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末世到1973-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丰城大学和丰城各个中学,为顺应这次高考举办了补习班,袁珊珊去听了两回,还是自己回来看书吧,这其中,看医书还占了不少时间,倒是袁卫彬和陆睿明很认真地跑了好几回。
  “姐,你知道我碰到了谁?”有天从补习班回来,袁卫彬神秘兮兮地跟他姐说。
  “谁?没想到会碰上的人?”袁珊珊起初没在意,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不确定道,“不会是挨过你打的韦建明吧?”
  “就是他!”袁卫彬叫道,“不过根本没敢往我这里凑,而且补习班里也有人认识他,一叫出他名字,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居然也厚着脸皮留下来了。”
  袁珊珊也奇了:“那曹美琴孩子应该生了吧?能同意他参加高考?”照她看来,曹美琴绝不可能有让他脱离的机会的,一旦真让他高中离开了丰城,以后再想拴住这人可难了。
  “当然生了,”袁卫彬叹气,离他们上回看到大肚婆,这都快一年了,再不生出来要出人命的,“生了个女儿,不过听别人说,之前他们家成天吵架,有时候还打起来,现在不知道了。”
  “少管人家闲事。”袁珊珊伸手弹了弹袁卫彬脑门,一点不关心这两人会如何,让袁卫彬也不用把心思花在这种人身上,不值得。
  12月10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袁父徇私了一回,找秘书安排了辆车子,特地用车将家里的三个考生送去了考场,三人的考场正好都在丰城大学里。
  怕姐弟俩,特别是年纪最小的陆睿明会紧张,一路上袁父并没说太多有关考试的事,只管让他们轻松上阵,等中午再接他们出去吃饭。
  目送三人进了考场,袁父才转身上了车,回去上班。


第73章 
  于是,袁父全程服务; 连着两日心思都扑在自家高考的三人身上; 单位里的同事也知道这情况; 儿子女儿都参加高考了; 如果能一起考中成为大学生,不要太有福气。
  第二天下午,袁珊珊先出了考场,在外面等袁卫彬和陆睿明,经历过后世高考; 又经过了充分的复习准备,这次考试对她来说并不难,再说她又不是只有高考一途,所以相对于别人; 她显得十分轻松; 还提前交了卷子,站外面等人,让监考老师都对她报以异样的目光。
  终于铃声响了,分别从各自考场里出来的袁卫彬和陆睿明; 第一时间先在外面找袁珊珊的身影,看到后眼睛一亮; 笑嘻嘻地跑了过来,一起有说有笑地往外走; 与等在外面的老爸汇合。其他考生; 有愁眉苦脸的; 有对完答案露出庆幸的笑容的,各不相同。
  到了校门口,没看到熟悉的车子,反而看到停在门口的一辆军车,车里钻出一个高大的身影,朝三人挥手:“快过来,伯伯今天赶过来犒劳你们。”
  看到钟洪亮三人都挺高兴的,大家都忙,特别是钟洪亮又长驻军区里,难得出来一趟,没想到这回特地为他们而来,忙走了过去,袁父也在车上等着他们,等三人上了车,司机发车驶离了校门口。
  这一幕自然被不少考生看到,有羡慕的,有酸溜溜的,韦建明也是现场目睹者之一,之前袁父单独过来接送他也有看到,眼神晦暗不已,如果当初他选择的不是曹美琴而是袁珊珊,那如今他也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了吧,而不用像现在费尽心思才让曹美琴松口同意他参加高考,能不能成功在此一举。
  不!他一定能考中的!
  钟洪亮早让跟来的警卫员在国营饭店订好了饭菜,过来接了人后就直奔饭店,好好地大吃了一顿,钟洪亮也没问他们考得怎样,能不能考中,只管让他们放松,开开心心地就好。
  回家后,袁父问孩子们想去哪里玩,他掏钱,可袁卫彬和陆睿明挠挠头想了半天,说:“还是在家吧,这么大冷的天,去外面也是挨冻。”
  考试前一直盼着早点解脱,可等真的考完了,却有种空虚的感觉,不知道要干啥了,想来想去还不如猫在家里烤火。
  袁父也没勉强自己孩子,第二天从外面搬回一台黑白电视机,把袁卫彬和陆睿明乐坏了,袁珊珊看着对她来说不过巴掌大的屏幕的黑白电视机,不知该摆出什么样的表情,要她说,她其实真不稀罕,可袁卫彬和陆睿明就知道了,这玩意儿如今稀罕着呢,搬回来后这两个就成天霸着电视机了,袁卫彬的小伙伴们因为这个也常过来窜门。
  关于报考什么大学的问题,袁父没干涉过多,因为信任自己孩子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而且作为干部,他也清楚如今国家正是最需要人才的时候,等到录取的时候会有很大可能不是按照志愿来的,而是将符合要求的考生录取到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上。
  陆睿明早由陆正农决定好了,就报考丰城大学,年纪太小,陆正农也不放心让他单独出去。
  袁卫彬可不愿意与姐姐离开太远,非要报考同一所大学,不然的话也要在同一座城市。
  袁珊珊原来不想离开她爸太远,可袁父却不愿意自己成为束缚儿女的理由,再加上袁珊珊之前在外行走了几个月,觉得出去走走也很不错,所以把目标放大到了京城,于是,袁卫彬当然紧随其后,还跟陆睿明商量,让他以后考研究生考到京城去,反正在他看来,陆睿明应该是跟陆伯伯一样走学术的道路了。
  志愿上只能报三所学校,袁卫彬填的学校跟他姐一模一样,只有专业不同。袁珊珊不知道,远在济口村的许言森,志愿上填的学校,也和她一模一样,这其中的原因,就不得不问她身边的小叛徒了。
  没等成绩下来,袁珊珊就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又去了省城。
  袁父也是赞同的,在他看来,女儿高考绝对没问题,那么年后不久就要去学校了,能跟在师父身边学习的时间也不多了,这时候应该在师父身边多陪陪。
  袁珊珊对自己的成绩并不太多关心,考完了就像完成一样任务似的,到了省城周老爷子身边,很快进入了原来的角色。知道老爷子的小徒弟来了,一些需要针炙的病人又开始约了上门,半年多没见,小徒弟下手还是那么稳,被她针炙一次身体总觉得舒服了不少。听说小徒弟之前参加了高考,有些人还遗憾等袁珊珊去上大学,他们这里可少了个针炙高手了。
  袁珊珊不关心,可袁父当成大事来办,密切关注有关部门的动静,并且还和许父保持了紧密联系,这两个家长一样的心情,都关心自己孩子考得怎样。
  也因此,丰城的高考成绩下达到本市的时候,袁父已经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来自省城的消息,许父拔给袁父的电话里高兴地向袁父祝贺:“你家丫头这次可以的,我一看到成绩吓一跳,这丫头闷声不响的,考了全省理科第一名,幸好我家那小子不在本省参加考试,否则肯定被这丫头甩后面去了,哈哈,老袁你等等,我马上让人去周老爷子那里告诉丫头一声。小彬这次考得也不错,就这排名,我看上大学是稳当当的,老袁你以后就等着享三个子女的福吧。”
  许父这一点还是羡慕的,他膝下就一个儿子,可老袁有三个啊,而且这三个每一个都很争气。
  袁父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不过电话里还是要谦虚一下的:“哪里哪里,珊珊她运气好,要是言森回来考,我家丫头说不定就拿不到第一名了,对了,邻省的消息还没打听到吗?不过老许不用担心,凭言森的成绩,不是第一也是第二。”
  两个家长电话里互相吹捧了一下,挂完电话后还是止不住笑意,他接电话时的笑意传出了办公室,大家早猜出了电话里说的什么内容,等他出来后一问,虽然有心理准备了,还是大吃一惊,老袁家的姑娘居然考了全省的理科状元,儿子考得也不差,纷纷向他道喜祝贺。
  韩瑞自袁珊珊来省城后,就爱窝在老爷子这边,一场高考,好像将他的精气神都抽走了,一动也不想动,于是,等许父派了人过来报成绩时,韩瑞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袁珊珊,他很想摇晃袁珊珊的肩膀问她,你还是不是人了,现在只希望他的成绩不要太难看,否则一定会挨爸妈的批的,他们会说,没看你小师叔学这么多东西,还考了省状元,你呢?他几乎可以预见到他们会这么说!
  许父挂上袁父那边的电话后,转身又打去了济口村生产大队,等了半天许言森才被人找到来接电话,许父中气十足地说:“你袁叔家的珊珊丫头考了省状元,你要是没拿到状元,你老子我以后都不好意思见你袁叔了。”
  “真的?珊珊是省状元?”许言森的关注点稍稍有点偏差,电话里惊喜道,知道珊珊很厉害,可这成绩还是叫他惊喜不已,“我知道珊珊会考得很好,不过没想到这么好!”
  毕竟不是自家儿子拿了状元,所以许父比许言森要冷静一些,听到对面儿子惊喜的声音,咀嚼出了点不一样的味道:“小子,你对你袁叔家的丫头这么关心?比自己拿了状元还要高兴?”他几乎可以想像出,如果是自家儿子得了状元,他会是什么样的情景,虽然高兴,但不会过于外露,“你老实跟爸说,是不是看上你袁叔家的丫头了?”
  “爸……”许言森刚刚的兴奋劲顿时先被拔到了一边,硬着头皮说,“爸你不是说让我自己决定的吗?”回家时不是没谈到过这个问题,许言森还是争取了一把的。
  许父佯作不高兴地哼哼了两声:“珊珊这丫头当然是好的,可你小子太没用,这心思存多久了?一起插队了这几年,居然没让人家丫头点头?”
  许言森在电话这边尴尬地摸摸鼻子,继续硬着头皮说:“爸,你先别跟妈说好不好,这事让我自己解决好吗?”他不愿意依靠长辈来推动此事,而是希望能在珊珊心甘情愿地点头后,再由两家长辈出面,那是最圆满的,当然现在他和珊珊之间还有不少问题需要面对解决。
  “没用!”许父哪里听不出,这小子一头栽在袁家丫头身上了,在他看来,由长辈出手撮合,是非常简单的事,两家知根知底,小辈也是一块儿长大的,互相结成儿女亲家,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你最好赶紧给你妈领个儿媳妇回来,不然你妈可不会放过你。”
  “知道了,爸。”许言森无奈应道。
  “自己盯着点成绩,上心点,年底回来过年。”然后“啪”,挂了。
  出了这屋子,许言森心情仍旧是愉悦的,省状元啊,千军万马中才独此一人,他也为袁珊珊骄傲,回知青院后将此事宣传了一下,让几个在等高考成绩的知青羡慕不已,催促许言森赶紧想办法打听他们的成绩。许言森嘴上应着,转身骑了自行车去坡头村报信了。
  消息飞快在坡头村传开,好多人不敢相信地确认了好几遍,才敢肯定这消息是真的,对于山里的老百姓来说,能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惊天大喜了,可袁珊珊那是省状元啊,比普通的大学生更值钱。
  什么?你说袁珊珊是城里的姑娘?啊呸!人家小袁好歹在咱坡头村待了好几年,也算是半个坡头村人了,没看还时常捎信来,过年的时候托许言森大包小包地捎了多少东西来。
  罗婶跟自己闺女考上大学一样高兴,逢人便说,郑常有和罗长树也觉得脸上有光,不管怎么说,袁珊珊的确是在坡头待插了好几年的队,上面提起来谁不知她是坡头村的知青,郑大奶奶祖孙俩就更是乐开了怀,罗婶跑过来向郑大奶奶道喜时,郑大奶奶都笑出了泪花。
  “这姐弟俩都会是大学生了,咱军军也不差,大婶子的福气还长着呢。”
  郑学军替珊珊姐和彬彬高兴,自己考完后跟许大哥对了答案,许大哥说他没问题,郑学军也很期盼,但成绩一日没下来,他还是有些担心的,也不希望别人说他轻狂。
  “对了,我刚问过小许了,他说今年也要回去过年,我回去准备点东西,让他给捎带回去,小袁他们在城里,不能常吃到我们这里的山货了。”罗婶想起这事,又赶紧回去忙碌了。
  郑大奶奶让孙子也赶紧收拾一些,之前虽邮寄过,可肯定撑不到过年的。
  孟佳华与赵洪军他们羡慕不已,早先他们看袁珊珊姐弟俩一直没放下学习,心里是佩服的,但那时怎么想到还会有恢复高考的一天,他们托许言森的福有幸早一步知道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相比其他大队和其他县里的知青,准备的时间多一点,可成绩没下来心里就无法安定下来,能不能离开这里回到城市,全看这一举了,纷纷托许言森赶紧打听成绩,于是许言森带着这一任务,又马不停蹄地往县里赶去,他也希望早一日知道成绩。
  陶大姐碰到急匆匆的许言森,从他这里得知袁珊珊姐弟的好消息,也替他们高兴,回去和自家爱人一说,夫妻俩谁不羡慕,这样的人家里背景不差,自己又争气成为大学生,以后前程似锦,当初选择交好他们没错的。
  安平县的成绩也很快公布出来了,并迅速下达到各个公社与大队,许言森荣获全省理科状元称号,继袁珊珊之后成为众人恭喜的对象,许言森这时也才一颗心落下来,对于考中他有把握的,但在听到袁珊珊成了状元后,他又担心自己落后于珊珊,这下可以松口气了。
  袁珊珊不关心自己成绩,因为知道肯定会过,却很关心安平县那边的情况,知道自己的成绩后,过了两天,她往坡头村和济口村分别打了电话。坡头村是罗长树接的电话,一听到是她先是向她祝贺,然后不等袁珊珊问,就把这次坡头村和安平县的情况告诉袁珊珊了,与别的生产大队相比,坡头村参加高考人员的成绩总体来说非常不错。
  “济口村的小许,这回跟小袁你一样,是我们省的理科状元,然后咱们村考得最好的,就是你郑大奶奶家的军军,在咱们安平县是理科的探花,这孩子像他爸,”罗长树欣慰道,“唐芸报的文科,是县里的第十名,我家那丫头差了点,是二十八名,不知道这丫头能不能录取呢。”
  县里成绩公布出来后,罗晓桐特地抄了一份回来,所以罗长树对各人的成绩非常清楚,将其他人的情况也说了一下,除了唐芸外,刘志诚、赵洪军和孟佳华也闯进了前五十名,姚海波因为这段时间常住坡头村,也被罗长树当成本村的了,他差些,掉出了前五十,不知能不能考上。
  还有个叫吴威的考得也不错,除了知青外,本村也就只有他女儿参加了,罗长树也觉得有点丢脸,只可惜不是所有人家都会送儿女念书的,能读到初中毕业就算好的了,所以虽然平时觉得这城里知青下地干活不怎样,可一考起试来就显出差别了,也许这回的情况能让村里改变一下观念,就像他出去,碰上的村民都向他道喜,家里要出个大学生了。
  罗母之前还埋怨女儿自说自话地辞掉了铁饭碗,现在一看这成绩以及村人的恭喜,心里的气总算消下去了,闺女又给她长面子了。
  打到济口村的电话自然是找许言森接的,两人互相恭喜了一下,许言森又说起各人的成绩,排在前面的人还好,只要政审过了关基本没问题,可排在稍微后面一点的有点悬,不过有的人已经准备来年再考了。
  “等体检完我就回去,等过了年再回来把手续办一下。对了,坡头村那边好几户人家托我带山货给你,我回去了就给你送去。”
  “好。”
  韩瑞的成绩不算太差,但说好也排不上,袁珊珊就看到大师兄快要替韩瑞着急得上火了,泡了去火的茶:“大师兄别担心,这一次不行不还有下一次,要我说干脆准备下一次好了,下一次考得好一点,报个更好的学校。”不比吊尾车来得好。
  韩父心情一下子平静了好多,赞许道:“不错,小师妹你说得有道理。”旁边韩瑞哀怨地看向他小师叔,小师叔这回可把他坑苦了,他不想再经历一次高考啊,可他爸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第二天火气就下去了。
  过了几天袁珊珊便从省城回去了,也要参加体检。
  丰城除了袁珊珊出了回大名外,陆睿明同样也备受瞩目,全丰城市,数学就两个满分的,包括附加题,其中一个是袁珊珊,另一个就是他这个今年丰城年龄最小的考生,再一打听,人家是丰城大学陆教授的孙子,难怪如此。
  袁卫彬也得了整个丰城理科的第十名,这含金量比唐芸的全县第十名还要高一点,可把袁父乐坏了,也是一帮同事和周边街坊羡慕的对象。


第74章 
  体检过后没多久; 许言森也回来了; 因为帮袁珊珊姐弟捎了东西; 所以电话里商量了一下; 让许言森不必特意跑一趟; 等火车停靠在丰城站时; 她和袁卫彬去站台上取; 许言森没有不应的。
  在站台上等到的不止许言森; 还有一同回来的杨虹。
  袁珊珊早听说了她也参加了这回的高考; 成绩处于中偏上的,也许曾经的七沟村经历让这姑娘成长了起来; 这次高考拼了全力; 所以这回的杨虹,比袁珊珊上次看到时还要瘦。
  “珊珊,还没来得及向你说声恭喜,还有小彬,也恭喜你考得好成绩,我帮你们一起提行李吧。”
  “好,也恭喜你。”
  接过许言森提下来的大小包裹; 等他回到火车上,火车再开出丰城站; 三人才一起离开站台。
  帮袁珊珊将行李送到她开来的车上; 双方客气地道了谢; 杨虹便转身与她爸妈一起离开了。
  杨虹爸妈不时地回头看看那对姐弟; 看他们上了车将车开了出去; 跟女儿一打听,才知道是最近丰城高考出名的省状元,跟女儿既是同学又是一起插队的知青,便叫女儿邀对方来自家作客。
  杨虹心里苦笑了一下,她的事情向家人瞒得死紧,她和袁珊珊,也回不到过去单纯的相处形式,她依旧感激袁珊珊,不是她的帮助和激励,自己不会有如今的新生,也许依旧过得浑浑噩噩,但面对袁珊珊,她自惭形愧,也没脸皮再凑过去。
  杨虹用其他的话题扯开去,杨父杨母也没多想。
  袁珊珊一路开回去,遇到杨虹的事也没在她心里掀起多少波澜,其实以后各奔前程,会碰面的机会极少。
  到家的巷子里,又碰到了从隔壁出来的孙美红,之前看到袁珊珊会趾高气扬的孙美红,在袁珊珊成为高考状元以及这两天开着车进进出出,孙美红眼睛简直要喷火了,为什么人跟人就这么不相同?以前没下乡前明明没比自己优秀到哪儿去,如今不就是仗着一个好爸,整日在她面前耀武扬威,气死她了。
  可惜袁珊珊和袁卫彬如今对她理也不理,袁珊珊更是把车尾气留给了她,气得孙美红在路边指桑骂槐,没过多久又被孙父给呵斥走了。
  袁珊珊对孙叔夫妻没有意见,从车里翻出一小袋山货,看里面没其他要紧的信件等物后,递给了孙叔,孙父要推辞,哪有这脸皮收下,袁珊珊不在意道:“是给孩子吃的,孙叔可别推,你没看我车上还有。”
  回家后,孙父夫妻俩看着这包山货,越发觉得无地自容,原以为让女儿接孙父的班,有了正式编制女儿的脾气会收敛点,可他们想岔了,看看这打扮得妖里妖气的,下了班也不知道着家,自己生的闺女也不知道照顾,甩手就丢给他们二老,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分开这些年孙美红的性子会变得这么糟糕。
  “她大了,我们也说不得了,老大那边来了信,不如我们今年带上莉莉去老大那里过年吧,让那丫头自己搬去厂职工宿舍里住。”孙父自觉对不起袁家,要是他们老两口一直在这儿,孙美红一遇上袁家姐弟就这么针锋相对,时间长了,会连他们也成了惹人嫌了,尤其是袁珊珊对他们两个老的没有丝毫芥蒂,让他们更加惭愧。
  “也好,就听你的,老大在那边成了家,我过去也能给他们带带孩子,莉莉这孩子过去也有个伴。”这哪里是去过年了,分明有暂时长住的意思了,赵慧芬被这女儿也弄得心力憔悴,她不是只有一个孩子,也要为另一个着想。至于外孙女,也不敢丢给她妈。
  “那就收拾收拾,尽早动身吧,我去给老大发个电报。”
  隔了两天,袁珊珊碰上大包小包出门的孙叔夫妻,才知道他们要出远门,去如今下到兵工厂里的大儿子那里,可能要住一段时间,什么时候回来也不一定,提前跟袁珊珊拜了年后便带着外孙女离开了,身后是一把铁将军守门。
  也是从这一天起,袁珊珊直到开学离开,都没再碰见孙美红。她觉得这样其实也挺好,如今夫妻俩就靠孙叔领一份退休工资,哪里经得住孙美红里里外外的折腾,还不如这样离得远些,孙美红这样作,就是当父母的也是有容忍的底线的。
  年前年后,袁珊珊在丰城与省城之间来回跑动,这个年过得比往年忙碌多了,她与袁卫彬的录取通知书也先后由邮寄员送到了家,邮寄员对他们家熟悉得很,不过这一回送的信件可大不相同,由自己亲手送出两份来自京城的大学通知书,他也与有荣焉。
  两份通知书,一份来自京大的中医专业,另一份则来自京理大,袁珊珊跟着师父学了中医后,倒不愿意再改学其他的了,想学什么自己看书或是在大学里去旁听好了,这也是周老爷子和袁父乐于见到的结果,而袁卫彬,第一志愿没被录取,但调剂到的学校与专业却比他本人填的第二志愿强,这对袁父来说也是个极大的惊喜,而且两所学校相隔并不算远,平时互相之间走动也方便得很。
  许言森同样被京大的经济系录取了,袁珊珊当时人正在省城师父那里,许言森骑自行车赶到这儿说了这一消息,而袁珊珊本人的录取情况,还是通知书寄到家后由袁父电话打到了韩父医院那里,再由韩父跑来告诉袁珊珊,所以与许言森的消息相隔了并不太长的时间。
  这么巧,不过又不算意外,京大是全国最好的大学,许言森又是省理科状元,被这样的学校录取是很正常的事,袁珊珊笑道:“恭喜,刚巧我的通知书也到了家里,也是京大,中医学专业。”
  韩瑞走过来,摸着下巴围在许言森身边转了几圈,许言森来过两趟了,都碰上这小子,不过知道他是珊珊的师侄,哪怕比珊珊大,也是差了辈的。
  “进来坐吧,师父在午休,你们小声点。”袁珊珊提醒了一声,便转身进去了,由着韩瑞跟许言森自来熟地玩闹。
  袁珊册离开了,韩瑞更得寸近尺了:“啧啧,不会又是个想当我长辈的人吧,我小师叔可不是那么好追求的,不过你比其他人有毅力多了,这都追到京大去了,别的家伙一听小师叔考了个理科状元,就吓得缩回去了。”
  许言森淡定微笑:“我也是省理科状元。”
  韩瑞没好气道:“别跟我炫耀,没看我连年也过不好,要跟着小师叔学习啊。不过你算是最聪明的一个,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许言森轻咳了一声,近了三年多了,也没见成果:“我跟珊珊是朋友,韩瑞你是珊珊师侄,别坏了你小师叔名声。”
  “行,那我就等着我小师叔什么时候给我带回另一个长辈。”韩瑞嗤笑了一声,把许言森脸黑得能滴墨。
  许言森也没再跟这小子多罗嗦,来找袁珊珊商量怎么去京城何时启程的事,袁珊册并没有推拒一起动身的提议:“可以提前去,不过再等等,看军军那边会录取到哪里,要是一条线上的话,那就一起出发。”
  “也好,到时我去安平县的时候把他一起接出来,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在京城,这是他跟彬彬商量好的。”许言森笑道。
  袁珊珊也笑了,在一起更好。
  许言森坐了会儿便走了,原先想找袁珊珊说关于“包山”话题的,也让他默默放在了心里,此刻,他更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国家,而不再只是安平县这一个地方。
  离开省城前,袁珊珊本想再托师父出手两根人参的,她想用这笔钱在京城购买自己的房子,如果可以,她想尽可能的自己住出来,不太愿意跟其他人一起挤宿舍,不习惯。
  不过老爷子在知道她这笔钱的用途后,倒给了她一个建议:“不如等到了京城再出手,那边能出的价钱高点,上次给的那份名单不要丢,老头子我再写两封信,到时丫头你找信封上的人。那边有几个老家伙称得上国手的,有机会好好跟他们学学。”
  “好的,那我听师父的。”袁珊珊一想也对,能多卖点钱那当然更好了,本来就是冲着钱去的,“等我买了房子,师父也可以到京城去住段时间。”
  周老爷子乐呵呵地笑:“好,老头子我等着享小徒弟的福,你比你两个师兄都孝顺。”
  要是韩父在此的话,肯定要大声喊冤,明明是师父不愿意跟他住在一起,结果反而嫌他不如小师妹孝顺,至于马辉,确实没这条件,自己住的还是职工宿舍,时不时地还要来师父这里蹭宿。
  果然如许言森所说,身在坡头村的郑学军收到了来自京师大的录取通知书,轰动了整个村子,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京城的大学,放在过去,用老话说那可是天子脚下。
  郑大奶奶笑了一场,又哭了一场,在自家儿子儿媳牌位前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巧的是,唐芸同样报考的这个学校,不过一个文科一个理科,等到袁卫彬蹭许言森的车子来接郑学军的时候,唐芸也厚着脸皮跟了上去,有现成的车子蹭,何必自己累死累活地赶车,那么多打包的行李就能将她累惨。
  袁珊珊让她爸多订了一张卧铺票,郑学军和唐芸出发之前就住在袁家,袁父热情地招待了他们,特别是郑学军,对他更多一份照顾与疼惜,这孩子走到这一步可不容易,郑学军和唐芸也没想到袁爸爸这么平易近人。
  晚上唐芸跟袁珊珊挤一张床,睡前说悄悄话。
  “你就这样将姚海波丢在那边了?”袁珊珊没想到姚海波会选择重考,非要考到京城跟唐芸一个地方去,其实换个年代,姚海波这样的性子挺适合出去闯荡的,只是这时候的环境还不算放开,似乎除了考大学,没有比这再好的出路了。
  唐芸傲娇道:“就当是给他的考验,谁让他那么没用,盯着他看书了,结果还是考得那样差。”
  袁珊珊噗哧乐道:“也许姚海波本身就不是擅长看书学习的人,人跟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
  “那就让他自己选择了,他爱考不考,现在是他求着我。”唐芸挑眉嘚瑟说。
  “你行!哈哈……”袁珊珊朝她佩服地竖起大拇指,加上从许言森那里听来的一些八卦,姚海波这样一个没定性的人,居然真让唐芸给彻底收服了,别说,这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挺登对。
  唐芸又说起其他知青的事,与袁珊珊好一段时间没见面了,这话说起来没完没了,而且这一年也是知青变化最大的一年。
  他们一个知青院,包括唐芸在内考上了四个,在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