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收获得更多,自然就会更加辛苦。
而一群已经习惯了工作平庸、收获也平庸的员工,你想让他们奋力工作,他们恐怕都不乐意。
什么叫平庸?
所谓的平庸,就是平淡无奇,既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是也不会太糟糕。
如果用比喻来形容。
一家面临倒闭、处境艰难的公司,就如同一个平时成绩特别差的学生,眼看便要期末考试,这个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威胁——如果他继续考倒数第一名,他的父母就要狠狠揍他一顿!
当然这只是比喻,公司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只会更严重——如果他们的业绩依旧如此糟糕,公司就会彻底倒闭,所有人都要失业。
在这种外部威胁下,这个学生(公司)为了不挨揍(不破产),自然就会加倍去努力,而只要他真正用心去努力了,即使不能彻底逆袭,至少也能有一个稍微好点的成绩。
而反过来比喻。
一家各方面都很中庸的公司,就如同一个平时成绩一般般的学生,即不是全班成绩最好的头几名,也不是全班最差的倒数几名。
期末考试了,这个学生的父母知道他的成绩水平,因此并不放在心上,也没有给学生任何压力,随便他考出一般成绩就行。
没有了父母(外部)给予的压力,学生自己也习惯了自己的成绩水平,如果想考得更好,那他显然就要更辛苦的读书,可既然连父母都不要求他考出更好的成绩,他又何必要为难自己呢?
反正,他的成绩也不算很差,得过且过就行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个成绩平庸的学生自然就不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好好读书,即使他的成绩不会往下掉,但也绝不可能往上增长。
两者相互对比。
一个成绩很差却懂得加倍努力的学生,与一个成绩还可以却不愿意努力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谁的进步会更大呢?
答案不用想也知道。
正文 第1585章 意料之外(15)
而穆炎爵的作用,就等于是一位临时的辅导老师。
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下。
如果他想要做出成绩,是辅导那位成绩差的学生容易?还是辅导那位成绩一般般的学生更容易呢?
这个答案同样也是不用考虑的。
穆老爷子正是因为看出了一点,才没有把穆炎爵派去那些处境艰难的公司,这对他而言根本不算是考验,反而是这种条件不好不差,公司内部又颇为复杂混乱的公司,才最适合让穆炎爵历练。
能在这种鱼龙混杂、同时又一滩死水的公司里大放异彩,才能算是通过考核。
穆老爷子的这个想法,在穆家长老会里得到了一致通过,所以才有了穆炎爵第一次下放历练,就遇到了子公司高层股东联手下马威的事情。
——说穿了,其实就是穆家看准了这家公司内部的复杂关系,故意把穆炎爵丢过来历练,想看看他在这种四面受挫的情况下会怎么做。
而原本,按照穆老爷子和穆家长老会的想法,穆炎爵在这家子公司里势必要受一些挫折。
毕竟,他的年纪太小了,自身又没有拿得出手的工作经验,一下子被送上公司副总裁的高位,乍看起来好像是在捧着他,其实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除了穆家嫡系的出身之外,无论从哪一点来看,穆炎爵坐上副总裁的位置都是难以服众的,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服从一个小毛孩子,何况这个“毛孩子”还没什么能力。
不能服众,就意味着穆炎爵很难融入公司,想顺利开展工作更是痴人说梦,没看见之前那些股东都打算着架空他吗?一旦被人架空,他想要完成穆老爷子安排的历练任务就是难上加难。
这些难度结合起来,才能算是真正的考核。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一般人的常规做法,要么就是选择暂时隐忍,与那些居心不良的股东周旋,暗中寻找反击的机会。
要么,便是直接与股东高层撕破脸,从他们手里强行抢夺权力,一边应付这些人的勾心斗角,一边想法设法的完成任务。
这两种办法都可以行得通,也是所有人都能预料的选择。
但无论是哪一种,难度都绝对不小,而且面临的情况也会大有不同。
想要通过这两种方式达到历练的目的,按照穆老爷子和长老会的预计,至少需要耗费一年以上的时间,甚至还有可能更久。
所以,在把穆炎爵派出去历练的时候,穆老爷子便已经做好了长期的准备。
在他的计划里,穆炎爵的历练时间应当在三年左右。
如果一切顺利,他便可以在满二十岁那年回到穆家,并且通过长老会的考核,正式获得继承人的位置。
不过,这只是穆老爷子的想法罢了。
如果穆炎爵真的有那么听话,乖乖按照穆家安排的道路来,那他就不是穆炎爵了。
两条不同的道理,他哪一条都没有选,反而为了缩减历练时间、尽快达到目的另辟蹊径,自己开出了一条路。
正文 第1586章 意料之外(16)
穆炎爵决定将自己历练的第一家子公司拆解开,并入其他同类型的公司里。
这样做并不是他冲动,也不是他想报复这家公司,他这样做,其实算得上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这家公司的条件原本就很一般。
无论是在公司业绩、人事增长还是在未来发展潜力上,都是极为平庸的。
这样的公司在市面上便不少见,而且大部分都是创建时间比较久的老公司,在公司成立之初,他们也未曾没有辉煌的时候,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司内部渐渐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于是就一直这样拖着。
拖到最后,运气不好的公司直接倒闭破产,消失在商业场上,而运气稍微好一点的公司,也大多荣光不再,变得平庸落寞。
只有极少数一部分的老牌公司,才能做到破而后立,于困境中重新起航,开创出新道路。
而这样的公司,如果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住蓬勃发展,往往就会成长为新的大型企业,在市场上割据一方。
穆氏集团便是属于这一种。
在创业之初,穆家人也不过是民国时期一介卑微的小商人,靠贩卖各种劣质小商品维持生存,后来渐渐积累了一点钱,有了一家很小的杂货铺,再后来,杂货铺变成了百货商店,又变成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百货大楼。
这一段发展过程,穆家整整用了几十年,两代人共同努力才完成。
而过程期间,自然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般的困境也就罢了,仅仅是家破人亡的绝境,穆家就遇到了三四次。
一次是穆家祖辈贩卖小商品时,被人诬告偷东西,差点被砍头,不得不拿出所有的家财赔偿,连房子都被人收走了,一家人身无分文的落魄街头,生生冻死了一个小女儿。
第二次是杂货铺走火,烧光了所有的东西,还欠下了不少的债务,被当地的黑帮人员抓住,剁了穆家祖先右手的三根手指头。
而第三次,则是国内局势大乱,军阀纷争殃及池鱼,穆家的百货楼被洗劫一空,损失惨重,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受够了国内种种混乱压迫的穆家祖先,才做出了分家海外的决定。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离家远走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
因为国人往往有着“落叶归根”的观念,祖国,家乡,宗族,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意义极为重要。
直到现在,都有不少长期居住在国外的华侨老人在预感到来日无多的时候,不惜千里迢迢回国,为的就是死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落叶归根。
而穆家当时分家的决定,无异议壮士断腕,远走海外,就意味着彻底断绝了“归根”的希望。
断尾求存,破而后生。
这样的选择不是人人都有魄力去做的,而事实也证明了,在当时,这的确是最好选择……
以至于,那些和穆家同一时代、更加显赫古老的家族,因为不愿意断尾求存,最后都被卷入了国内的纷争内乱,落得家毁人亡的结局……
而穆家却能保住自己的宗族,一路发展至今。
正文 第1587章 意料之外(17)
然而,能做到这一步的公司无疑是非常稀少的。
国内庞大的商业市场上,几乎每天都有无数的公司成立,也有无数的公司濒临破产,能真正获得成功的往往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而商场上的失败者,也永远比成功者多。
穆炎爵所历练的第一家子公司,虽然算不上是彻底的失败,但距离失败其实也不远了。
想要将其重新发展起来,不说需要耗费多少心力,光是转型的过程便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完成,期间还要时不时的处理一下内部问题。
而穆炎爵当时,最不耐烦的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如果他原本就是这家公司的人,对公司抱有感情,或许还愿意花些时间心力慢慢来,可惜他不是。
任何一件事情,只有彻底剔除了感情因素,才能真正理智全面的对待。
而商业竞争之所以显得格外残酷,也是因为不掺杂任何感情。
完全从理智与利益的出发点考虑,难免就显得不近人情。
当然,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场中,谈感情才是真正的愚蠢。
蒋秘书一直陪在穆炎爵身边,对于他做出的决定,并没有给出任何的意见,只是按照自己的职务范围,蒋秘书将这件事告诉了穆老爷子。
穆老爷子却什么也没说。
毕竟现在的时机还太早了,穆炎爵即使做了什么事,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效果来。
穆老爷子自然不会轻易发表意见,不管他心里是赞同还是反对,表面上也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同样的。
那些一直在暗中密切观察穆炎爵行为的长老会成员们,也是这样的做法。
他们的袖手旁观,对穆炎爵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他可以完全不受任何干扰的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而在这种高度的自由下,穆炎爵只花了短短几天的时间便把子公司内部的重要板块逐一拆解分开,同时联系了第二家同类型的穆氏子公司,进行公司交接。
而这第二家公司,原本就是穆炎爵历练计划中的下一站。
有了第一家公司做例子,杀鸡儆猴之下,第二家公司很识趣的缩起了脑袋,对穆炎爵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无底线的点头,完成得又快又好。
不点头不行啊……
没看见第一家公司就是不愿意配合这位大少爷的行为,短短几天被折腾得连公司都烟消云散了吗??
有这样的例子摆在前面,谁还敢不把这位大少爷当一回事?
即使他年轻,即使他没有工作经验……
可是人家有身份啊,随手弄垮一家公司完全不在话下……
不想像第一家倒霉公司那样被弄垮的,就只有老老实实缩起脖子听吩咐,不然还能怎么样?
总部对穆炎爵的做法完全不干涉,下面的公司又不敢质疑,两者结合之下,穆炎爵做起事来就更方便了。
拆分子公司是第一步,而第二部自然就是安排员工的去向。
如今,子公司里的高层管理和股东们都已经被解雇驱逐,已经不算是问题。
正文 第1588章 意料之外(18)
但这些高层人员放在公司里,还只算是一个小分类,人数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处理起来自然不算难。
真正的大分类,却是公司里的普通职员。
他们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一家子公司的规模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排除那些高层人员之外,剩下的中低层普通职员的数量约莫在两百出头左右。
这些人都是和公司签署了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自然不能随随便便丢在一旁不管。
更何况这些人里,多少还有几个真正有本事的,就这么驱逐了,也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穆炎爵在处理这个问题里,是真正花了些心思的,虽然并不多,但比起拆分公司来,他在人力安排上所用的心力反而要多出好几倍。
有过之前的调查和当面面试做基础,他将这两百名员工划分成了三个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真正有本事的技术人才。
这些人原本就是公司里的骨干精英,几乎个个都有一技之长,有的精通市场渠道,有的擅长对外销售,有的则非常具有灵性,经常能拿出令人惊艳的开发方案……等等,各式各样。
这样的人才不管放在哪家公司,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有多少收多少。
穆炎爵自然不会忽略他们,第一个便把他们挑了出来。
而在这些人之中,又有两种不同的小类型,一种是既有本事又对公司忠心、扎实肯做的首选人员,另一种则是有本事,但是忠心度不高,亦或者是不那么勤快工作的人……
穆炎爵都将他们仔细区分了出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出了不同的安排。
而第二种类型,和第一种恰恰相反。
他们都是没有本事,或者工作能力不怎么样的人,在此之前靠着与高层之间的关系上位,得到的待遇很高,却根本不做正事,属于典型的公司蛀虫。
这样的人其实很普遍,无论哪家公司里多多少少都有几个,只是程度深浅不一,连穆氏总部里都不乏一些工作能力一般,但是凭借种种特殊关系,依然得到了高等待遇的人。
而这样的人,穆炎爵同样划分出了两个小分类。
完全没本事靠关系上位的人,直接发一笔遣散费叫他们走人,打发了事。
而另外一些工作能力很平庸,却靠着其他关系得到了比优秀员工更好的待遇的人,穆炎爵虽然没有让他们直接滚蛋,却是抹掉了他们的优厚待遇。
只凭工作能力做区分,有多少本事,就拿多少工资,和其他普通员工完全一样。
当然,如果这些人觉得不服气,或者不甘心和其他人一样,穆炎爵也不会强求,他们完全可以和第一批人一样,拿到一笔遣散费,另谋高就便是。
这样的话一放出来,那些不服气不甘心的人顿时就蔫了,缩起脖子再也不敢争辩什么。
说到底,他们其实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如果不靠关系,单凭他们自己的能力,走出去恐怕连工作都找不到,更别提是拿到什么优厚待遇了。
正文 第1589章 意料之外(19)
而穆炎爵对他们的安排也不算太差,和其他人没两样,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比别人的待遇更好,也不愿意多付出什么。
骤然之间失去了这种优待,这些人的心理上产生落差,也是很正常的。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反抗穆炎爵的安排,更没有骨气狠狠拒绝,因为他们害怕一旦离开,以后可能就找不到工作了。
比起彻底失业来说,待遇差一点,至少还能维持正常生活。
更何况,穆炎爵也把话说得非常清楚,他们的待遇和其他人是一样的,获得的福利也是一样,只要肯努力工作,自然就能拿到更好的收入。
这些人哪里还有话说?
穆氏集团上下都是这样的规矩,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碗饭,只要愿意好好工作,集团总不会亏待自己的员工。
但如果既不愿意好好工作,又要嫉妒别人比自己的工资高……
对于这样的人,穆氏集团向来只有让他滚蛋一个选择。
而最后一种员工类型,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种,几乎占到了员工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些人都是很普通的职员,既没有高人一等的技术,也没有特殊关系,甚至连工作水平都很一般,在公司里也是十分不起眼。
可就是这样的人,却是大多数公司里最常见,同时也最不可或缺的。
他们往往做着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拿着每月不变的死工资,如同死水一般波澜不惊,但却分布在公司不同的部门里。
无论是哪一个部门,重要或者不重要,如果少了他们这种人的存在,公司的运营就会出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他们就是重要的人。
相反的,真正重要的员工,应该是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骨干,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无法替代的,无论少了哪一个,对公司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而这些普通员工,他们的存在只是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营,可他们自己,却不是不能替代的,因为他们的工作枯燥而没有技术含量,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替代,即使公司把他们全部开除,也完全可以再招一批人来顶替他们的位置。
如果说一家公司就如同一架运行的机器,每一个员工都是机器里的一个零件。
有些零件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机器运行的核心,一旦出现问题,整台机器也会跟着停止运转。
但有些零件却很常见,虽然少了它们,机器同样不能正常运转,但它们并不是不能替换的,你可以随时买回新的零件换上去,以保持机器的运转活力。
这样说起来虽然有些残酷,可这就是试试。
谁都知道在职场上,想要保证自己的工作不动摇,亦或者是争取到更高的待遇,那就必须先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核心零件,让自己变得不可或缺。
可是在现实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那些常见的普通零件,那如同这个世界上虽然有英雄的存在,但数量最多的,永远只是普通人。
正文 第1590章 意料之外(30)
穆炎爵对这些数量最多的普通职员的安排,也是十分简单粗暴。
和前面两种职员一样,他也把这些人分成了两种小类型。
在工作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工作态度便成了区分的关键。
就如同这世上有人勤快便会有人懒惰,而在这些数量众多的员工中,也总有一些人是平时表现比较好的,他们的工作水平或许很一般,但却比其他人对工作更加用心,哪怕只有一点点,在经过对比之后,也能成为他们的优势。
而这些人,穆炎爵把他们安排进了第二家子公司,直接顶替了第二家公司里那些庸碌无能靠关系上位的人的职位,待遇和从前一样。
而另外一些人,他们的工作水平和上面那些员工其实不相上下,但是工作态度却不如那些人,或许是因为天性懒惰,又或许是因为习惯了慢吞吞的工作态度,不愿意去改变。
这种态度差异也许并不明显,但还是那句话,在工作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工作态度便是竞争的关键,哪怕你只比别人的态度差那么一点点,也是一种致命的劣势。
而这些人,穆炎爵虽然没有把他们直接解雇,却是另外给了他们一份新的劳务合约。
他们同样被安排进第二家子公司,但不同的是……
之前那些工作态度好的员工都是正式员工,拥有属于自己的职位,福利待遇也和从前一样,除了换了一家公司,工作环境不一样以外,基本没什么变化。
而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而是被安排成了第二家子公司里的临时工,没有职位,也没有福利,连工资待遇都被削减了一半,还有三个月的试用期。
在试用期间,如果他们的表现不合格,公司随时可以解雇他们,顶多给他们一点遣散费而已,但若是他们表现优秀,便可以在试用期结束之后转为正式职工,待遇福利也会恢复成和以前一样。
当然了,如果有人不满意这种区分待遇,同样可以直接走人。
穆炎爵绝不会吝啬那一点点的遣散费,他正巴不得走掉一批人,缓解第二家公司的职位压力呢。
要知道,一家公司能接收的员工数量是有限的。
第二家子公司和第一家公司是同行,规模稍微大一点,但也没大到哪里去。
而且,第二家子公司的员工数量基本已经饱和,就算有人事上的变动,也只是极小的数量,根本不可能再容纳第一家公司的所有员工。
他们没有这么多的职位空缺,也不需要这么多人,现有的员工数量应对公司的正常运营,早已经是绰绰有余,如果再来一大批员工,公司哪来的工作交给他们?
而如果没有工作,这些员工又有什么用?
难道要公司每个月花钱白养着他们?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穆炎爵作为决策人,不可能没有考虑到一点,可是他并不以为然,既然做出了这种决策,他便有办法充分利用这些员工资源,不可能让他们白白浪费,否则他费这么多时间干嘛?
正文 第1591章 意料之外(31)
穆炎爵在与第二家子公司接触合作期间,并没有刻意隐瞒消息,反而故意派人在第二家公司里泄露这些事,而且是当着公司高层的面,半点没有遮掩,只是底下的人并不知情。
借助流言和八卦,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公司上下。
第二家子公司里的原土职工几乎人人都知道马上有一大批新员工会并入他们公司,与他们竞争工作岗位。
公司的负责人不知道穆炎爵到底要做什么,也不敢阻拦,只好对外保持沉默,既没有承认也不敢否认。
然而这样的态度,落在员工眼里无疑便是默认了。
小道消息愈演愈烈。
很快,公司里便开始人人自危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有竞争才会有压力,人若是一直处在安逸的环境中,自然就会变得不思上进。
当得知有大量的竞争对手出现,自己的工作职位有可能保不住的时候……
那些真正有本事的技术员工还好说,至少他们的工作是有技术含量的,就算有人来抢,也未必抢得过他们,毕竟他们可是公司里的老职员了,多少有点香火情。
只要他们接下来好好表现,相信不会有太大问题。
而真正为此悬心的,却是那些普通职员。
尤其是靠着关系上位的那一小批人,在得知了穆炎爵的雷霆作风后,担心的简直连觉都睡不好了,生怕这位大少爷在第一家子公司里玩得不够开心,把同样的做法带到他们公司里继续玩……
那他们岂不是要倒霉了吗?!
而世事偏偏又是这般坑爹,总是怕什么来什么,好的不灵坏的灵……
穆炎爵的一番缜密筛选,直接解雇了第一家子公司里五十多名不符合要求的职工,又有六十多人因为工作态度被降级成实习生,只留下了八十名不到的员工还算合格。
而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那些深受公司喜爱的骨干人员。
八十名员工的数量,看起来似乎不算很多,比起穆氏集团上下几十万的员工数量,几乎便是沧海一粟。
可是对于一家规模不大的中型公司来说,这些员工却已经占到了公司总人数的一半。
穆老爷子给穆炎爵安排的历练公司,每一家都是精心挑选,不仅涉及的行业众多,连公司内部的情况也大不相同,为的便是让他尽可能多得体验到各种不同的公司状况,并学会如何应对。
单从这一点来讲,穆老爷子也算是用心良苦。
不过,这些公司的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但整体环境却相差不远,规模大小也差不多,都是属于中小型的公司。
公司的规模不大,便意味着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多,远远不能与那些结构复杂的大公司相比。
在这些子公司里,员工和工作岗位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数量相等,不多不少。
而现在,可以任职的“萝卜坑”依然只有那么多,而需要安排的“萝卜”数量却翻了一倍,根本不够用,竞争压力自然就出来了。
正文 第1592章 意料之外(32)
穆炎爵不可能为了安排第一家子公司的员工,就把第二家子公司里的人全部炒鱿鱼。
这不仅不符合穆氏集团的规矩,从情理上也无法被人接受。
而反过来说,把第一家子公司拆分取缔的人是他,又做了那么多针对员工的准备工作,事到如今,他也绝不可能放着那八十名员工不管,这原本就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两者不能兼容,要怎样安排才最合适?
这也是上位者必须面对的难题。
不过,这个问题对别人来说或许有难度,毕竟不管怎么做都要面对不小的压力,但是对于穆炎爵而言,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简单了。
他甚至不需要另外多费心思。
只是把他在第一家子公司里做过的员工筛选工作,在第二家公司里重新再做一遍。
面试和审核通过的员工自然可以留下,职位和待遇不变。
而没有通过、或者平时工作表现存在问题和争议的员工,情况稍好一点的被降级成实习工,三个月的试用期过去,表现好的可以留下,表现不好的发放一笔遣散费,解雇便是。
至于那些靠关系上位,工作能力不怎么样的员工,处理起来就更容易了,直接开除就行,完全不需要犹豫。
而这样的事情也只有穆炎爵可以不假辞色的完全做到,过程中完全不受任何干扰。
毕竟他的身份不一样。
再有关系、靠山再强硬的员工也不可能和他硬碰硬,即使心里不服气,表面上也绝不敢多说一个字。
更重要的是,对穆炎爵来说,这两家公司里的所有高层全都是陌生人,没有半点情分的牵扯,他可以抛开所有不必要的情绪干扰,完全按穆氏规矩和理性做事,效果自然十分出众。
如果做同样事情的人是公司里的其他高层,在公司里工作时间久了,与其他的高层之间多少会有些交情。
而这种交情,如果被对方拿出来利用……
哪怕只看在往日的面子情上,事情做起来也会平添不少麻烦。
唯独只有穆炎爵是个例外,也只有他才能这样去做——因为,子公司里再了不起的高层人员,也绝对不敢跑到他面前攀交情。
穆炎爵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也不会像一般心高气傲的青少年那样,不屑借用家里的权势,只想凭个人能力来证明自己。
这样做固然很有骨气,但同样也会浪费不少的时间。
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有些事可以只凭自己,而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却会走上不少的弯路。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也是效率。
认清楚自己的优势,不刻意避讳和排斥,并在合适的时机恰到好处的利用它,以优势来促进效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