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好女-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84章 小锁考上大学了
“韩老师韩老师,我的录取通知书来了……”
某清晨,韩明秀刚到饭店,小静就兴冲冲的跑过来,满脸通红的告诉她。狂沙文学网
“韩老师,我考上了!昨天下午来的录取通知书,我考上清华了!清华大学的历史系……”
韩明秀一听小静考上了,很为她感到开心,她高兴的说:“太好了,恭喜你小静,往后,你的人生就是一片灿烂辉煌了……”
小静红着脸,说:“谢谢您老师,不过,我觉得您的人生才堪称为灿烂辉煌呢,我以后要是有您一半成就,我就很满意了!”
这段时间,小静亲眼目睹了“蚝门海鲜烧烤”在韩老师的经营下开得红红火火的,都快赶上全聚德了。她当然会对酒店的领导者,也就是她的老师韩明秀,产生钦佩的心理了!
韩老师才比她大五六岁而已,可人家年纪轻轻的,就已经完成了结婚生子,考上名牌大学,创立自己的事业等三件人生大事。
换作是她,若是结婚生子了,肯定就不能有时间去学习,去考大学了。
或者说,若是她考上大学或者上班了,就肯定没有时间去创业,去开饭店了。
而韩老师却都做到了,她年纪轻轻的,就把许多人给比下去,让很多人都在她面前自惭形秽了……
小静想,等她自己到韩老师的年岁时,若也能像韩老师这般,或者有她的一半儿成功,她便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了!
韩明秀听了小静的话,微笑说:“来方长,说不定你以后比我还成功呢!将来的事儿现在可没处看去,就像你现在就很成功,你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心愿得偿,考上清华大学,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取得的辉煌成绩啊!所以,这人呐,只要肯努力,就一切皆有可能的!”
小静听到老师的鼓励,心中很受鼓舞,她郑重的点了一下头,说:“是,老师,我记住了,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俩人正说着话,大乱从地下室出来了,他正从地下的冷藏室往外面倒腾生蚝呢。
他听到小静考上清华大学了,很为她感到高兴,高兴的同时,心中又泛起阵阵的苦涩。
她考上大学了,还是清华大学,往后,他跟她的距离……更大了。
知道小静录取后,韩明秀赶紧给苏阿姨打了个电话,向她询问小锁的高考成绩。
小锁今年也参加了高考,报的也是清华大学,既然小静的录取通知书都来了,小锁若是考上的话,现在便也应该能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苏阿姨听到韩明秀的询问,有点儿担忧的说:“小锁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来呢,不过,可能是因为你那个学生就是首都本地人,离清华大学比较近,所以录取通知书就邮得快一些吧……”
韩明秀听到小锁的录取通知书还没到,不暗暗担心,不过,她还是顺着苏阿姨的话安慰说:“正是呢,等等吧,应该是还在路上……”
清华大学已经开始发录取通知书了,上海离首都并不远,要是小锁考上了的话,这两三天内肯定就能收到录取通知书,但要是没收到的话,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韩明秀很忐忑,很怕小锁考不上,那孩子那么要强,要是高考失利,肯定会受打击的。
韩明秀很关心小锁,这些年来,小锁一直跟韩明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俩人一直没见面,但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生疏。
在小锁的心中,秀姐永远是那个救他于危难之中的仙女,永远是他最亲最的姐姐。不管时隔多久,也不管经历了什么,秀姐之于他,永远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人,这一点,是谁都无法改变的……
而在韩明秀的心中,小锁跟大乱、小周一样,都是自己的亲弟弟,都是值得自己为他们做任何事的亲人。
因为这个弟弟的录取通知书迟迟不来,韩明秀的心里一直很是惦记。
打完电话三天后,就在韩明秀几乎已经认定小锁没考上了,想要想办法安慰他的时候,小锁却突然来首都找她来了。
不光是小锁来了,连苏阿姨也跟着来了。
看到从天而降的这母子俩,韩明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一把抱住苏阿姨,惊喜万分的问道:
“苏阿姨,小锁,你们怎么来了?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就来了?我是不是做梦啊?”
苏阿姨亲昵的拍了拍她的后背,说:“傻丫头,我们两个大活人就站在你面前呢,你这要是做梦的话,我们俩算啥了!”
韩明秀听了,伸手在小锁的胳膊上拧了一下。
小锁“嘶”了一声,“秀姐,你干啥拧我?”
韩明秀正盯着他的表观察他呢,见他痛了,这才相信这不是梦是真的。
“哈哈,我就是看看拧你一下你疼不疼,确认一下我是不是在做梦……”
小锁,“……”看来我这一趟是来错了……
“苏阿姨啊,都这么多年了,你可一点变化都没有,还像从前那么年轻,甚至比从前还年轻漂亮呢,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韩明秀盯着苏阿姨的脸,感慨道。
苏阿姨摸摸自己的脸,心里虽然被夸的很高兴笑,但嘴上却嗔道:“小丫头,净拿我寻开心!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阿姨都是老太婆了,还年轻漂亮呢,这话可别再说了,看叫人笑话。”
韩明秀一听,立刻露出了一副比珍珠还真的表,说:“苏阿姨,我说的是真的,绝没撒谎,阿姨,你真的比从前年轻漂亮了!对了,你从前有没有照片,你拿出来比一比就知道了。”
苏阿姨苦笑着说:“唉,从前连饭都吃不上呢,哪有那闲钱去照相啊?”
“那你问小锁。”韩明秀转向小锁,问道:“小锁,你说你妈妈现在是不是比你刚见到她时漂亮了?”
小锁认真的点点头,笑嘻嘻地答道:“是,比那时漂亮多了。”
苏阿姨开心的笑起来,用手指着韩明秀和小锁说:“你们两个呀,就一唱一和的合伙哄我这个老太婆,骗我这个老太婆吧,不过,让你们这一说呀,我就真信了呢,哈哈……”
“这是真的,又不是我们诓你……”韩明秀笑眯眯的说。
苏阿姨说:“别光说我,你自己也是越来越漂亮了!看看,这二十五六的人了,还跟十七八岁的小丫头蛋儿一样白嫩细致呢,啧啧,也不知道你是咋保养的?”
韩明秀嘿嘿一笑,毫不谦虚的说:“保养倒是没有,天生丽质倒是真的!”
苏阿姨和小锁听了,不被韩明秀的诙谐可给逗笑了。
不过话说回来,韩明秀都二十五六了,还能长得这么年轻白嫩,说起来跟韩明秀的保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呢。
韩明秀的保养方式很特别,一般人都没法像她这般保养,因为根本就保养不起……
七三年的时候,韩明秀不是偷着去了一趟苏国吗,然后在苏国买了几千斤的牛,再然后,那些牛就都被她存在空间里了。
过了二十岁以后,韩明秀就觉得自己有必要保养了。于是,她每次洗完澡,都从空间里拿出一大木桶牛,然后进到木桶浸泡十五到三十分钟,让牛充分的滋润她的肌肤。
常年下来,每周三次的纯天然牛浴就充分发挥了神奇的效果,使她的肌肤被滋润的白白嫩嫩,吹弹可破,乍一看跟剥了皮儿的鸡蛋清似的,白嫩的都耀眼夺目了。
当然了,韩明秀的这个保养方法可不能对外人说,不然,她的空间就要露馅了……
“你们笑啥?难道我说错了吗?”韩明秀摸着自己秀美的脸颊,一副自恋的模样。
“没错没错,你这丫头啊,就是天生丽质,当初自打我看见你起,你就这么漂亮!”苏阿姨言不由衷的夸道。
其实,苏阿姨第一次看到韩明秀时,韩明秀虽然长得也漂亮的,不过,那个时候她还太小太瘦,长得黄黄的,跟没长开的小豆芽似的,哪有现在这般妩媚艳啊!
小锁更知道韩明秀当年长啥样了,不过在他心中,秀姐无论是黄黄瘦瘦的,还是像现在这样白嫩艳的,都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是任何女人无法比拟的……
第685章 咋挣这么多钱呢
“秀姐,我考上了清华了!”小锁开心的说道。
“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韩明秀也开心的喊起来。
其实,在见到她们娘俩的时候,韩明秀就已经想到小锁肯定是考上了,不然他们娘俩不会有这闲情逸致到首都来,更不会是这副眉飞色舞,开心快乐的模样。
这会儿,她心里的猜测得到确认,韩明秀还是很高兴,她捶了一下小锁的肩膀,说:“好样的,真争气!一下子考到咱们国家最高等的学府来了,姐以你为荣!”
小锁得到韩明秀的夸奖,高兴的扯起了嘴角。
这么多年的刻苦努力得到了回报,更得到了秀姐的认可和夸赞,这让他感到多年的寒窗苦读没有白费,那些花费的心血也值了!
小锁笑着说:“姐,当年我腿折的时候,你就告诉我过长大了要考大学,现在,我终于做到了……”
这句话,他说得很轻松,但是,这个考大学的过程,他做起来却一点都不轻松。
当初他上学晚,为了赶上同龄孩子的进度,他每天又要干活,又要学习的,当真是辛苦。
后来好容易赶上进度了,他又被苏阿姨接到上海去住。
上海的教学质量跟他们北方农村的教学质量有着云泥之别,他跟那些上海同学的学习基础也有着天壤之别。
为了赶上他们,他也是拼了命的学了。
之后,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赶上了同学们,又为了能考到北京,能跟秀姐常见面,定向以清华大学为目标的学习任务,几乎每天都在学习,常常学到深更半夜,差点头悬梁锥刺股。
如此的努力刻苦,不为别的,就为兑现当年对秀姐的承诺。
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保护秀姐,保障秀姐能过得幸福……
现在,他承诺的都做到了,秀姐也对他表示认可和赞赏,小锁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值了……
韩明秀感动的说:“你还记得啊,当年姐不过是随便一说,真没想到你还真当回事儿了!”
小锁说:“姐,你跟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认真的听,都当回事儿的……”
苏阿姨在一旁笑着说:“看看,我们小锁多懂事,不光懂事,还重诺呢,现在这么好的孩子都少了……”
韩明秀说,“是呀,现在像小锁这么好的孩子真的不多了,不然的话,我也不会拿他当自己的亲弟弟疼了。”
苏阿姨说,“我就知道你们姐弟情深,这不,一拿到录取通知书就赶紧带着他过来,让你们一叙姐弟之情了,这两天你们就抓紧叙旧,等过两天,我还要带他回你们老家去呢。”
韩明秀一愣,道:“回我们老家去干啥?咋滴了?”
苏阿姨说:“这不是嘛,小锁考上大学了,我想让他到他娘坟前告诉他娘一声,也好让他娘在那边跟着乐呵乐呵……
我带小锁回上海之前,曾在他娘坟前说过,要时常带小锁回去看她的,可是这些年,小锁忙着学业,也没工夫回去,如今有功夫了,可不得回去好好给他娘上上坟,添添土,叫他陪他娘待会儿嘛……”
韩明秀听了,点头说:“应该如此,你们回去吧,我回头就给我大姐打电话,你们回老家住她家里就好了。”
苏阿姨高兴地说:“那敢情好了,正好小锁还说要见见他小时候的那帮跟他一起割草干活的小伙伴儿呢,有地方住,他就能多在老家呆几天了……”
韩明秀说:“对了,圆圆呢?她怎么没跟着过来呢?难得回一趟老家,她不打算跟回去看看吗?”
苏阿姨说:“我原来想让她跟着过来溜达溜达的了,可是她不肯,非要留在家照顾她姗姗姐。”
“另外,她也不想回老家,这孩子,对她原来那个家是一点感情都没有,从前我也说过,她要是想家就带她回去看看,可她一听我这么说,就害怕的直哭,还以为我不要她,想把她送回去了呢!吓的哭一溜叫一溜的,孩子都这么怕了,我也就不敢再提带她回去的事儿了。”
小李佳,也就是现在的秦圆圆,如今已经上初三了,是个乖巧懂事,学习刻苦的好姑娘。
她深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知道她的幸福是谁给的,所以对苏阿姨十分的孝顺,对照顾珊珊姐姐也照顾的十分尽心。
为此,苏阿姨欣慰不已,对李佳也像对自己亲生女儿一般疼爱。多年过去,苏阿姨仿佛已经忘了李佳是领养来的,感觉她就是自己亲生的似的。
在苏阿姨的心中,李佳已经跟自己亲生的无异,对小锁也是如此。在苏阿姨的心中,小锁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是自己晚年时必须倚仗的人……
……
苏阿姨来了,她昔日下放的那帮难兄难弟们难免要在一起聚一聚。
多年的好友欢聚一堂,大家都感慨不已,像是有说不完的话似的,不停地打听着彼此这些年的变化,打听着曾经的那些老朋友现在都怎么样了,一边说一边唏嘘,每个人都挺激动又都挺感动的……
他们这边忙着聚会,韩明秀则陪小锁在首都逛了两天,叫他提前了解一下首都的风土人情,也算是跟他一叙多年的别情吧。
其实她本想多陪他逛逛的,但是小锁知道韩明秀忙,怕耽误她做生意,只待了两天,就跟苏阿姨一起回东北老家去了。
崔经理跟他们一起去的,说是要去见一位过去的老友,当年,崔经理跟他们一起下放时,多亏那位老友的暗中照顾了,现在听说那位老友病了,还病得很重,怕时日不多,他赶回去见一见,免得抱憾终生……
……
苏阿姨他们走后,韩明秀继续管理经营着自家新开的饭店,饭店的生意好极了,特别是烧烤的生意,简直好得让同行们都眼红了。
月底的时候,韩明玉把一本厚厚的账本放在了韩明秀的面前。
“秀啊,咱们这个月一共卖了两万七千六百三十八钱块,扣掉本钱、费用和给工人开支的,咱们自己还剩下一万一千元二百七十块钱,帐在这儿呢,你看下吧……”
韩明玉现在是饭店的前台收银员,负责管理“蚝门海鲜烧烤”的财务,如今也算是一个有工作的人了。
“啊?挣了……
一万一千块钱?”还没等韩明秀说话呢,章淑珍在一旁就一惊一乍地叫了起来。
王文远也吃惊地问道:“能这么赚钱吗?玉啊,你没算错吧?”
大堂经理,也是股东之一的林宏政两眼放光地说:“爹,咱们饭店的买卖这么好,咋就赚不上一万多啊?”
“你想想,咱们三层楼天天爆满,每桌不吃不吃的,咋还不得吃个三五十啊?这么多张桌赚钱呢,赚这些算啥?等以后咱们的名气再大大,能赚得比这还多呢!”
“就是啊,你们天天给饭店进菜,进多少菜你们心里还没数吗?”韩明秀看着大舅和大舅妈那副一惊一乍的样子,不由得笑起来。
王文远嘎巴着嘴说:“是没少进,可是,那也不值这么多呀?”
韩明玉说:“你们进的菜是不值这么多钱,不是还有秀儿进的生蚝呢吗?生蚝那么贵,又卖得那么好,加上你们进的那些肉啊菜啊酒啊的,再加上咱们的利润,统共加起来,可不得这些钱咋滴?”
大乱舔了舔嘴唇,说:“那个……秀姐,我占了咱们店三股,是不是说,我这个月光分成就能分到三千三呢?
王海杏横了大乱一眼,说:“你寻思啥呢?投三千块钱你就想一个月分三千三?还要不要脸了?人家秀儿连盖房子带装修的,统共花了十多万呢,人家都还没说自己分多少钱呢,你急个啥呀?”
韩明秀一听这个,急忙说:“你们可别误会,我盖这三层楼是我自己的产业,不加在咱们酒店的股份里面的,除了我这房子饭店其他的花销才是咱们该算的股份,咱们开这个饭店,一共花了三万一千七,我就当是三万了,你们每人占多少股份,能分多少红利,自己好好算下吧。”
大乱挠了挠脑袋,说:“哎呀,这咋算呐,我有点算不明白了……”
韩明玉笑着说:“你不是说你把小学课程都自学完了吗?还说自己学得挺不错的,咋还连这点儿小账都算不明白了呢?你那习是咋学的啊?”
第686章 分钱了
韩明玉提醒他说:“就是你秀姐开咱们这个酒店花的钱数除以一千,就是一共的股数,再用咱们这个月的盈利除以股数,再乘以你的三股,就是你应得的钱数了。”
大乱眨巴着眼睛,想了半天还没算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时,林宏政纠正韩明玉说道:“你这么算也不对,你还没把人家秀儿的房租钱算里呢!人家投了十多万盖了这么个大楼,咱们咋的也得付人家房租吧?”
“对对对,应该给,应该给!”王文远连忙说:“秀儿啊,我们也没租过这么大的房子,也不知道这房租该给多少,你自己算算该给多少,咱们就从总收入里把该给的房租给你了,你领着大伙挣钱,可不能叫你吃亏了啊!”
韩明秀说:“像我这么大面积的门市房,按现在首都市场行情整体出租的话,每个月咋的也得两千块钱,不过,咱们都是一家人,我也不能跟你们钉是钉铆是铆的,要不就这样吧,我就收市场价的一半,每个月一千块钱吧!”
“那哪能行呢?那样你可太吃亏了!”王海杏过意不去的说道。
大乱也说:“秀儿姐,你领我们发财就够意思了,现在咱们的生意多火啊,这不都得亏你了,租金该多少是多少,我没说的!”
大舅妈也劝道:“秀儿啊,你这操心巴拉的也不容易,就别谦让了,该多少是多少吧!”
韩明秀笑着说:“大伙的心意我领了!我也知道钱多不扎手,可咱们都不是外人,我多点儿少点儿都无所谓,再说了,我不是还有分成呢吗?也不差这点儿……”
最后,在韩明秀的坚持下,大家还是按韩明秀说的办了,每月一千元钱的房租。
这几个人分成的时候,一共是三十股,一股分三百三十三块钱。林宏政两口子投入一千块钱,分到了三百三十三块钱的分红,加上林宏政那一百块钱的工资,和王海杏三十八块钱的工资,他们家一个月的收入达到了四百七十一块钱,都赶上他们家过去一年的收入了!
这还不算韩明秀承诺给林宏政的奖金呢!
林宏政两口子看一个月就挣了这么多钱,俩人乐得简直都闭不上嘴了。
照这个速度赚下去,只消一年半的时间,他们家就能在首都买房子了,真是太好了,看来,他们停薪留职搬到首都这个决定,真是太英明,太正确了……
而大乱投了三千块钱,这下子一个人就分到了九百九十九块钱的分红,加上他一百二十块钱的工资,一个月净赚到了一千一百多块钱!
见自己分了这么多钱,大乱在高兴之余,还在心里暗忖:达西那小子一年有一万镑的收入,他这么干下去,一年也有一万多块钱的收入了,现在,他跟达西俩就差个庄园了……
大舅和大舅妈这两个老采购员这个月挣的也不少。
韩明秀给他们每人开出了一百块钱的工资,这样,老两口一个月就有二百块钱的收入了。
这二百块钱只是他们明面上的收入,一般当采购员的,油水可就大了。比如花六十块钱买的菜,说是六十五块钱也没人核对去,可以说,豪门海鲜烧烤这么大的酒楼,一个月贪个千八百块钱都绰绰有余……
不过,王文远他们老两口都很诚实守信,从不那样做,这也是韩明秀放心地让他们当采购员的原因!
林宏伟在听说了林宏政他们的收入分成后,懊悔得直拍大腿。
他要是晚点买房子,他们家拿六千块钱入股,现在不就每月有两千块钱的收入了吗?
哎呀妈呀,可后死悔他了,完了,肠子都要悔青了……
……
小锁和苏阿姨在哈拉海镇下了车,一下车,就看见高广斌已经开着拖拉机等在客车站外了。
看到久违的舅舅,小锁激动得,跑过去跟舅舅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还煽情的说了一句:“舅,我好想你啊!”
高广斌是个性情中人,看到久别的外甥,不由得眼圈也红了。
他拍着小锁的肩膀,连连说道:“嗯,好,好啊!都长这么大了,听你秀儿姐说,你还考上清华了,好小子,你这么出息,你娘在地下有知也安心了……”
说完,他又转身对苏阿姨感激的说:“大姐,小锁能出息成这样,多亏了你了。”
苏阿姨说:“小锁是我的儿子,我照顾他那是理所应当的。”
高广斌点头道:“对对,正是这个理儿呢。”
说完,又严肃对小锁说:“你将来可得好好孝顺你妈呀!不然的话,不用别人,我都饶不了你。”
小锁听了,回头对苏阿姨说:“妈,你告诉我舅,我孝不孝顺?”
苏阿姨笑着说:“孝顺,我儿子最孝顺了!我那些老姐妹们都羡慕我,她们那些亲生的儿子都没有我儿子孝顺呢!”
高广斌听到苏阿姨这么说,满意的点头说道:“嗯,孝顺就对了!记住了,做人绝对不能忘本!你妈养了你这么多年,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生活,不管到啥时候,你都得记得你妈对你的好,将来可一定要加倍的回报你妈。”
“知道了,舅。”小锁一边答应着一边搀着苏阿姨上了拖拉机车斗,坐在了韩明翠儿事先给他们铺好的麻袋上,然后高广斌就开着拖拉机拉着他们娘俩回家去了。
一路上,小锁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不停地跟舅舅打听着家里的情况。
高广斌大声告诉他,家里边儿现在的日子过得可好了,不光盖了新房子,买了拖拉机,还在县城买了一座独门独院的砖瓦房呢。
现在,妞妞,小影和小丽都在县城念书,余桂珍住在县城的房子里陪读,天天给三个小丫头做饭,照顾她们照顾的可精心了。
接着,小锁又从高广斌口中得知了几个妹妹的学习成绩情况。
妞妞的成绩很好,在实验高中全校排名靠前,基本稳定在前二十名左右。小影的成绩不太好,在一中全校的大榜上大约四五百名。小丽的成绩一般,在全校的大榜上约占一百多名。
另外,小梅子的成绩也不太好,在村小仅有二十多人的班级里,竟然还占不上中等。
这三个丫头的脑子可能随了老王家人了,都不太聪明。不过都是善良懂事的好孩子,高广斌对她们几个,一直像对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疼。
快到村口时,高广斌忽然跟小锁提起了小锁的亲爹。
“小锁,孙黑子被减刑了,两个月前就出来了,你这趟回来,去不去看看他呀?”
小锁眉头一皱,斩钉截铁的说:“不去。”
高广斌嗯了一声,没有继续劝他,不过顿了一会儿,又说:“就算你不去看他,他知道你考上清华了,肯定也得来找你,到时候你可咋整啊?”
小锁冷冷的说:“当初我不是跟他断绝父子关系了吗?就算他来找我,我也不会认他的!从他把我腿打折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不再是我爹了,说啥都白扯……”
苏阿姨看到小锁的脸上隐隐的泛着怒气,两只放在膝盖上的手也攥成了拳头,攥得咔咔作响,便伸手握住了他的手,轻轻地拍了拍。
小锁得到妈妈的安抚,心中的怒气渐渐消弭。
他转头对苏阿姨笑了笑,说:“妈,别担心,我就是乍一听到他的消息情绪有点激动,您放心吧,我再不会轻易为他生气的……”
苏阿姨温柔的说:“不生气就好,记着,永远不要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生气,错误是别人的,身体是自己的。”
“我知道了,妈。”小锁的大手回握着苏阿姨的小手,一如当年苏阿姨带她离开村子时那样……
只不过,那个时候苏阿姨手比他的大,现在反过来了。
高广滨一边开着拖拉机,一边听着他们母子俩的对话,内心很为他的外甥感到高兴,同时更对苏阿姨的温柔和知性感到欣赏和钦佩。
这样的长辈,会有哪个晚辈不尊重,不孝敬呢?
一个多小时后,高广斌开着拖拉机进了村子。
今天,小锁和苏阿姨回孙敖屯,而且,小锁还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他作为小锁的舅舅,能不得意洋洋的吗?
一进村子,小锁就看到有几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在村道上滚铁环玩耍嬉戏呢。
小锁离村多年,如今回来,竟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那帮小孩子了。
第687章 衣锦还乡
阔别家乡多年,孙敖屯的变化可真大啊。
小锁记得他离家时,村里还没有多少砖房呢。可这趟回来,屯子里竟都是砖瓦房了,而且还有好几户殷实的人家竟然盖起了砖院套,红墙碧瓦,气派得很。
“大舅,咱们屯子的变化可真大啊!”小锁感慨了一声。
高广斌一边开着拖拉机,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那可不咋的,咱们屯子是远近有名的富裕村,这都多亏了你小姨了!是她教会大伙养蚯蚓,用蚯蚓养牲畜的,要不叫她呀,咱们屯子这些人能这么有钱吗?”
苏阿姨感慨对小锁说:“秀儿可真是个天使,走到哪儿都能给哪造福,这世上受过她恩惠的人还不知有多少呢!”
正感慨着呢,高广斌的拖拉机忽然停了下来。
“到家喽!”
高广斌从拖拉机上跳了下来,又去把车斗的挡板卸了下来。
小锁扶着苏阿姨下了车,定睛看了过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派的砖瓦房:红砖圈的院套,红砖砌的猪圈,连厕所和鸡舍鸭舍都是砖砌的,一看就是屯子里的大户人家。
这时,韩明翠在屋里已经听到了动静,围裙也顾不上解,就风风火火的跑了出来。她的身后还跟着妞妞,小影,小丽,小梅子以及家宝和家贝这些小孩子们。
“回来啦,小锁,快让我看看……”
韩明翠一把拉住小锁,眼上眼下的看着,一边看一边眉眼带笑的夸赞。
“好,好啊,看看,走的时候还是个半大孩子呢,现在都变成个大小伙子了,瞧瞧,长这高,长这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