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欢喜原著-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慌乱地摆手,笑道,这怎么可以,叫“潘哥”,我还没做爸哪,我怎么就给你们做爸了?

    不。他们任性地说,高三(3)班高老师被他们班叫“高爸”,高三(5)班蔡老师被他们班叫“蔡妈”,高三(6)班于老师被他们班叫“于妈”,我们班没爸没妈怎么行?虽然潘老师还小了点,虽然“潘哥”也还不错,但我们得叫“潘爸”,我们班这才像个家……

    这时,李胜男老师驾到。她是听见这里吵声连天,赶过来维持课堂纪律的,但哪想到,看见的是这一幕。她笑得前仰后合,心里居然有些醋意。

    这个晚上她后来对潘帅说,哟,他们叫你“潘爸”,那他们怎么不叫我“李妈”呢?我们班的学生怎么不叫我妈呢?

    潘帅装傻,对她说,那我让他们叫我爸,让他们喊你妈。

    李老师咯咯笑起来。她说,他们可没障碍,我们班上有几个中学生彼此都是以“王妈”“李妈”“张爸”相称的。

    收了“彩蛋”的潘帅老师,决定立马回馈他们一个礼物。

    同样的是生日礼物。一场特别创意的“18岁主题班会”。

    送给全班男孩女孩,成人礼。

    为此,潘帅老师去教务处,查看了全班所有同学的生日日期。他发现今年生日最早的是男生李洋,下周四就18岁了。

    他想,这就意味着必须在下周四之前,即全班同学18岁之前,将这个礼物送掉,否则就有人超龄了。

    于是,他针对那张排得很密实的课程表,想尽一切办法,与其他任课老师商量、调换,为学生们腾挪出了下周三下午两节课的时间。

    除此之外,作为自视“懒人”的他,操办这个礼物的理念依然是“放权”。

    这意味着,春风中学由此将迎来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全由学生自己张罗的“18岁主题班会”。

    当然,潘帅老师也给出学生们一些建议。

    比如,关于形式,他给出这几个关键词:“欢迎父母参加”“老师不讲话”“学生陈述”“个性化为佳”“视频自创”。

    关于主题,潘帅给出的关键词是“高考与我”“10年后的相遇”“欢喜的理由”“赢家”。

    其他,他说,随你们怎么玩,怎么搞,哪怕笑一场,疯一场,哭一场,都行,看你们的了。

    对于潘老师提供的这个具有自助色彩的“礼物”,同学们就像面对一个乐高拼装玩具,跃跃欲试。

    于是,在他们紧张、单调的复习迎考生活中,就有了一抹不同的色调,和一份小小的欢喜。

    周三终于来临,校园的空气里,有若隐若现的玫瑰花的气息。

    这天下午,正在办公室里开物理教学例会的李胜男老师,听到了从学校排练厅那边传来的一阵阵音乐声,无法按捺自己,她提前结束会议。

    她对同事们笑道,我得去看看,咱们潘老师搞出了什么好玩的花样。

    李胜男老师下楼,飞快地往排练厅走。

    这个下午,她除了去观摩高三(4)班“18岁主题班会”有多好玩之外,其实她还应“徒弟”之邀,得去向那些小孩透露自己即将成为他们的“李妈”,真正的“李妈”哦。

    呵,这镜头推进得是不是有些快了?还好吧。

    一年的时间虽然短促,但对于培育一段“师徒关系”从无感到对冲、磨合、转换还是够的,你想,冯家、宋家、季家的一地鸡毛,都在这一年里有了逆风飞扬的可能,两个年轻人的事那不更能轻装上路吗?

    李胜男老师走进排练厅,爆棚的人气迎面而来,明媚的灯光下,学生和家长济济一堂,欢声笑语,人头攒动。她一眼看见了潘帅老师,他穿着白衬衣,还打着领带,像真个“潘爸”,坐在前面呢。

    她没走过去惊动他,她想先在后排看一会儿,于是她往台上张望。

    她看见台上鲜花盛放,轮番上场的少年们笑容灿烂,背景的LED屏上,正滚动播放着他们现在和以前小时候的照片

    他们在用言语描述中学生自己的感受,或清越或低沉的声音在空中传响。

    她听见一个女生在说,虽然学得很辛苦,但我会感谢这场即将来临的高考,因为它教会我勇敢,在我走向青春的时候,它以压力的方式,告诉我意志的意义。

    她听见一个男生说,我的情绪常会因分数高低而起伏,但我发现,真正让我感到快乐的,是学习中从不懂到懂的过程。

    她听一个女生说,高考是我18岁出门远行之前,与爸妈最后相依的日子,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她听一个男生在说,我喜欢考试,因为它,我才能来到这里。我喜欢考试是因为喜欢公平的感觉,付出多少,试卷上见,每一分都有道理,所以哪怕天天有考试,我也没关系。

    她看见其他班也有同学混进了排练厅,甚至还有人跳上台去发言,自己班上的冯英子就是其中之一。她在说,我快乐的理由,不是来自于考试,而是来自于我这一年对自己的认识,因为我发现我长大了,除了能帮我妈拿到她想要的分数之外,还为我自己要到了我的自由。

    她看见自己班的林磊儿也上台了。他说,我18岁的时候,已是一个孤儿了,我说我不会怕了,我说我做过这么多难题了,还有什么题目好担心的,我会像读书那么用心地对付生活中的难题,我会加油的。

    ……

    现在,她看见冯一凡带着他的爸妈一起上台了。

    这“家庭组合式陈述”穿插在一群“单口发言”中显得比较别致。

    可是她听见冯一凡说得有些没头没脑的:“迎战高考,让我学会了过日子。”

    她听见冯一凡爸说得同样有些没头没脑:“他考大学,我做了第二遍爸。”

    她琢磨了一下,这意思当然也能懂,但跟前面那些字正腔圆的比,调性偏低。

    现在,她听见冯一凡妈还没考就在打分了:“高考其实也是在考家长,这一轮考下来,我考得一般,及格;小孩爸考得比我好,良好;我家两个小孩考得更好,优秀!我这评分系统,高考可能不认,但我认,我家自己的贵子,由我打分。”

    李胜男为她鼓掌,因为知道她带着两个小孩不容易。

    李胜男老师突然看见已去美国留学的季扬扬出现在了LED屏幕上,他通过视频,在对大家笑。他说,在远方好想念大家,想念春风中学,甚至想回来再挂一次科。他说,我在学音乐,我给大家谱了一首歌,歌词是冯一凡同学的,那就有请他和他爸爸冯凯旋先生联袂演唱,送给大家,19岁的我祝18岁的你们快乐,嗨。

    音乐渐起,李胜男老师看见冯一凡和爸爸一起走到台前。今天他们穿着相同的红色T恤,他们开始歌唱。李老师惊讶这父子俩有如此动听的嗓音,并且和声漂亮。

    于是,这清亮、透彻的歌声,像春日里的风,回转在灯光明媚的排练厅里,李老师和身边那些少年一起凝神倾听——

    在课桌之上

    脸庞之上

    我彷徨在一条路的起点

    我疲惫在一条路的途中

    我寻找奔跑的理由

    寻找那一点点小小的欢喜

    在题海之上

    人海之上

    我流泪在一条路的弯口

    我困惑在一条路的终点

    我寻找坚强的理由

    寻找那一点点小小的欢喜

    在天台之上

    云朵之上

    我攀登在一条路的尽头

    我看见了一条路的无限

    我寻找相信的理由

    寻找那一点点小小的欢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