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八零-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翠儿答了声“好”就走了。
  到了李廷军家门口,林翠儿探头往里面看了好几眼,他们家虽然坐着不少人,可全都是他们自家人,没客人。
  林翠儿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见到长辈就甜嘴甜舌的拜个年。
  李爷爷一家人全都眉开眼笑,李廷军的妈妈还特意拿出不少零食给她吃。
  林翠儿拿起一个做的特别像橘子瓣的橘子糖吃了起来,qq弹弹的,很像前世的qq糖。
  李爷爷一面抽着烟一面亲切的和林翠儿说话:“听你妈妈说,你现在是个小作家了,给报社投稿,每月都有稿费了,真是了不起,还是读书有出息!”
  话是这么说,李爷爷却并没有对自己不爱读书的孙子表现任何不满。
  李爷爷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孩子们长大了,能够凭着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就行了,不一定非要靠读书出人头地,想要有出息,路径多的是。
  林翠儿嘿嘿笑了两声:“李爷爷过奖了,我那纯粹是瞎猫子碰到死老鼠了。”然后对李廷军道:“你家有橘子吃吗?我想喝橘子汁,刚从乡下回来,被山风吹得嗓子都哑了,想喝橘子汁润润喉。”
  “有的,你等下啊。”李廷军起身去他房里拿橘子汁。
  他们家条件不错,逢年过节家长会整箱整箱得买桔子汁放在家里给李廷军兄弟两个喝。
  李爷爷听林翠儿说她是从乡下回来的,很是吃惊:“你们家每次回乡下不是你爸先回来招待拜年的客人,你母子一直到初六才回来吗,怎么今年这么早就回来了?”
  林翠儿接过李廷军递来的一瓶橘子汁喝了一口,道:“是因为乡下马上要责任田承包到户,我爷爷奶奶想要我们母子几个回乡下去分土地种田。
  因为今年过年我爸没有跟着我们一起回乡下去,我妈不敢擅作主张,所以带着我们匆匆忙忙的回来了,和爸爸一起商量看要不要回乡下种田。”
  李爷爷呷了一口手中的热茶:“那你爸爸妈妈商量的结果是什么呢?”
  “我爸爸妈妈估计是想回去的,他们怕错过了这村没那店,万一以后政策有变,我们不能在城里再呆下去了,回到乡下又没有田地,岂不是连个后路都没有?”
  林翠儿心事重重的又喝了一口橘子汁,“要是我们回到乡下了,估计我爸爸一到节假日就得往乡下赶,帮我们娘儿几个种田,恐怕以后就没时间再帮着李爷爷检修大队里的电路了。”
  李爷爷神色一滞,半晌道:“不光你们乡下马上要承包到户了,我们这里也是一样的。”
  沉吟了片刻,又道:“你爸妈想回乡下去,不就是担心呆在城里没有保障吗,你跟你爸妈说,别回乡下去,把户口转到我们大队来,在我们大队安插下来是一样的,我分土地给你们!有了土地你们还怕在城里待不长?”
  林翠儿等的就是李爷爷这句话,她每一句话都是有用意的,让李爷爷有危机感,如果他们母子几个回到乡下去了,林建国要在城乡两头奔波,就不会再顾及李爷爷的生产队了。
  生产队要用到电的地方很多,如果线路出了问题,他们村里又没有专业的电工,那就只能等待供电部门来检修。
  那个时候的国营单位,特别是像供电部门这种垄断单位,一个看门的都比县长还要拽,等他们来检修,还不知等到何年何月。
  所以林翠儿料定了她那番话说出口之后,李爷爷会充满急迫感,为了抓住林建国肯定会想方设法留住王玉芝。
  彻底留住王玉芝的办法就是把王玉芝娘儿四个的户口全都落户在他们生产队,林翠儿母子四个成了生产队的社员,没了后顾之忧,不用再回乡下,作为生产队的家属林建国给大队出出力也是应该的。
  林翠儿道:“家里的事哪轮到我做主?”
  李爷爷笑了起来:“我也是急糊涂了,反正过两天你一家要上我们家拜年,到那时我再跟你爸爸妈妈提。”
  林翠儿眉开眼笑道:“谢谢李爷爷,如果我们母子几个能够留在城里,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了李爷爷的大恩大德!”
  “你这孩子嘴巴是不是抹了蜜,一开口说话就让人觉得甜滋滋的。”李廷军的妈妈笑着打趣道。
  林翠儿嘿嘿笑了两声:“我才没有说甜言蜜语,全都是我的心里话。”
  然后话锋一转:“李爷爷,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在大队里安居下来,你能不能批块宅基地给我们盖房子?”
  李爷爷笑呵呵地问:“想要宅基地没问题,只是你们有钱盖房子吗?”
  林翠儿拨弄着手里的橘子汁:“没钱也得盖,不然爸爸妈妈会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到乡下去盖房子。
  如果我们家在乡下盖房子的话,爸妈都有工作,肯定回不去照料,我姐弟几个得上学,也不可能回去看着盖房子。
  再说我们年龄小,也不懂怎么盖房子,就算回乡下看着盖房子,人家骗我们,我们也看不出来弯弯道道。
  所以这盖房子的重任最后肯定交到我大妈和三婶手上。
  讲真,我一点都不信任我大妈和三婶,如果我们家盖房子的钱落到她们手上,绝对会被她们挪用大半的,不知会盖成个什么烂房子哄着我们!
  所以我想要李爷爷给块宅基地,让我爸妈在大队里盖房子把那笔钱用了,我看乡下的大妈和三婶再怎么打我们家的主意!”


第226章 鲁家来拜年(第五更)
  李爷爷用不容小觑的目光打量着林翠儿:“你这担忧的不无道理,正好咱们村有幢八成新的房子要卖,我跟你爸妈谈谈,让他们把那幢房子买下来,连盖房的麻烦都省了,房子买到手后稍微修整一下就可以住人了。”
  林翠儿来的目的已经全部达到了,于是起身告辞,李廷军慌慌张张的跑回房里又拿了两只橘子汁给她:“你喜欢喝,这两只你带回去喝。”
  林翠儿看了他几秒,这个留级大王以前读小学的时候就比她高半个头,现在都快高一个头了。
  笑着接过来说了声谢谢就走了,回到家里,把那两只橘子汁分给林青儿和林少华喝。
  过年的饭菜就是丰盛,晚上的菜比中午的菜还要多,还要好。
  林翠儿吃得饱饱的,闲来无事,晚上坐在灯底下织毛衣毛裤,等过完了年,出了正月天气就慢慢暖和了,过不了多久就穿不住棉袄了,得换上毛衣,现在织了正好过段时间就能穿上。
  林翠儿织毛线衣时林青儿一边看电视一边不时的扫一眼林翠儿,她也想学着织毛线衣,可是又被电视节目深深的吸引住,最后一番挣扎,还是觉得看电视重要,于是放弃了学织毛线。
  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九点,林翠儿把没织完的毛衣和线团收起来,洗漱了躺在床上,舒服得叫人连动一下都不愿动,难怪人人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一晚上香香甜甜的,睡到第二天早上天大亮林翠儿才起床。
  王玉芝特别爱干净,程度远超过了本地江城人,又勤劳惯了,昨天晚上逼着她姐弟几个全都洗了澡,换了干净内衣,今天一大早就把她和林青儿的呢子衣服全都熨烫了一遍起灰,又把林翠儿姐弟的灯芯绒外套拿去洗了。
  林翠儿起床把花店老板送给她的那件粉红色绣花的涤卡罩衫穿在身上,虽是浅色不经脏,但纯纤维的涤卡布料很好清洗。
  过年几乎没有人起早床,王玉芝洗完一家大小昨天晚上换下来的衣服在小区里晾晒时才有家里有小宝宝的妇女洗了尿布来晾晒,见王玉芝晾晒的全都是她家孩子大人过年穿的新衣,于是道:“王阿姨,你这衣服洗得也太勤了,衣服毁得快。”
  王玉芝笑笑:“没办法,看不惯衣服有一点点脏。”这一点她还真不像乡下人。
  乡下女人虽然也爱干净,但是舍不得频繁的洗衣服,就是怕把衣服给洗烂了搓烂了,减少寿命。
  吃过早饭,林建国夫妻俩全都忙碌起来,准备中午招待鲁家的宴席。
  肯定是要杀一只大公鸡的,还要煨排骨海带汤,够他夫妻两个忙活的。
  在他们家,只要王玉芝夫妻两个忙得过来,一般是不要孩子们插手做家务的。
  所以林少华和林青儿坐在电视机跟前看电视。
  林翠儿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在房里边吃边看名著,准备看会书就接着去织毛线衣。
  十点多钟门外响起了热闹的人语声,王玉芝在厨房里对林建国道:“是鲁家兄妹来了!”
  夫妻两个擦了擦手,整理了一下自己就走出了厨房。
  林青儿已经打开门迎了出去。
  知道今天鲁一凡也会跟着鲁家人一起来,林青儿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还是穿的那件玫红色的呢子短大衣,还让林翠儿给她梳了个半扎半披的少女发型,比那港台明星还美。
  鲁家人都被惊艳到了,全都对林青儿赞不绝口,夸她越长越好看。
  林青儿又是高兴又是羞涩,偷偷的瞟了鲁一凡一眼,他脸上是一贯的温润如玉的笑容,虽然也有欣赏,不过不怎么浓郁,是淡淡的那一种,林青儿心中有些失望。
  鲁一凡的视线划在林青儿脖子上系的那条纯白的纱巾上,眼里闪过几丝诧异:“我记得当初给你姐妹两个买纱巾时,翠儿特意挑了一条白色的纱巾给她自己,怎么现在这条纱巾到了你的脖子上?”
  林青儿立刻不自在起来,这条纱巾是她从林翠儿手里硬抢过来的,你让她怎么回答,总不能让他知到她这个做大姐的背着人骄横跋扈欺负妹妹的一面吧。
  林翠儿和家里其他人也从屋里走了出来迎接客人,闻言,笑着对鲁一凡道:“你买的纱巾这不系在我的脖子上吗,大姐脖子上的那条白纱巾是小华买给她的。”三言两语为林青儿解了困。
  “哦。”鲁一凡一看见林翠儿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歉意的对林青儿道,“我不该瞎猜的,sorry。”
  林青儿虽然心中百般不是滋味,可是还要强装大方,笑着说了声没关系。
  鲁一帆看着林翠儿身上的新衣服,夸赞道:“你穿这件衣服真好看。”
  林青儿脸色越发有些阴沉,自己身上穿的这件玫红色的呢子短大衣比林翠儿身上的那件新衣服还要好看好吧,就没有听见一帆哥夸自己一声!
  所有人都进了屋,林翠儿把过年前买的各色点心糖果用果盘装了端出来请客人们吃。
  王玉芝则手忙脚乱的把瓜子花生水果之类的往外端。
  鲁氏兄妹都拦着:“玉芝,别忙了,我们又不是外人,来,坐下说说话!”
  “没事,也没忙,我就是有点不好意思,大过年的,也没啥好东西招待你们。”王玉芝搓手抱歉的说道。
  每年鲁氏兄妹只要上他们家拜年,必定大包小包的送来不少礼物,王玉芝老觉得不论怎么招待他们都显得太寒碜。
  鲁冰花嗔道:“才说嫂子别见外,嫂子更见外了!这一桌的好零食还不够呀!”
  鲁氏兄弟也这么说,叫王玉芝坐下说话。
  王玉芝笑着道:“让建国陪着你们说,我去厨房里准备午饭。”
  鲁氏兄弟的配偶也都站了起来:“我们帮你一起做午饭。”
  虽然鲁氏兄弟的配偶都是文化人,一个是光荣的人民老师,一个在江城文工团当小干部,不过她们能够咸鱼翻身有今天全靠了林建国,所以两个有品位的女人没人会看不起农村来的王玉芝。


第227章 兄弟献殷勤(第六更)
  林建国当年一个公平善意的举动把鲁冰杰从牛棚里解救出来,当了一名铁路工人。
  鲁冰杰属于那种随时做好准备抓住机会出人头地有野心的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在物流部门风生水起,又用了三年时间进了高层铁路分局,这几年的人生像开挂一样步步高升。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鲁冰杰站稳了脚跟,聚集了人脉,马上把自己所有被下放改造的至亲给弄回城里,又使尽手段让他们回到批斗下放前的原单位工作。
  所以没有林建国提携了一把鲁冰杰,就没有鲁家所有人的今天,就是鲁氏兄弟两的配偶现在恐怕还在乡下劳动改造,因此鲁氏妯娌两个在王玉芝面前从不敢摆谱。
  不过王玉芝这人和林建国一样,当初帮别人也是诚心实意的帮,从来就没有想过让人家报答她们,所以在鲁氏妯娌两个面前从来就没有摆出一副恩人的嘴脸,相反不时的流露几分农村人在城里人面前特有的卑谦,也因此三个女人的关系还处得相当不错。
  王玉芝笑着把鲁家的两个妯娌往外推:“厨房油腻腻的,你们千万别进来,免得把身上的好衣服弄脏了,也没几个菜,我应付得来的。”
  然后看向自家的几个孩子,林青儿身上的呢子衣服那么贵,肯定不能让她进厨房给自己打下手,于是叫道:“小华,你进来帮妈做午饭。”
  “好!”林少华把手里的一把瓜子依旧放进瓜子盘里,站起身来就要往厨房走去。
  林青儿一把抓住他的手:“你一个男孩子会做什么呀。”
  转眸对着林翠儿道:“你去帮妈做饭。”
  “好。”林翠儿把手里剩下的几瓣橘子瓣全都塞进嘴里起身往厨房走去,做美食她不讨厌。
  虽然林青儿指挥这个指挥那个自己却不动有点讨厌,但她这样又不是一天两天,再说了,人无完人,只要大概过得去就行了,林翠儿这点气度还是有的,没和她计较,去厨房给王玉芝打下手。
  鲁一凡眼神有些古怪的看着林青儿:“你是大姐,应该你去厨房给阿姨打下手的。”
  “……”林青儿嘴里含着一颗奶糖,一边的腮帮子鼓了一个包,闻言神色一滞,在这个家里她已经习惯了向弟弟妹妹发号施令干这干那,而她这个指挥官向来是什么事都不干的。
  林青儿讪笑一下解释道:“我……我怕弄脏了身上的衣服,我这衣服不好洗。”
  “可以换身好洗的。”鲁一凡淡淡的瞟了一眼她身上那件好看的呢子短大衣。
  林青儿神色更加僵硬了,低下头去,连嘴里的大白兔奶糖都没有刚才那么好吃了。
  鲁氏三兄妹全都生的是男孩子,鲁冰杰的长子鲁一明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林青儿,见她处境有点尴尬,连忙解围:“你刚才不是说翠儿给你买了一把口琴吗?你吹吹我听?”
  “好。”一谈起音乐林青儿又活了过来,回房拿了口琴吹了一首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吹得特别有韵味,把离人惆怅无奈全都表达了出来,让人听得心中无端失落。
  鲁冰杰在文工团从事艺术工作的妻子郭海琼听得直点头,对林建国道、“你这大女儿对音乐有天分,也没跟谁学,居然能把这首曲子吹得这么好听!”
  林建国呵呵笑着,谦虚道:“小姑娘吹着玩儿的,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林青儿见围坐在她身边的那群男孩子全都面露惊喜欣赏之色,不禁大喜,刚才被鲁一凡打击到的小小玻璃心又鼓足了勇气,含着几分羞涩又带着几分紧张小声对鲁一凡道:“一凡哥,我想学吉他,你有空能教我吗。”
  “可以的。”鲁一凡温和的答道,就像兄长看自己出色的小妹妹一样。
  林青儿心中狂喜。
  十二点钟左右,林翠儿先给每个客人盛了一碗海带排骨汤,等客人吃了,热菜也一道道的从厨房里端了出来,一共有十六道菜,主要是人太多。
  好几家人聚在一块儿热热闹闹的吃饭,还都挺开心的。
  一上桌,鲁一凡和鲁一明鲁一朗的筷子都向那盘红烧公鸡肉伸去。
  鲁家妯娌两个正要呵斥自己的几个儿子在人家家里做客一点形象都没有,居然抢吃的,就见鲁一凡和鲁一明分别把自己抢到的鸡腿放进林翠儿和林青儿的碗里,不由得和自己的丈夫会心一笑,这两对小青梅竹马有情况哦。
  她们两家也算得上是铁交了,林建国的两个女儿,大的是小美女,小的是小才女,即便和他们家比起来家世差了那么一丢丢,可孩子们从小一块儿长大,要是以后真的能够结成夫妻那也是美事一桩。
  林翠儿姐妹两个不知该摆出一副什么表情,林青儿希望转给她鸡腿的人是鲁一凡,而不是一鲁明。
  虽然鲁一明现在是官二代了,而且也长得一表人才,并且比林青儿只大两岁,从小就对林青儿情有独钟,可是林青儿越长大就越喜欢鲁一凡,其他男孩子再出色也难入她的眼。
  可是鲁一凡却把她抢到的鸡腿给了林翠儿,林青儿心里难过还不能表露出来。
  林翠儿隐隐察觉到这个鸡腿代表的是什么意思,这让她有点恐慌。
  现在的她才只有十三岁,她可不想这么小就为自己以后的人生下决定,她还想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更多的人,那时也许才能精准的找到那个伴自己度过余生的人。
  至少现在鲁一凡不是。
  她呵呵一笑,伸出筷子把那盘红烧公鸡肉里面的那个鸡胗挑出来咬了一口:“比起吃鸡腿,我更喜欢吃鸡胗。”
  然后装作随意道:“一凡哥,这鸡腿你自己吃。”
  鲁一凡神色微微地滞了一滯,没人注意到,仍旧笑得温和:“你吃,鸡腿好好吃,你长身子要多吃肉。”
  林青儿看着林翠儿吃鸡胗眼睛都瞪直了,觉得自己再次受到了打击:自己情场失意也就罢了,连她最喜欢吃的鸡胗都被妹妹林翠儿抢去吃了,这个年没法过了,好想掀桌怎么破!


第228章 缘分的是谁说得准(第七更)
  鲁一明到底是官二代,果然比一般的孩子会察言观色一些,见林青儿紧盯着林翠儿手里的鸡珍不放,猜中了真相,连忙把鸡心鸡肝夹到林青儿碗里:“青儿,你是不是也不喜欢吃鸡腿,来,吃鸡心鸡肝!”
  鲁一凡皱了皱眉:“怎么你们姐妹两个都不喜欢吃鸡腿?鸡腿明明很好吃!”
  “喜欢。”林青儿拿起自己碗里的那只鸡腿咬了一口,很不甘心的又看了一眼林翠儿碗里的那只鸡腿。
  王玉芝一双眼睛在自己两个女儿身上和鲁一凡兄弟几个身上扫了几圈,什么话也没说,可是眼底却隐藏着一点喜气。
  吃完饭,又坐了一会儿,鲁氏兄妹全都告辞离去了,他们是本土江城人,亲戚多,还得赶往下一家拜年去。
  林翠儿家也要迎接下一波客人了,于是赶紧收拾饭桌厨房碗筷,收拾完了,一家大小又都拥进了王玉芝的房间,看看鲁氏三兄妹都送了些什么礼物。
  鲁氏兄弟和林建国是平辈,按理说是不用送酒给林建国的,可他们都送了,可见对林建国的敬重,水果点心糖果都不少。
  王玉芝把鲁氏三兄妹送来的那六瓶好酒全都收起来,一看就是打算以后给她娘家的。
  林翠儿皱了皱眉:“妈,你把那几瓶好酒给咱爷爷留两瓶。”
  王玉芝手下顿了顿,勉强的答了一声“好。”
  水果和点心也不能留给自家孩子们吃,要给李支书等几个大队领导拜年当礼物,还有林建国的几个顶头上司也得去拜个年,也要准备礼物。
  那几个顶头上司是和林建国同一批次进厂的,虽然现在林建国没当干部了,他们还是对林建国特别仗义帮助,很念旧情的几个人。
  下午三点,家里来了不少林建国的同事,这些同事全都是被林建国招进厂子里受了林建国不少恩惠的人,人家吃水不忘挖井人,年年都给林建国拜年。
  宾主一阵寒暄客气,宾客们把林建国的三个孩子好一通夸,林青儿是小美女,林翠儿是小才女,林少华是小学霸。
  王玉芝夫妻两个高兴得合不拢嘴,接下来又要准备酒席。
  屋里的人比上午还多,而且还大多是男人,很多人都吸烟,家里烟雾缭绕,呼吸都困难,林翠儿带着林少华、林青儿出门逛去了,不然在屋里吸二手烟实在太难受了。
  去公园玩?这个时辰太晚了,就算是挤公交去东湖,玩不了一会儿又得回来。
  那就只好去徐家棚逛逛。
  徐家鹏虽然是个小地方,可到处都挂着红灯笼,飘着彩旗,处处都充满年味和喜气,特别是卖小吃的摆满了街道的两侧。
  中午姐弟三个都吃得好饱,因此看着那些小吃也没多大的食欲,可是买的人却很多。
  姐弟三个走走看看,林翠儿发现有的人还是挺精明的,年前进了不少小饰品,到现在还有小饰品卖,每个小饰品摊位都生意火爆。
  林翠儿简直后悔得肠子都要青了,她怎么就忘了还有节日经济?恐怕要一直等到正月十五过了生意才会萧条下来,自己错过了赚钱的黄金期!
  想到家里还有卖剩的一点小饰品,林翠儿忙跑回去拿来摆摊卖了,换了十五块钱。
  林翠儿笑着对林青儿和林少华道:“这十五块钱咱们就别留了,买东西吃去!”
  林青儿摸了摸一点都不饿的肚子,摇摇头:“不想吃~”
  于是大家逛了逛就回去了。
  家里的客人已经散去,王玉芝正在收拾碗筷,问几个孩子肚子饿不饿,晚上想吃什么。
  越是过年越是不怎么想吃大鱼大肉,林翠儿就说想吃酸辣土豆,林青儿要吃酸菜酒糟鱼,林少华想吃酸辣腐竹。
  他点那腐竹时特意冲着林翠儿顽皮的眨了眨眼。
  林翠儿笑了,原主就喜欢吃酸辣腐竹,作为男孩子的林少华和大多数的男孩子一样,并不喜欢吃酸酸辣辣的开胃菜,他这是在替林翠儿点菜。
  晚上王玉芝做了三个孩子点的菜,又上了一盘猪头肉。
  猪头肉是五花肉,但又比五花肉有嚼劲,原主全家人都爱吃,可现在这个林翠儿是换过芯子的,见不得一点油腻,所以对卤猪头肉敬而远之。
  王玉芝还以为她懂事不舍得吃,往她碗里夹了好几块卤猪头肉,慈爱的说道:“大过年的,不就是图个吃吗,喜欢吃的菜尽管吃,别总想着让家里其他人吃。”
  林翠儿低头直勾勾的看着碗里的那几块卤猪头肉,姐是真的不吃怎么办?
  林少华也劝她吃,后来发展到全家都劝她吃。
  林翠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好拿出视死如归的勇气夹起一块猪头肉小心翼翼像服毒似的咬了一口,在嘴里嚼了嚼,紧闭的双眼睁开了,真没想到,这卤猪头肉没有她想象的那么油腻难吃。
  但再好吃林翠儿也只能吃两块就吃不下去了,大过年的她只想吃得清淡些,于是把多余的猪头肉全都扔给了林少华,林少华却咧着嘴吃得不知多开心。
  晚上上床睡觉之后,王玉芝翻来覆去睡不着,林建国问:“有什么心事?”
  王玉芝有点兴奋,一头扎进丈夫的怀抱:“你就没有注意到今天在饭桌上一凡兄弟几个对咱两个女儿的态度?一凡好像喜欢咱们翠儿,小明喜欢青儿。”
  林建国伸出胳膊揽住她:“我怎么没看见!孩子们的事你少插手,让他们自自在在的成长!”
  “你也太小看我了。”王玉芝不满的对着林建国的胸口推了一把,“我要是想插手早就插手了。”
  然后笑开,问林建国:“你说以后孩子们大了,要是一凡娶了翠儿,青儿嫁给小明那就太圆满了!
  一凡和小明咱们都知根知底的,他们父母的为人我们也都清楚,咱女儿如果嫁给他们绝对会过得很幸福。”
  林建国也巴不得是这样,女儿可不比儿子,嫁给别人家,做父母的想护着也护不了几分,只能盼着她们嫁给好男人遇上好婆家才会有好日子过。
  他叹了口气:“要真这样就好了,只是缘份这事谁说的准呢,有多少对青梅竹马最后走不到一块儿,你也别做太大的指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第229章 团团围住(第八更)
  王玉芝却是充满信心,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有出众的一面,她就不相信鲁家看不中!只要鲁家大人看得中,一凡兄弟两个又对她两个女儿情有独钟,以后肯定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二天是大年初五,财神爷的生日,从今年开始所有的寺庙都对外开放,年前就有许多人说要去寺庙里拜神求财神爷保佑来年发大财。
  所以王玉芝决定今天一大早先去寺庙里拜了财神爷,再去李支书等几个生产队领导家里拜年。
  于是清晨五点不到林翠儿一家人就全都被王玉芝给喊起了床,梳妆打扮了一番,因为今天是去庙里,所以王玉芝早上做的早餐不带一点荤腥,吃的是菠菜面条。
  吃面条的时候王玉芝说去归元寺上香,林翠儿说去宝通寺上香,因为宝通寺出了好几名炼出舍利子的高僧,去那里求神拜佛应该更灵验,归元寺名气大那是因为广告做得好。
  其实林翠儿还有一个隐蔽的心愿她谁也不会告诉,前世为了把身上的病治好,爸妈可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各路神仙全求到,还去宝通寺给她认了个师傅,让她成了一名俗家佛门女弟子!
  也不知道是父母用心良苦感动了上苍,还是她那师傅真的有点道行,她的病不仅熬过了很多年,而且还痊愈了,和她同期住院的病友可都翘辫子了!
  她这次去宝通寺就想看看她前世的师傅是个什么样,就当看到了前世的父母。
  每逢佳节倍思亲,大过年的,林翠儿会常常想起前世的父母和她们一家三口的温馨时光。
  王玉芝见林翠儿说得有模有样的,于是答应去宝通寺上香拜财神。
  世上想要发财的人千千万,林翠儿一家人坐的是头班公交车,可是车子里面已经座无虚席不说,连站的地方都没了,那些乘客们交头接耳,他们也是去宝通寺上香拜财神的。
  一家三口一路艰难的挤到了宝通寺那一站,呼啦啦满车的人几乎下了个空,然后呼啦啦全都往马路对面的宝通寺冲去,好像宝通寺的财神爷在扔金元宝,他们得赶紧去抢!
  疯狂中有个小孩戴在脖子上的银锁片掉在地上了,林翠儿捡起那个银锁片往前追着喊了好几声:“谁家孩子的银锁片掉了?”
  没人理会她,林翠儿看着手中的银锁片发呆,难不成今天财神爷惠顾她了,还没给财神爷上香呢,就送了她这么一份厚礼!
  林建国拿过她手里的那个银锁片掂了掂重量:“估计有半两重。”又还给了林翠儿。
  林翠儿把那个银锁片放进口袋里,和家人一起往宝通寺跑去。
  宝通寺估计也预料到了今天的香客不少,做了充足的准备,除了售票的是居士,站在庙门处的全都是长相清秀的年青和尚。
  大概是每天修身养性,这些漂亮的和尚小哥哥一个比一个温润如玉又不可亵渎,那些之前还疯狂奔跑的香客在这些和尚面前都变得守规矩并且自动自觉的不大声喧哗,拿着才买的门票井然有序的排队进入庙里。
  林建国买了一家五口的门票,随着队伍往庙里走。
  林青儿那么漂亮,那些年轻的和尚也没怎么动凡心,只是多看了她一眼,但表情平静如水。
  那么几溜排的和尚林翠儿一个一个的看,当年她那师傅老的像菩提老祖一般,现在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