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好女-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就招呼两个妹妹帮着她,姐妹三个一起抬着一袋子螃蟹装在了三轮车上。
    随后,三个人又一起推着三轮车出了院子,往街上去了……
    ……
    韩明秀虽然想锻炼锻炼孩子的能力,也有心放手让她们自己去试着做做生意。可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就怕她们遇到点儿啥意外,上课的时候一直心不在焉的,好容易熬过了一上午,中午一放学,就赶紧骑着自行车,直奔角那座楼四合院。
    到了四合院儿,进去后发现三轮车和称都不见了,还少了一袋子螃蟹,韩明秀就知道孩子们已经推着螃蟹出去卖了。
    她又赶紧骑上自行车,在附近的小区转悠起来。她断定孩子们不会走得太远,毕竟推着笨重的三轮车呢!又是她们姐妹三个,也不可能走太远的。
    她以角楼四合院为中心,向四周寻找。每路过一个小区时,就跟人打听有没有看见卖螃蟹的?
    找了一中午,连饭都没吃。快到两点时,终于在周叔家大院的门口看到了她们姐妹三人。
    小姐仨站在车子旁,正在招呼来来往往的客人。
    看起来她们的生意不错。韩明秀走过去看时,见她们那一袋子螃蟹只剩下二三十斤了,估计用不到她放学,她们就能卖完了。
    韩明秀看到她们都在吆喝,招呼着客人,连胆子最小的小影都在没人能听到的时候小声吆喝两句,不由得很为她们的进步感到高兴,就高兴的走过来。
    “啧,看起来生意挺兴隆的啊,咋样?今儿个顺不顺利?有没有跟你们捣乱的?你们有没有受什么委屈?”
    这是她惦记了一上午的事,整整一上午,她就怕几个丫头受委屈受气。所以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向她们询问起来。
    妞妞说:“没事儿,小姨,你不用惦记我们,我们卖得可顺利了,虽说遇到了几个计计人儿,可都叫我给摆平了,对了,刚才我们遇见一个奶奶,她听我们是东北口音,还问我们是哪儿的人,我们就告诉她了,结果你猜怎么着……”
    韩明秀一听这话,神色一动,说:“莫非……你们遇到周婶儿了?”
    妞妞说:“我们也不知道那个奶奶姓啥,反正那个奶奶认识你,一听我们是你的外甥女,还非要我们到她家去吃饭呢!我们没去,那个奶奶就回去给我们拿吃的去了,叫我们在这儿等着她呢!”
    “哦?那那个奶奶是不是长得高高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四五十岁的样子?”韩明秀问道。
    妞妞说,“不是,那个大娘长得很黑,还有点胖,看样子都快有六十岁了。。。。。”
    一听妞妞的描述。韩明秀就断定,不是周婶儿,而是周婶家的保姆蔡阿姨了。
    蔡阿姨人也很好,当年周叔家出事时,她不顾时局的危险,竭尽全力地保护小周。就凭这,就可以断定蔡阿姨是个可以信赖的好人。
    “小姨,我听说,这里面住的都是大人物呢!”
    说到蔡阿姨的时候,妞妞扭头看着大院门口的警卫员,眼中露出了几分敬畏的神色。
    韩明秀摸了摸她的脑袋,教育她说:“别羡慕别人,与其羡慕别人,还不如自己努力学习,争取将来就做自己羡慕的那种人呢。”
    “嗯,我一定会努力的。”妞妞郑重地点了点头。
    小丽也在一旁说:“我也是。”
    只有小影低着头,忙着摆弄螃蟹,似乎没听到她们说话似的,也没像她们似的跟小姨保证什么。。。。。。
    韩明秀看出了小影的心思,也知道这孩子的尴尬,就转移了话题,看着三轮车里所剩不多的那点螃蟹,随意地问了一句。
    “你们现在卖了多少了?”
    妞妞立刻露出了一口整齐的小白牙,笑嘻嘻地说:“都卖了七十六斤了,用不到晚上肯定能卖完了!对了,小姨,等我们把这一百斤卖完了,我就把这一百斤的本钱还给你。”
    “还有,我们往后每卖完一百斤,就把那一百斤的本钱还给你,要不这么多钱搁在我们身上也不安全。”
    韩明秀说:“随你吧,但是你们真的不打算告诉你们爸妈,就这样一直做下去吗?”
    妞妞说,还是先不告诉他们了,我们要给我妈一个惊喜,要是告诉他们了,那个惊喜就没有了!”
    正说着呢,蔡阿姨和周婶从大院里走了出来。
    “小姨你看,就是前头那个奶奶……”妞妞也看见蔡阿姨和周婶了,就赶忙告诉了韩明秀。
    远远地,周婶就先开口说道:
    “秀儿啊,我听说你侄女来了,就是这几个孩子吧……”
    韩明秀说:“是呀,放寒假过来看我的,非要勤工俭学,我一琢磨,叫她们锻炼锻炼也好,也好增加点人生阅历,就让人帮着弄点儿海鲜,让她们出来卖海鲜了。”
    “这大冷的天,难为这几个孩子了。”说话间,周婶已经走到了跟前儿,并把这仨丫头挨个打量了一遍。
    这仨丫头长得都挺清秀的,特别是那个最大的,可以用美丽二字来形容了。只是,虽然是秀的外甥女,却跟韩明秀长得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那个第二大的虽然不怎么好看,但是长得白净,俗话说得好‘一白遮百丑’嘛,虽然这丫头的五官不怎么好看,但因为长得白,所以看起来挺清秀也挺受看的。
    最小的那个长得也挺好看,但是不如最大的那个。
    三个丫头都穿得厚厚的,脸蛋也都冻得红扑扑的,看样子在外面已经呆了许久。
    大冬天的,能站在外头卖东西的人,都是能吃苦的人。这几个小丫头大的也不过十四五岁的,小的也就十岁左右,能吃得了这份辛苦,可见,这也是几个能干又懂事的……
    周婶儿在心理暗自把几个小姑娘评估了一番,又说:“你们都还没吃饭呢吧,走,到家里吃饭去……”
    妞妞忙说:“不地了,谢谢奶奶的好意,我们马上就要卖完了,等卖完了我们还得抽空去趟图书馆呢。”
    周婶听到她们还要去图书馆,对她们的好感更加强烈了,就说:“这几只螃蟹还不好办?这样吧,我包圆儿了,你们跟我去家里吃饭吧!”
    韩明秀知道周婶是好意。可是,她不想让孩子这么容易就获得成功,不劳而获的成功没有任何意义。不然的话,她还叫她们出来做生意干啥?自己直接给她们钱不就完事了吗?

 第534章 天大的好消息

    于是,韩明秀婉拒说:“周婶,你们家只有那么几口人,根本吃不了这么多螃蟹,还是让她们自己卖吧,我可不想让她们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
    周婶听她这么说,觉得也挺有道理,就打消了帮她们包圆儿的念头。不过,还是买了五斤,说要留着晚上蒸着吃。
    随后,周婶就让蔡阿姨把螃蟹送回家,再给这几个孩子弄点热乎的吃的喝的,等会儿她们卖完了,她就领着她们回去歇着去。
    这大冷的天,孩子们在外头一站就是一小天儿,一个个的冻得小脸通红的,吃点热乎东西,身上也能跟着暖和暖和。
    韩明秀还赶着去上学呢,见到妞妞她们都挺好的,就跟周婶招呼了一声,骑着车子上学去了。
    韩明秀走后,周婶跟妞妞站在三轮车旁聊了起来,家长里短,问东问西的。
    大院里的几个女人看到周军长的爱人跟卖螃蟹的小姑娘聊天,还聊得不亦乐乎的,都纷纷过来跟周婶打招呼。
    有人更是借着买螃蟹的机会,跟周婶搭讪……
    不大会儿,在周婶儿的带动下,小姐仨剩下的那点儿螃蟹就被抢购一空,一只都不剩了。
    周婶看螃蟹卖完了,就对她们说:“走,跟周奶奶家去喝口热水儿,在吃点东西垫补垫补肚子,暖和暖和身子去。”
    妞妞见这位奶奶跟小姨很熟悉,也是实心实意地邀请她们去,就没有矫情,爽快地答应了。
    “谢谢奶奶,那就打扰您了。”妞妞大方的道谢道。
    小影本来不大敢到别人家去,但是大姐已经答应下来了,她也不好说别的,只好跟在妞妞和周婶的身后,一起进了军区大院。
    进去后,她们发现这大院可真气派啊,特别是周奶奶家,更是气派的不得了,居然是一栋独立的二层小别墅,门口还有警卫员守卫,院子也是又大又阔,里面还种着松树柏树,在这隆冬时节,松柏依然苍翠,生机勃勃……
    进屋后,周婶招呼她们几个在沙发上坐下来。
    小姐妹几个是第一次见到沙发,也是第一次坐沙发,只觉得这又大又宽的洋家具真漂亮,坐在上面宣乎乎的,比坐炕沿儿和板凳舒服多了。
    “来,喝点儿麦乳精,热乎热乎身子。”
    蔡阿姨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端着个托盘,托盘里放着四个浓香的麦乳精,还冒着热乎气儿呢。
    她把麦乳精分给妞妞姐妹三个每人一杯,又递给周婶一杯。
    周婶接过杯子,对几个小丫头说,“快喝吧,今天冻坏了吧,喝点儿麦乳精热乎热乎。”
    妞妞和小影小丽捧着杯子喝了一口,嗯,真香啊,还甜丝丝的,是比白快水好喝。
    几个小丫头一口一口的喝起来,不过都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喝,不大好意思大口大口的喝,毕竟跟人家不熟悉嘛,再说,这位奶奶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她们也怕自己的动作粗鲁,被奶奶看不起了。
    周婶见她们几个挺拘束的,就笑呵呵地对她们说:“好孩子,在周奶奶家不用客气,你们平时在家啥样在周奶奶家啥样就可以,周奶奶跟你们小姨可不是一般的关系,好的跟亲母女似的,你们就拿奶奶当你们的亲姥姥就成了!”
    虽然周婶儿已经表明态度,可几个孩子还是不大自在,她们都僵着身子,做啥动作都显得挺僵硬的。
    为了让几个孩子放松些、自在些,周婶主动跟她们聊起了当年他们两口子下放时遇到韩明秀的事,尤其提到了韩明秀对他们家的帮助……
    妞妞听闻小姨曾经的那些事迹,不由得对小姨钦佩不已。
    那会儿动荡时,她虽然还小,但也听说过不少关于所谓的“罪人”惨遭迫害的事。那会儿,大家都对那些人避而远之,唯恐祸及己身,小姨却能不惧风险,主动去帮助别人,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畏艰险舍己救人精神,很少有人能做得到呢!
    跟周奶奶聊着聊着,本来还很拘谨的几个小姑娘渐渐地放松下来,不再像刚才那么拘束了。
    连胆子最小的小影都敢抬起眼睛,四下撒么,打量起周家的客厅摆设了。
    周家的客厅摆设跟普通百姓家的比起来,明显要高端大气得多。
    宽敞明亮的客厅里,不光有沙发、茶几,还在东墙角那儿摆了个电视柜,电视柜上放了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这年头的电视机还是很稀罕的东西,其珍稀程度堪比后世的劳斯莱斯,玛莎拉蒂了。
    小影和小丽盯着电视机看起来,她们也听说过有电视机这玩意儿,也曾在书上看见过这种东西。只是怎么想也想不出,就这么个冷冰冰的东西,里头怎么会有人呢?
    周婶看见她们小姐俩盯着电视机出神,还以为她俩是在盯着电视机上头的照片看呢。
    因为在电视机的上方,摆了一个相框,相框里装的,正是小周的照片儿。
    于是,周婶主动说道:“那个是我儿子,现在跟你们小姨一样,在念大学呢,你们得跟窈窈一样叫他小舅舅,他今儿个上学去了,赶明儿得空我介绍给你们认识……”
    小影知道周奶奶误会了,尴尬地垂下了眼睛,没说什么。小丽虽然比小影胆子大点儿,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没有说话的勇气。
    也只有妞妞能说上几句了。
    听到周婶的介绍,妞妞打量着照片上的俊美青年,感慨地说:“我小舅舅长得可真帅呀,跟电影演员似的。”
    周婶笑着说:“帅不帅的倒不打紧,只是你小舅舅跟我们吃过不少苦,遭过不少罪,我只盼着他这一辈子能平平安安的就比啥都强了……”
    不大会儿,蔡阿姨把饭做好了。
    因为赶时间,也没整太多的东西,就给她们闷了一锅白米饭,拿大葱炒了一盘鸡蛋,还切了一盘儿皮冻。
    “来吧,吃点东西,垫补垫补肚子。”周婶热情地招呼着她们三个。
    通过刚才的交流,几个小丫头已经不再拘束了,她们听话的跟周奶奶来到厨房,吃了一顿热乎乎的下午饭。
    饭后,妞妞怕打扰人家太久不礼貌,就起身对周婶说道:“周奶奶,我们都吃饱了,谢谢您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
    周婶也怕时间长了她们父母着急,就亲自把几个孩子送出家门,还安排警卫员送她们回家。
    周婶还特意叮嘱警卫员,一定要把她们几个送到家门口,不然她不放心。
    妞妞几个跟周婶道了别,在警卫员的护送下,回到了角楼四合院。警卫员遵从周婶的指示,看到她们拿出钥匙,进了四合院,才放心地回周家去了。
    进院后,妞妞关好大门,带着两个妹妹来到东厢房,把东厢房的门一关,就开始从兜里往出掏钱,掏出来的钱大把大把的扔在了炕上。
    十块的、五块的、两块的、一块的,还有毛票、分票,大把大把的钱,扔了一炕。
    “哈哈,这么多的钱啊,大姐,你快数数一共有多少?”小丽看到这么多钱,乐得眼睛都要闭上了。
    妞妞脱了鞋,也不顾炕上凉,就一屁股坐在炕上数起钱来。
    “十块,二十,三十,三十五……”
    哈哈,今天除了本钱,竟然净赚到了十五块三毛八,都快赶上妈妈一个月的工资了。
    小影和小丽看到她们一天竟然赚到这么多钱,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小姐俩兴奋得抱在一起,难得大声的笑起来。
    “哈哈,太好啦,咱们有钱买新衣裳喽……”
    妞妞把这十五块三毛八分成了三份,姐妹三个一人分了五块。剩下的三毛八分钱,等会儿回去时买糖葫芦吃,当作是她们给自己辛苦一天的奖励了……
    有了今天的成功,几个小丫头干得更起劲儿了,天天早上跟韩明秀一起走,就是下大雪天也舍不得耽搁,不到天黑都舍不得回来,争分夺秒的卖,努力的赚钱!
    因为她们姐几个卖螃蟹,韩明秀为了支持她们,今年特都没有往市场上销售她的螃蟹和生蚝,免得给几个孩子造成竞争压力,影响她们的销售额。
    不然的话,这时节正是卖螃蟹和生蚝的好时候。弄好了她空间里剩下的那些海鲜都能销售出去呢。不过,为了孩子们今年就算了,还是留着明年卖吧,反正就算晚一年卖也没什么的。
    空间有保鲜的功能,那些东西搁在空间里也搁不坏,早晚能卖出去。
    几个小丫头的生意做得十分顺利,对韩明翠两口子瞒得铁桶似的,两口子还真以为这小姐仨天天是去图书馆看书呢,对她们做买卖的事儿毫无察觉。
    就这样,几个孩子的口袋日益鼓起来。随着这几天的磨练,几个孩子的性格都变得开朗多了,比从前敢说话,爱说话了。
    韩明翠常跟高广斌在背地里说:这一趟首都没白来啦,孩子们天天上图书馆去看书,长见识啦什么的。
    看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晃,元旦了。
    元旦这天,妞妞她们的货刚好卖完了,就打算歇一天,让小姨今天帮她们再进点货儿,她们趁着今天的空,去趟百货大楼,去把她们期待已久的那身儿衣裳买回来,顺便在把她们做买卖的这个重磅消息告诉给爸妈。
    于是,吃过早饭,妞妞喊住了正准备去刷碗筷的妈妈,把她们几个瞒着他们做买卖的重大消息给宣布了出来。
    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广斌和韩明翠半天都没回过神儿来,还是小梅子先说了一句,“姐,你们赚了多少钱啊?”
    听到小梅子这么问,妞妞和小影小丽就把她们几个赚到的钱都拿了出来,每人赚了三十二块八,这还不算她们每天花掉的零头呢!
    看到这老些钱,这两口子如梦初醒,终于明白闺女不是在跟他们开玩笑,这几个孩子这些天天天出去不是去图书馆看书,而是去挣钱去了!
    “哎呦我的妈呀,你们的胆子也太大了吧,咋还敢在首都投机倒把呢?这要是被人抓住了,万一给订了罪,你们还让不让我活了啊!”
    韩明翠在明白了闺女干了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后怕。
    妞妞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妈,现在都让老百姓自己做买卖了,你到大街上看看去,做小买卖的人有的是,可不止我们仨。”
    “可是,人家那是首都人,说不定有当官的亲戚护着呢,咱们算是干啥的呀,人生地不熟的,要是真出点啥事儿,妈哭都找不找地方哭去!”韩明翠还是后怕加后怕。
    妞妞说,“能有啥事儿啊,不都说了吗,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允许百姓们先富起来一批,我们做买卖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吗?哪就像你说的那么可怕了?再说,你也不想想想,要是危险的话,小姨能让我们做吗?”
    此时,妞妞嘴里的小姨,正在高家蹦高高呢。
    今个是元旦,韩明秀想跟孩子们一起过,所以昨晚就住在了高大爷家,没有回大姐这边来。
    早上的时候,她接到了霍建峰打来的电话,电话里,霍建峰告诉了她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题外话------
    美妞们,情人节快乐!
    顺便猜猜是啥好消息!

 第535章 韩明玉的觉醒

    这个好消息就是——霍建峰要被调到首都来了!
    韩明秀听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握着电话兴奋得直蹦高,一个劲地问霍建峰:“真的吗?这是真的吗?你没骗我吧?你又不是什么高级将领,为啥会调你来呢?”
    这话说的,有点儿伤她男人自尊心了,于是她男人告诉她,是首都某部队的某领导听说他是北方边防部队蝉联几年的比武大赛冠军,特意向上级申请,要调他到他们部队,让他指导战士们的日常训练,以提升战士们的作战能力。
    说到这,霍建峰还特意强调了一下:“你男人虽然职务不高,但是是凭自己的实力进的首都,这下子,咱们一家人就能在首都团聚了!”
    韩明秀听了,高兴得不得了。本来她还以为得等到来年秋天时找周叔求情,才能让霍建峰来首都呢!没想到,人家竟然凭自己的实力提前来了,真是个意外之喜啊!
    现在,霍建峰正在办理交接手续,再等个把月就能来首都跟她们母子团聚了。也就是说,即便是韩明秀放了寒假,也不用带着孩子千里迢迢地回军区了,只要在这好好等着他过来就行了。
    得知爸爸要来首都了,孩子们都很高兴。虽然他们已经很久没见到爸爸了,但是,他们对爸爸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孩子们还小,以前的记忆都不深刻,韩明秀怕他们忘了爸爸,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跟会他们提起爸爸如何如何爱他们,让他们常常想起爸爸,也让他们知道爸爸虽然不在他们身边儿,但是却很爱他们的。
    所以,霍建峰要调进首都的消息,对这一家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韩明秀和三个孩子都非常非常的高兴!
    高大爷和高大娘也挺替他们感到高兴的。但高兴的同时又有几分不安。
    他们知道韩明秀自己有房子,这下子霍建峰来了,他们一家人肯定得回自己的房子去住,那样的话,孩子们是不是就要跟他们的爸爸妈妈回自己家去了?
    要是孩子们走了,离开他们了,那他们老两口可咋整啊?
    这一年来,他们已经跟孩子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老两口对这几个孩子就像对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似的一般疼爱,他们根本就离不开这几个小东西,离开一天都不行。
    一想到几个孩子要跟韩明秀搬走了,老两口不由得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这个元旦都没过好。
    而四合院这边……
    韩明翠和高广斌夫妻俩经历了最开始的震惊和后怕后,终于接受了孩子们出去赚钱的事实,也开始为孩子们的懂事和勤劳感到高兴。
    他们出去卖海鲜,不光赚道了歉,还得到了锻炼,难怪孩子们最近都比从前开朗活泼了呢。
    高广斌说:“既然这个买卖这么好干,那我明天也跟你们出去干吧,咱们趁着回去之前多挣点钱,花着也方便……”
    其实,这几天高广斌也没闲着,他天天借口出去溜达,其实是到火车站去扛活去了。
    扛活有多累谁都知道,问题是又累又不怎么赚钱。高广斌天天从早扛到晚,一天也就挣个三块两块的,这几天下来,统共连二十块钱都没挣到,都不如他这几个闺女两天赚的多。
    韩明翠虽然有点担心,但是见几个孩子都干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出啥事。又想到现在的大街小巷各种各样的小贩也不少,确实没听说谁被抓起来或者被定罪啥的,于是,渐渐地也就不那么害怕了,甚至可以接受让她男人跟孩子们一起出去干了!
    定下心后,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去了趟百货大楼,把那天韩明翠、妞妞和小影试的那三身儿衣裳都买了下来,统共花了五十二块钱。
    之后,又给高广斌、小丽、小梅子、家宝和家贝一人买了一身儿新衣服。她们小姐仨挣的钱没够花,高广斌又从自己扛活挣到的钱里拿出十二块钱添上,这一家人的新衣裳才买齐全。
    之后,他们一家子穿着新衣裳,高高兴兴地去逛王府井。高广斌还请家人吃了煎饼果子,给几个女儿一人买了个新书包。
    书包是眼下最时兴的军绿色,书包带儿带缓扣的,可长可短的,书包盖上还有两个铁卡子,可以封住书包,防止书包里的东西往外窜。
    之前妞妞她们用的书包,都是韩明翠手工缝制的,用穿旧的衣裳改制而成,虽然省钱,但是却不好看也不耐用,这下子有了新书包,就不用再担心某天书包角忽然会出现一个破洞,也不必担心会被条件好的同学笑话戏弄了…。
    孩子们有了新衣裳、新书包,一个个高兴得跟过年似的了,整条王府井大街上,都充满了她们的笑声……
    俗话说得好,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边,韩明秀和韩明翠姐妹俩高兴得什么似的,老家那边的韩明玉却抑郁了。
    不,不是抑郁,是痛苦、是悲哀,是有生以来最为愤怒的愤怒。
    韩明玉的脾气一向很好,性子软到跟韩明翠不相上下,能把这种脾气的人惹到愤怒,可想而知惹她的人得有多过分了。
    事实上,惹到她的人不是外人,正是她的小姑子林凤玲和她的公公婆婆。
    林凤玲自打生孩子后,因为没生出儿子,公公婆婆对她很不满意。平时也不管她的孩子,没办法,林凤玲只好把孩子抱回来,让她爹娘帮着看着。
    这会儿,林站长和于会计都已经退休,帮着女儿带孩子正好。
    但林凤玲家的孩子体质不好,总生病,三天两头的得打针吃药,林凤玲两口子忙,得上班,亲家公亲家母又都当了甩手掌柜,根本不管。
    于是,那小丫头就成了老两口甩不掉的包袱了。
    后来,老两口不甘心就这么在家干呆着,也是不乐意给闺女看孩子了,就挖门盗洞找关系的进了老干部局,成了老干部局的一员了。
    就这样,俩人就不用在家看孩子了,而给林凤玲看孩子的活儿,就落在了韩明玉的身上了。
    正好,韩明玉家的三个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让她来看孩子正好。
    其实,韩明玉本打算等孩子上幼儿园后,自己也出去找份工作做,好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的。但这会子小姑子求到她头上了,公公婆婆也强压着让她帮帮小姑子的忙。韩明玉不好意思卷了公公婆婆和小姑子的面子,只好打消了找工作上班的念头,帮小姑子看起了孩子来。
    看孩子也是白看,虽然林凤玲和她男人都有工作都赚钱,但是却一分都舍不得给韩明玉,就只拿韩明玉当免费的保姆,韩明玉也不计较这些,寻思着这孩子都两岁了,将就一年,等明年能上幼儿园,她也就解放了!
    然而,就算她白给看孩子,最后也没落到好,林凤玲家的孩子体质不好,经常闹毛韩明玉看病,林凤玲就把韩明玉给赖上了,背地里总跟她爸妈抱怨韩明玉看孩子不细心,还说孩子的奶豆、奶粉总莫名其妙的变少……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韩明玉没用心帮她看孩子,还偷吃了她家孩子的奶豆和奶粉……
    这件事儿被林宏伟给知道了,林宏伟顿时恼了,本来他就不想让他媳妇再帮林凤玲看孩子呢,都是他媳妇太软弱,不敢拒绝他们,结果惯得他们得寸进尺子。
    费劲巴力的帮他们看孩子,一点儿好没落着不说,还闹了一身的不是,这是拿谁当傻子还是拿谁不识数咋地?
    于是,林宏伟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把他妹子好顿囊桑,还提出往后不给她看孩子了,叫她自己想办法看孩子吧……
    其实,不给林凤玲看孩子是林洪伟自己的想法,韩明玉真没说这么说。可林洪伟的父母和林凤玲却都认为这是韩明玉背后捅咕的。
    他们都认为是韩明玉不想帮她看孩子,但是有不敢拒绝她公公婆婆,所以就偷着捅咕林洪伟,让林洪伟替她撑腰,跟他们作对。
    这件事,让他们对韩明玉感到非常不满,要不差怕林洪伟发火,估计他们都得给韩明玉点教训,叫她知道知道该怎么给人家当媳妇当嫂子……
    最后,林凤玲还是厚着脸皮让韩明玉给她看孩子,没办法,孩子现在太小,还不能上幼儿园,公婆都是单位领导,还没有退休,不可能为了看个孙女不上班。
    林凤玲两口子也都还年轻,还是正式工作,也不可能为了看孩子不上班。
    放眼全家,扒拉扒拉看,也只有韩明玉能给她家看孩子了。
    林洪伟本来不打算让韩明玉给他们看孩子的,可林凤玲再不好,到底也是他妹妹,孩子也终究是他的亲外甥女儿。他气归气,孩子实在没人看了,他也不能看着不管。
    于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媳妇给他们看孩子了……
    入冬的时候,林凤玲嫌来回接送孩子太费事。在这大冬天的来回跑,大人费事不说,孩子也跟着遭罪,于是就干脆带着她男人和孩子住回娘家住家来了。
    这下子,家里一下子又多了三口人,韩明玉更忙了。
    不光要给小姑子看孩子,还得要伺候一大家子的人,给一大家子的人做饭,还要在他们上班上学后,忙着收拾屋子,洗衣服,还得给林凤玲看孩子,天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脚不沾地儿的干活儿。
    这样超负荷地劳作,很快让她身心俱疲,力不从心了。
    这天中午,小姑子家的孩子正睡午觉呢,韩明玉趁着有点空,忙活着在厨房做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