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好女-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转眼,高考的日子终于要到了!
这天早上,韩明秀早早的起来,吃了早饭,跟孩子们告了别,留大舅妈和大乱在家看孩子,大舅亲自陪韩明秀去看了考场。
路上,大舅语重心长地说:“秀啊,其实大舅本来不同意你考大学的,女人家考啥大学嘛!有那功夫还不如好好在家,看看孩子照顾照顾老爷们呢,要是跑出去上学了,这个家没个女人,像什么话嘛……”
第474章 考场
“不过,既然你非要考,大舅也就不干涉你了,就顺其自然吧,考上了,就当是实现你的愿望,考不上,就安安分分地回家,接着过你们的小日子去,不用太为难自己,你现在也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啥事儿都要以家庭为重啊……”
大舅虽然笨嘴拙腮的,但韩明秀基本上也听明白他的意思了。表面意思就是劝她放开些,无论是考上考不上都无所谓,各有利弊,实际上,是在帮她缓解精神上的压力,怕她进考场紧张。
韩明秀明白大舅的苦心,灿烂地一笑。
“我知道,大舅,本来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一把成功了也就成功了,不成功我也不会难受,就回家,接着跟建峰过日子去……”
“嗯嗯,你能这么想就好……”
见她不紧张,王文远也放心不少,一路叮嘱着把她送进了考场。
来到考场,韩明秀看到很多考生已经聚集在大门口了,每个人看起来都是既紧张又激动,三五成群地在一起互相打着气,缓解一下忐忑的心情……
考场的大门口,立着一块大黑板,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参加一九七七年高考的考生们,看着就让人激动……
过了一会儿,考生们就开始排队入场了。
韩明秀手走进考场,看见两位监考员站在门口,一脸的严肃。他们板着脸审视着每一个进场的考生,像过关卡一样,翻来覆去地检查准考证,确认合格后才让考生进入考场。
考场里的布置跟后世的差不多,韩明秀按照自己的考号坐定后,向周围撒么了一圈。
不禁暗暗感慨,好多岁数大的人啊,有的看起来都三十多岁了,可还是勇敢的奔赴了考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奋力一搏。
这十年,当真是当误了不少人啊…。
准备考试了,一位监考员开始宣读考试规则。他说得老吓人了,比如考试作弊会永远取消考试资格,还会被抓起来送监狱啥的。
好在韩明秀对这些规则有所了解,也没太紧张。
另一位监考员则再次核对考生本人和准考证。俩人儿都把脸拉得很长,好像谁欠了他们什么似的。
整个考场严肃得令人窒息!
第一科考的是政治。当监考员把试卷发下来的时候,韩明秀非常熟练地从头到尾浏览了一下试题。觉得自己复习的知识,答这张卷儿应该没问题。
因为,在家复习时,她把时事政治作为了重点的复习对象。不然的话,对于她这个穿越过来的人可就吃了大亏了。
开始答卷了。每一道题她都经过认真思考,组织好语言,才端端正正地写上去。
答完试卷,她又认真地检查起来。考场内静得可怕,只能听见考生们刷刷的写字声。
看来,对于这次来之不易的高考,所有人都非常重视,也都格外地珍惜。毕竟等了十年了,终于迎来了这次高考,这是改变多少人人生命运的一次考试呀。
有的人等待这次考试,已经足足地等了十年!
这次考试,如久旱逢甘雨般,考生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都倾注在了这张试卷上。所以,直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考生们还在担心遗漏了什么,才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钢笔。
下午考的是语文,也是韩明秀最期待的一场考试了。
在后世,她可是某网站小有名气的作家呢。所以,高考中语文学科她是最有把握的了,这一科的考试韩明秀志在必得!
当监考员把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她并没有像上一科那样,浏览完试卷就马上答题,而是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三次。
然后,她先看了分值七十分的作文题目,不难,不偏,正是她的强项!再往前看,是一道二十分的现代文阅读和一道十分的文言文阅读,这些对她来说,更是小菜一碟了!
刷刷刷,几乎是一气呵成,她漂漂亮亮地答完了这张语文试卷。看着这份满意的答卷,韩明秀敢肯定,她一定能得高分!
尤其是作文,她感觉自己差不多能得满分。
第一天的考试顺利结束!
出了考场,就看见陪同考生的人真是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的,像完全感受不到腊月的寒冷一般。
要知道,这个额时候的黑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最低气温都达到零下三十多度了。
真是天下父母一个心呀!
大舅也在考场外等着她呢,韩明秀见到他时,见大舅的脸都冻红了,眉毛和眼毛也上了霜,跟一下子老了二十岁似的,鼻子尖儿上还挂着一滴清鼻涕。
见到她后,大舅有点儿紧张的说,“秀啊,靠咋样?”
韩明秀粲然一笑,“考的挺好的,应该没问题。”
听到她说考得不错,大舅很是满意,用袖子擦了一下鼻子尖儿上的清鼻涕,乐颠颠的跟她回旅店去了。
第二天考的数学和史地,虽说没有第一天答得那样好,但是韩明秀也很满意,因为已经正常发挥了,答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韩明秀在心里暗想,如果明天的英语试卷也能正常发挥的话,自己应该能够考取理想的大学了。
第三天的英语考试也是皆大欢喜,现在的考题跟后世英语高考题的深浅度差远了,因为当世学英语的还很少呢。根本不像后世那么重视,那么普及。
韩明秀觉得,英语应该也能打高分。胜利在握的她,信心满满地交上了英语试卷。
三天的考试终于结束了!
从考场走出来的一刹那,韩明秀就感觉自己像刚从战场上下来似的,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光了,走起路来都没劲儿了。
这三天,她可是卯足了劲儿上的考场,精神始终绷得紧紧的,就像曹刿论战时说的一般,再而衰三而竭,如今终于考完了,她的精力也用竭了……
“嫂子,考完啦?考咋啊?”
马立军站在考场的门口,看到韩明秀耷拉着脑袋和肩膀走了出来,还以为她没考好呢,上前关切地问了一句。
这次高考,军区一共只有三名考生。其中一名是炮兵营王营长家的大儿子,还有一名是文工团何团长的女儿,加上韩明秀,一共有三个人。
部队里为了表示对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为了支持他们这些考生,特意派了车来接他们回家。
韩明秀看着马立军关切的神情,勉强地扯了扯嘴角说:“凑合吧。”
其实,她考得很好,只是现在不想把话说得太满,免得万一出了什么差错,被人笑话。
而马立军看到她这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更加确定她是考砸了。刚想安慰她几句,正好看到何团长的女儿出来了,怕小何看不见他走两岔去,就撇下韩明秀,赶忙迎过去接小何去了。
不大会儿,王营长的儿子也出来了,三名考生算是会齐了。
第475章 想报首都外国语学院
回军区的时候,车子坐不下了,除了小王小何还有韩明秀,另外还有王文远一家子和三个娃呢。
马立军的驾驶楼座位有限,拉不下这么多人。
经过一番讨论后,韩明秀和大舅妈决定,她俩先带着三个孩子回去。让大乱和王文远先在旅店住着,等过几天马立军进城拉菜的时候再拉他们回家。
大乱巴不得让他在市里多住一阵子呢,听到秀姐的这个安排,马上咧着大嘴乐呵呵地答应了。
他都想好了,趁着这几天的功夫,一定要磨着他爹给自己买几样好东西,他娘不在跟前儿,没人拘着他,这两天他就能撒欢儿地玩儿了……
回去的途中,何团长的女儿和王营长的儿子在车里不停地对答案,韩明秀并没有参与其中,这次高考出的题并不难,对于她这种高材生来说考上大学简直就是手掐把拿,根本无需浪费精神去对答案。
马立军看到韩明秀没跟他们对答案,还以为她考得不好不乐意说话呢,心里还怪替她感到不得劲儿的。
不过,也怪她,一个家庭妇女,孩子都仨了,还张罗个啥呢?消停的在家看孩子做饭不好吗?张罗八角的考啥大学啊,这下子好了吧,张罗一溜十三遭还考砸了,军区里的人不定咋笑话她呢……
哎!
回到军区后,马立军先把小王和小何送回了家,因为韩明秀的东西多,所以最后才送的她。
到了韩明秀家时,一行人受到了霍建峰同志的热烈欢迎。
“欢迎回家,大学生!”霍建峰是扎着围裙给她们开的门,这会儿,他正忙着炒菜给他们接风呢,结果就听到了敲门声,然后他就赶紧出来开门了……
一见到这娘几个,霍建峰冷峻的眉眼中立刻充满了柔情,他笑着跟媳妇儿开了句玩笑,还不忘伸手接过媳妇手中的大双小双。
别误会,他先抱儿子没抱女儿,并不是他重男轻女,而是儿子还小,需要抱着,而闺女大了,领着就可以了。
特别是俩孩子都在媳妇儿怀里呢,他怕累着他媳妇,所以第一时间就把孩子给接过来了。
窈窈不知道爸爸的想法,见爸爸第一时间没抱她,挑上理了。
“爸爸,还有我呢!”
窈窈被奶奶抱下汽车,她都十几天没看到爸爸了,也想爸爸了,如今刚一见到爸爸,正想让他好好稀罕稀罕呢,可爸爸却光顾着抱两个弟弟,没有抱她,窈窈吃醋了。
霍建峰早就看到宝贝闺女了,只是眼前这几个人都是他最最爱的,他都不知道看谁,该跟谁说话好了。
听到闺女叫他,霍建峰怕女儿生气,急忙蹲下身凑过嘴去,在闺女的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口。
“大闺儿,想爸爸了没?爸爸可想你啦。”
窈窈点头,脆生生地说:“想了。”
一边说,还一边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这是他们爷俩之间的暗语。只要谁一做这个动作,就表示他们想对方了。
霍建峰也想拍拍胸脯,表示他也想女儿了,可是手里还抱着两个儿子呢,这个动作也做不了,只好深情款款地对女儿说:“爸爸也想你了,还给你做好吃的了呢,一会儿咱们好好地吃一顿。”
这时,在后面拎着行李的马立军受不了了,嚷嚷起来:“哎,你们爷俩要黏糊进屋去黏糊好不好?堵在大门口算怎么回事儿啊?我这手里还拎着东西呢,都沉死了。”
霍建峰一听,赶忙站起身让开道,冲着马立军呲呲牙,笑道:“立军,辛苦了,待会儿咱哥俩好好喝几盅……”
马立军大包小裹的往院子里走,边走边说,“不得了,我晚上还有事儿呢!”
虽然闻到峰子家炖肉的香味儿了,但是考虑到嫂子考的不好,这会子情绪肯定挺低落的,他还是别在这儿讨人嫌了,就艰难的拒绝了的霍建峰的邀请。
霍建峰见他不答应,也没勉强,就说:“那待会儿我给你盛点儿菜,你带回去自己喝吧!”
这个提议马立军马上就欣然接受了,他眉开眼笑的说:“嘿嘿,那行,那兄弟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这天晚上,一家人的晚餐是在愉快温馨的气氛中度过的。
霍建峰详细地询问了韩明秀考试的情况,又跟她研究了上大学后的一些事宜,看他那副劳神在在的样子,似乎他就确定他媳妇一定能考上,根本不存在考不上的情况似的。
韩明秀也对自己很有信心,百分之百的有信心,而且她对自己的未来也早就做好了打算。
她打算考首都外国语学院,专攻她上辈子的老本行——语言专业。
首都外国语学院,是华国很有名的一座高等院校,是z总理创办的。
当时,总理他老人家参加万隆会议后,深感国内外语外事人才之匮乏,故决定成立一所外语学院,专门培养语言方面的人才。
于是,在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四日,成立了首都外国语学院。
当初那场浩劫开始的时候,外语学院曾受过一些冲击。不过在总理的保护下,学校才不至于关闭,还一直开设至今。如今已经算是一座高等学府,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名气。
韩明秀之所以选择这个学校,一来是因为选择这个学校,她就不用再费劲巴力的去学习新的知识,靠自己上辈子学的知识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业。
倒不是她懒惰不想学习,而是因为她有三个孩子太小,正是需要母亲陪伴的年纪,她不可能为了自己学习错过孩子的成长。
所以,她每天的学习时间真心不多,几乎只有在大学校园里那点学习时间,回家后就一点时间都没有了,她必须得把放学后的时间,都用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有一个愉快的童年。
她也不会像那些吃苦耐劳的莘莘学子似的,趁着孩子睡觉挑灯夜读。她可不想让自己这么辛苦,既然她的脑子里有积累下来的知识,干嘛还要费尽巴力地去学新知识呢?
靠吃老本儿也能过得不错嘛!
其次,她还想再首都干点事业赚点钱。
他是活过一辈子的人了,深知未来首都的房价,也知道几十年后的古玩市场会迎来一个巅峰时期。
所以,她要趁着读大学的这几年,在首都多买几套房子,多存些古董,多给孩子们攒点家底儿。
还有一点,就是首都的文化底蕴丰厚,是人才汇集的中心。她想让孩子在这里长大,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好的生长环境,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极大的好处……
第476章 等待录取通知书
霍建峰听到媳妇儿想考首都外国语学院,当即表示支持。
虽然,他也舍不得韩明秀带着孩子跑到几千里之外去。但那是秀的梦想,他不能剥夺。
大舅妈一听韩明秀想考首都去,马上提出质疑说:“你一个女人家,带三个这么小的孩子,到了那边咋生存啊?谁帮着伺候孩子?你们娘儿几个住哪啊?”
韩明秀告诉大舅妈,之前自己帮过几个首都下放到县城的人,等她到了首都,那些人也会帮他的。
找房子也好,照顾孩子也罢,对她来说都不是问题。
大舅妈还是不放心,觉得不管找谁都不如自己人底实。
盘算了一番后,大舅妈艰难的做个了决定,决定跟韩明秀一起上大学去,帮韩明秀洗衣做饭看孩子。
霍建峰听到老娘的承诺,顿时满心欣喜。
本来他还不放心他这花枝儿般的小媳妇儿,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家,带着仨小宝宝在首都住,玩意被坏人惦记了可咋整?出点啥事儿岂不是要他的老命了吗?
要是老娘能跟去的话,他就放心多了。
别误会,他不是不放心她媳妇会做对不起他的事,对于他媳妇的品行,他放一百个心,只是不放心他媳妇长得太俊,怕招来登徒子。
不过,要是老娘跟去的话,就好多了……
韩明秀却不大乐意让大舅妈去,虽然大舅妈是一片好意,但韩明秀却婉言拒绝了。
要是大舅妈跟她进首都的话,大舅和大舅妈就得过两地分居的生活。她可不想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让人家夫妻过两地分居的日子。
另外,大乱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整天上跳下窜的,需要大舅妈修理和归置,要是脱离了大舅妈的管教,这家伙都能上天,要是因为大舅妈不在,那小子就学坏了,岂不是她这个表姐的责任。
还有,也是最关键的,但是不能明说的一点,就是——她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包括陪伴孩子长大的人,她希望高素质的人。
大舅妈是农村妇女,虽说品行性格都不错,可是在农村呆久了,难免会沾染一些农村的恶习。
比如:她总是用嘴把饭嚼碎了嘴对嘴地喂孩子,还随地吐痰,擤鼻涕不用手纸,就用手指头,擤完了还把大鼻涕随便往地下甩,擤完鼻涕的两个手指头也不擦也不洗,就往鞋底子一蹭,用手指甲抠牙等等……
虽说都是小毛病,可以忽略不计的。但韩明秀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性子,大舅妈的这些缺点,她真的无法忽视。
这些习惯都伴随大舅妈一辈子了,轻易也改不掉。而且,她作为儿媳妇,要是提出大舅妈的这些毛病的话,肯定会伤害大舅妈的自尊心,会被她误以为自己遭到了儿媳妇的嫌弃……
所以,这些话她不能说,只能憋在肚子里。
最后,韩明秀只能用“孩子大了,可以送他们上幼儿园托儿所”做借口,婉拒了大舅妈的好意。
**
几天后,大舅和大乱回来了,一家人终于聚齐了。
大舅本来打算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去的,但是再有一个月多点儿就过年了,韩明秀就劝他们过了年再走。
反正现在生产队也放假了,他们回去也没什么事,还不如留下来一起过年,大家在一起也热热闹闹的。
正好大舅妈正舍不得孙子呢!韩明秀一挽留,她就代替家里的两个男人答应下来了。
这个家本来就是章淑珍说了算,家里的事情,只要她自己一票通过就可以。
于是,他们一家子继续住在这里,准备迎接新年。
不过,在迎接新年之前,就是等待韩明秀来录取通知书的日子了。
等待的日子虽说挺难熬的,但作为过来人,韩明秀知道,高考结束后得经过批卷子、合分等一系列事情,至少得一个月才能公布高考成绩。
所以,就在别的考生抓耳挠腮地等着录取通知书之际,韩明秀却一点儿都不着急,她悠然自得地呆在家里,教大双和小双练习爬行呢。
都说婴儿是三翻六坐七爬式。
也就是说,小婴儿出生三个月就可以翻身,六个月就可以坐起来,七个月就可以爬行了。而她家的这对双胞胎已经七个月了,按理说可以爬行了。
所以,刚到七个月的时候,韩明秀就开始训练他们的爬行能力。
她用手抵着他们的小脚丫子,让他们使劲地蹬,借着脚丫蹬她的手掌的力量练习向前爬行。
两个小家伙儿的体能都很好,三个月的时候都能翻身翻得嗖嗖的,但练习爬行的时候,却稍微有点儿困难。
可能是爬行这个动作的难度系数太大,两个小家伙儿迟迟不得要领,翻过身后,光在炕上甩着肥短的四肢,却总也爬不起来。
韩明秀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训练着他们,又是加油,又是喊口号的。
窈窈看得不耐烦了,就手脚并用的“噌噌”地在炕上爬来爬去,给两个弟弟做示范。
在韩明秀和窈窈的努力下,大双终于可以笨拙地匍匐前进了。
只是,动作不怎么优美,乍看上去跟要去炸碉堡似的……
但这就已经很好了,起码他可以爬了。
韩明秀把大双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用心地记录在日记里。
从生下窈窈开始,韩明秀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孩子的每个变化她都会记下来,从孩子第一次笑、第一次接种疫苗、第一次长牙、第一次喂辅食、第一次会翻身、第一次会坐……
无论多细微的事儿,韩明秀都不厌其烦地记录下来,准备留着以后给孩子们看……
这次,记录本上却只记录了大双会爬的记录。
小双的爬行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可能是这家伙儿懒的缘故,连翻身的频率和坐的频率都不如大双高。爬行这么费劲的事,他更是懒得动弹,常常是甩哒几下四肢,就趴在那儿不干了……
为了让小双加强练习,韩明秀不得不采取一些办法。比如在距他不远的地方放个大红苹果,或者放个小玩具啥的,引导他爬行过去。
不过,这小子很有个性,他要是不想动了,就是放啥他都不带看一眼的,该懒就懒他的,谁都休想左右他。
品了一段时间,韩明秀算是品出了儿子的性格了,就放弃了“利诱”的法子,接着靠鼓励来训练。
第477章 录取通知书
历经一个月的训练,小双也终于会爬了。虽然爬得很慢,而且每次爬的时候还累得小脸通红,小鼻子尖儿还冒汗,但终究会爬了,也算是很大的进步不是?
韩明秀高兴地把这个进步记录在了日记里,还兴奋地把他的这项技能展示给了家里其他的成员看。
看到小懒蛋终于会爬了,大家都很高兴,霍建峰还说要奖励他拍一张照片,等过几天就去找照相的来给他们拍。
然而,更让他们高兴的还在后边呢!
这天,霍建峰刚去部队不久,忽然又从部队返回来了,手里举着个信封,一进院就大声喊:
“秀儿,来了,通知书来了,北京来的……”
原来,是韩明秀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来了!
刚才在部队接到这份通知书时,霍建峰都傻了,整个部队也都沸腾了。
大家都带着明显的羡慕的眼神看着霍建峰,纷纷调侃。
“你小子,行呀!不声不响的就娶了这么个本事的媳妇,不光长得好看,还会写书、会生双胞胎,还能考到首都大学去,来来来,你跟我们说说,你这媳妇是咋娶到手儿的?你还有没有未嫁的小姨子大姨子了……”
“我跟你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比你老婆那书发表了都值得庆贺,等她上完大学,出来就是国家干部,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往后啊,我们就是打着马也追不上你们两口子了……”
“确实是天大的喜事,建峰啊,这么大的馅饼砸到你们家了,你可得请客,不然,我们可不答应……”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霍建峰一个字儿都没听进去,光顾着盯着那封录取通知书看了。
乖乖,他媳妇真考上了,首都外国语学院啊,学外语的,太高大上的有木有啊……
胡副营长看到他光顾着捧着通知书傻笑,就提醒他:“快别在这傻笑了,赶紧拿通知书回去给你媳妇看看吧,你媳妇看见了,不定咋高兴呢!”
霍建峰得到这个提醒,这才如梦初醒,拿着录取通知书飞奔回家给韩明秀看。
韩明秀接过那封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嘴角绽开了幸福的笑容,虽然没有夸张的哈哈大笑,也没有手舞足蹈,但是她的心里早就锣鼓喧天、载歌载舞了……
哈哈哈,考上了,她马上就要上首都去念大学了耶!
大舅、大舅妈和大乱也都凑过来看通知书,大乱还一把把韩明秀手里的通知书给抢去了。
“哎,你小心点儿,别整撕了,撕了人家那大学就不要你秀姐了。”看到大乱冒冒失失地抢着录取通知书看,大舅妈急忙拍了他的脑袋一下。
大乱皮糙肉厚,他娘拍他这一下他也不以为意。把录取书抢到自己手里,细细地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咋舌:“啧啧,真了不起,首都外语学院啊,打死我也考不上……”
“你还值得一提了?”大舅妈抢过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又看了一遍,嘴里唠叨着。
“哎哟,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儿呦,赶明儿我们回去得上霍家的祖坟那儿去一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霍家的列祖列宗。”
大舅说:“也得上妹子妹夫那儿去一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因为韩明秀考上了,全家都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之中!
之后,大舅妈便开始催促韩明秀准备上大学用的东西。她这一张罗,全家人又开始忙起来了,不过,忙也高兴!
又过了两天,听说军区里的另外两位考生也都考上了。一个考上了东北师大,一个考上了哈尔滨工大,都是不错的大学。
军区里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而且都是有名的大学。首长也觉得很光荣,就给这三位大学生每人发了五十块钱,外加一个暖壶的奖励。
另外,还把他们三人的照片、分数和录取学校都贴在了家属区的光荣榜上,供大家观瞻,以此为榜样,激励那些整天只扯老婆舌的军嫂们,别整天就整那没用的了,没事儿的时候跟人家学学,好好学习,争取也像人家一样,变成从军区飞出的金凤凰。
大家看到韩明秀的分数最高,考的学校最好时,对韩明秀更加佩服,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二十二号那天,韩明秀和霍建峰特意在家摆了两桌。宴请霍建峰的领导以及他手下的几个弟兄们,还有几个要好的哥们吃了顿饭,算是贺喜了。
家属们也都跟着过来了,不过,白雪和邓春波没来。据她们的男人说,白雪回市里娘家去了,邓春波身体不舒服,所以来不了了……
韩明秀当然知道她们为啥没来,心里稍微有点儿小遗憾,她还想等着看她们打脸呢!可惜,两个小肚鸡肠的玩意儿坐地没敢露面。
陈秋兰倒是来了,不过也不是自愿来的,是她男人胡大川押着她过来的。
当着她男人的面儿,陈秋兰当然不敢干那些不利于团结的事儿。就算是为了表演给她男人看,她也得装出一副跟韩明秀很亲热的样子。她进门就高高兴兴地给韩文秀道喜,嘴上还说了不少恭维的话,面子功夫做得十足!
韩明秀明知道她的祝福不是发自内心,也知道她表面上虽然笑,但心里不定咋骂自己呢。但来者是客嘛!还是对她的到来表示感谢,不动声色地接受了陈秋兰的好意,还给她抓了一把瓜子儿吃。
这顿饭,霍建峰和韩明秀准备的非常丰盛,时代变了,现在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上纲上线了,只要人家有钱,就是吃山珍海味也不会有人叽歪啥了。
他们两口子大方的准备了八道菜,鸡、鱼、排骨、肘子都有,另外还有些夏天晾晒的青菜干儿,摆了满满的一大桌子,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最让这些男人们满意的是韩明秀为他们准备的几瓶二锅头了,请客的说了,叫他们放开量,管够地喝。
这帮人都是酒鬼,见着酒就走不动道儿的手,又有这一桌子好菜,当然都不会客气。
于是,饭桌上热闹极了,大伙儿一轮又一轮地敬酒,祝贺霍建峰媳妇能够考上首都的大学,无论领导还普通的兵蛋子,一个个都对韩明秀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着他们的道贺,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把霍建峰美得不得了,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看向他媳妇的眼神更温柔更甜蜜了……
最后,这伙人要么是被自家媳妇扶回去的,要么是互相搀扶着,里倒外斜地回去的……
第478章 又过年了
饭后,章淑珍看着几个孩子,霍建峰和韩明秀俩忙活着把碗筷收拾了。
刷碗了的时候,霍建峰边刷边说:“媳妇,你知道吗,那帮小子都羡慕死我了,你可真给我长脸啊……”
韩明秀打趣说:“等再过两个月,你媳妇却带着孩子上学去了,家里就剩你老哥一个了,到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