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攻略-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一边留意着上头的赵梓清,一边听着四周的夫人们说话,还要应付来跟她说话的人。
“上头那两位姑娘可是谁?”
“龚家姐姐,你不过跟着外任了几年,可把京中的事情忘的差不多了。”被问到的那位夫人掩口笑了一声,“左边那个是西北大将军府的孙女儿,她素来便极少出来见人,你没见过倒是合理。右边那位是护国公府的三姑娘,便是先前和佳公主嫡出的那位。”
龚夫人便小声的惊呼了一句:“先前看着她跟在护国公府的二太太身边,瞧着似乎形容有些小气,当初还说可惜了和佳公主······”
和佳公主是今上一母同胞的妹妹,在这耳目众多的深宫,确实是不应该用这样的语气谈起。龚夫人自知失言,连忙止住了话头,只是好奇的问道:“到底是长大了,瞧着比几年前好上太多。我恍惚记得今年也十二、三的年纪了吧,不知可曾定亲?”
回答的那位夫人便笑了起来:“定没定亲我倒是不清楚了,前段时日见她可还不成气候呢,不过看着护国公府的大奶奶进门没多久,倒是行事有了些章法。虽然说丧母的长女不娶,只是这赵家的三姑娘自小便是养在自己婶娘膝下,如今还被长嫂接到身边学着管家,如今看着倒还不错。”
旁边又凑过来一位夫人:“那赵家三姑娘的长嫂可是户部尚书家的姑娘。”
“鲁夫人好记性,如今赵家可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到底是和佳公主的夫家,前段日子护国公府里和佳公主嫡出的那个哥儿不是被封了世子么,说是日后不降爵来袭爵。”
“那三姑娘也是和佳公主嫡出的姑娘,将来······”
声音逐渐的小了下去,先前和龚夫人说话的那位夫人抬起头来看了黛玉一眼。黛玉似乎是感觉到了那人的眼神,也看了过去,却见是肖夫人在显得有些微弱的光下对她笑了笑。
黛玉点头示意,又想起今年秋便要出阁的肖凌薇了。
黛玉往上头看了一眼,却也知道恐怕赵梓清算是念姐儿的陪称了。因为除了刚开始阮皇后跟赵梓清说了几句话,接下来她的目光都是围绕着念姐儿来的。
而蒋氏眯着眼看了一眼阮皇后,便只是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黛玉心中突然有些慌乱了起来。阮皇后这个人并不像是会无的放矢的人,这么多年来她都未曾关心过一句赵梓清,也未曾对念姐儿有什么多余的关注,何至于今夜就如此上心呢?
阮皇后破天荒的留了赵梓清和念姐儿说了一刻钟的话,然后皇贵妃似乎也跟着说了几句话,便打发她们回来了。赵梓清也没有继续和念姐儿腻在一起,而是径直回了黛玉身边。
“大嫂。”赵梓清刚一坐下来,便急不可耐的想说话,被黛玉一个眼神止住了。
坐在附近的夫人们有几位上前来说话,眼神倒是有意无意的绕着赵梓清转了转。黛玉却也是兵来将挡的和她们打着哈哈,直到来搭话的人都走了,黛玉这才转头轻声问道:“三妹妹方才想说什么?”
“方才,皇后娘娘赏了我一只金钗。”赵梓清歪着头想了想,这才说道。
黛玉便往赵梓清头上看去,果然见盘起的发丝后面斜插的簪子换了一根,样式小巧别致,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黛玉点了点头,阮皇后赏赐一些东西倒是不足为奇。
“可是,娘娘赏赐给念姐儿的是一串东珠的手钏,我瞧着倒是真品。”赵梓清轻声提醒了一句,她跟在黛玉边处理事情,黛玉连管理自己嫁妆的时候都未避着她。这半年来,她也是见过不少好东西,自然有了分辨好歹的眼光。
见黛玉别有深意的看着她,赵梓清连忙红着脸解释道,“梓清并不是眼红,只是……只是……”
“我知道。”黛玉笑着拉起了赵梓清的手,颇有些欣喜道,“三妹妹长大了不少,知道凡事往深处想了。”
赵梓清头上的那根簪子虽然别致,但是单论起来,东珠的手钏倒更是珍惜。赵梓清是阮皇后的外甥女,念姐儿论亲疏还要隔了一层,阮皇后赏赐给念姐儿的东西都不可能越了赵梓清去。
阮皇后这般看重念姐儿,倒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黛玉转过头,念姐儿显然已经跟蒋氏说了一遍,蒋氏的脸色如今是阴沉的。念姐儿大概也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诡异了,倒是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
这样的宫宴简直是太难熬了,黛玉看着悬在半空中那一轮圆月,恨不得时间再过快一点。
不久之后,黛玉便隐约猜测到了阮皇后到底是打什么主意。
那些诗中拔了头筹的却不是举子,而是正阳侯家的嫡子。皇后娘娘又赏了若干金银玉器,又赏赐了一套文房四宝,正阳侯家的嫡子自然是要到宜景园来谢恩的。
不比姑娘们都掩在暗处,各府的夫人们倒是落落大方的观察期了正阳侯家的大公子来。
这正阳侯祖籍忻州,如今任着户部郎中,他们这一房便都长住京中了。正阳侯府曹家的公子,众位夫人们倒是未曾见过。如今见他拔了头筹,家中还有待嫁姑娘的众位夫人们便都动了心思起来。
不过让众位夫人失望的是,这位曹公子虽然做了一首好诗,可是长的并不不算出色,只能算是周正而已。不过他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两句话,整个园子里的焦点便从他身上彻底转移走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早已经出阁读书了,今上这次中秋宫宴便让他们二人也作了诗,送到宜景园里的那十首诗,竟然也夹杂了大皇子和二皇子所作的。
虽然没有明说是哪两首,但也足以让在场的人猜测纷纷了。众位夫人们都窃窃私语的交谈着,谁也没有留意这位曹公子何时谢恩默默的离场了。
黛玉抬头看了一眼阮皇后笑意盎然的样子,便知道这件事情阮皇后先前一定是知道的。黛玉心中隐隐有了一种猜测,但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过于想当然了,便只是轻声叹了一口气。
半个月之后,黛玉心中那抹莫名的不安便得到了证实,却是念姐儿来护国公府寻赵梓清说话是提及的。
原来中秋宫宴后的半个月,念姐儿已经被阮皇后先后五次宣到宫中说话了。念姐儿又不敢不去,便都揪着一颗心往宫里走了一趟。阮皇后却又不一刀给她个痛快,每次都是宣念姐儿进宫喝茶看花,或者是陪着说说话而已。
“昨天又打发内侍来,让我明日去宫中陪她说话。”念姐儿恨恨的咬了咬牙,声音中却有些苦闷。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避开黛玉,黛玉越听眉头便皱的越深。她看了一眼心不甘情不愿的念姐儿,又问蒋氏的反应如何。
“我祖母这半个月心情不好,我可不敢去触霉头。”
看来蒋氏也是极其不高兴的,黛玉沉吟了一会儿,便劝道:“念姐儿,若是你真的不愿意进宫的话。”黛玉压低了声音在念姐儿耳边说了一句,又嘱咐道,“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你最好让你祖父和祖母拿个主意,早些做防备。
念姐儿眼睛一亮,连忙点了点头。又打发自己身边的嬷嬷出去了一趟。歹是觉得事情有了暂时解决的办法,便满心欢喜的拉了赵梓清陪她说话,又央着赵梓清以后要到将军府看望她。
赵梓清自然是满口应下了。
当天夜里,便听说吴家的姑娘从护国公府回去时,拉车的马发了狂,差点把念姐儿带进湖里去。不过好在最后还是被驯服了,只是吴家的姑娘吓了这么一遭,当夜里便烧了起来,想来是真的吓住了。
黛玉便打发了身边的嬷嬷带着赵梓清去吴家看了一遭,又留下赵梓清陪着念姐儿住了两日。
宫中的阮皇后听了消息,几次打发太医来将军府诊脉,却都是说要静养一段日子才好。(未完待续)
272 打算
夜里赵渊回来时,夜已经深沉了。他这段日子都是掌灯时分才回来的,今日更是过了二更才进了府。
只是他也不愿意去书房里将就一晚,又怕吵醒了黛玉,便去长信堂的小书房里沐浴了,这才轻手轻脚的进了里间。
今晚值夜的是春绯,本来是想点了灯的,又被赵渊拒了。他摸着黑进了里间,便见黛玉卷在大红色的锦缎薄被里,头埋在柔软的枕面上,垂下来的头发盖住了半边脸,却是睡的香甜。
赵渊目光柔和了一些,替黛玉轻轻把薄被往上拉了一些。
黛玉睡在床的里侧,倒是特意给赵渊在外侧留了很大的空间。赵渊放慢速度躺了下去,却不敢拉动黛玉卷起来的被子,只是从脚下胡乱拉了一张薄毯盖上了。
黛玉半睡半醒之间,就觉得有一道视线一直在看着自己,她眉头皱了皱,便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自己眉间反复的摩挲着。黛玉伸出手胡乱的挥了挥,却什么都未曾碰到,眉间倒是有了微微的痒意。她不满的嘟囔了一声,在醒与不醒之间挣扎着。
“别闹了……”黛玉摸到温热的胸膛,神智终于清明了一些,便猜到是赵渊在作怪。
顶头便传来一声清朗的笑意。
听到赵渊笑,黛玉恼怒的睁开眼睛,扯过赵渊的手,像是泄愤一般的狠狠的咬了一口。
虽然下口有些重,但是赵渊却丝毫没有疼的表情,只是挑眉看了黛玉一眼。黛玉见赵渊这个神态,也没有了报复的成就感。便讪讪的收了手。
转眼便见外面的天色有些暗沉,黛玉便问道:“什么时辰了?”
赵渊的手安抚性的在黛玉肩膀上游移着。又把被子拉上来一些。直到颈项上的肌肤都遮掩了起来。
“卯时(早上五点)已经过了。”赵渊漫不经心的答了一句,又道,“昨夜回来时便下着细雨,想来今日天色可能阴沉一点。”
黛玉诧异的看了赵渊一眼。又道:“你是不是应该起身了,不是要去竹园里打拳的吗。今日可是有些晚了。”
赵渊每日卯时都要去打拳,风雨无阻,而且很是准时。黛玉有时候甚至有些佩服他这种自律了。
如今这个如此自律的人听了黛玉的话。便只是淡淡的督了她一眼,这才道:“外面在下雨,不去。”
黛玉诧异的“哦”了一声,便又重新眯了眼睛打算补一个觉。她昨日看账册看的有些晚,大清早的又被赵渊弄醒了,正是精神萎靡的时候。
赵渊见黛玉半天不反应。忍不住低下头一看,便见黛玉又是半睡半醒的状态了。想到黛玉方才恨不得是想赶他出去的话。他心中不知怎地就升腾起一种怪异的感觉,像是有些生气,又像是有些无可奈何。
见黛玉重新窝进被子里,舒服的叹了一口气,赵渊盯着她浅红色的唇瓣,眸色深沉了一些,便毫不犹豫的吻了上去。
首先是浅尝辄止的试探,直到发现当事人不为所动的时候,赵渊便逐渐加重了力道,手也不安分起来。
黛玉彻底被赵渊搅了睡意,只能无奈的看着赵渊纠缠着自己。
本来赵渊只是想求关注的,却没料到引火**起来。他算了一下还有半个时辰才天亮,便果断的决定遵循本能了。
黛玉被赵渊吻的迷迷糊糊的,倒是想着还有一个多时辰才要去正堂处理事情,便半推半就的随了赵渊。
只是等黛玉再次醒来的时候,日头都已经上了中天了,旁边的被衾早已经凉透了,黛玉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她睡之前还嘱咐赵渊过小半个时辰便让春绯进来唤醒她的,如今却都已经睡到这个时辰,也不知道今早的事情闻音和知雅处理好没有。有些头疼的披衣下了床,身上有些酸软,她便顺势在床上坐下来缓一缓。
“奶奶醒了,可是饿了,要不要传膳。”外面候着的人自然是听到了里间的动静,听声音倒像是闻音。
“进来吧。”黛玉轻声说了一句,却发现自己嗓子有些嘶哑,便又说道,“给我倒杯水来。”
闻音笑着应下了,端了茶水给黛玉送过来,又问道:“奶奶现在可是要洗漱了,身子可还是觉得沉?”见黛玉看了自己一眼,闻音又道,“先前爷便嘱咐奴婢,说是奶奶觉得头有些沉,让我们不要打搅奶奶。今早的事情都是罗嬷嬷处理的,我和知雅在一旁跟着,都是跟平日一样的,没什么特别的事情。”
黛玉脸上一红,知道那是赵渊找的借口,却也只能说道:“好一些了,先让人打水来梳洗了再传膳吧。”
闻音点了点头,又问道:“爷在外院里,说是奶娘醒了便打发人去外院的书房里告知她一句。”说着便静静的站在那里等着黛玉的话。
黛玉想了想,便道:“还是让风清去外院的书房里走一趟吧,午膳就摆在屋子里吧。这个时辰恐怕大厨房还未传午膳,说是我的话,请大爷来长信堂用膳。”
闻音应下,这才出去了。
等黛玉收拾了一番,赵渊便已经从外面进来了。外面还在下着细雨,他也没打伞,身上虽然没有淋湿,但是带着一股潮气。
黛玉见赵渊有些狼狈的样子,连忙拉了他进来,给他找了一套衣裳让他从头到脚都换了一遍,这才让闻音去小厨房传膳。
赵渊今日沐休,忙了一个多月,却也是难得的完整休息了那么一天。黛玉打量了赵渊一眼。才觉得他似乎消瘦了一些,便又让春绯嘱咐李妈妈每日煮了汤水给赵渊调养一番。
赵渊却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带着笑意看着黛玉一项一项的嘱托完。
饭毕茶端了上来。黛玉这才往身后的椅子上靠了靠,又说道:“前几日念姐儿来了我们这里一趟。”
前段时间赵渊忙的脚不沾地的,阮皇后的怪异黛玉便没有跟赵渊提起,此时便把这件事情跟赵渊说了一遍。又说起了中秋宫宴那一日发生的事情。
“只是这也不是个办法,若是不弄清楚皇后娘娘到底想做什么。一直处在被动里可不好。而且,念姐儿不可能一直装病吧。”黛玉叹了一口气,“你是不知道。这宫里的太医三天两头的便往将军府里去一趟。现在说念姐儿被吓住了还情有可原,只是也快装不下去了。”
赵渊沉吟了一会儿,又突然问道:“你说梓清也在吴家?”
黛玉点了点头:“念姐儿和三妹妹倒是合得来,一定要让三妹妹过府去陪她说话,我便让三妹妹去小住了两日。”
“你找个借口立刻把梓清接回来。”赵渊想了想,却是连借口都帮黛玉想好了。“就说你身子不爽利,让三妹妹回来帮忙处理家事。”
黛玉见赵渊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便禁不住一阵气闷,这个“身子不爽利”的借口还真是多用。
“难得三妹妹有个能说得上话的人,现在念姐儿又被困在屋子里不得出去,何不让她们两个多相处一会儿。”黛玉瘪了瘪嘴,便又说了一句。
赵渊摇了摇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原先轻松的神色突然间就有些凝重了:“只要是牵扯到了宗室,很多事情便不能想的那么简单。”
想到自己疑心重的那位舅舅,赵渊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皇后娘娘这般看重吴家,即使吴家没什么回应,那边也还是会派人盯着吴家的。这个时候我们护国公府再掺和进去,对吴家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黛玉身上惊出了一身冷汗。
赵渊的意思是,阮皇后确实是在打着吴家的注意,或者是说打着念姐儿的注意。不过在阮皇后有所行动后,今上便已经对皇后娘娘起了疑心,还对吴家起了疑心。
“何至于……”何至于到了这个地步,只是黛玉的一句话被卡在喉咙里,却是自己想明白了。上位者的多疑不是他们这些人能估量的,即使被怀疑的人是他的结发妻子和嫡出的儿子,以及他生母的娘家人。
“你知道为什么嘉阳拖到现在才定亲吗?”赵渊不答反问。
嘉阳公主定的是金科状元,那状元郎不是出身任何世家,而是真正的寒门学子。虽然是状元,但是家底确实是薄了一些,嘉阳公主素来便是被今上捧在手心里的,却没想到被指了这样一门亲事。
“先前皇后娘娘是想齐国公的嫡长孙做驸马的。”赵渊看着黛玉,说出来的话却真让黛玉有些吃惊了,“后来不知怎地,这件事情皇后娘娘便未曾提起过了,而如今的状元郎是今上亲自指的婚。”
齐国公祖上也是军功出身,如今他的长子手握西南的兵权,嫡次子又是南边的封疆大使,若是嘉阳公主和齐国公府做亲的话,对大皇子无疑也是一种保障。
不过这个打算到底是被今上毫不留情的掐灭了,今上驳了阮皇后的提议,说是嘉阳公主还小,硬是把她的亲事拖了两年这才定下来如今这位状元郎。
273 思绪
大兴朝从高祖开始,以军功起家的便有四王八公,虽然如今四王八公的府邸都在京中,兵权经历了那么多代的帝王也被宗室收回来不少。
四王自是不必提,八公中还有不少嫡系以封疆御使的名头变相的掌了军权。
而且除了这四王八公,还有不少侯府也是掌了军权的。
若是要收回这些兵权,便是要把这些历代都掌着兵权的勋贵一网打尽,让他们不敢反弹。
而今上想完全收回兵权,削爵是必经的过程。
嘉阳公主的驸马从开国八大公之一的齐公换成了寒门出身的状元郎,即使是管中窥豹,也足以见今上的决心。
黛玉蹙眉,默默想着心事,看来日后时局必然是要动乱一阵子了。原著中只提及与贾家相关联的四大家族先后衰败,并未说过京中其他的家族。
不过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贾家虽然是八大公之一,但是整个贾家的男人中,却没有一个有实权的了。
这样的贾家都被抄家夺爵了,那么真正握有实权的其他家族日后会是什么情景,也是可想而知了。黛玉知道的是,一门两候而且还握着实权的史家是在贾家先前就被抄了家的,手握重兵的王子腾也是在任上暴毙了,死因却未曾说明。
而早已经和朝政不挨边的薛家,则是不提也罢。
贾家查抄的原因并没有明写,但是苗头无外乎便是往日积累的祸端。但是如今看来·贾家所谓的那些祸端,这京中哪一个勋贵没有犯过,贾家不过是被拿来开刀的罢了。
黛玉仔细的想了想,又恍然记起在贾家和史家衰败之前,江南的甄家进京了一趟,似乎是知晓了什么来为身后事做打算的。这场时局的动乱,只怕是要波及江南,或者说,这场清洗正是从江南开始的。
看了看赵渊·黛玉的脸上浮出了一丝担忧:“最近,京中是不是不怎么安静,舅公他们怎么样?”
赵渊蓦地抬起了头,眼中倒是露出了一丝笑意:“你放心。”
虽然只是三个字,但是黛玉却觉得异常的安心。
林家在林如海这一代便不袭爵了,林如海是科举出身,如今能坐上一品大员的位置也是凭的本事。况且林家子嗣单薄,及至林如海这一代也只有姑苏表叔这一门远亲,况且那表叔还是个耿直的近乎迂腐的
这位表叔在今天初夏便回京述职,平调京中领了一个国子监司业的清闲官职。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耿直·但好歹得罪的人有限。再加上国子监里都是读书人,她拿表叔是个真有才学的,同僚上司知晓他的脾气,又知他和户部尚书是本家,自然就会容忍一二。
而贾家那一边,自从上次贾元春为了阮皇后设计了黛玉一遭之后,林家和贾家的关系便淡了起来。虽然逢年过节礻L数上是做足了,但是也没了先前的亲近。
贾母虽然极力想修补,只是贾敏的心已经冷了,再加上岚哥儿如今正是猫烦狗厌的年纪·皮实的紧。贾敏顾他一个人尚且顾不来,对贾家的心思也比先前淡多了。
林家对集权根本就没什么威胁,今上自然是不会为难的。
而护国公府里·没一人和兵权沾上了边。况且有赵渊在一日,今上还是会念着旧情的。
而吴家虽然握着兵权有些危险,但是太上皇在位时吴家手中握的权力更多,尚且还懂得急流勇退,现在便更懂得把握尺寸了。而赵渊方才的那一句“放心吧”,恐怕便是指的吴家。
黛玉想明白了个中厉害,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她正入神,便觉得眉心一阵痒意把她拉了回来。
赵渊抚平了黛玉的眉心·又用食指点了点道:“玉儿总是喜欢皱眉可不好·这个习惯定然要改掉。”他眸子里含着七分笑意三分认真,直直的看着黛玉·倒是让黛玉有些不敢回视。
她不自然的清咳了一声,便稍稍低下了头:“我倒是有些事情要跟你商量一番。”
赵渊不出声·还是那样盯着黛玉。
“便是三妹妹嫁妆的事情,母亲原先的陪嫁自然是要都给了她的,虽然咱们可以去宫中拿回嫁妆单子,但是若是能让二婶心甘情愿的拿出来,也省得多出许多麻烦。”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正是多事之秋,黛玉的想法便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相处了小半年,黛玉倒是看出来了。齐氏只是个纸老虎而已,真正厉害的还要属二房的安氏,齐氏只要是拿不定注意的时候都会去寻安氏想办法,而每次齐氏的暴动都是安氏只言片语便安抚了下去。
听露重和烟微打探了小半年的八卦,黛玉也知道了不少事情。比如说,这安氏可是护国公亲自做主给赵滔定下来的,齐氏这期间可是没有说“不”的权力。是以安氏进门之后,齐氏自然是看安氏不顺眼。
她也处处寻安氏的麻烦,不过这府里谁都想不到,还只是一个月都没到的时,安氏便彻底笼络住了齐氏的心,对她言听计从了起来。
而在黛玉眼中,出身书香世家从小便对内宅争斗耳濡目染的安氏,自然要比生长在西北小参将家中的齐氏强上许多。
不过黛玉不明白的便是,护国公明显是更加偏爱自己的幼子,怎么会为赵时定下这么一门亲事。不单单说门第不配,就说这性情,齐氏也是无一可取之处的。
不过这些黛玉可是管不了,甚至于她还有些庆幸。若是齐氏真的如安氏这样的性子,她恐怕就要多费不少心思了。
安氏如今最为看重的便是自己肚子里的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了,这府里的事情,她是能不管便不管。这个时候,便是诈一诈齐氏的好时机。
赵渊自然是想着齐氏主动交出来是上策,便笑道:“二婶这人虽然有些……”说到此处赵渊顿了顿,又继续道,“只是她也不笨,大妹妹如今离出阁还有一个月,二弟妹还在养胎,这个时候去是最好了。”
见赵渊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黛玉脸上难免就带出了一分好奇:“我还以为你对这内宅的事情一无所知。”
“虽然知道一些,但是平日里我都是住在外院的,况且一年里倒是有大半年不在府中,许多细节还是不清楚的。”说完他又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黛玉,“况且如今有了你,我更是不用担心了。”
正是因为赵渊的那句“不用担心”,黛玉便又在晌午过后再次进了西院。
歇了午觉,黛玉精神正是饱满的时候,她估摸了一下去接赵梓清的马车傍晚之前便可以回府,这才踏进了齐氏所在的小跨院里。
齐氏最近很头疼。
一来是因为安氏把肚子里的孩子看的比任何事情都重,厨房那处也不管了,这府里安插的人手也不管了,大有一切都等她生产之后再说之势。
二来是因为赵蓉沁一个月之后便要出嫁,嫁妆的事情让她不胜其扰。当初黛玉塞得满满当当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彻底让赵蓉沁红了眼,便总是闹着说自己的嫁妆太薄了,嫁到夫家定然是要被人拿出来攀比笑话的。这半个月来,她时时来自己这里献殷勤,开口闭口都是绕着嫁妆的事情。
只是那件事情她没尘埃落定,她怎么可能满口答应下来。
第二件事情比前两件更让她揪心,便是黛玉跟她索要和佳公主嫁妆单子的事情,在头疼的同时,她心中还是有些害怕的。
她以为只是贪个嫁妆而已,和佳公主都已经死那么多年了,嫁妆单子还握在她手里。
只要她神不知鬼不觉的做干净了,还有谁能看出些端倪来呢。
只是没想到和佳公主的嫁妆单子在宫中做了备注的,大房里那两个竟然还不顾及着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想着去宫里要嫁妆单子的备份来。
若是真的要了过来,她也不敢不给的。可是吃到嘴里的肉还要生生吐出来,可不是在她心头剜一刀么?她有些不甘心,她为和佳公主养了十几年的姑娘小子,到护国公府里操持了这么多年的家,到头来居然什么都不能纳下,她怎么甘心呐。
再想起那一夜赵时喝醉了酒,她给他灌醒酒汤时赵时说的话,齐氏心中的不敢便化成了滔滔怒火。
凭什么,凭什么只是尚了个不得宠的公主便能得到这一切,眼见着护国公府又会是他们二房的了,这个美梦又被生生的中断了。
这护国公府本来就应该是他们的,你要她怎么甘心啊。如今和佳公主的这些嫁妆,便当做是补偿罢了。一份陪嫁换了一个世袭的爵位,还真是便宜那个臭小子了。
齐氏心中愤愤的想着,便听到外面的丫鬟掀了帘子进来回话,说是大奶奶来寻她说话了。
正好翻滚的思绪便立即找到了出口,齐氏狠狠的看了一眼那丫鬟,直把那丫鬟看的生生的打了个冷颤。
下一章明早发哟,今晚实在是困死了,鞠躬致歉
274逼迫
传话的丫头榴莲瑟瑟的缩到一旁不说话,恨不得二太太能彻底忽略了她,只是外面的人似乎并不想就这么算了,便听到一声带着些微绵软的声音道:“这大白日的,二婶莫不是还贪睡不起呢。”说罢由低低笑出了声来,“这样可不好,白日睡多了,夜里可就容易浅眠。”
即使是低笑,那声音里也是带着些软。
是啊,大奶奶自小在南边长大,虽然在京中定居几年了,京中的话也说的准,但是嗓音里还是带着南边的细腻。
不过仅仅只是声音听着软弱可欺罢了,榴莲可忘不了就是这位模样看上软弱可欺的大奶奶,在刚刚接管府中管家权利的当月,便大刀阔斧的换了人。所有对她表现出不满的下人,即使是世代在这府中的老奴,一天不到的时间里,能打发的都打发了,不能打发的都送到了庄子里。
她像是在这府中无所顾忌,也不怕那些长期管库房和账房的嬷嬷和管事娘子们撂手不干,因为大奶奶带来的陪嫁足以轻松的接管这些。那些人撂手不干,还正好让大奶奶寻了由头呢。
紧紧半年时间,这府中治下便严谨了起来。当值时耍赖偷懒,吃酒赌钱的婆子们都不敢放肆了,府里也比二太太管家时太平多了。
如今这府里,倒真是大奶奶说了算了。后来大爷又被封了世子,将来袭爵更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她还记得是最热的七月,大奶奶又跟着大爷去了一趟护国公在的主院,后来不知怎地,连大部分下人的卖身契都交到了大奶奶手里。
想到卖身契,榴莲的背后一凉。
她虽然是西院的二等丫鬟,但是这偌大的西院并不都是二房的。当初她只是在这西院里当值,是二奶奶肚子显怀之后嫌自己院子里伺候的人不够,二奶奶又把自己院子里几个得力的丫鬟拨了过去,这才又在西院里提拔了几个上来。
每个院子里主子的丫鬟都是有定例的。即使二太太身边的几个丫鬟去伺候二奶奶去了,却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