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暖玉-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夫人正在贾母处,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也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她的内心很是矛盾,既不想沾贾敏的女儿的光,可又放不下黛玉身份所能给贾家带来的尊荣。但归根到底,还是怪黛玉离开得不是时候,她早已习惯这样的思考方式,不论发生什么事情,若是不如自己的意,那必然都是别人的错。
王熙凤坐在邢夫人下首,她如今怀了身孕,肚子也已经挺大了,贾母自然给了恩典,邢夫人也不敢让王熙凤再给她立规矩了。自从王熙凤给邢夫人暗示过,如果大房没有嫡子,这贾琏的爵位,说不得就要落到二房贾宝玉的头上去了,邢夫人就对王熙凤腹中的胎儿十分看重了,虽说大房已经有了个尤二姐生的庶长子,可这庶子和长子却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王熙凤腹中这个,才是大房的长子嫡孙。
王熙凤凭着腹中的孩子,终于重新在贾家站稳了脚跟,不过也已经不会像以前那般锋芒毕露,事事争先了。如今听了这消息,便笑着安慰贾母道:“老祖宗该觉得高兴才是,世子妃和世子感情这般深厚,亲王妃待她又这般体贴,是世子妃的福气啊,说不得到回京的时候,还能怀个小世子回来呢!”
贾母听了,也笑着点头,不过心里到底还是觉得黛玉和贾家疏远了,有些遗憾和不虞。
贾母兴致不高,精神头便差了,便对着陪坐末座的两个十岁出头的孩子道:“你们世子妃姐姐不得空,为你们洗尘的宴席也还是要办的,就让你们的琏二嫂子来主持,你们兄弟姊妹好好热闹热闹,也多亲近亲近。”
贾宝玉如今已经十六岁了,依然皮肤白皙、脸如满月,脸上的表情也依然是天真得很,此时仍亲亲热热地靠着贾母坐着,眼神灼热地看着下面坐着的两个表弟表妹,道:“老祖宗放心,琳妹妹和冉弟我一见就十分欢喜,便似早就认识一般,自会好好招待他们,让他们就像在自己家中一般自在。”
李琳和李冉齐齐起身谢过,小小年纪,却显得老成得很。
李琳和李冉,是贾母庶女贾秀的子女,为一胎双生的龙凤胎,只贾秀生育时难产,后来虽母子均安,只三人都伤了身子,贾秀几年前便去世了,而李琳和李冉也身体柔弱、三天两头地生病。他们父亲几代单传,只他们两个孩子,去年一病不起,族中与他有隙的族兄就开始打他们家的主意,李父担心两个孩子吃亏,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子女托付给妻子的娘家,也不求贾家能够为两个孩子尽心尽力,只求看在他们带去的大笔财物的份上,将两个孩子养至成年,此后就由得姐弟互相扶持,看他们的造化了。
作者有话要说:前面四章修改了一下,之前把双胞胎老三的名字写错了,双胞胎的名字应该是老二庄爝、老三庄烆,之前写成庄灼了,庄灼应该是淳佑帝的四皇子,人物太多,名字各种取,捣糨糊了都……
希望大家之后看到庄烆和庄灼的名字不会太糊涂……
羞愧败走……
89第88章
王熙凤这几年受了挫折;收敛了之后;作为旁观者,反而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贾家后继乏力的未来。
许是旁观者清;她反而看清楚了;贾母之所以想要给李琳和李冉办这个所谓的接风宴;其主要目的还是在黛玉身上。王熙凤并没有见过贾敏几次;林家回京之后,贾敏和贾家来往并不密切,这和贾母所说;以及邢夫人和王夫人对贾敏的记恨并不相符。王熙凤本以为那是因为贾敏攀上了王府;心气儿高了。后来贾敏病重那年发生的事情;王熙凤才知道,贾母这个所谓最爱女儿的慈母,居然也能够伸长手去算计自己的亲生女儿,为的不过是贾家的利益。所以,说贾母对李琳和李冉这两个庶女的孩子有多少疼爱,王熙凤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王熙凤虽然只见过贾敏几次,但对于这个姑姑却是十分的印象深刻。随着这几年在贾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王熙凤反而越发地想起了贾敏,觉得贾敏才是她真正应该向之学习的人,那么多年无所出,仍然能够占据林家后宅不败之地,凭着一个妾生的儿子,却能够母慈子孝、夫妻和睦,最后还能生下自己的血脉,唯一不幸的,就是身体不好,没能撑到儿子长大成人。
贾敏的印象在王熙凤的脑海里越发深刻,所以并不难发现,李琳的长相,和贾敏竟有六七分相似。
或许该说,贾秀和贾敏都长相肖父,有几分相似,所以长得像其母亲的李琳,才会和贾敏相似。
贾母打得好主意,只要黛玉见了长相和贾敏相似的李琳,再看李琳身体孱弱,无父无母,必定会生出同情心来,贾家就可以以李琳为跳板,和黛玉拉近关系。
所以,贾母的目的没有达成,虽然不想落人口舌并没有取消这个接风宴,参加的人也不过是贾琏、贾宝玉、三春等小辈而已,最多加上如今来贾府越发勤快的史湘云,而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却都是不会出席的。
王熙凤跟王夫人支取置办酒席的银子,王夫人是千般推脱。
王夫人厌恶甚至憎恨贾敏,对这个贾秀,倒是没什么印象,她进贾家们的时候,贾秀虽然还没出嫁,但在府里如同隐形人一般,王夫人对她也就没什么好恶的感觉。
不过贾秀出嫁之后就随着夫君去了外地任职,那么多年来都没和贾家怎么亲近过了,如今托孤时倒还想着娘家了,这在王夫人看来十分的不齿。在王夫人看来,这些都是来扫秋风的穷亲戚,是想要蛀垮贾家这座大楼的蛀虫。本来贾母说要借机请了黛玉来,打好关系让她给贾宝玉求个一官半职的,王夫人好不容易才压下不情愿,勉为其难地答应给李琳姐弟俩办接风宴的。如今计划落空,王夫人哪里还乐意拿银子出来给两个无足轻重的孩子置办席面?
可王熙凤就是不接话,王夫人说了一大通的难处,都被王熙凤顶了回去,王熙凤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往公中贴补钱财了,她的嫁妆,还是留着给巧姐儿的好,巧姐儿不得贾琏喜欢,身子骨也不大结实,她的将来,做母亲的总得好生为她打算才好。
王夫人说了一大通的难处,也没能让王熙凤自告奋勇地接过这权柄,只得十分肉疼地拿出了十八两银子,直把王熙凤气了个倒仰。王熙凤犹豫又犹豫,最终还是没往里头贴钱,随便置办了一下,也就打发了。
王熙凤也不高兴自己往里贴补,随便置办了一下,也就打发了。
王熙凤明白,贾母对李琳和李冉姐弟二人,不过是面儿情,李琳姐弟和黛玉可不同,并不是贾母嫡亲的外孙,贾母可没有那么多的慈悲心肠花在他们身上。不过是看他们有利用价值,才给了几分笑颜色,就算被慢待了,也没有人会为他们抱不平,更何况,她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到底都是王夫人的错不是?
李琳和李冉不傻,看这席面简陋的样子就知道贾家人的态度了,不过看贾宝玉和三春姐妹待他们还算真心,心底虽是委屈,倒也忍了,谁叫他们是寄人篱下呢?再没有办法可讲的。
倒是贾宝玉和三春见了,面上有些发烧,贾宝玉房里是不差金银裸子的,便叫麝月去取了些,将这席面重新置办过了,三春的月例银子并不富余,却也多少取了些表了心意。
王熙凤在旁致歉表无奈,却直把矛头指向王夫人,对于贾宝玉拿钱出来重置席面这种让她下不来台的事情,她也不再似以前那般觉得不平或窝火了,反正说到底,被打脸的,还是王夫人。公中的账上连给亲戚家孩子办个席面的钱都没有,她儿子随手就能拿出一大把的金银裸子出来,这叫人怎么想?
倒是史湘云觉得贾宝玉这样的做法不妥,倒不是她想到了贾宝玉此举是在拆王夫人的台,而是她本能地不喜欢李琳,所以才会不喜欢贾宝玉自掏腰包给李家姐弟办席面的行为。
史湘云如今在贾家的一切活动中,向来是很少缺席的。她的三叔如今对她冷淡了许多,二叔家是乐得她常往贾家来,在两家人的默许下,史湘云和贾宝玉的婚事,已经是□不离十了。
至于王夫人,出了薛宝钗的事情后,也没有立场再来反对贾母的安排,但是这并不代表她就那么乐意接纳史湘云这个孤女,她总觉得自己的儿子配史湘云是委屈了,对史湘云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都不满意。
史湘云并非全然不懂人情世故,也知要和王夫人打好关系,将来和贾宝玉成亲后日子才能好过,可是她的出身和无父无母的背景,却是她自身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
不过,在对待李琳这件事情上,这对未来的婆媳倒是难得的齐了一次心。史湘云是不喜贾宝玉总是前前后后围着李琳“琳妹妹、琳妹妹”的亲近讨好,王夫人是不喜李琳那和贾敏相仿佛的“狐媚子”长相。
比起妹妹的这种待遇,李冉倒是要过得轻松许多,毕竟比起李琳来,王夫人和史湘云都是宁愿贾宝玉和李冉相处的,就连贾政,也觉得贾宝玉和李冉在一起读书习字,总比混迹女儿堆的好。
李冉年方十一,要进贾家的族学读书,贾宝玉自告奋勇陪了他去,生怕他受了欺负。贾宝玉已经十六岁了,在族学中,绝对是属于年纪比较大的人之一,在一片“宝二叔”的招呼声中,贾宝玉依然坦然无比。
贾宝玉觉得,李冉是极聪明的,却又并非迂腐地满脑子功名利禄的俗人,又因为年纪小没长开,看起来眉清目秀,粉面朱唇,因着娘胎里带来的弱症,便有些羞怯柔弱之态,这也让贾宝玉对其份外照顾。
李冉于八股文章上,和贾宝玉一般不屑一顾,只爱做些诗词。一日默写得词一首,叫贾宝玉看了似痴似狂,莫名其妙地大哭一场,自此更是将李冉引为知己,恨不得日夜相处,也确实常常抵足而眠。
李冉道此首词并非自己所作,却又说不出出处,只说自打自己记事起,脑海中便已有它。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注1
贾琏一次听得此词,只觉是说不出的讽刺怪异,又似暗示着什么,让他有种不祥的感觉,李冉小小年纪,如何有这般对人生的愤懑和失望?
不过贾琏向来对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不感兴趣,看着贾宝玉和李冉,想着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如何会有这般经历?大约也是从哪里听来的罢了,随即也就丢开了不管。
李琳早就知晓弟弟无心科举,小小的孩童,却有种“功名利禄皆是尘土”的宿命感,为了此事,他们的父亲不知生过多少回气,担了多少次心,可到死也没能扭转他的想法。如今李琳看李冉和贾宝玉相见恨晚的样子,只能苦笑。只叹李冉不明白,他和贾宝玉不同,贾宝玉有家人护着,有公府的门第撑着,便是碌碌无为一辈子,也可以不愁吃穿,过得没心没肺。可他们姐弟不同,寄人篱下,未来在哪里,根本连看都看不到。她算是看出来了,当初他们姐弟二人携家财入府,将来时断无可能叫贾家吐出来的了,等他们姐弟二人成年了,难道还能赖在人家贾家一辈子不成?无财无势的,他们将来该怎么办才好呢?
李琳对未来的茫然,让她越来越沉默内敛,轻易不出房门,便是和三春在一起,也绝不多话。
贾母和王夫人也乐得李琳省事,反正有个李冉让他们对外做脸面,谁又会知道李琳在深宅后院是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大家只要知晓贾家仁厚,善待遗孤就行了。
王夫人只要不见到李琳那张肖似贾敏的脸,她对两姐弟的厌恶感,也就没那么重,也不会特意去找麻烦。更何况,她如今也没什么心思来关注李琳和李冉姐弟俩的事情,她如今正为了贾圆春的处境焦心不已。
90第89章
王夫人不仅为贾圆春的处境担心;更为自己妹妹一家的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而愤恨不已。
王夫人本来打算让薛宝钗给贾宝玉做二房;谁知薛宝钗知道之后,觉得受了羞辱;转而进了敏靖郡王府做了侍妾。如果薛宝钗去的是别的任何一个王府;王夫人都不会觉得有那么愤怒;可是敏靖郡王;那可是她王夫人的女婿啊,薛宝钗到底是有多下贱,才要去抢自己表姐的丈夫呢?
自薛宝钗进了敏靖郡王府;王夫人就百般要贾圆春恶整她;好好教教她;她们贾家不是那么随便就可以挑衅的。
可是,薛宝钗虽然只是一个侍妾的身份,但是她本身就极有心机,而且从进府就对贾圆春抱有十二分的戒心,所以,贾圆春几次算计,都被她躲了过去。而且,她手里有钱,在跟庄炜报备过之后,更是借着庄炜的势将薛家的产业,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说薛家还有薛蟠这么个男子在,可薛宝钗几年来管理着铺子和生意,到处都是她安插下的人手,薛蟠不学无术,根本压不住下面的掌柜的,薛姨妈虽然觉得家业本该是儿子的,出嫁的女儿不该再插手,可是她也不懂这些,想要帮儿子从女儿那里要回这些权柄,根本就是有心无力。而且,因为薛宝钗进敏靖郡王府的事情,薛家和贾家更是撕破了脸,薛家如今还要靠着庄炜,所以薛姨妈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薛家的产业被薛宝钗牢牢地把持在了她的手中。而薛蟠,反正妹妹也不短缺他的花费,又不用去看那烦人的账册,便觉得,这产业掌握在妹妹手里也没有什么,更何况妹妹手里有钱才好行事,笼络好了郡王爷的妹夫,薛蟠觉得比什么都重要。薛蟠觉得,权有时候真的比钱好用,否则他们家那么富有,怎么在王子腾舅舅没了之后,薛家就成了别人眼里的肥肉了呢?
薛宝钗手里有钱,又很懂得收买人心,所以就笼络了不少的人,更兼之郡王府里不少的侍妾都是数年无所出,对贾圆春哪里会没有怀疑?更有那对贾圆春恨之入骨的,被薛宝钗利用来对付贾圆春,让贾圆春自顾不暇,再也分不出太多的精力来对付她。
薛宝钗貌美又有眼色,更能提供庄炜大笔的花费,让自从被淳佑帝冷落之后进项少了许多的庄炜不必为了再也撑不起原先的排场而尴尬。
所以,庄炜难免就多宠薛宝钗几分。
数月之后,薛宝钗怀了身孕,更是让庄炜欣喜若狂,对薛宝钗另眼相看护得死紧,并且做出许诺,若是薛宝钗一举得男,就为她请封侧妃——原来的明侧妃,被薛宝钗揭穿她之所以不能生育是贾圆春动的手脚,从而和贾圆春彻底对上,后来被贾圆春在吃食和药里动了手脚,香消玉殒了。
薛宝钗不仅借贾圆春的手,帮她清理出了一个侧妃的位置,更是悄悄地掌握贾圆春给明侧妃下药的证据,有了这样一个把柄在手,她以后不论要做什么,都不必再怕贾圆春了。
贾圆春知道后,冲过去亲手杀了薛宝钗的心都有了,好在还没丧失理智到这种地步,但面对薛宝钗时脸上的笑容已经是掩饰不住的僵硬了。
薛宝钗越发小心,在她还没有在郡王府里站稳脚跟的时候,还不适合把贾圆春拱下台,所以她也不敢过分地刺激贾圆春,就怕贾圆春发起疯来跟她闹个两败俱伤。
薛宝钗本就是个擅谋的,但是像现在这样每天每天不停息地算计,做任何事情都要在心里过几遍的日子,却是真的很累,但是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哪怕明明是“高处不胜寒”,她也绝对不会认输。
薛宝钗开始深居简出,她很清楚腹中这个孩子,是比她自己还重要的存在。
庄炜之所以对薛宝钗这一胎看得这般重,自然是有原因的。庄炜本是皇长子,他的孩子也曾经是淳佑帝第一个孙子,是皇长孙。但是,如今他曾有的一子一女都已经先后夭折,此后再无儿女降生,庄炜如何能够不着急?
最重要、也让庄炜最无法接受的是,太子庄焰就快要做父亲了!
太子庄焰,三年前便由皇后亲自选中了当时还是户部侍郎的禹茂州的嫡女禹芳青,后来林海致仕,禹茂州继任成了户部尚书。只可惜,禹芳青后来因为祖母去世,去年才出的孝。而从淳佑帝和皇后并没有让庄焰另娶她人,就能够看出来对禹芳青还是十分看重的。而庄焰本身或许是和诚恪亲王府走得近的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边也没留什么侍妾丫鬟的,和禹芳青成亲之后,对其也是十分敬重和喜爱。而禹芳青在过了年没多久,就曝出有了身孕,可把淳佑帝和皇后高兴坏了。
如今淳佑帝膝下除了二皇子庄炘所出的三个公主,还没有一个皇孙呢。
所以,庄炜十分期望,薛宝钗能够生下儿子来,如此一来,他的儿子还是皇长孙,依然可以压庄焰一头。
而贾圆春,是决不允许薛宝钗生下这个孩子的,所以她一面想尽办法要除掉薛宝钗腹中的胎儿,一面又生了借腹产子的心思。
过了这么多年,贾圆春已经明白自己恐怕是不能生出孩子来的了,与其严防死守不让府里的其他女人生孩子,早晚有一天会暴露的,倒不如找个自己能够控制拿捏的人来生个孩子养在自己的名下。这个人选,首先身份决不能太差,丫鬟宫女的根本不必考虑;其次要对自己忠诚,决不能是个有野心的,一个薛宝钗就搞得她焦头烂额,要是再来一个,贾圆春是绝对扛不住的了。
思来想去,贾圆春把注意打到了自己娘家的几个妹妹身上。贾圆春从不怀疑自己对娘家的影响力,对几个妹妹来说,自己也是积威甚重的,要拿捏控制住她们,还是能够的。
所以,贾圆春便邀请了姐妹几个到王府来玩,顺便亲自观察一下几个姑娘的人品性格。
看来看去,贾圆春觉得迎春最是适合,因为她的性格最是木讷绵软,也最好拿捏。不像探春,虽是他们二房的,颜色也更佳,但是她的性格更好强一些,这样的人,进了王府,难保不会像薛宝钗一样,生了不该有的心思。至于惜春,则还是一团孩子气,性子里又有些清冷,若是控制不好,易生事端。
贾圆春心里有了主意,便跟王夫人说了,并且暗示王夫人,多给迎春从贾母那里抠些东西出来做陪嫁,反正迎春那软绵绵的性子,这陪嫁进了郡王府的门,也就等于是贾圆春的了。
贾圆春如今手里没钱,赏赐下人的时候竟比不得薛宝钗一个侍妾大方,她也是死命地朝王夫人要银子,可王夫人也拿不出许多来。
王夫人如今虽然管着家,贾家的生活奢华非常,王夫人的感受最是直接,公中的收益已经入不敷出,而她又没有办法缩减开支,只能死撑,又不想像当初的王熙凤那般拿自己嫁妆贴补,除了在贾母面前哭诉从贾母私库中得了些补贴外,她还动了放印子钱的念头,不过这生意才开张,那头就让官府给抓了,好在只折了心腹周瑞家的女婿进去,被判了流放,而并没有牵扯到王夫人身上。王夫人为了安抚周家,狠狠地出了次血,给了周瑞一家好多银两,这印子钱没得利,反倒亏了不少,王夫人也不敢再干,只能看着贾家的账面干着急。她倒是有心叫王熙凤再出头,不过王熙凤如今看开了,生个儿子才是她目前最要紧的事,故而怎么说都不肯,只顾着养胎。
贾琏和王熙凤之间原本冷若冰霜的关系渐渐缓和,在贾琏二房尤二姐生下庶长子没多久,王熙凤也怀了身孕,看他们夫妻俩的样子,对这个嫡子颇为期待,十分小心地养着。
贾圆春听了王熙凤不仅不肯帮王夫人的忙,而且还怀了孩子,这让生不出孩子来的贾圆春心里不由得扭曲了一下。更是和王夫人商量着,这次迎春的陪嫁,除了贾母那里要多抠些东西出来,大房那里也不能放过,尤其是王熙凤那里,可以利用邢夫人的贪心,叫她去和王熙凤闹,要王熙凤给迎春添妆,若是能从王熙凤的手里抠出东西来自然最好,就是不能,也不能让她那么安稳地养胎。王夫人本来就觉得大房最好断子绝孙,这样她的宝玉才能够出头,所以对贾圆春的计划,那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
王夫人回到贾家就跟贾母说了贾圆春的打算,贾母沉思片刻,终于也是默许了。虽说贾母自小培养三春姐妹,也想着让她们嫁个好人家,能给贾家带来一些富贵,但是迎春和惜春毕竟只是庶女,太高的人家是攀不上的,嫁得低了,贾母又舍不得这些年来的教育培养,所以几个姑娘本来都该说亲了,也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定人家。
如今贾圆春有意要用迎春固宠生子,贾母也只能同意。如今贾家身份最高的,也就是贾圆春了,这若是让薛宝钗一介商女给踩到头上去,贾家就面子里子全没了。而迎春的个性,这些年来也不知怎地就是转不过来,木讷绵软,虽不至于连个下人都敢踩到她头上作威作福,可也没有当主母的才能。与其让她嫁给人做正妻也把不住夫家,倒不如去帮衬贾圆春,姐妹一场,贾圆春养了迎春的孩子,也肯定不会亏待这个妹妹,让其安安稳稳地过上一辈子,也算是好的了。
王夫人和邢夫人说了,邢夫人自然是无有不允,迎春能进郡王府给郡王爷生孩子,在她看来可是不小的造化,将来她也能过一把郡王世子外祖母的瘾呢。
贾赦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王熙凤虽然觉得有些不妥,可她如今被大夫告诫说是早年伤了身子坐胎不稳,是半点不敢大意马虎,自然也就顾不上迎春的事情了。
就在王夫人千方百计想从贾母和王熙凤手里抠东西给迎春做陪嫁,拐个弯给自己女儿送钱去的时候
91第90章
“姑娘;你可千万要把握这次的机会,如果说这个世上还有谁能够救你,就只有世子妃一个了。”司棋也知道,作为一个奴婢,她实在不应该这样想,可她真的是对她家姑娘“怒其不争”,都到了攸关终生幸福的时刻了;还是软绵绵一团,没个主意。
迎春的脸色这几天都不好,从贾母想要送她进郡王府的消息悄悄传播开始,她就已经在为她的将来担忧了。
迎春总觉得自己是几个姐妹中最不出挑的一个,也许也会是嫁得最差的一个;但她不在乎,她本来就只希望可以嫁去一个普通的老实人家,安安生生地过一辈子。而家世差一点的人家,家里面的人际关系或许也会更简单一些,不至于像贾府这样,人人都似乎有着百般的算计,人前人后几张面皮。可是,她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最先被算计上的,居然就是自己。
难道,她竟然要搅进贾圆春和薛宝钗的斗法了吗?
她只要一想到上次和探春、惜春去郡王府时,贾圆春带着她们在院子里碰见薛宝钗时,两人那一番夹枪带棍、暗藏刀锋的对话,她就觉得不寒而栗。
迎春惨笑一声,道:“把握机会?怎么把握机会,难道我还能求着世子妃,不要让老祖宗将我送人吗?”
司棋急道:“为什么不能?就算是死马当活马医,也得试一试吧?若是成了,自然逃出生天,就是不成,想必世子妃也不会随便对旁人说,姑娘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司棋是真的为迎春着急,她这样的性子,夹到贾圆春和薛宝钗两人之间,哪里还能有什么骨头被吐出来的?
说起来司棋真不是个合格的丫鬟,若是在旁人处,她这样的大概也留不久,可迎春身边若不是有了她,还不定被别人欺负到什么地步呢。这丫头是个一根筋的,认定了的事情,撞了南墙也是不回头的,她既然跟了迎春,就不会生了攀附旁人的心思。
迎春讷讷道:“我……我看机会吧……”
司棋见了,知道这对迎春来说已是难得了,但迎春十有□到时候又要退缩的了,说不得还是得靠她这个丫鬟见机行事了,就算是逾矩了,也顾不上那许多了。大不了罚月钱、打板子,总比让她家姑娘折在自家姐妹手里的好。
司棋为迎春担心的时候,王夫人也拉着探春面授机宜。
王夫人对贾敏的恨已经成了一种魔障了,所以根本见不得黛玉好。这次黛玉突然下帖子找了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和李琳几个姑娘去城外庄子上玩儿,王夫人觉得机会来了。
诚恪亲王府是大靖朝一等一的王府,便是王夫人身为郡王爷的岳母,以及本能的对于和黛玉有关的人事物的反感,也不得不承认,诚恪亲王府是她想要攀附却攀不上的。
不过,眼前却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她眼前。
探春见王夫人难得地笑得一脸慈爱,心里却不禁打了个突。
“二丫头,来,坐。”王夫人拉着探春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愤愤然地想到,果真是那个狐媚子赵姨娘的种,长得确实娇艳得很。
想到赵姨娘,王夫人的手上就不禁用了力,探春被抓得手疼,却不敢吭声,只喊了一声:“太太。”
王夫人反应过来,松了手,见探春手上被她抓出了个淡淡的红印子,脸色微微一哂,见探春面无异色,有些满意,却又觉得探春小小年纪忍耐心那么强,未免显得有些心机重了,当真是矛盾得很。
王夫人接着道:“我们二丫头长大了,快要及笄了,也该说人家了,这般漂亮,也不知便宜了哪家小子去。”
探春面露羞涩地低下头去,心中却是如同惊涛骇浪一般,觉得王夫人此次所图非小,只要一想到迎春的事情,探春就越发觉得背脊发寒。
王夫人没有察觉到探春的异常:“其实我也知道,你们这几个小姑娘,心里都是极羡慕你林家表姐的,由军船接送入京、上皇亲自出席婚礼、及笄礼还是由皇后做的正宾……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呢?”别说这些小姑娘了,便是她们这些已经为人母、甚至为人祖母的,心底也不是没有羡慕过的。
探春姐妹几个也确实曾经谈论过黛玉,对其自然也是羡慕的,可以说满京城的大姑娘小媳妇的,就没有不羡慕黛玉的。
所以,探春也没必要否认,轻声道:“世子妃确实好福气。”
王夫人要的就是探春的这句话,眼底喜色微露,用一种蛊惑的口气,问探春道:“那你想不想……也争一争那好福气?”
探春心下一跳,口中却道:“太太取笑我,我哪有这样的福气?世子妃的人品家世,都不是我能比的。”
王夫人微微冷哼一声,道:“她的福气哪里是因为什么人品家世?皇家会对她另眼相看,不过是因为她是诚恪亲王府的世子妃,面子是给诚恪亲王的,可不是给她这个小丫头的。说到底,她能够幸运地成为世子妃,不过是因为她的命格,能够给亲王妃带来子孙运。要不是高人说了,娶她做儿媳妇,亲王妃就还能生下一对双胞胎,她怎么可能四五岁就嫁进王府了呢?”这件事情,属于皇家秘辛,王夫人也是从贾圆春那里听来的。
对于这一点,王夫人坚信是贾敏暗地里动的手脚,而不是黛玉天生命格尊贵。而打知道这一点之后,王夫人就无比后悔,如果她当初也找个高人放出风声说贾圆春若嫁给诚恪亲王,必能为其生下儿子,看上皇对诚恪亲王子嗣那般关心,说不定如今她的圆春的孩子,也能被封为嗣王了,可比现在作为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