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村花是个怪力女[七零]-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珠珠听了这话很不服气,她张张嘴刚想说张红翠的事情可是又觉得这样说不好,怕坏了张红翠的名声。只能噘着嘴生闷气。
杨锐跟朱茜的事就这样算完了,只是那边似乎并不甘心,张媒婆又来了两次,势要说成这门亲事。最后杨抚琴没办法了,才被朱茜要彩礼给弟弟结婚的事情说了出来。她道:“我儿子说他当初都跟朱茜说清楚了,俩人不合适,我没想到你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过来。本来我不想把这事说出去的,毕竟对人家姑娘的名声不好。可是,我怕我不说您还要跑腿。您也是有儿子的,我只问您,如果这事搁在你儿子身上你怎么想。她大弟结婚,她能卖掉自己,等她小弟结婚的时候呢?您自己想想,这样的儿媳妇能娶进家门吗?将来还不是有的闹。”
张媒婆震惊了,她当下就红了脸,她道:“杨家妹子,对不住啊,我不知道是这么个情况,朱茜只说杨锐没看上她,可问她为什么她却没说。我就想着这事说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这才三跑两跑的,早知道是因为这个,我还跑什么。”
朱茜当初承诺,如果说成这门亲事给她五块钱,所以她才会这么上心。可她张媒婆说的是良心媒,不能因为这五块钱就害人精。事后传出去毁的还是她张媒婆的名声。
想到这里她就有些生朱茜的气。
张媒婆也没在杨家多待,转头就回了郭庄村,她也没回家直接去找了朱茜。“朱茜我问你,人杨家为啥不愿意这门亲事?为了你的事我腿都快跑断了,人家就是不同意,只让我来问你,今儿你就给个痛快话,到底是为啥?”
朱茜支支吾吾,最后实在受不了,才说人家是觉得她要的彩礼高。
张媒婆冷哼一声,事到如今没想到她还不说实话。“你的事儿以后别找我了,你不要名声我可要呢。”说完这话她就气哼哼的走了。
第67章
这些知青果然满身都是心眼子;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 还不说实话呢; 打量大家都是傻子不成。像朱茜这样的人张媒婆见的多了; 杨家不要也好; 省的娶回去一个搅家精。
实际上张媒婆这些天的异常大家都看在眼里; 知道她这是给人说亲去了,而且还没成。这让大家都很好奇; 张媒婆的名声; 大家都知道; 她说不成的; 双方至少一方有问题。可惜张媒婆嘴严,轻易不会说人是非。
张媒婆亲事没说成,最高兴的要数张红翠了,她可是知道张媒婆是给杨锐说亲的。张红翠这些天一直吃杨珠珠给弄的药丸子; 如今人不仅瘦了还漂亮了很多。于是,她鼓起勇气窜唆她娘去找张媒婆给她说亲。
“什么?杨家老二?怪道呢以前给你说的小伙子你一个看不上; 原来是看上老杨家的了。”她还奇怪呢; 以前给闺女说亲,闺女人还没见呢就说看不上。因为这个村里不少人都说她闺女眼光高; 却原来她闺女是真的眼光高看上了杨家的。如果是以前她肯定全闺女死了这条心。杨家那样的人家她闺女高攀不上; 这并不是她看不起自家; 而是她闺女自身条件不行。如今?张母上下打量了一下闺女,她闺女如今人漂亮了不少,倒也能勉强配得上杨老二了。
说起郭庄村村长张家; 那真的是个大家族,张家可以说是杀猪匠世家,张家人人都是杀猪的好手。当年外敌入侵,张家一把杀猪刀那也是杀了不少敌人的,因此才能被村里尊重。张家这个村长的位子就是这么来的,张红翠的爹是这一任村长,他的上一任也是张家人,因为年纪大了才退休的。
张红翠上头两个哥哥下头一个弟弟,大哥在县城的工厂上班给人当保安,二哥如今在部队,当个副连长的小官,唯一的弟弟读书好,今年被推荐进了工农兵大学。张家这样的家世在农村算是显赫了,因此当上面主张张母做妇女主任的时候她给推了。
张母盘算着自家这样的配杨家倒也成,都说杨家有厉害亲戚,可那也是冲着老爷子的面子来的,等老爷子没了,人家未必就看得上农村的穷亲戚了。杨锐只是他们堂妹家的孩子,这隔着一层呢,就算将来愿意帮衬,估计也不会太过。
再说她闺女从小就爱舞刀弄枪的,估计也只有张家这样的才不会嫌弃闺女。
看着闺女祈求的眼神,张母伸手在她脑门上使劲儿一点,咬牙说道:“你可真是我的小祖宗,我上辈子是欠你的。”
张红翠看她母亲的样子就知道那是同意了,立刻高兴的对着她娘吧唧一口。
张母也是个爽快性子,既然同意了,当天下午就去了张媒婆家。而张媒婆第二天又去了杨家,这次不等杨抚琴赶人,她赶紧说道:“朱茜那边我已经给推了,这次是为了别人来的,大妹子你放心,这回我说的人家绝对可靠。”
杨抚琴也知道这媒婆不能轻易得罪,于是点点头让张媒婆进来,只不过她的脸色并不好看。
张媒婆也不绕圈子,她说道:“上次的事是我对不住妹子,这不我将功补过来了。这回我说的是我们老张家的红翠丫头,红翠丫头你应该认识吧,你们何家坳何老大媳妇的娘家。”
张红翠她自然知道,杨抚琴的第一反应就是黑高个,至于具体的长相则记不清了。想到这里她的脸一黑,张媒婆这是啥意思,她儿子就能配得上这样的。不是杨抚琴看不上张红翠,实在是这孩子跟男孩没啥区别,又黑又壮。如果不是说给她当儿媳妇,她还是欣赏的,当儿媳妇她就有些犹豫。
张媒婆也知道张红翠的长相不好,不然也不会留到现在。她道:“我知道说起红翠那孩子,你第一反应肯定是又黑又壮,跟个男娃子似的。大妹子不是我自夸,您这信息过时了,如今红翠丫头瘦多了人也白了不少,你见了保准喜欢。而且张家啥人家你也知道,她家家风不错,小子们也有出息,比你家大儿媳差点,但是也配得上你家老二。红翠丫头还会点拳脚,这还是当初跟您家老爷子学的呢,这俩人也能谈得来啊。”
杨抚琴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她想了想说道:“这事,我得跟老二商量商量,要是成,我再去给老姐姐递话,省的姐姐来回跑。”
话说道这份上,张媒婆也没多呆,只说在家等着她的好消息。
杨珠珠晚上回来就知道张红翠找媒婆来提亲的事了,她心里嘀咕张红翠这动作够快的,也够拼。这年头谁家姑娘会主动啊,都是别人主动的。她佩服张红翠的胆量,因此到给她说了不少好话。
杨锐小时候也见过张红翠,他的第一印象也是黑壮又倔强的姑娘。当年张红翠跟老爷子学功夫,老爷子可不会因为你是女孩子就降低要求,张红翠没有基础,学习的就吃力。可她硬撑着没有喊过一声苦。老爷子后来还可惜她是个丫头呢,不然也是个学武的苗子。
小时候如此长大了应该也差不多,况且 张红翠能让他小妹帮着说好话,将来两人肯定能相处的来。
想罢,他就点点头,同意去相亲看看,如果人真不错的话也就她了。
依旧是杨珠珠陪着杨抚琴去的郭庄村,还是那个西屋,只不过女主人换了一下成了张红翠。张红翠的样子一看就是精心打扮过的,她人变白变瘦了之后确实好看很多,至少不会让人错认成男孩子了。
两人依旧说的时间不长,只不过这次杨锐点了头,承认了张红翠。就连杨抚琴都说没想到张红翠真的好看不少,她第一眼看到还惊艳了一下。
杨珠珠偷笑,算算日子张红翠吃了那药丸有大半月了,如今起码瘦了十斤,脸色也白了一个度。她娘好长时间不见还一直停留在以前的印象里面,可不就吃惊了么。等她这一个月的量用完再瘦点白点,也是个美人配得上二哥了。
杨抚琴动作也迅速,看上之后就紧跟着下小定,两家算是正式定了下来。考虑到两人年纪都不小了,婚期就定在秋收之后的十月里。虽然还有大半年,但这已经是最快的了。
刚好护田队还缺一个人,张红翠以后也是何家坳的人了,杨锦跟村支书商量之后就把张红翠拉了进来。
张红翠的到来最高兴的肯定是杨珠珠了,最不高兴的是宋时元,他好好的二人世界被打扰了。
当然,张红翠来护田队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她嫁人以后肯定是要跟着杨锐在镇上的,只不过镇上护田队都是从村里出去的,张红翠如果不加入护田队也去不了。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村里才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
张家都是明白人,张红翠跟杨锐定亲,他们也没多要彩礼,只比着杨家大嫂梁萍萍低上一点,算是给梁萍萍这个大嫂做面子。
两人都是性格直爽的人,相处的倒也不错,定亲后没事姑嫂三人就经常逛街去县城,梁萍萍也不藏私,还把自己的打扮心得交给了张红翠。张红翠感激梁萍萍,就给她买东西使劲儿买那种,把梁萍萍弄得哭笑不得。同时她也松了口气,还好这个妯娌不难相处。
张红翠待她好,梁萍萍也拿真心对张红翠,一时间俩人相处的跟姐妹似的。这让杨抚琴很高兴,她一高兴就给三个人都做了一身新衣裳。杨抚琴别的不行,做衣服在行,加上梁萍萍在旁边指点款式,做出来的衣服比商场卖的都好看。
衣服做好,张红翠就高兴的穿着回娘家了,张家人见张红翠过得好,对这门亲事更满意,满意的结果就是让张红翠带了一篓子的东西回去。
这边张红翠的婚事顺顺当当,那边朱茜就不这么顺利了,张媒婆拒绝了给朱茜说亲,她只好去找别的媒婆,可比的媒婆就没有张媒婆这么好心了。朱茜见了两个都不满意,东挑西拣的,她要高价彩礼的事情就被捅了出去。一时间大家看知青点的眼光都变了。
因为朱茜给知青点带来了麻烦,朱茜就被排挤了。偏偏她娘又来信催钱,无奈之下朱茜只能降低要求,对方只要能出得起两百块彩礼,她就考虑嫁。
经过一番折腾,朱茜终于还是嫁出去了,对方是揽水镇的人,就是何家坳隔壁的下河村。这男人是个木匠,家里有些家底,是个鳏夫,前一个老婆据说是生孩子死的,一尸两命,他就想找个好看些有学问的。
朱茜说的聘礼在他看来不算什么,只要人的他喜欢就行,朱茜长得柔柔弱弱,刚好就对了他的胃口。因此两人的婚礼定的快,加上男方以年岁大了为由,订婚不过一个月就结了婚。他们的婚礼还排在了张红翠的前面。
朱茜要了两百块的聘礼,只是嫁妆很寒酸,只有两床被子,几身破旧的衣裳,新衣裳一件没有。看到这嫁妆,婆家很不高兴,她以后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对朱茜,杨珠珠是同情的,如果不是她太听娘家人的话,不失为一个好媳妇人选。可惜,杨家赌不起她这份心。
第68章
噼里啪啦鞭炮响; 继杨锐结婚之后; 杨家又迎来了杨珠珠跟宋时元的婚礼。时间就是十月初八; 今天初六; 正是接嫁妆的日子。
按照农村的习俗; 一家同年有两次婚礼的话; 要先娶后嫁,不然就叫填坑; 不吉利。是以; 明明杨珠珠先订婚; 先结婚的却是杨锐。
早先宋时元就跟村里批了宅基地; 在前街,距离护田队不是很远,紧挨着知青点的地方。如今房子盖好了,嫁妆自然就接到那里。那里还有一处新盖的宅院是杨家的; 前段时间杨锐娶亲就是在那里,以后是给杨锦住的。这样以后杨锦成了家也有个住所。
杨珠珠的嫁妆早前就开始准备了; 十二床铺盖; 六张床单,大到桌椅板凳; 小到锅碗瓢盆都准备了齐全; 还有‘四大件’中的缝纫机和收音机。自行车他们都有就没买新的; 手表也都有就没买。
总之,那是别人有的他们都有,别人没有的他们能买上的也买了。比如羊毛毯。这个就比较奢侈了; 县城都没得卖,是杨小姨从京城带来的。
同上次一样,这次杨珠珠结婚,京城那边除了杨小姨带着儿子来了,别人一个没来,说是不好请假。杨珠珠看得出来老爷子心里是不高兴的,不仅是上个月杨锐结婚,就是杨钦结婚,京城的人除了杨小姨别人也都没来。
要说杨小姨也是有工作的,她男人还是政委,她就不忙?她的假好请?可人家还是来了,并且带着唯一的儿子来的。
杨珠珠猜,也许他们的假期真的不好请,但不愿意来也是事实。两位堂舅舅忙不来可以理解,舅妈呢?小舅妈家境好一直都看不起她家,他们都知道,她不来大家不奇怪。大舅妈呢?大舅妈的婚事当初还是老爷子给主办的呢。早些年大舅妈家里艰难,老爷子可没少帮忙。如今发达了就不念旧人,真是让人心寒。
不仅仅是舅妈,两个舅舅孩子也不少有四五个,可作为同辈份的表哥表姐们一个都没来,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杨小姨也觉得挺尴尬的,她嫂子就算了,那人本就是个势力的,两个孩子也被她教导的有些势利眼。她大哥那人耳根子软,她是吵也吵过骂也骂过,大哥只会多给钱来表达愧疚。常常弄得杨小姨没有办法,只能说好话给他兜着。
一次还好,这连着两次都这样,杨小姨也知道自己说的话站不住脚了。每次听到人家夸他们三兄妹孝顺,她都臊的不行,跟被人打了几巴掌似的。
老爷子的不高兴也只是一瞬间,转眼他就笑眯眯的了。毕竟只是侄子不是亲儿子,他又有亲孙子在跟前,将来也不指望人家养老,还计较什么。
杨珠珠连人都好多年没见过了,更加不在意。他们不来更好,她还怕老爷子愧疚给他们内力功法呢,这样更好,老爷子就不用了愧疚了。
更何况这人跟人的感情都是相处处出来的,他们不来,以后也只当平常亲戚,有事随个礼就成了。
杨小姨的丈夫职位不低,杨小姨在这里也不能待太久,参加完婚礼又呆了两天吃完回门饭就走了。临走之前,杨小姨嘱咐他们平日一定要多读书,虽然如今看似读书没前途,但日子不可能一直这样的。只说军人吧,都是入伍当兵,有文化就晋升的比没文化的快,高职位的大字不识一个那是少之又少,还都是当年立大功升上来的。
杨珠珠点头,可不是么,算算如今都七二年了,距离七七年恢复高考已经不远,之后国家选取人才可不就是看学历看能力。一直到她生活的二十二世纪这一点都没有变。农村人想要出人头地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学问。
结婚之后,杨珠珠跟宋时元的相处也没有多大变化,要说有那也是宋时元更粘着杨珠珠了。两人跟个连体婴儿似的,杨锦看着都觉得牙酸。
杨锐娶了媳妇,杨珠珠也嫁出去了,杨家就剩下一个杨锦了。杨抚琴看到儿子女儿结了婚似乎更加热衷于给孩子相媳妇了。
可惜还没等她给杨锦相好媳妇,唐瑜忽然回来了她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着几个陌生人,并且指名道姓是找杨家的。
杨珠珠冷冷的看着眼前这个自称她大伯娘的高贵中年女人一眼,再看看一脸得意的唐瑜,她心中的怒气不断上升。唐瑜真是好样的,仗着自己重生了,就私自就找了赵家人,也就是杨珠珠的亲爹的家人。如今还舔着脸带着人来认亲。
呵呵,别以为她没看出来,这个女人嘴上说着是认亲,却一脸高高在上一副施舍给他们的样子,真是让人恶心。更过分的是,这个女人只准备认走他们三兄妹,却不认杨抚琴,理由是杨抚琴嫁过人,不适合再进她赵家。说什么赵家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能让人诟病。
什么狗屁道理,如果不是杨锐拉住他们,她真想上去给这个女人一巴掌。
杨锐虽然拉住了杨珠珠跟杨锦,可他的脸上同样布满寒霜。杨抚琴为了他们兄妹吃得苦,杨锐看在眼里,怎么会容许有人当着他的面侮辱他的母亲。
他冷冷的盯着来人说道:“这位夫人,我不管是谁告诉你我们是你的侄子,她又有着什么目的,我只想说你们打错算盘了。我爹是我杨家领养的孤儿,当年领养的时候我爹都十几岁了,这点村里很多人都知道。而且也是他亲口跟我娘我爷爷说的,他的爹娘被杀害了。因此我爷爷才领养了他,你不能因为你家丢过孩子,这孩子年龄跟我爹对的上,就硬说我爹是你弟弟。别忘了你家在南我们在北,按照你说的,你小叔子丢失的时候只有几岁,又是兵荒马乱的岁月,他一个人怎么能跨越几个省市来到这偏远的何家坳呢?夫人,你们家的门槛高,我们高攀不上,请回吧。”
赵家的祖籍是南方的某城市,以前也是在男方的时候居多,也就是后来建国了才到了京城定居。按照他们的说法,她家孩子走丢了也是在南方,试问一个几岁的孩子,怎么跨越省份来到北方呢。这说不通。
镇长梁新生也帮着说道:“是啊,赵夫人,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杨抚琴的男人是孤儿,据他说他爹娘是在战乱中过世了,这点他的档案里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他不可能是赵四少爷的。”梁新生当初听了这话也是一惊,第一反应也是不相信,可这个女人拿出来了一张照片,里面就有他说的四少爷,那模样跟小时候的杨锦简直一个样。
杨抚琴的男人,他是见过的,自然就知道杨家长得最像的就是杨锦。只是……
这夫人说是认亲,语气却是高高在上的,梁新生知道一但杨家跟着回去了,以后的日子恐怕就不太平了。这也是他的私心,他宁愿女儿跟一个普通的乡下人也不愿意女儿去复杂的家庭生活。如果杨家自愿跟着走,他无话可说,可如今很明显杨家也不愿意走,他自然要帮着杨家说话了。
赵夫人不是第一天来了,她来的那天,杨老爷子就让他联系京城的亲戚帮忙打听了。就在昨天那边来了消息,似乎怕他们惹出什么事,还是杨家长房杨师长家的大少爷亲自过来的呢,如今人也在屋里坐着。可惜这位大少爷心显然跟杨老爷子一家人不同步,他听说人家是来认亲的,反而是极力的促成,丝毫没有顾及到杨家人回去所面临的的处境。
据这位大少爷说,这个赵家家庭可不简单。赵家的老爷子也是草根出身,只不过他运气好一开始就跟在了□□身边。后来建国因为功绩也被封了少将军衔,之后就一直在京师荣养。
赵老爷子一辈子娶了三个老婆,头一个是家里给安排的,生了杨家老大,也就是杨夫人的丈夫。因为老爷子一直满世界跑,两人没什么感情。后来他参加革命,又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第二任夫人,那时候还不像现在这样只能娶一个,两人又生了两子一女。夫人去世后,他经过介绍娶了现在这位,也就是杨四少爷的亲娘。杨四少爷的亲娘比老爷子小了将近二十岁,跟大少爷同岁,如今还建在。
她这辈子只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儿子丢了那是哭的眼睛都快瞎了。赵老夫人长得漂亮,赵老爷子对这个媳妇还是喜爱的,对这个儿子自然也就上心了,这些年就没停止过寻找。去年的时候忽然有人上门说是见过这位四少爷的家人,老夫人可高兴坏了,要不是老爷子有些理智派人去调查,一早就派人来了。老爷子如今算得上位高权重,做事自然谨慎,这查来查去就耽搁到现在。
本来老太太是要亲自来的,可惜她眼睛不好,老爷子的身体也大不如前,这才派了赵家的长媳过来。老太太的本意是派长媳以示对杨家的尊重,可她的长媳不这么想,
作为赵家的长媳,赵夫人的地位其实是尴尬的,她男人虽然是长子,可自小就不在老爷子跟前长大,属于爹不疼的那种。她下边有自小就被重点培养的赵家老二,还有受宠的老三老四和妹妹。赵夫人想要在赵家站住脚跟只能拼命巴结现夫人,如今赵老夫人的亲生儿子找到了可不就威胁到了她的地位。她能高兴才有鬼,所以才有了刚进门时候的下马威。
只是她没想到杨家人会这么说,来之前她可是下了保证书的,要是人带不回去她也要跟着吃挂落。因此她就把目光看向了唐瑜。
唐瑜接受到赵夫人的目光,就想要开口,可惜杨珠珠更快,她上前几步啪啪啪给了唐瑜几个耳掴子,这还气不过,她伸脚踢了她的腿弯一下,让她跪在了杨抚琴和杨老爷子跟前。
“唐瑜,我他妈的真想弄死你,你说我家哪里对不起你了,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我家找事,就因为我弟弟没看上你?我还就告诉你了,就算全天下的女人都死绝了,我也不会让我弟弟娶你当媳妇。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就凭你也敢来算计我家。”
“反了,真是反了天了。”赵夫人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场面,她这些年仗着赵老将军的威名,享受惯了,谁敢在她面前放肆。
不只是赵夫人就是杨家的大少爷也满脸不赞同的看着杨珠珠,他甚至还看向杨老爷子,希望老爷子出面管教。
杨老爷子冷笑道:“我想你们在京师应该是很忙吧,我这里就不劳烦你们了。梁镇长啊,麻烦您给送下客,这人老了是越来越懒了。”一个两个的都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了,什么毛病。
梁萍萍见状站了出来,她冷着脸说道:“赵夫人请吧。”
赵夫人冷哼一声带着人走了,唐瑜见状也在别人的搀扶下离开了杨家。杨珠珠那一脚可不轻,唐瑜现在腿肚子都在打转。
该走的人都走了,杨家的气氛依旧凝重。杨珠珠知道,今天的事情还是给了他们很大冲击的,她自己也是这样。原书中杨锦是在八几年的时候去京师无意中被人看到,然后才认下的。那时候的赵家老爷子赵老将军已经过世了,赵老夫人也搬出了赵家大院,自己一个人过。也正是因为财产都分割的清楚了,杨锦才会那么顺利的被认回。因为大家心里清楚有没有杨锦都一样,赵老夫人不会把财产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而杨家,那时候老爷子跟杨抚琴都过世了,自然也不会有今天这一出。
杨珠珠不知道其他人心里真正的想法,她自己是不愿意认亲的,就看赵夫人这态度,赵家其他人指不定什么样呢,她们家也就二哥心眼多些,两个嫂子更是不行,要真斗起来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她自己也是一样,只想安安稳稳的过小日子,而不是去跟一帮人斗来斗去。
第69章
而且今天她那个所谓的杨家大表哥的态度也很有问题; 对那个赵夫人颇为尊敬; 话里话外都是让他们认亲的意思。他的意图太明显了; 也难怪老爷子会生气开口赶他。
张红翠最沉不住气; 她看大家都不说话; 开口道:“爷爷; 妈,咱如今咋办?”看那赵夫人的穿着; 就知道人家家里不一般; 说实话张红翠还真被人家给吓住了。她自己有几个心眼自己清楚; 打心里讲她是不想离开这里的; 只是那个赵夫人能善罢甘休?
杨锐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别担心,我看那个赵夫人不敢拿咱们怎样。”见大家都看向他,杨锐赶紧分析解释。他那个大表哥人品不如何; 不过倒是给他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比如,赵家如今的人员构成。
杨锐分析; 这里面最不希望他们回去的恐怕就是这赵家老大; 也就是赵夫人一家了。因为他们在赵家最没有根基,没有地位。赵老大自幼跟着亲娘在乡下长大; 没上过学; 他媳妇也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 两人成婚前甚至都没有见过亲爹。还是后来赵老将军回家祭祖,才知道当初老家那个媳妇给他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连媳妇都有了。
那时候赵老将军已经娶了他们亲奶奶; 而且还跟前妻有了三个孩子,他对这个儿子的心情可想而知是怎样的复杂。这个时候孩子的亲娘已经过世了,这个孩子自然就被他带在了身边,成了赵家的老大了。而原本的赵老大就自然成为了次子。
别看如今不重视这些,那时候人还是很重视长幼的,赵老大挤走了人家的位置,哪怕仅仅是一个排序,人家肯定看他不顺眼。赵老大的日子可想而知。
同样日子不太好过的应该还要他们的亲奶奶,赵老将军跟前妻有这么多孩子,就能看得出两人感情不错。他亲奶奶猛地插进去,人家的子女心里肯定不痛快。如此两个生活艰难的人可不就抱团了。
本来这个团是很稳的,可惜后来他亲奶奶生了儿子,这个结盟就不攻自破。
分析到这里,杨锐喝了口水,接着说道:“假如我爹真的是赵家四少爷,如今赵老夫人的亲儿子,那么当初最有可能害他的不是赵家老二那一伙,反而是赵老大了。像大表哥说的,赵家当初立了不少战功,建国后才封了少将。那他当初的职位恐怕也不低,你们说这样的人家,又有亲娘在边上看着,孩子怎么说丢就能丢?又或者,赵老二那一伙就是知道如果孩子丢了,大家先怀疑的也是老大,所以是他们把孩子弄丢了?这样既一石二鸟一下子除去两个劲敌。”
要他说这种可能性反而是最大的,赵家老大再傻也应该知道孩子出了事,最大的嫌疑人是他。
杨锐揉揉眉心,他们家一直都是温暖和平的,村里大家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像这种事情,他还是第一次经历,加上对人家不了解,分析起来就有些吃力。
就这还叫分析的不到位,杨锦对他二哥感到由衷的佩服。“二哥,你的意思这赵家都不是啥好人呗?”他听得云里雾里的,感觉哪个都像是坏人。
杨珠珠笑道:“你还不笨吗?如果咱爹真的是这个赵家的四少爷,咱们跟赵家其他人又不是一个奶奶,自然就存在利益冲突,人家对付咱们也不奇怪啊。二哥只说了赵家老大和老二,我觉得老三也未必没有动机的,谁规定亲爹妈生的就不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闹崩?还有赵家那个姑娘,这都不好说啊。”杨珠珠以前也看过不少小说,往往最不像是凶手的,才是凶手。赵家家庭太复杂,谁都有可能出手。
杨锦打了个哆嗦,“那、那、那咱们咋办?”这个亲到底认不认?
杨锦看看众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除了杨珠珠都看向了杨锐,而杨珠珠看的则是宋时元。不是她胳膊肘往外拐,她总觉得宋时元不像是他表现出来的那么乖巧,他或许能猜到点什么也不一定。
宋时元确实知道不少,他上辈子一心想要弄死唐瑜,杨锦没少阻拦他,因此对赵家的事他也调查过。
赵家老爷子在战场上受过不少伤,如今人老了,身体就不太好,上辈子他去世也就是一年之后的事情。赵老爷子过世之后,赵家三兄弟就分了家,赵家老大虽然是长子,但是得到的家产并没有找老二兄弟多。而赵老太太也聪明,在赵老将军死前就要了不少财产,他死后老太太也没争取,就冷眼看着她们抢。也许是为了有个好名声,老太太得到的财产反而比赵老大还多。
不过,等赵老爷子一年之后,老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