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学生是学生,又不是自家孩子。
两者之间的差别不用说也能明白。
学生的成绩好不好,对老师而言顶多就是一个教学质量的问题,如果不放在心上,那问题自然也就不算是问题了。
只要不犯下严重的过错,一般很少有老师会被学校辞退,只有自己不想干了主动辞职。
所以,这其实也算一个另类版的铁饭碗了。
反正没有失去工作的风险,能更轻松的过日子,谁不喜欢呢?
法律可没有规定当老师的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挖心掏肺,不过就是凭着个人的责任心和良心而已。
有真正为学生考虑,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自然也会有不把学生放在心上,只贪图自己轻松过日子的懒散教师。
同样的职业,但人和人却是不一样的。
更何况,人手尚有五指长短不均,一碗水也很难真正端平。
即使是真正关爱学生的老师,一个班级里那么多人,也不可能真切的管教到每一个学生头上,总会有照看不周或者遗漏的地方。
再加上老师也会有私心,同样的学生里面,听话成绩好的学生和不听话还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差距。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即使是再公正无私的老师,也总会下意识的偏袒自己更喜欢的学生。
这本身也是人之常情。
父母对待亲生孩子,尚且会有偏心的时候,何况只是老师。
但无论如何,真正有责任心又有良心的老师,绝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哪怕心里更加偏爱优秀懂事的学生。
但对于那些不怎么讨人喜欢,成绩不好还顽劣闹事的学生,有责任心的老师也会尽量包容和原谅,想方设法的将其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
这才是一位教师真正的责任所在。
除了这份应尽的教导之责外,其他的任何事情,其实并不属于老师的义务范围。
更别提是像小女儿的数学老师一样,自己的学生家里穷,上不起兴趣班,她还主动的自掏腰包给她补上,只为了不浪费她的数学天赋……
这听起来是大公无私。
但是这样的做法,即便是在有责任心对学生尽职尽业的教师里面,也是非常罕见的。
说句严重一点的,老师自己也有家庭,也有亲生的正在上学的孩子。
正文 第2273章 意料之外(717)
但她对自己的亲生骨肉,都未必有对小女儿这样好。
昂贵的兴趣班学费说交就交……
连小女儿自己一时间都有些被吓住了,呆呆的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她那个时候年纪还小,不太懂得成年人的交际方式,对于老师这种几乎像是从天而降的巨大善意,一时间感觉到的并不是惊喜,反而有些忐忑不安。
这种感觉,就仿佛是父母给了你一百块钱,你或许可以心安理得的收下,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如果换成是在大街上,一个从来不认识的陌生人突然给了你一百块钱,正常人都不可能理直气壮的收下,反而会有些怀疑对方的目的。
如果不是别有目的,一个陌生人凭什么好端端的给你钱呢?
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
而老师的这种情况,虽然和比喻有些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
老师毕竟只是老师,不是小女儿的父母。
她没有义务要对她这么好。
虽然老师以前也对小女儿不错,一向都很照顾她,但那毕竟只是一些小事,对老师来说并不算什么。
即使帮助了小女儿,老师自身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她一直很喜欢小女儿,对这个看似孤僻实则乖巧的小女孩有一种长辈式的怜惜和疼爱,只要是能照顾到的地方,她总是会多照顾小女儿一点。
但是这种照顾,和她主动花钱送小女儿上兴趣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如果用一种比喻来形容……
这就像是一个人走在路上,碰巧遇见了一个小乞丐,觉得他十分可怜,心里很同情,于是就花了一点钱给他买了面包和水,提供了一些帮助。
这种行为是很正常的,谁也不会觉得有问题。
或许对于小乞丐来说,那点儿面包和水非常珍贵,是他以前没办法得到的好东西,所以他心里很感激这个好心人。
但是对于好心人自己来说,这却不算什么,仅仅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老师从前对小女儿的好,就如同好心人递给小乞丐的一块面包,举手之劳的帮助,在小女儿眼里十分珍贵,但对于老师本身却不算什么。
但是现在,情况却不一样了……
老师自掏腰包送小女儿上兴趣班,这就已经不是举手之劳的范围了,而是会影响到老师本身的决定。
那个时候的小学老师,基本工资并不算高,也没有太多的职业津贴。
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她自己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家里还有同样正在上学的孩子,经济条件并不宽裕。
老师自己的亲生孩子都没有条件上兴趣班,可她却要拿出一大笔钱来送一个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的普通学生……
这样的行为,难免显得有些过头了。
就像是一个原本只打算给小乞丐买一块面包的好心人,突然决定要收养这个小乞丐,把他带回家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行为早已经越界了好几个等级。
即使小女儿年幼不太懂事,却也隐隐感觉到,老师这样做不太合适……
正文 第2274章 意料之外(718)
当然,她并不怀疑老师这样做是一番好意,没有任何的坏心眼。
她只是单纯的不希望浪费了她的天赋而已。
但这样的好意,小女儿心里十分感激,却并不代表她就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有的时候,纯粹的好意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反而会附带着更多的麻烦,硬生生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俗话常说,好心办错事,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小女儿当时虽然不太明白这一点,但是出于一种天性上的敏感的直觉,她还是觉得老师这样做不太妥当,有种很麻烦的感觉。
比如说,如果老师的家里人知道她这样做,会不会不同意?
或者觉得老师做事太冲动,为了一个没多大关系的学生掏出这么一大笔钱,给老师的家庭带来一些没必要的矛盾。
再说小女儿自己这边。
她虽然还在上小学,平时的周六周日不需要上课,一般的小孩子都是尽情的玩,可她在家里却还要很多家务活要做,并不是随时都能抽出时间的。
如果决定要读兴趣班,每个星期的周末都要抽出一上午的时间去补习,无疑就会大大缩减她做家务的时间。
两个姐姐固然可以帮助她分担一些,但是时间长了,早晚也会被父母发现。
若是父母知道她在上兴趣班,还是老师帮她出的学费……
以夫妻俩的性格,对此会有什么反应,连小女儿自己都无法预料。
这些隐患合在一起,麻烦只会越积越多,令人光是想想就觉得疲于应对,最好的办法便是回绝老师的好意,不去奢望什么兴趣班。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免除老师身上的麻烦,小女儿自己也可以避免很多无法预料的家庭纷争,继续像以前一样平淡的过日子……
心里虽然这样想着,理智的考虑了所有不良的后果,但是……
似乎并没有多大作用。
小女儿不得不承认,听到老师主动说愿意送她上兴趣班,她心里一瞬间涌起的不是理智的思考,而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巨大惊喜……
小女儿恍惚的想着,她似乎总是比两个姐姐更加幸运。
同样是求而不得的东西,两个姐姐那么珍爱的洋娃娃,失去了也就再也看不到了。
而她呢……
却还有一个真心待她的老师,把新的机会送到了她面前。
连年幼的小女儿都能考虑到的种种麻烦,作为成年人的老师不可能没有想到。
但即使如此,她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
老师时隔了一个星期才重新提起这件事,显然也是用了这段时间仔细的考虑过。
不管她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最终坚持下来,把决定的机会重新交到了小女儿手上,但仅仅只是这份用心,就已经是小女儿最大的幸运了。
她的两个姐姐其实并不比她逊色多少,只是在她们人生转折最为关键的时候,她们始终缺缺少了一分难以琢磨的运气,所以不够幸运,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小女儿的老师一样,愿意真心为她们考虑的贵人。
正文 第2275章 意料之外(719)
小女儿抱着补习课本站在老师面前,表情呆呆的,似乎都被吓蒙了,然而一双张得大大的眼睛里,却不受控制地流露出一抹又惊又喜的表情。
就像一只突然得到了心爱的坚果的松鼠,抱着果实不知所措,却又忍不住想流口水。
又可爱又可怜。
老师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女儿的心思一向很重,老师也是知道的。
也许是生在那样的家庭里,让她很难像一般同龄小孩那样天真无邪,心里总是装着很多事,又不怎么爱笑,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显得个性沉闷,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讨喜。
班上的其他老师一开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怎么喜欢她,甚至都把她忽略了过去。
但只要相处过一段时间,就不难发现这个看似沉闷木然的女孩,其实性格非常懂事乖巧,很少让人操心。
明明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有些时候却老成的像个小大人一样。
让人看着有些好笑,又不禁微微怜惜。
如果是被父母宠爱着长大的小孩,无论如何也不会养成这样的性格。
她的心思重,性格也沉闷安静,乍一看实在不讨人喜欢,甚至都不像一个正常的小孩子。
但这何尝又是她的错?
不过是被环境逼出来的罢了。
如果可以选择,哪个小孩子会愿意在童年最开心的时候养成这样一副沉默安静的性格?之剖早就化身为熊孩子,四处调皮捣蛋让人头疼了。
熊孩子也是被人宠出来的。
如果不受宠爱,哪个孩子敢在大人面前各种熊?
想到这些,老师就觉得小女儿乖巧得让人心疼,也不难猜到她此刻心里的想法,于是就安慰她不用担心。
虽然是老师自掏腰包给她垫付了兴趣班的学费,但是考虑到小女儿的性格和自尊心。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被老师一手安排好了,各种麻烦也被老师挡下了,不用她操一点儿心,小女儿非但不会觉得轻松,反而会更加心里不安,甚至为此拒绝老师的好意。
她向来是一个不愿意给人添麻烦的人。
如果知道因为自己的事情,给老师带来了很多额外的麻烦,她只怕宁肯拒绝老师的一番好意,也绝不会贸然接受。
因为对她来说,这样的人情债太重了。
她觉得自己承担不起,也还不起老师的恩情,越发不肯白白占便宜。
她有自己的自尊心,也有自己的固执和倔强。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样固执的自尊心纯粹是吃饱了闲的没事干,只要能占到便宜,对自己的利益有好处,自尊又算得了什么?
这种东西能当饭吃吗?
真正拿到手里的利益才是最要紧的。
但小女儿却不这么认为。
或许是因为她年纪还小,不懂得成年人的能屈能伸,又或许是她真的有些固执的蠢笨,把自尊心看的很重。
不是说一无所有的人就不配拥有自尊。
相反的,正是因为一个人什么都没有,才越会把自尊看得更加重要。
正文 第2276章 意料之外(720)
因为这是她唯一可以小心翼翼守护的东西。
老师教导了小女儿两年,除了寒暑假和周末节假日之外,几乎是每天都能见面,相处的时间甚至比她的父母和她还要多。
再加上老师愿意用心,所以自然而然,老师也比她的父母更了解她的性格。
知道小女儿的倔强和自尊,老师着实是费了一番脑筋,才想出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合适的办法。
她告诉小女儿,虽然现在是由她帮忙垫付了兴趣班的学费,但这笔钱只能算是暂时借给她,以后还是要还的。
毕竟,老师家里也不富裕,突然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她自己也不轻松。
小女儿听了这话,丝毫不觉得老师和她谈钱有些过分,反而暗暗松了一口气。
比起老师一脸同情的对她说,你没有钱上兴趣班,我全帮你出了,不用放在心上……
小女儿反而更喜欢老师公事公办的态度。
虽然同样是一笔人情,但是有借有还公事公办的说法,明显比前者施舍一般的态度更令人觉得放松,也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老师显然是摸透了她的性格,才会故意这样对她说的……
只是小女儿当时的年纪毕竟不大,即使再早熟,也玩不过老师一个成年人。
听她这么一说,心里想了想,觉得借钱的说法还可以接受,以后也可以再还给老师,心理方面一下子就放松了不少。
但是紧接着,小女儿又为难了起来。
老师虽然嘴里说着是借给她的学费,以后还是要还的。
但问题是……
她现在年仅八岁,一个刚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哪有什么能力赚钱还给老师呢?
就是想出去打工,人家都不可能收她。
年纪这么小,能做什么呀?
更何况,兴趣班每一期的学费价值不菲,又不是十块八块的小数目,而是连一个已经上班工作的成年人都会感到比较吃力的数额。
单靠小女儿一个孩子的身份去赚钱还债,那估计要还到猴年马月,还不一定能还清……
借来的学费还不了,和老师替她出钱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就是一个名义上的说法比较好听,给她多留了一些面子而已。
想到这里,小女儿刚刚亮起一些的眼睛很快又黯淡了下去,心里越发的失落和感激。
失落自己的无能为力。
又那么感激老师这样为自己着想。
老师倒是没注意短短一段时间里小女儿便想到了这么多东西,仍是兴致勃勃的对她说,只要她愿意补习奥数,以她的数学天赋肯定可以学得很快,等她有了一些成绩之后,就可以跟着奥数老师去参加市里举办的奥数竞赛。
如果能拿到比较好的名次,就能得到主办方颁布的奖品和奖学金。
奖学金?
小女儿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有些疑惑的抬起头。
老师像是没发现她刚才的落寞,笑吟吟地告诉她,由市里教育局举办的奥数竞赛,每年寒暑假各有一次赛事,全市的中小学生都可以参加。
正文 第2277章 意料之外(721)
只要参赛选手有实力,能够在诸多对手中脱颖而出,拿到前三名,就可以得到由教育局颁发的奖状和奖品,还有额外的补助奖学金。
小女儿一开始还有些茫然,毕竟以她当时的年纪,要理解奖学金这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名词还有点困难,但是被老师稍微解释了一下后,她黯淡的眼睛便慢慢亮了起来。
显然,知道了什么是奖学金之后,小女儿很快就聪明的领悟了老师没有说完的意思。
老师鼓励的看着她,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本意。
正如小女儿想到的那样,老师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直接替她垫付全部的兴趣班学费、
一来这些学费都不便宜,而且每年都要续交,不能断。
奥数这门学科,听起来似乎高大上,让人不明觉厉,但说简单点其实就是进化版的数学,全名叫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简称为奥数。
既然是进化版的数学,自然也和普通数学一样,会随着学生的学业一步步推进,由简单到复杂,学完一个阶段紧接着又有下一个阶段,如果中途断掉了,那之前学到的基本也就浪费了,没有太多作用。
老师心里想着,像小女儿这样的天赋,要么干脆不学,要学就一定要学到底,至少要把中小学的奥数课程学完,学出点成绩来,才不算浪费了她的天赋。
至于中小学之后的课程,就不是老师现在需要操心的了。
反正到那个时候,小女儿早就已经从她手里毕业,她也管不了那么远的事情。
如果小女儿愿意继续学,同时也喜欢这门课程,自然可以再想其他办法继续,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了。
老师暂时只能考虑到眼前的事。
如果小女儿决定要报名奥数兴趣班,那肯定不止是学一个学期就中止,至少也要学完小学生奥数课程,到了初中以后再说。
她现在才二年级,距离小学毕业还有四年,每年两个学期的奥数补习课,学费自然也要交两回。
一年交两回学费,四年下来就是八回。
还不算这其中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奥数课本、练习册等资料的费用。
哪怕是参加奥数竞赛,也是需要交纳报名费的。
而那个时候,兴趣班每一学期的学费都不便宜,八个学期加在一起,更加不是一笔小数目。
即便是老师自己家,也不可能拿出这样一大笔钱,白白用在一个普通学生身上。
哪怕她自己愿意,她的丈夫和其他家人也不会同意。
老师总不可能为了小女儿一个学生,连自己的家庭都不顾了吧?
她和她的家人也是需要用钱生活的。
所以从一开始,老师再决定帮助小女儿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后续的事情。
小女儿自己没有钱,父母也不肯替她出学费,而作为一个老师,她顶多只能帮助她缴纳一期的学费,却不可能连之后四年的所以学费都包在身上。
这实在不是一笔轻松的数目,老师也拿不出来……
既然如此,就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正文 第2278章 意料之外(722)
如果不能解决之后几期的学费问题,那小女儿的奥数兴趣班,上了还不如不上。
一个学期能学到什么,不过是一点皮毛。
实在没什么用处。
老师思来想去好几天,却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最后还是看到了一张奥数竞赛的广告宣传,上面用鲜亮的橘红色字体写着前三名选手可获得的奖品和奖学金数额,这才让老师茅塞顿开,想到了一个大致可行的好办法。
那就是由她先垫付一期的学费,让小女儿去兴趣班学习,等到她学出一些名堂了,便跟着兴趣班老师去参加小学同年级的奥数竞猜。
当然了,报名费的钱还得由老师来出,不过只要小女儿的成绩足够优秀,能在同龄的考生当众脱颖而出,就能获得对应的奖学金。
小学水平的奥数竞赛奖学金虽然比不上初中高竞赛多,但第一名能拿到的数目同样也不算少,足够抵得上兴趣班一个学期的学费,甚至还有一点点的节余。
而那点少少的节余,用来补上老师替小女儿垫付的资料费和课本费也已经足够了。
至于报名费之类的杂项开支,不过是几十块钱的小数目。
老师也不放在心上。
小女儿如果有剩余的钱,自然会主动还给她,如果没有,不还也没什么关系,这点小钱老师帮忙垫付完全不成问题。
这样一来,各方面都能照顾得到。
小女儿可以还钱给老师,老师也用不着为难她以后的学费。
大不了多参加几次竞赛,多拿几回奖就是了。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
小女儿能不能学好奥数,并且在那么多同龄考生中夺得第一。
必须是第一名,因为小学水平竞赛的奖学金不多,哪怕只差了一个名次,奖学金的数目也很跟着缩减不少。
如果小女儿发挥不够高,或者其他考生比她更有天赋,造成她在竞赛中只拿了第二名或者第三名,拿到手里的奖学金可就远远不够了,到时候还不完老师的借款还是其次,关键是会影响她下一学期继续求学的学费。
老师也不可能一直给她补充缺漏,还是要靠她自己努力才行。
别人家的小孩即使竞赛成绩不够好,也能回去重新补习,下一次重头来过。
但小女儿却不能这样。
如果成绩不好拿不到奖学金,她就没钱缴纳下一期的学费,也没办法继续学习,再参加下一期的竞赛。整个过程一下子就断掉了,很难重新连上。
这是一个比较冒险的决定,对小女儿来说压力很大,对老师而言同样有风险。
毕竟,小女儿第一期的学费还是要她垫付,学完了参加竞赛,拿到奖学金才能还给她,然后她再交第二期,如此重复。
如果拿不到奖学金,小女儿自然就还不上钱。
那老师垫付的第一期学费说不定就要打水漂了。
虽然老师并不在意这笔钱,甚至已经做好了无偿帮忙的准备,但她却很在意小女儿的天赋和努力能否到达自己的预期。
正文 第2279章 意料之外(723)
任何感情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情侣之间的爱情,是通过最初的心动以及漫长的相处过程一点点积累。
朋友之间的友情,也是通过对对方彼此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浑厚。
就连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最初也是从血缘关系开始,在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过程中,才能沉淀出真正的感情。
哪怕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养父母和被收养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也必然会有一个吸引的理由,彼此的关系才会确定下来。
就如同那些收养孤儿的善心人士,哪怕再有钱,再有一副好心肠,他们也不可能随便看到一个孤儿就带回家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必定是那个被收养的孤儿身上有什么特点打动了他们,他们才会决定收养他。
任何感情都是如此,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
再无私的感情也需要一个情感的触发点,
而这种触发点本身却没有任何的规律,可遇而不可求。
或许是上天主动的一段血缘,或许是巧合下的一抹心动,又或许是不经意间的相逢……
都有可能成为情绪的触发点。
而经过这个触发点之后产生的感情,如果能通过时间的考验,自然就会沉淀成各种各样深刻的情感。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老师对小女儿的喜爱和怜惜,本身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她之所以会注意到小女儿,一开始就是因为她的天赋和头脑。
如果没有入学时那一次的随堂考试的成绩作为触发点,老师甚至都很难在班上那么多学生里面注意到她。
没有注意,自然就不会费心思去了解她,更不会凭空生出对她的喜爱和怜惜。
正是因为有这种喜爱中夹杂着怜惜的复合情感,老师才会对她越来越不放心,忍不住就会在班上那么多学生里给她更多的爱护和关注,时间久了,连这种爱护的行为也仿佛变成了一种习惯,把她当成自己的半个孩子,自然也就不忍心白白浪费了她的天赋。
这种情感和心态上的变化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促成的,其中少不了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从小女儿刚刚入学,分在老师的班级里开始,一直到二年级学期快要结束,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如果老师从一开始就对她格外欣赏,完全不需要时间的积累,那从她刚刚入学开始,老师早就提出送她上兴趣班了,也不用拖到现在才提起这个话题。
白白浪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即使到现在,老师对小女儿的喜爱和欣赏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她的聪明和天赋上,更多的还是因为她这个人,但感情产生的最初原因,始终是难以忘记的。
就像真心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孩子刚刚出生时,自己那种激动和狂喜的心情。
又像是相爱已久的情侣,哪怕彼此之间已经有了很多浪漫与快乐的回忆,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往往还是最初的心动……
正文 第2280章 意料之外(724)
老师对小女儿的用心,自然不是情侣间那种爱情的心动,也达不到真心爱护孩子的父母对自家亲生骨肉的疼爱,但本质上却是相差不远的。
尤其是小女儿的父母本身便不负责任,在他们的对比下,老师对小女儿的用心反而显得更加珍贵难得。
只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毕竟少了一层血缘的牵绊,不像父母对孩子的疼爱那样显得天经地义,仅凭一层血缘,便再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
而老师却不像父母那样天然的与孩子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是这样传统又古老的观念,在如今的社会现实中早已经被人摈弃,甚至嗤之以鼻。
从幼儿园到博士后。
现代人最低与最高的学历过程中,一个人经历过的各种老师少说也有十几个,难不成各个都要当成爹妈一样对待?
想想也觉得不可能。
甚至在如今的教学环境里,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早已经如履薄冰,没有反目成仇就不错了,还想指望学生把老师当成爹妈一样伺候,不如做梦比较快……
尤其是在叛逆期最为严重的初高中学生里,大多数人都偷偷在背地里吐槽谩骂过老师,给老师起外号,恶作剧戏弄老师,严重一点的叛逆学生甚至还对老师动过拳脚,就差没有提起刀子追着老师砍了……
因为如今的教学环境压力重,老师的监视,父母的督促,学校以及社会上普遍认定的成绩代表一切的做法,都在无形间给予孩子一种莫大的压力。
从进入小学开始,做不完的作业和习题几乎就是孩子们的噩梦。
再加上独生子女的政策问题,大多数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更是习惯性的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
生活上娇生惯养,学习上却步步紧逼,导致很多小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偏偏国内的父母又不重视这一点,甚至普遍认为儿童的心理问题纯粹就是吃饱了没事做,根本不放在心上,导致这样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心理方面的承受力进一步减低,甚至会因为一点点小事,便产生轻生的念头。
最近几年,各种新闻里关于初高中学生自/杀的报道总是屡见不鲜,而导致他们自/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