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说,小女儿曾经劝她们不要太听从父母的话,也要懂得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免得什么时候被父母卖了都不知道……
两个姐姐觉得这话太难听了,她们不能接受,也完全无法理解。
因为在她们看来,只要是亲生父母,不管怎么对她们都是理所当然的。
她们作为女儿,不管年纪是大是小,听父母的话都是理所当然的,怎么能想着防备父母,甚至违抗他们的要求呢?
这岂不是太不孝顺了?!
两个姐姐对小女儿的某些说法表示很担心,甚至差点怀疑她是不是生病了,否则怎么会有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
姐妹之间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在一个平行线上,想法更是天差地别,根本没办法正常进行沟通。
小女儿尝试了好几次,发现两个姐姐根本听不进自己的好意,反而开始怀疑她不太正常,甚至偷偷商量这要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如果被父母知道她的想法,轻则挨打挨骂,重则甚至可能把她赶出家门……
小女儿固然聪明早熟,但她毕竟年纪太小,暂时还离不开家庭的庇护。
如果被赶出家门,像她这样年纪的小孩子流落街头,或许根本等不到好心人把她送进孤儿院,反而极有可能面临到更恐怖的处境。
拐卖、诱骗、黑心团伙……
对于一个没有自保之力的小孩子来说,这个世界太过危险。
危险到无处容身。
她她甚至都不能保证自己平平安安,四肢健全地活下来。
小女儿当时还不懂这些,但是与生俱来的对危险的直觉反应却清晰的提醒着她,在她真正长大、得到自保之力以前,哪怕她再不喜欢自己这个家,她也不能贸然离开。
否则,外面的世界可能比家里更危险,更没有保障。
她无论如何也需要一个暂时的避风港。
就算是利用也无所谓。
父母给了她一口饭吃,又给了她可以容身的住所,她便利用这种环境,努力让自己长大,哪怕过得再辛苦也无妨,只要她长大,她迟早有机会离开这个家。
她也不想欠父母的人情,从前他们是怎么对她的,等父母老了、没有工作能力的时候,她自然会原样奉还,每个月给他们一点生活费,保证他们不会饿死,房子也是他们自己住,条件已经够好了。
至于其他更多的好处,她却没打算多给一分。
正文 第2316章 意料之外(760)
如果父母贪心不足,拿到了赡养费之后,还想扒在她身上吸血……
那她也不妨和他们聊聊,这些年一直被他们虐待和家暴的帐。
夫妻俩给她一口饭,把她养大。
那她也同样还给他们一口饭,让他们年老之后不至于饿死。
如此钱货两清,相互交换,谁都不欠谁。
也不要妄想打着亲情和家人的幌子纠缠不清,反复擭取利益。
这对小女儿来说也是最省事的方式。
因此,她丝毫不觉得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定位在“互相利用”的说法上有什么问题。
但很显然,这仅仅只是她一个人的想法。
两个姐姐就完全不赞同。
在某一段时间里,小女儿一直努力着想把两个姐姐的思维扳转过来,有时候难免和她们多说了几句,稍微透露了一点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结果却没想到……
两个姐姐顿时就被她吓到了,不仅不能理解她的想法,反而很担心她是不是脑子生病了?
怎么会有这么冷血可怕的想法呢……
两个姐姐越想越担心,只觉得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妹妹突然变得陌生极了,让她们觉得害怕,甚至都不太敢靠近她……
她们原本就不是什么坚强的人,心理承受力更是薄弱,习惯了听从别人的命令办事,自己却没有半点儿决断力。
在发现妹妹的想法“不太正常”之后,两个女孩担惊受怕了好几天,最后偷偷商量着,要把这件事告诉她们的父母……
她们这样做倒不是什么恶意,只是习惯了凡事都要向父母汇报,让他们来做决定。
她们自己却没有这样的决定权。
一旦遇到任何不能决断的事情,她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回家告诉父母,父母说要怎么做,她们就老老实实的怎么做,完全不会反抗,也没有半点的自我想法。
她们甚至都不会去考虑,如果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是否会对小女儿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为在她们看来,父母永远都是对的,也永远不会真的害她们。
如果父母害了她们,那肯定是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她们总是会主动想出几千几百种理由为父母开脱。
总之一句话,父母永远不会错,错了也是没错。
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简直和被洗脑的虔诚邪教徒没什么区别。
而她们所信仰的教派,说来也十分可笑,不过是两个字而已。
——血缘。
在她们眼里,血缘高于一切。
只要有血缘关系存在,哪怕明知道父母是恶魔,她们也能视而不见地当他们是天使和教父……
所以,小女儿才会觉得可怕,甚至毛骨悚然。
她的两个姐姐从表面上看起来,明显就是一个善良而又软弱的人,有些天真有些蠢,脑子也不怎么聪明,一看就是很好欺负的那种软包子。
这样的人是不具备任何杀伤力的。
俗话说,狗急了还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可她们却连一只兔子都不如,简直就是活生生的面团子,让人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正文 第2317章 意料之外(761)
但实际上,善良无害不过只是表象,就如同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一旦犯事,反而更容易酿成比大人更惨烈的悲剧。
真正完全无害的东西,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空气可以让人生存,同样也能传播致命的毒气,流水孕育生命,同样也可以剥夺生命。
何况是生物链中最复杂的人。
小女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以为两个姐姐是无害的,她们足够善良并且软弱,没有任何的杀伤力。
虽然她们的缺点也在善良和软弱之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像她们这样没有威胁性的人,确实会令人感到无害和安心,和她们生活在一起,大部分人都很难生出防备心,反而会有些微微的同情。
因为她们是典型的弱者,只有依附着其他人才能存活。
如同菟丝子一般。
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尤其是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人时,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往往又会滋生出同情和怜悯。
就连小女儿自己,她在生活在未必比两个姐姐过得好,但是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她却比两个傀儡一样的姐姐强出太多。
她之所以努力地想帮助两个姐姐,一方面是因为两个姐姐对她的好,姐妹之间的感情并不是虚假的,在她稍微有了些底气之后,她自然就会想回报两个姐姐,让她们也能过得好起来。
而另一方面,虽然小女儿不太愿意承认……
但在她的内心最深处,她对两个姐姐同样是带有一丝丝的优越心理。
这种心理说起来似乎有些奇怪,因为在表面上看起来,她的处境也并不比两个姐姐好太多,但是这种微妙的心理本身,就无法用外在原因完全概述。
哪怕只有极少的一丝丝,在小女儿面对两个姐姐的时候,她心里依旧是同情她们的。
这种同情的来源,本身就是出自于她觉得自己和两个姐姐是不一样的优越感……。
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因为在小女儿看来,自己是正常的人。
而两个姐姐不过是被父母操控的傀儡,虽然有血有肉,却没有属于自我的意识和心灵。
说得浮夸一点,她们就是没有灵魂的人。
那作为拥有灵魂的小女儿,在面对两个姐姐的时候,心里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觉得她们有点儿可怜。
明明活得那么艰辛痛苦,自己却毫不自知……
就像是被洗脑的邪教徒,心甘情愿地为了那种愚蠢至极的信仰而赴死。
小女儿觉得她们愚蠢又可怜,于是就想把两个姐姐从这种不正常的状态里拉出来,让她们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作为父母的奴隶和傀儡被压榨到死。
这样的想法自然是一番好意。
不管是出于真正的感情,还是那一点微妙的同情,她都是想让两个姐姐清醒过来,像一个正常人那样有苦有乐的过日子。
然而,对两个姐姐犹如弱者一般的同情,却隐隐地蒙蔽了小女儿的眼睛,险些让她犯下大错。
正文 第2318章 意料之外(762)
她没有好好地考虑两个姐姐的心情,只是用一种充满了优越感的方式,直接否定了她们以前的种种做法,并且颐指气使地让两个姐姐按照自己说的来做。
这样的方法显而易见是错误的。
她的两个姐姐只是被父母的思维观念洗脑,却不是真的变成了傻子。
即使她们再柔弱无害,对于妹妹命令一般的指使口气也不会觉得不快,但她们却能明显的感觉到,妹妹的说法和自己的想法并不相同。
就像小女儿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两个姐姐是错的一样。
两个姐姐同样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而妹妹产生这种截然不同的想法,反而是奇怪和不正常的。
所以,她们自然而然就会怀疑……
妹妹的脑子不会是出问题了吧??
以前明明还好好的,现在却突然说出这样奇奇怪怪的话,换成任何一个人,只怕都会觉得对方的脑子有问题。
不是撞坏了就是进水了,总之就是不正常!
再加上,小女儿当时还丝毫没有察觉到两个姐姐的想法,只觉得自己一心为两个姐姐好,她们肯定能理解自己的好意,也会听自己的话,于是越发在两个姐姐面前自说自话,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心里一些比较偏激的想法说了出来。
而两个姐姐呢?
她们原本就被小女儿突然说出的一些话吓破了胆子,几乎都要怀疑她是不是撞坏脑子了
结果,小女儿还一个劲的在她们面前反复说,越说越离谱……
两个姐姐更加担忧了……
她们也和小女儿尝试着沟通过几次,但由于姐妹之间的观念完全不同,想法也是天差地远,再加上小女儿当时隐隐有些自负的心理,根本不会好好静下心来和两个姐姐沟通。
于是可想而知,沟通失败得非常彻底。
和妹妹说不通、又实在无法理解她的那些偏激想法的两个姐姐,懦弱的心理再一次浮现,让她们感觉不知所措,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自然而然的,她们就想到了把这件事告诉父母,让父母来处理。
这也是她们一贯的行事方法,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交给父母来做决定,她们只要乖乖听话就行了,完全不用带脑子。
若不是这件事牵扯到她们的妹妹,而她们又清楚的知道父母一向都不喜欢妹妹,她们也不会胆战心惊好几天,一直犹豫着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父母,私底下商量来商量去,唯恐给妹妹带来麻烦。
不管这两个女孩的性格有多少令人诟病的缺点,她们对妹妹的一腔疼爱都不是假的。
三姐妹朝夕相处这么多年,感情早已经积累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抹除的。
也正因如此,天生性格有些凉薄的小女儿才会一直放不下两个姐姐,心心念念的想要帮助她们,哪怕在这个途中走了一些歪路,可她对两个姐姐的感情同样也是真心的。
人心就是如此。
有美好的正面情绪,也会有阴暗的负面情绪。
正文 第2319章 意料之外(763)
不管剥除了哪一种,都不能算是正常人。
两个女孩对妹妹的担忧不是假的,只是这样的担忧敌不过她们对父母的敬畏,在考虑到妹妹的处境问题后,她们勉强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这本身就已经让她们很不安了。
因为在此之前,她们已经习惯了对父母坦诚,任何事情都不会隐瞒父母,说白了就是不敢在父母面前说谎,哪怕父母没有主动问起,甚至都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她们也不敢刻意隐瞒,总是会主动的把所有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正因如此,夫妻俩才对这两个女儿非常放心,从来没想过她们会有事情隐瞒自己。
而两个女孩对父母这种不正常的坦诚,说好听一点是敬畏,说难听一点,其实就是一种臣服的奴隶心态。
奴隶畏惧自己的主人,在主人面前卑躬屈膝,毫无自尊和自我意识,自然就不敢在主人面前有任何隐瞒。
两个女孩在父母面前也是一样,如同奴隶面面对自己的主人,天然有一种不可忤逆的威慑力。
然而,因为对妹妹的真心关爱和担忧,使得一向软弱听话的两个女孩第一次违反了自己心里对父母的敬畏,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向遵守课堂纪律的三好学生,第一次违反了班上的纪律,于是感觉到心虚,在老师面前更加不敢抬头说话。
两个女孩也是心虚的,因为她们从来没有故意隐瞒过父母什么,但出于对妹妹的担忧,她们哪怕心里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对,却还是把这件事暂时瞒了下来。
这就是她们对妹妹的真心。
虽然在旁人看起来,这样的真心显得不够纯粹,莫名其妙又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对于两个女孩自己来说,这就是她们关爱妹妹的方式。
她们敬畏父母,畏惧父母,不敢对父母有半点隐瞒或欺骗。
但她们同样也爱护自己的亲妹妹。
即使明知道妹妹对父母的态度有问题,却还是因为担心妹妹会为此受到父母的惩罚,所以自作主张地把事情隐瞒了下来。
她们没有想过,如果被父母知道了她们的隐瞒,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她们只考虑到了小女儿的安危。
如果可以交换的话,两个女孩宁肯让自己承受父母的打骂,也心甘情愿地代替妹妹受罚。
这样的真心,就是她们对妹妹的感情。
何况,即使小女儿一向不认同她们“舍己为人”的圣母观念,但正因为这种观念,她确确实实在两个姐姐的庇护下逃过一劫。
如果不是两个姐姐对父母隐瞒了她说的那些话,恐怕小女儿早就被父母狠狠教训了。
不是被打骂得半死不活,就是被赶出家门。
夫妻俩可不会对她有半点心软。
同时,两个姐姐的有意隐瞒,也给了小女儿足够的时间来察觉问题。
在最初的自信过后,小女儿很快察觉到了两个姐姐的心态,发现她们根本没办法一下子接受自己的劝说,反而因此极为不安。
正文 第2320章 意料之外(764)
这种强烈的不安来自于她们从小到大被父母洗脑之后,所产生的对父母的敬畏和恐惧,导致她们根本不敢违抗父母的话,甚至连产生这样的想法都觉得恐惧不安。
所以,她们才会手足无措,害怕到差点要把小女儿说得那些话一五一十地告诉父母。
小女儿及时发现了这一点,差点吓出了一身冷汗。
她太清楚自己说的那些话一旦传入父母的耳中,等待她的会是什么下场……
她还没有完全长大,还没有足够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她还不能离开这个家,也不能失去来自家庭的庇护。
小女儿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
即使她再想帮助两个姐姐,让她们的脑子清醒过来,但她也不能为了帮两个姐姐,连自己都陷了进去。
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如今在他们家,真正清醒的人恐怕就她一个。
如果连她自己都栽了,就更加不用指望还会有别人来帮她们。
要帮两个姐姐脱离泥沼,首先就得先保护好自己,至少在她成年以前,绝不能让父母发现她的真实想法……
小女儿脑筋急转,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在两个姐姐忐忑不安,正犹豫着要不要把妹妹的事情告诉父母的时候,小女儿首先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把之前说过的那些话又在两个姐姐面前扭转了过来,暂时安抚住了她们。
两个姐姐一开始还想不通她怎么会生出和父母作对、阳奉阴违的想法,小女儿就随便撒了个谎,只说是别人教她说的,很快就把两个姐姐糊弄住了。
两个女孩原本就非常单纯,虽然年龄比小女儿大出不少,但真正的心性却远不如小女儿成熟,甚至显得有点儿天真。
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她们自然不会防备自己的亲妹妹,也不会多疑地认为妹妹在故意撒谎,小女儿只是随随便便的一说,漏洞百出的谎言,她们却很快信以为真,没有半点儿怀疑。
即使小女儿早就知道两个姐姐不是一般的天真,撒谎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好好构思过,但眼看着她们毫不犹豫就信了,心里还是有种说不出来的无奈……
大概是夫妻俩在生这两个女儿的时候,忘了给她们加智商,所以才让她们变得这么傻白甜……
而在生小女儿的时候,智商又明显加得太多了,导致小女儿过分早熟,天性里就带着聪明人常有的多疑。
至于最后出现的小儿子,很明显就是夫妻俩把智商都用光了,半点儿都没给他留,所以生下来一个天生的蠢蛋,而且还是一个自以为聪明的蠢蛋……
两个姐姐相信了小女儿的说辞之后,明显放心了不少。
毕竟,比起一向乖巧听话的妹妹不知何时学坏了的猜测,显然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故意诱导的说法更让两个女孩容易接受。
放下了心里的不安之后,她们也不免对小女儿口中的“别人”生出了几分怀疑和不喜,反复叮嘱了小女儿几句,让她以后交朋友一定要小心。
正文 第2321章 意料之外(765)
小女儿当然不会反驳什么,乖乖的应下了。
两个女孩这才彻底放下心,小女儿察言观色注意着她们的表情,又趁热打铁地提出让她们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毕竟,父母一向不喜欢她的事情,家里人都知道。
小女儿会担心这件事被父母知道之后受到惩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两个女孩自顾自的给妹妹找了理由,并且说服了自己,不仅答应了小女儿的话,甚至还反过来安慰小女儿不用太担心,知错能改是好事,就算真的被父母知道了,她们也会帮她求情的。
小女儿对这话的反应也只能笑笑,满肚子的郁闷说不出口。
她可不觉得反抗父母的无理要求就是“错”,更加不会有什么狗屁的知错能改。
这样的想法也只有两个姐姐才会有。
不过现在争辩这些没有异议,势比人强,她要争的也不是一时之气,而是更长久的未来。
既然明知道两个姐姐的思维想法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小女儿固然感到很失望,却也没有到心灰意冷想要放弃的地步。
还是原来的那句话……
不管两个姐姐的性格行为有多坑爹,在她眼里又有多少吐不出来的槽点。
但归根究底,她们还是她的姐姐,是她在这个家里唯一认可的亲人。
她没办法放着她们不管,也不可能抛下她们不管。
所以,给两个姐姐重新洗脑的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小女儿把这些无奈的心绪压在心底,捂得紧紧的,不敢在父母面前显露出半点端倪。
她按部就班的继续上学,跟着老师四处参加比赛,捧回了一座又一座的奖杯和锦旗,同时也积攒了为数不少的奖学金。
利用这笔钱,她还清了老师的欠款,剩下的则悄悄藏了起来,预备用作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老师在得知她家里的情况后,也非常赞同小女儿早早存钱的行为,她是一个成年人,考虑事情的各方面无疑要比年幼的小女儿深远很多,也能提前预料到不少的问题和隐忧。
别的问题不说,仅仅就是小女儿今后上学的事情,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忧患。
虽说小女儿如今还小,有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她至少小学和初中的学费问题不用担心,唯一的麻烦就是每个学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这笔钱并不算多,但对于小女儿来说,却是一笔很难挣到的数字。
老师隐隐还记得,在二年级上学期开学的时候,小女儿的学杂费足足推迟了一个半月才勉强交齐,原因就是她父母不肯给她钱,想逼她辍学,最后这笔钱还是她和她两个姐姐四处想办法才好不容易筹齐的。
为了省一两百块钱的学杂费,做父母的竟然逼着孩子辍学……
这样的事情在贫困山区地带或许并不罕见,因为那里的人们实在太过穷困,受到种种外界原因的影响,实在是拿不出钱了,迫于无奈才不得不让孩子辍学。
正文 第2322章 意料之外(766)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虽然人人都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有条件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读书的机会。
但如果,一家人连饭都吃不起,肚子都无法填饱,甚至都快要饿死的时候,还要拿着大道理逼着他们想方设法的送孩子上学,就未免太过强人所难了。
世上有一种至深的无奈,不是你不想做,而是你拼了命也做不到。
没有沦落到同样的境地里,就没有资格对别人的遭遇肆意评说。
这才是为人最起码的尊重。
然而,同样的事情放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却是极为罕见的。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住在城市里的人,家庭条件总是会比山区农村里的更好一些,哪怕不是大富大贵,但至少填饱肚子没什么问题,所能享受到的社会福利也明显比农村里高出一截。
说句不好听的话,城市里的乞丐都比农村的多。
为什么,因为城里的油水多啊。
在农村里能乞讨到什么,当然还是城市里机会更多,更能占到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的小城市,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居民都是吃喝不愁的,家里多多少少都要些积蓄,区别只在于数目的多少而已。
几百几千也是积蓄,几万几十万也是积蓄。
只要吃喝不愁,有房有车,家庭条件就已经算是中等小康了。
而这样的人家,在一整个城市里有多少?
少说也有几万、几十万户吧。
若是像那些一二线大城市,上百万、上千万的家庭人口也很常见,根本不算什么。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连区区两百块都拿不出来的人家,又有多少个?
而在这些穷困的人家里,又会有几对父母,为了省下这区区两百块钱,宁愿让自己的孩子辍学也无所谓?
答案不用想也知道,那必然是少到极点。
因为全世界的国家里面,再没有哪个国家的父母会像国内的父母一样,重视子女的学业问题几乎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宁愿放弃自己的工作,也要守着孩子读书。
同样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宁愿砸锅卖铁,豁出去一切也要供孩子读书。
更别提是像小女儿的父母一样,自身明明有着充足的条件,并不是穷得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人家,却为了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宁愿亲手毁掉自己女儿的未来……
这样的父母,丧心病狂恐怕不亚于那些为了学习成绩硬生生逼得孩子自杀的极品父母……
两者都是奇葩,程度不相上下。
老师一开始的时候几乎无法相信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狠心的父母,甚至还有些怀疑小女儿是在说谎,说不定是她自己调皮,拿着父母给的学杂费偷偷用掉了,于是才想出这种不靠谱的谎言。
毕竟,这样的事情在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但是后来,老师亲自去了小女儿家里一趟,连她父母的影子都没有见着,这才明白小女儿并不是在说谎。
正文 第2323章 意料之外(767)
原来她真的有这样一对极品到不折手段的父母。
老师对自己曾经怀疑过小女儿感到非常抱歉,心里忍不住生出几分歉意,从那之后,她便对小女儿的家庭情况更关注了几分。
事有一次便有二次。
小女儿的父母已经做了这样的事情,那下一次再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又会克扣小女儿的学杂费,逼着她不得不辍学,小女儿如果不早做准备,等事情发生时恐怕就来不及了……
考虑到这一点,老师心里顿时就生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她自然是不希望小女儿辍学,毕竟以她的成绩和努力,日后考上大学肯定不成问题。
无缘无故的,谁会希望这样一个好苗子硬生生被她的父母给毁了呢?
老师心里打起了警惕,暗地里也在帮小女儿想办法。
原本还想着,如果小女儿实在被逼得走投无路,她的父母也不肯听劝,硬是不肯拿钱给她交学杂费,老师就和其他几个同事们说说,大家各自捐一点钱,至少不能让小女儿就这么辍学了。
好在每个学期的学杂费也不多,一个办公室里七八位老师,每个人随便拿出几十块钱,轻轻松松就能筹齐,也不是什么大事。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这样的捐款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小学生涯整整六年,每年两个学期,每个学期都要交钱。
等到小女儿升上初中之后,她们这些老师也帮不上太多忙了,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怎么办……
所以,这种依靠老师捐赠的办法只能维持一时,救救急也就罢了。
想要长期解决小女儿读书的隐患,还得另外想其他办法……
老师把这件事放在心里考虑了很长时间,却始终没有什么好主意。
毕竟她只是老师,不是小女儿的父母,这种事情原本是该让父母来负责的,做起来也名正言顺,但以老师的身份,很多事情就不太好插手了。
好在,小女儿自己也是一个聪明有主意的人,并不是那种眼巴巴只能靠着别人帮助才能活下去的废物。
她早熟的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料,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一直都在寻求办法解决。
而这个办法恰恰就在老师的无心插柳之下,意外的得到了。
小女儿通过各类比赛获得的奖学金,除了用来还老师的钱以及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