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吃货军嫂-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比赛的组织方是益州市委,承办方是金山饭店。
  省级厨艺比赛每次的承办方都是由益州市委挑选的,不固定在哪一家食堂或者饭店。
  当然被挑选中的单位一定是属于益州顶级的集体饭店或者单位食堂,符合这个挑选标准的条件之一就是至少有三次进入南川省厨师大赛的前三名。
  从建国到七五年,差不多二十六年的时间,这样的单位一共就只有七家,七家全部都在省城益州。
  曹飞霞师傅所在的益州饭店,就是这七家之一。
  华经理出示了参赛卡,单位介绍信,饭店的保卫才放行了,并且给他们指了指这次省级厨师比赛各单位的住宿区。
  是在南边儿,标号为南三区的几栋楼。
  小刘开着吉普车按照饭店内的路牌指引,开到了南三区。
  南三区的一个坝子里已经停了不少车,看车牌来自南川各个地区。
  这次来比赛的要六十多个单位,参加比赛的厨师和随行的工作人员起码有三四百人。
  南三区的楼全部是两层楼,上下两层加起来有二十个房间。
  按照每个房间住两人算,一栋二层小楼就只能住四十个人。
  一下子来了三四百人,南三区拢共有十二栋二层住宿小楼,差不多住满了。
  到了南三区,小刘把车子停到住宿楼前面的坝子里,下车之后,华经理去服务台,凭借参赛卡和介绍信,拿到了三个房间的钥匙。
  他们住在南三区618、619、620房。
  也就是六栋的第二层18号,19号,20号房。
  拿到房间钥匙之后,华经理就说房子不错,因为六栋是在南三区最右边,周围绿化好,很安静,利于休息。
  丁小甜拎着自己的行李包跟着华经理等人走去了六栋,上到二楼,跟曹飞霞一起住进了620房。
  620房是二层的最尽头的一间房子,除了方远等人,基本上没有别人会走到她们住的房子门口。
  推开620房的窗户,丁小甜发现眼前是一片青松林,没有建筑也没有别的行人,果然像华经理说的,这里很安静,利于休息。而且推窗就看到一片幽静的绿色,精神不自觉地会放松。
  曹飞霞把自己带来的衣服日用品等放进床头的小衣柜里后,看到丁小甜面带笑意,站在窗前往外看,就问她:“怎么样,这里住宿条件不错吧?”
  丁小甜回转身看向她,点头:“的确不错,省城可以承办省级厨师比赛的饭店比平都市委招待所还好。”
  曹飞霞又告诉她,金山饭店的南区食堂的饭菜比平都市委招待所食堂还要好。
  因为这里不但提供南川省内的风味菜,还提供全国各个地区的特色菜,以及西餐。
  “西餐?都有些什么?”丁小甜感兴趣地问。
  曹飞霞:“有面包蛋糕牛奶,以及一些牛排和烤肉等,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丁小甜又问她:“这次我们的伙食还是由承办方包了吗?”
  曹飞霞说:“当然,华经理已经在南三区服务台那里领了饭票和菜票,咱们每个人每天的标准是八块钱呢,三天是就是二十四块。”
  “二十四块!这伙食标准可是够高的。”一听这个标准,丁小甜忍不住感叹道,“这得吃多好。”
  曹飞霞笑出了声:“你可别忘了,这次有六十二家单位参加,每个参赛单位都会缴费的,就算每个单位缴一百元,这也有六千二了。来参赛的厨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就算有四百人,伙食费也才支出三千二百元。都还剩下三千元呢,再给评委们发一些辛苦费,还有获奖的厨师们发一些奖金,剩下的钱买食材,也差不多够了。更何况,我听华经理说,今年缴费比去年又多了十元,今年是一百三十元了。这笔账一算,你就可以知道这其实是各单位一起凑的钱,把比赛办得风风光光,大家也高高兴兴。当国家领导下来检查工作,入住咱们省内一流的集体饭店,每年都会吃到美味的创新菜,他们也会很高兴的。他们一高兴,省市领导也会跟着很高兴。所以这就是建国以来,南川省一直坚持办这个厨师比赛的原因。”
  “原来如此,这样的话,就说得通了。好吧,我也很想去见识一下这里的西餐,正好肚子饿了。”
  “你中午要吃西餐?”
  “随便尝尝,没想要当正餐吃。”
  重生之前,丁小甜因为儿子小海是外交官,所以跟着他去过国外,吃的西餐也不少。
  所以她才这样说。
  曹飞霞笑道:“你比方远好,去年他跟我一起到省城,在益州饭店参赛,第一次看到西餐,连着吃了两顿,第二天才不吃了。他说,尝过鲜之后,还是觉得我们中餐好吃。”
  两人正聊着天,方远过来敲开了门,说华经理招呼大家去吃饭了。
  丁小甜就和曹飞霞一起出来,带上门,跟华经理、方远、司机小刘一起下了楼,去南三区食堂吃饭。
  到了地方一看,南三区食堂并不是一个食堂,而是由三个食堂组成的。
  除了大食堂,还有两个小一些的食堂。
  大食堂的门口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10月19日至10月21日,仅供参赛单位人员用餐。
  走进大食堂,丁小甜发现这个大食堂起码能够容纳五六百人,一溜的窗口,长度恐怕有二十多米。
  在那些窗口后面既有提供小炒的厨师,也有负责西餐面食的厨师,什么烧菜炖菜凉菜也是琳琅满目。
  华经理拿着饭菜票,让曹飞霞等人尽管点菜,大家凑一块儿吃。
  丁小甜在西餐窗口停留了一会儿,发现金山饭店的西餐严格上来说只能是属于几十年后的快餐。
  对于这些快餐,她真是没有什么兴趣,于是只点了一份儿蔬菜沙拉,一份儿苏联布尔什维克最喜欢的土豆烧牛肉。接着她就去点了一份儿炒青菜,三两米饭。
  华经理等人也点了不少菜,五个人凑一桌就是十几个菜。
  点完菜,等着上菜的功夫,丁小甜忽然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厨师带着一票人走了进来。
  看起来,她的年纪和曹飞霞差不多大,个子不高,皮肤很白,长得还算可以。
  从她趾高气扬的神态,还有身后跟着的那些男人讨好的表情看,丁小甜忍不住猜测,难道她也是一家单位的总厨?
  她周围都是男人,一下子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总之挺招人的。
  丁小甜参加了两次县级比赛,两次市级比赛,还从来没有看见过除了曹飞霞以外的女总厨。
  所以,看见这个女人,一下子就被勾起了好奇心。
  她忍不住用手肘撞一下身边坐着的曹飞霞,用眼神示意走进来的那个趾高气扬的女人,低声问:“曹姐,她是谁?”
  曹飞霞顺着丁小甜的视线看过去,然后对丁小甜说:“她叫邰友玫,是惠安市委招待所食堂的总厨。每年,她所在的饭店基本上都在惠安市级的比赛里面获得前三名,因此基本上每年这个单位的总厨都会带领厨师团队来参加省里的比赛。”
  “那么,她应该也很厉害,跟曹姐一样,年纪轻轻就做了一家单位的总厨。我想知道,她带领的厨师团队取得的最好成绩是多少呢?”
  “十一名,比我们单位好一些。”
  “那岂不是说她的厨师团队是我们这次杀进前十名的一个潜在的对手?”
  “我想,我们的对手是所有的参加这次比赛的厨师团队。毕竟,比赛实行的是淘汰制。在初赛之后,就要淘汰四十个单位。所以,如果不能在初赛取得好成绩,后面就别想了。”
  坐在两人身边的方远也听到了两人的说话,他听到这里忍不住轻声说:“曹总厨,你就别太担心了。我们可是去年的十二名,并且丁小甜还没参加的情况下取得的名次。今年有她参加,初赛绝对会过的。”
  “不能大意哦,我提醒你一句,谦虚谨慎是我们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曹飞霞切切道。
  方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自己知道了。
  就在他们议论着邰友玫时,她不知道是不是有感应,朝着曹飞霞这边看过来。
  当她发现曹飞霞身边坐着一个二十多岁,还很漂亮的女人时,瞬间愕然。
  跟在她身边的几个男人也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他们也发现了一张生面孔,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忍不住窃窃私语,互相打听坐在曹飞霞身边的女人是谁,难道也是一个厨师?
  本身邰友玫等人也是把曹飞霞带领的红星饭店厨师团队当成对手的,发现了一张生面孔,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那些男厨师肯定是好奇。
  至于邰友玫本人,更多的则是敌意。
  这种敌意除了来自同行的竞争,还有一个女人对漂亮女人潜在的敌视。
  邰友玫是个大胆的人,她为了弄清楚丁小甜的身份,直接朝着曹飞霞等人走过来。
  走近了,她却是先跟华经理打招呼,然后让华经理介绍一下他们这一桌里的生面孔。
  并且她还开玩笑地问华经理:“难道你们红星饭店又多了个有天赋的女厨师吗?就像是曾经的曹总厨一样?”
  华经理笑着回答:“对呀,邰总厨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我们的这位有天赋的女厨师叫做丁小甜,今年二十六岁,是我们单位的主厨,人称红星饭店的福星。”
  “红星饭店的福星?这华经理,你真风趣。”
  “我是说真的。”
  “哦”
  邰友玫正想继续说话,这时候有熟人过来跟曹飞霞等人打招呼。
  所谓的熟人就是同样来自平都的另外两个参赛单位的厨师,市委招待所食堂的总厨康志宇,还有绿城县委招待所食堂的总厨苗广平。
  经过两年的比赛,他们跟曹飞霞已等人已经很熟了。
  带着本单位的厨师还有来观赛的领导走过来,康志宇先哈哈笑着说:“你们动作很快嘛,都已经开吃了。”
  “我们不快,是你们慢,吃饭都不积极。”曹飞霞也跟着开玩笑道。
  苗广平凑到饭桌跟前说:“还不错,看来你们这次会取得历史好成绩。”
  华经理对这个话感兴趣,他看向苗广平问:“苗总厨,你是怎么看出来我们这次会取得历史好成绩的?不会是看见我们这次来了福星吧?”
  丁小甜是红星饭店福星这种话,早已经被华经理说出去了,还是在五月份在平都市比赛时。
  当时,红星饭店的厨师团队,又取得了市级比赛的第二名,跟第一名平都市委招待所食堂只差两分。
  结果出来之后,中午大家在西区食堂吃饭,华经理当着许多人大声说丁小甜是红星饭店的福星,只要她一出马,红星饭店比赛的成绩就会稳中有升。
  很多人于是都开始用红星饭店福星这个词儿来代指丁小甜。
  丁小甜一开始被华经理这么叫,觉得有点儿窘,让他千万别再这样说。
  可是后来很多人这么叫她,她也不能一个个地叫人家别这么叫,便也顺其自然,接受这个绰号了。
  苗广平看了眼丁小甜,微微一笑,继续说:“不光是看见福星了,还看见你们点了十好几个菜呢,能吃是福,两个福,所以我说你们会取得历史好成绩。”
  华经理听了这个话非常高兴,立马说:“看来我们要进前十名了,如果真进了前十名,苗总厨,我不但请你喝茅台,还送你一瓶茅台,怎么样?”
  苗广平:“求之不得!”
  他们两个在说什么闯进前十,邰友玫自然觉得酸,没跟华经理再说话,转身带人去窗口点菜去了。
  去年的省级比赛,第十名是康志宇带头的平都市委招待所食堂厨师团队,十一名是邰友玫带领的惠安市委招待所食堂团队,十二名是曹飞霞带领的宜南红星饭店厨师团队,十三名是苗广平带领的绿城县委招待所食堂团队。
  因此,在曹飞霞等人周围的三个单位的厨师团队,其实彼此都是竞争对手。
  邰友玫是太不喜欢平都市来参赛的这三个单位了,一个个都是她所在单位的绊脚石。
  这次惠安市委招待所领导给她下达的比赛目标,就是进入前十名。
  邰友玫带着手底下的厨师去点完菜后,到一张饭桌旁坐下,等菜的时候,有厨师议论那个生面孔的女厨师长得真漂亮,做厨师简直可惜了,这种女人为什么不去部队文工团等等。
  她听了不高兴地说:“都忘了我们单位领导常说的一句话了?闲谈莫论人非,你们这是在干嘛?漂亮能当饭吃?看着吧,这次比赛,宜南县的红星饭店一定会铩羽而归,别说前十名了,能进复赛都不错!”
  大家问她为什么这么肯定。
  邰友玫只说了两个字:“直觉。”
  其实她只是嫉妒,但却用直觉来做借口,还可以给自己团队的厨师带来自信心,何乐而不为。
  康志宇和苗广平等人跟曹飞霞等人说笑了一阵儿,跟自己单位的人一起去点菜了,丁小甜等人继续等饭。
  不一会儿,菜上桌了,大家拿起筷子吃饭。
  虽然他们点了十几个菜,可却绝对没有浪费,桌子上的菜都吃干净了,才放下碗筷。
  曹飞霞和丁小甜吃完饭,回屋去坐了一会儿,喝了半杯茶,就去叫上司机小刘,下楼去坐车。
  红星饭店的领导之前来省城公干,都是小刘开车,因此他对省城的道路还是比较了解的。
  南川省博物馆在益州市中心,是一座地标型建筑,很好找。
  四十几分钟之后,小刘就把车开到了南川省博物馆门外。
  曹飞霞和丁小甜下车去博物馆内找颜纬栋,小刘陪着她们去。
  三人去买了票后,才进入了省博物馆。
  曹飞霞领着丁小甜和小刘在博物馆里溜达了一圈儿,因为今天不是周末,博物馆里参观的人并不多,丁小甜很有兴致地把她感兴趣的文物看了一遍,这才跟着曹飞霞去了博物馆的办公楼找副馆长颜纬栋。
  小刘则是继续参观。
  颜纬栋最近才从省内的一处考古现场回来,正在整理一些文物资料,听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敲门,说有两个女人来找他,还自称是从宜南来的厨师。
  “快,快请她们进来!”颜纬栋一听立刻高兴道。
  他放下了手里的文献资料,把它们整理好,放进抽屉里,接着从抽屉里拿出来半袋茶叶来。
  找了两个干净茶杯出来,他把茶叶倒一些进去,提起开水瓶倒水进去泡茶。
  才把茶泡好,工作人员就把曹飞霞和丁小甜带进来了。
  “哎呀,欢迎,欢迎!”颜纬栋一见两人就站起来,走过去跟她们握手,并且请她们坐下,还指着两杯茶说,那是给她们新泡的。
  “颜老,你看,我们在你工作时间来拜访,怕打扰你工作啊。”曹飞霞坐下之后客气地说。
  “不打扰,不打扰,紧张工作之余,能跟你们小年轻一起说说美食,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事情呢。”颜纬栋说,他看向丁小甜,“丁小甜同志,这次我是否又会看到什么古代菜谱上的菜获得新生呢?我真是很期待啊!”
  丁小甜:“颜老,等您看比赛的时候就知道了,现在,我可以保密一下吗?”
  “当然可以!不过,我有一些好东西想拿给丁小甜同志看一下,我想你一定会感兴趣的。”颜纬栋笑道。
  他一边说一边站起来,走去屋角的文件柜,用钥匙打开一把锁之后,他开了文件柜,戴上一副白手套,从里面拿出一卷泛黄的帛书。
  接着他把这一卷泛黄的帛书拿过来,在桌子上展开。
  看到这一卷帛书,不但是丁小甜,就是曹飞霞也好奇,那看起来很古老的帛书上写的是什么,难道是菜谱?


第101章 
  两个人还真猜对了; 颜纬栋拿给她们两个看的真是一份儿食单; 还是唐代的。
  “你们看这是一份儿唐代的菜谱,名字叫做烧尾宴食单。”颜纬栋笑眯眯地指着帛书最右边的几个字说。
  曹飞霞和丁小甜一起看过去; 勉强认出颜纬栋指着的那几个字。
  “颜老; 烧尾宴是什么意思啊?”曹飞霞首先问。
  颜纬栋:“哦; 这个啊; 我大概给你们解释下。所谓烧尾宴,其实是唐代的一种习俗。每当有士子登科、官员升迁; 同僚、朋友及亲友前来祝贺; 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馔和乐舞款待来宾。烧尾这个说法又来自于民间的几种说法,第一种是说新羊入群,群羊欺生,而只有将新羊尾巴烧掉,新羊才能安生; 融入群羊之中。第二种说法是老虎变人; 尾巴犹存; 只有将其尾巴烧掉,老虎才能真正变为人。第三种说法就是鲤鱼跃龙门的时候; 如果没有天火,也就是雷电把鲤鱼尾巴烧掉; 那么鲤鱼就不能跳过龙门的传说。这三种说法虽有差异,但均认为“烧尾”是身份突变的知识分子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的一种象征性行为。所以这个“烧尾”一词; 是从由民间传说得名; 并逐渐演化成一种协调官场人际关系的“烧尾宴”。最有名的烧尾宴的食单是来自于唐中宗时候; 一名叫韦巨源的人,他被唐中宗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后,感谢皇帝,请皇帝吃饭,留下了一份儿烧尾宴食单。”
  “所以,颜老,传下来的韦巨源烧尾宴食单是不是相当于唐代的宫廷菜呢?”丁小甜随即问。
  颜纬栋朝着丁小甜竖起大拇指:“聪明,这是宴请皇帝的食单,每一道菜都非常精致,堪称唐代的宫廷菜了。眼前的这一卷帛书,是数月前,在我们南川的一处古墓里得到的,古墓的墓主是唐代的一位镇守南川的节度使。非常难得的是这一卷帛书记载了七十二道烧尾宴的食单,比古籍里的五十八道菜,还多出来十四道菜。可以说,这一卷帛书不但有文物价值,对咱们继承发展民族的传统餐饮有很大的价值。我看过之后非常喜欢,所以把这个拿出来给你们看看,让你们也高兴一下。”
  “那我们可得好好看看了!”曹飞霞兴奋道。
  她和丁小甜随即认真地逐字看这一卷帛书。
  帛书上用毛笔写的都是菜和点心的名字,并没有写它们的做法,丁小甜和曹飞霞只能凭借名字去猜想这些菜是用的什么食材做的。
  比如乳酿鱼、葱醋鸡、光明虾炙、通花软牛肠、单笼金乳酥这些。
  不过,有些菜和点心的名字,光看到名字,两人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更别说用的什么食材,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比如说巨胜奴、贵妃红、七返膏、金铃炙、吴兴连带、八仙盘、仙人脔这些。
  看完这一卷帛书,丁小甜和曹飞霞只能猜出不到三分之一的菜大致上是个什么样子,用什么食材来做。
  但是她们都非常好奇,也非常感兴趣,想要了解下她们猜不出用什么食材来做的那些菜和点心到底是什么样子,什么味道。
  尤其是丁小甜留意到这一卷烧尾宴食单的最后一部分写了看菜六道。
  于是她指着这几个字问颜纬栋是什么意思。
  颜纬栋先夸了丁小甜细心,然后才向她解释这几个字的意思。
  他说:“看菜,从字面上看,就是这菜是看不是吃的,也就是所谓的工艺菜。比如说你们看这看菜六道里面写的一道菜名是素蒸音声部,我看见过的史料记载,这菜用素菜和蒸面做成一群蓬莱仙子般的歌女舞女,一共有七十件,摆在盘子中,放在桌上。当宾客饮宴的时候,看到这样的看菜,可以想象这宴席是何等的奢华壮观”
  “所以这相当于清朝的满汉全席对不对?”丁小甜听得津津有味,插话道。
  颜纬栋笑着赞成:“对,还比满汉全席更有档次,更有文化上的意义。”
  “颜老,我能不能把这些菜名抄下来呢,我想,等到比赛结束回去之后,试着查查各种资料,争取把这些古代菜分析出来是用什么食材做的,有可能的话做一做。”丁小甜接着问。
  “好啊,我正有这个意思,我希望有更多的小年轻加入进来,为恢复并再现我们古代的美食而努力。”颜纬栋一口答应。
  丁小甜很兴奋,随即向颜纬栋借了一只钢笔和几张纸,把这一卷帛书上记载的烧尾宴上的七十二道菜的名字都写了下来。
  写完一看,都五点半了,她就主动提出请颜纬栋吃饭。
  不过,她对于省城的哪些饭店有什么美食并不清楚,就请颜老挑一家喜欢吃饭的地方去。
  颜纬栋说他有一家喜欢吃饭的店,晚饭去那里吃好了。
  丁小甜当然也邀请曹飞霞一起同行。
  从省博物馆出来,三人坐上小刘开的车,颜纬栋坐在副驾驶上指路,车子开到了市郊。
  当司机小刘按照颜纬栋的要求把车子停在市郊的一家不起眼的巷子里时,丁小甜等人下车之后,看到这条小巷子如此普通,都不禁怀疑这里面有什么有名的饭店吗?
  看到三个年轻人疑惑的表情,颜纬栋笑着说:“对于我这样的老饕来说,最喜欢的可不是饭店里面那些精致的菜,而是藏在街头巷尾的一些小店。这样的小店,几十年如一日只是做最简单的一两样菜,或是用一两种食材做菜。然后几十年下来,他们会把这种菜做到极致的美味儿。今天呢,我要带你们来吃的就是这条巷子里面一家姓王的老板做的肥肠汤,说是肥肠汤,其实也是菜。这家店从解放前就在这条巷子里面,那时候我父亲常常走老远的路来这里吃肥肠汤,也带我来。一晃都过去五十多年了,我工作很忙,经常去外地开展考古工作。但是只要我一回益州,一定会来这家店吃饭的。今天,就让我带你们去吃吃这里美味的肥肠汤吧。”
  “颜老喜欢吃的一定很美味,今天我们有口福了!”曹飞霞接话道。
  丁小甜却开玩笑:“颜老,你这是在给我节约吗?”
  颜纬栋:“如果花的钱少,又能吃到美味儿,这是普天之下的好吃嘴儿最愿意干的事情!”
  “哈哈哈哈!的确如此!”丁小甜和曹飞霞一起笑起来。
  她们跟在颜纬栋身后走进巷子里中间位置的一家店。
  这家店一共只有两间门面房,但在门面房后面有个院子,院子隔了一半出来做厨房,留下一半摆了六七张桌子。
  店面里面有个柜台,柜台里面有个胖胖的中年女人在收钱。
  她收了顾客的钱,就递给对方一些菜票和饭票。
  客人拿到饭票和菜票去后院的厨房,把票交给一个服务员,服务员收了票,就叫厨房里面的厨师给客人盛饭,盛汤,客人自己端了饭和汤去桌子旁边坐下,另外有服务员给每个客人端来一碟子辣椒蘸水和一碟子泡菜。
  然后客人就可以从桌上的竹子筷篓里面拿出一双筷子来开吃了。
  丁小甜注意到米饭是五分钱一两,肥肠汤是一毛五一两,普通的人一般会要二两米饭,二两肥肠汤,加起来就是四毛钱。
  不过,一些男人直接会要三两米饭,三两肥肠汤,加起来是六毛钱。
  比如说颜纬栋就建议大家都要六毛钱的,晚饭嘛,吃饱一些好。
  丁小甜就按照每人六毛钱在外面柜台那里胖胖的大姐手上花了两块四毛钱,买了饭票和菜票。
  然后大家都去厨房那里自己端饭端菜,去院子里的露天饭桌旁坐下吃饭。
  每个人跟前都是一大碗米饭,一大碗肥肠汤,一个红油辣椒碟子,一碟子泡萝卜。
  那个年代肥肠远没有肉值钱,一斤肉七毛多,肥肠的价格是肉的五分之一,也就是一毛多钱一斤。
  肥肠这种食材要做得好吃,就要洗得干净,并且要驱除独有的腥味儿,保留特别的香味儿。
  反正丁小甜不管是做厨师之前,还是做厨师之后,都很少吃肥肠。
  主要就是她嫌弃难洗,还有肥肠比较油腻,至于味道她倒是能接受的。
  看看青花大碗里的肥肠汤,汤就像是牛奶一样浓白,一块一块的肥肠泡在汤里,看起来很软糯的样子,汤上飘着一些青色的葱花。
  蘸肥肠的红油辣椒油亮油亮的,至于泡萝卜则是现出桃花一样的粉色。
  颜纬栋搓搓手,拿起筷子,像孩童一样笑着说:“开吃!”
  丁小甜等人也拿起了筷子,去夹起一块肥肠,学着颜纬栋,把肥肠放红油辣椒里蘸一蘸再放进嘴巴里,接着刨上一口饭进嘴巴里。
  肥肠一进嘴巴,丁小甜的眼睛不由得一亮,发出了赞叹:“哎呀!真好吃!”
  曹飞霞和小刘也跟着异口同声地说太好吃了,还说他们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肥肠。
  一点儿腥味儿没有,也不知道这家店的厨师怎么熬的汤,怎么做的肥肠。
  汤很鲜美,又融合了非常独有的味道在里面。
  肥肠呢,不是那么腻,但又保留了那种油脂附着在肥肠上的丰满口感,真正做到了外面q,里面软糯。可以说肥肠这道食材被这里的厨师做到了极致,所有剩下的都是美味,再加上在特别调制的红油辣椒里一蘸,那口感简直了!
  鲜美麻辣,还有这一家的米饭也是沥米饭,米饭也比较q,配上泡萝卜,让人胃口大开。
  这家小店虽然只有肥肠汤这个菜,可是很显然,他们做出了极致的美味。
  也难怪,这里一到饭点儿,座无虚席,生意不知道多好。
  三两米饭和三两非常汤下肚,大家都说吃好了,还吃饱了。
  “这下子,我也要跟颜老一样惦记这家店了!”丁小甜望着干干净净的饭碗和汤碗感叹道。
  曹飞霞和小刘也跟丁小甜一样的感觉。
  颜纬栋听了哈哈笑,总结发言:“美食在民间啊,能把一种食材按照简单的做法,做出极致的美味,这就是民间美食的魅力了。解放后,这家店虽然成为了集体的饭店,可是掌勺的还是王家的人。我在这里吃了五十多年,现在到这里来已经不只是吃饭,而是怀旧,怀念这里的美食陪伴我从小到大,到老。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我觉得我对这里的菜有了感情”
  听着颜老絮絮叨叨说着他跟这家店的故事,丁小甜头一次发现原来食物里面不仅有历史,还有人寄托的情感。
  不管多忙碌,不管做什么工作,吃都是必不可少,把每顿饭吃好,不虐待自己的胃,才能说今天没有虚度吧?
  华灯初上的时候,丁小甜和曹飞霞回到了金山饭店。
  两人对于下午去见颜老,都觉得非常值,不但抄回来了一份儿唐代的烧尾宴食单,还品尝到了颜老带去吃的极致美味儿的肥肠汤。
  洗漱了睡下之前,曹飞霞说今天晚上一定会有美梦,因为白天是美好的一天,让她身心都得到了满足。
  丁小甜附和:“我也同感。”
  心情愉悦的入睡,第二天早起就觉得精神饱满,充满了干劲儿。
  大家一起去南三区食堂吃了早饭之后,一起去这一次省级比赛的场地,金山饭店大食堂。
  这是饭店最大的一个食堂,可以容纳千人就餐。
  后厨也可以同时容纳六十二家参赛单位的一百八十六个厨师比赛。
  第一天初赛的比赛时间是从早上九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