了种地还能干啥呢,可你看老三去给人当民兵不是也干的不错吗。我也不想种地啦,年景好的时候能有口吃的,年景不好的时候,连树皮都没得啃的。”
  丁桂花打了个哈欠,她就喜欢爱华这点,是个有想法的男人,“那你准备干啥呢?”
  “我得学习,好好表现,争取以后做队里的干部。你看大妹都出息啦,咱这做哥哥的也不能太拉后腿啦。家里有个干部,咱大妹说起娘家也觉得脸上有光。”
  听着自己男人口口声声的都是大妹,丁桂花也没像以前那样不平衡啦。
  大妹对家里确实挺好的,还惦记着让家里哥哥出息呢。男人们出息啦,还不是她们这些女人们跟着得好处?
  要是对这样的小姑子还有小心思,那可真是没良心的。
  她丁桂花可是个有良心的人。
  第二天一早,苏青禾就回县里上班了。
  回到县里,先回顾家,顾妈已经把新衣服拿回来了。见她回来,让她立马去还上。是一件碎花连衣裙。
  “新款式,听说是上海那边流行穿的,叫布拉吉。要我说啊,这大城市就是好,穿衣服都好看。我以前都不知道这些呢。”
  胡家县是个比较偏远的县城,离着大城市远。很多东西这边都没接触到。
  苏青禾换上了顾妈买的布拉吉,走出来的时候,让顾妈看的眼睛都亮了。
  苏青禾皮肤白皙细腻,因为营养跟上了,有胸有屁股,加上人长的特别讨喜,穿在身上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小姑娘就是要穿这样鲜亮的衣服。要是我们长安看到了,该有多喜欢呢。青苗儿以后都这样穿。咱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顾妈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养闺女的感觉了。想着法子的把闺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这就是养闺女的乐趣啊。
  苏青禾笑着摸着自己的连衣裙。这就是县里的大师傅做出来的衣服啊。她看了一下,针脚和她的其实也没多少差别。
  唯一的差别就是……款式。
  她做衣服就是比较图方便简单,做的款式都是一般大众款。所以没有追求过什么特别的款式,也以为六十年代就要朴实简单为主。却忽视了,不管哪个年代,都有一群爱美的人……而且现在还没有到未来那个特殊时期,现在的人虽然保守,但是有条件的人也挺追求穿着的。
  越想越觉得是这个可能,苏青禾心里兴奋的不得了,仿佛看到了希望一样,高兴的抱着顾妈亲了一口,“妈,谢谢你,我太高兴啦。太喜欢啦!”
  顾妈愣愣的摸了摸自己被亲的脸,有些不好意思道,“喜欢就好,妈以后给你做更多好衣裳。”
  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一样,苏青禾上班之后,就在饭店厨房里面开始琢磨着衣服的款式。
  她对这个时代的流行趋势不是很懂。她和原主都是宅女,所以都对这个年代不是很了解。
  要是能去一趟大城市就好了。苏青禾暗搓搓的想着。
  可是咋说去呢,说自己为了逛街买衣服去市里,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不过还是得找机会去一趟的。这周末就去看看去。
  随着各个公社抢收工作完成,数据陆陆续续的报给了县里。
  顾副县长连着几天都是春风满面,然后将粮食产量情况报给了地区。地区又报到了省里。
  几天之后,省里这边又召开了会议,将省里的粮食产量情况进行研究。
  看着清水地区胡家县报上来的产量,领导们就有些脸黑。
  去年地方上的干部们追求政绩,多报产量,弄的下面老百姓都没粮食吃的事儿,他们是知道的。还特意整治过了。
  咋这次又多报产量了。不是他们不相信,而是没法相信,整个省里,他们是一枝独秀呢。
  邢书记道,“这是什么情况,清水地区怎么又胡来?”
  许副省长想了一下,“我上次去考察过,那边的干部还是很务实的……我记得,农家肥就是他们那边出来的。他们使用的比其他地区都早,会不会是这个缘故?”
  刘省长欣喜道,“那这样看来,这个农家肥效果确实很显著啊。”
  邢书记严肃道,“这个定论还太早。还得落实。”没法子,都惊动京市那边了,可不能出岔子。


第105章 
  经过了去年下面谎报产量,胡乱收公粮,导致荒年里老百姓没粮食吃,这次省里很重视产量问题。
  对于这些上报粮食比较多的地方,省里决定组织专项小组去下面走访。
  要是发现出现像去年的情况,知道一个抓一个。
  省里下来小组的事儿,地区和市里都不知道,县里就更不知道了。
  顾副县长将粮食产量报上去之后,又开始准备秋收的事情了。
  其他粮食虽然不如稻子产的多,但是因为用了农机肥的缘故,长的也算不错,不至于像去年那样收的不多。
  唯一让他觉得不得劲的是,上面一直没消息下来。
  他自觉不是个官迷了,可是对于孙林两人,他是铁了心的要让对方下台的。这样的人留着就是祸害。
  今年要不是他儿媳妇找到了肥料,这简直不堪设想啊。
  也不知道上面是准备怎么处理的。
  省里的小组已经到了各个地区,然后下到县里。胡家县当然是重点检查对象。
  所谓枪打出头鸟,在省里的领导们眼里,胡家县目前就有些出头鸟的架势了。
  省里的小组到了县里之后,直接找当地人问了路,然后去个各个公社下面。其中黄河生产队就是重点考察对象。
  许副省长是这次胡家县考察成员之一。因为目前事情已经惊动了京市的领导,他们这些领头的也不敢马虎,担心事情交代下去之后又出岔子。所以干脆亲自出马。毕竟什么事情都不如自己亲自来看更加可信可靠。
  一行人步行走路去了黄河公社。才刚到公社的地段,就遇上了日常巡视的民兵组织。
  苏爱党领着他们的小队队员们将人给拦住了,“干啥的,有介绍信不?”
  许副省长还是第一次遇到被查介绍信的情况,这以前走到哪里都是当地的政府组织安排的。好在他的秘书早就安排好了,将省里开的介绍信拿了出来。
  苏爱党还是认得几个字的,所以看到上面的介绍信之后,就知道是省里来的领导,顿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哎哟妈呀,他竟然还能看到省里领导。
  许副省长道,“同志,我们是过来走访的,你们别紧张,也别说出去了。”
  民兵们赶紧摇头,不说不说。
  将介绍信收好了,许副省长问道,“对了,问你们个事儿,黄河生产队知道不?”
  一听黄河生产队,苏爱党就来劲儿了,“知道知道,我就是黄河生产队的。”
  许省长惊喜,这还问到人了,“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今年粮食长的怎么样?”
  “好着呢,大丰收!今年咱们可没人饿死啦。都能吃放一顿饱饭呢。”
  苏爱党骄傲道。这年头能吃上一顿饱饭,那就是天大的本事啦。
  听到苏爱党的话,许副省长看了看他,不动声色的点头,“这就好,你们去忙吧,我们再到处走走。”
  “成,你们去呗,有啥事儿来公社找我们。”苏爱党道。
  看着许副省长一行人走了,其他人围着苏爱党道,“刚刚那真的是省里的领导?”
  “说是省里过来办公的,应该是个办事员。”苏爱党不懂装懂道。
  其他人跟着点头,“这办事员的年纪也太大了。比咱们郝书记的年龄还打呢。混了这么大半辈子,也太没出息了。”
  苏爱党道,“那可不,等以后我肯定比他出息。我去省里做民兵!”
  “省里有民兵吗?”
  “……应该有。”
  许副省长一行人到了黄河生产队,也没进里面,以免惊动当地的生产队干部们。刚刚民兵搜的话他不敢相信,怕是地方政府安排这么说的。所以这次要直接找老乡。他们直接找了外围,看看有没有人在附近的。
  正好看着一个大婶儿领着孙子孙女在半山坡挖野菜呢。
  许副省带着秘书和警卫员就过去了。
  高秀兰正指挥着大丫他们干活,连苏大宝也叫上了。正忙的热火朝天呢,就听到有人喊,“同志啊,问你们点儿情况。”
  问啥情况,耽误事儿!高秀兰皱着眉头回过头,就看着三个人了。一个年纪大的,两个年级稍微轻点儿的。
  穿着灰色短袖褂子,人模人样的。
  一般面对这样的人,高秀兰都是一脸温和的笑,“哎哟同志,你们干啥呢?有啥事儿就直接说,咱这没啥不知道的。”
  “听说去年这边闹荒了,今年这边粮食产量怎么样啊?还有人挨饿吗?”
  “哎哟,咋可能挨饿呢,咱新社会没有挨饿的人!”
  这话就说的许副省长尴尬了,许副省长:“……同志,今年粮食产量怎么样?”
  “你是说稻子长的咋样吧,长的多哟,一亩田六七百斤的样子吧,长的好着呢,咱种田地这么多年,咱们就没种出过这么好的粮食。咋的,你们也是来看热闹的?现在看不到了,粮食收到粮仓里面去啦。早些时候来,还能看着大伙忙活呢,堆成山的谷子哟。多长时间没看着了。哎,要说起来,多亏了老苏家。”
  苏大宝刚要说话,被大丫给捂着嘴拉到边上挖野菜。别看苏大宝是男娃个子大,可平时大丫干活多,这力气就练出来了,一拉一个准儿。
  二丫见状,拉着苏二宝就跑大丫边上去了。
  三丫道,“我奶说得对,多亏老苏家。”
  许副省长道,“老苏家怎么回事?”
  高秀兰就巴拉巴拉的把当初苏青禾给队里找肥料那事儿给说了一通。说的许副省长一愣一愣的,他是听说那肥料方子是一个同志发现的,然后交上去的。却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多的事儿。
  看来这方子还不是偶然发现啊,还是特意的花了心思去找的。
  “同志,你说,是不是多亏了老苏家的闺女?”
  许副省长愣愣的点头,要真是这样,确实要好好感谢这位啊。
  ……不对,他这是来考察情况的,可不是来感谢人的啊。这情况还没落实呢,感谢谁啊?
  许副省长觉得自己有必要赶紧儿去看看公社里面走一遭了。
  “老乡,你们忙,我们也先走了。”
  高秀兰直接抹着眼泪,招招手,“去忙吧。”
  等许副省长一行人走了,苏大宝被大丫给拉着过来。苏大宝问道,“奶,咱们不就是老苏家吗?”
  高秀兰点了点他的脑袋瓜子,“你咋就学了你妈的脑袋!”又满意的看了眼三丫,“丫头片子倒是学了她爸了。”
  苏大宝摸着自己的脑袋,“我咋说错了?”
  “当然说错啦,自己夸自己,那叫王婆卖瓜,不是好话。”
  大丫道,“奶,那些人会不会是坏人啊?”
  高秀兰板着脸道,“咋可能呢,你三叔他们整天到处巡逻呢,能放进来的还能是坏人?指不定是干部。”她那个亲家就喜欢来这一套。她都摸准这些当干部的心思了。没事就喜欢跑下来溜溜,以为谁看不出来呢。她可是有个亲家当县长呢,还能认不出干部?
  说完之后扫了一圈自己的孙女们,“丫头片子都好好学着点儿,本来就是丫头片子,还不学聪明点,这以后咋孝顺你们姑哟。”
  大丫二丫都低着头,她们学不聪明咋办?
  三丫仰着脖子,“奶,我学聪明。”
  高秀兰满意道,“嗯,这聪明劲儿像你姑。”
  此时许副省长一行人已经进入田地里了。找了几个老乡问情况。
  一问产量,这些老乡们各个眉飞色舞的。
  “产量高啊,长的贼好啦。今年稻子都比以前好吃。”
  “你们是来学习的吧,都来好几拨人啦,说要学习咱们队里咋种粮食的。咱咋种的,当然是和以前一样种呗。谁让他们不敢用肥料的,还是咱们县长好,咱县长让咱们用肥料。”
  有人反驳道,“县长好,那也得有肥料,要不是青禾,你能用屁的肥料!”
  “对对对,多亏青禾啦,青禾有本事。”
  “……”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乱说一通。
  然而许副省长确定了几个情况,第一个就是这次高产量的事情是真的,话可以说假的,可那表情做不得假。这些人一看就很有精神,不像那些没饭吃的地方的老百姓那样提不起劲儿。这是真的吃饱饭的人的样子。说话也挺有底气,说明家里确实分了粮食了。嘴里夸赞人的时候,那是眼里都带着感激,做不了假。第二个情况就是,黄河生产队之所以产量最高,是因为当初被当做县里的肥料试验地,最早使用化肥。另外一点那就是,之前那个老同志说的故事是真的。
  和这边的人唠嗑之后,许副省长就带着人离开了。路上秘书道,“领导,咱们现在去哪里,需要我这边做什么安排吗?”
  “不用了,再去一趟县里和大伙会和。地方政府就不用去了。数据报上来了,他们的事情就做完了,其他的事情,就是省里这边安排了。”
  许副省长神色轻松道。只要其他地方的情况也是好的,这次对上面就有交代了。
  ……
  周六的时候,苏青禾就和家里人商量着,准备去清水市市区里面转转。她长这么大还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趁着开学前去玩一次。
  顾妈一听就道,“咱一起去。”她可不放心儿媳妇一个人出远门呢。
  顾二嫂兴致勃勃道,“妈,我也要去,我好久没逛商场了。”
  顾妈不高兴道,“逛啥呢,青禾是没去过,你还没去过?正经事儿不干,整天整七整八的闲不住。”
  顾二嫂:“……”她确实闲不住啊。
  顾副县长一进门就听到了家里闹哄哄的,就道,“怎么又吵吵闹闹的。”
  顾妈起身给他拿鞋子,边道,“没事,青苗儿想去市里见世面呢,我准备带着一起去。老二媳妇想去,我没同意。”
  顾副县长换好鞋子过来,看着苏青禾道,“你想去见世面?”
  苏青禾心虚的笑,“我还没出过那么远的远门呢。”
  顾副县长笑着道,“那正好,省里今天通知了,这次对咱们这边情况很满意,想开表彰大会,省里也邀请你去了。这个世面够大吧。”
  苏青禾:“……”


第106章 
  苏青禾表示自己一点也不想去见世面!
  二十一世纪新闻联播她看了多少次了,国家领导人都见过啦。还稀罕啥世面?所以她真的真的不想去见大世面,她还是个孩子,不该被捧得这么高。
  苏青禾还在愣神,顾妈已经满脸惊喜的拉着顾副县长,“老顾啊,你说的是真的?省里要表彰,你和青禾都要去?”
  “是啊,我也觉得挺意外的,之前没动静,就今天突然发文件过来通知了。”顾副县长春风得意。
  顾家其他人都高兴。
  这表彰大会的事儿一过,只怕他们爸顾副县长也要动一动了。对于整个顾家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顾二嫂看着苏青禾两眼发光,哎哟老三媳妇这是要大大的露脸啦!
  顾妈高兴的坐苏青禾身边,“青苗儿啊,回头咱再做一套衣服,做正式点的。”
  苏青禾紧张道,“爸,我这去干啥啊,我又不是县委的,我就是个国营饭店的厨子。”
  顾副县长端着茶杯喝茶,听到苏青禾这话,就皱眉道,“你这孩子不能这么想,就算是厨子,你的功劳谁也抹不掉。必须去。你不是想读大学吗,没准能读省城的大学,比市里的大学还要好。”
  苏青禾表示自己对读大学这事儿心情还是有些复杂的。
  “爸,我没见过世面,我担心出漏子。”
  顾副县长道,“不用怕,领导们都很随和的,就是个普通的表彰大会。到时候你只需要领奖就行了,连感言都不用发表了,事后会有报社的人和你见面的。”
  说完顾副县长脸色激动道,“而且我听到小道消息,这事儿还惊动京市了。”
  苏青禾直接咽了口口水,哎哟妈呀,这事儿是不是闹太大了。
  不是说现在重视工业,不是那么重视农业吗,咋一个农家肥就搞这么大阵仗?
  苏青禾不知道,前两年荒年开始,受灾区很多人吃不上饭,这两年里闹的动静挺大,如今有了农家肥,对于上面来说,是一件十分有影响的大事儿。
  甭管如何,去省城这事儿是推不掉的,苏青禾只能捏着鼻子应了。
  顾大嫂和顾二嫂都羡慕的看着她。
  都是作为老顾家的媳妇,这个才进一只脚的,给老顾家的帮助,比她们这进门多年的还要多呢。也难怪公婆喜欢老三媳妇。
  不喜欢才奇怪呢!
  反正这会儿妯娌之间对苏青禾受宠是半点儿也没想法了,以前还说公婆是因为偏心老三,才会对老三媳妇另眼相待。现在这明摆着是老三媳妇自己有用呢。换了是她们,她们也得偏心老三媳妇的。
  人比人,没法比啊。
  过了四天,苏青禾就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套装,跟着顾副县长一起坐车去省城。
  一起去的还有几位县委的干部。苏青禾暗搓搓的观察,觉得这几位应该是她公公这一派的,瞧瞧那形象和行事作风,简直一样一样儿的,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到了省城之后,就有人来接了,坐的是省里的小巴车。
  一行人往省里大会堂去。
  到了大会堂这边,苏青禾发现顾副县长还真没瞎说,这次不知他们县里来人了,还有很多其他县里的人,看到顾副县长了,都高兴的过来和顾副县长握手。一脸激动的样子像是看着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样。
  “老顾啊,别的不多说了,你们县里办了大好事啊。”
  又看着苏青禾,“这就是那位小同志吧,是个好同志啊。”
  苏青禾装作腼腆的站在顾副县长身后,啥话也不说。
  这会儿她心情挺复杂的,之前做农家肥那事儿的时候,她真的没想那么多,毕竟她得到农家肥也不是那么困难。没想到这事儿影响这么大,让这么多人这么激动。
  她突然发现,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能力,似乎比她自己所认知的要大很多很多……
  很快,表彰大会开始。大会是在礼堂里面进行的。
  苏青禾进了里面之后就看清楚了里面的布局。原本以为省城的礼堂最起码也是有些气派的,然而压根就不是。里面就一个木台子,台子很陈旧,都掉漆了。看着很有些年月了,里面的所有椅子也是一条条的长木凳。在未来,任何一个大学学校礼堂都能秒杀这个省城最好的礼堂里。
  然而就是这么个礼堂里面,众人一脸郑重。仿佛到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地方。
  苏青禾跟着顾副县长老老实实的坐在礼堂里面等着。很快省城的大领导们就来了。
  省里的老干部们都是一脸的笑意。自从荒年开始之后,就好久没有这样的心情了,然而现在他们心情很好。
  有了农家肥之后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谁都能知道,荒年终于结束了,从此以后不会在出现老百姓饿死的情况了。
  让自己管辖之下的老百姓吃饱穿暖,这是每一个干部最想干的事儿。
  邢书记声音激昂的发表了讲话,“各位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旨,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这次是我们三年来第一次丰收的情况。没错,是第一次丰收!这也是我们省里第一次开表彰大会。开这次会议,我们不只要奖励,还要勉励。不要因为这一次的丰收就忘了前两年的情况,同志们,心里要有杆秤,坚决不走老路!要谨记,你们作为干部,走差一步,下面跟着受苦的就是千千万万的人民!是人民养育了咱们,咱们就要好好为人民服务!”
  下面的干部激烈的鼓掌。
  苏青禾也跟着一起鼓掌。她觉得也许就是因为有许多像这样的好干部,所以国家未来发展的越来越好。
  也许在座的人永远也想象不到未来的繁华盛世。
  “下面请苏青禾同志上台。”
  苏青禾正激动呢,听到这话突然傻眼了。然后看向自己公公,说好的只是集体的领个奖就走的呢?
  顾副县长一脸激动而骄傲的对她露出一个笑容。
  苏青禾:“……”
  到了这时候也不能怯场了,苏青禾直着腰走上了台上,一台台的阶梯都是很陈旧的木板,走的哒哒哒的响动。
  到了台上,苏青禾拿着大喇叭看了看台下,紧张的咽了咽口水,给自己鼓了鼓气,她好歹也是看过新闻联播见过国家主席的人!
  旁边的邢书记道,“别看苏青禾同志年纪小,办的事儿可不小,今年省里的农家肥就是她找出来的资料,功劳卓著。”
  会场里面一群人看着苏青禾。
  苏青禾下意识的挺直腰板。
  “介于苏青禾同志对省里的巨大贡献,省里决定授予苏青禾同志‘先进个人’称号。”
  邢书记说完,旁边就有人将奖状送了过来,邢书记亲自拿起来颁给苏青禾。
  苏青禾赶紧接过来,就见着邢书记伸手一副要握手的意思。苏青禾赶紧儿伸手和他握了一下。这一幕被旁边照相的照相师傅给定格下来。
  邢书记看着苏青禾年纪小,笑着道,“苏青禾同志,省里知道你有着一个伟大的理想,也知道你学习上进,所以向省城医学院为你申请了一个名额。希望你能够记住你的理想,继续为人民服务。”
  “……”苏青禾一脸郑重道,“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培养,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做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说的好啊,有思想有觉悟。”邢书记鼓励道,然后对着大伙道,“苏青禾同志,是一位真正的好同志。”
  所有人热烈的鼓掌。
  苏青禾捏好了自己的奖状。她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心虚了,她没有大家觉得的那么好……那么伟大……


第107章 
  苏青禾拿着奖状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感受着四处投过来的眼光,她笑着和大家回应。然后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奖状。很普通的一张奖状,就和自己小学的时候得的三好学生奖状是一样的。
  可她就觉得沉甸甸的。
  啥先进个人,她是做了好事不假,可她一点也不先进,她就想做个躺吃躺睡的落后份子。
  结果大家因为农家肥的事儿,把她想的太高大上了。
  要是没有系统,她肯定不会干这样的事儿的。还找那么多书慢慢找,她的心也没那么强大,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她肯定是第一个放弃的……
  “宿主,知错能改是很正确的。我感觉到你的思想在发生变化。你的思想在朝着别人所认识的那个你的方向转变。继续努力,你会达到比人所期盼的高度的。本系统对自己有信心。”
  苏青禾听到系统的话,气的笑了。安慰她,结果加上最后一句。系统大大的坏。
  暂时没时间和系统唠嗑,她也没理系统,而是继续关注颁奖台上面。
  清水市地区的领导们带着几个县里的领导上台了。顾副县长排在第一个。
  根据这次粮食创收产量,清水市地区得到了奖励,下面的县里也都得到了奖励。
  清水市地区获得了先进地区奖励,其他的县里则是先进县级单位奖励。
  等顾副县长下台来的时候,脸上那激动的神色还没退去,眼睛眉梢都能看到那份儿喜悦。
  他看着苏青禾的眼神都是自豪和鼓励。
  等颁奖大会结束了,顾副县长带着苏青禾一起离开礼堂,“青禾啊,你有个心理准备,过些天就要来省城上学了。”
  苏青禾诧异道,“爸,我这中专才上了一学期啊。”确切说还没一学期,她比别人晚了一些天呢。”
  “确实这样,不过中专毕竟是护理知识,和你想学的医学知识有些差距,再读也没意义。省里的意思是你既然想学,就和这次的大一学生一起读。底子都是一样的。就是文化知识有些差距。不过你这么聪明,爸对你很有信心。”
  苏青禾:“……”爸哟,你眼光太准了!
  顾副县长道,“这是省里领导对你的特别优待。也是了解你学习情况之后做出的决定,你可要认真学,不要让省里领导们对你失望。”
  苏青禾乖乖点头。
  顾副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