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好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韩明秀很满足。
拿到肉后,韩明秀没有立刻走,她拎着肉对队长说:“三叔,等会儿要是有剩下的肉的话,我再买点儿,另外我还想再买两副猪下水,猪排骨要是没人要的话我也买了。”
说完,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中,拎着自己那三斤五花肉愉快的回家了。
人一走,村民们立刻议论起来。
“哎妈呀,小秀这是咋滴了,咋这么能祸害钱呢?她今年一共才分了二十多块钱,都拿来买肉吃了,明年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不会是撞那下子把脑袋撞坏了吧?从前她也不这么败家呀?”
“嗨,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手里有点儿钱就不知道咋得瑟好了,等把钱霍霍没了,眼睛该长长了……”
一边等着分肉的韩志德听到大伙儿的议论,气得鼻子都要冒烟儿了!
这个败家的死丫头片子,钱儿到了她手就使劲儿霍霍,照她这个花法,等到小龙招工走了,她手里屁都剩不下了!
早知道她这么败家,当初就该把她推井儿里淹死了!
这会子,韩志德光顾着心疼去了,却忘了韩明秀儿买肉的钱都是人家自己辛辛苦苦挣的了。
为了挣这点儿钱,韩明秀不仅从学校里退了学,还天天跟成年人一样黑天白天的在地里劳作,一天都不歇着,一个小姑娘家,却能天天挣满公分儿,这在屯子里还是头一份儿呢!
韩明秀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村邻们热议的焦点了,也不知道她二叔心里一拉拉淌血了,哼着歌儿回到家后,就往锅里舀了一瓢水,把那三斤五花肉切成一块一块的,倒进锅里开始熬油。
在北方,熬油又称靠油呲啦,就是把肉里面的油都熬出去,剩下的肉渣子留着炖菜或包饺子吃,既不油腻又好吃,是一道北方的特色菜,韩明秀上辈子就很喜欢吃。
很快,锅开了,里面飘出阵阵醉人的香味儿,掀开锅盖儿,之间锅里面一块块儿肥瘦相间的肉在锅里滋滋的冒着油星儿,看得人食指大动,垂涎欲滴的。
韩明秀舔了舔舌头,转身从酸菜缸里捞出一棵酸菜,打算今晚就包酸菜油呲啦馅儿的饺子吃。
不过,等油呲啦靠出锅儿,她又把酸菜放回酸菜缸去了。
她今晚就吃油呲啦蘸酱油,就着大米干饭吃,别的啥也不吃,就吃纯纯的油呲啦……
三斤五花肉,都叫她给靠成油呲啦了,靠了半小盆油呲啦,还靠出半小盆儿的猪油。
靠完油,她把油呲啦放在灶台上凉着,刚从油锅里捞出来,太热,这会子还不能吃。
约莫着这会儿大队里的猪肉也差不多分完了,她决定先去生产队儿把肉买了,等回来时油呲啦也就不烫了,那时候再吃正好。
去大队儿的路上,一路都飘着香,今儿家家户户都分到肉了,又是小年儿,肯定都得炖点肉儿吃打打牙祭。
韩明秀一路上嗅着香味儿来到了队儿上,肉果然都分完了,村民们也都赶着回家吃肉去了,就剩下两个屠夫和生产队儿的几个干部正在拢账呢。
第22章 挣钱的门路
韩明秀看了看剩下的肉,肉没剩多少,大约还剩下五六十斤,都是精瘦的肉,不带一点儿肥肉的。
四副猪下水都还在,另外猪蹄子、猪尾巴和猪头猪排骨都在,韩明秀一看,剩下的都是好吃的啊,她都想包圆儿了,但是想想自己口袋里的钱,只好作罢。
最后,她买了两副猪下水,还买了五斤排骨和六斤瘦猪肉。
排骨虽然好吃,但是里面的骨头太多,压分量,大家都觉得买了吃亏,都不肯要,所以卖得价格也不高,才四毛钱一斤;猪下水包括猪心、猪肝儿、猪肺子、猪肚子和猪大肠,卖两块钱一副,猪瘦肉稍微贵点儿,五毛钱一斤,这些东西总共花了她九块钱。
九块钱,放在现在也就是一碗麻辣烫的价钱,谁都不会放在心上的。
但是在那个时代,九块钱绝对算得上是一大笔钱了。
要知道,她在地里辛辛苦苦的干了一年,才赚到二十二块七毛三分钱,现在她差不多拿出一半儿来买肉吃了,这种行为看在别人的眼中,那绝对是不会过日子,是纯粹的败家!
就算屯子里过得最好的人家,也没说拿出九块钱来买肉吃啊,拿出那么多钱买肉吃,往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正经过日子人家,是不会这么干的!
韩明秀可没想那么多,她就知道,好容易有不要票的肉了,必须得多买点儿囤着,不然以后想买都没地方买去了!
只是,把钱付了之后,她忽然意识到,她剩下的钱真心不多了。
上回去镇上花了她六块四毛钱,这回又花了九块,加起来就是十五块四,她一共只有二十二块七毛三分钱,如今就花剩七块三毛三了。
这七块三毛三,她得花到来年秋天生产队儿分钱的时候呢!
谁知道未来的一年会发生啥事儿啊,就算没啥事儿,这点钱儿也不够花啊。
回家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琢磨起挣钱的门路来……
如今的生活环境她已经大致掌握了,在这个时代,百姓们基本可以保证都饿不死,但也仅限于饿不死而已,虽说大家都挺安于现状的,但是对于来自于现代且一直注重生活质量的她来说,这种紧紧巴巴的日子可不是她想要过的。
她得过上有钱花,有肉吃,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的生活,这种买点儿啥都得算计着,干一年挣的俩钱儿买几斤肉就没了的日子,她真心过不了。
不过,这个年代想发家致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虽说她是后世穿越过来的,掌握不少这个时代的人不会的先进本领,但是那些本事再这个特殊的时代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别说是她的那些本事,就是她空间里的存货,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都不能随便儿拿出来卖,这个时代政策严,不让人随便做生意,否则就是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可是很严重的问题,搞不好要去被拉出去游街批斗,更严重的还得被判刑坐牢呢!
好容易重活一回,而且在过几年这种政策也就过去了,她可不想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把自己给填进去,还是好好想想,想个不会犯错误的致富路子吧……
想了半天,一直走到家,她没想出个办法来。
她看着满满的空间,无奈的叹了口气。
哎,这些存货都不能拿出去卖,真可惜啊,要是她的空间像某些网络小说上写的,能复制东西就好了,她可以把她的七块多钱放进去,复制出许多许多的钱来,就不用怕没钱花了!
想起网络小说,她忽然福灵心至,灵光一闪,终于叫她给想出个挣钱的办法来!
对呀,她可以写小说赚钱啊!
上辈子,她虽然是个翻译,但是上学的时候,她的文笔很好的,经常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也拿到过不少稿费,这会子重操旧业不就行了吗?
这个时代还不像几十年后那样,网文遍地,各种类型的书籍满天飞,这个时代有文化又能写书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却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全国上下,认识字能看书的人很多,只是市面儿上的书却很少。
要是她能编出个精彩的故事来,在到某个著名的刊物去投稿,说不定就能被发表,发表了她不就有稿费拿了吗?
有了这个想法,韩明秀不由得为之一振,开始策划起写文的事儿来。
现在是建国初期,抗战胜利才二十多年,百姓们对先烈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抵抗外寇的英雄事迹都很崇拜,既然这个时代的百姓们都有英雄情结,那她就编出一个英雄的故事来,以满足大家对英雄的崇拜和对祖国的热爱,肯定能畅销的!
打定主意,她构思起来,结合她上辈子看到过的那些精品抗战电视剧,后世写的一些英雄小说,再加入些外国流行的英雄元素,渐渐的,一本儿抗战题材的中篇小说有了雏形儿,就等着一点点儿的完善框架结构了……
**
韩志德家里
“啥?啥?那个死丫头买了九块钱的肉?”
余桂珍瞪的瞪着眼珠子,定定地看着给她带回这个消息的孙女,大嘴张的跟要吃人似的。
“是呀奶,我听小娟说的,说小秀买了好多肉呢,还买了好几斤排骨和两副猪下水,照她这种花法,我看我哥走之前,她那点儿钱肯定得叫她给霍霍没了。”韩明燕气愤的说道。
那副义愤填膺的表情,像韩明秀花了是她的钱似的。
“不行,这还了得?这个败家的死丫头片子,我去找她去,这个赔钱货,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了……”
余桂珍老太太被韩明秀给气得哆哆嗦嗦的,嘴都瓢愣了。
前段时间,韩明秀没经过她的同意就自己去镇上花钱买东西去了,那次她看在她大孙子工作的份儿上没收拾她,没想到这这次死丫头变本加厉了,竟敢大手丫子拉撒着一下子买九块钱的肉,这是要把钱花光的节奏啊!
这次,她忍不了了。
气急败坏的老太太拿起家里的鸡毛掸子,起身就要去找韩明秀算账去。
第23章 南瓜饼
这会儿,韩龙正在家里等着吃肉呢,一看他奶要去找韩明秀去,急忙一把拉住她,叫道,“奶,你可别去,万一去了你们俩吵吵起来,连累到我咋整?队长说了,招工的事过了年就有头儿了,咱不差这几天儿好不好?”
“这事儿跟你没关系?我是她奶,她不会过日子,我这个当奶奶的教训教训她咋了?跟你有啥关系?你躲喽,今儿我非得好好收拾收拾这个小贱皮子不可,你瞅瞅把她狂的,敢花那老些钱买肉吃,她长那好嘴了吗?”
余桂珍气坏了,连她大孙子的面子都不给了,坚决要去找韩明秀算账去。
韩龙哪敢让她去啊,死死的拉着余桂珍的胳膊,说,“奶,你可千万不能去啊,她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都敢跟咱们对付了,你要是去了,她把从前那些事儿给吵吵出来,我那工作不就完了吗?你知道多少人惦心着这个找工指标呢吗?你可千万别给我惹乱子了,要是这事儿给我整黄了,我……我就不活了……”
韩龙赌气说道。
大孙子都把狠话撂下了,余桂珍当然不能去了,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指望不上了,她还指着二儿子和大孙子给她养老送终呢,怎么可能为了这点儿事让她大孙子恼了她呢?
再说,万一真像他说的似的,她跟那个死丫头干起来了,把大孙子的工作给整黄了,小龙不得埋怨死她啊!
她也承担不起那个后果啊!
所以,老太太只好把一肚子气憋在了肚子里,只等着她大孙子的工作办成了再去找那个赔钱货出气去!
她都想好了,等她大孙子走了,她非得去扒那个死丫头的皮不可!
**
当晚,韩明秀吃到了馋了很久的猪肉,确切的说,是吃到了香喷喷的油呲啦,大米白饭就着喷喷香的油呲啦,再配上一盘儿酸甜口味儿的凉拌白菜丝儿,加一杯橙子汁儿。
荤素搭配,有吃的有喝的,都把她给撑到了!
自己大吃大喝的同时,她也没忘了追风,经过这一个月的相处,她已经把追风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了。
作为家人,总不能她吃着肉让追风在旁边看着吧!
于是,她把那三斤五花肉上带的那块儿猪肉皮给片下来切碎了,装在追风平时吃饭的盆子里,就当是过小年儿给它改善伙食了。
追风吃的很香,直吃得小肚子溜圆儿再吃不下一口了,才趴在它的窝里睡觉去了……
韩明秀可不像它这么清闲,她还有很重要的事儿要办呢。
饭后,她点着蜡烛,开始写她的小说大纲和框架。
记得上辈子时,她看过好几部抗日神剧,当时是按看乐子的心情去看的,看完觉得故事的部分情节虽然都挺荒诞的,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她就去粗取精,甄选出精良的部分,又结合了几部精良的抗战电视剧和电影,打造出了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抗战故事——!
韩明秀的文笔一直不错,上辈子还在某书院注册过一个作者号,写了好几本网络小说,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现在写起来小说来一点儿都不费力,简直是得心应手呢。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她已经习惯了用电脑码字,电脑分分钟就能写出几十个几百个字来,现在却要用笔一笔一笔的写,字还不能写的太草了,免得编辑部的编辑不认得。
写了三个多小时,只累的头昏脑胀的,手腕酸痛,也不过才写了三千字而已。
韩明秀甩着手,看着外面的月色越发的深沉了,就撂下笔,下地打来热水,把脸和脚洗了,又刷了牙,脱下衣裳上炕睡觉……
第二天,她起来后,从地窖里拿出一个倭瓜来,又拿出前几天磨好的糜子面,准备做一些南瓜饼。
这些南瓜饼不是做给自己吃的,快过年了,她打算去舅舅家看看舅舅舅妈去,做点儿南瓜饼就当是给舅舅和舅妈的年礼了。
这年头,谁家的日子都不宽裕,能送人一盆儿南瓜饼,正经算很像样的年礼呢!
给舅舅舅妈送这么厚重的年礼,不仅是出于她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还有另外一个意思——
算日子,大姐这几天就要生了,她婆家很抠,肯定舍不得给大姐做好吃的。
大姐生那俩外甥女儿时就没坐好月子,身子一直赖赖巴巴的,如今这第三胎她本来心里就有压力,要是不吃好点儿,不把身子养结实些,等到生孩子时肯定没力气。
没力气就生不出来,生不出来就容易难产,照她婆家那抠门儿的劲儿,要是大姐难产了,他们家也指定舍不得花钱去医院,擎等着让大姐在家等死。
所以,在大姐生产的前几天,韩明秀打算天天给大姐做点儿好吃的补身子,让她吃的饱饱的,把身子也养的壮壮的,等到生产的时候就有力气了。
只是,做的好吃的不能送到大姐家去,她婆家那些人一个个的跟狼似的,她要是给大姐拿吃的过去,指定都得让那帮犊子玩意儿给抢去,最后能吃到大姐嘴里一口两口就算不错了。
她才不会搭着好吃的去给那帮缺德玩意而吃的,别说她没有那些好东西,就是有,她情愿拿去喂狗也不愿意给他们老王家人吃。
因此,她决定天天做些有营养的好吃的,带到舅舅家去,让大姐在舅舅家吃。
既然要天天在舅舅家给大姐开小灶,就少不得麻烦舅舅舅妈,虽说舅舅舅妈都是好的,啥说头儿也没有,但她不能仗着舅舅舅妈好性子就这么死么卡赤眼的只管麻烦人家,要是她真那样了,不管舅舅舅妈多好的性子,时间久了也肯定会有想法的。
但要是给舅舅舅妈送一盆子南瓜饼年礼就不一样了,虽说舅舅不会贪图她这盆子饼,但是她送了,就证明她是个心里有数的姑娘,舅舅舅妈也就不会有别的想法了,她去麻烦人家时心里能仗义些,不会太不好意思了。
吃了那两张软糯香甜的南瓜饼,把追风和母鸡喂饱,留够了它们一天的食物,韩明秀才拎着个篮子走出家门,一径往司家洼子去了。
第24章 舅舅家
赶到司家洼子屯儿,韩明秀直接去了舅舅家。
她的舅舅名叫王文远,今年四十多岁了,是个瘸子,不是先天的瘸,是小时候淘气从树摔下来摔折了腿,乡下的赤脚大夫医术不好,把他耽误了,最后不幸变成瘸子的。
因为瘸,舅舅三十多岁才娶上媳妇,娶的还是个带了个孩子的寡妇,也就是韩明秀现在的舅妈。
舅妈之前的男人在抗m援c的战场上牺牲了,牺牲时他们的儿子才还没出生,舅妈替她男人守了三年孝后,经人介绍嫁给了舅舅,俩人还生下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女儿叫王海杏,比韩明秀大一岁,是个长的挺俊的姑娘。
儿子叫王英明,小名大乱,今年才九岁,是个淘的没边儿的小子,整天惹乱子,还净惹大乱子,大舅和大舅妈干脆就管他叫大乱子,但因为‘大乱子’跟某个不雅的器官读音相似,就把“子”字给省略掉了,就叫他大乱。
不过,大乱本人却这个名字很有意见,谁叫他大乱他都梗着脖子跟人家反驳几句,可惜没人听他个小屁孩儿的,还都大乱大乱的叫,以至于现在认识他的人都不知道他大号叫啥了,反正都叫他大乱。
还有舅妈带来的那个表哥,他在舅妈生下大乱不久就被他奶奶给接回去了,此后一直由他奶奶养着,后来听说中学毕业就去当兵了,还听说在部队里因为表现好,能力突出,加上又是烈士的遗孤,年纪轻轻的就被提了干,现在已经当上排长了,可谓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呢!
之前韩明秀的娘还活着时,领韩明秀来过几趟舅舅家,不过娘从来不在舅舅家吃饭,每次来都是匆匆而来,坐一会儿说会儿话就匆匆离开,娘是因为舅舅舅妈家里穷,不愿意吃他们的。
几次之后,韩明秀就不愿意再上舅舅家来了。
挺老远的道,她一个娇娇软软的小姑娘,走到这儿多不容易啊,结果气儿还没喘匀乎呢就又得吭哧吭哧的往回走了,还不给饭吃,搁谁能受了啊?
所以,她活了十五岁,上舅舅家来的次数还不到十次呢!
舅妈家的海杏儿姐和大乱倒是总上他们家去,跟韩明秀也挺熟悉的,相处的也都不错。
至于那位没有血缘关系的表哥,也就是舅妈最开始带来的那个儿子,韩明秀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从打她记事儿起他们一次都没见过,所以在韩明秀的心中,那个人就是个零,可以忽略不计的。
“大舅在家吗?”
来到大舅家门外,韩明秀拔高嗓门儿喊了一声。
“三姐,你咋来了呢?”
舅舅家的小儿子大乱不知从哪钻出来,看清是韩明秀后,大惊小怪的叫起来。
韩明秀看着晒得鳅黑儿的表弟,笑着说:“过年了,我来看看大舅和大舅妈,顺便儿看看你们,呵呵,一年不见,大乱你长个儿了啊!”
大乱得意的挺起胸膛,说:“那是,我可是我们班最高的了。”
“那学习呢?学习是不是最好的?”韩明秀故意逗他,哪壶不开提哪壶,恨人的问了一句。
大乱的笑容一下子垮了,“三姐,外头冷,进屋说话吧……”说着,推开大门把韩明秀领了进去。
韩明秀笑呵呵的跟在大乱的后面进了屋儿。
屋里,大舅妈正坐在炕上纳鞋底子呢,看到韩明秀进来了,惊讶的说,“秀,你咋来了呢?”
在大舅妈章淑珍的印象中,这个外甥女儿从小就蔫巴,并不喜欢走亲访友,这些年来上她家的次数加起来都不到十次,还每次都是小姑子领来的,算起来,她还一次都没单独来过她家呢。
韩明秀摘下头上的围巾子,很自来熟的在炕沿边儿坐了下来,把篮子放在一旁,说,“过年了,我来看看大舅和大舅妈,还给你们烙了几张南瓜饼。”
说话间,顺顺手掀开了盖在,篮子上的苫布,露出里面那盆金灿灿的南瓜饼来。
舅妈和大乱一看那一盆子油汪汪、金灿灿的南瓜饼,顿时都睁大了眼睛,大乱还不争气的咽了一口口水,眼见得含拉子都要淌出来了。
“你看看你,来就来吧,还拿啥东西啊?你又不宽敞,费这老些油烙这些饼,来年你可吃啥呀?”大舅妈埋怨着,真心替韩明秀心疼这些油了。
这孩子,太不会过日子了,烙饼哪能用这些油呢,你看看,把饼烙的油汪汪的,这得使多少油啊?她都替她心疼!
韩明秀笑着说:“没事儿,我今年除了分的三斤肉,还另外买了五斤肉呢,靠出来一大盆子油呢,我家就我一个人,肯定够吃了。”
其实,她也就靠出一小盆儿的油来,那个装油的小盆儿没比碗大多少,也根本没多少油,但是她要是不这么说,大舅妈肯定不会收她的南瓜饼的,所以不得不撒个小谎,把这事儿给圆过去了。
大舅妈听说她还有一大盆子油,以为她那八斤肉都是肥肉都靠了油呢,也就释然了。
不过,还是嘱咐了她几句类似于‘有钱省着点花,给自己攒几个钱当嫁妆’这类的话。
韩明秀听着,含含糊糊的答应了,大舅妈见她答应了,这才放下心来,又对大乱说,“大乱,快去生产队告诉你爹一声,就说你秀姐来了,叫他快点儿回来。”
紧接着又冲西屋喊道,“杏儿啊,你秀妹来了,快去给你妹烧点热乎水儿,给她暖和暖和……”
“哎,等会儿,我洗头呢,马上来!”王海杏的声音从西屋传出来,温温柔柔的,一听动声音就知道是个性子软和的妹子。
“这孩子,成天就知道穷干净,脑袋又没生虱子,总洗什么头呢?”大舅妈埋怨着,又转过头笑眯眯的对韩明秀说:“别管她了,秀,来,脱鞋上炕里边儿坐,炕头儿热乎……”
“还行,我穿的多,没冻着……”韩明秀虽然这样说,但还是听话的脱了棉鞋上了炕,坐在了炕头儿上,跟大舅妈唠起家常来……
------题外话------
七夕节快乐!
第25章 别找王满囤那个犊子
不大会儿,王海杏披散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走里出来,肩膀上还搭着一条毛巾,看到韩明秀,王海杏儿温柔的一笑,说:“秀儿,你来啦,我刚才在西屋洗头了,听到你来了也没能出来……”
她解释了一下自己没能立刻出来迎接表妹的原因,免得韩明秀心里边儿不痛快,还以为她是怠慢了她呢。
韩明秀早就听到她说洗头的事儿了,再说就算她不解释,韩明秀也不会为这点儿小事儿不痛快的,“杏儿姐,没事儿,咱们都是个人家人儿,没挑的!”
“就是呀,都是家人儿,就不用整那外外叨叨,假假咕咕的事儿了,杏儿啊,快去给你秀妹烧点热乎水儿去,这孩子,死冷寒天的走这一道儿,肯定冻坏了,也肯定渴了,你快给烧点热乎水让她暖和暖和身子!”
舅妈打断了她们小姐俩的对话,从炕柜儿里把糖罐子拿出来,交给了王海杏,“在给加点儿白糖,记得多加点儿。”
这个时代,谁家来客人了要是能给倒上一碗白糖水,就算得上是待客的高标准了。毕竟白糖是稀罕物,很难买到的,谁家里有点儿白糖都稀罕八叉收着,只有来贵客的时候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能舍得吃点儿,平时的时候,谁都舍得不吃一口的。
韩明秀虽然不在乎这碗白糖水,但大舅妈能这样待她,她还是很感动的,她暗暗下决心,往后一定尽量的照顾大舅他们一家人,一定要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尽量的拉扯他们一把。
**
此时,司家洼子生产大队里。
王文远端着一簸箕草料正在牲口棚子里喂牲口呢,他的小儿子王大乱风风火火的跑来了。
“爹,爹呀,我三姐来了,我娘叫我喊你回去呢……”
王文远看了儿子一眼,瓮声瓮气的说:“你三姐?你哪个三姐啊?”
“嗨,我还有哪个三姐啊,就是我老姑家的小秀姐呗!”大乱一把夺过他爹手里的簸箕,熟练的往食槽里撒着草料,“我三姐来给咱们家送年礼来了,给拿来那么多南瓜饼呢,你快回去瞅瞅吧!”
“小秀来……给咱们家送年礼来了?”王文远扎扎着手儿立在一边儿,不确定的问了大乱一句。
“是呀,刚到,你快回吧。”大乱催促他爹说。
虽然他也想跟着一起回去,但是他也知道喂牲口是大事儿,疏忽不得,万一把牲口给饿着了,让队长看见了或者有人把这事儿告到队长那儿,队长再把他爹这个饲养员的好差事给撸下来,他们一家子可不就要喝西北风去了吗?
爹是残疾人,没法向别的社员似的下地干体力活儿,但为了能多挣点儿公分儿,爹就偷着求了队长,给了他这个伺候牲口的活儿。
伺候牲口看起来不累,但是架不住长年累月不休息啊,别人都是春夏秋干三季,唯有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一天歇着的。
春天时赶着牲口犁地;夏天时每天上山放牛、放马;秋天时负责拉着牲口往公社送粮食;冬天时别的社员都在家里歇着了,他还得天天过来给牲口喂几草料,打水、清理牲口棚子……
总之,为了挣钱,他也算是拼了老命了!
“哦,那我回去瞅瞅去。”王文远终于确定自己听到的消息了,嘱咐小儿子说,“你喂完牛先别急着回去,把牛圈里的牛屎撮了,还有马,别忘了喂呀……”
“知道了,这活儿我都干多少回了,差不了的……”大乱不耐烦的拧起了眉头,接着干手里的活儿。
**
“秀啊,你喝吧,这水我都折好几遍了,一点儿都不烫,现在喝正正好!”王海杏端着溜边溜沿儿的一碗水走了进来,走到韩明秀身边儿,示意着让她喝。
韩明秀接过水,低头尝了一口。
嗯,甜丝丝、热乎乎的,她一路上喝了一肚子的凉风,这会子喝点儿甜丝丝的热乎水儿,确实挺舒服的。“谢谢杏儿姐,你也别忙了,快坐下歇歇吧。”
舅妈说,“先别歇着,杏儿你上你大姐那儿去一趟,把你大姐和你那俩外甥女叫过来,就说你秀妹来了,今儿咱们家一起吃顿饭。”
因为有韩明秀拿来的那一盆子南瓜饼,大舅妈的底气格外足了,其实,她以前也不是不想找外甥女过来吃顿饭,但家里实在没啥吃啊,家里穷,两个孩子还都在念书,整天白吃饭不说,念书还都不少花钱。
她身体不好也挣不了多少公分儿,一家四口就指着她男人挣的那点儿钱吃喝度日呢,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算计着花的,必须都得花在刀刃上,又上哪儿整粮食请别人吃饭呢?
真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嗯,我这就去!”
王海杏从围上头巾子,嘴里答应着出去了,刚走出院子,就看见她爹急匆匆的回来了。
“爹!”
王海杏站住了。
王文远看着闺女,说,“这是干啥去啊?不是说你秀妹来了吗?咋不在家里陪且呢?”
“我娘叫我去把我大姐她们娘仨找来,今儿就在咱们家吃饭了。”
“嗯,去吧。”王文远点头。
既然秀拿来一盆子南瓜饼,就不怕没啥招待外甥女儿的了。
走了两步,王文远像想起什么了似的,回过头对王海杏喊道:“就找你大姐和俩孩子得了,别叫王满囤那个犊子过来。”
对于王满囤这个外甥女婿,王文远是半拉眼珠子都看不,那个畜生没结婚的时候看着挺好的,老实巴交,孝顺能干,没想到结了婚这么操蛋,动不动就动手打媳妇,翠儿嫁过来这几年,一共挨了多少打,他数都数不过来了。
哎!早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当初打死他他都不待让外甥女嫁到他们家的,可惜现在后悔也晚了……
想当初,韩明翠跟王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