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定。
    排了大半个小时才轮到自己,林小满是相当怀念后世网上购票,自动取票的日子。
    拿到票之后,还要进汽车站里面去抢座位。
    去晚了,就只能站着了。
    这个车是十五分钟一班,滚动发车的那种,到时间就发车。
    但因为春运期间人多,所以十五分钟一班也足以把车里塞得满满当当的。
    林小满是小孩子,挤上车之后就给自家奶奶和爸爸占了两个位置。
    买了年货,都是爸爸和奶奶提着的,让两人坐着比站着轻松不知道多少。
    奶奶让她坐身上,她也没坐,只站在奶奶旁边,靠着椅背。
    这一站就是一个小时。
    可林小满一点也没觉得累,这练功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她平常练基本功也动不动就是一个小时,这点儿对她来说根本不算啥。
    她是没事,但她旁边一个小男生却站哭了。
    周围都是人,一不小心都会被踩到脚,就算他哭,也没人会好心给他让出座位。
    倒是孩子妈妈,看见林小满乖乖巧巧地站着,旁边坐下的是她奶奶和爸爸吧?
    看人家孩子多懂事?
    她手里还抱着一个小的呢,结果大的一直不消停,心里就是一阵窝火。
    “你看你,站一会儿就哭哭嚷嚷的,你看人家那个小妹妹,还没你高,人家从上车站到下车,一声都没吭。”
    “她可能是个哑巴。”
    男孩儿哭得一抽一抽的,却还是倔强地说。
    林小满白了他一眼,扭头跟自家奶奶道:“奶奶,我们路过镇上的时候,去不去大姑家?”
    这总能证明我不是哑巴了吧?
    她再去看小男孩,就见小男孩一脸委屈巴巴地望着她,好像在说:你怎么不是哑巴呀。你当个哑巴不好吗?
    于是,一路上,男孩儿都盯着林小满。
    下车的时候,林小满还听见他对他妈说:我不想要这个妹妹,我想要她给我当妈妈,她听话,又不要妈妈抱。
    他妈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小男孩儿就一直在那念叨。
    林小满也没听清楚。
    结果没想到,他们一家去大姑他们厂房的时候,又遇到了这母子仨人。
    这厂里面,亲属如果想进去,那是得有厂里的职工来接的。
    但这母子仨人好像就没人来接,直接进去了。
    “大妈,你们是来这探亲的吗?”
    那抱着小奶娃的妈妈已经进门了,看见林小满他们,就搭话。
    “我女儿女婿在厂里上班,我们在嘉市给他们带了点年货回来,想进去给他们。”
    “你女儿叫什么名字,我让人去喊她出来接你,你们先进来,在门卫室坐着歇一会儿,外面风大,莫把小丫头吹感冒了。”
    “那就谢谢了哈。我女儿叫林蓉,女婿叫杨思文。”
    “是杨主任丈母娘啊,快快快,把人请进来。怎么也不能让大妈在外头冷到了!”
    很会来事的样子。
    她把人放进来之后就走了,说是去叫人。
    姜秀芳刚想问这位是谁,就有人道,这是厂长的老婆。
    又有人说:什么老婆,婚都离了。
    还不是为了生二胎,躲二胎假离婚的。
    后来吧,这女的又找了个男人结了婚。
    假离婚就变成真离婚了。
    而这二胎小奶娃,还真不知道是前夫的,还是后来那个男人的。
    “老太太你可别被她给骗了,这女人精明的很。她跟她前夫正在闹妖呢,还想把她后来勾搭的这个,弄进厂里来当副厂长。她亲近你,是想获得你家女婿的支持。”
    杨思文在厂里工作十来年了,对这个厂很有感情,而且在厂里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这个厂原本就是厂长夫妻俩的,夫妻俩闹起来,这妻子说她反正也在厂子里占着股份呢。
    她不参与管理,但她现在的男人能参与。
    “这女人呐,就是不知足。前头这个,好歹是个厂长,没离婚的时候她天天去打麻将,也不管丈夫孩子。”
    “结果离婚了吧,找了个比自己小的,还是自己儿子的老师。说是为了生二胎离婚,谁知道是不是早就勾搭上了。”
    “那和孩子老师勾搭在一起还是要不得。”
    姜秀芳就搭了一句。
    林小满下意识地看向自家爸爸,眉头微蹙。
    她爸爸和她老师,应该没什么吧?
    倒不是她拦着不想叫爸爸再另外找人,只是这个老师,和她有牵扯的,以后容易招人话柄。
    别弄的人家老师丢了工作才是。
    林爸爸完全不知道女儿的想法,冷着一张脸,连人家说的闲话都没往心里去。
    林姑姑一出来接人,他就把带回来的东西往人手上一放,死活不进门,就要走人。
    

【143】偶遇冉玉华

  “等他回去,我们现在回去,早点准备一下,明天才好杀年猪。”
    回老家还有的忙呢,林绪清一个老头子在家,家里还不知道被他搞成什么样子。
    还有年猪也没杀,这些都得姜秀芳回去操持。
    这边执意要走,林蓉也没法留了。
    都知道,她爸那人,一个人在家,能把自己收拾利索就不错了。
    让他一个人请人来杀年猪,怎么可能?
    “让淮淮跟我们一起回去嘛?”
    “他跟他奶奶去小姑子家了。”
    这小姑子,在嘉市医院里工作,没结婚,长得漂亮,特招人,杨家妈妈是不放心,见天往城里跑,去看闺女。
    小姑子不省心,林蓉又不好说什么,只能由着孩子被婆婆妈带去。
    “我刚看见你们那什么厂长夫人了,她几热心。你跟女婿说,让他不要掺和人家的家事。”
    姜秀芳这样的女人,没有什么大聪明,但生活的智慧却是不缺地。
    叮嘱闺女这么一句,已经算是她的极限了。
    再多的,她不会干涉女婿。
    “我晓得。妈,你们回去如果明天杀猪,我们可能回来不成。你多灌点香肠,我回来拿点。”
    这跟亲妈要东西,林蓉说得理直气壮。
    还是因为没有弟媳妇在了,如果弟媳妇在,她是绝不会问娘家要东西的。
    她那个弟媳妇,最是个喜欢说闲话的。
    “你回来拿就是了。”
    姜秀芳看向儿子,林爸爸就接了这么一句。
    他和姐姐关系很好,才不会在这些小东西上吝啬。
    何况,刚搬家的时候,姐姐还帮了不少忙。
    “店里生意怎么样?”
    “挺好的。”
    也没说一个月能挣多少,但凭着林爸爸的节约,刨除置办器材的成本,这小半年肯定还是存下了钱的。
    “那就好,至少能糊口,满满也能在城里读书。”
    然后又摸了摸林小满的脑袋,特别关爱:“小满读书怎么样?跟不跟得上,期末考了好多分?”
    “还行吧,双百。”
    林小满很谦虚的样子。
    “哎哟,双百叫还行,我们家孩子让他考个及格分数,他都哭爹喊娘的。”
    恰好那位前厂长夫人走出来听见了。
    “我们家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的考试多简单。”林大姑这么道。
    “我们娃儿也才上三年级,语文才刚开始学写作文,他作文是憋死了憋不出一个字,拿了个零鸭蛋。”
    林大姑明显不想跟她多聊,就给自家妈使眼色,让他们先走。
    林小满比奶奶还先会意,扯着奶奶说要回家。
    “我出去送送我妈他们。”
    这是想送去车站,车站离厂里也不远,耽误不了多大功夫,一般不会有人说闲话。
    “我前两天还看到冉妈了的,在街边捡破烂。”
    那些汽水瓶子,但凡有往地上丢的,她就跑过去捡,里面还有水的,把水倒掉,把瓶子踩瘪了,再收进尼龙口袋里,装一大袋,才往家里拖。
    有时候自己不在家住,东西被人偷了,那破旧的门锁不大好使,就捡一袋子卖一袋子。
    腰上绑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捡到的腰包,里面都是零零碎碎的钱。
    林蓉并不知道冉玉华和自家爸爸也有过那一出,时间久了,当初听的闲话再恶心,印象也淡了,又觉得冉玉华这个人可怜起来。
    但姜秀芳,却听得冷了脸。
    冉玉华这个女人,真是生命力顽强,怎么都能活下去。
    如果她不是从根子上坏了,林小满相信,她一定会过得很好。
    “据说,她捡破烂卖的钱,还遭她家老五抢了两回。我前天看到她,都快饿晕过去了,我还给她买了几个肉包子。”
    林蓉也有一家人要养活,不可能真给冉玉华多少施舍的。
    就这几个肉包子,已经算是她的善意了。
    何况,镇上的人都知道冉玉华是个寡妇,跟自己邻居家的大伯搞到了一张床上,名声臭得很。
    知道这事儿的,没人同情她,有那心存怜悯之心的,也怕接济她之后惹来一身骚。
    大家都住在一条街,这做了什么大家都看着呢。
    要是哪天吵架,人家指不定就把接济不要脸的烂寡妇的事拿出来说事儿了。
    “你莫管她!”
    这话是林爸爸说的,语气里带着的都是厌恶。
    林蓉都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弟弟很少有这样的情绪。
    她有些讪讪的,解释了一句:“我也是看她和咱妈以前关系好。如果我没遇到就算了,遇到了却不伸手,又怕以后有人说我们家薄情。”
    呵呵,薄情?
    没在她落难的时候再踩上一脚,已经是我们家人善良了!
    这句话估计是林爸爸最想说的吧。
    “这事听你弟弟的,莫管她。”
    姜秀芳语气里的厌恶,比林全贵只多不少。
    这下,林蓉终于有点反应过来了。
    “妈,你们是不是有啥子事情瞒到我的?”
    不然,再看不惯冉玉华那种行为,想避嫌,也不会态度变得这么绝。
    “能有啥子瞒到你?她那个人,就是品行不端,落到现在这个地步都是活该。我们以前都是瞎了眼,才跟她走得近。”
    谁跟她走得近,谁就倒霉!
    林大姑半信半疑,车站已经到了。
    “你们在这等车,我就先回去了……”她刚转身,就看见不远处一个拿着麻袋跟人抢东西的脏老太。
    “妈,你看,那是不是冉,玉华?”
    只见一个老太婆,手脚利索地扑在地上,旁边还有两个,一看也是捡破烂的。
    三个人在那抢,也不知道抢的什么。
    那两个显然是一伙儿的,一个上手去拉冉玉华,另一个就要佝下身去捡。
    可冉玉华就牢牢地趴在地上,两人使劲儿拽都没把她拽开,街上多的是人看着,又不敢做得太过,只好骂骂咧咧地走了。
    两人一走,冉玉华就赶紧起来,就见被她扑着的,原来就是个汽水瓶。
    汽水瓶子里还有半罐黄澄澄的汽水,这该是橘子水了。
    只见冉玉华扭头看了一眼那俩愤愤不平走远的,低头得意一笑,脏兮兮地手往衣服上一擦,就拧开了瓶盖。
    就在林小满都以为她会把水倒掉,然后把瓶子扔袋子里时,她一仰头,就把汽水咕噜咕噜灌进嘴里。
    

【144】如此下场

  喝完之后,她抹了一把嘴,脸上露出了几分满足的笑。
    好像喝的什么琼浆玉露似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林家人的眼神太热切,冉玉华似有所感,朝这边看过来。
    看见穿着体面,好似还年轻了几岁的姜秀芳,脸上的笑就那么僵住了。
    “快走,你屋那个儿子,又在到处找你了!”
    也不知道旁边看热闹的是谁提了一句,吓得冉玉华立马朝四处一望,没找着儿子的影子,好像也不敢大意,收起汽水瓶,立马就钻出人群跑了。
    从始至终,就像没看见林家人似的。
    “也是造孽哦,做了亏心事,如今儿孙都不认她老。她屋这个幺儿,还隔三差五问到她要钱,没得钱就是一顿打,脚都遭打跛老。”
    “没跛,好了就没事了。亲儿子,下手肯定还是有分寸的。”
    “都是讨债的。当妈的就算有再多不对,也把儿子们拉扯大了。一个寡妇,想把娃娃带大,也不容易。”
    “谁说不是呢,都说养儿防老,如果我老了,我屋两个娃儿这样对我的话,老子分钱都不得给他们!”
    “如果遇到孝顺的,哪里至于像这样。她屋这个就是不孝。”
    “还是当妈的没教好,没做好榜样。”
    “……”
    耳朵里都是那群人对冉玉华的议论声,姜秀芳望着冉玉华远去蹒跚的背影,一步一步,那影子慢慢淡去,而她眼底的恨意却也慢慢消散了。
    就这样吧。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谁都逃不了。
    “奶奶。”林小满知道奶奶在想什么,拉住她的手。
    姜秀芳也顺势握住了孙女的手,像是这手给了她无穷的力量似的。
    林爸爸什么都没说,直接上了车,买好票,叫婆孙俩上车。
    “看你有空就回来一趟,我们今年大概要二十九才能团年。”
    二十九就是出息了,说起来,这已经是九七年二月份了。
    吃完团年饭,那天又要往回赶,林蓉一想就觉得麻烦。
    “团年我们就不回去了,等初二我再回家。”
    老家这边的习俗都是嫁出去的女儿初二回娘家,反正只隔了两天,难得走两趟。
    姜秀芳也没强求,就应了一声。
    一车人很快就坐满了,林蓉刚走,这边车子就发动了。
    司机可能也急着过年吧,车子都开得老快。
    一个老太婆,佝偻着身子,从旁边的斜巷子里探出头来朝那个方向望,直到车子在公路的尽头都看不到影了。
    她才拎起自己那一麻袋废品,往收购站走。
    她也学精了。
    知道儿子隔三差五来要钱,专门去买了一个本子,放在废品收购站,叫人把每次该给她的钱都记账。
    然后她要花多少钱,就来领多少。
    废品收购站没昧下她这点子钱,人家很厚道。
    只是那老儿子隔三差五喝醉了要不来钱就打她一顿,让冉玉华有些忍无可忍。
    生活平顺的时候,幺儿不争气就不争气吧。
    横竖上有哥哥们照顾,又有当娘的补贴,日子都差不到哪里去。
    可当哥哥们都成了家,并且,当娘的压不住儿媳妇了呢?
    哪里还有人会想着补贴不成器的弟弟?
    就算哥哥们看不下去了,那嫂子们呢?
    自己还有一家人呢,谁会拿钱去填跟个无底洞似的弟弟?
    还有当娘的,挣不来钱,日子也过得猪狗不如的时候,还会心疼小儿子吗?
    冉玉华眼睛里阴沉沉的,走到一家药房门前,从腰包里把零零散散的钱翻出来,皱巴巴的又揉进去。
    如此反复了几次……
    想走开,脚挪不动步,想进去,却又鼓不起勇气。
    姜秀芳和林全贵带着孩子回来,从下了车起,一路上都有人打招呼。
    都说是家里太穷,这当奶奶的跑去城里给人做保姆了,这当爸爸的以前学了个什么手艺,现在也在给别人看店。
    女儿花了大价钱,转去城里读书了。
    甭管人家花了多少钱吧,在城里读书就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何况,人家还是校长亲口夸过的,再穷,也没有穷教育。
    林小满嘴甜,一路上见人就喊,脸上三分笑,礼貌又乖巧。
    人人都夸她的同时,心里还泛起嘀咕。
    这去城里读书就是不一样,以前小满丫头吧,也会叫人,嘴巴也甜,但现在好像更好了一些。
    实际上,林小满有一段时间,是很讨厌跟村子里的人打招呼的。
    因为,见她一个就问一个:你妈妈回来没得?给你打电话没有?往家里寄钱了吗?
    “全贵,你媳妇儿有消息了没有?”
    “没得。”
    “哎,那个狠心的婆娘,看小满这么乖,也舍得丢下她……”
    看吧,逃不了的。
    跟魔咒似的,又来了。
    林小满有时候就真的是想再也不回村了。
    “对头,她妈是个狠心的。娃娃还这么小,你也不要怕,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我看你们小满这么乖,以后肯定有出息。”
    这也算是好心吧?
    总之,一回来,大家像是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似的,一窝蜂都来关心林家人。
    “你们路过镇上的时候,看到冉寡妇没得?听说她就在车站那一片捡垃圾?”
    这是问姜秀芳,都知道姜秀芳以前和冉玉华关系好,两家人来往密切。
    “没看到,我们忙到坐车,直接就回来了。她如今在镇上啊?我没听说过。”
    姜秀芳算是对答如流了。很坦然的撒谎。
    “人家从市里头回来,哪里去关注那些。不过,幸好你家林绪清老实,没和那寡妇有啥子牵扯。”
    这是个和姜秀芳同辈的老太太,她这样说,就是开个玩笑。
    无伤大雅。
    姜秀芳却一下子垮了脸,但也只是一瞬,又只能强扯起脸笑。
    “我屋那个老头子,兴许别人是看不上。”
    也不是完全没有知情人,人家那把话烂肚子里的,就心说:哪里是看不上?只是人家手段高,同时吊起好几个,把几个老爷们儿都耍得团团转。
    就数你最傻,主动把汉子送上门去。
    肯定是有知情人的,冉玉华家附近,又不是没有临近的人。
    一次两次看不见,次数多了,人家总能瞧出端倪。
    只是人厚道,加上姜秀芳在村子里人缘好,所以没到处乱说。
    

【145】试探,装傻

  听了一路的闲话,姜秀芳是憋了一肚子的气回家。
    本来想找林绪清撒气,结果发现人家还在地里没回来。
    这是气都没处撒。
    回家吧,堂屋地上脏兮兮的,到处都是一团乱。
    桌上的剩菜都快长霉了,汤汤水水的,感情这平时吃了饭,桌子都没擦?
    “老姜,幸好你回来了,你再不回来,你屋林绪清都要遭饿死了。”
    这是刘奶奶,一听自家奶奶回来了,立马上来吹龙门阵。
    两人是隔着几房的妯娌,是邻居,关系比远些的大嫂那边还要近。
    都大过年的了,肯定家里也没事。
    刘奶奶手上抓着一把南瓜子,见到林小满,就往她手里塞。
    林小满这辈子最讨厌的可能就是南瓜子了。
    连忙说不要,还把自己家带回来的向日葵瓜子拿出来,让刘奶奶自己抓。
    刘奶奶倒也不客气,把自家那南瓜子往口袋里一塞,就拿了向日葵瓜子。
    “我也来尝一下你们从市里带回来的好东西!”
    “这多着呢,你给阳阳也拿点回去。”
    “余阳娃儿还没来,我屋后天团年,后天他才得过来。前两天倒是在,昨天被他爸捉起走了。”
    姜秀芳手里拿着扫把开始扫屋,感觉屋头灰尘都积起比墙高了。
    一边扫一边和刘奶奶闲扯。
    “娃儿想在这边耍就让他在这边耍撒,何必要带回去。”
    “管得他的哟,我那女婿倔得很。”
    刘奶奶混不在意,女婿不想叫儿子在外婆家多待,还不是怕人说闲话。
    说她这个当外婆的帮忙养了外孙。
    主要是她这个儿媳妇也要进门了,万一儿媳妇不高兴,都不好整。
    所以她也没强留娃儿。
    “这林绪清也不晓得一天到晚在屋头干啥子,你看这屋,跟猪窝一样。”
    刘奶奶就笑:“你屋那猪窝可能比堂屋都干净。”
    林绪清做脏活累活是把好手,但像打扫房间做饭洗衣服这样的细致活儿,就不行了。
    “对了,我听你们屋林绪清说,等儿子回来了再杀猪。全贵儿回来了,猪啥子时候杀呀?”
    这邻里邻居的,老姜屋头杀猪,她肯定是腰来帮忙的,还要早起。
    “就明天,全贵儿去请杀猪匠去了。”
    “那也好,我明天早点起来,帮你一起烧火。”
    农村杀猪,烧火就是烫死猪,烫了之后的猪好退毛,用刮刀一刮,毛就脱落一片,留下白生生的猪皮。
    “要得。反正要麻烦你。”
    天将黑的时候,林绪清才回来,家里里里外外都已经被姜秀芳收拾干净了。
    林小满去找了好朋友林婷婷,给她带了无数零嘴,才终于把这个朋友哄好。
    回家的时候,天也快黑了。
    一到家,就见自家奶奶跟爷爷,两人像是在置气,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主要是奶奶在置气,而爷爷呢?
    可能觉得自己冤枉得很,在家过得跟老光棍儿似的,衣服没人洗,干了活儿回家也没一口热饭。
    这会儿好不容易盼着媳妇和儿子孙女都回来了,这媳妇还扯闲话和自己撒气。
    可他真的就冤枉吗?
    一点也不冤枉!
    林小满知道,奶奶这是因为今天见了冉玉华。
    只有冉玉华,才会叫她看见爷爷就来气。
    她刚想喊奶奶,问晚上吃什么,就听见奶奶不阴不阳地和爷爷道:
    “我们今天在镇上车站看到冉玉华了。”
    爷爷砍猪草的手就是一顿,然后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
    也不搭话。
    其实,在老婆跟儿子走后,再联想起走之前他们那个态度,还有冉玉华闹得沸沸扬扬的偷人事件,他已经回过味儿来了。
    只怕是,媳妇对自己和冉玉华两个的关系有了怀疑。
    特别是出事的头一天,冉玉华本来和姜秀芳说过她要去嘉市的。
    他后来还很庆幸,幸好自己当天晚上没有留下来。
    如果留下来了,说不定被村子里所有人嘲笑的对象就是他了。
    但现在回过味来吧,又怀疑,那天的事情到底和姜秀芳有没得关系。
    人是邻居家的媳妇和姓唐的婆子最先闯进去抓到的,这两个人,和姜秀芳的关系都很好。
    但又觉得,不应该。
    每次他上去给冉玉华家守屋,姜秀芳都从来没阻拦过,也没怀疑过。
    而且当天她是后来才上去的。
    一想到姜秀芳有可能起了疑心,林绪清心里那口莫名的怨气就像吹得胀鼓鼓的气球,一下子又瘪了下去。
    “我说我在镇上看到冉玉华了,你啷个没得反应呢?”
    姜秀芳放下手里的火钳,晚饭都不想弄了,就想跟林绪清掰扯两句。
    “我有啥子反应?她在哪里,关我啥子事?”
    听到这句话,姜秀芳愣了一下,脸上出现了一抹快意。
    不是高兴,而是觉得,这偷来的男人,也不过如此。
    和冉玉华搞到一起的时候,两个人肯定也好过。
    但一出事,男人恨不得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连冉玉华那女人的名字都不想提起,这是怕一提起就染了一身骚吧?
    “你就不想晓得她现在过得好不好?毕竟……”
    姜秀芳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故意那么一停,就看见林绪清脸上的不自在了。
    她紧跟着一笑,话还是没说,反倒是林绪清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嚷了一句。
    “我们又没得啥子关系,是你跟她两个走得好,两家人才走得近的。我管她过得好不好!”
    这话声音都提高了不少,在林小满看来是绝对的做贼心虚。
    一想到这贼是自家爷爷,她就无语了。
    其实,她一直不知道,重生回来,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林绪清。
    作为丈夫,他确实对不起妻子了。
    甚至,儿女因为他和冉玉华的事也操了不少心,爸爸和大姑都被气得头痛。
    可对她这个孙女,凭良心说,爷爷没亏欠了她。
    还小的时候,要零花钱就给零花钱。
    长大了,每次从学校回老家,爷爷也都很关心,说是嘘寒问暖都不为过。
    所以,她能直接动手处理了冉玉华,却处理不了自己的爷爷。
    爷孙俩感情谈不上多好,但绝对不是坏。
    也许是因为林家就她这一根独苗苗,最后她买房子,爷爷就算不同意,也把老本儿都给了一半。
    做决定的事,还是该奶奶来。
    

【146】恼羞成怒,杀年猪

  “你不关心,突然这么大声做啥子?”
    姜秀芳烧火的动作都停了下来,火光印在她脸上,照出一片阴沉。
    “我看你一天是想精想怪的。”
    老太婆一回来就发难,也不晓得受了啥子刺激。
    林绪清不想理她,继续砍猪草。
    奶奶一个人也吵不起来,但林小满可以看出她的脸色更难看了。
    不管什么年龄阶段的女人,如果你想吵架,而男人却不想跟你吵,还做出一副不跟你个疯女人计较的表情时,都会暴躁。
    好在,这样的气氛没有持续太久,林爸爸回来,看到的就是家里一片和谐了。
    林绪清一个人在屋头和全家人都在家还是不一样的。
    家里许久不见的人气,和热饭,让林绪清也放松了不少。
    可到了睡觉的时候,姜秀芳却是直接抱着枕头去了孙女的房间。
    这把林绪清都打了个措手不及。
    老夫老妻的了,你说真要做点什么,那都是瞎扯。
    农村夫妻,更务实一些。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做什么都是为了儿女了。
    但你没在家也就算了,你在家还跑去和孙女睡,这算什么?
    闹分居吗?
    姜秀芳倒不是真要闹什么,就是单纯地觉得挺恶心的。
    冉玉华成了埋在老俩口心中的一根刺,偏偏谁都不想把这根刺拔掉,也不去挑破它,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想把这辈子过完。
    第二天一大早,林家所有人都起来了,刘奶奶都早早吃完早饭,到自家来等着帮忙。
    林绪礼,是刘奶奶的丈夫,林小满一直喊的就是礼爷爷。
    礼爷爷是帮着去猪圈了赶猪了。
    一般是把猪赶到坝子里,然后在按在长条板凳上,再杀。
    舅公和爷爷们,还有爸爸几个人七手八脚地把猪摁在板凳上,杀猪匠拿着磨得亮晃晃的刀,往猪脖子那一捅。
    瞬间血流如注,喷薄而出,奶奶就端一个撒了盐的盆子往猪头下方一放,接一大盆猪血。
    这猪血冷凝之后,再倒锅里烧开,就是血旺了。
    这杀猪,中午是要吃刨猪汤的,这刨猪汤里的好菜就有血旺一个。
    再有就是猪肝了。
    猪杀完之后,听到热闹的邻居们都跑来了,吹牛的吹牛,帮忙的帮忙。
    有的没事就留下一起吃刨猪汤,有事的,人家就是单纯地过来看个热闹。
    “老姜,今年你和全贵都不在家,别个绪清哥一个人也把猪喂得这么肥呀!”
    这大肥猪得有三百斤吧?
    这么大都没舍得卖,杀来吃了,林家看起来,日子过得也不算差啊。
    “别个绪清一个人在屋头能干得很,天不亮就起来煮猪草,吃了早饭就出门了。在坡上不干到太阳当空(中午12点)不得回家。”
    “就是,我们全生产队都找不到一个人比你们屋林绪清还勤快的。这些男的都懒得不脱壳壳。”
    “也不看看人家绪清是哪个调教出来的。我们老姜当年可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勤快人!”
    围着一锅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