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攻略-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进了皇子府后。顾明兰依旧沉默低调。直至今上登基,封顾明兰做了皇贵妃,这才有人记起还有一个顾明兰存在。
这便是贾敏对皇贵妃唯一清楚的事情,而黛玉现在知道的是,今上对皇贵妃却比对阮皇后宽容的多了。
想到这里,黛玉心中一凉。倒是对日后的局势担忧起来。
坦白来说,早日立太子最为稳妥,但是如今太子之位都悬而未决,可见今上心中另有盘算。说他属意大皇子,却不该百般拖延立储,说他属意二皇子,却又对大皇子十分器重,也时刻防着皇贵妃这一脉。
天家的事情,当真是诡谲难测。黛玉低垂了头,把自己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部清扫干净了。
今上正是春秋鼎盛之年,不管将来是哪位皇子问鼎高位,也是许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梓清是第一次得见天颜,紧张的手心直冒冷汗,不过见今上态度十分温和,倒是生出了不少孺慕之情。她听赵渊说过,今上和他们的生母在五官上还是有些相似的。
“朕听子深提起过,梓清定的是正阳侯府的曹泾。”说罢今上赞许的对黛玉点了点头,“曹泾确实是个有真才学的,正阳侯府也不错。”
黛玉连忙谢了恩,又听今上道:“梓清你是皇妹嫡出的女儿,我原本就想着等你大婚时在册封的,如今你和子深都安好,我也算对得起你们母亲。”
赵梓清眼眶顿时红了。
说罢,今上又下意识地偏头看了一眼皇贵妃,却见皇贵妃正百无聊赖的盘弄着自己的手指,心下却是莞尔。
当初他想着赵梓清是长公主的嫡女,便想封了赵梓清做郡主的,只是被皇贵妃劝住了。本来护国公府便已经是烈火油烹了,若是再多一个有了封号的郡主,泼天的富贵却不是人人都消受的起的。
“时辰也不早了,你便带着梓清先出宫去吧。至于嫁妆,自然是要按照县主的规定来,你和子深自行决定便可。”今上又问了赵梓清几句话,便打发黛玉和赵梓清出宫了。
黛玉却是求之不得,连忙再次谢恩告辞了。
等黛玉走出了景澜宫,却见身后没动静,便想着今上必然是留在景澜宫里说话了。她神色复杂地看了身后奢华的宫殿一眼,这才跟着前头带路的女官一路出了宫。
里屋里的宫女和内侍一早便都退了出去,屋子里便只剩下皇贵妃和今上二人。皇帝欲言又止,皇贵妃倒是神色未变。
“明兰。平日里瞧着你和那林氏并无交集,怎么突然想寻了她说话?”待到黛玉和赵梓清离开了之后,今上的坐姿便更加随意了一些。他一只手撑着椅子旁侧的扶手,神情比先前倒是慵懒了许多。
皇贵妃定定的看了一眼自己跟前的人,直到今上的眼神下意识的躲避了,皇贵妃这才道:“常宁这县主的封号多少跟臣妾有点关系,今日听说常宁县主进宫谢恩。臣妾想着,至少要单独见一见吧。”
今上见皇贵妃脸上的表情并无多大的波动,心中突然就有些不是滋味。
“我并没有怀疑……”
“臣妾知道。况且臣妾也不敢怀疑。”皇贵妃站起来行了礼,又道,“想必皇上是刚下朝不久。必然是有许多折子未处理,还请皇上移驾。”
今上脸色立即就阴沉了下来,他定定的看着皇贵妃,半晌才道:“明兰,你准备这样闹别扭到什么时候?”
皇贵妃脸上原本还带着笑意,如今却终于撑不住了:“皇上倒像是在说我无理取闹。”她手紧了紧,却又立即收住了情绪,“还请皇上恕臣妾失言,瞧着也快到正午了,昨日里静妃还约了臣妾去她那里摆午膳。臣妾便先失陪了。”
“顾明兰,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你还想要什么?”皇帝的声音带上了一些厉色。
皇贵妃脚步顿了顿,连头也没回,只是轻声道:“我以前就说过。我什么都不想要,可惜你一直都不相信。”
今上怔忪了一会儿,等回过神来,皇贵妃却早已经出去了。
可惜黛玉未曾看到这一幕,若是她看到了,心里念着的那件事情自然是会有一些线索的。不过若是她真的在场。却也是不敢看不敢听的吧。
却说黛玉从宫中回了护国公府,便立即把皇贵妃透露出来的消息告知了赵渊,又让赵渊寻了机会,偷偷打发人去林家,跟林如海通通气。
至于贾家,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倒是一连几天都不再登门。不过等了四、五日,贾母怕是也熬不住了,却又是打发了凤姐来护国公府打探消息。
贾母打发了凤姐过来,王夫人自然便要把薛宝钗顺道一起送过来。黛玉的说辞是,她虽然没有见到贾元春,但是贤德妃确实是在凤藻宫里养病,倒是没什么大碍。
对于黛玉的答复薛宝钗却很是怀疑,她笑道:“林妹妹可别唬我,若是娘娘是真的病了,何至于老太太要去宫里探望的请求三番两次的被阻了?莫不是林妹妹根本就……”
黛玉听着薛宝钗的话,脸色倒是真的冷了下来:“倒是当不起跟宝二奶奶姐姐妹妹相称的,莫不是我先前太过温和了,让宝二奶奶忘了,从前你还说过我最是喜欢使小性子的?”
薛宝钗眉心一跳,她虽然在贾府里跟贾府的姑娘们说过这样的话,但是这些年和黛玉相处,却也知道她是个凡事都要留三分情面的人。况且上一次黛玉态度十分温和,这一回薛宝钗也才敢越界。
只是没料到黛玉这一次却是惹不得了。
而黛玉却是觉得薛宝钗又可恨又可怜,只是她求仁得仁,也怪不了他人。黛玉能容忍她一次,是因为不想薛宝钗拿她不能容人说嘴,可是若是第二次还忍着,便是让他人觉得软弱可欺了。
“我也只是因为外祖母,这才应下这件事情,却没想到费力不讨好。言尽于此,若是宝二奶奶还不信,便自己再去打听吧。”黛玉说着便站了起来对凤姐道,“今日我身子不爽利,改日再请了凤姐姐过府说话,至于宝二奶奶,我如今身子重,倒是受不了刺激了。”
见王熙凤点头,黛玉便由闻音和知雅扶着出了偏厅。
薛宝钗又惊又怒,却是不甘的对凤姐道:“凤姐姐,你瞧林妹妹,她怎么这般……”
凤姐先前不说话,就是想要薛宝钗得一个教训,也不耐烦听薛宝钗的辩解,却是抬脚边走了。
————————
推荐古言《闲妻不好惹》,下面有直通车~~
简介: 穿成农家小媳妇,却成不祥人。
一家子极品,一个比一个难搞。
闲妻有神奇空间,何必低眉顺眼,惟命是从?
姐就要昂头挺胸做人,自己的幸福自己作主!
那些挡姐幸福路的货,给姐滚开,闲妻是不好惹滴!
304 事端
上次凤姐来,因为是跟薛宝钗坐了同一辆马车,才听了她不少抱怨。 这一次凤姐反倒乖觉了,临行前换了轿子,倒是和薛宝钗隔了开。
薛宝钗这才猜到凤姐特意换了轿子的意图,只是心中越想越气。又想到回了贾家,不管实情如何,王夫人是定要拿她撒气的。想着她在薛家是被薛姨妈捧在手里,还未出嫁的时候王夫人多半时间又待她十分和善,如今嫁了人,却是什么都不同了。
越想越委屈,薛宝钗瞬间又觉得泪意涌了上来。
等回了贾府,她连怡红院都不敢回,却是径直去了王夫人那里。虽然把责任都推到了黛玉和王熙凤身上,王夫人到底是没给她好脸色瞧。
等王夫人的怒气平息了,这才又为贾元春担心起来:“我想着娘娘在宫中的情况定然艰难,不然绝技没可能不让人传出口讯出来。娘娘好将来宝玉才能好,如今娘娘在宫中没了音讯,你又不叮嘱着宝玉读上进,我将来还有什么依仗啊。”
薛宝钗想起上回她进院子时的事情,眼眶顿时红了。
“太太,不是我不劝着宝玉读上进,是这院子里的丫鬟太不知轻重了。”说罢她又把上回贾宝玉被丫鬟们围着做胭脂的事情讲了一遍,眼泪却是已经流了出来,“姨妈也知道,我也不能镇日里守在院子里,姨妈这般说我,我却不得不认了,只是我也觉得委屈呀。”
王夫人一听,即刻脸色大变。自打处置了晴雯之后,她又把贾宝玉屋子里的丫鬟梳理了一遍,妖妖娆娆的小丫鬟都被她打发掉了。而如今留在怡红院里的,瞧着都是些信得过的而且看上去十分忠厚的丫鬟,却没想到还惹出了这些事出来。
“既然你是正房奶奶,便要管着这一院子的丫鬟,若不然整个院子交给你。倒要我帮你清理门户。”王夫人想了一会儿,纵然心中十分生气,却还是不想让人说她手伸得太长了。
这句话却是给了薛宝钗特赦令了,她即使动了一些丫鬟。王夫人必然也不会太过责备她。
想着薛宝钗脸上便露出了一丝笑意:“太太教训的是,媳妇知道该怎么做了。”
又跟王夫人说了一会儿话,王夫人便困了,自是打发薛宝钗出去。
薛宝钗刚出荣禧堂,她身边的莺儿便匆匆从长廊里小跑过来,气都还没喘匀,便急促道:“奶奶。您快回薛家瞧瞧吧,那夏氏又在胡闹了。太太打发人来寻姑娘过去,等了许久也不见姑娘回院子,这才来了荣禧堂。 ”
薛宝钗从荣禧堂里带来的好心情即刻被破坏干净。
若说薛宝钗如今想来后悔的事情,便是不该全信了那媒人的话,把那夏氏弄进了们。那个夏氏简直是个泼妇,薛姨妈却是镇不住她的,也只能自己走一趟了。
好在接她的轿子还未回去。薛宝钗又马不停蹄的去了薛家。
薛宝钗和贾宝玉定亲之前,薛家便从梨香院里搬了出来,为的就是让薛宝钗安心议亲。后来先前为薛蟠定下的那个夏氏便进了门。薛家却没料到娶了一个泼妇一般的搅家精进来。
偏偏薛蟠虽然在外头横的很,却拿这个撒泼打横的夏金桂一点办法都没有,也只能夜不归宿躲着她罢了。
那夏金桂见薛蟠不给她脸面,便索性连脸面都不要了,薛蟠的几个小妾被她折磨的不成人形,就连薛姨妈几日里倒是要被她气昏过去一次。薛宝钗还未嫁的时候,倒是能镇的住她,如今薛宝钗进了贾府,薛家竟然是没一个人能降得住夏金桂了。
因此即便是已经外嫁了,薛宝钗也是常常被请回府中。为的就是帮薛姨妈对付这个夏金桂。
果然回了府里,院子里早已经一团乱了,薛姨妈被身边的大丫鬟扶着坐在院子中间的圆凳上,气的直抚胸口。而夏金桂,便在屋子里叫骂着。
“当初骗我说是什么大家族,又骗我说跟这京中的贵人都带着亲。才把我坑骗进这府里来。可是你瞧瞧你们家的那个爷,倒是真敢说是仪表堂堂一表人才呢。”说罢她得意地往门外看了一眼,又道,“我呸,也不知羞!”
这一瞧,便见到薛宝钗站在薛姨妈身边,正脸色阴沉的看着自己。
坦白来说,夏金桂还是有些畏着薛宝钗的,毕竟这位姑太太可是真的嫁进了公侯府里。只是如今她也豁出去了,这不着调的丈夫,让她窝了一肚子的气。若是自己还忍着,倒要把自己憋死。
“姑太太你怎么又回来了?”夏金桂说着便走进了院子里,“姑太太已经出嫁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姑太太这手也管的太长了吧,娘家的事情竟然都想着插一手。”
薛宝钗冷冷地看了一眼夏金桂:“这是我娘家,你把我母亲气成这个样子,我难道还不应该管?若是你觉得过不下去了,咱们便好聚好散吧,也省得你日日说我们薛家坑了你。”说罢她又打量了一番夏金国,“当初来说亲的人,可是说夏氏你温婉可人,是个大家闺秀,不知道这笔糊涂账却是要找谁算去?”
夏金桂顿时失了声,当初的那个媒人,可是没少拿了她夏家的好处。况且她虽然心中不满,却是不想被休的。
薛宝钗扶了薛姨妈进屋子,又听了薛姨妈好一阵的哭诉,这才把薛姨妈的情绪安定下来。
“哥哥呢,出了这样的事情,难道还不打发人去把他寻了回来?”见身边的丫鬟都退了下去,薛宝钗又道,“就是因为他夫纲不振,才让母亲受了那夏氏的委屈。也太不像话了,这样的儿媳妇,休了不是更好。”
薛姨妈一把捂住了薛宝钗的嘴:“我的儿,这话可不能张口便说。你哥哥是个什么性子,那夏氏是个什么性子,难道咱们还不清楚吗?若是真的休了她,不说那泼皮一般的夏家要闹,就是说你哥哥日后续弦也是不易的啊。”
薛宝钗沉默了一会儿,这才道:“那至少应该让哥哥管一管她,如今哥哥可是常在哪里厮混?”
薛姨妈听薛宝钗这般不气的问话,脸色却是立刻红了,便支支吾吾道:“听他身边的场儿说,倒是跟一个戏子常在一处。”
薛宝钗气的倒抽了一口气,这才道:“跟这样的人厮混,母亲也不管着他一些。那里都是挥金如土的地方,咱们家如今还有多少家底让哥哥败的。”
薛姨妈不满薛宝钗这样说薛蟠,却又不舍得责备薛宝钗,只能含含糊糊的应了一句,薛宝钗心中气不过,嘱咐了几句话便又赶回了贾家。
贾家的人还在为宫中的贾元春担心,没过几日,贾政便升了郎中,贾家人这才觉得一颗漂浮不定的心安稳了下来。
他们想着黛玉打探的消息许是真的,贤德妃或许是真的病了,并不是被禁了足。若不然,今上怎么会升了贾政的官?由此看来,可见贤德妃的圣眷犹在。
贾家安心的同时,自然免不了要大肆庆贺了一番。
只有凤姐从黛玉的态度中看出来这件事情有些蹊跷,她又和贾琏说了一番,贾琏也觉得有些诡异。二人却也不想凭着这些感觉便扫了贾家众人的兴,自己行事却是更加小心翼翼了起来。
贾政升官还不到半个月,薛家那边又闹了起来。却原来是薛蟠多灌了两碗黄汤,在酒楼里用碗失手砸死了一个跑堂的,如今被官府抓了起来。
夏金桂听到这个消息,那还得了,直说薛家害苦了她,如今又要害得她做寡妇,定要跟薛蟠合理。
听夏金桂直白的咒薛蟠死,薛姨妈倒是生生的气的吐血,即刻就晕了过去。下人六神无主,倒还是去贾家请了薛宝钗过来。直到薛宝钗出主意让薛姨妈去求王夫人,请贾政出面使银钱让薛蟠脱罪,薛家这才觉得有了出路。
后来贾政自然是托了人帮忙,这才让薛蟠死罪开活,王夫人却也没少让薛家拿银子,却是因为此事狠狠的敲了薛家一笔。
而那夏金桂见薛家竟然有办法死里逃生,想着薛家到底不是普通的人家,倒是对薛蟠百依百顺,又对薛姨妈百般敬重,对薛宝钗又万分讨好。如此一来,却是好生安分了一段时日。
等薛蟠那件事情解决之后,倒是早已经到了六月。
黛玉的预产期便是在六月十七前后,因此刚进六月,赵家和林家便是急的如同火烧眉毛了一般。
贾敏在家中无事,就把岚哥儿打发到皓哥儿那里,自己却是常常往护国公府里跑。林如海和赵渊虽然知道这不合礼数,两人倒是统统闭了嘴。便是黛玉跟贾敏提起这个,贾敏也把她驳得哑口无言,便听之任之了。
稳婆和奶娘在六月初便从旁边的院子里搬到了长信堂来,就是怕到时候来不及。
只是仿佛知道了外面的人在等待,黛玉肚子里的孩子倒是不肯出来了,眼见着过了六月十七,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赵渊急个半死,请了江大夫,又请了太医院里的几位太医,却都说稍安勿躁。
————————
友情推荐:名:《大妻晚成》
号:2371444
作者:安瑾萱
简介:重生为莫府嫡女,母亲逝世,父亲不喜,祖母冷淡,继母难测。
在这波谲云诡,困难重重的深宅,她唯有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这一世,她发誓要活出自我,努力谋个锦绣良缘。
宅斗爽文,不容错过!
305 出生
好在十九日那一晚,黛玉久不见反应的肚子终于有了动静。
白天的时候黛玉便觉得胎动有些频繁了,见产婆都在长信堂里住着,大夫也在外院里,心中多少是安定的。再加之赵渊这段日子风声鹤唳的,黛玉怕他穷紧张,便也没声张。
等喝了一碗银耳汤消暑,黛玉便在日头落下去之后,由赵梓清和闻音知雅陪着在院子里散步。
刚听风清来回说是贾敏打发人送了庄子里新鲜的瓜果来,让她回去瞧一瞧时,黛玉便觉得腹部痛的有些难以忍受了。
黛玉往前走了几步,便停了下来。闻音见黛玉额角都出了汗,脸色也痛的有些扭曲,便猜着是不是快生了,便听到黛玉道:“知雅去请稳婆过来,梓清,你和闻音扶着我回进产房。”
赵梓清和闻音听了俱是脸色大变,赵梓清都快急哭了,却也小心翼翼地搀着黛玉进了产房。
赵梓清是未嫁的姑娘,自然是先回了沉香阁,却还是留了绿枝在长信堂外面守着。
而安静了许久的长信堂,顿时沸腾了起来。
那几个稳婆都是十分有经验的,只是大略瞧了瞧,都说还早的很,又让小厨房端了吃食过来。让黛玉蓄些气力。
没一会儿,赵渊便匆匆赶了回来。他在二门外留了人,从六月开始便嘱咐若是见内院里有什么动静,便赶紧去衙门里请了他回来。如今守着二门的婆子听到里面动静大了。连忙让那小厮赶紧出门了。
产婆和丫鬟婆子们都阻止他不让他进产房,赵渊便让人搬了一张椅子,坐在产房外头的窗户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跟黛玉说着话。
直到初更敲了之后,黛玉才发作的厉害了一些,赵渊在外头听的肝胆俱裂,原本还想着儿女俱全的。如今倒是打起了退堂鼓。
贾敏是在半个时辰之前才得到消息的,却是即刻赶了过来。林如海倒是也想跟过来看看,但是贾敏根本就没时间理会他,他也拉不下这个脸出声让贾敏把他捎带过去,便也只能嘱咐林管家若是有什么消息,便即刻回林府来通报一声。
而贾敏进长信堂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赵渊满头大汗的坐在产房门前。她原本是不怎么担忧的,毕竟她身子弱都有了三个儿女。而黛玉身子骨自小调养,比起她来是要强的多。饶是如此,贾敏也被赵渊的神色吓出了一身汗。
后来才知道赵渊是因为太过紧张才这般。黛玉在里头还是好好的,这才安下心来。
黛玉是头一胎,自然是要艰难一些的,直到天边隐隐露出了鱼肚白,产房里这才有了婴儿的啼哭声。
贾敏熬了一夜,此时才松了一口气,自然是先看了黛玉的情况,这才转头去看新出生的孩子。黛玉只是看了贾敏和孩子一眼,便累的睡了过去,小孩子倒是醒着。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倒是把贾敏给逗乐了。
见产婆把小孩子收拾妥当了,贾敏这才说道:“我在这里守着,你们把孩子送给国公爷瞧瞧吧。”说罢觉得不甚放心,又道。“虽然如今是炎夏,只是清晨的风还是有些大的,瞧一眼便赶紧抱进来。
抱着婴儿的产婆自然是忙不迭的点头。
而赵渊一晚上都端坐着,如今动一动这才发现身子已经僵滞起来。门一开,他便快步的迎了上去,见产婆怀中抱着的襁褓,身子却又僵了起来。
“大人可还好?”赵渊开口便问了一句。
“夫人好的很呢,只是累着了,如今已经睡过去了。”那产婆笑着应了一句,又道,“恭喜国公爷,是个哥儿呢,足足六斤。”那产婆嗓门极大,又带着讨好,若是平日里听了这样的嗓音,定然是有些不耐烦的,只是如今挺着倒是觉得极其悦耳。
另一个产婆也不甘示弱,大声问道:“国公爷可是要亲自抱抱。”说着便朝抱着孩子的产婆使了个眼色。
赵渊顿时手脚无措起来,也不记得他之前说的“抱孙不抱子”,小心翼翼的把小孩子接了过去,入手却又觉得小地可怜,却是动也不敢动。
终于等产婆又把小孩子接过手去,赵渊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自然又大方的把整个府里的下人都赏了,这才又厚礼谢了那些产婆和随后来瞧的大夫。
黛玉醒过来的时候却已经是日上三竿了,外面的日头烈的很,只是这产房里早已经摆了冰桶,也不至于那般燥热。她动了动身子,身上想必是早已经清理过的,却是清爽的很。
长舒了一口气,黛玉便撑着床坐起来左右看了看,果然便见床的右侧放置了一张小床,便忍不住扬起嘴角来。
这张婴儿床是她怀胎五个月时突然想起来要做的,因为不清楚现代的摇篮怎么做,黛玉却只是让人仿着做了一张四面都用木板围起来的小床。日后等小孩子大了一些,也不至于睡着便要担心他滚下床去。
那做婴儿床的工匠倒是觉得稀罕,便专程上门来求问黛玉他是否可以传了出去。黛玉想着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便也应了。这种样式的婴儿床便从京中传向各地,这是日后的事情,暂且不表。
黛玉刚想下床去把她儿子抱过来仔细看看,春绯便端着一个小托盘走了进来,见黛玉坐了起来,便笑道:“夫人可是醒了,闻音和知雅都在外头候着呢。夫人有什么事情,叫她们一声便是。”
说着她便把托盘搁在一旁的方桌上,黛玉看了一眼,却是一碗撇清了厚油的鸡汤。
春绯小心翼翼地把小床拖了过来。紧挨在黛玉的床边,这才道:“大爷方才才睡过去呢,从开始到现在倒是哭闹了一阵子,都没把夫人给吵醒。”
黛玉仔仔细细的端详了一阵子,怎么瞧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好看。胎发比她先前看到的刚出生的孩子浓密,脸上也没有皱巴巴的痕迹,脸上的胎脂也不重。当时她还觉得岚哥儿是世界上最可爱的新生儿。如今比起自己的儿子,岚哥儿倒是要退一步了。
她怎么瞧也瞧不够,又怕抱起他会让小孩子惊醒,便只能直愣愣地看着。
“夫人还是先把这碗汤喝了吧,小厨房里已经熬了几个时辰了,我知道夫人素来不爱油腻,已经去了面上的那一层油了。”春绯拿了矮几放在床上,把汤放了上去。又道,“夫人一夜未进食,又花了些力气。想必是不怎么够的。李妈妈她们早就在厨房里候着呢,就等着夫人传膳。”
黛玉倒是真的饿了,那碗汤温度正好入口,便拿起来小口喝着。
“国公爷昨日里回来的匆忙,今日一早衙门里便来人请了他去,说是有些事情要处理。”春绯拿了帕子送到黛玉跟前,又道,“走之前国公爷说是午后定然就能回来的。太太昨日里守了一夜,今早便回了府,说是等过两日洗三的时候再过来。”
“老太爷打发了人来问了问。却也就回去了。二房那边,想必也是得了信,今日一早二奶奶便打发了人上门来问,奴婢说府上一切都好。”
黛玉一边喝着汤,一边听春绯说话。等春绯回禀完了事情,闻音已经端着刚做好的吃食进来了。
本来这间产房便是正房右侧的耳房改成的。倒是临时和黛玉的屋子相连了起来。本来生产完是要移到正房里面去的,只是黛玉嫌坐月子时气味不怎么好,便执意要在产房住了。
正午过后,赵渊果然顶着炎炎烈日回了府里,产房已经拾缀干净了,赵渊便脚步不歇地走了进去。
坐月子不宜吹风,本来窗户是紧闭的,黛玉受不了那种味道,又觉得熏香更是难闻,便让闻音把外间的窗户打开,好歹让那些血腥气散开了。
小孩子之前醒了一趟,黛玉决定初乳还是要给他吃的,便自己喂了食,这才哄着他睡下了。只是也不好把他移到小床上,便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躺着了。
黛玉却是觉得自己睡的太多。先前身子重觉得活动不方便,如今肚子突然扁了下来,倒觉得有些不习惯了。她躺了一会儿觉得无趣,便让春绯把几个月前做的针线拿了过来,却是在给孩子做小衣裳。
赵渊进来看到儿子在黛玉身边熟睡,黛玉低垂着眼专心的做着小衣裳,眼神顿时便柔和了起来。
“衣裳让春绯她们做便好了,玉儿你还是多休息吧。”赵渊却是回正房里换了一套干净的家衣裳,这才敢进了里间。
黛玉摇了摇头:“睡多了倒是觉得全身都是酸的,倒不如活动活动。”说罢她看了床上的孩子一眼,又道,“孩子的名字可是取了?”
赵渊脚步一顿,神色却有些尴尬。
黛玉刚诊出有孕的时候,他便开始取名了。因为不知男女,倒是各罗列了一张纸,这几个月若是想到了好的,便也立即加上去。
只是今早他又认真的看了一遍,倒觉得没有一个名字是合适的。
这话说出来,难免又让黛玉笑了一阵子。
306章 恐慌
这是护国公府的嫡长子,一应事情都应该大办的,黛玉和赵渊自然都是有这个意思。黛玉又向贾敏取了经,内院和外院的管事们自然是都忙了一起,早早便准备好了。
因为和赵渊商量着办满月时要隆重些,洗三倒不必太铺张,只请了亲近的亲友来,却也是热闹非常。
而本该大办的满月酒,却不得不搁置了下来。却是因为黛玉还未出月子,京中的形势便突然间紧张起来了。江南的那一把“大火”,终于在最燥热的时候,燎到了京里来。
江南的事情除了甄家被查抄之外,其他今上虽说都做的十分隐秘,却也不是全都避开他人耳目,京中还是有不少人听到了风声的。
只是还不到火烧眉毛的时候,京中那些勋贵们虽然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却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毕竟大兴朝自开国以来已经历经三百年,历任了百余任帝王,却还没有一个会动这些绵延了几百年的世家。
百年下来那些世家都已经盘根错节,况且还有不少军功赫赫且领着兵权,更有不少把着朝中重要的位置。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一招不甚,很可能动了国之根本,让外邦有可趁之机。
岂不知他们画地为牢,却还只是隔岸观火。如今江南局势已稳,西北和东北有吴家守着,西南那边有骠骑将军守着,东南那边的形势如今也日见好转。
如今虎符已经全部收回,将领只有带兵权利。外患已除,羽翼渐丰,今上如今便是迫不及待着手拔掉埋在他心中许久的那几根刺了吧。
京中的局势一紧张,护国公府若是在这个时候大摆筵席,便是做了出头的椽子。即使是没做什么错事,也会在混乱的时候被人拉下水。
黛玉倒觉得没什么,只是赵渊颇为愧疚,念了好几日。又说周岁时定要要大办。
只是孩子的名字倒是终于跟黛玉商定好了,单名一个旖字。见府里的丫鬟们都是以“大爷”称呼着,黛玉便吩咐身边的大丫鬟们用“旖哥儿”叫着,就怕折了孩子的福分。
不过虽然局势紧张,人人自危,但是今上却是在入了秋这才开始动手。
好在在此之前春绯到底是出了阁,黛玉因为念及她忠心,凡事都先为她打算。便给了她不少陪嫁。因为春绯是外面买来的丫鬟,老子娘早已经失去了联系,便是在护国公府里出嫁的,也算是风风光光出了门。
况且她嫁的那人家也是在为黛玉做事。春绯是她身边出去的丫鬟,便是看在她的面子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