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炮灰当自强_夷陵-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偷苋羰枪钟扌郑扌衷父壕G胱铩!
这些话一直压在卜易心中,如今尽数吐出后心中松快了许多,待见钟顺露出错愕的神情,他苦笑道:“愚兄终究是不够光明磊落,不能像钟兄那般恪守道义。我,若只我一人,身死又有何惧。”
“原来如此,竟是如此缘故,这卫国公府着实欺人太甚!我要上奏朝廷,这世上焉能有威逼良家女子为妾的道理!”
钟顺双目赤红,激动的挥着手,强烈的愤怒让他怒发冲冠。
顾晓晓在屏风后瞧见钟顺愤慨的模样,心中感念父女亲情,深受触动。钟母将她搂的更紧,顾晓晓伸手拍着她的背,以示安慰。
卜易听了钟顺的话,无奈的摇了摇头劝道:“此事谈何容易,卫国公十分狡猾,世子燕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怎会落人权柄。他只会逼着你卜家主动退亲,逼着钟家主动送出女儿,哪儿会直接作出威逼之事。”
“难道这普天之下就没有王法了么,卜兄若是担忧祸及家族,这亲事暂时推掉。但钟某也有一言,小女是绝不会嫁给燕秀为妾的。倘若卜兄有心,且等几年,待卫国公世子息了心思之后,我们再做儿女亲家。”
面对卫国公府,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拖,卜易有愧在心,满口答应:“好,不管进展如何,开遥五年之内除钟家之外不会议任何婚事。”
“有你一言,我便放心了。”
“贤弟莫要大意,那燕秀小儿逼得你我两家退亲,定会想办法逼迫你献出映雪。倘若到时真的遇到麻烦,愚兄愿与钟家共进退!”
卜易说的大义凛然,钟顺听的心生澎湃,连说三声:“好,好,好!”
两位老友达成了协议,各自感慨万千,但这婚却是必须要退了,由钟家出面退。
卜易离开之后,钟母为了退婚之事,与钟父发了好一通火,连他没本事护不住妻儿这种戳心窝子的话都说出来了。
钟顺心中本就因此郁结,也无心哄着妻子,两人成亲多年头次红了脸。
饶是如此,钟家还是以钟映雪不宜早嫁为由取消了婚事,不过这个理由,也堵住了媒婆上门的路。为了增加可信度,钟顺特地求了三清观的高人,为女儿卜算了不宜早婚的卦。
退婚之后整个钟家愁云惨淡,钟南在面对顾晓晓时也是欲言又支满腹心事,为了哄妹妹开心,他这段时间常从各处买了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带回来给她解闷儿。
一时间,顾晓晓成了众人怜爱对象,享受到了国宝大熊猫的待遇。她笑,被人当做强颜欢笑,她偶尔皱下眉头,周围的人心疼的拿出手帕抹眼泪,她随意一个表情动作,都会被放大解释。
为了让大家放心,顾晓晓只得假装哀伤了两三天,接着又表现出振奋的样子,示意大家她没有将一切压在心底,她现在过的很好。
燕秀得偿所愿,迫使卜家和钟家解除了婚约,本以为钟映雪将是他的囊中之物,谁知钟家的意思,竟是打算留钟映雪到十八岁,这让他很是懊恼。
钟映雪还不到十四岁,四五年后的事,谁能说的清,万一这期间钟家趁他不注意将钟映雪许了出去,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了逼迫钟家就范,燕秀由开始谋划新一轮计策。
他在算计钟家的同时,顾晓晓也在算计燕秀,她拒绝的态度已经够明显,燕秀还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招数,想将她纳到府中为妾。
以顾晓晓的心性,莫说是小小卫国公世子,哪怕是当朝天子纳她为妾,她都不屑一顾。
想要拿卫国公府的短处也许有难度,但是敌在明我在暗,搞点儿破坏还是不难的。燕秀何止想要纳钟映雪为妾,他更想聘云麾将军之女孟皎洁为妻,壮大卫国公府声势,为以后得夺嫡之争增加筹码。
燕秀让钟家不痛快,就是让顾晓晓不痛快,她不痛快,燕秀也休想痛快。
他不是想纳钟映雪为妾么,作为回报,顾晓晓就搅了他的婚事。原本顾晓晓还在考虑,该用什么法子,让孟皎洁回头是岸。
谁知老天都给她提供机会,就在这当儿,钟璃和燕秀搅合到一起了。钟璃借着姜家的家底,屡次为难钟家的生意,顾晓晓与她过过几招,次次轻松解决困境,又丢过一两个难题让钟璃忙的焦头烂额。
后来钟璃也认了命,躲着钟家的人,老老实实做起了生意。若非百灵告知,钟璃乔装打扮成男儿,以钟离这个身份帮助卫国公揽财,她也不会知道两人又搭上了线。
如此欲盖弥彰之举,能瞒过不知情人的眼睛,又如何能瞒过顾晓晓。她心中喟叹,到底该说这钟璃真有几分本事呢,还是说她和燕秀是真爱,拆不散分不离。
但倘若是真爱,燕秀又为何对钟映雪穷追不舍,又对孟皎洁势在必得,难道钟璃功力不够,他想坐享齐人之福。
孟将军为人直爽豪气,家中女儿也养的落落大方温婉有礼。他曾放话出去,未女儿择婿不看家世门第,只看未来女婿是否品行端正具有才华。
燕秀爱惜羽毛,多年经营后获得了京城四公子之首如玉公子的美誉,他也正是靠此美名,成功抱得美人归。
所以,想要拆掉燕秀和梦皎洁的未来的婚事很简单,坏了燕秀的美名,将他的真面目坦露在人前即可。
阴谋阳谋,有用就是好谋略,只是顾晓晓起初想的法子有些阴损,在损害燕秀名誉的同时,也可能毁了姜蓉的名声。
关于这一点,顾晓晓与姜蓉本尊沟通过,她大方的表示,只要钟璃能倒霉,名声什么的,反正她现在只是一缕孤魂,要不要都没关系。
至于若是她有机会再回身体内,姜蓉更是表示。连生死都经历过了,不过一个坏名声,她本是商户之女,远走他乡嫁人即可。
姜蓉态度豁达,顾晓晓不扭捏的的将计划提上了章程,她寻人将燕秀与钟璃私会之事,捅到孟家相看燕家的人耳中。
但此计顺利完成之后,孟家虽然态度有所犹豫,但没有彻底断了与燕家结亲的心思。燕秀也洗心革面,表露出悔悟年少荒唐,闭门思过的态度。
这个时代实在对男人太过宽容,男人若婚前有个红颜知己便是雅事,女人要是有个蓝颜,那就是淫wa****,要被抓去浸猪笼。
燕秀风评甚好,偶尔爆出一些流言蜚语来,除了为他增添魅力,无伤筋动骨之效。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顾晓晓和苏如云、百灵密切商议讨论之后,她们决定让燕秀的多些烂桃花,让他辩无可辩彻底失去如玉公子的头衔。
顾晓晓擅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剧情中燕秀陷害卜开遥逛青楼且拖欠嫖资,她将这番待遇原封不动的还给了燕秀。
苏如云负责吓昏燕秀,百灵负责带人将燕秀扛到长乐城中三流的窑子里,给他请几个半老徐娘作陪,待他春宵之后,再雇些市井无赖,假装偶遇,揭穿燕秀的身份,将卫国公世子逛青楼一夜御数女的消息传出去。
这法子有风险,敢与卫国公世子作对的人还是少数,顾晓晓花了大价钱才雇到了一批胆大的市井无赖。待他们将燕秀逛青楼的消息广而告之后,将会带着分到的钱财火速出城避开风头。
为了顺利完成这个计划,顾晓晓布局多日,苏如云和百灵不断出主意力求达到爆炸性的效果。
燕秀常在府外走动,计划比想象中执行的更顺利,唯一不足是燕秀被吓晕的太快,苏如云对此不满意,她还有很多吓人的招式没使出来。
☆、第四七七章 女配不想被穿越22
大失所望的苏如云表示,她要找机会,将所有吓人招数都在燕秀身上演示一遍。
可怜的燕秀青天白日里被吓晕过去,未来等待他的是更多惊吓。百灵负责将燕秀给打包扛了出去,青楼他们挑的是巷子深处,最不入流顾客多平头百姓的一家。
也只有如此,老鸨和姑娘们才会认不出名动京城的卫国公世子,百灵特地交待了老鸨,一定要将这位工作伺候好,银钱好商量。
这还是百灵手下留情的结果,要不是担心把燕秀弄掉下三滥的窑子里,折腾的太厉害,误了恩人的安排,她才不会这么好心。
那老鸨见钱眼看,哪管燕秀是昏迷还是清醒,况且他生的俊秀,楼里姑娘早就争着揽上差事。若不是她年纪着实太大,止不住也想亲自上阵,尝尝这俊俏郎君的滋味儿。
青楼中有秘药,能让女人糊里糊涂接了客,如今这药用到了燕秀的身上,几个青楼的姐儿,恨不得将燕秀拆吃入腹,一个个如色中饿鬼。
这燕秀为了钟映雪美色机关算尽,到最后也没想到,他会成为旁人嘴中一口鲜肉,和几个他向来不齿的青楼女子被翻红浪一夜春宵。
对,就是几个,燕秀醒来时瞧着一片狼藉,再看到床上几个妖娆艳丽的女人,手中若是有刀,恐怕砍死她们毁尸灭迹的心都有了。
只是他一夜强欢,身体极端疲乏,燕秀心知定是中了旁人的暗算。他有心离开这里,两腿绵软无力,那些浓妆艳抹的女子又一个缠上来娇笑连连。
呛人的胭脂水粉味,让燕秀头昏脑涨,他发誓一定要查出,到底是谁在背后陷害他,将那人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燕秀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幕后人,一群打扮各异的地痞流氓冲了进来,架胳膊抬腿,将衣衫不整的他,硬生生从房间里抬了出去。
那些人嬉皮笑脸嘴巴不干不净,燕秀的怒斥被淹没在嬉笑声中,他们一路抬着他将他扔到人流集中的街市上。
百姓纷纷围观,那些地痞流氓迅速退去,接着街头形容如此狼狈之人乃是卫国公世子的消息传了出来,一同流传的还有他夜宿青楼夜御数女,拖欠嫖资的消息。
几个流氓在将燕秀抛到街头之后,以最快速度换了衣服打扮,出了长乐京,直奔乡下避风头去。
燕秀在街头窘困万分,还是偶然间路过此地,与他有关几面之缘的朋友,将他载上了马车,送回了卫国公府。
遭此羞辱燕秀几乎要当众吐血,得到消息的卫国公更是愤怒,他对燕秀极为看重,在他十岁之际便上奏朝廷请封世子。没想到,在谈婚论嫁的紧要关头,竟爆出如此丑闻。
孟将军府上几乎是第一时间与卫国公府撇开了关系,不仅和先前替燕家做媒的冰人断了联系,还与护国侯府同时放出了正在议亲的消息。
除了孟将军府上,先前主动和卫国公府说亲的几家,也纷纷散了媒人,装起了木头人。转眼间,卫国公府鸡飞蛋打,燕秀从名动京城的如玉公子,沦落成了贻笑大方人人避而不及的秽物。
在以最快速度调查了事情经过,并且得知将儿子狠坑了一把的地痞无赖已经快马加鞭逃出长乐京时,燕荣心情之郁卒难以用语言形容。
他也是在战场上混过的人脾气暴烈,无名火冲上心头,恨不得斩杀了那几个小人。
燕荣绝不相信他这个一向聪颖有决断的长子,会办出如此伤风败俗的蠢事。哪怕退一万步,儿子真有眠花宿柳的心思,也不可能到一个三流青楼楚馆中,睡几个残花败柳半老徐娘。
他的儿子才貌双全家世不凡,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燕荣简直气的肝疼。
但在看到脸色惨白,身体虚弱的燕秀时,燕荣的责怪全咽回了肚子里,头一件事就是派人到宫中递帖子请御医,第二件事就抓住燕秀的手,喊了一声:“儿啊。”
燕秀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在看到父亲的那一刻,眼一翻晕了过去。
“小姐,您是没见,那燕秀像是褪了毛的鸡,衣衫不整的躺在街上被拖了回去。送回卫国公府后,还没喘口气儿就晕了过去。我巴巴的在那儿等着,您猜宫中御医说了什么?”
百灵撸起袖子唾沫横飞的说着她悄悄隐身后观察到的情况,苏如云听的眉目舒展,顾晓晓也出了口恶气,顺着百灵的话问到:“说了什么?”
“哈,御医隐晦的说,燕秀身体亏空太过,需要在家好生调养,不然不仅影响子嗣还会折损寿命。”
说到这里百灵犹不解气,哼了一声说:“谁让这燕秀打小姐的主意,真真是活该,如今他就安分的躺在床上修养吧。”
燕秀落到如此下场,出乎顾晓晓意料,但也没有到跌破眼镜地步。他身体亏损到这个地步,也不全是因为春宵一度,年轻男子的身体总是经得起折腾的。
导致他身体破败的原因,当属苏如云吓他时,阴邪之气侵入他体内,引发了曾经的旧疾,产生的连锁反应。
继承人发生了如此恶劣之事,卫国公定不会善罢甘休,且燕秀醒来之后,一定会将他被苏如云厉鬼纠缠之事告诉燕荣。
燕荣为了燕秀的安危,一定会想方设法请来高僧,除去与卫国公纠缠不休的厉鬼,即一心复仇的苏如云。
但,顾晓晓既然算到了这一点,又如何会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在百灵说完之后摆弄小辫子邀功时,她转头对苏如云说:“苏夫人,接下来,是该报您的冤仇的时候了。”
苏如云激动万分的问:“真的么,真的可以了么?”
顾晓晓颔首,笑盈盈的说:“不假,天理昭昭善恶有报,二十年过去了,这笔账是该算清楚了。”
窗外秋风飒飒,冬日将至,拖了这么久,终于到该收网的时候了。
自打苏武牧和苏武扬兄弟进了长乐京之后,顾晓晓只交给了两人一件事,一方面拖人在西北,寻找苏府当年的老人,另一面将玉萝的亲友接到长乐中来。
顾晓晓隐忍多日,选择在昨夜动手,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她等待已久的人,终于就位了。
二十年前被打发出府的仆人,玉萝远在西北的家人,乃至苏府当年服侍过苏如云的下人,人证物证一应俱全。
顾晓晓从不打无准备的仗,这次,她要看卫国公府如何指鹿为马,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她要在世人面前拆穿卫国公的丑恶面目,让他们父子以及玉萝,付出应有的代价。
卫国公府果真如顾晓晓所料,派人到万福寺中请高僧到府中坐镇。不过卫国公府的车驾还未将高僧迎来,继燕秀青楼买醉赤身街头的风流韵事之后,长乐京又爆发出了一件朝野震惊之事。
这事,与先前红遍茶楼酒肆的卫国公燕秀关系十分密切,惊得百姓各个伸长脖子等着朝廷的调查。
不外乎城中百姓热议,只因这长乐京城门处的大鼓,已经有五年没响起了。上次有人擂鼓,还是地方上一举人因为冤案,被判了斩刑收了家财,闹的家破人亡。
这鼓直达天听可不是好敲的,倘若有人敢乱敲此鼓,又无冤案,等同于欺君之罪,更莫提诬告他人了。百姓将天家视为高不可攀的存在,若非遇到了天大冤屈,绝不会到长乐京外敲鼓。
因这大鼓意义非凡,所以伸冤者敲鼓的举动,在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又何况这伸冤之人来自西北已故定远将军后人,而他们状告对象则是当今卫国公。
百姓只知看热闹,知道两家底细的人却是心惊,燕、苏两家本是儿女亲家,如今苏家女还在做国公夫人,两家到底为何闹到了这般地步。
直到官府来人,苏家将状告之事详陈,上至百官下至百姓,对卫国公家只有四个字,胆大包天,再来四个字令人发指。
苏武牧和苏武扬两兄弟甚是争气,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义正言辞的告卫国公二十年前宠妾灭妻,偷梁换柱害死卫国公府人,让婢妾玉萝顶着正室夫人的名讳,在京城做起了国公府夫人。
一席话掀起无数惊涛骇浪,这种事,哪怕在戏文吏都骇人听闻,谁也不敢相信,颇有贤良之名的卫国公会办出这种事,也不敢相信他有这个胆子。
但这不是简单的状告,这可是以身价性命为赌注的“挝登闻鼓”,卫国公名声正,定远将军当年亦是豪杰,他的子孙无愧忠良后代。
一桩案子牵涉到了两家忠良,当今圣上也不好和稀泥,大手一挥将此事交给大理寺和刑部以及御史台三堂会审,直接将这桩案子抬到了最高级别。
满京哗然,苏武牧和苏武扬两兄弟头一次见这阵仗,虽难免不安,但想到姑姑的冤屈,始终保持抬头挺胸的姿态,硬是口齿清晰不卑不亢的将各路证据证词成教于三司。
在交付过程中,苏武牧和苏武扬对钟映雪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两个须眉男儿,竟不如一个闺中女子有见地。在敲鼓之前,钟映雪与他们演练了多次可能遇到的情况,又教导他们在遇到种种突发情况时该如何应对。
先前两兄弟还以为钟映雪谨慎太过,待身临其境,在众多百姓和官兵的注视下,他们终于明白她口中所说,报案这种事儿主要靠素质的意思了。
要是没有钟映雪的特训,他们在看到这么多人时已经蒙了,再被气势凛然的官员,从各个角度盘问一番,他们早就溃不成军何谈伸冤。
两人非常庆幸,先前钟映雪写了整整三大张可能被问到问题,以及该如何回答塞给了他们,且逼着他们背了下来。
圣上下了令,从大理寺到刑部再到御史台,没有人敢掉以轻心的,卫国公府暂时被封,所有人被限制出行。
三个最高执法机关查案,速度绝对不是盖的,苏家两兄弟及一班证人被妥善保护着,以免有人铤而走险,做出毁灭证据的事来。
同时官兵进驻卫国公府,一方面查各种证据,另一方面则是全方位的审讯与此案有关的下人。
到了这一步,卫国公府的即将迎来的结局,几乎可以注定了。
这两三天中,苏如云一直处于恍然如梦的状态中,她虽然先前劝过苏家两兄弟回西北,但他们真的执意留下来为她伸冤,她欣喜与感动交织,既盼着能有个结果,又怕官官相护,卫国公从中作梗,阻挠两个侄儿伸冤。
苏如云没想到,两个侄儿竟然愿为她做出如此牺牲,选择以身家性命和声誉为赌注的“挝登闻鼓”。这一鼓下去,苏家的前途命运可就全系在了上面,倘若最后卫国公证明了自己的无辜,苏家将要付出惨痛代价。
两个侄儿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她真的很感动,但又担心时隔二十年,此案难以顺利了解,特地恳求顾晓晓,若是到最后苏家败诉,求她救苏家兄弟一命。
“不会输的,苏姐姐,你且将心放回肚子里。三司会审,证据确凿,哪怕燕荣有通天之能,除非他能将玉萝彻底变成你,否则他将为自己二十年前所做的恶付出代价。”
顾晓晓语气平稳坚定,极大的安抚了苏如云,她眼神前所未有的明亮着,整个人焕发出异样的光彩:“燕老狗,哈哈,燕老狗得意了那么多年,我苏如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鬼笑的声音,不比鬼哭好听多少,但顾晓晓知苏如云压抑了太久也不拦着。
顾晓晓能有必胜的信心,源于她之前对大兴司法机构及程序的调查。若是走普通程序的话,恐怕诉状刚递上去,卫国公就会知道,转儿想尽一切办法撕毁证据。
且苏如云被害之事隔了二十年,他们贸贸然递上了案子,府衙未必敢冒着得罪卫国公府的危险收下。这一来二去,耽搁的都是时间,而卫国公府有权有势,拖下去对苏家十分不利。
顾晓晓正是从各个角度考虑之后,才选择了直达天听,让苏家两兄弟直接在长乐京城门处击鼓鸣冤的这条路。
☆、第四七八章 女配不想被穿越23
熟读大兴国律法以及各种冤案,顾晓晓笃定,此案定然能在长乐引起轩然大波。
第一,此案性质恶劣,又牵涉到诰命、世子之位。在皇权之上的社会,涉嫌欺君之罪。
第二,卫国公府权势太盛遭朝廷忌惮,苏家乃忠良之后,朝廷敷衍难堵百姓之口。
这两点足以满足敲响鸣冤鼓的要求,况且现在又是皇上立太子的敏感时期,没人会蹚卫国公府这滩浑水。顾晓晓算无遗策,这次燕荣在劫难逃。
长乐京传的风风雨雨,钟璃傻眼了,一夕之间她替燕秀代管的铺子,全被查封了,连她在内的大小管事都被收押了。
好在他们被收押只是为了调查卫国公府的财产,官差虽然识破了钟璃的女儿身,也就言语上放肆了些,顺手占了两把便宜,别的也没刻意刁难她。毕竟卫国公的案子敏感,万一到时候没查出子丑寅卯来,又把他们放出来,他不就得罪人了么。
姜家发现姜蓉不见的消息之后,惶惶不安四下寻找,待得知她竟化名钟离和卫国公府扯上了关系。千疼万宠,全化为避之不及,一家子噤若寒蝉,生怕被牵扯其中。
姜老夫人年纪大了,大家恐她伤心,只说姜蓉生了小病,大夫说要在山水好的庄子上调养,将她瞒了过去。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钟璃才入狱时,还抱有侥幸心理,待发现荒谬的一切很可能不是误会时,她选择像大多数人一样,尽可能的撇清和卫国公的关系。
当今圣上重视此案,三司不敢拖延,将苏家呈交的证据详细审查,又将玉萝拿下,让二十年前的苏、燕两家下人及玉萝家人亲邻指认。
那玉萝的家人本是普通奴婢之流,以为自己女儿二十多年前就不在人世,也不曾惦念过。如今千里迢迢上京,被衙门的声势吓到,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指认出了当今卫国公夫人就是玉萝。
玉萝养尊处优多年,自以为当年的事做的天衣无缝,如今夫贵妻荣,儿子成了卫国公世子,待为儿子聘了佳媳之后,她就能过上含饴弄孙的老封君生活。
但一夕之间,先是有如玉公子美誉的燕秀,被人从青楼扔到大街上声名狼藉。接着不出三日,二十年前她双手染血做下的恶事,又大白于众,苏家竟然锤响了登闻鼓,当今圣上亲自下令查案。
一桩桩一件件,毁了玉萝对人生的期盼,也毁了她寄予厚望的儿子。
二十年前,玉萝只是一个奴婢,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了荣华富贵铤而走险。但在二十年国公夫人生活中,她见识了钟鸣鼎食的风光,学会了在花团锦簇的宴会中周旋,更见识了何为尊卑何为阶级。
当年身为玉萝时的肆意妄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成了她心中的一根有毒的倒刺,不断的朝她内心深处扎着。
在官差进驻府中的那一刻,玉萝知道她已经完了,二十年了,她终究还是没有逃过审判。如今,她唯一的念想就是燕秀能熬过这一劫,希望朝廷能饶她的孩子一命,她手上是沾满了鲜血,可她的孩子是无辜的。
审判过程不算曲折,为了以示公允,三司查案过程,公平公正且对百姓公开。
百灵每日叽叽喳喳的为顾晓晓汇报第一手消息,钟南对卫国公的遭遇更是拍手称快,捡了要紧的当成故事给顾晓晓讲。连一向稳重的钟顺,这几日都满面春风,心情格外顺畅,他因卫国公府的逼迫,对其甚是厌恶。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恨着恨着仇人就倒大霉锒铛下狱来的痛快。
燕荣一开始还试图混淆是非,为自己辩解,千方百计派出人去走五皇子的关系。但他想方设法派过去的人,连五皇子家的门都没摸上,就被赶走了。
五皇子此时最庆幸的就是,卫国公府刚表露出暧昧之意,还不曾真正投靠于他,他这才侥幸没搅入这摊浑水之中。
如今卫国公府爆出天大丑闻来,五皇子又不是傻子,撇清关系还来不及,又怎会往上凑。他想登上那个位置想要享受到无上尊荣,就必须爱惜羽毛。
随着三司联手调查,案情真相抽丝剥茧,又有玉萝的亲人及苏府旧人指认,燕荣以妾为妻之事证据确凿。到了这一步,燕荣仍不死心,一口咬定,他对玉萝谋害夫人之事一无所知,他当年不过是为了子嗣,才鬼迷心窍,在夫人死后让玉萝顶了她的身份。
年代已久,被掩盖的真相模糊不清。玉萝自知难逃一死,为了儿子能够活命,全力为燕荣开脱,一口咬定是她为了谋夺夫人之位害了苏如云,卫国公和世子对此毫不知情。
区区一个玉萝妄想顶下所有罪责,顾晓晓焉能让卫国公如意,新一轮的证据尽数抬出。当年的大夫及身边的学徒被找了出来,他们作证当年卫国公对国公夫人怀孕中毒之事知情,且默认了玉萝的谋害举动。
这两人指认的如此痛快,也与当年卫国公打算灭口,二人连夜搁下家当,带着妻儿老小逃命有关。当时卫国公又在路上,人手不足才让他们逃过了一命。
证据确凿,燕荣和玉萝心如死灰俯首认罪,全城百姓欢呼雀跃,为苏如云鸣不平,三司会审在百姓围观下顺利结束。圣上亲自下旨,除了卫国公府的爵位,将玉萝凌迟处死,当年协助她暗害苏氏的人,也一同处斩。念在卫国公世代忠良的份儿上,燕荣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杖刑五十之后流放到儋州。
及至于未曾参与到此案中燕荣家眷之流,则法外开恩贬为庶民,婢妾仆从各自还家,连燕秀都只是夺去世子之位贬为平民,三代不准入科举,卫国公家财尽数收归官中。
不得不说当今圣上虽非盛世明君,却深谙权术之道,一张一弛颇有章法。明面上审了一桩冤案,将一干犯人处置,换来百姓的支持。另一方面这也未尝不是对众皇子的震慑,是皇上向朝臣示威的行为。
那些被羁押多天的掌柜,在判决出来之后,做完交接之后被人释放。钟璃稀里糊涂闯过了这一劫,待出狱之后,蓦然发现卫国公府荡然无存。
当初的如玉公子,现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罪臣之后,若非有人怜惜燕秀病弱,给他尚留了几分体面,将他衣衫体己睁只眼闭只眼留了一些,恐怕他要流落街头行乞度日。
心上人遭此劫难,钟璃倒生出了豪气趁着夜色深沉时,悄悄打发人给燕秀松了送了银钱,又与他约定了见面时间。她倒想直接见面,但姜家自打她因卫国公之事被关押又被放出之后,对她看管的十分严厉。
卫国公在正义之下,在百姓众望所归之下,更在皇权之下轰然倒塌。苏武牧和苏武扬两个大好男儿忍不住泪沾衣襟,别人只当他们是伸冤成功喜极而泣,只有他们知道,他们是在为姑姑的笑伤心,为她即将离开伤心。
坏人得到了惩治,玉萝这毒妇被判了凌迟,燕荣也被打的只剩半口气,发配到南疆,但他们的姑姑再也不能回来了,不能回到西北去,不能与家乡的亲人见面。
他们在朝廷发下圣旨之后,曾提议姑姑同他们还乡去,他们定然每日供奉香火。但是姑姑拒绝了,她口述了写给家乡兄长嫂嫂的信,又叮嘱了他二人一番,执意要在一切结束之后重入轮回。
两兄弟的眼泪,正是由此而来,但他们也知,他们总有走的那天,姑姑一个人飘荡在世上太过孤单。
案情水落石出,凶手得到了惩治,余下就是将苏如云尸骨找出,交由苏家兄弟带回西北安葬。为了安抚苏家,圣上特折了卫国公府产业的五分之一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