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爷爷不是太奶奶的亲生儿子,只是养子,他们家也没有立场追根究底。
    太奶奶自己有一子三女,很快就回来办了丧事。
    人家亲生女儿都没说什么,林家的人就更不好拦着说不让下葬了。
    她以前经常听爸爸讲,在他小时候,太奶奶对他很好,家里缺粮食,其他人都喝稀粥。
    但每次太奶奶做饭,都会给他在锅中间扣一个碗,那个碗里的就是干一些的粥,不像其他人碗里都是清汤寡水的。
    现在太奶奶过世,爸爸应该很伤心吧?
    林小满对太奶奶印象不深,但她却记得,自己的奶奶和太奶奶是在同一年去世的。
    这对婆媳的死,中间只间隔了两个月。
    不!
    不行!
    她得马上回家!
    太奶奶的事情她无力阻止,因为老人确实老了。
    她的死因也没谁知道。
    可奶奶却还活着,而且奶奶不是正常死亡。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奶奶重蹈上辈子的覆辙。
    “小满,小满你如果伤心的话就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向红军有些手足无措。
    他没见过自己的太奶奶,但奶奶过世的时候,他已经十五岁了。
    他当时伤心极了,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人像奶奶一样对他好了。
    以前他每次放学回家,奶奶都会坐在村口的大黄角树下等他。
    夏天给他擦汗,冬天给他添衣,还抱着他心疼地说:读书真是辛苦奶奶的小孙孙了。
    可惜,疼爱他的奶奶却永远倒在了那个十五岁的夏天。
    他再也不是谁的小孙孙了,他以后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听说董爷爷以前就当过兵,能徒手打死一个排的鬼子(你董爷爷可能在吹牛呢),他以后也要像董爷爷一样厉害!
    没错,落山村的人都只知道董成瑞是在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以前杀过鬼子,所以整个村的人都很敬重他。
    这会儿,向红军是真的很担心林小满。
    据说这种伤心狠了,不哭出来会生病。
    因为他自己在奶奶去世那年就大病了一场。
    “师父,我要回家!”
    林小满立马跑去灶房,红着眼睛跟个兔子似的。
    他还以为是向红军欺负小丫头了呢,不悦地皱眉。
    “怎么回事?你这么早上山做什么?”
    “师父,红军哥说,我爸爸来电话了,家里出事了,我必须回去一趟。”
    小丫头性子倔着呢,能让她哭的一定不是简单的事。
    “出什么事了?”
    “我太奶奶过世了。”
    “那行,让红军送你回家。”
    董成瑞亲自帮着林小满收拾东西,最后还给了她一千块钱。
    

【080】下葬起争执

  林小满不想要师父的钱,手都不伸。
    董老直接把钱往她手里塞,他也不怕一个六岁的孩子把一千块钱给整丢了。
    “拿着,这钱不是给你的。你家出了白事,当师父的随个礼,怎么了?”
    哦,意思是这钱算是给她爷爷奶奶的呗。
    这次林小满接得痛快了。
    又见董老塞给向红军两张大团结。
    “送她回去,路上再买鞋白事该送的东西。”
    这个时候,农村白事走礼,其实不会送多大的礼。
    普通交情,也就送十块钱,或者一大捆黄纸。
    近亲也不会超过五十一百的。
    师父那一千已经是个大礼了,这会儿拿钱给向红军,是想让他自己拿着这钱当路费和送情的。
    向红军是个机灵的小伙子,一下子就猜到了老爷子的用意。
    他也没推辞,下山路过自己家的时候,又让自家爸爸添了五十。
    到时候老爷子的钱用不上,肯定是要还给他的。
    林小满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家里已经请了道士先生,敲锣打鼓已经很热闹了。
    向红军把人送回来,添了礼,当即就走了。
    他这会子去过河,回家还能赶上吃晚饭。
    林家倒是想留人,可人家说了家里有事,也就不好留了。
    只说下次还和小满一起来家里吃饭。
    林小满心说,人家为了你们这顿饭,跋山涉水的不知道得多花多少钱呢。
    倒是以后搬到嘉市去了,如果向红军愿意来,倒是可以请到家里玩。
    堂屋停灵处摆着一个白色的瓷坛,这就是骨灰坛子了,骨灰坛子前还摆着灵位,旁边是一张老太太的遗像。
    那遗像是两年前大姑爷爷回来给太奶奶照的,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昨日。
    大姑婆和小姑婆都跪在灵前,两人头戴孝帕,眼睛红肿。
    两个姑爷爷都在帮忙招呼客人,大爷爷也跪着,大婆婆倒是看起来精神不错,在一旁和一群隔房的妯娌说说笑笑帮忙叠纸钱。
    她家有两个大爷爷,一个是爷爷的亲兄弟,一个是太奶奶二嫁带过来的亲儿子。
    这会儿,亲大婆婆在帮忙杀鸭子,拔鸭毛,这是晚上要吃的,马虎不得。
    家里就戴孝的人不能吃荤腥,其他来帮忙的客人走礼的亲戚是照吃不误的。
    林小满不喜欢这个隔了一层的大婆婆,她一般喊的是随她的姓喊,这位姓苏。
    而另一个亲大婆婆姓秦,她也不喜欢。
    苏婆婆是个讲究的人,因为大爷爷是桥梁建筑师,还是吃国家饭的。
    这位苏婆婆就一直以一种上等人看下等人的姿态看待他们这些乡下穷亲戚。
    而在他们家呢,是真有什么样的父母就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所以,苏婆婆家的两个女儿也是势利眼。
    大的说是在国企坐办公室的,写得一手好字。
    小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反正姐妹俩看他们家也有狗眼看人低的趋势。
    这会儿这姐妹俩都坐在一边闲聊,也不帮忙,跟客人似的。
    当然,家里这会儿也没人去说她们什么。
    因为本来家里也觉得他们大老远回来就是客人。
    林小满就是有点不满,这死的可是你们亲奶奶,怎么跟没事人似的?
    “说起来,你们不该把人弄去火花了,啷个说也该把遗体送回来。”
    老人们有讲究,这时候农村还没有普及火化,农村人对火化也很是抵触。
    说是人老了都走不安宁,要承受烈火焚身之痛就不说了,火化完哪里能把完整的尸骨带回家?
    不小心把上一个遗留的骨灰带回家了,万一到了阴间和自家老人抢地盘怎么办?
    总之,一听说老人是火化了被带回来的,不但爷爷奶奶不高兴,就连周围的邻居也说了不少闲话。
    “我们也不想这样回来,刚死的时候就通知了大姑和小姑,心想反正人要送回来,就没让小叔过去。”
    刘奶奶听了这话,也就不再多嘴了。
    毕竟,人家其他子女都没说什么,他们这些街坊四邻就更不好多说了。
    只是私下里却闲话不少。
    毕竟,两个去那边接遗体的大姑奶奶小姑奶奶回来就说了,自家妈在大哥家住着却瘦得不成人形了。
    知道的说是生病了所以才瘦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受了虐待呢。
    毕竟,生没生病全靠大哥家两口子一张嘴,两个女儿因为自己家里农活忙,也没时间去邻县探望。
    而这次在见到老娘的遗体之后,大嫂也一直主张今早火化,说是放在家里味道重,会引起邻居们的不满。
    这三伏天热得死人,两个女儿能说什么?
    大哥还是儿子呢,他都主张火化了,她们当闺女的,还不是只有点头。
    这不,火化之后,又急匆匆弄回老家,说是要赶紧下葬。
    下葬之后他们要赶着回去上班。
    大哥是个有本事的,耽误人家上班,那就是耽误国家修桥修路的,也不是正道。
    这不,兄妹仨一合计,就赶紧送老人的骨灰回来了。
    一回来,这边的道士先生都请好了。
    说起来,还是二哥做事稳妥,妈还没回来呢,人家白布,红纸,各种做纸衣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家里也搭建了灵棚,亲朋好友都请了来。
    “日子选在大后天怎么样?大后天是个好日子。而且,还有些亲戚比较远,还没到家。”
    一般这种家里死了人的,都要等亲戚回来完了再安葬。
    所以林绪清和姜秀芳在听见道士给的日子后,就跟大哥大嫂和两个妹妹商量。
    “不得行!大后天还要等好久哦。我们请不了那么久的假。”
    苏婆婆立马就否了。
    “就是啊,二叔,我还要回去上班。”
    得!
    大嫂和大侄女都不同意,但总不能选个犯冲的日子出殡吧?
    “就没有近一点的日子吗?”
    “今天倒是个稍微合适一点的日子,但你们东西都还没做齐,肯定太赶了。”
    道士摇了摇头,灵棚里的那些衣服鞋子还在叠,吃的这些也还没上街去买。
    毕竟,如果今天下葬的话,明天中午就该请送了礼的人家吃饭了。
    林家亲戚多,一个村的人至少来一半。
    这点东西,一天之内还真不好准备。
    

【081】反对,吵起来了。

  “那就今天!”
    “没得啥子好赶的,东西没做齐的我们赶到做就行了。”
    这是老大家的二女儿,林小满的二堂姑开的口。
    这个女人最刁钻,心眼儿也坏,嫌贫爱富,势力得很,林小满最看不惯的人就是她。
    其实她自己没什么本事,就是仗着她爸爸和她姐姐,后来做了好些仗势欺人的事。
    “对头,我女儿说得对,就今天还好点,省得把场子扯到屋头一天二天耽搁大家的事。”
    苏婆婆力挺女儿,还觉得自家二女儿说得很好。
    林小满看向道士先生,却发现人家脸都垮下来了。
    这多在家放几天,他们就可以多赚几天的钱。
    法事是按场次给钱的。
    一般一天要唱上两三场,晚上守夜的钱还另算。
    可这林家,连一夜都不过,钱在哪里去赚?
    而自家爷爷奶奶也脸都绿了,大哥当然觉得当天就下葬也没什么,他们反正埋了人就走了。
    可人家却会在背后戳他们老俩口的脊梁骨啊,毕竟,他们还在村子里住着呢。
    兴许还会有人说林爷爷,到底不是人家亲生儿子,让养母火化也就算了,到最后连个体面的丧事都不给办。
    这乡下不热热闹闹请道士做个三两天法事,那真是要被人骂不孝的。
    这老太太既是叔娘又是养母,林绪清是真想给老人办好一点,叫她热热闹闹的走。
    钱他出都可以,能不能不这么磕碜人?
    但人家亲儿子不让怎么办?
    姜秀芳干脆给道士先生塞了两百块钱,让他看一下把时间定在晚上十一点行不行,赶在十二点之前下葬。
    这剩下几个小时,就好好做两场法事。
    “不是我们不给做,这灵位上的孝子孝孙都还没写完。”
    “最多只能再做一场。”
    钱人家照收了,但就是卡着不给做,你能怎么办?
    姜秀芳气得心口疼,怎么遇上这么对不着调的夫妻?
    林绪清倒是看向他大哥,希望这事儿还能有商量的余地。
    可后者却点头应了老婆女儿的话:“那就今晚上下葬嘛。我们现在城里也没兴那么多。”
    林绪清真是想上去给他脑门儿上两巴掌,你在县城里住着是没兴那么多,可我们还在老家呢!
    你城里没兴那么多,你怎么不干脆把人埋在城里,我们过去送情,你想怎么办老子都依你!
    可气得不行又能怎么办?
    亲儿子拿主意,他这个侄儿兼养子的还得笑着应下,帮着操办还不讨好,就是这样。
    “大哥,也怕太赶了哟。”大姑奶奶不乐意了。
    匆匆忙忙把她妈下葬了事,人活着没享受到,人死了也不叫热闹一下,这叫什么事?
    “就是,反正妈这遗体都火化了,也能放,多让她热闹一下。她老人家以前半辈子都爱热闹。”
    关键是,她妈还有妹妹在呢,妹妹家表哥表妹们也不少。
    人都还没来,你这就把妈下葬了,让姨妈来了指着鼻子骂不成?
    这事就不能这么办!
    不厚道!
    以后传出去要遭日决(骂)!
    “就是,姨妈在新县那边,赶过来至少要明天。你如果不让姨妈再见妈最后一面,她要气死幺台!”
    “气啥子气!照我说,就不该通知姨妈。姨妈也快满八十的人了,腿脚也不方便,让她来干啥子?”
    苏大嫂是真不讲究,开口就怼大姑子小姑子,半点面子不给人家留。
    “你说啥子呀?”
    完了,姨妈家的表妹来了。
    一听声音,大家就能分辨出来。
    姨妈家的表妹嫁到了二嫂娘家(嫁给了姜秀芳的二哥),隔这边也就十分钟的路程,这会儿人还在屋前头的路上,就听见了苏大嫂的话。
    这大姑奶奶和小姑奶奶对视一眼,低下头吧嗒吧嗒掉眼泪,俨然是想退出战场,缩小存在感。
    林小满看得直乐。
    她这个二舅奶奶,其实心本来没什么,就是那张嘴大声垮气的说话,十里八村都能听见。
    还有她的脑子,脑回路和其他人不太一样。
    “苏大嫂你这话说得就丧了良心了。什么叫做姨妈死了不通知我妈?我妈是得罪你了吗?”
    “大家来听一哈,哪有这种儿媳妇?妈死老,姐姐妹妹都没见到,就扯起去把人烧了。这是要叫我姨妈死不瞑目啊!”
    “现在骨灰送回来了,还说不该通知我妈。我妈和姨妈是亲姐妹,不通知她通知哪个?”
    “我姨妈在老家活蹦乱跳的,被你们接过去一年没得就死了。你们是怕我妈来了找你苏大嫂算账是不是?”
    活蹦乱跳?
    大家挺热闹的想笑又不敢笑,憋得都快岔气了。
    “哎呀,表妹,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为了你妈着想。你看她都那么大岁数了,老人家听说这种事情多伤心?”
    “万一你妈听说了,气得人也不好了,该啷个办?”
    “啥子啊?”
    这位二舅奶奶把手往腰上一插,就咒骂道,
    “你这是把自己婆婆气死了不着数,还要咒我妈是不是?”
    “……”巴拉巴拉。
    二舅奶奶一个人不喝水就能吵半个小时,苏婆婆一脸尴尬,都不晓得啷个接话。
    林家人虽然也是农村的,但好歹比较讲理。
    但这个表妹,在苏秀芝眼里,那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俗话说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苏秀芝年轻的时候也泼辣。
    但她那时候是在农村,集体生活,不泼辣,老公在外面全国到处跑,她一个人看顾不了家。
    就只有泼辣一点,加上兄弟和弟媳妇的帮助,才能在农村站稳脚。
    但现在,她都养尊处优几十年了,端了几十年的夫人架子,又让她像市井泼妇那样去吵架,她实在拉不下颜面。
    照理说,两个小姑子这时候得帮忙吧?
    可大小姑子兴许也对她心存不满,这会儿不仅不帮忙,还恨不得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怕引火烧身。
    她其狠狠地瞪自己男人,这该死的老头。
    到底是谁的亲戚,你就不能管管?
    最后还是姜秀芳出来打圆场。
    “二嫂,你歇口气,苏大嫂这样说肯定也是好意。没得哪个想咒姨妈。就是担心她老人家的身体。”
    

【082】要分老太太的遗物

  我这时候要你当好人了?
    真正有人出来帮腔了,她又想领情了。
    她觉得二弟媳妇也是故意和自己作对。
    事实上,林小满奶奶之前一直在灶房劈柴,根本腾不出手来管外面的响动。
    反正苏婆婆在林小满眼里就是那种自私自利,只能她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她的类型。
    “反正我妈都没来,不准埋!”
    “嘿,我说葛玉英你也是搞笑,我们家老太太埋不埋,管你啥子事?人家道士先生都说了,今天是个好日子。”
    “你不要在这里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办丧事的钱又不是你出,你指手画脚的算啥子?”
    “……”
    苏秀芝终于恢复了自己还在集体大生产时期的利索嘴皮,几句话把这位表妹怼得连话都说不出口。
    最后还是二舅公叫走了二舅奶奶,而她这位苏婆婆,跟没事儿人似的,继续跟人商量今天下葬的事,还企图更省钱。
    而大爷爷呢?他一句话都没说。
    他既然不说话,那就代表他也认可自己妻女的所作所为。
    那作为隔了一层的林爷爷和林家大爷爷就更不好开口了。
    于是,在苏秀芝母女仨的强行干预下,把下葬的日子改到了今天晚上十一点。
    这才刚确定下葬的时间,林爸爸要去村子里请人帮忙赶着挖阴井,抬棺材。
    这棺材倒是老太太早二十年就为自己准备好了的。
    否则,今天时间这么赶,就是现去打棺材也来不及。
    这边刚安排好,天都还没黑,苏秀芝又提出,把老太太的东西收拾出来,该扔的扔了。
    “大嫂,妈的东西你们还拿回来了的啊?”
    大姑奶奶惊讶,按照这大嫂的性格,应该是直接扔了才对。
    她怎么可能还把老太太那些旧衣服拿回来?
    “我是说在老家的东西。既然老人家已经去了,我们今天就直接帮秀芳一起收拾一下,老太太的东西留下来也是占地方。”
    大姑奶奶小姑奶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见了一抹了然。
    这不是想替二嫂干活,而是想看看老太太还有什么东西吧?
    而林小满也反应过来,这苏婆婆分明是想找属于老太太的东西。
    可要是让她把老太太的东西拿走,那也太可笑了不是?
    先不说老太太在她家住了这么多年,就是老人留下来的东西,那也多是林家的。
    而林绪城,不过是老太太嫁过来的时候带过来的儿子罢了。
    这位是多大脸,老人尸骨未寒,她就叫嚣着要遗物了?
    何况,林家这么多年都穷得响叮当了,老太太如果真有私房,也早就补贴了她的大儿子。
    毕竟,林绪城当年可是被老太太咬着牙送去读了大学的。
    这待遇,林绪清和林绪远都没有。
    不过,兄弟三个,也就林小满的爷爷林绪清过得最不好。
    林绪远以前是铁路工人,也是吃国家饭的,退休之后也有退休工资,完全不用愁。
    林绪城是桥梁建筑师,日子过得比林绪远只好不差。
    可就算如此,老太太也是林绪远给养的老。
    老人家原本在老家已经养到了八十多岁,身子都康健,还能做绣活儿,可才去了她亲儿子那边大半年就过世了。
    这要是真追究起来,林绪城有一百张嘴都说不清。
    “哎呀,苏大嫂,你这不是想分老太太的东西吧?就她那个破箱子,里面也全是以前存下来的破布烂麻的,你如果想要,直接拿走就是了。”
    秦兰是真看不得苏秀芝这小家子气的样儿。
    她老公是从小就被送出去了的,虽然最大,但也没有给老太太养老的义务,所以她是从来没接过老太太去她家住。
    当然,也从来没肖想过老太太的东西。
    她和姜秀芳是亲妯娌,自然要帮到她说话。
    被戳穿目的的苏秀芝老脸一红,尴尬地解释:
    “老太太那人,哪里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我们也就是想留下一些她的旧东西当做纪念。”
    “毕竟,我们家老林是她亲儿子不是?”
    她看向林绪城,希望后者能帮她说两句话。
    可林绪城却只皱眉,像没听见她在说什么似的。
    她暗骂这老东西不中用,自己亲妈的东西都不知道争取。
    虽然她也不相信老太婆会留下什么值钱的玩意儿,但万一有呢?
    老太婆娘家以前可也是有些家底的,她就不信嫁人的时候谁不给女儿点私房。
    “那就把老太太的东西都搬出来,让大嫂选吧。”
    姜秀芳强撑着头晕目眩的身体,说了这么一句。
    她原本是对林绪清说的,可谁知,林绪清还没往屋里走,林老大家那两个女儿就径自走向老太太曾经住过的房间。
    老太太床边有两个木箱子,上面那个红漆木箱就是她的陪嫁。
    下面那个大的,上了锁的,是姜秀芳的陪嫁。
    两个孙女虽然很少回老家,但对老太太的东西也了如指掌,于是直接把箱子抬了出来。
    当然,他们没有抬到屋外来,就在堂屋里,堂屋的灯亮堂,老太太的骨灰坛也摆在这,也算是当着老太太的面了。
    林小满见俩堂姑把箱子里的东西全部抖擞了出来,有几尺白棉布,几尺青布,几尺黑布。一床很喜庆的被面,一床白色的床单。
    这已经算是压箱底的比较新的东西了。
    其他的就是姜秀芳这些年为老太太置办的衣服裤子还有棉鞋。
    除此之外,就箱子底下散落着几个银角子,再没其他了。
    这怎么分?
    有什么可分的?
    秦兰冷笑:“苏大嫂,你看你是要哪块布?”
    苏秀芝愕然,说好的金银首饰呢?
    怎么什么都没有?
    “我记得老太太以前有个梳妆盒……”梳妆盒不重要,重要的是首饰。
    “哦,那个盒子遭她拿去垫柜脚了,以前漏雨,屋头湿气重,柜子受了潮,柜脚腐烂了一截,就不平稳了。妈就拿了个盒子去垫。”
    “你要的话就去取出来。”
    姜秀芳不咸不淡地道。
    “取啥子取,都拿去垫柜脚了,取下来你还得要?”
    林绪城终于开了一次口,脸色有些不善。
    这母女仨今天算是把他的脸都丢尽了。
    他在老家一向都以大学生文化人自居,以前在村里就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但今天的事情传出去了,这村里的人会怎么说他?
    

【083】剩下的都留给弟妹

  “我去看看。”
    二堂姑林丽在自家爸爸发话之后仍然不死心,看了自家妈一眼。
    在她妈点头之后果断往屋里去。
    没过片刻,人就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盒子。
    上面还沾了污泥,前两天刚下了雨,屋里漏水,人多了再走来走去,屋里就踩出了潮泥。
    林丽一只手拎着盒子,满脸嫌弃,另一只手伸手问姐姐林美要纸巾。
    “等下去外面洗一洗不就得了。”
    回来还得待一天呢,谁知道纸巾够不够用。
    她之前看了,老家用的是那种粗糙的一大捆的卫生纸,擦屁股都嫌糙得慌。
    “把盒子打开看看,你奶奶以前有几件老银首饰,看还在不在。”
    苏秀芝虽然也嫌弃那盒子脏,但她还是不肯死心。
    又讪笑着看向姜秀芳和秦兰:
    “这些旧物是老太太留下唯一的东西了。我也是想孩子们以后有个念想,我们家绪城也是想起他妈就抹眼泪。”
    这话明显是说给两个妯娌听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如果这两个人再和老大抢东西,那就有些不道德了。
    毕竟那是人家亲奶奶,而对于两个妯娌来说,那是后婆婆。
    “那就打开看撒。”
    姜秀芳眼睛都不眨一下,这个破木盒子里能有什么东西?
    如果真的有,那老太太又怎么会把盒子拿去垫柜脚?她是老了,又不是傻了。
    梳妆盒一打开,似乎还能闻到一股木头的香气。
    只是被外面的污泥裹着,也参杂了污泥的味儿。
    里面果然就是个空盒子,什么都没有。
    只是外面脏兮兮的,里面却是干干爽爽的。
    林小满觉得,这个梳妆盒要没被老太太糟践成这样,估计还还挺好看。
    至少,梳妆盒上的图案都挺活灵活现的,这证明做梳妆盒的人雕工还不错。
    可东西呢?
    东西去哪里了?
    “弟妹,老太太的东西是不是你给收着了?”苏秀芝脸色铁青。
    做了半天小人,结果什么都没得到,她能不气?
    “你去看老立柜上层,有个木箱子装着你奶奶平时用的针线,如果真的有你们说的东西,可能在那里面。”
    姜秀芳这话是对站在她旁边的林美说的。
    林美眼里一喜,面上却带了犹疑。
    似是在说,这么去翻二婶家的东西不太好。
    林美又看向自家爸妈,林绪城面无表情,苏秀芝喜形于色。
    “那我去拿出来大家看看。”
    是大家看,而不是他们家几个看。
    这话说得就比林丽有水平多了。
    难怪林丽以后能继承父业,端国家饭碗。
    人家脑子是一个窍,她可能长了个蜂窝煤,全是心眼子不说,还是黑色的。
    这不,其他人对林美的感官确实好过林丽,甚至秦兰都对她和颜悦色,在对上林丽时,却是冷眉冷眼的。
    这个木盒,比起那个梳妆盒,就实在太普通了,就是自己家推木板用几颗钉子钉在一起那种。
    里面装着一些彩线,一卷白线,白线上插着一枚绣花针。旁边还有个顶针,一把小剪刀。
    零零碎碎的还有些花花绿绿的票子和几个银角子。
    最后林丽的目光落在一块旧巴巴的手帕上。
    手帕是裹起来的,而手帕里包的最有可能就是老太太的银首饰。
    果然,她在众目睽睽之下拿了手帕,一层一层的打开。
    手帕都用了三张,包了三层。
    一个银镯子,一对银耳环,镯子已经有些泛黑了。
    镯子是光面的,没有花纹,耳环也很简单,就是两个银圈圈。
    这不值什么钱吧?
    照理说,就算不给林绪清和林绪远家分,可那大小姑奶奶也是老太太的亲闺女啊。
    东西该怎么分?
    老大家一个银镯子,俩闺女一人一只银耳环吗?
    “正好,三样东西,苏大嫂和两个妹妹分了吧。”
    姜秀芳对这东西看不上眼。
    银东西虽然老,但也不算多值钱。
    她提这话,也算帮两个妹子说话了。
    不然,按照苏大嫂的品行,会立马把东西收起来。
    她吃到嘴里的东西,万没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大小姑子虽然也不住一个村,但年轻时候跟嫂子关系就好。
    特别是小姑子,这是唯一一个跟林绪清林绪远有血缘关系的,谁都会偏着几分。
    她说完又看了秦兰一眼,这个大嫂心眼子也小。
    不过,秦兰比起姜秀芳显得就更没立场了。
    她家男人可不是后婆婆养大的,而是早早送了人。
    两家一直以来是当正经亲戚走的,可说起养老这事儿,林绪远两口子真没插过手。
    不过,这事儿她肯定得站弟媳妇。
    “弟妹说得对,都是你们妈的东西,也该有你们一份。”
    得!
    这位把话说得更直白。
    林小满不记得前世他们是怎么分的脏……啊呸,是分的遗物,但好像最后那个垫柜脚的依然在她家立柜下垫着,其他东西连带着几块破布都被拿走了的。
    “这两个妹妹肯定是要老太太留下的布啊。大妹妹手艺好,正好可以拿回去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