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局长开始安排,还是听取了童安的意见,但孟常这边,也算给了交代。
下午五六点钟,天边残阳如血。
林全贵拿着相机,正在给一对出外景的夫妻拍婚纱照。
这些年,双木摄影工作室的大名早就打响了。
每天来预约拍婚纱照和艺术照的客人络绎不绝,猴子也早在林全贵的调教下可以独当一面了。
夕阳下,美丽的新娘和帅气的新郎迎着落日的余晖露出幸福的笑脸,画面被林全贵精准地定格。
工作室里,就只剩下了猴哥坐镇,他也已经开始带徒弟了。
加上林全贵后来带了一个徒弟,猴哥现在可谓是肩负重任,小师弟和徒弟一起带。
“小满回来了?”
一辆红色的法拉利停在影楼门口,小姑娘一从车上下来,店里的前台就眼尖地看见她了。
“小荷姐姐下午好呀。”
林小满笑得一脸灿烂,在外几天,她都有些想家了。
前世的自己,可没有这么恋家。
“快请你的朋友们一起进来,外面太阳还有些晒。”
小荷赶紧替她倒了杯水,看见她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也都倒了水,让他们坐。
小荷是之前在这里兼职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主动留下来做前台的,原因是她看上了猴哥。
两人现在是情侣关系。
林小满很喜欢小荷,这个姑娘虽然家境不太好,但自己够努力。
而且她性格温和细心,又有一股坚韧劲儿,很适合这份工作。
人美声甜,为影楼加了不少分。
“对呀,我爸爸呢?我奶奶没来店里吗?”
“老板出外景去了,你奶奶,听说家里来了客人。”
客人?
听到小荷说“客人”的适合,声音顿了一下,林小满心头咯噔一声。
“是我家亲戚吗?”
林爸和林奶奶毕竟来嘉市都五年了,最开始能瞒着乡里邻居,但后来大家或多或少都看出了一些端倪。
每年回家,林家请吃团圆饭的时候就特别大方,送大家的年礼也比以前上了好几个档次。
怎么会有人想不到他们家在嘉市过得不错呢?
何况,村里也有人在嘉市打工的,林爸爸的摄影工作室名声打响了,难免也会碰到同村人。
人家肯定也会回老家摆谈,说他们家在嘉市发了财。
那些亲戚找上门,是迟早的事。
可林小满一想起前世的种种,就觉得心有不甘。
那些亲戚,不说完全不好,但确实在他们家穷的时候,冷漠得像生怕她家缠上似的。
不过,也不是全都这样。
她也能理解,生怕被穷亲戚缠上,然后就是一个填补大窟窿。
如果是关系好,对她家没什么坏心的,她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拉拔一把。
可如果是想趁着她家有钱,就贴上来狠捞一笔的。
抱歉,她不是圣母。
穷在闹事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句话,任何时候,都不会错的。
“好像是你奶奶的妹妹吧。”
那不就是她姨婆吗?
前世奶奶的死,爷爷跟冉家那个老女人的事,林小满一直怀疑姨婆是知情的。
在她奶奶死后,姨婆跟那个冉玉华就好得跟亲姐妹似的。
而且,她奶奶之前借了一万块钱给姨婆,姨婆也一直没还。
奶奶死后,爷爷说那钱已经还了。
可实际上,谁也不知道钱到底有没有还上。
她甚至怀疑,是不是姨婆早就抓住了爷爷和冉玉华的把柄,并以此威胁。
然后钱就这么赖掉了,相当于封口费。
如果是这样,那她为什么在威胁两人之后,还和两人关系那么好,走得那么亲近呢?
要知道,奶奶死后,姨婆是真把冉玉华当亲姐姐窜门的。
逢年过节什么的,都去了冉玉华家。
这种做事方法,实在令林小满作呕,村里人还都开玩笑说,她这个后奶奶和亲奶奶娘家人都相处得很好。
林小满现在想来,都只想冷笑。
冉玉华岂止是和她奶奶娘家亲戚相处得好?
就连奶奶的妈,冉玉华也喊“妈”喊得亲热得很。
她那个外曾祖母,每次听见冉玉华喊妈,还答应得响亮得很,就跟亲生女儿似的。
好吧,是她阴谋论了,她现在还怀疑这位老太太也是知情的。
那她奶奶也太可怜了,被亲妈亲妹妹还有丈夫联手欺瞒。
这究竟是做了什么孽啊?
“小满?”
小成见她神色不对,叫了她一声。
“小满你奶奶应该在家,你要是想她了,现在就可以回去。”
小荷虽然不知道林家的事,但有时候林奶奶也会拉着她说摆谈几句。
知道林爸爸他们都瞒着村里人,也觉得可以理解。
这会儿亲戚找上门了,还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呢。
“姐,没想到你们家竟然住在这么好的地方啊!”
姜秀珍在门口有些拘谨,她脚上是一双白色的凉鞋,鞋上还有泥呢,现在干了,她在门口的脚垫上蹭了蹭,泥块就掉脚垫上了。
看着人家干干净净的地板,她想起来城里人进屋子好像是要拖鞋的。
而姜秀芳也很快从鞋柜里拿了拖鞋出来给妹妹换上。
她脚一穿进去,那拖鞋上就被她踩出一个黑印。
【276】姨婆(一更)
“这城里头还真是赚钱啊,没想到姐你和全贵这几年在城里过得这么好。”
说着,她也不等姜秀芳招呼,四处打量,每个房间的门都推开去看几眼。
看到好看的窗帘,也去摸两把。
林小满的卧室旁边是书房,因为家里没其他人来,书房门没关,姜秀珍推门进去看见的就是一台电脑,整整一面墙的书架,都放着书,还有她这几年从古玩街陆陆续续淘的摆件。
“这都是些啥子哦,不就是竹子做的吗?还摆到桌子上。”
“这个就是电脑啊?”
好在,老人家对书房不感兴趣,从书房一出来,就去推林小满的卧室。
推了两下,都没推开。
“姐,这个屋啷个打不开呀?”
“那是小满住的,她不喜欢别个随便进她房间,她一不在家,都是自己上了锁的。”
这姜秀珍也没说什么,就嘀咕了一句:瞎讲究。
姜秀芳听见了,但也当没听见。
犯不着因为这么一句话,和妹妹说道。
城里人,现在都注重那什么隐私,自己的房间,别人都不轻易叫进。
小满今年也十岁了,马上就是大姑娘了,她觉得确实该注意一下。
别看奶奶是乡下来的,但在城里住了这么几年,早就和小区这些老爷爷老太太们混熟了。
这个小区,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高档小区了。
这一片又是商业街又是一联排的学校,住在小区的人要么是做生意的,有钱,要么就是教师家属,有文化。
社区老太太们也都大多讲究,平常聊儿孙的时候,最多的就是,现在小孩子应该怎么养,怎么教,怎么讲究。
不讲究不行啊。
这城里不是农村。
那屋里住着,随便拉块布帘子,就当门,也没人说什么。
小满在老家,大一些了,住的就是她爸妈结婚那间房,她爸去住了以前大姑没出嫁之前的闺房,黑黢黢,阴森森的。
也是担心她一个人胆子小,不敢住里屋,所以才让她住了外间。
当然,这也跟林家宠孩子有关。
若是换了别家。
小孩子要么就跟爷爷奶奶将就挤一下,要么单独住就是住个最小的屋。
小孩子,没什么隐私可讲的。
屋子里门都栓不上,大人随时进出。
林奶奶耐着性子等妹妹参观完自家房子,再给她倒了一杯水,坐客厅沙发上,一边打开电视机,一边才有空问她。
“你啷个突然想起来嘉市?”
她没问妹妹是不是专门来看自己的。
这不是很明显吗?
乡下的人,没事是不会进城的。
家里养猪养鸡养鸭,每天都要管,基本上早上五六点起床,能忙到晚上七八点,没那么多空闲时间来城里走亲戚。
除非,是有事,不得不进城一趟。
否则,就是进城一趟的路费,就够他们心疼的了。
看这几年,林绪清没事也不会进城。
进城家里就没人给看了,家里的牲畜怎么办?
猪一顿不喂,都会吵吵,一天不喂的话,肯定从圈里翻出来了。
到时候整个家都得给拆了。
“奶奶,我回来了!”
一听说亲戚来家了,林小满就不放心。
之前回家,大家看得出来变化,也知道林家在嘉市肯定发了点小财。
有一个村里同姓的出了五服的叔叔,来找林爸借过钱。
说是他在做包工头,林爸纠结了很久,说不借出去吧,又不太好,借吧,那叔叔又不是很靠谱。
他就把这事儿给林小满说了。
现在林爸是有什么事都爱找女儿商量,因为女儿聪明,而且好像懂得很多,关键是,她的思想,才跟得上时代,甚至超前。
渐渐地,顽固的林全贵,也转变了自己的思想。
林小满一听就知道他说的那人是谁了。
坚决反对!
为什么?
前世就是这个人,借了自家两万块钱。
不,确切地说,悄悄咪咪背着家人在她爷爷手上借了两万。
说好三个月就还,利息给两千。
结果三年都没还。
那时候爷爷年纪大了,又因为大家都说那个叔叔故意赖着不还钱。
他就很气,后来直接气糊涂了,脑子不清醒了,就跟老年痴呆似的。
除了记得那人借了钱没还,其他很多人他都有些认不出来了,还说胡话。
家里人不放心他,爸爸只能留在家里照顾,林小满自己又要赚钱买房,也差钱。
爸爸偏偏也不能出来挣钱帮她,心里一面牵挂老人,又一面牵挂她。
林小满自己倒是无所谓,但造成这个结果的,就是这个同姓叔叔。
自己有车有房,却拖着这么两万块都一直不还。
她后来买房了,欠了很多钱,又贷款,鼓起勇气去催账,这个叔叔也敷衍了她大半年。
这个月推下个月,一直这样推。
直到她前世身死,这钱也没有还上。
所以,这个借钱的口子,坚决不能开!
她太知道此人的尿性了。
于是,就给她爸出了主意,借口说他们家也要在城里买房了。
还是贷款买,首付也还差,正准备想办法找亲戚们借点。
这样一说,那边确实也没好意思再开口借钱,但却把她家准备在嘉市买房的事到处宣扬出去了。
过年那段时间,家里年轻一辈的亲戚,基本上都各种找借口避着她爸,生怕她爸爸提出借钱。
当然她爸爸这个人其实看得很开,别人没有帮忙的义务,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所以他也没跟亲戚闹红脸。
只是这事儿之后,林爸爸自己也长了心眼。
或者说是,比较心寒吧。
不过,农村亲戚,大家都没多少钱,也都还能理解。
比她家有钱很多的亲戚,她家也不是没有。
那些也主动避开,她爸就更能体会到人情冷暖了。
后来她外婆家听说了她家要买房,还专门从她这里套过话。
问她家有多少存款,怎么就突然能在嘉市买房了。
林小满就解释:不是真买房,是有人找我爸借钱,我爸没钱,故意这么说的。
外家人那副贪婪的嘴脸,她都看够了。
大表姐一听说她家要买房,立马就在家里闹着要上嘉市读书。
说什么她都跳了两级了,这得省两年的学费啊。
【277】拒绝当媒人(二更)
如果她自己去嘉市的话,肯定也能跳级,能给家里省更多的钱。
而且,大姑父家里买了房,也不愁自己没地方住了。
想得很美好,却直接被林小满不客气地怼回去了。
先别说自家有房没房,就算有,你一个女孩子,姨妈不在家,怎么好意思住姨父家里?
外婆家的人可能也知道她那么好哄骗了,就说她妈不在,她都跟外家离了心什么的。
每年过年都打好几个电话来叫她去家里玩,生怕她真的以后长大了不管她妈。
林小满很少去,但每一年年节的礼,还都送去了的。
只是不会像前世一样,在外婆家,姨妈家,一待就是好几天。
“唐糖姐,你有地方住吗?没地方就先住我家?小成哥哥呢?你今晚回去吗?不回去的话,也住家里吧。”
小成来家里,一直是睡的书房。
她家书房是装修了榻榻米的,他一个人,完全够睡了。
而且,榻榻米很舒适,林小满自己平时有时候在书房看书太晚,也会直接睡榻榻米上。
“我当然有地方住,但我们可说好了,你要给我推荐去奇宝阁的,你可别骗我。我明天就来接你。”
“……”我们什么时候说好了?
你这是耍无赖吧?
最后就是唐糖开着车绝尘而去,小成也拒绝了跟她回家。
“我还有事,今晚不去你家了。可能等下会直接回省城。”
他都这么说了,林小满也不好勉强。
实际上,她确实从来不勉强小成。
特别是,家里还有客人在。
也不知道这个客人会不会来者不善。
林小满一打进家门,就听见自家姨婆的声音。
“还不是为了我屋那个死丫头的婚事来的。”
为了婚事,怎么找上自家奶奶了?
她猛然想起,这个二表姨,前世嫁的难道不是表叔吗?
就是她像古代那种嫁回了大舅家,和表哥结婚了。
两人生了个女儿,后来因为这个二表姨太过实诚的性子,让全家人都受不了,那个表叔又不喜欢她,还是离了。
两家人差点因此闹翻了。
这是历史要重演了吗?
林小满倒是希望他们能别结婚就别结婚。
这不是结亲,是结仇。
“已经看好人家了啊?是哪一家?”
姜秀芳很热心地问。
毕竟是侄女的婚事,这个侄女,脑子小时候烧糊涂过。
人不能气,一气就发病,平常还是很好的,也勤快,踏实能干。
家里外头活儿一把抓,是个好姑娘,除了那点老毛病。
而自家妹妹之前从她这里借钱,也就是为了给侄女治病。
那种病,断不了根的,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不把她惹急了,也不会发作。
如果侄女能嫁出去,那真是太好了。
她也担心这个侄女因为这么个病嫁不出去呢。
“奶奶,我回来了!”
林小满当即出声,打断两人。
“小满回来了?”
“是啊,姨婆,您来啦?您是来看我奶奶的吗?她可想您了,您这次可要多住几天。”
林小满在玄关换了鞋,笑眯眯地进客厅。
她打小就嘴甜,知道怎么博得大人的好感。
前世,家里条件差,她是很小就懂看长辈脸色的,也是最知礼数的。
“我哪里有空多住几天哦,家里忙得很,你公公(这里指姨婆的丈夫,也叫姨公)在屋头我也不放心。”
“不是还有表姨在家吗?”
“她做事是勤快,就是理不到头,啥子事都要我给她说了才晓得做。”
说起这个,姨婆满面愁容。
“姐,之前我没给你说,就是怕你不同意。有钱不是回来了吗?大嫂说,有钱这几年在外头也没有女人。加上他年纪也大了。我们家那死丫头也一直没人提亲,所以……”
她都不知道怎么说下去。
要说这事,真要答应,她是想请她姐来做这个媒人的。
其他人,未必就肯沾这件事。
毕竟,都是新社会了,根本就不时兴表哥表妹结婚了。
他们两家人这也是没办法,才想出来的。
好歹两家是亲戚,知根知底。
有钱没什么出息,年纪也大了,自家女儿呢,脑子又不灵醒。
正好凑成一对,好歹结了婚,快点生个孩子,以后死丫头老了也好有个依靠。
而大嫂那边,也是这么想的。
两家想到一起去了,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自家孩子。
她这话说一半留一半,但姜秀芳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你们啷个会想到这个样子做哦?那以后连喊人都不好喊了。”
这认清要怎么认啊?
姑妈成了丈母娘,舅母成了婆子妈。
在古代,这是亲上加亲,而现在,那就是尴尬的一门亲事。
“我们也晓得不好喊,只是我和大嫂私底下这么嘀咕,还有你大嫂也觉得可以。”
“我屋大嫂?你是说秦大嫂啊?”
林绪远和自家大哥住得很近,林绪清他大嫂和自家大嫂,也是天天都在一起摆龙门阵那种。
但这个秦大嫂吧,怎么说呢?
以前姜秀芳还不觉得,但最近几年在城里面来了,见的多了,才觉得这个大嫂是脾气又怪,又喜欢说闲话。
她如果怂恿,多半没好事。
“对,秦大嫂说,让你来当这个媒人最好。”
“啥子我来当媒人最好哦?我是俩孩子的姑妈和姨妈,让我来说媒,外人啷个想?你还不如干脆找秦大嫂做这个媒。”
林小满自己回房间放了包,出来就听见自家奶奶这么说。
是了,前世,就是自家奶奶给说的媒。
所以,两家人一吵架,就来找她奶奶断理。
结果,闹得奶奶里外不是人。
你说是帮嫂子还是帮妹子?
这俩又是亲家,根本不好说。
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何况她这么个夹在中间的人。
表叔和表姨闹离婚的时候,两家吵得特别凶,大舅奶奶还跳过堰塘,当时两家人都怪在奶奶身上。
说如果不是她当初做媒,也不至于让两家人落到那个地步。
奶奶是在家气得抹眼泪。
她有啥错啊?
是这两人找到她,让她当的这个媒人,她当时都说了,两家本就是亲戚,结亲不好,让别人看笑话。
结果没一个人听她的。
不过,这一次,奶奶倒是学聪明了,让大婆婆去做这个媒。
反正就是她撺掇的这个婚事,想甩锅给自家奶奶,没这么便宜的事儿。
【278】劝说(三更)
“我也说找秦大嫂,但她说你更好开这个口。”
你们都想好了,我好不好开口有啥子关系?
姜秀芳搞不明白,但她还是觉得这样结亲不好,便开口劝道:
“其实我觉得也不一定要和大嫂家结亲,你完全可以帮春丽找个老实可靠的上门女婿。你和妹夫本来也没儿子,招个女婿,以后还可以照顾你们,给你们养老。”
这话倒是没错。
林小满心道,春丽表姨和表叔离婚之后,确实找了个上门女婿。
但那个上门女婿,说起来就好笑。
也和春丽表姨一样,脑子有些笨,甚至连人都记不住。
每次见到她,都要问该喊她什么。
只能说是个熟人,却记不住怎么叫。
而且后来,春丽表姨给这个男人生了一儿一女,都放在姨婆家,姨婆和公公还要帮着养两个外孙外孙女。
日子过好了一阵,就又紧巴巴的了。
春丽表姨婆家那边,是嫌弃这个儿子嫁出去了,脑子又笨,连带着对儿媳妇和孙子孙女都不喜欢。
只把儿子身上的钱想方设法搜刮过去给大儿子盖新房,给大孙子上学读书,对小儿子一家都不上心。
偏偏后面这个姨爹还是个愚孝的。
扯不清,一笔烂账。
“现在哪里来的老实可靠的上门女婿,稍微有点本事的男人,都出门打工去了。留在村子里的,都是老光棍。”
姜秀珍明显不乐意,在她看来,女儿嫁回娘家,其实是门好亲事。
至少舅舅舅母不会欺负她女儿脑子笨,只要她勤快能干,大哥大嫂怎么也不会亏待外甥女吧?
听她这个口风,姜秀芳立马就明白了妹妹是主意已定。
也不知道谁给她灌了迷魂汤。
“再说了,就算有愿意上门的,我们还怕以后我和她爸过去了,她遭欺负。”
家里本来也没什么家产,但这种想法也没什么不对。
“你们啊,大嫂怎么说?”
大嫂那个人,也不见得多宽和。
娘家兄弟多,早就分家了。
所以如果兄弟姐妹间有什么矛盾,倒是不存在的。
但从平时大嫂的为人处世来说,人不掐尖,也不跋扈,就是谁都会有几分小心思。
她看不看得上这个随时可能发病的外甥女做儿媳妇还两说呢。
姜秀芳虽然不太赞同,却也不能再明着反对了。
劝过,人家不听,她也没办法。
毕竟,她这如果硬要劝,就一下子得罪两家人。
妹妹和哥哥,可都是亲的。
指不定奶母(妈妈,奶母是农村老一辈的称呼)听说了,还要说她这个当大姐的见不得哥哥妹妹好。
“大嫂也赞成。”姜秀珍脸色一僵,“她儿子这么多年都没找个媳妇回来,她还不是着急抱孙子。”
说起嫂子,到底不比大哥,姜秀珍也隐隐觉得,大嫂可能会嫌弃她女儿。
但有什么办法呢?
有大哥在,还有奶母在那边,他们总不至于苛待自家女儿的。
“有钱这些年在外面乱跑,今年都三十了,还没讨婆娘,周围到处都是人说闲话。大嫂也顶不住大家说了,还有什么好嫌我们家春丽的。”
这句话,是说给姐姐听的,但更多的像是在自我安慰。
林小满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盘水果,西瓜被她切成了一小块小块的,桃心状,每一块上面都插了牙签。
果盘里还要葡萄和李子,桃子,看起来花花绿绿的,摆盘好看极了。
这一端出来,姜秀珍的目光就放在了果盘上。
“小满越来越勤快了。”
“嘿嘿,姨婆吃水果。”
林小满把果盘放茶几上,自己乖乖坐在一边。
装作认真看电视的样子,实际上是在偷听两个老姐妹讲话。
“姐,你看小满都这么大了,你没想过再给全贵找一个啊?”
“你们这下都搬到城里头来了,房子还这么大,想找媳妇肯定很好找。”
姜秀芳下意识地看了孙女一眼,生怕她听了有意见,见她没反应,还是一张笑脸,才舒了口气。
“也不是不找,但你也晓得,王钰跑了五年了,都没回来,也没离婚。把我们家全贵都耽搁了。”
不然,依照现在全贵的条件,找个城里头的姑娘都可以了。
哪怕有个十岁的女儿,但自家在城里可是有一套房子,一个门面,还有一辆车的。
还有全贵照相那手艺,在整个嘉市,都是数一数二的。
前几天她还听说,全贵他师父让他去参加什么摄影大赛。
如果得了奖,还能上报纸呢!
她是挺为儿子感到骄傲的,对王钰以及王家也非常不满。
可这里头有个小满呢,她也舍不得孙女受一丝委屈。
“全贵自己也不想再婚,说是怕后妈欺负小满。”
姜秀芳其实也赞成儿子再娶,儿子一个人,回家都没个知冷知热的人。
而且,小区的那些大娘们也都劝她再给儿子相看一个,说是还有后面大半辈子,她如果过去了,总不能让儿子孤零零一个人吧。
小满毕竟是女儿,以后也是要嫁人的。
谁家女儿嫁人,还带着老丈人嫁的?
就算你想带,人家男方就没意见了吗?
小区里头也不是没人给她家全贵做媒,可都被全贵给拒绝了。
她平时出去见了那些做媒的老姐姐,都有些不好意思。
“怕啥子,这不是有你给小满撑腰吗?全贵那么大个人,还管不了一个女人了?”
管得了吗?
姜秀芳摇摇头,之前王钰在家的时候,三天两头和她吵架,儿子也没见得能做个啥。
除了骂王钰几句,就只能惹得两口子也跟着吵架打架了。
家和万事兴。
王钰走后,她跟着儿子来嘉市,小满又聪明听话,家里一团和气,这才赚了钱。
如果又娶进门一个搅家精,指不定闹得家宅不宁,还赚不到钱了。
所以,对于让儿子另娶的事,姜秀芳也没有十分上心,更没有逼迫儿子。
见她姐没说话,姜秀珍又再接再厉道:“我看就是以前全贵太惯到王钰了,以后娶个媳妇多管管就好了,她肯定不敢欺负小满。”
你说得撇脱。
姜秀芳不想和妹妹讨论这个事,因为她也做不了主,更担心孙女会反对。
于是岔开了话题。
“先不说我屋全贵,春丽和有钱的事,你还是要考虑清楚。”
【279】无理要求(四更)
“我都考虑清楚了,不然今天也不得来找你。”
说起找她,姜秀珍脸上又露出几分犹豫来。
“我还是觉得我不当这个媒人比较好,我们都是内亲,以后怕是要遭人说闲话。既然是秦大嫂提议的,不如就找她当媒人,你们谢媒礼给她准备好,想来她也不会拒绝。”
姜秀芳把话说得明明白白,这就是拒绝了。
这跟前世不一样了。
林小满心道。
前世的时候,奶奶可是很顾着娘家的兄弟姐妹,几乎是有求必应。
否则,也不会在九十年代那样的条件下,就毫不犹豫地借给姨婆家一万块钱。
还一直没提过让还钱。
虽然现在一万块钱对于林小满家来说,根本不算事儿,但放在当下就算是嘉市这个消费水平,一万块也够一家人两三年的生活费了。
“谢媒礼,肯定是要准备的。”姜秀珍尴尬地笑了笑。
她之前是没想过要给谢媒礼的,自家姐姐做媒,这谢媒礼不是一下子就省了吗?
没想到她会推给秦大嫂,如果是秦大嫂的话,这个谢媒礼肯定是要给的。
而且,还不能给少了。
秦大嫂这个人,如果你给谢媒礼给得少,保不准她就宣扬出去了。
倒不是有什么坏心,就是比较小心眼。
“没得关系,好歹是拐弯亲戚,意思一下应该就行。”
姜秀芳也是深知秦大嫂的脾性,倒不好多说什么。
“嗯,要得。”
姜秀珍一边吃水果,一边和姜秀芳扯家常,最后才终于说出这次来的最终目的。
“姐,我是想问一下你,如果我们家春丽和有钱来嘉市,能不能跟着全贵一起干?他们两口子如果结婚了,不出来打工挣钱肯定是不行的。”
“以后还要养娃儿,开销也大。”
“我看全贵这么能干,才带你来嘉市五年,都买得起房子了,也想让春丽和有钱跟到全贵这个当表哥的沾沾光。”
她这话说得直白,就是想靠林全贵拉拔两个孩子。
可她却没想过,她女儿太老实,还有个一气就会发作的病,在城里面,是很难找工作的。
还有这个姜有钱,他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也没拿一分钱回家。
根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