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返十三岁-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爸有点儿被对方的热情搞得不知所措。这种热情是明朗却让人无法推却的,如沐春光,暖风熏得游人醉。
    他想这对父子还真是一脉相承,接人待物上,陈曦算是跟他的父亲如出一辙。
    第一眼,就让人拉不下脸直接拒绝。
    陈父带着人进了专门用来招待重要客人的小会客室。秘书小姐见状赶紧上前,要端茶递水,被陈父示意退下了。
    他亲自泡了茶送到许爸手边,笑道:“许经理尝尝,这是我爱人前两天特意跑到山上采的早茶,自己炒的。也就我们自家人不敢嫌弃,您也尝尝味儿。”
    许爸接过茶杯,暂且先放在了手边,只简单笑笑,应了一句:“有劳费心了。”
    他特意找到陈父的公司来说这件事,就是想让双方的关系疏远点儿。结果人家一句“爱人亲手采的炒的茶,只自己家里人喝”又把两边往亲家的角色上定位了。
    许爸都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笑了。
    
    第258章 命运
    
    许爸正琢摸着该如何开口,陈父已经递上了名片。许爸只好也把自己的名片递了上给对方。
    陈父笑道:“还是老哥你的名字有气质,许俊,一听就是文质彬彬,儒雅不凡。不像我,陈卫东,保卫领袖,一听就知道是哪个年代出生的人。”
    两人年纪相仿,经历过同样的时代与历史,又都是本市人,想要寻找共同话题并不难。
    许爸虽然还没开口点明,陈父业已知晓他的来意。
    陈父对许多父亲的印象倒不差。虽然他觉得两个孩子不过是谈恋爱,双方家长正儿八经坐下来交流有点儿小题大做了。可这起码代表这位父亲非常关心女儿。
    尽管许父的岳家不怎么样,但毕竟只是许多的外祖家。既然两家人都基本上不来往了,那也就还好。
    许父工作也还可以,老牌垄断性国企的销售部经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要是发展的好,保不齐还能更上一层楼。这人个性尚可,不是不讲道理没办法沟通的那类人。跟他打过交道的人对他的评价都不错。
    陈父是典型的儒商。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领导专职翻译的位置上辞职后下了海。所谓儒商,本质依然是商人。他会以评估的眼光综合考虑人和事。
    许多的表舅是本省一座经济强市的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这是一项极为稀缺的人脉。之前许家与这位舅太爷家两边关系尴尬,这不代表后面没有转机。
    人与人之间,最稳定的关系是利益关系。随着以许父为代表的许家社会地位提高,李成的逐渐式微;双方力量一对调,这位表舅势必会与许家联系更加紧密。
    陈父倒不是要图这位舅太爷帮什么忙。只是人脉在,机会就在。他也算是曾经半只脚踏进过官场的人,岳家又是政界出身;深谙很多事成败与否就在于是否能够跟关键人物搭上关系的道理。
    跟个性偏于天真的妻子不同,陈父对自己儿子伴侣的要求更具体更详细。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太清楚合格的伴侣对于一个男人的生活乃至事业是多么的重要了。
    一位不合格的妻子,能够彻底摧毁掉一个家庭。
    既然儿子喜欢许多这个小姑娘,小姑娘的家庭也还算的过去。陈父就决定顺其自然。毕竟这才刚开始谈恋爱,倘若不合适,谈的日子久了,两个孩子自然就分手了。根本无需家长投入太多关注。
    陈父决定拿许爸当朋友相处,拉一拉双方的距离,跟他聊了少年时的生活。他也是农村出身,而且他的家乡因为地处山里,能出产的粮食少,更苦更难。
    “我们那里,两省交界,三不管的地方。山里头能长什么啊,都是山芋。我父亲去世的早,全靠我母亲一手把我拉扯大。山芋吃多了烧心啊,人胃里头酸水直往上头涌。我母亲就跟着人,把山芋切成片晒干。那种独轮车,一装都是满满的。一百多里路,硬是靠脚走,走出去跟外头换米换面,换鱼吃。”
    许爸对他说的倒是有点儿印象。港镇算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即使在那个最困难的年代,跟交通不便的周边山里比,港镇的生活还算是富庶的。
    那时候,山里人推着山芋干、个头小小的毛栗子还有一种用竹子竹叶跟木头做的大约一尺长的小喇叭,上面用染喜蛋的颜料涂了色;到港镇各个村子里头换米换布换鱼。
    许爸少年时的记忆里,就有那种小喇叭,竹子好像是劈开的,中间斜斜插着竹叶,最外面尾巴则是薄薄的木片围成的扩口。吹起来特别响,“嘟嘟哒哒”的,一个喇叭能唱起一台大戏。
    那时候,他父亲刚刚过世,与母亲跟哥哥相依为命,心中满是恓惶。那热热闹闹的喇叭声给了他莫名的抚慰。
    许爸疑心自己可能见过陈卫东的母亲。因为走出山来换东西这种事,通常都是家里的壮劳力来做,里头女人罕见。许爸的印象中就有个身材瘦小的女人,跟他母亲差不多年纪,收拾的非常利落。
    曾经一度,那女人每次过来换东西都会上许家喝水歇脚。她还送了许爸一个小喇叭。让尚不满十岁的少年非常欣喜。
    许奶奶因为有丈夫的抚恤金,又住的离娘家近,受到自己弟弟的支持,日子尚可。丈夫生前的单位工会领导千里迢迢来慰问遗孀时,带了当时特别稀罕的大白兔奶糖。
    许奶奶特意抓了一把给那女人,怜惜对方的不易。
    许爸记得非常清楚,因为那奶糖他也只吃了一颗。剩下的后来去哪里了,他始终无从得知。
    许爸没有问陈父,当年他母亲回去后是否带回了一把奶糖。那微笑着递给他小喇叭的妈妈,他并不希望还有其他的身份。
    不知何时起,那女人就不登门了。因为村里人说她跟许奶奶是寡妇凑成对,许奶奶冷下了脸。
    那个小喇叭也被许奶奶老羞成怒之下,丢进了灶膛。
    陈父还在唏嘘感慨当年的不易。
    那时候,市里头的外国语学校到各个公社寻找好苗子培养。他们公社推举了他去参加考试,他这才算是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许爸突然插嘴道:“你是哪一年?我大概是1969年的时候也参加过。”
    陈父愣了一下,旋即笑了起来:“这还真是,我也是1969年去考试的,上小学三年级。我们老师喊我去的时候,我还在家里头削竹子做喇叭呢。”
    许爸也笑了,点点头道:“我也是,队里头分鱼,我正在抓阄呢。不过考试的老师说我地方口音重,把我给刷下来了。”
    陈父给许爸杯子里续了水,没接这个话茬。他当年也是要被刷下来的。他们那个公社横跨了两个省,他家恰好就在隔壁省。上头就以他不是本省人为理由,要把他刷下去。
    陈父的寡母,将家里所有的粮食布料以及任何能够算得上有点儿价值的东西统统包包扎扎起来,一路送礼。包括她在外面换东西,人家看她可怜,特意给她儿子的一把奶糖,也全部拿去堵公社干部家孩子的嘴了。
    干部还是不松口。陈卫东的母亲拿着把柴刀堵到了人家家里,你放不放我儿子去上学,不放我今天就交代在你家里头。
    愣是凭着这股子不要命的狠劲,她将唯一的孩子拱到了城里去上学。
    陈卫东的母亲大字不识一个,却在那个“我穷我光荣”的年代有自己朴素的生活观。要真是穷的光荣,为啥那些村干部公社干部家里头都过的比一般老百姓要好啊。人饿了就要吃饭,人冷了就得穿衣。国家肯培养她儿子,她死也不会让人挡了她儿子的路。
    家里最后的一点儿粮食全部被母亲做成了儿子离家前的最后一顿饭。陈卫东去上学了。母亲却在生产队下田干活时饿晕了过去。
    要不是同队的妇女过来倒水喝看到了,她人恐怕就这么倒下去了。
    这事,母亲始终瞒着陈卫东。陈卫东直到半个月后实在想家,趁着学校放假走了上百里路回家看母亲,邻居说漏了嘴,他才知道。
    他在学校是包吃包住的,一天三顿,有干有稀。他的母亲却在家里饿的挖草根果腹。
    陈卫东自此以后每逢周末必回家。他每天藏下一个半馒头,偷偷炕干了做成馒头片,然后礼拜六晚上上完晚自习,开始离校,一路走回家。回到家,他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跟母亲简单说说话,然后再度走回学校。
    他跟母亲说,他是从学校吃过早饭,搭学校的车到公社,然后才走回家的。下午忙不迭的走,也是要就学校的车,人家到公社是办事呢,他搭顺风车的,不能让人老等。
    学校里什么都好,每天饭菜都是满满当当。他爱吃大米饭,不喜欢馒头,只好晒成干带回来给母亲。母亲连忙教育他要艰苦朴素,不要学资本主义,贪图享乐。
    那时候没有双休,一个礼拜就放一天假。陈卫东这么不休不眠,又省吃俭用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里吃得消。
    他们班的生活小组长方敏,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很快发现了他的不对头。这人思想腐蚀,竟然嫌弃社会主义的白馒头。她组织了一帮同学教育帮助陈卫东。结果她还没慷慨激昂完,陈卫东就从椅子上滑下去,晕倒了。
    方敏吓坏了,她就是想帮助无产阶级的同志啊,她没想把人给批斗倒啊。她哭哭啼啼地跑去找了生活老师。见多识广的老师一杯糖开水灌下肚,陈卫东又悠悠转醒。
    这时候,参与的同学早脚底抹油,溜了。光剩下一个脸上泪痕还没干的方敏。
    后来,帮着陈卫东晒馒头片的人,多了一个齐耳短发的小姑娘,方敏。后来,送馒头片下乡的人成了方敏父亲的警卫员。
    当时全国一片混乱,军队开始逐步接管地方事务。方敏的父亲是军区干部,他的警卫员每个礼拜都要去各个公社送各项指示。
    警卫员跟领导家属都熟悉,方敏才小心翼翼地提了一句,警卫员就一口应下了。他巴不得领导家的千金能给他多找点儿事呢。
    陈卫东的母亲开始怀疑儿子是省下自己口粮给她吃的时候,送馒头片的人就成了部队里头的人。她每个礼拜天都收拾的整整齐齐地去公社,等儿子托人带回来的东西跟信件。
    信是儿子跟他的同学写的,先问她好,然后交代了这一个礼拜都干了什么,保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遵循伟大领袖的指示;最后让她注意身体,儿子在学校一切都好。
    所有人都说,她家卫东有大出息,肯定是被大领导看上了,要好好培养。没看到国家连她也一并养起来了嚒。
    因为寡居,家里少了个顶梁柱而明里暗里受了不少欺负的母亲,一下子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
    那个年代的人,也会嫉妒,但对于国家充满了敬畏。被国家培养的陈卫东跟他的母亲,就只能看着羡慕两句,一点儿小动作也不敢搞了。
    啧啧,也不看看,人家是扛着枪的部队的人亲自送吃送穿。哪里是他们这群泥腿子惹得起的。
    
    第259章 妥协
    
    陈父再次给许爸添了茶水,邀请他品尝。
    他叹了口气,道:“我母亲也没享过福气。我工作后,跟妻子都忙。好容易生了陈曦,带回去给我母亲看,她都已经病倒在床上了。带去医院一检查,积劳成疾,整个身体都衰败了。熬了没两个月,连陈曦的百日酒都是提前了十天摆的,就为了让奶奶喝上口孙子的百日酒。”
    母亲临走前,一直拉着方敏的手,不住地念叨:“敏敏啊,辛苦你了。卫东从小苦吃的多。我没能耐啊。我三世修来的福,有你这么好的儿媳妇。我不行了,卫东以后就全靠你了。”
    母亲这一辈子,全部的心血都投到了孩子身上。
    一时间,陈父与许爸两人都沉默了下来。
    陈父笑了笑,道:“许哥啊,我就不见外,还喊你许经理了。现在就咱们两个人,也不藏着掖着打太极了。你的意思我知道,是为着我家那个臭小子来的。那臭小子是不像话,好的不学学这个。我是没脸讲他,我妻子就是高中时跟我确定恋爱关系的。我要说早恋不好,他第一个就能怼我,要不好,哪里来的他。”
    许爸有点儿被噎住了。他这时候说两孩子不该这么早谈恋爱就有点儿当面打脸的意思了。人家过得挺好啊,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他之前也做过功课,打探过陈卫东的为人,两口子是出了名的感情好。
    别说什么陈卫东的老丈人位高权重,他不敢胡作非为。靠着老丈人起家,平步青云后一脚将发妻踹开的人,许爸这几年也没少见。何况陈卫东的老丈人早退下了。人走茶凉,一朝天子一朝臣,再老的关系都比不上正当头的。
    陈父慢条斯理地跟对方分析。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家长无需过分干预。
    早恋怕什么?
    一怕耽搁学习。可两孩子成绩都好,上学期末全市统考,全都是排进前十的。英语竞赛也拿了一等奖,申请交换的英语考试也是高分。这说明什么,说明孩子有自己的主见,都规划的好好的了,用不着他们操心。
    二就怕孩子年纪小,不晓得轻重,怕做出了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情。这个,也别担心。两孩子都不是糊涂人。他家儿子他了解,是个小道学先生,不会乱来的。多多也是个聪明有主见的女孩子。他教育过他儿子了,儿子跟他保证过,交往中一定会注意分寸的。
    “我知道,老哥你是怕孩子们到了国外,更加没人管。这点,你放心。他们寄宿家庭的家长,相当负责任。不信你回去问问多多,她的美国家长是不是有门禁,到点儿就得回家,不准再出门。至于其他时候,更不用担心了。两孩子都懂事,这一年算是在人家作客呢,哪里会给人添麻烦。”
    许爸被陈父不急不慢地分析了一下午,最终还是勉强接受了对方的观点。尊重孩子的自由吧。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做决定。他们谈的不好了,自然也就分了。要是谈的好,家长就是阻拦成功了,也会落下一辈子埋怨。
    谁又能保证,他们将来一定能遇到更好更合适的人。
    许爸也没勇气硬是逼着女儿放弃出国交换的事。如果他拦了女儿的路,女儿势必会恨自己一辈子。她现在都十六岁了,距离成年没两年。倘若真撕破了脸,到时候,她真远走高飞,彻底跟家里断了联系。他才真是欲哭无泪了。
    许爸隐隐有种预感,二女儿做得出来这种事。
    他不愿意让这种事发生。
    其实到最后,父母始终都得向孩子妥协。
    陈父今晚一回家就老神在在,他饶有兴致地等儿子回来。让你小子牛,不是你老爹出手,你以为你家小女朋友的爹会当你是回事?!
    结果等了一晚上,都快十点半了,这臭小子才回来。
    陈母听说儿子女友的父亲找到丈夫聊天还挺惊讶。她横看竖看都觉得自家儿子棒棒哒,放在哪儿都是个出色的棒小伙。没想到多多爸爸还看不上自家儿子。
    陈父得意洋洋地跟妻子炫耀,没事了。一切他都搞定了。两人都等的要打呵欠了,外面才响起院子门开的声音。
    陈曦就这么直面了睡眼惺忪的父母。
    陈父语重心长地跟儿子谈:“你呀,还是吃了年轻的亏。不管你表现的再好再出色。在多多她爸爸眼里,你就是个孩子。大人只能跟大人平等对话。”
    听完他爸得意洋洋的自我褒奖后,陈曦只觉得,这也太不公平了。就因为他是子女,所以没办法跟父母层级的人平等交流?
    陈父看着儿子没来得及掩饰住的懊恼就想偷笑。这个儿子啊!总得再让他见见更多的人和事,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用道理来讲通的。
    陈曦回房间后就跟女友发短信。他知道今晚许宁不回家,那么势必女友得跟姐姐住一间了。
    陈曦发完给小女友的晚安短信,伸了个懒腰,去卫生间洗漱。他也准备入睡了。
    虽然今晚他爸跟他的谈话让他觉得有点儿自信心受挫,略微不爽。可是好歹也算是解决了老丈人的问题了不是。
    许多第二天一早起床就开始洗脸刷牙,然后挑选衣服配饰,各种捯饬自己。
    开玩笑,今天可是要去见女神啊!不说并驾齐驱(人贵有自知之明,那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起码也得望其项背吧。
    许多在穿衣镜里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自己现在的颜值水平比臆想中的差了那么一丢丢。
    唉,肯定是之前学农太辛苦,没吃好,影响了皮肤状态。
    许多正琢摸着要不要画个裸妆呢,陈曦电话先过来了。
    哎呀,不管了,青春无限素颜无敌,年轻的皮肤,什么都不怕!
    许多决定就这么破罐子破摔素颜见女神去了。她一面接电话,一面往大门口走。是陈曦的电话,居然这么早就上她家蹭早饭吃了。
    谁知陈曦带给了她两个消息。一是卢文婷的火车晚点了,她现在才刚到家,需要休整,下午才能到学校来。二是许爸同意让他俩继续交往了,但要低调,暂时不能让她母亲知道。
    内忧外患全解决了?或者说是没那么迫切了?
    许多看了眼自己新换的衣服,忍不住朝天花板翻了个白眼。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还不如早死早超生呢。
    她努力微笑,表示知道了,辛苦她家亲爱的小男友了。
    陈曦总觉得她的声音听上去没有他想象中的开心。只是他爸已经在催他出门陪同应酬了。陈父自觉劳苦功高,连儿子半天休息时间都不肯放过。
    陈曦只好叮嘱女友在家好好休息,下午他过来接她。
    陈曦不知道的是,许多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在意父亲的态度。从感情上讲,她现在对母亲毫无依恋,对于父亲也是平常的很。
    或许在最初的时候,也许是成长过程中父亲因为各种主观客观原因,缺席的时间太长,所以她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抽象且简单。远不如对母亲那么复杂又具体。她对父亲更宽容,因为她对父亲没有太多期待。
    既然我们谁也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那么坦然地接受吧。一路前行,唯有自己强大,才是最真实的依靠。
    偷得浮生半日闲,去市民广场晒太阳喂鸽子还是去c大校园看樱花?呵呵,算了吧,她还要挣钱呢。
    许多伸了个懒腰,吃过早饭后就坐到了电脑前面,开始改剧本。
    冯峰各种不靠谱,但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大方。估计在制片人看来,这才是最要命的缺点吧。
    许多跟他谈妥,加两万块,把剧本再捋一遍,增加夏家三姐弟的戏份。
    许多好想摸一摸那个倒霉的男主角啊。之前剧本里他的戏份就删的厉害,现在更加没什么存在感了。跟个大龙套一样。
    许宁吃过饭就被冯峰叫去正式开拍了。
    没错,剧本是边改边拍的。许多已经对这位冯导做出任何举动都不奇怪了。随他去吧,王家卫导演拍戏连剧本都没有呢。她现在觉得,冯峰导演也完全能够做到。
    许婧在家里没什么事,许多写东西时又不习惯身边有人。于是她也跟着许宁去子弟小学了。
    家里只剩下许多一个人吭哧吭哧地改剧本。等到她将夏星的部分改的一半时,手机响了。
    陈曦趁着应酬的间歇期过出来打电话,提醒她吃午饭。他家小姑娘一写起东西来就废寝忘食,他得好好看着。
    许多忍不住冲着手机挤眉弄眼,心里头却甜滋滋的,美的不行。看吧看吧,她家小男友果然心中是她最重要,时时刻刻都惦记着呢。
    姐姐果然姿容不俗,魅力无限。
    许多给自己做了个不加油版本的番茄鸡蛋炒饭。才不要放油,下午要见女神的,万一脸上冒油光,多囧啊!
    吃过饭,她收拾好碗筷。在电脑跟床之间挣扎了一下,怀着悲壮的心情投奔了被子精。嘤嘤嘤,钱是什么时候都能挣的,脸可是关键时刻绝对不能丢。输人不输阵啊!态度决定一切。
    陈曦挂了电话,调整好脸上的表情,往自己的包厢走。
    他今天跟父亲出来应酬,是陪父亲当年的老领导到马术俱乐部骑马。这几年,骑马,打高尔夫球,都算是新兴的商务休闲方式。老领导也是与时俱进的人。
    陈曦一进去,就被老领导亲自招呼了:“小陈啊,快过来快过来,看看这是谁?”
    
    第260章 见面
    
    陈曦笑着走过去,直到靠近了,才认出来老领导跟前的妙龄女子是卢文婷。她剪了干练的短发,乍一眼看过去,有点儿像tvb女星宣萱。跟他印象中,长发飘飘的模样,相去甚远。
    陈曦微笑着跟卢文婷打了招呼:“没想到你也来了,之前我还想过去接你呢。”想了想,他又加了一句,“新发型,很漂亮,很像宣萱。”
    卢文婷倒是诧异地挑了挑细长的柳叶眉,哑然失笑:“我倒不知道,你还晓得宣萱。”
    陈曦笑而不语,没有接这个话茬。他为了跟自家的小女友时刻能聊到一块儿去,可是连热门的tvb剧都看了。
    卢文婷的父亲也是翻译出身,当初跟陈父是同事。后来陈父下海经商了,成了知名商人;卢父则直接往政坛发展,现在已经升到了厅局级别。
    老领导难得来一趟本市,这两位当年也算是心腹手下,当然得夹道欢迎。卢文婷原本准备在家休整的,中午也不得不过来陪坐。
    长辈在桌,两人只是简单地寒暄几句,各自落座用餐。
    菜都是本地特色,应季的野菜也上了两道;都做的精致无比,端出来个个能拍艺术照。
    荠菜焯了水,碧油油的色泽,切得碎碎,加了香干丁,堆成小山的样子,上面淋了麻油香醋。服务员候在边上,等到他们要吃的时候再拿乌木筷子推倒拌开。
    过完年回来后,多多给他做过这道菜。荠菜是她亲手挖的,锯齿状的长叶子,茵绿翠嫩,一颗颗蓬发着,姿态舒展,装了整整一大袋子。结果开水一焯,立刻缩成一团,不过刚好一盘子。
    她信心满满地想堆成宝塔状,可惜总是差了点儿火候,那宝塔歪歪斜斜的,被他戏谑是比萨斜塔,遭了好一顿恼。最后还是他自己上手堆出样子来,她才肯满意地上桌吃饭。
    枸杞芽儿她也爱吃,那清香味儿里夹杂的苦涩,她也不嫌弃。因为她坚信枸杞芽儿明目。晒干的枸杞子她常用来泡水喝或者当做葡萄干一般直接嚼着吃。
    她偏爱酸甜,可也耐得住甜中带着的苦。
    陈曦始终微笑着倾听父亲的老领导,他要喊一声“爷爷”的人追忆往昔,挥斥方遒;不时跟着点点头。
    卢文婷也吃相斯文有礼,偶尔被点到名,不过莞尔一笑,并不怎么言语。
    她抬头寻找陈曦,想跟对方偷偷交换一个无奈的眼神,却发现对方竟然真的在认真倾听桌上的谈话。她有点儿失望,觉得陈曦变了,少了几分以往的意气风发。
    一顿饭吃了足有一个小时,中途不时有服务员安静地上来端菜换菜,确保菜蔬始终新鲜温热。
    老领导用罢餐,饮茶漱口;谈兴丝毫未减。他想拉着两个晚辈继续聊天,卢文婷已经感觉快捱不下去了。她偷偷朝陈曦使了个眼色。
    陈曦微笑着开口:“爷爷,我得问您借一下文婷了。”
    他把社团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一堆人还等着学姐过去指导呢。
    老领导听到了陶铸父亲的名字,惋惜地点点头:“可惜这回小陶出去开会了,否则我也要喊来一起说说话的。”
    他挥挥手,放了两个小辈走。几位大人赶紧围上去,陪他接着说话。
    老领导看着年轻人离开的背影,感慨道:“我老啦!那时候,他俩还都是两个襁褓里的娃娃。现在一眨眼的工夫,孩子都这么大了。那时候你俩还说要结娃娃亲来着。”
    陈父笑着摇摇头,指指卢父道:“没结成。那时候,郝家不也正好快生了嘛。他家之前做检查说是儿子。老卢觉得千金难得,一定要好好挑一挑。我跟老郝谁也不肯想让,于是酒桌上见分晓。结果那家伙使诈,硬是赢了我。最后,前后脚的,孩子生下来了。老郝家的也是千金。最后他跟老郝只能互相认干亲了。”
    卢父也笑着感慨:“这谁知道呢。还说那检查医生从来就没看走眼过。”
    一直到了停车场,上了车,卢文婷才微微吁了口气,感慨道:“在国外待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自己将来是不会再回来了。感觉,真的好像已经适应不了了。”
    陈曦打火,发动汽车。闻言,他微微一笑:“你觉得高兴就好。”
    卢文婷看了眼车顶,疲惫地阖上了眼皮。她没睁开眼,就这么问陈曦:“那么你呢?陈曦,你规划的未来在哪里?”
    陈曦平静地看着前方,淡淡道:“走一步看一步,路在脚下,未来在眼前。你睡会儿吧,储物柜里有毯子。”
    卢文婷没跟他客气。从这边出发,到外国语学校,开车得一个多小时,她又的确疲惫极了。她昨天在的地方没有飞机场,火车也只能买到硬座,还偏生晚点了。一夜火车坐下来,整个人都散架了。
    她开了储物柜,里面有条叠的整整齐齐的小毯子。比起一般男孩子,陈曦生活习惯实在是良好的无可挑剔。
    等到拿出毯子摊开来,她忍俊不禁,居然上面印满了流氓兔的图案。陈曦倒是比以前活泼了不少。按照他以前的风格,毯子肯定是纯色的蓝黑灰,最多也就格子图案。
    她微微一笑,将靠椅往后倒,盖上毯子,开始小憩。
    这一路,她睡的香甜,直到车子停下,她才醒过来。
    卢文婷睁眼看车外,略有些惊讶。这边好像是居民小区啊!
    陈曦见她醒了,冲她微一点头:“你稍等一下,我上去接个人。”
    说着,他拿出手机打电话,声音一下子变的极其温柔:“多多,起床了。”
    卢文婷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用“变得温柔”来形容陈曦此刻的声音。其实他的声音一直温和低沉,在经历了变声期后,愈发显得醇厚。
    这种感觉,仿佛是煮好的红茶中,加了糖,透出了甜意。
    她下意识地看了眼身上还没有来得及收起来的毯子,那流氓兔正眯着眼睛,百无聊赖地注视着她。
    许多美美睡了个午觉,直到陈曦过来接她才起床。她看镜子里的自己,小脸红扑扑,嘴唇粉润润,眼睛水汪汪,简直了,比最好的化妆效果还出众。睡眠果然是最好的美容利器。
    陈曦也觉得过来给他开门的小女友实在是可口诱人,忍不住抱着人亲了上去。他昨晚又被他爹耳提面命了一番关于交往中的尺度把握问题。既然亲亲抱抱在合理范围之类,那么就千万不能随便放弃自己的权益啊!
    他没敢深吻,怕耽搁了正事。亲吻了一会儿松开人,他又帮许多整理好头发跟衣领,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满意,他就这么信心满满地带着人下楼去了。
    卢文婷看着陈曦领着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少女,说说笑笑地朝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