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攻略-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想起贾敏,是千真万确的难过,只是了缘却只是嘻嘻笑了一声:“又给我装傻,装可怜也没用的。小小年纪便学的一肚子的心眼,果然都说内宅可怕。”说完了缘便心惊的拍了拍胸口,模样动作夸张的很。

黛玉表情一沉,便听到了缘道:“昨日里要不是我多心问了一声元翰,差点就被你蒙过去了。你本来就最可疑了,元翰又说当初是你建议林如海用食疗替换药物,林如海这才请了元翰到林府。后来在闲谈中林如海无意间说了一句,元翰便记下来了。”

说完了缘便打量了黛玉一眼,眼睛里是满满的疑惑:“我说老乡,要你承认有那么难吗?”

见黛玉只是僵着脸不说话,了缘便叹了一口气:“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时候来的,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想回去的方法,但是我却是一直都想回去,这个破地方!”了缘说完便骂了一句脏话,黛玉眼睛略抬了抬,便见到了缘一脸的嫌弃。

黛玉的这个样子,即使是没有亲口承认也是八九不离十了。了缘也不想黛玉为什么口风那么紧,便讲起了自己的事情。也许是长埋在自己心中的秘密终于可以倾诉了,了缘的话便显得有些细碎和啰嗦。

原来了缘到这个世界里来的时间比黛玉还要短,他的本职是中医,才十十六岁,是在三年之前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的。而刚一过来,就成了一个快五十岁的老和尚。况且这个老和尚还名满天下,经常会有人来静国寺请他讲经。

面对这样的窘境,了缘便只能打起游历的幌子来躲避。即使是这样,今上登基之后,还曾三次请他进宫。好在今上向佛之心并不诚,也只是略微的听一听便是。而先帝早已经失去言语的能力,了缘只用在他面前读经书便好。

况且忽悠了这么几年,他的功力也见长,便侥幸过了。

黛玉听了了缘的话,才知道自己比起了缘来,算是异常的幸运了。若是她处在了缘的状况,恐怕也是疯了一般的想要回去吧。

“要是你过来就变成一个老太太,你说不定早就疯了,我心里素质还算比较好的。”了缘叹了一口气,“当初我也是日日期盼着睡一觉能够回去,但是反反复复折腾了一年,我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不过前年我遇到一个和尚,我瞧着倒是有些像《红楼梦》中写的那个癞头和尚,一想他可不是半仙吗,便死缠烂打的跟着他。他被我跟烦了,便说了让我回去的方法,就是要我老乡中指的三滴血。让我得到媒介之后,再去找他。”

“我找了好多年,都随船出海了,还是没有找到。”了缘盯着黛玉半晌,又说道,“你也不必装傻了,若是你愿意的话,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只是你也想想,这个世界的格局早已经不是我知道的了,我再去找另一个老乡的难度就加大了。要是你不愿意,贾敏我也不救了,反正原著里她也没什么好结果,就是推迟了几年而已。”

黛玉低着头,心中便是又好气又好笑。

“小丫头,你是重头活了一遍,哪有我惨,当然不能了解我的痛苦。”说完他便两手一摊,“要是你不答应,我就不治了。半月香不是那么好解的,在南洋那边也没几个人能解。反正贾敏的身子也就拖个一两年,到时候送你去贾府那个狼窝,反正我现在是破罐子破摔了。”

了缘说话的时候,黛玉便在想着应该怎么做。她并不想了缘知道她的身份,因为越少人知道自己越安全。但是现在了缘是断定了自己就是他老乡,还用贾敏的性命来威胁,就是要她中指的三滴血做回去的媒介?

真的有回去的办法吗?黛玉心中千思万绪涌到一起,竟然有些烦乱和挣扎起来。

“别叫我小丫头。”过了半晌,黛玉终于抬起头来,她吐了一口气,声音中带着一股子化解不掉的郁闷,“要血要肉的随便你,但是你把毒解了。”

第122章 药方

黛玉刚走出正房,贾敏便打发走了身边伺候的人。刚想从榻上下来,就被林如海拦住了。

“夫人先躺着吧。”说完他便在榻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是我拖累老爷了,原先还以为没什么大碍,没料到居然是这个样子。”贾敏抚了抚胸口,虽然心中惊怕,但是却尽力让神色看起来平淡一些,“也不知道这半月香能不能解。”

“既然了缘大师见过这种毒,先前又那般说了,必定是有办法的,夫人也不要过于忧心。”林如海安抚了一句,只是心里也不禁往下沉。

贾敏轻声叹了一口气,见林如海表情也有些沉重,连忙笑道:“老爷可别做这么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吓坏了玉儿和皓哥儿可不好。那两个孩子心思都重,也不知随了谁。”

“也罢,玉儿已经知道了,皓哥儿就瞒着他吧,省的他也跟着白担心。”林如海说着便轻声笑了出来。

贾敏点了点头,又道:“方才我倒是仔细想了想九月十二那日的情形,只是想来想去,却越来越心惊了。”

九月十二正是今上的登基大典,贾敏一早便进了宫中,遇到的人也就寥寥几个,也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些话。这半月香是要从食物中下的,那必然是吃了什么东西才会中毒。

毕竟是觐见新后,虽然是头一次经历那样的场面,贾敏心中难免会有些慌乱。但是也正是因为唯一的一次经历,她入夜时才会反复的回想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因此登基大典那一日的印象比起其他时候显得更加深刻。

“我记得那一日,进宫之前西宁王妃给了我一块点心,进宫之后又喝了一杯宫中的茶。除了这两处之外,也就只剩下咱们府中和贾府,倒没什么可疑之处了。”贾敏仔细回忆了一遍,才说了出来。

林如海也心惊了起来:“若真是其中一处,倒还真是不好办了。”

“有没有可能是十二日前后被下的毒?”林如海想了一会儿突然问道。

贾敏摇了摇头:“重阳过后我便一直在家中,十二日之后因为要赶着离京,也是一直在府中整装收拾。若说是十二日前后被下的毒,机会倒是更小些。”

“西宁王妃没有下毒的动机,西宁王爷既然拿出了那么大一个饵出来等着我们,以他的性子必然不会在此之前多生事端。”林如海叹了一口气,不得不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想。

贾敏犹豫了一会儿,才问道:“老爷难道知道了那两口箱子里放了什么?”

“虽然淳王和昭王无缘皇位,但是他们二人在明矾上经营那么多年,又有两个侯府帮着,定然是有不少人脉。明面上不少,暗地里的恐怕更多。先皇还在,今上根基不稳,这个时候是不能动淳王和昭王的。但是那些暗中投靠两位王爷的官员还有把柄在两位王爷手上,若是那两位王爷还不懂得安分,那这些官员日后的举动还有待考究了。”

“今上最期望的便是太平几年,等他羽翼丰满了再行动。”林如海看着贾敏,无奈的笑了一声,“若是谁能弄到那份名单,今上心中必然欣喜。”

“这些跟我们带回来的那两口箱子有什么关系?”贾敏疑惑的问道,“若真是那份名单,亲自打发人送到扬州岂不正好?也只是薄薄一张纸,方便的很,何必这样谨慎的嘱托我们千里迢迢的带过来。”

“说起来,今上倒是和先皇有一点比较相像,那便是多疑。”

虽然和今上见的次数并不多,但是林如海是在今上还没登位时便开始留心观察的。

今上和先皇一样多疑,不同的是先皇对谁都不会十分信任,而今上只要得到他认可的人便会十分信任,只是得到今上认可,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西宁王府经营那么多年,似乎也还是做的不够。

而且那么多年的隐忍,使今上的情绪很少外露。这种不信任,只是表现在小细节上,或许连对方都不会发现。但是西宁王爷也跟今上相处了那么久,今上是什么性子,他人不明白,西宁王爷必然是清楚的。

若是那些名单由西宁王爷的人送到肖府,今上多半会认为西宁王爷玩弄权术,更甚都还会认为他结党营私。但是这两个掩人耳目的箱子经了林府女眷的手,意义便有些不同了。

林如海猜想着,这份名单恐怕也是西宁王爷在肖霖云离京之后才得到的。况且肖霖云在年前便又要回京,要在他进京之前把这份名单送到,便只有经由贾敏的手。

“那箱子里必然藏着这一份名单,不单单如此,西宁王爷还想着一箭双雕。离京之前西宁王爷便跟我隐隐透露名单的事情,这一条走捷径的富贵路,西宁王爷还想着试探我到底要不要。”林如海轻笑了一声,“若是我贪心独占了,肖霖云进京之日他还能找机会联系上,先下手为强。”

贾敏想了想,才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西宁王爷和王妃的性子还真是相像。既然他们都这样试探下来了,这毒也犯不着下。”

说完,贾敏就朝林如海看了一眼,二人眼睛里都带着不同程度的后怕。

如果半月香不是西宁王妃下的,那多半是宫中的那位下的,而阮皇后为何要给贾敏下毒就值得深究了。

若是要灭口的话,何不下上烈性的毒药?这个药,还真是后院里厮杀时的手段。况且若是要因为要瞒住赵渊下江南的那件事情,阮皇后敲打过一次了,这样下毒也未免显得小题大做了。

贾敏头痛的揉了揉额角,费了心神,困意又席卷上来了。

“夫人别多心,也别多想,凡事都等到毒解了之后再说。”林如海扶着贾敏躺下来,“这毒既然是在京城里被下的,一切原因自然是要去京中找,现在漫无目的的揣测倒是白费了心神。”

贾敏点了点头:“这个我自然是知道。”她见林如海扶着自己,便歉意的说道,“叫芷萍进来伺候着吧,老爷必定要有公务要忙,还要注意些身子,不要熬夜把眼睛熬坏了。”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林如海便出门叫了芷萍进来,自己则往二门外去了。

不单单是贾敏和林如海,就连黛玉从沁湘亭出来之后便一直在想到底是谁下的毒。

九月十二是今上登基大典,贾敏能去的地方就这么几个。但是若说是下毒,每个人都似乎没有多少下毒的动机。

不过她和林如海想的一样,既然是在京城中的毒,那么答案只能去京中找。林如海年后就要回京述职了,按照西宁王妃给贾敏的暗示,林如海这一次多半是回京任职,这一次必然也是举家上京的。

和了缘说开了之后,了缘第二日便迫不及待的来给贾敏扶脉了。装模作样的踱了一会儿步子,他终于松了口说这毒他能解一半,剩下的就要看贾敏自己怎么做了。

黛玉表情一变,便眼带威胁的看了了缘一眼。

“出家人不打诳语,林夫人中毒还只有两个月,已经算是万幸了。若是中毒过了半年,毒已经进到脏腑,大罗神仙也治不了了。”他转过头去,眼睛便往黛玉的方向飘过去,“我先给夫人开药方子解毒,连服半个月,待到余毒清出来了,还要静养两年才能好。”

“我先前说的还有一半要靠夫人自己便是因为这个原因,夫人伤了元气,静养的这两年不能做任何劳神的事情,也不能四处奔波操劳。若是出了什么事,日后你们就算是要找我,也找不到了。”说到最后,了缘的语音上扬,原本苍老的声音便显出了一分轻浮。

“芷萍,笔墨伺候着。”好在林如海只是关心着方子,并没有特别注意了缘突然便轻松了的语气。

待到芷萍把笔墨拿出来,了缘只是尴尬的看了黛玉一眼,他才老脸一红,指着黛玉道:“我笔墨金贵的很,小丫头,我来念,你来写。”

黛玉只是淡淡的看了了缘一眼,这才上前坐下来一字不漏的把了缘说的写了下来。

了缘拿起那两张方子弹了弹,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这才交给了林如海:“就是这两张方子了,上面的那一张是解毒的,下面的是调养的。我最多只能待半个月等毒解了,那调养的事情就交给元翰吧。”

说完他便朝黛玉使了个眼色,碍于其他人在,黛玉便站起来往贾敏的方向去了。

林如海又是朝了缘行了一个礼,这才好生让人把了缘和沈大夫送回二门外的厢房里。

黛玉又看了看了缘开的两张方子,药材除了调养的方子里有千年人参做药引,其他的药材多半都是寻常的。只是解毒的那张方子里,每一味药都详细记着在什么时候添加进去,连添加的顺序都不能弄错了。

黛玉见着实复杂,又怕煎药的丫鬟不小心弄错了顺序,便说要亲自煎药。怕自己也有疏忽,连忙拉了芷萍和芷兰一起。

第123章 管家

了缘开的解毒方子极其复杂,添加药材的时间又要把握及时。况且,那药要三服煎成一碗,一日又要吃两次,黛玉这半个月几乎是耗在了小厨房里。

不过这半个月来了缘倒是日日来扶脉,因为时间都是在贾敏吃药之后,因此黛玉倒是日日和他照面。

见了几次,黛玉便发现这个了缘原来是个话唠,而黛玉身边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丫鬟的。因此即使是远远的看到了缘,黛玉便要绕道走。

半个月眨眼间便过了,了缘最后一次给贾敏扶了脉,便说贾敏身上的余毒都已经清了,但是却要静养两年身子才能完全好。只是他也不能一直待在扬州,又说调养方面沈大夫比他拿得出手一些,便叫了沈大夫来仔细叮嘱了一遍。

林如海和贾敏自然对了缘千恩万谢,了缘临走之前还特意给了了缘一个匣子,那是一匣子的银票。了缘得意的看了黛玉一眼,竟然也没推辞就收下来了,倒是让还准备劝说一番的贾敏和林如海有些怔愣。

“令嫒和佛结缘颇深,可否让老衲和她单独说说话?”了缘假意看了黛玉一眼,这才对林如海说道。

大概是想到几年前癞头和尚的那件事情,林如海脸上颇有些为难,和贾敏互相看了一眼,他才点了点头道:“这是小女的福分,不知大师是不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

了缘看了黛玉一眼,见林如海一脸紧张,便说道:“就去不远处的沁湘亭便好。”

林如海点了点头,又让芷兰和春绯二人陪着,自己则是转身出了二门。将近年关,又要忙着年后交接,衙门里的事情也很多。只是了缘来扶脉的时候,林如海都会抽空回来,待不了一会儿便又要匆匆回衙门里。

贾敏劝了几次,林如海依旧如故。见他如此,贾敏便也不再说了。

把芷兰和春绯打发远了一些,黛玉才松了一口气在圆椅上坐了下来。也许是贾敏终于安然无恙了,她看了一眼了缘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心中最终还是泛起了一丝同情:“喂,我说,你真的要去找那个癞头和尚吗?你知道他在哪里?”

她前后的年纪加起来其实也跟了缘差不多,在他人面前叫一声大师是迫不得已,若是在这种情况叫的话,恐怕了缘自己都会觉得可笑吧。

“当然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说什么叫大荒山,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山丘里。”了缘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黛玉看着了缘,张了张嘴,但是想问的话终究是没有问出口。

既然了缘能回去,那她呢?她是不是也能跟了缘一样,依靠着什么媒介回去。

从了缘坦明身份的那一天起,黛玉便在想着这个问题。只是能不能回去还是两说,原著中这个时候黛玉并没有死,癞头和尚恐怕不会轻易答应送她回去。当然,这也许只是她心中潜意识想留下来的借口而已。

她舍不得这里,舍不得林家。

如果真能回去,如果她就这样回去了,将来说不定会悔的肠子都青了。

“你想问什么?”了缘之前还在喋喋不休的说话,突然之间停了下来问道。

黛玉摇了摇头,怕自己忍不住会问出口,便连忙说道:“没什么,既然这样你就快走吧。”

了缘若有所思的看了黛玉一眼,才笑道:“走之前不是要先算一算账嘛。”

说完了缘便看了看四周,芷兰和春绯已经被黛玉支到游廊外面,根本就看不大清沁湘亭里的情况。他见四周都无人注意,便拿出了一个半根食指大小的小瓷瓶递给黛玉,还附上一把小巧锋利的刀。

“你也别说我没为你考虑啊。”说着他便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瓶子,“听说这里的女孩子是不能留疤的,这瓶药就留给你了,每天早晚涂两次,半个月之后保证不留痕。”

黛玉面无表情的盯着了缘:“不是说只要三滴血吗,用针就可以了,拿刀出来做什么?”

了缘讪讪的笑了一声:“哎呀,谁知道那和尚说的三滴到底是指的多少,多多益善嘛。”说完他打量了一下黛玉的脸色,又说道,“反正都是挨一刀,你就看在是老乡的份上帮帮我啊。要不这样吧,你告诉我你是哪里人,还有家人没有,我给你带句话。”

黛玉怔愣了一下,才苦笑了一声:“不用了,他们也许早已经淡忘了,要是你突然间提起来……他们说不定把你当疯子。”

叹了一口气,她又继续道:“算了,你说了不会留疤的,动作快一点。”说完她四下看了看,见人都离得远,便在石桌下面伸出了手。

了缘的手法倒是很快,在黛玉手臂内侧划开一道小口子,小瓷瓶挤了小半瓶的血。他还意犹未尽的想要多挤出来一些,却被黛玉瞪了一眼,才连忙收手。

黛玉把了缘给的膏药涂在伤口处,本来就不再渗血的伤口立刻就止住了。黛玉掩好袖口,又听着了缘唠叨了一会儿,这才装模作样的送走了了缘。

半个月之后,黛玉才知道了缘根本就骗了自己。虽然膏药抹了半个月,伤口确实是没有留疤,但是却有一条细小的淡粉色痕迹。若是不盯着看的话自然是看不出来,但是若是仔细的盯着看,还是会发觉和肤色有些差距。

只是那个时候了缘早已经不见行踪,沈大夫也说了缘这几年来四处游历,居无定所,连他也找不到。

黛玉想着那道痕迹根本不明显,况且这个伤口也不知道如何跟沈大夫说明,便也就不了了之了。

贾敏解完毒之后便已经到了十一月底,各家的年礼便要准备着了。再加上一到腊月,各地的庄子和铺子的管事们便要来林府交账了。

这日贾敏便跟林如海提到此事,却是满心的担忧:“了缘大师说这两年之内都不得劳神,现下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往年都是陈嬷嬷和芷萍在旁边帮衬着我,只是今年若是真的让陈嬷嬷和芷萍一手操办,没个主子倒也有些不像话。”

贾敏中毒之事林如海便说先不要声张,沈大夫和了缘大师那里林如海先前都是打过招呼的。即使贾敏两年之后调养好了,在未查出毒是谁下的之前,更是要装作虚弱的样子,以免那人一计不成,再施毒计。

只是这两年,不光是林如海顾忌着贾敏的身子,就连贾敏自己想着若是出了什么事,留下黛玉和皓哥儿该有多可怜,也比平日里更加注意了几分。

“夫人便好好静养吧,索性把这些事情都交给玉儿吧。她是林家的姑娘,再怎么着管家也是名正言顺的。再让陈嬷嬷和芷萍在一旁提点着,出不了错便行。”林如海便立刻建议道。

贾敏脸上有些犹豫:“玉儿年纪还小,我怕底下的人欺负她年幼。她又是个不肯诉苦的,若是受了什么委屈,还不是我心疼。”

林如海便大笑了出来:“夫人,你这个姑娘是什么性子,他人不清楚,难道你心里还没底不成。”

贾敏便猛然间笑的咳嗽了起来,待喘匀了气,她才没好气道:“老爷这般打趣玉儿,若是被她知道了,又该跟老爷生气了。”说完她收了收表情,又说道,“过了年玉儿实岁已经满八岁了,平日里我管家的时候,她只是在一旁看着,这个年纪,也该学着上手了。”

林如海便赞同的点了点头。

“想当年我学着管家的时候也正是玉儿那么大,只是我的性子比起她来,倒是少了几分稳重的缜密。可惜我还要静养两年,不然还是要手把手的教她才好。”贾敏便有些可惜的叹了一口气。

“夫人不必想那么多,玉儿心思细腻,为人通透。有陈嬷嬷看着,你便少操了这份心吧。”

于是黛玉接手管家的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第一件事情便是送年礼。

这内宅准备送年礼自然是和外宅上的官场分不开的,对于黛玉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往年的年节来往单子还留着,以前的时候基本都是按照去年的来。今年却是因为新皇登基,人员变动上便有些大了,因此在写年节单子之前便要让林如海过目。

要添加哪些,删掉哪些,哪几家要送重礼,哪几家略减几层,定下来之前黛玉便打发人去书房里问了一趟林如海。

西宁王府因为不在先前的单子里,倒让黛玉有些为难。虽然是皇亲,又是新贵,但是也不能显得过于谄媚,因此也是和其他家一样,黛玉拿着新列好的单子看了一遍,想了想,又在后面加了一个薛家。

这薛家在京中时便送了厚礼来林府,贾敏说若是贸贸然还回去难免伤了彼此的情分,毕竟中间还隔着一个贾家,黛玉便做主年礼的时候在薛家送的那些里加重五分送过去。

以林家的身份,若是年礼送的那般重,便是说明只是还人情,还隐晦的说明不接受薛家的那份人情。再加上薛蟠在登基大典那日触犯了皓玉,若是薛家有自知之明,日后应该不会多加攀扯。

第124章 商议

年节的单子重写撰写之后,黛玉便亲自去书房交给林如海过目。

林如海的目光只是在薛家那处逗留了一会儿,也不说妥不妥当,便直接交还给黛玉:“既然是玉儿考虑良久才做的决定,那今年的年礼便依你的意思来吧。”

既然林如海过目了,而且还说按照她的意思办,黛玉便揣度着虽然不是完全按着林如海想要的来,却也没有超出那个度。况且她是第一次这样放开手做事,林如海大概是不想打击她才会如此。

见林如海似乎还有话想说的样子,黛玉便把单子交给一旁的芷兰,吩咐芷兰送给陈嬷嬷去具体操办,又吩咐春绯去门外候着。

林如海见伺候的人都出去了,便在下头的乌木七屏卷书式扶手椅上坐了下来,黛玉则是站在林如海身边。

“上次在京中和皓哥儿有冲撞的,便是年节单子里那个薛家的人吧。”黛玉还以为林如海要说些什么,却没料到他会冷不丁的说起了薛家。

“正是这个薛家,和咱们府中还是拐着弯的亲戚。”黛玉想了想,便又加了一句,“京中时我在府中休养,贾家的姐妹们和薛家的姑娘便来看过,不单如此,这薛家还送了重礼过来。母亲说若是就这样退了回去,便是当众打了二舅母的脸,便提了一句在年节礼上加重几分,他们便自然知道咱们的意思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却没有问贾敏执意不和薛家攀交的原因,而是话锋一转,突然间问道:“玉儿对这个薛家,可是了解清楚?”

“不大清楚,只是知道他们家是皇商,薛姨妈是王夫人的胞妹,也是现今九省统制王大人的胞妹。”黛玉不知道林如海为什么突然之间问起了这件事情,便想了想原著中的情节,却也只能想到这些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虽然从太祖时起,对商人便不再同前朝一般严苛,不过士农工商还是泾渭分明。当年的贾家即使到了你外祖那一辈,也是有爵位的,贾家的门第并不低,而薛家说好听点,也只是皇商而已,始终脱不开一个‘商’字。”

黛玉脸上便露出一丝怪异的表情,她琢磨着林如海为什么突然之间跟她说起这个事情。见林如海恍若只是闲谈的样子,黛玉便索性不问不开口。

“而当时的王家,虽然是武将出身,王子腾之父当时虽然品级不高,但是王家的先祖却做到了都太尉。俗话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王家的姑娘和你外祖家结亲,倒也算是门当户对。”林如海觑了黛玉一眼,见黛玉皱着眉思索着,才继续道,“只是王家的两个姑娘是一母同胞的姊妹,同样是嫡出,为何一个嫁进了国公府,另一个却是做了商人妇?”

黛玉倒真是困惑了起来,先前看原著的时候,她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林如海先前问的确实是怪异的很,即使那薛家有万贯家财,也只是商人而已。既然王夫人都可以嫁进国公府里,那么薛姨妈同样可以找门第相当的人家,这样带给王家的利益才会更大。

但是薛姨妈却偏偏嫁进了薛家,这薛家当时却也只是领了一个紫微舍人的闲职。在大兴朝,也不过就是七品的闲差而已。

想了半天,黛玉却也想不出来有什么联系。

好在林如海似乎并没有准备着让黛玉回答,见黛玉久久不说话,他才道:“先皇多疑,他在位时除了明面派人监视着暗地里的探子更是数不胜数。”

黛玉张了张嘴,脸上带着一丝恍然:“依父亲的意思,那薛家便是先皇在暗地里的探子?怪不得薛家在薛公逝世之后,突然之间就出现了颓势。”

薛家是皇商,商人为人处世自然是八面玲珑,情报的来源也比寻常人更加多一些。黛玉想了想,却也有些了然。

若是薛爱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商,又如何赚了万贯家财而不让人眼红?即使有王家和贾家做薛家的后盾,如若自己没有一点本事和依仗,又如何能站得住脚。若是薛家本来就是先皇的耳目,那么一切便都可以解释了。

恐怕王家是知道薛家这暗地里的身份,这才想着要和薛家结亲的吧。

所以薛家的渐渐衰败不单单是因为紫微舍人逝世之后,薛家无人打理生意,毕竟即使薛蟠是个糊涂人,薛家还有薛蝌这样的人帮着料理。虽然不是一房,但是薛蝌自幼失怙,自然会尽力帮衬着薛蟠这一房。

薛家的衰败是因为没有了那一层隐秘的关系,没有了先皇的这一层防护罩,多的是小鬼跳出来挡道。

“在紫微舍人死前,先皇便不再重用他了,薛家并不是因为紫微舍人死后才出现颓势,而是紫微舍人在薛家出现颓势时刚好逝世。”林如海一眼便瞧出黛玉心中所想,便出声解释了一句。

黛玉倒是怔愣了一下,便下意识的抬头询问林如海。

“玉儿说说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林如海便饶有兴致的看着黛玉揪成一团的脸。

黛玉苦着脸,倒还真是仔细的想着原因,连不知不觉在房间里胡乱走动都没有意识到。

林如海也不管黛玉。桌子上的茶早已经冷掉了,林如海也不催促丫鬟进来换便拿起来吃了几口。

半晌之后黛玉才顿住步子,突然转身往林如海的方向走了几步:“女儿倒是想到了一些,却不知道是不是猜错了。”

“但说无妨。”林中海便放下手中的茶盏,身子往黛玉的方向略微倾斜了一些。

“薛家是先皇的暗哨,这件事情恐怕心中明白的人不少,但是薛家却不能把这个身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而以薛家的身份,居然和王家结亲,便是明着说了薛家另一层身份。王家的关系错综复杂,说重了一些,倒是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