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暖玉-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黛玉的嫁妆不够丰厚,被人小瞧了去,说不定一辈子在王府都抬不起头来。
好在林家底蕴丰厚,仓促之间要拿出一副不菲的嫁妆来,还是能够的。贾敏对自己的女儿自然是极大方的,几乎搬空了半个库房,才算是勉强满意了。只是奁具等物却要有好木料现打的,一时半会如何去寻那上好的木料来?
贾敏几乎愁白了头发,正在这时,京城荣府的人带着贾母的信,再次到了扬州。
13第12章
贾母人在京城,对于黛玉指婚诚恪郡王世子的消息,倒比林海夫妇还要早一些时间知道。
贾母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则欢喜,一则后悔,后悔当初听了东平太妃的话,帮他们送了人进林府。
若是以前,太子继位,于贾家而言,只是平平,并不会有什么恩赏。所以,贾母宁愿助三皇子庄晟一臂之力,搏一场从龙之功,为子孙谋一个前程功勋。
然而,如今她的外孙女儿却成了诚恪郡王世子妃,这层关系,可不比那什么从龙之功更靠得住?毕竟贾家可没那个能耐凭一己之力帮助庄晟夺位成功,能起的作用不大,相对应的也不可能有什么滔天的赏赐。
所以,贾母如今更加期望太子能够顺利登基,凭太子和诚恪郡王的关系,诚恪郡王少不得会被封一个亲王位,黛玉也就成了亲王世子妃,对贾家的助力才能达到最大。
但是,贾母也不得不担心,毕竟她和东平太妃暗中的这些交易,甚至帮他们安排人进林府拉拢林海,这样一来,东平太妃手中就等于是握有了她的把柄,万一以后这事闹将出来,对贾府来说可绝对是不小的祸事。
贾母第一时间就想到要除掉林家的那两个太医。当初贾母答应东平太妃送他们进林府,作为交换条件,这两个太医的身边都安插有贾母的人,算是贴身监视他们,防备他们对林海一家下毒手。所以,贾母如果想要这两个太医的命,也不是办不到的。
但是,贾母却还是有些犹豫的。毕竟如今甄家依然势大,庄晟是否就真的完全没可能得势,贾母也无法断言。所以,她还是不敢把甄家往死里得罪。若真的除掉了那两个太医,就等于是和甄家撕破脸皮,若此时甄家对贾家展开报复,贾家还没搭上诚恪郡王府的关系,诚恪郡王可不见得会对贾家施以援手。
贾母后悔不迭,却苦于无人可以倾诉。
贾赦和贾政兄弟二人却不知贾母私下和东平王府的牵扯,纯粹地觉得高兴,有个做世子妃的外甥女儿,可是一件极体面的事情,虽然说诚恪郡王行事有些不羁,但身份地位摆在那儿,这些小节根本不值得关注。
邢夫人和王夫人也都是一脸喜气,邢夫人是真高兴,虽说这关系扯得稍稍远了些,可她如今也算是勉强和皇家沾上了些亲戚关系了。王夫人却是脸上维持着笑,心下不痛快极了。王夫人本来就和贾敏关系不睦,被周瑞家的挑拨了一次墨玉的事后,更是将贾敏恨到了骨子里。如今见贾敏的女儿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却早早被指婚进了王府的门,还是世子正妃,那将来可就是王妃啊。可她自己的女儿呢?堂堂国公府嫡女,送进宫里做宫女,至今还没有半点好消息传来。这叫王夫人的心里,如何能够平衡得了?
贾母看着儿子媳妇欢喜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只淡淡地把他们打发走了,此等表现,倒是让贾赦四人颇有些诧异的感觉,毕竟贾母对贾敏那是真的非常疼爱,黛玉有了好的归宿,贾母怎么好似不那么欢喜?
四人不解真相,也只能认为贾母是舍不得黛玉小小年纪就嫁人而有些伤感。
唯独王夫人心下别扭,她突然想起贾母之前曾经提过,想要和林家亲上做亲,还说什么两个“玉儿”之类的话,猜度贾母莫不是没能将自己的心肝宝玉和黛玉那丫头送做堆而觉得遗憾?要王夫人自己来说,自然是不喜欢黛玉成为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的媳妇儿的,她那衔玉而生、有大造化的儿子,配个公主郡主都是不差的。所以,贾母的思量没能成真,在王夫人看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是,黛玉嫁的人家身份那般高,是贾家望尘也莫及的,王夫人怎么想,都觉得胸口有一股气憋着,透不出来。
贾母思来想去,方法倒是想了不少,却总有这样那样的弊端,无奈作罢。其实最妥帖的方法,却是将那两个太医的来历告知林海和贾敏,由得他们去处理,但贾母却是万万不愿也不能的。
算着日子,去扬州传旨的太监都快要返回京城了,贾母心里终于有了计较,便叫王夫人开了库房,选了不少老物件儿叫送去扬州给黛玉添妆,直把邢夫人和王夫人的眼睛都看得发红了。
贾母对这两个媳妇都并不满意的,邢夫人也就罢了,生不出孩子来,和贾琏、迎春也算不得亲近,爱财贪便宜,贾母也由得她去。但是王夫人不同,她有一双出色的儿女,也真的得贾母欢心,看在元春和贾宝玉的面儿上,贾母对王夫人总比对邢夫人看重些。但是,王夫人的眼界着实低了些,只顾看着眼前的得失,却不能够了解贾母做这些事情的深意。
贾母这些日子思虑得多了,精神便有些不济,也惫怠和她们解释什么,反正她的好孙儿、好孙女,自有她这个祖母为他们操心布置。
赖嬷嬷年纪大了,经不起再一次的长途奔波,便由她的儿子和媳妇赖大夫妻二人一同领着送礼的队伍,气势十足地坐船往扬州去了。
贾敏见了贾府来人,自是高兴的,觉得娘家人给她长了脸。
赖大家的在内院见到了贾敏,也第一次见到了那个即将成为贵人的稚嫩小姑娘,顿时惊为天人,只见黛玉虽是小小年纪,却已不难看出,将来必是绝色姿容,最重要的是在她的身上有种超尘脱俗的气质,实在难得。赖大家的心底暗道,莫怪到王府也要早早抢了林姑娘进门,这人品模样实在是太出众了,说句实话,便是荣府的那几位姑娘,也比不上林姑娘。
便是黛玉不出色,看在她将来尊贵的身份上,赖大家的也会将她夸到天上去,更何况,黛玉本就姿容、气质绝佳?
赖大家的赞美之辞不重复地从她那张嘴里面吐出来,贾敏听着既高兴又伤感,而黛玉自知晓自己要离了父母弟弟后,精神便有些恹恹的,眉宇间自有一股愁容,这会儿听了赖大家的夸赞,也提不起精神来,只扯着贾敏的衣袖,坐着一声也不吭。
赖大家的此行,是带着贾母的吩咐来的,夸了一通黛玉后,就又说道:“老太太知晓表姑娘的喜讯,虽是高兴,却也很是不舍,说她都还没见过表姑娘呢,这就要成了人家的媳妇儿了,怕是以后也没机会长久相处。临行前,老太太吩咐了奴婢好些话,吩咐完了又生怕奴婢不记事给忘了,就又写了封信,叫奴婢亲手交给姑奶奶。”
赖大家的说着,从怀里小心地掏出信来,双手奉给贾敏。
贾敏接过信,并没有立即打开,而是对赖大家的道:“辛苦你了,且下去歇一歇吧,待得我写了回信,再劳烦你给母亲带回去。”
赖大家的连道不辛苦,又跟着林府的下人往给他们准备的下房去休息。
贾敏抱了抱黛玉,见她还是没精打采地窝在她的怀里,忍不住又是红了红眼眶,也不舍得打发她下去,便维持着抱着黛玉的姿势,小心翼翼地拆开贾母的信来看。
贾母给贾敏的信,并没有太多的客套,毕竟是母女,这些年信件往来频繁,也没生疏了彼此的感情。
贾母到底生养了贾敏一场,对贾敏也很是了解,了结她多年无子的困境,知晓她是定然舍不得黛玉早嫁的,故而信始便是对贾敏的一番劝慰,并且叮嘱贾敏万不可对诚恪郡王府有什么不满或怠慢,否则将来受罪的还是黛玉。
行文过半,贾母又关心起黛玉的嫁妆筹备情况来,继而劝贾敏带着黛玉回京备嫁,让贾敏很是心动。
故而,等林海下衙回府后,贾敏便与之商量起来。
黛玉自然是不可能从扬州出嫁的,林家在京里也是有宅邸的,等婚期近了,他们必然是要回京备嫁的,林海也是能够得到假期的。
如今贾母建议贾敏带着黛玉先回京准备,一些家具木器,也好在京里找人打造,不光手艺更好,还免了从南往北的长途运输,可以省不少的事情。
贾敏也十分倾向于先回京,她一人仓促之间要给黛玉准备那许多嫁妆,无人帮衬,也委实十分吃力。若是回了京,有贾母帮忙,贾敏就会觉得有了主心骨。而且有了贾府的门路,如今让她发愁找不到好木料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林海听了贾敏的话,也没有理由反对,黛玉的婚期确实太过紧凑了些,早些回京准备时间上也能充裕一些。故而他心底虽然不乐意和贾家太过紧密不分,也还是同意了贾敏带着黛玉和林霁先行回京这件事情。
得了消息的赖大家的顿时喜笑颜开,总算是不负贾母所托,连忙先安排了人给贾母送信去。
贾敏准备就绪动身又花了好几天,已经备好的嫁妆装了整整一大船,这还大多只是一些金玉摆件,大件的物品只是少数,直把那些从贾府出来自视甚高的奴才们看得是眼花缭乱的,暗自咂舌,这林府表面看来差贾府老远,可如今看来,这家底子可不比贾府薄多少。
黛玉这段日子以来精神一直都不大好,一路都被奶娘抱在怀里,而林霁自知道姐姐要被人抢走后,就一直跟着黛玉不放,吃睡都在一处,贾敏怎么劝都不听。从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属于林霁骨子里的那股执拗来。
贾敏见黛玉精神不济,非常担心。虽然贾母信中说那两个太医祖籍就在扬州,不宜叫他们再跟着林家回京,只多给些银钱打发他们回家荣养的好,但她终究是害怕这一路上一双儿女有个头痛脑热的不方便,还是拜托了那两位太医跟着上了船,再看护黛玉和林霁这一路。
等到林家的大船和贾家的船只都趁着风离了岸,码头上溜溜达达地跑来了一辆马车,质朴的外观,看来很不起眼。
驾车的车夫佝偻着腰背,头上戴了一顶大毡帽,遮住了半张脸,也遮住了眼底的精光。
“殿下,林家的船已经走了,我们是否要追上去?”车夫恭敬地问着车里的人,语调中却不难听出一丝调侃的笑意来。
14第13章
码头上人来来往往的很多,夹杂了这么一辆普通的马车,一点也不引人注意。
质朴的马车外表下,内里的布置也并不见奢华,维持着硬朗、刻板的风格,就连座椅也都是硬木所制,且无软褥铺垫。
在硬得磕骨头的车座上,庄煜有些百无聊赖地趴着,手中把玩着一方墨玉佩,任马车行驶得或快或慢,身形却依然稳当。他从不是温柔乡中被宠大的脂粉男儿,也很向往长大后要接父王的班做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王,所以他的母妃疼爱他却并不溺爱他。习文练武,庄煜过得比同龄人要刻苦得多。
一向刻苦且自制的庄煜,这次却被自己的父王给赶出家门来看小媳妇,委实有些不知该如何行事。
庄煜忍不住撇嘴,别以为他不懂,父王这根本就是找借口支开他,为的不就是和他抢母妃么?大人真是卑鄙。
不过,庄煜也并不排斥来江南走这一遭,反正他皇爷爷、皇伯父、父王和母妃都兴致勃勃地想要看他笑话,他尚且不用彩衣就能娱亲,也没什么不好的。
皇子、皇孙无旨不得离京,如今他皇爷爷特意给了恩典,他权当出京游玩、见识一番,也是好事。
庄煜身边跟着的,是庄晔的近卫,生死杀场中挣扎而出的人,心性和身手都是最顶尖的,安全方面全不用担心。
只是庄煜一想到庄晔所说,若是他没办法见到自己的小媳妇,就不准他回家的话,庄煜就未免有些头疼。
这闺阁女儿家,哪里是他说想见就能见的?他又不像他父王,从小脸皮就厚比城墙,当年和母妃没有成亲前,想见母妃了,就假传皇后娘娘懿旨,叫裘家将母妃送进宫来。直到今日,父王还常常被皇爷爷和皇伯父打趣,偏他从不以为忤。
庄煜本想着见不到小媳妇,就借此机会在江南游历一番,慢慢再作计较。谁知林家夫人竟然带着儿女回京了,这样一来,他也就没有借口在江南多停留,只好跟着回去了。
庄煜年纪虽小,却从小被教导得十分自制,即便心里不想那么快回京,却仍是克制,吩咐下去,准备一番后,晚了林家一日,坐船跟了上去。
庄晔和裘卿妤虽然让儿子离家历练,却也不能够忽略他年仅八岁的事实,不仅派了身手最好的近卫,马车和船只也都是特制的,只是外表看起来平凡罢了。
庄煜的船虽然晚了一天出发,但很快便遥遥地追上了林家的船,维持着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一路跟着往京城行去。
船行四日之后,林家的船上突然骚乱起来,竟是忙忙乱乱地靠了岸,奔出两拨人来,一拨往城镇去请大夫,一拨却是另雇了快船往扬州返回。
庄煜心下奇怪,便吩咐人去打探情况,回来却报说是林家大姑娘病重,恐怕要不好了。
庄煜脸色一寒,觉得此事非常不对劲。
林黛玉的事情,皇家在指婚之前,自然是调查过一番的,她虽然身子骨不强健,年幼时更是有先天不足之症,但是经由白先生之手,绝不可能继续留下病根。更何况,庄晔和林黛玉的婚事,是白先生促成的,在白先生口中命格贵奇的姑娘,怎么可能会早夭?
庄煜并没有思虑太久,颇有决断力的他立即吩咐驾船靠过去,并找来了跟着他出京的洛太医拿着诚恪郡王府的牌子求见林夫人,自己则换了装束,打扮成洛太医的学徒,跟在洛太医的身后。
近卫们则暗中布置,悄无声息地将林、贾和王府的船只都纳入了他们的保护网。
接到诚恪郡王府帖子的时候,贾敏早已急的没了主意,虽然对诚恪郡王府的人突然出现感到惊讶,但听说有一位太医在,竟也忘了要查验一番真假,急急忙忙地就叫人将洛太医领上了船。
庄煜见林家人如此大意,顿时皱眉,身上不由自主地便透出一股凛然的气质,惹得来带路的林家下人多看了几眼,庄煜发现了,立即收敛几分,低眉顺眼地背着药箱跟在洛太医的身后朝船舱内走去。
事急从权,贾敏也不避开,盯着洛太医给黛玉把脉。她没有注意到,房门外那两个太医从看到洛太医开始,就变了脸色,更是趁着人不注意就悄悄地退了开去。
黛玉在上船以前就一直显得很没有精神,不过两个太医诊了好几次脉,均说是无碍,只是心情郁结所致。
贾敏知道黛玉并不愿意就此离开家人去一个陌生的家族生活,更何况是皇家,规矩礼仪最是严苛,所以她并没有觉得黛玉的郁郁寡欢有什么不对。而黛玉上船之后,没半日就开始吃不下东西,继而上吐下泻,太医却只说是晕船,贾敏虽急得很,但见林霁也因为晕船而不舒服,便也勉强自己静下心来,只细心照料两个孩子。
林霁很快就缓了过来,可黛玉却时好时坏,吃了药就好些,可一个时辰后药效过了就又开始发作,本来就不胖的小脸蛋,更是苍白瘦弱了好几分。
等到了今日,黛玉竟然已经昏迷不醒了,连药汤都灌不下去。贾敏再也不敢听两个太医说黛玉并无大碍的话,匆匆忙叫人把船靠了岸,打发人下船去找大夫,又派了人回去给林海报信。
洛太医给黛玉把了好一会儿的脉,一直沉吟不语。
庄煜凑在他身后,借机好好地把黛玉看了个够,黛玉攒着眉,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委实是一副随时可能闭过气去的模样,看得庄煜也忍不住心惊。庄煜到底年纪还小,藏不住所有的情绪,如今急了,也顾不得暴露身份,对洛太医催促道:“洛太医,林姑娘到底怎么了?”
庄煜的声音不大,但在静谧的室内还是让贾敏听了个清楚,贾敏本来心急如焚,也没注意到这个药童,如今闻声看去,却忍不住心中一跳。这个男孩儿看来□岁的模样,虽穿着药童的衣服,可那模样气质,却绝不是一个药童能有的。再一联想诚恪郡王世子的年纪,以及这位洛太医拿出来的诚恪郡王府的牌子,这小男孩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
猜到了庄煜的身份,贾敏的心里松了大半,虽然觉得这诚恪郡王世子这般来见黛玉委实没有规矩,如今却也顾不得这些了。
洛太医转过身,低头对着贾敏道:“林夫人,林姑娘这是中了热毒了,又服了寒性的药,这热毒便被压制在体内发不出来,才会这般惊险?”
“中毒?”贾敏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黛玉还只是个孩子,谁会对她下这样的毒手?”
贾敏并不能完全相信洛太医的话,若是黛玉真的中了毒,那两个贾母送来的太医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因为那两个太医是贾母送来的,所以贾敏从来没有对他们起过疑心,甚至在洛太医下了黛玉中毒的论断后,仍倾向于那两个太医。人有亲疏远近,相比起庄煜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从未见过面的陌生女婿来,她自然更相信生她养她的母亲。
贾敏只当黛玉是个小孩子,没有人会对她下这般毒手。可庄煜想得却没有这么简单。黛玉可不仅仅是个小孩子,她是巡盐御史林海的嫡长女,是诚恪郡王府的未来世子妃,更是将林海和太子庄暘联系在一起的桥梁,这些利害关系,就够招得人对她下手了,为的就是破坏她身后的这些关系。
庄煜想着,突然神色一凛,暗道不好,忙朝着窗外喊道:“卷风!”
“属下在。”悄无声息出现在甲板上的黑衣男子让林家守在甲板上的下人都吓了一跳,如临大敌地各自随手抄了家什在手,战战兢兢地围起来,却并不敢动手。
卷风正是那日给庄煜驾马车的车夫,如今挺直了背脊,异常的高大。
庄煜急声吩咐道:“卷风,你立即派人尽速赶往扬州,林大人可能会出事。”
“是。”卷风应道,一纵身离开了林家下人的包围圈,消失在夜色中。不过这个时候林家下人听了庄煜的话,惊疑不定,也都没有拦他,其实要拦也是拦不住的。
贾敏听到庄煜说的话,脚下一软,身边的丫鬟连忙扶住她,她颤声问庄煜:“我家老爷……会……会出什么事?”她猜出了庄煜的身份,也明白他绝不可能无的放矢,作为一个内宅女人,女儿在面前病重垂危,丈夫也有可能会出事,她的精神委实有些支撑不住了。
庄煜并不想跟贾敏解释,况且林海会出事,也只是他的猜测而已,未经证实他还是不要说得太多的好。
更何况,他如今最担心的是在床上缩成小小一团的女娃娃,再耽搁他真怕救不回她来了。
庄煜翻开随身携带的荷包,从中掏出一个猫眼大小的玉盒子来,递给洛太医,问道:“洛太医,你给瞧瞧,这药可能解林姑娘的毒?”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回到12点档了,不用到晚上紧赶慢赶的了……不过没有仔细校对过,欢迎亲们帮忙捉虫
15第14章
洛太医见了庄煜拿出的那盒子,也不由得动容,那是白先生留给庄煜保命用的药,虽然比不得“龙转沁心丸”,却也是非同一般的。
不过洛太医并未劝阻庄煜,而是接过盒子打开,迅速地将那开了盒子就开始缓慢融化的药丸塞入床上小女娃的嘴里,那丸药入口即化,甚至不必拿水送服。
贾敏见状,根本来不及阻止,只得厉声喝问:“你给我的女儿吃了什么?”她早已慌神,不知该信什么人才好。
庄煜自洛太医喂药开始,就紧张地不错眼看黛玉服药后的反应,他关心黛玉,不仅仅是因为黛玉如果出事将引发的一系列事端,还因为黛玉的命格对母妃有益,更是觉得黛玉小小的一团,却因为别人这样那样的算计吃这般苦头,委实太可怜了些。
洛太医见庄煜分不出神来,而贾敏又神色不善,只得错身一步挡在庄煜身前,躬身对贾敏道:“林夫人,林姑娘服用的药,是绝好的,不用盏茶功夫,当可见效。”
贾敏脑子乱得很,黛玉并非生病而是中毒、林海有危险、贾母送来的两个太医很可疑,就连眼前的男孩到底是不是诚恪郡王世子,她也不那么笃定了。贾敏失了从容,但保护自己孩子的本能还在,顾不得得罪庄煜,疾步上前坐到床边,伸手去抚摸黛玉的额头。
庄煜被贾敏挤开,倒是反应过来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当,立时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转眼对上洛太医略带戏谑的眼神,有些羞恼,却还要装作镇定,挺了挺胸,握拳凑到嘴边咳了一声,反背着手走过去,严肃地道:“我瞧林姑娘的眉头舒展了,该是药效发挥了,师父不若过会再给林姑娘把一下脉,以防万一。”
洛太医忍笑应道:“是。”庄煜到底还是个孩子,羞恼之下,口中虽仍喊他作师父,却忘了装出谦卑的姿态了,这世上哪有这般理直气壮使唤“师父”的“徒弟”?
这边庄煜和洛太医面对面大眼瞪小眼的,那边贾敏惊喜地喊道:“玉儿的烧退了!”
庄煜早在之前发现药效发挥时就知道她会没事,可如今听了贾敏的话,还是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庄煜拿眼看洛太医,洛太医从善如流地上前给黛玉把脉。
贾敏见药这般迅速就见效,也不再怀疑,眼前总是先治好了女儿的病最是重要,故而眼带期盼地看着洛太医给黛玉把脉的动作。
庄煜看洛太医露出微笑,心下大定,勾了勾嘴角,瞧见门外云卷在朝他招手,便走了出去。
云卷十四五岁的年纪,黝黑健壮,和卷风不同,卷风是庄晔的近卫,而云卷则是从小培养了给庄煜的近卫。
云卷的父亲云汲是庄晔的部下,死在了云间山脉。他的母亲在得知云汲战死的消息后,受不了没有指望的日子,很快就跟人跑了,留下云卷跟着年迈病重的奶奶。若不是庄晔派人找到他,他说不定死了都没有人知道。
云卷见庄煜出来,急切地道:“殿下,林家的那两个大夫有问题,就是他们对林姑娘下的药。他们原来是宫里的太医,告老之后就被贾家老夫人送进了林家,不过听他们说话的口气,背后另有主子,只是他们从头到尾没有提到背后主子的身份。”
云卷是由卷风一手教导出来的,只是他正是好动少年时,卷风也不想太过压抑他的天性,只是他并不够稳重,所以为了确保庄煜的安全,此次出京,贴身守卫的任务是由卷风负责的,云卷则负责打探消息。
庄煜上船时,云卷就守在暗处,见那两个太医行为鬼祟地悄悄离开,便跟了上去,果然见那两个太医躲回自己的房间,焦急地互相商量,他们声音低而急切,却仍被云卷听了个清楚。
云卷性情忠厚,从小跟在庄煜身边,对庄煜十分忠心,所以对于那两个无良大夫的行为十分愤恨,几乎要忍不住破窗而入,不过终于意识到这是在林家的船上,才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来,而是回身来给庄煜报信。
云卷想着这船早已被近卫们围了起来,就是飞鸟也休想无声无息地掠过这一片地域,这两个年老的大夫,更不可能逃出去。
庄煜听了云卷的话,小脸一寒,虽然早已猜到这是一个阴谋,但证实后还是觉得很生气,当下便带着云卷朝那两个太医所在的房间走去,却在半路叫林府的下人给拦住了。
贾敏虽然猜出庄煜的身份,却并没有宣扬出去,在林府下人的眼中,庄煜就是一个小小的药童,如何能够容许他在林家的船上来去自如?
庄煜自然可以硬闯,但他并不想和林家的关系搞得太僵,毕竟那是他媳妇儿的娘家,所以他只能回身去找贾敏要那两个太医。
因为这船上有林府的女眷,近卫们都被安排在外围,跟在庄煜身边的就只有卷风和云卷两人,而卷风被庄煜吩咐去安排人赶去扬州,云卷又不方便去见贾敏,庄煜只得事必躬亲了。
庄煜无奈地想,果然是在王府里自由惯了,倒忽略了这世上许多的规矩和不便,早知道就该带几个嬷嬷一同出来,幸好他如今年纪小,还能厚着脸皮闯一闯,再大些可就要成登徒子了。
庄晔和裘卿妤让庄煜出门,为的就是让他得到历练,所以并未给他安排得十分妥善,而是希望他能够在挫折中发觉自己的不足,从而得到经验教训,成长起来。
贾敏下意识地拒绝了庄煜的要求,因为那两个太医出自贾母的好意,贾敏在没有确认事情是否和贾母有关时,并不想将他们交给旁人,而是想自己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庄煜想起云卷的话,虽然说那两个太医身后另有主谋,可这事贾家是否真的全不之情、知道多少、是否参与,却是犹未可知。他必须尽快知道是谁在背后推手,这样才能保护好黛玉不再受到伤害,也保护好林海和太子之间的联系。毕竟黛玉和他的婚事,是玄康帝亲自指婚的,是玄康帝渐渐将权利转移给太子的一个标志,由不得旁人破坏。
无奈何,庄煜只得亮出身份,代表诚恪郡王府朝贾敏要人。
贾敏无奈只得答应,可是被一个小辈以势压人,心底终究是有了个疙瘩,虽说身份所限,奈何不得他,却也并非全无影响。
当庄煜终于带人进了那两个太医所居的房间,却只见到了两具留有余温的尸体。
青紫的脸色和七窍流出的污血,显示这两个太医是服毒死的。现场没有挣扎过的痕迹,门也是从里面栓上的,基本可以肯定,这两人是自杀的。
洛太医也过来查看,诊断说两人所中的毒十分普通,并无法以此来判断毒药的来历。
庄煜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果然还是经历得太少了,对情况估计不足,行事不够迅速利落,这才造成了这样不可挽回的事态。
事情的线索暂时断掉了,虽说还可以从贾母入手,可贾母身份不同,又是内宅妇人,可没办法去审问,暗中调查也是有些难度的,能调查到什么程度,如今着实说不准。
虽然心里不痛快,但庄煜还是准备叫洛太医留在林家的船上,至少要确保黛玉的安危,他可没有办法确定除了那两个太医之外,还有没有人暗中伺伏着。
而贾敏已经听说了那两个大夫服毒自尽的事情了,此时正满脸惶惶然,越发担心起在扬州的林海来。
为了赶时间,卷风派出的人是走的陆路,快马加鞭不眠不休地赶到扬州时,林海果然也是中了毒,不过林海身上有白先生给的“百毒丹”,自然很快无事,此时正忙着追查幕后主使呢。
林海本庆幸妻儿子女都已经离开了扬州,否则也要跟着遭罪,却没想到诚恪郡王近卫赶来,送来的消息却是黛玉中毒垂危。
贾敏身上也有林海分于她的“百毒丹”,只是她并不知道黛玉不是生病而是中毒,在两个太医的误导下,根本没有想到要给黛玉服用此药。
而她身上的那颗“百毒丹”,也早在上船之初就被那两个太医借口研究药性借了去,他们说“百毒丹”药性过强不宜幼儿服用,他们要研究一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