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攻略-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怎么劳烦平儿姑娘亲自走一趟,随便打发小丫鬟送过来也成的。”这却是芷兰的声音。

“二奶奶如今不管家了,我也闲了不少,倒是合该走动走动了。”平儿笑着应了一句,却是打了帘子由芷兰领了进来,“史大姑娘也在,这倒好,也省得我再往东院走一趟。”

第217章 周岁

黛玉想了想,她是记得原着中元春送过一次节礼来贾家,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是一样的,而林妹妹和三春的是相同的。

那个时候,恐怕贾元春心中就比较中意薛宝钗了吧,不然也不会做的这般明显。

可惜那个时候贾母还要垂死挣扎,林妹妹还是存有幻想。

黛玉得知贾元春是经常从宫中赏赐东西给贾家众人的,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刚巧碰到了书中所写的那一次。

“哦,是什么好东西,赶紧给我瞧瞧。”史湘云已经按捺不住,起身向平儿迎了几步,接过了她手中的两个匣子。

那匣子倒是做的精致的很,史湘云摸了摸,便打开瞧了瞧,顺手就从里面拿出了一把扇子出来:“这数珠儿倒也罢了,只是到底是宫中之物,一把扇子也做的这般精巧。”说罢她又把扇子放到黛玉眼下,声音轻快,“林姐姐你瞧,这花鸟图也画的这般细致。”

黛玉瞧着那一柄圆扇,心中倒是有些确定了。连忙让平儿替她给凤姐道了谢,这才让芷兰把匣子收了不提。

湘云把玩了一番,这才问平儿道:“是单我和林姐姐一样的,还是府中的姑娘都是一样的?”

只是随口问了一句,平儿倒是犹豫了一下猜到:“林姑娘和史大姑娘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是一样的。老太太的自是不同,太太老爷姨太太们我就不怎么清楚了。我们二奶奶和大奶奶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宝姑娘和宝玉一样,都是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湘云愣了愣,转眼间便笑开了:“原来是这样,这红麝香串是前不久进贡上来的吧,我早就听说了,如今可是要去宝姐姐那里看看开开眼界。”

说着史湘云跟黛玉使了个眼色,黛玉不想再管这些破事,便只当看不见。

平儿的眼睛素来是个毒辣的,自然看到二人之间的互动,却只是不动声色道:“姑娘们慢慢说话,我出来的久了,再不回去,二奶奶定然就当我偷懒了。”说着她福了福,便由芷兰送出去了。

“林姐姐,我听说这红麝香串精致的很,现在外边的日头也不大,咱们便去宝姐姐那里看看吧。”

只是黛玉已经打定了主意,无论史湘云撒娇讨好,耍赖卖痴都不为所动。史湘云最后终于泄了气,她也没了出门的兴致,便索性陪着黛玉打了一盘双陆,还非得黛玉让着她赢了一局这才恢复正常。

不过这串红麝香串不用史湘云亲自走一趟梨香院,这日正午过后,薛宝钗来了潇湘馆,正好戴了那串手串。

薛宝钗是和三春一块来的,想来便是早前就约好。史湘云是孩子性子,先前还心心念念着,等到真的把玩了一阵子,便觉得没什么稀奇了。

几个姑娘家说了一会儿话,又嘻嘻闹闹了一阵子,便到了传晚饭的时间。几人都回了自己的院子梳洗一番,便各自去了贾母处不提。

黛玉果真只是在贾家住了三日,第一日贾敏陪着贾母说话,心中还有一些动摇的,只是第二日便听说贾宝玉跟了贾家的众位姑娘,竟然一直跟到了黛玉的闺房里。她又把黛玉身边的丫鬟嬷嬷耳提面命了一番。

而黛玉也不知道王夫人这几日是抽了什么疯,黛玉心中知道她是嫉妒贾敏的。只是若是黛玉嫉妒一个人,选择避开便好了,王夫人却是要时时到贾母身边伺候着,时不时的要刺贾敏一句。

她也就趁着薛姨妈在的时候敢多说几句,薛姨妈是王夫人的胞妹,贾母素来是爱面子的,在薛姨妈跟前也不好打王夫人的脸。毕竟,王夫人还是宫中娘娘的生母,身份和前几年自然不同。

王夫人也不拿其他说项,只说林家摆的那三天流水席要花费多少。

贾宝玉的无状是根本原因,王夫人时不时的酸话是催化剂,贾敏在第三日便匆匆收拾了,带了黛玉和岚哥儿回了林家。然后一连近两个月都不曾进贾府,只是等岚哥儿百日的时候,带着岚哥儿去了贾家行舅礼。这次就连黛玉也没带去,只在贾家匆匆待了半日便回来。

虽然生日办的太隆重怕折了小孩子的寿,也只有像贾母这样活到一定岁数了生日才能大办,但是婴儿刚出生的那一年却是事事要大办的。

“三朝”、“满月”、“百日”、“周岁”,无一不是怎么热闹怎么来的。只是岚哥儿出生时就摆了三天的流水宴,“满月”和“百日”都简单了一些,因此这周岁林如海也说是在家中简单过了,只是却是送了银钱去寺庙搭棚施粥。

只是这“试晬(即抓周)”却还是省不得的,况且后来林如海的同年听说,亲近的则纷纷表示当日要来林家。

这一日刚好是林如海沐休,皓玉也跟岑先生请了一日的假。岚哥儿向来是早睡晚期的,这日却是一大早便被伺候的丫鬟婆子挖了起来。

黛玉和皓玉进去的时候,岚哥儿已经被包裹的红彤彤的,正不耐烦的躺在床上哼哼。

贾敏见他们二人进来,便说让他们先陪着岚哥儿玩,她去前面跟林如海说些话。

虽然周岁是不宴请亲友的,而且不单单是林如海的同年要来,近亲还是会相约了来家中祝贺,这是习俗,贾敏自然要先做好准备。

岚哥儿实岁都已经一岁了,早已经会认人,嘴里还能零星的蹦出一些词来。

蔓草刚把虎头帽给岚哥儿戴好,岚哥儿身子一翻便坐了起来,却是挣扎着要在床上走了。他几个月前刚学会走,正是瘾头大的时候。黛玉连忙上前去扶了他,却只是任由岚哥儿在床上蹦跶。

待到贾敏让奶娘把岚哥儿抱出去的时候,外间早已经布置好了。炕前摆了一张大案,一头放满了各色的东西,书本,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本,首饰,新鲜的花以及吃食各种不等。黛玉眼尖,一眼便看到放在算盘下面那盒红盖子的胭脂。

她心中不禁紧张起来,虽然说这样的抓周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这个时代确实是有说法的,不然贾宝玉抓周时抓了一盒子胭脂,怎么被引为了笑谈。

不过她也觉得好笑了起来,一岁大的孩子知道些什么,不外乎是凭着本能随便抓一样。这胭脂颜色这般显眼,一眼便能瞧见,贾宝玉抓了胭脂也不足为奇。

到底是谁把这么一盒显眼的胭脂放到大案上的,黛玉心中苦恼,只是她和贾敏只是隔着帘子看着,却也只能盼着岚哥儿惊醒些了。

岚哥儿被林如海亲自抱到了大案的另外一边,待他坐好之后,众人便催促着他往另一边爬。

岚哥儿也聪明,见林如海在另外一头朝他招手,便试探着往前爬了几步。见林如海鼓励的朝他伸手,这才放开了往前面又爬了几步。

只是他早已经过了满地乱爬的年纪,如今已经在学走路了,爬了几步之后便不耐烦起来,在原地转了转,突然间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

大案虽然很矮,下面也铺了一层厚厚的毯子,但此后的人还是怕岚哥儿摔着,自然是小心翼翼的在一旁护好。

岚哥儿摇摇摆摆的往前面走,走到那一堆物什前面就不动了。

“岚哥儿,喜欢什么便拿什么。”林如海站的远远的朝岚哥儿说了一声。

岚哥儿疑惑的点了点头,这才往身下逡巡了一会儿,便一屁股坐了下来,就是不动手。

周围的人都急个半死,却是不能催促,只能耐心的等着。林如海又劝了两句,岚哥儿这才又看了身边的那些东西一眼,眼中颇有些不耐烦的抓了一本书和一支笔。

顿时屋子外面就是一阵阵的恭贺声,贾敏在帘子里面听了,也是笑眯了眼。

黛玉叹了一声,脸上却终究是有些高兴了起来。

“当年皓玉也是拿的一本《三字经》和一只笔……”贾敏笑眯了眼,跟黛玉说起皓玉当初抓周的事情来了。

黛玉隔着帘子看了一眼外间的皓玉,却见他只是看着岚哥儿笑,心中不知怎地就浮起一片暖意来。

之后外面便有伺候的人把岚哥儿抱了进来,去内院里见近亲家中的女眷。林如海又给岚哥儿起了大名为煊,这字却是要等到成年之后再取的。

贾敏一接过岚哥儿,便在他脸上响亮的亲了一口,直把岚哥儿逗的“咯咯”笑了起来这才罢休。

外间的事情自然是传到了内宅里,这次贾母却是没有来,来的是邢夫人以及王熙凤,宁国府的尤氏也跟着一块来了。荣国府的二房却是一个人都未曾来,相反的薛姨妈却是跟着凤姐一块来了。

贾敏抱着岚哥儿在众人之间转了一圈,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只是岚哥儿却不怎么给面子,他今日本来便没睡好,再这样折腾一圈,脾气早就上来了。邢夫人刚伸过手去抱他,他便哭了起来。

贾敏连忙哄了两句,又把他交给奶娘,这才安托了。

218、请帖

小孩子长得快,岚哥儿做了周岁之后,过不了半个月连走路都利索了,这下子可忙坏了岚哥儿的奶娘和身边伺候的丫鬟。

贾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岚哥儿刚出生时,便被她养在身边,奶娘也是住在正房的西厢里。平日里照顾岚哥儿的丫鬟,便只是蔓草和芳苓二人。这两个大丫鬟忙不开,柳岸和桃源做的事情就比较多了。

黛玉冷眼瞧着,贾敏本来就有再提两个大丫鬟的心思,她多指派了事情给柳岸和桃源二人做,未尝没有锻炼她们二人的心思。柳岸和桃源如今也十三、四岁了,放在身边调*教一阵子正好得用。

况且这两个人是在京中长大的,还是家生子,对京中林府的情况也是清楚的很。

蔓草和芳苓倒是一句怨言都没有,毕竟她们二人是贾敏从扬州带过来的,跟在贾敏身边也好几年了,不管怎样柳岸和桃源也越不过她们俩去。

出了四月,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只是一场雨下来,倒是多了三分凉意。

芒种过后,淅淅沥沥的雨又开始连绵不绝了。若是在江南,贾敏恐怕早已经吩咐丫鬟们开始贮梅水。

按照贾敏和林如海的意思,梅雨天的雨水,性质甘滑,盛于山泉。以前在扬州的时候,贾敏都会吩咐人在瓮中存储起来,用以煎茶。

黛玉虽然对这些品茶之物不怎么上心,却也不是牛嚼牡丹之人,多少跟在曹先生身边学了一些的。再加上跟在贾敏和林如海身边耳濡目染,虽然不甚在意,但到底也是懂的。

梅雨时的水用大缸收起来,煎的茶确实是经久不变色意味。

因为家中有人讲究,黛玉还留了几坛子的雪水以及梅花瓣上的水,便是等客人来的时候,好有物什可以来附庸风雅。

本以为来了北方。这梅雨时节的雨水便作罢,没想到扬州宅子里的管家竟然千里迢迢让人送了一瓮子水来。这倒是让贾家姐妹想着尝新鲜,竟然是往林家来了几趟。

贾敏只是防着贾宝玉,对这几个侄女却是极好的,也不因嫡庶而区别对待。况且黛玉也就只跟肖凌薇交往,平日里也就是史湘云来府中走动走动,贾敏到底是怕黛玉没同龄人说话,因此三春能来贾敏自然是欢喜的。

薛宝钗倒是跟着三春来过。黛玉对她的态度倒是不冷不热的。自从滴翠亭事件之后,黛玉对薛宝钗就是这样一幅态度。她看的很清楚,薛宝钗对她有敌意,即使是她不招惹贾宝玉这敌意也明显的很。

黛玉也无奈了。她只能对薛宝钗冷淡处之、只是没料到薛宝钗也是能屈伸的,连上次在滴翠亭里扯谎被黛玉撞破了都不觉得尴尬,还是跟着三春往林家来了两次。

正是因为和三春交往的密切了,黛玉这才断断续续的知道贾家这一年来竟然是大事尚无,小事不断。

金钏儿没了;贾宝玉挨了打;凤姐只是管着针线上面的事情,采买和厨房都不再管了;宝琴和邢岫烟等人进了贾府,如今分住在各个姑娘的院子里。

最让黛玉不能接受的是,鸳鸯竟然还是被贾赦看上了,不管不顾的去贾母那里闹了一场。还是赌咒等贾母去了,便绞发作姑子去。

明明贾敏已经暗中跟贾母提醒了一句,若不是贾母根本没放在心上,就是贾母身边根本没得用的人,还自私的想着把鸳鸯再留个两年。

只是这事情已经发生了,黛玉虽然为鸳鸯可惜,但却只能尽人事知天命。

不过今年初始倒是有几个好消息。头一件便是凤姐二月初诊出了喜脉,这一下子竟然是针线都不曾管了,只是安安心心的在屋子里坐胎。贾琏没有嫡子,自然是盼着凤姐肚子里的这一个,连外出都少了,每日里倒是分出了许多时间陪着。

第二件便是三月初薛家和刑家交换了名帖,算是联了姻。

第三件正是与上面两件事息息相关,凤姐撂手不管家事。薛刑两家正是忙额时候,王夫人自然要跟着多操心的。这一来二去,再加上夜里受了凉,竟然是一夜之间病倒了。

王夫人想着也不是办法,便让李纨领了探春一齐管家。最后,到底是把薛宝钗捎带上了。

让薛宝钗一个亲戚家的姑娘管府中的事情。终究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薛宝钗竟然没有推辞。底下的人便纷纷猜测,如今宝姑娘已经十五岁了,贾宝玉也已经十四了,是不是要说亲了。

当然这些事情有的是三春说的,有的是史湘云偷偷说的,还有的是贾敏无意中提及到的。只是黛玉多少都有模模糊糊的印象,因此倒是不怎么糊涂。

到了四月中旬,连绵的雨就停了下来,天也是大晴了。

连下了好几日的雨,屋子里都潮湿的紧,黛玉抱着岚哥儿在院子里晒日头,看着贾敏指挥着丫鬟们把屋子里的被褥拿出来晒。

正房旁边便是林如海在二门里的书房,倒是摆了不少珍本,这些书也受了潮。贾敏知道林如海素来爱惜这些孤本的,交给丫鬟来打理她犹自不放心,便要亲自上前去督查。

院子里都已经铺满了,黛玉便只是抱着岚哥儿躲在角落里。贾敏见黛玉正和岚哥儿抵着头说话,也不知岚哥儿说了什么,黛玉脸上的笑意便越发的明显了。

贾敏见书籍都搬了出来,又利落的指挥着丫鬟们在铺了一层软棉布的地上铺了开来。吩咐几个丫鬟们寸步不离的守着,她便往黛玉这边走了过来。

“也晒了那么久了,便抱了岚哥儿进去吧,晒多了也不好。”贾敏刚说了一句,站在旁边的奶娘便伸手准备把皓哥儿接过去。

黛玉的手偏了偏,却是径直抱着岚哥儿站了起来:“不用了,我径直抱他进去便好。”说着便跟在贾敏身边往屋子里去了,那奶娘见如此,也悄悄的退了下去。

当初皓玉还小的时候,沈大夫便建议贾敏适当给皓玉添加一些辅食。贾敏自然是信服沈大夫的,因此岚哥儿过了周岁,贾敏便开始有意识的给岚哥儿吃奶水以外的食物了。

只是没想到岚哥儿倒是喜欢吃那些辅食,如今吃的大半被辅食代替了。而岚哥儿的事情贾敏多半事必躬亲,况且身边还有两个得用的大丫鬟,黛玉也常常来正房走动,这奶娘的事情是越来越少。

若是一般情况下她恐怕早就慌了起来,可是贾敏先前便说了,等岚哥儿真真正正的掐了奶,必然厚赏了她们在给她们安排一个轻松的活计。虽然不及做主子的奶娘风光,但是日后也算是有保障了。

黛玉进了屋子便走在前面,贾敏跟在她后面见她稳稳的抱着岚哥儿,便上下把黛玉的背影打量了一遍,终于带上了一丝“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

黛玉如今已经十三岁了,大户人家从下定到大婚都要走个一两年的程序。

之前她总是觉得黛玉年纪小,况且每次只要跟林如海说起黛玉应该相看人家时,林如海便板着脸说他拢共才一个姑娘,自然要多留她在家几年过安生日子,说的好像黛玉不是她亲生的一般。贾敏还要再说,林如海便会寻了空隙扯开话题。

黛玉这个年纪,是应该趁早相看了。明年便是春闱,现在先打听着,等明年春闱结果出来了,便寻一个人口相对简单又上进的人家。林如海说的话她赞同的紧,她就这儿一个姑娘,在家中眼珠子一样的疼,将来也不想她去别人家中受苦。

贾敏转念又想到了前几日西宁王府送来的帖子,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四月二十八是西宁太妃攒金庆寿,西宁王府的意思是要大办,只要是有交情的府中都发了请柬,就连史家和贾家都在内。

按理说西宁王府跟史家和贾家是没什么交情的,突然发请柬也不知道西宁王爷是怎么打算了。这些暂且不提,除了西宁王府的帖子,贾敏还收到一封西宁王妃亲笔些的书信,意思就是岚哥儿出生之后她还没见过,让贾敏务必要带着岚哥儿去给她瞧瞧。

不仅仅如此,她还说许久没见到黛玉和皓玉了,让贾敏把他们一块带来王府里转转。

贾敏想着又叹了一口气,西宁王妃字里行间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暗示还是有几句的,直把贾敏看的眼皮直跳。

若是西宁王妃真的有这个意思,她少不得要想了方法回绝的。不仅仅如此,若是那府上真有这么个意思,黛玉的事情,还得抓紧相看。

毕竟,西宁王府的环境比起一般世家还要复杂的多。西宁太妃不是西宁王爷的生母,虽然西宁王爷要守孝道,但是太妃始终是不安心的,对周铎这个世子便把的极紧。西宁王妃是个看不透的,西宁王爷更是个老狐狸,周铎的性子也说不上多少。

那是皇家宗室,即使黛玉受了什么委屈,她这个做母亲的日后也无能为力。

这个西宁王世子,对于黛玉来说,并不是良配。

第219章 贺寿

四月二十八那日一晃便到了,因为是老太妃的寿辰,况且还是六十大寿,贾敏不敢含糊。

况且西宁王府是宗亲还是新贵,京中想巴结的人家多了,这次又是广发请柬,但也只请了京中那些有头脸的人家。史家一门双侯,自然在宴请之列,而贾家恐怕是因为宫里的贤德妃才得了请柬。

不过这样一来,送什么礼倒是尤为关键了。林如海已经是一品大员了,这次礼送太重了显得谄媚,太轻了被其他人家一比照着也显得寒酸。

为了这礼贾敏是煞费了功夫,黛玉这段日子倒是显得尤其轻松。

平日里除了管一部分的家事,便也只是练练字,兴致来了也寻了皓玉下棋。也就之和肖凌薇之间相互走动,贾敏决口不提去贾家的事情,即使贾母寻了贾敏去说话,贾敏也刻意不带上她。

而贾家的姑娘们一个月也来不了一次,林家又不轻易下帖子宴请,黛玉的生活倒是清静的很。

西宁太妃大寿那一日,贾敏起的格外的早,张罗着让丫鬟们把岚哥儿打扮好了,这才让蔓草唤了黛玉过来亲自检查。

芷兰跟在贾敏身边几年,又跟在黛玉身边久了,自然知道黛玉和贾敏的品味如何,衣裳头面既不素净也不张扬,可谓是合了两个人的胃口。

贾敏笑着点了点头,又随口夸了芷兰一句,这才又往黛玉头上插了一支南珠镶嵌的簪子,仔细端详了两遍,这才放过了黛玉。

不一会儿,皓玉也上前来跟贾敏请安。贾敏昨日便跟岑先生告了假,岑先生也不为难,说是功课回来补上便好,今日他便是单独给江俞泰上课了。

已快到夏日,天亮的早,等林家一行人准备好。天早已经大亮了。黛玉在二门上了马车,她自然跟着贾敏一辆。皓玉前两年便单独请了先生来教骑射,如今江俞泰来了二人便是一起学的。他已经学会了骑马,今日便说要骑马,贾敏不肯,这才独自坐了后头的一辆。

等到了西宁王府,那头早已经热闹起来了。早已经有管家婆子守在门前,林家递上了名帖。这才放行。

这天子脚下的世家宗亲,规矩自然是多的很,今日又是个特别的日子,一路行来倒是比贾家还要严苛几分。不过那婆子倒是没有径直带着林家人去见西宁太妃。而是带着贾敏众人先去见了西宁王妃。

黛玉恍然记得自己似乎有几年没见到西宁王妃了,王妃还是如以前一般端庄大方。见贾敏进来。贾敏刚刚参拜了下去,还未等她起身,西宁王妃便一把扶起了贾敏:“林夫人何必如此多礼,快快起来罢。”

贾敏还是规规矩矩的把礼行完了,黛玉和皓玉这才给西宁王妃行了礼。

西宁王妃把林家三姐弟轮流拉到自己身边打量了一番,这才笑道:“林夫人好福气,这三个孩子看着都是好的。”说到最后,她脸上的笑意也有些暗淡了下来。

皇家血脉不盛。这是整个大兴都知道的事情,太上皇后宫充实,不算早夭的,也只有两位公主和四个皇子。而今上的子嗣更是单薄,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也只有两位皇子和大公主而已。前两年今上广纳后宫,却仍然没有什么动静。

不单单是皇家。就连宗亲的子嗣也是单薄。远的便不说了,就拿西宁王府和东平王府来说,东平王爷娶了一个嫡妻,一个续弦,妾侍通房有之,也只有二子一女。而西宁王府则是只有一个嫡出的儿子和一个庶出的女儿,这么多年,也只是这样而已。

西宁王妃就这么一个嫡出的儿子。再见到林家这般,心中怎么能没有一点伤感。

只是这种情绪终究只是一带而过,西宁王妃片刻便又笑着跟贾敏说起话来:“阿斓也是一早便出门了,我想着很快便到了,咱们先说说话,太妃那里正忙着。等会儿再带妹妹过去。”

说着她又抱起了岚哥儿,岚哥儿乖得很,不哭不闹的,看西宁王妃的神色,似乎是喜欢的紧。二人就这岚哥儿又说了许多话,西宁王妃这才道:“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过去,倒是把皓玉闷在这里了。”说着又把她身边一个叫鸣蝉的丫鬟叫了出来,“你带着林家大爷去世子那里,说是我的话,叫他好好带着林家的大爷转转,若是有什么不尽心的,小心我找他秋后算账。”

这个鸣蝉似乎在西宁王妃跟前颇有脸面,听到西宁王妃的吩咐,便笑道:“奴婢知道了,一定把王妃的话一字不漏的转述给世子听的。”

西宁王妃这才笑着点头,见鸣蝉带走了皓玉,便又把黛玉叫到她跟前来说话。

“我之前听那混小子说过一句,玉儿先前便跟他见过不是?”西宁王妃拉着黛玉的手,笑的一脸的慈祥。

黛玉垂下眼睑,最终还是点头说道:“之前在扬州的时候,我去肖府做客,倒是见过一次。”

“那个混小子……”西宁王妃恨铁不成钢的说了一句,又转向贾敏道,“我是等阿斓进京之后才听凌薇说起过一次,说是那个臭小子竟然让玉儿受了惊吓,我之后还狠狠的骂过他一次。他那时不懂事,难免调皮了些,现在想来后悔了,也知错了,还希望玉儿不要介怀。”

这件事肖凌薇自然是不会提的,周铎也是不会说,自然是肖夫人跟西宁王妃说的。

只是这样一件小事,也犯不着肖夫人特意跟西宁王妃提起来,必然是有什么由头。黛玉听着心中一跳,却有些五味陈杂起来。

这对于她来说,终究算不上是什么好事。

“还有这回事,倒是没听玉儿跟我提起过,想必她心中也是是不大在意的。况且那时候玉儿还小,如今大了,便更没有什么好介怀的了。”黛玉还在想着她应该怎么回答才妥当的时候,贾敏便接过了话,和西宁王妃打起机锋来了。

黛玉舒了一口气,这才笑着应和道:“是啊,夫人若是不提起这件事情,我倒是早已经忘记了。”

西宁王妃便别有深意的看了黛玉一眼,这才道:“不管是不是忘记了,也不管玉儿你介不介怀,这事便是铎儿的错。玉儿虽然忘记了,但是铎儿如今大了,越是想起来便是越是后悔,总要他当着玉儿的面道一声歉意的,不然日后他心中恐怕不安。”

贾敏低下头来,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正想着要转开话题,却见岚哥儿指着对面道:“花……花……”

众人转头一看,却见是对面的屏风上绣了一副花开富贵的图案,异常逼真,远远看去,就跟真的一般。

话题便立刻被转了过来:“这是前朝吴采女的绣品,还是当年吴皇后在世的时候赏给家母的,后来被我当做嫁妆带了过来。她绣的东西,都栩栩如生一般。这江南的双面绣如今虽然少见,却还是有人会的,吴采女这手绣活,却当真是失传了。”

前朝宫中的东西,却也只有宗室皇亲才能这样堂而皇之的摆出来吧。贾敏眼神往那屏风扫了一扫,却也立刻转开话题谈起这吴采女的绣品来了。

说着说着,西宁王妃突然来了一句:“我倒是觉得玉儿绣的也是很好的。前些年我瞧着姚家的姑娘给皇后娘娘绣了一副双面绣,虽然那么大的绣品花了不少心思,但我瞧着姚姑娘的这一手的绣活可比不上玉儿。”

不单单是贾敏,就连黛玉也唬了一跳。

黛玉虽然跟着黄绣娘学了几年的双面绣,黄绣娘也说黛玉是个好学生。奈何她懒散,做绣活也只是打发时间,做的也少。除了给自家人做了几个小东西之外,连贾母都没送过。

西宁王妃这么说,定然不会是无的放矢,她到底在什么地方见过了黛玉做的绣品?

贾敏正想仔细问问,门外却传来丫鬟的声音:“禀王妃,肖姨太太已经到府上来了,如今恐怕已经进了二门往这边过来了。”

西宁王妃的神色顿时就欢欣了起来:“快打发人去接,凌薇这丫头好几个月都没过来了。”

方才那件事情,便不动声色的被西宁王妃盖了过去。贾敏想再问,却是要再寻其他的时机了。

西宁王妃自然是跟贾敏说起了其他的,正说到高兴处,便听到外面响起了声音。丫鬟进来禀告,还未等她说说完,黛玉便看到帘子一掀,肖凌薇已经走了进来:“凌薇给姨妈请安,姨妈近来可是大好。”

“好……”西宁王妃立刻示意丫鬟把肖凌薇扶了起来,有对肖凌薇道,“快来姨妈这里。”

肖凌薇朝黛玉眨了眨眼睛,又几大步往西宁王妃身边走过去:“姨妈,凌薇可想你了,本来想来小住的,结果母亲说姨妈这段时间忙的很,不准我来打搅您。”

西宁王妃便虎着脸说了随后进来的肖夫人几句:“哪有什么忙不忙的,凌薇想来看我,我总是有时间的,下次可不要这般客气了。”

肖夫人被训斥了,倒也开心,只是笑着点了点头,说一切都依了西宁王妃。

看来这西宁王妃疼爱肖凌薇是货真价实的,简直比对待周梦舒还要好上五分,也并不像王夫人对待薛宝钗那般浮于表面。

220 太妃

说曹操,曹操便到。肖凌薇刚给黛玉使了个眼色,这眼神里的意思黛玉清楚的很,那便是“这里太无聊了,赶紧找个由头先出去”。

黛玉点了点头,肖凌薇刚想开口,便听到外面有丫鬟道:“王妃,姑娘在外头求见。”说话间,那丫鬟便打了帘子进来。

这一句话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