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定要懂得珍惜。

    抱着这样的信念,两个女孩在读书时候的成绩虽然不算拔尖,但纪律性却是全班所有同学当中最优秀的。

    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生病还是感冒,她们都坚持准时上学,从不迟到早退。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被父母强迫辍学。

    整整九年的时间里,她们始终风雨不改。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事情,很多人在学生时期也同样做到了这一点。

    但不同的是。

    比起其他同龄人,两个女孩在这方面的坚持,无疑要困难许多。

    仅仅是上课不迟到这一点,对她们而言便很不容易。

    小学生一般早上八点开始上课,从他们家步行到学校最快也需要四十几分钟。

    再加上小孩子腿短走得慢,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

    当然,如果能乘坐公交车的话,大概只需要十来分钟便能抵达学校。

    但是……

    以女人的吝啬和刻薄,她怎么可能给钱让两个女孩每天坐车去上学?

    她甚至连每天吃早餐的钱都不舍得,总是让两个女孩在家吃昨晚剩下的冷饭,或者是随便用一个五毛钱的馒头填饱肚子。

    更过分的是干脆不给她们吃,就这么让她们饿着肚子去学校。

    两个女孩从小营养不良的毛病,就是这样硬生生饿出来的。

    排除了早餐时间以外,两个女孩每天早晨也同样很紧张,为了避免上学迟到,她们必须五点钟左右便起床。

    先赶去菜场买菜,再回到家煮好一锅稀粥,给还没起床的女人和小儿子准备早餐。

    如果运气好的话,她们还能顺便喝点粥,填填肚子,如果运气不好,女人已经起床了,那么刚煮好的热粥便没有她们俩的份,顶多只能吃几口昨晚留下的冷饭,或者是时间来不及,只能饿着肚子赶去学校上学。

    等她们走路到学校,差不多已经快八点了。

    这样来来回回的跑,对体力的消耗无疑是很大的,若是饿着肚子,那滋味就更难受了。

    更何况两个女孩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都不足,吃过晚饭已经是七点多,再加上洗碗刷锅,打扫厨房卫生,写作业和复习功课,等父母、弟弟和妹妹都洗过澡之后,她们才能去洗澡睡觉,那个时候都差不多是晚上十一点了。

    女人可不会考虑这些,有时候晚上不怎么困,还会拖到凌晨才睡。

    她不睡,两个女孩也别想睡,还要被她使唤来使唤去,累得够呛。

正文 第2239章 意料之外(683)

    等她们终于可以躺在小床上休息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凌晨时分,第二天早晨又要早起,睡眠时间最多不超过六个小时。

    如此短暂的睡眠时间,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显得不够,何况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即使能撑住一天两天,时间长了,身体也会熬不住,各方面发育都会造成影响。

    人都有懈怠和懒惰的时候。

    但两个女孩一熬就是九年,晚睡早起,风雨无阻,即使是周末放假不上学,也从来没有偷懒过。

    这样的毅力,就是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做到。

    两个女孩吃苦耐劳的性格是从小养成的,直到她们长大之后也没有改变。

    这样的性格对她们长大之后的工作人生带来了不少帮助,但是相对的,也让她们的童年遭受了许多同龄人未曾遭遇的辛苦和艰难。

    而这些事情,男人却是丝毫不知情,也从来不关心……

    对于女人蹩脚的谎言,男人因为缺乏基本的生活经验,丝毫没有察觉出破绽,只是听女人这样说,于是就信了。

    女人心里暗暗一喜,松了口气。

    幸好男人从来不关心家里的事,这才能让她轻易蒙混过去。

    她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借口,把小儿子生病的罪责一股脑的推到了小女儿身上,对男人告状说,都是因为她没有照看好弟弟,还带着弟弟一起胡闹玩水,才害得小儿子感冒生病。

    这种莫须有的污蔑罪名,本身就没有任何证据可言,全凭女人一张嘴。

    嘴长在她身上,自然是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把所有责任全推到了小女儿的头上,自己却洗白得干干净净,好像她真的有多无辜一样……

    如果男人稍微有点理智,或者愿意多相信自己女儿一点点,他只需要多问小女儿一句,就能轻易拆穿女人的胡说八道。

    但是他没有。

    他连问都没有问小女儿一声,仅凭着女人的一面之词,便完全相信了她的话,认为是小女儿把宝贝儿子害成这样的。

    小女儿也因此受了不少的罪。

    高烧都还没退,她就被父母从医院拖回了家,狠狠的打了一顿,遍体鳞伤。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她都在打骂声里渡过,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一开始的时候,她和两个姐姐还没有反应过来,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突然动手。

    莫名其妙地挨了打,对她们来说虽然是常有的事,但不管经历多少次,心里依旧还是会觉得有点儿委屈。

    两个姐姐原本还替妹妹求情,以为是父母不了解事情的原委,胡乱怪在妹妹的身上,便想把事情好好地解释清楚。

    可是,她们的解释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换来的却是女人不由分说的几个耳光,生生打得她们牙龈渗血,一边脸颊红肿得可怕,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女人当然不会让她们说话。

    她好不容易才在男人面前蒙混过关,把自己的责任洗白了,要是被两个女儿一番解释,男人岂不是什么都知道了?

正文 第2240章 意料之外(684)

    那她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借口,不就白费了吗?

    为了不让丈夫的火气转移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倒霉,女人想也不想的打断了两个女儿,狠狠几个耳光,打得她们说不出话来。

    小女儿当时还在生病,高烧得嗓子都哑了,浑身无力,又被夫妻俩狠狠的教训了一顿,整个人奄奄一息,根本说不出话来。

    女人就这样让她顶了黑锅,亲眼看着男人把她打了个半死,却没有多说一句,甚至助纣为虐,骂骂咧咧的踹了小女儿好几下,看着她痛得蜷缩在地上爬不起来才罢休。

    如果不是打死亲生女儿也算犯法,被人发现是要坐牢的。

    以夫妻俩的薄情狠心,说不定真的会把小女儿活活虐打致死……

    而即使他们没有,小女儿也因此受了极大的罪,身上的青紫和淤血好几个月都没有完全消退,差点连半条命都没了……

    这样惨痛的经历,以及当时濒临死亡的痛苦和恐惧,对于一个年仅五六岁的小孩子来说,心理方面很难不留下阴影,甚至可能会铭记一生。

    小女儿便是如此。

    即使事情过去了很多年,她如今已经长大,有了足够保护自己的能力,再也不会因父母的自私薄情落入那样艰难的处境中。

    但是,童年时期所经历的种种痛苦和磨难,却一直牢记在她心里。

    想忘都忘不掉。

    她永远都记得父母在自己面前破口大骂的样子;

    永远都记得他们的拳打脚踢落在自己身上,痛得想要死过去的感觉;

    永远的记得他们的凉薄和冷血,恨不得将她活活掐死一般的怨毒眼神;

    那一帧一帧的画面,一段一段的回忆。

    在她脑海里不时翻涌,不断盘旋,永远也忘不掉。

    然而,上天终究还是公平的。

    因果轮回,总有报应的时候。

    对于曾经年幼的小女儿来说,年轻时候的父母是那么强大而可怕,甚至有点儿不可战胜的感觉。

    他们的表情永远是那么刻薄,阴鸷的眼睛里总是带着令人害怕的寒光,高高挥起的巴掌,每一下扇打在身上,疼的就像是要死掉一般。

    小女儿曾经很害怕他们。

    害怕他们的拳脚和耳光,害怕他们的辱骂和踢打。

    甚至连他们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一个冰冷嫌恶的眼神,都会令年幼的她吓得浑身发抖,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恨不得蜷缩到他们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的化成空气才好。

    可即便是这样,她依旧没能躲过厄运。

    三天两头被父母打骂,心里的恐惧也在一日日俱增。

    只要有父母在的地方,她就无论如何也不敢放松,整个人的神经紧紧绷着,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种阴郁而惶恐的气氛里。

    整整好几年的时间,小女儿在家里甚至都不敢随意开口说话,只是埋头做着家务,沉默的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除了在两个姐姐面前能稍微轻松一点,其他时候,夫妻俩和小儿子几乎都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正文 第2241章 意料之外(685)

    直到小女儿的年纪渐渐长大。

    上了初中之后,所接触到的东西比小学时期一下子广阔了许多,各种约束也比小学时期减少了很多,令人不禁有种一夜之间长大了的感觉。

    小女儿的学习成绩从小就十分优秀,而且不仅仅是普通班级里的那种优秀,而是全校乃至全市同龄学生里排行最顶尖的那种优秀。

    她从小头脑就聪明,各个学科都均衡发展,其中对数字尤为敏感,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代表班级参加校园里的算术比赛,虽然年纪最小,却往往能打败比她高好几年级的数学优等生,排名永远是在前三以内。

    到了四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非常看重她的天赋,想让她报名参加奥数兴趣班。

    那个时候的才艺兴趣班才刚刚兴起不久,需要额外交学费,而且价格高昂。

    夫妻俩连她上学的学杂费都舍不得给,又怎么可能愿意花钱送她上兴趣班,想也不想就一口拒绝,还反过来谩骂小女儿是个赔钱货,整天不干正事,只知道伸手找家里要钱。

    小女儿早就料到父母是这样的反应,心里本就没抱什么希望。

    只是,班上的数学老师对她一向很好,又十分殷切的希望她不要浪费自己的数学天赋,小女儿不忍心让老师失望,这才勉强答应回家和父母商量。

    结果,夫妻俩不出所料的拒绝了,还狠狠骂了她一顿。

    小女儿平白无故的挨了一顿臭骂,在老师面前却只字未提,只说家里条件不好,父母不同意送她上兴趣班。

    原本以为老师听到这样的理由,即使心里遗憾,也不好再强求什么。

    毕竟家庭条件不好,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然而,小女儿却没有料到,数学老师听了她的话以后,确实露出了遗憾的神情。

    但思索过后,老师却没有想要就此放弃,反而临时决定对小女儿做一次家访,想尝试一下能不能说服她的父母。

    她是真的很看重小女儿的数学天赋。

    甚至可以说,小女儿是她教学生涯里遇到的最有天赋的学生,这样的天赋别人想求都求不来,如果仅仅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就凭白浪费了,那实在太过可惜……

    老师心里单纯的觉得,既然拥有这样的天赋,那就应该从小好好培养,即使现在家庭条件辛苦一些,等小女儿长大后成才,自然可以加倍回报父母。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明知道自家孩子天赋不够,却宁愿拼命砸钱给孩子后天培养,就为了能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以后才能有更多的底气在社会上与他人竞争。

    而小女儿的父母却是多么幸运,不需要煞费苦心的培养和引导,他们的女儿与生俱来就拥有过人的天赋,若是能好好培养,以后一定大有可为。

    这样难得的幸运,为什么要因为眼前一点点的经济困难就白白浪费呢?

    老师心里这样想着,只觉得小女儿的父母实在没有远见。

正文 第2242章 意料之外(686)

    看不到以后的收益,却只看到了眼前那一点点的困难。

    眼力太浅的人,有时候也是很让人头疼的。

    不过,老师心里并没有因为轻视小女儿的父母,只想着自己亲自上门一趟,好好的和她父母沟通一下,把利害关系说清楚,想必她的父母一定也能理解的。

    毕竟在这位老师的心里,世上就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即使因为家庭条件和眼界的影响,小女儿的父母可能没办法替女儿考虑周全,难免会有一些遗漏的地方。

    不过没关系,她可以耐心的和他们沟通,慢慢解释给他们听。

    等他们明白了这件事对小女儿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之后,老师相信,他们一定会同意她的要求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数学老师便下定决心,要去小女儿家里做个家访。

    小女儿一开始当然是拒绝的。

    数学老师完全不清楚她家里的情况,因为小女儿从来不在学校里提起过家里的事情,所以老师便有些想当然,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她家里的问题。

    结果自然是南辕北辙。

    老师以为她的父母是见识浅薄,不了解孩子上兴趣班的重要性。

    毕竟在那个时候,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类兴趣班才刚刚开始兴起,远远没有像十几年后这样泛滥,大多数普通家长都不太了解它的性质,只知道兴趣班里收费高昂,有些甚至是按每个小时来收费的,一般只有家庭条件优渥、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小孩子才会去上。

    比如钢琴、小提琴之类的才艺兴趣班,在那个时候俨然就是富家小孩的专利。

    普通家境的孩子连钢琴长什么样都不一定知道,他们的父母就更不会花大价钱送孩子去上这种看起来似乎完全没用的兴趣班了。

    老师心里想着,小女儿的父母大概也是这样的心态,觉得上兴趣班没什么用处,只是白白花钱送小孩子去玩而已。

    他们家又不是什么富裕家庭,条件也远远算不上好,用钱方面自然会精打细算,舍不得白白浪费钱上什么兴趣班,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老师可以理解这样的心态,却完全无法赞同,所以才决定亲自上门,好好的替她的父母做一番思想工作。

    然而,相比起老师的乐观态度,小女儿对此却不抱任何希望。

    她比谁都清楚,父母是不可能花钱送她去上什么兴趣班的。

    如果不是国家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所有的中小学生都能免费读书,他们甚至连送小女儿上学都舍不得,恨不得连区区一分钱都要省下来,不“浪费”在不值钱的女儿身上……

    老师的思想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可以预见失败。

    以夫妻俩的性格脾气,说不定还会和老师发生争执,万一闹得不愉快,最后倒霉的肯定还是小女儿自己……

    小女儿越想越忧心,甚至有些后悔自己的张狂。

    如果早知道会让数学老师这样上心,她当初就不该参加什么数学竞赛,像两个姐姐一样,安安分分的读书不就好了?

正文 第2243章 意料之外(687)

    可惜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有些晚了。

    数学老师看中她的天赋,就像财迷的人看到了一块未经打磨的宝石一样,还未绽放光芒,却已经可以预见未来的价值连城,有眼光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如果有这样天赋的是老师的亲生女儿,老师恐怕早就狂喜的手舞足蹈了。

    但偏偏只是一个学生……

    老师心里说不出遗憾。

    可即便与自己没多大关系,老师也舍不得白白浪费了小女儿的天赋,这才想方设法,只希望不要糟蹋了这块难得的宝玉。

    小女儿很感激老师对自己的看着,但是另一方面,她却希望老师不要这么看重自己。

    因为她心里很明白,老师越是重视她,日后就会越失望,越遗憾。

    因为老师对她的期望,她根本不可能做到……

    也没有那个条件去做。

    她的父母绝对不会在她身上多花一分钱,更不会花费心思来培养她。

    他们甚至连给她一口饭吃都嫌浪费,更别提是其他事情了……

    但是这样的话,小女儿却不好直接和老师说,只能另外找借口拒绝老师的好意。

    三个女孩从来不在外面说起家里的事情,更不会在学校里乱说,因此除了和他们同住在的一个小区里的居民邻居之外,外人自然不太清楚他们家的情况。

    这倒不是夫妻俩要求她们这么做,而是三个女孩不约而同的选择。

    她们虽然年纪小,但是生在这样不堪的家庭里,小小年纪便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家丑不可外扬。

    她们本身也不是喜欢在外人面前装可怜的性格,反而沉默又隐忍。

    哪怕在父母面前受了再多的委屈,她们也没有在外人面前说一句关于父母的坏话。

    不像小儿子,从小到大就被父母捧在掌心里宠着,换来的却不是他的感恩,而是源源不断的抱怨和嫌弃……

    正因为三个女孩平时缄口不言的做法,才导致小女儿的数学老师虽然平时对她很关心,却丝毫不了解她家里的情况。

    即使小女儿找尽借口想打消她家访的主意,老师却只以为是小女儿的年纪太小,不明白这种事情的重要性,亦或者是她心疼父母,不愿意给家里增添额外的负担,总之理由可能很多,但老师心里却完全不认可。

    这种事和一个小孩子也没什么好说的,什么都不懂,关键还是在她父母身上。

    老师只是温和地安抚了小女儿几句,让她不用太担心,却完全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执意要去小女儿家里做家访。

    小女儿拦都拦不住……

    看在老师一番好意、完全是替她着想的份上,她哪怕心里着急,却也说不出什么太难听的话,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老师对此十分满意,特意挑了一个有空的周末,按照小女儿给的地址上门来家访。

    当时男人还没有下班,女人也不在家里,只有小女儿和她的两个姐姐招待了老师,老师心里还很奇怪,问小女儿是不是没把她来家访的事情告诉父母?

正文 第2244章 意料之外(688)

    小女儿自然摇头。

    早在好几天前,确定老师要来家访之后,她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夫妻俩。

    结果却被夫妻俩臭骂了一顿,以为老师是上门来要钱的,小女儿那一学期的学杂费还没有交,也就一百多块钱,却愣是拖了三个多月。

    眼看这一学期都快结束了,夫妻俩还是不肯给钱,小女儿实在没办法,只能和两个姐姐趁着放学的时候,每天捡一点塑料瓶之类的垃圾去卖,每次卖个一两块钱,偷偷的攒起来,希望能攒够需要的学杂费。

    夫妻俩对此毫不知情,只是听小女儿说有老师要来家里,第一反应就以为是学校派人来要钱了,心里十分的恼火,觉得小女儿在学校给他们丢人了,还没搞清楚情况就先把她臭骂了一顿。

    小女儿被骂得根本没法解释,只能低着头什么也不说。

    等夫妻俩骂得痛快了,就让她去和老师说别来,他们可没空见一个讨债鬼。

    如果学校实在要找他们拿钱,他们甚至对小女儿说,让她以后别读书了,反正读了也是浪费钱。

    夫妻俩说话一向只凭自己开心,完全不管别人听过之后是什么心情,说出来的话夹枪带棒,犹如染毒的刀子一样,刀刀直往人心口里扎。

    小女儿都已经习惯了。

    他们说完这话就出门了,一个上班一个打牌,根本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左右为难的只有小女儿自己,还有了解情况后的两个姐姐。

    眼看老师家访的时间已经到了,夫妻俩却早已经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甚至都没人在家招待老师。

    而他们让小女儿对老师转告的那些话,小女儿自然不可能真的说出口,面对老师疑惑不解的眼神,她心里只觉得窘迫又难堪,老师的殷切希望和父母的冷漠刻薄结合在一起,把她推到了一个进退不能的处境,尴尬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连她都是如此,两个姐姐更是窘迫的一句话都说不出。

    家庭关系里的不堪和畸形暴露在外人面前,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

    如果不是老师硬要上门,三个女孩其实都不愿意被外人知道她们家里的事,哪怕这些事情并不是她们的错,她们也不愿意以此来博同情,被人用可怜的目光看待。

    从小被父母苛待着长大,养成了三个女孩分外敏感的内心,很多在正常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的事情,她们却显得格外在意。

    即便心理方面十分早熟的小女儿,在某些事情上也会显得自尊心强烈,甚至抗拒旁人的关心,显得有些不知好歹,但实际上,她这样的做法只是因为心里自卑,本能的想要保护自己而已。

    如果不是数学老师一直都对她很好,给她的种种关心就连父母都比不上,小女儿也不可能答应让她来做家访,把自己一直隐藏的家庭问题暴露在老师面前。

    但即便如此,她心里仍旧觉得很难堪,在老师面前几乎有一种抬不起头的感觉。

正文 第2245章 意料之外(689)

    老师一开始还不明所以,直到小女儿强忍着尴尬和窘迫,断断续续的把家里的事情告诉她,她才惊愕的发现,她自以为对小女儿的好,其实却给她带来了莫大的难堪和羞辱……

    虽然小女儿在家里向来都不被父母宠爱,但那毕竟只是在家里,只有自家人知道。

    她的父母也没有蠢到在外人面前大肆宣扬自己对女儿的种种刻薄。

    外人都不知道,小女儿自己也不会说,小心翼翼地维护着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不希望被人同情和可怜……

    但即便如此,她的自尊心还是被老师残忍的撕开了。

    理由还是为了她好……

    小女儿想拒绝都不行。

    把自己最难堪也最自卑的秘密,暴露在自己最崇拜和仰慕的人面前……

    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永远也想象不出来。

    就像是被人活生生撕掉了一层面皮,血淋淋的自尊心摊开在阳光底下,极度的难堪和窘迫,甚至恨不得立刻蒸发掉。

    老师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亏她还以为小女儿不懂事,不明白自己的天赋有多宝贵,所以不放在心里,任由它白白浪费……

    但事实却是,小女儿心里什么都明白。

    她只是没有办法,于是假装自己不知道,什么也不说。

    反而是作为老师的她……

    自以为一切都是为了小女儿好,却根本没有认真地听过她的个人意愿,自顾自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结果却逼得这个无路可退的小女孩,不得不亲手撕开自己的尊严,把最令她难堪和自卑的事实展露在她面前……

    老师心里一下子就后悔了。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她绝不会一意孤行的做什么家访,让小女儿这样窘迫为难。

    她只会当做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然后再另外想办法。

    而不是用这样直接到残忍的方式,逼得小女儿把她最不愿意被人知道的事情亲口说出来……

    只可惜,小女儿平时隐藏的太好,老师什么也不知道,还以为她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一样,只是家里的条件不太好,父母却是真心爱她的。

    等老师终于知道不是这样的时候,伤害已经造成了,后悔也来不及。

    看着小女儿低头沉默的样子,老师心里别提有多后悔了,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显得不对,更容易刺激到孩子敏感的自尊心。

    小女儿之所以从来不对人提起家里的事情,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希望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待。

    虽然这种眼光并不是恶意的,却依旧会让她觉得心里不适,很不舒服的感觉,就如同一个特殊的异类,被正常人群单独地划分出来,从头到脚都写满了尴尬。

    如果可以,她宁愿自己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没有任何值得别人关注的地方,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生活中,都可以安静却自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会被人当成马戏团的猴子一样,用好奇或同情的眼神看着,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正文 第2246章 意料之外(690)

    她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尽量让自己默默无闻,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在刚上小学的那一段时间,她甚至在学校里都很少说话,也不和同学们交流,整天就是埋头看书写作业,如同木头人一样。

    同学为此还嘲笑过她,给她起了很多难听的外号,骂她是傻子、哑巴。

    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玩。

    她自己也不在意,就这么默默的被同学欺负了一个学期。

    然而,不知道是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哲言。

    人身上有三种东西是无法隐藏的,一种是咳嗽,一种是贫穷,一种是爱。

    越是想隐藏,便越容易欲盖弥彰。

    但其实,人身上无法隐藏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三样,还有一种,就叫做智商。

    智商原本是无形无色的东西,却总是会显露在不经意的地方,即使费心去遮掩,不懂装懂,或是懂装不懂,早晚也都会暴露出来。

    尤其是对于一个完全不懂得隐藏的小孩子来说。

    小女儿的头脑是真正的聪明,与生俱来的高智商在她还年幼不懂事的时候便已经显露端倪。

    比如她优秀的记忆力,甚至能记住最近一个月内任何一个时间点发生的某一件很小的事情,并且精准的进行描述,几乎没有任何偏差。

    她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只是在两个姐姐有空的时候,偶尔教她学几个字,但她却能凭着几本普通的幼儿教学书,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基础拼音和百数之内的所有加减法,并且从一开始便展露出了优秀的心算能力。

    自从小儿子出生之后,父母所有的心思都在他身上,对同样年幼的小女儿却不闻不问。

    两个姐姐为了尽量照顾她,除了上学时间之外,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会把她带在身边,形影不离,有时候还会背着妹妹一起去菜场买菜。

    小女儿总是能毫不费力的记下菜场里所有蔬菜的不同价格,甚至精确到几毛几分,但其实她并没有去过菜场几次,对那些蔬菜也不太认识,但是出于对数字的天生敏感,她反而比经常出入菜场的两个姐姐更加熟悉那些不同的价格。

    每一次跟着两个姐姐去买菜,小女儿只需要听两个姐姐的口述,便能轻而易举的报出总价,有时候甚至比卖菜老板手里的计算器还要快,经常引来老板的夸赞和惊叹。

    而那个时候,小女儿才仅仅三岁,从来没有上过学,更没有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