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明-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如意一笑,淡淡道:“天都快要大亮了,今日这酒宴,也差不多是时候了!众位兄弟,咱们这便散了吧!满清大军逼近,咱们务必要做好各自麾下的防卫工作,随时等候朝廷的调令!”

刘如意发了话,众将心中也有了数,赶忙纷纷起身告辞。

京营众人,也没有想到,今日这顿酒宴,竟然还会碰到了这么一出精彩的大戏,寒暄过后,也纷纷起身告辞。

不多时,大帐内便只剩下杨国柱与王朴几人。

王朴有些担忧的道:“刘兄弟,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你这样杀了他的人,他那边怕是,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吧?”

刘如意看了王朴一眼,却淡淡一笑,“皇上只不过是想试探我的态度,我若不杀这信使,皇上必定也会亲自动手!无论如何,他都要死!这也是他的命!尔等不必担忧!王大哥,通州是京师前沿,此次满清席卷而来,冲的,就是咱们!我估计,此次战场,到不了京师,很可能,就会在咱们脚下这片土地!今日回去,你要令麾下儿郎加紧修建防御工事,还有,粮草方面,尽量多贮存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王朴忙点了点头,“刘兄弟放心,我大同军,必定牢牢守住彩石军左翼,拱卫彩石军安全。”

杨国柱倒是一时无法接受刘如意的态度,久久无言。

刘如意却也不多解释什么,拍了拍杨国柱的肩膀,转身离去。

虽是一夜宿醉,但刘如意头脑却是极为清醒。

回到彩石军大营,刘如意立即令火郎,加紧修筑防御攻势,深挖壕沟,高堆土墙,同时,从洛阳城福王府缴获的大批粮草,也由彩石商会等三大商会的骡马车,马不停蹄,加紧运往京师前线。

崇祯皇帝虽然有些小性子,大明各军也有些矛盾重重,但这场仗,却不能不打!

非但要打,还一定要赢!

只要能赢下这最后的决战,必将会是新的一番天地!

对此,刘如意不敢有丝毫懈怠。

好在,此时,刘如意已经不是一个人。

除却本部彩石军,王朴部大同军,虎大威部山西军,贺人龙部秦军,高杰部秦军,包括山海关总兵马科本部,都是依附在刘如意麾下,唯刘如意马首是赡,也让刘如意,对这一仗,有了更大的信心!

~~~~~

此时,刘如意早已经进入了深沉的梦想,但在皇宫之中,崇祯皇帝刚刚收到信使被刘如意活剐的消息,脸色一片铁青。

“刘如意,刘如意,你果真是好狠的手段那!倒是朕看轻了你啊!”崇祯皇帝咬牙切齿,脸上阴沉的仿似要滴出水来。

一旁,王承恩也不敢多话,恭敬的垂首侍立在一旁。

“大伴,你说,此次,刘如意到底是来进京勤王,还是给朕来摆架子?他可曾还将朕放在眼里?若是灭了满清,那下一个,怕就是朕了吧?”崇祯皇帝的语调阴冷的仿似地狱深处的恶鬼。

“皇上,这,这不能够吧!”王承恩用力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小心道:“满清大军压境,齐国公既然前来勤王,想必,想必不应该……”

“哼~!人心隔肚皮!他刘如意现在可是威风,大明九边诸将,唯他马首是瞻!吴三桂,左良玉之流,却根本不听朕招呼!大伴,你说,朕还是大明的皇帝么?为什么,为什么会到今天这局势?”崇祯皇帝歇斯底里的放声大吼。

王承恩根本不敢抬起头,心中却也苦涩无比,“皇上,事情,事情也许还没有这么糟啊!对待齐国公,咱们,咱们必须要耐心一些啊!”

“耐心?你让朕怎么耐心?”崇祯皇帝说着,眼泪却流了下来,“朕自亲政以来,从来没有在子时以前睡过觉!每一时,每一刻,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可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眼下这样子!”

“……”

~~~~~~

与崇祯皇帝的埋怨不同,此时,身在平谷的皇太极,却是起了个大早。

早晨的空气极为清新,皇太极不由也有些神清气爽。

他侍立在巨大的大明地图之前,小心翼翼的标注着,此次进京勤王、九边诸部的军镇方位。

彩石军,大同军,宣府军,山西军,秦军,山海军,京营,火器营,只要能到手的情报,皇太极一个也没有放过。

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小红点,皇太极忽然露出了一丝笑意。

刘如意,想当年,你利用我大清诸部之间微小的间隙,将我大清精锐逐个击破,但现在,你明军之中,这般巨大的间隙……

呵呵!

这时,门外有亲信哥什哈禀报,“皇上,郑亲王求见!”

“宣!”皇太极放下手中的朱砂,对帐外道。

“喳!”片刻,济尔哈朗快步走了进来。

“皇上,京里传来最新的消息!崇祯皇帝昨夜邀刘如意进宫,可刘如意,居然将崇祯皇帝的信使杀了!”济尔哈朗小心翼翼汇报道。

“哦?竟有此事?”皇太极眉头微皱。

松锦变故之后,皇太极感觉谁也不能信任,便是嫡子豪格,也被他排除在外,更是将最重要的情报工作,交到了自幼的玩伴~济尔哈朗手中。

济尔哈朗老成持重,老谋深算,对皇太极忠心耿耿,手段也是高人一等,将满清的情报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也让皇太极,有了更多思虑和选择的空间。

“此事千真万确!听宫里的消息,崇祯皇帝被气的吐了血!不过,刘如意那边,却没有什么动静,咱们的探子,打不进彩石军营地!但咱们的外围的探子,却是发现,彩石军和大同军、秦军几部,正在抓紧修建防御工事!似乎,他们并没有想要去京师!而是,将阵地压在了通州!”济尔哈朗小心解释道。

皇太极不由一笑,眉头也舒展开来,“有意思!有意思啊!刘如意,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哈哈哈!”

他看了济尔哈朗一眼,“郑亲王,继续密切监视明军动静,不可有丝毫懈怠!哼~!刘如意,我要怎么吃进去,还要你怎么给我吐出来!”

**

第586章 艺高人胆大!

接下来几日,颇有些风平浪静。

满清没有太大的动作,明军自然也不会轻易去寻满清的晦气,只是牢守各自阵地,加紧修建防御工事。

事实上,皇太极的眼睛确实很毒。

此次清兵入口,虽然大明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但由于满清占尽了骑兵的优势,明军就算有准备,但却也并没有主动出击、与清军一绝死战的资本。

哪怕是刘如意的彩石军,若一旦tuō离了自己的阵地,想与清军决战,怕是也很难取得胜迹。

对此,刘如意自然也想得开,既然皇太极不急,那在大明本土作战,粮饷物资充沛,刘如意心中更不急。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空间内,游牧民族对战农耕民族,一直占有着很强的先天性优势,而这种优势,要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中后叶,火器时代完全降临,才会有所改变。

这是历史的浪潮。

哪怕刘如意身为穿越者,却是也很难改变。

不过,大势上双方基本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在小规模的区域内,双方的哨探交锋,却是不可避免。

这七八日功夫下来,彩石军已经有近百名斥候阵亡,而大明其他各军,伤亡同样也不在小数,满清方面,也并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

~~~~~

通州彩石军营地。

刘如意站在巨大的地图之前,仔细查探着清军的布置、防卫,心中试图猜想着皇太极即将要到来的攻击路线。

后世,就有科学研究表明,想要击败对手,最好的方式,就是要代入对手的思维,站在对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此时,刘如意便将自己当做皇太极,率领满清十余万铁骑,该如何攻破明军看似稳固的阵地式防守。

这其中,清军面临的最大障碍,那便是粮草、物资的补给。

他们毕竟是客军作战,虽然已经连下大明北地十几座城池,但北地本就贫瘠,在这种年景下,更没有什么收成,至于积累,早已经在满清这几次入口间,被消耗的一干二净。

在这种形势下,刘如意实在有些想不出,皇太极按说应该处在极度被动的局面,却为何依然能稳坐钓鱼台,并不打算快速攻击。

此时正值春季,田地里的庄稼刚刚长出嫩苗,他就算想抢收,那至少也得等到夏末之后,这期间几个月的空白,皇太极和清军绝对无法忍耐这么久。

那他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刘如意眉头紧皱,心中却并没有什么头绪。

不多时,王朴前来拜访,面对这种情形,他的心里,也是极度焦躁和不安。

“刘兄弟,满清那边怎么会突然这么安静,我总感觉,这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啊!”王朴脸上挂满了疑惑的愁容。

他是同满清有过切身交战体会的,自然知道清军的可怕。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皇太极既然能这么沉得住气,想必他已经有了可靠的后手!这个人,是一头狼啊!”刘如意深深吐出了一口浊气,心中却是也不得不佩服皇太极的从容和淡定。

换个角度思虑,若是刘如意和皇太极调换过位置,怕是在这种情形下,也难以保持住如此镇定吧?

王朴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刘兄弟,这一次,皇太极怕是也押上了身家性命,不是敌死,就是我亡!此战若定,满清可无忧矣!反之,若我大明胜,满清之祸,怕是也可以有个了结了!”

刘如意点了点头,“其他各军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难处?越是在这个时刻,我们越是要保持住人心的稳定!”

“暂时倒没有太多大碍!就连马科那厮,也在加紧修筑阵地工事。刘兄弟,只要咱们自己不乱,皇太极就算攻来,也不会占到什么便宜!”王朴颇有些自信的道。

经过平谷、松锦的洗礼,跟随刘如意的这些将领,在防守上都有了一定的心得。

此时明军人多势众,粮草、物资、兵甲皆是充沛,心中自然有底气。

刘如意点点头,“别人我们不管,也不用去管。但是我等诸军的营地,务必要将阵地工事做到尽善尽美,不可露出一丝破绽。我总有一种感觉,皇太极不动则已,一动,必然要有人丧命!”

王朴闻言脸色也是一寒,“刘兄弟,你,你的意思是……”

刘如意深深吸了一口冷气,“我有种感觉,皇太极此次动手,怕是不会率先朝着咱们九边众军来,而是……”

刘如意没有说完,但王朴却是明白了刘如意的意思,脸上的表情瞬间有些惊恐万分,“刘兄弟,你,你是说,京,京营?”

刘如意看了王朴一眼,微微点了点头,“九边众军战力强劲,皇太极就算倾尽全力来攻,却未必就能占到多大便宜!但京营却不同,他们那些少爷、老爷兵,战力你我心中都有数。若我是皇太极,也会选择拿他们开刀!只要能在京师防线打开一个口子,我等必然要去救援,到时候,围城打援,逐个击破,此战,可定也!”

“这,这……”王朴哆嗦的说不出话来,他也想明白了这事情的严重性。

若此事真的如同刘如意所料,那大明此役,着实是危矣啊!

“刘兄弟,那,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王朴有些焦急的问道。

刘如意忽然冷笑,“怎么办?凉拌!”

他转过身,凝视着巨大的地图,“通州是九边众军驻防,应该无大碍!但顺义,怀柔一线,谁也说不好!不过,王大哥也不必过于担心。京师城高墙厚,二十万大军驻守,清军就算有火炮,也绝不可能轻易攻下!更何况,咱们就在这边,皇太极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孤注一掷!这一仗,他同样输不起!”

“那,那刘兄弟的意思是……”

刘如意指了指京师外围的两个圆点,有些轻蔑的一笑。

王朴瞬间犹如五雷轰顶,“京师南北大营?”

刘如意点点头,“没错,若我所料不错,皇太极此次必定要拿他们开刀!”

“那,那咱们该怎么办?”王朴有些慌了。

若皇太极真的敢跑到京师城底下,对京营两大军营动手,这,这未免也太过猖狂了吧?

刘如意淡淡吐出一口浊气,“这个世界,清静的太久了!京里的贵族老爷们,早已经忘了,是谁,用脊梁撑起了这个天下!让他们受点惊吓,对咱们,未必就没有好处!”

“这……”王朴如坠冰窟,却是瞬间明白了刘如意的意思……

平谷,皇太极王帐。

多尔衮、多铎兄弟,正恭敬的跪倒在地上,聆听皇太极的指示。

两兄弟虽然桀骜不驯,手握重兵,但这一切的前提,那都是皇太极给的。

皇太极只要不死,多尔衮纵使有枭雄之志,却也绝难以轻易施展。

他心中深深明白,他的这八哥,说是魔鬼也丝毫不为过。

此时,皇太极看似有些疲倦,不过,精神头却不错。

看着眼前的这两个兄弟,皇太极心中没有丝毫怨恨,反倒是充满了无尽的慈爱。

俗话说,长兄如父。

努尔哈赤去得早,此时,大清已经是眼下这般危局,而他自己,也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所以,皇太极不再像以前那般刻薄,眼前这两个年轻、却英勇善战的兄弟,也成为了他最大的筹码。

“十四弟,十五弟,看着你们都长大了,朕心里很欣慰!若父皇在天有灵,他也能看到你们的英姿,想必,也该没有遗憾了吧!”皇太极说着,亲热的走到两人面前,各自握住了两人的手。

多尔衮和多铎都有些惊异,各自相识一眼,却发现,皇太极的眼神中,并没有丝毫作伪。

“皇上……”

皇太极摆了摆手,“别叫我皇上,叫八哥!”

两人大惊,但看到皇太极坚定的模样,只得道:“八哥!”

皇太极这才一笑,“很好!很好!十四弟,十五弟,此时我大清的畏惧,我不说,想必你们心中也明了啊!到了这个程度,刘如意已经做大,明人九边诸军逐渐强盛,咱们必须要早作决断了!若在拖下去,我大清,怕是真的是有心无力了!”

多尔衮和多铎不由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

两人都是人中之龙,自然对大势了若指掌。

皇太极又笑道,“兵者,知势也!到了这个程度,咱们能想到的,刘如意也能想到!刘如意能想到的,同样,咱们也能想得到!所以,若想在此战中取胜,咱们必须要走奇兵!”

多尔衮心中已经有些顿悟,忙道:“八哥,您的意思是?”

皇太极一笑,“大明内部的局势,你们也清楚。崇祯皇帝和刘如意之间,早已经有了巨大裂痕。所以,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花点心思!”

皇太极说着,大手指向了京师边上那两个熟悉的圆点。

多尔衮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八哥,这,这是不是有些冒险了?若咱们如此突进,一旦被明军援军回援包围,那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啊!”

皇太极却笑着摇了摇头,“刘如意是肯定不会回援的!这一点,我有十万分把握!他要借着我的手,敲山震虎!所以,这一次,不会有太大危险!只要彩石军不回援,明军其他援军,不会是你们的对手!但你们昨晚这一票,必须……”

皇太极压低了声音,对这两人耳边,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多尔衮听完不由睁大了眼睛,感慨道:“八哥,你,你这真是艺高人胆大啊!小弟真是自愧不如啊!”

*

第587章 大战初始!

京师城外,有两座明军大营。

一是位于西北侧的石景山大营,再就是位于南端的南大营。

石景山大营规模很大,平日里,这里是近十万京营军士驻地,不过,此时由于满清大军压境,原本在此驻守的明军已经全部驻扎在城内,拱卫京师安全。

南大营规模并不太大,但在此时,这里却驻扎了两万余京营军士,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是南方物资进入京师的生命线。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京师,早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过异族围城,对这方面,倒是有着不少的经验。

此时,通州及北侧沿线,是属于刘如意等人的九边军士驻防,而京师城内外,则是由京营驻防。

~~~~~~

夜色渐渐深了,京师南大营内,却是依然灯火通明。

走水路和陆路而来的各种粮饷物资,将在这里汇聚,整理、分类,待到天亮,再运往京师。

此时,南大营内除却驻守的两万余军士,还有三四万民夫苦力,这些人昼夜不息,辛苦劳作,维持着京师城内百万人的生计。

虽然已经是深夜,但在南大营宽阔的场地内,一片片物资堆积如山,民夫们来来回回,不断的将这些粮草物资,装卸在一旁千余辆巨大的骡马车上,等待天色放亮,将这一批物资送往京师城内。

民夫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周边看守的这些军官,却都有些百无聊赖。

外族入侵,这对京师的明军而言,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蒙古人,女真人,现在的满洲人,就如同割韭菜一般,来了一茬又一茬。

最开始,他们害怕恐慌,但几次之后,他们却根本无法攻破京师宽阔且深厚的城墙,一次一次,总是无功而返。

渐渐的,这些军官们也就适应了。

从最开始的严阵以待,到现在的凑凑活活,反正,明天的太阳,总是会照常升起,这些鞑子再厉害,那也绝对进不了京师城内。

加之,九边众军早已经到位,牢守东北侧防线,更让他们感觉安枕无忧。

此时,已经临近拂晓,天色即将放亮,新一天的黎明,即将到来了。

大营中,一个游击将军,忍不住将披在自己身上的铠甲、铁盔摘了下来,仍在了地上,一边啐道:“他娘的,真是累死了!这些鸟鞑子,真是不知死活,害的爷也在这里做苦力!黄老六,你这孙子别走,昨晚上欠爷的那顿花酒,今天说什么也得给爷补上!”

他说着,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同样一个游击官袍的年轻人,正在偷偷摸摸的想要朝城内方向溜走,赶忙大步冲上前去,一把扯住了他的衣襟。

这叫黄老六的游击不由大骂,“姓李的,你他娘的烦不烦啊?爷欠了你的,还能亏了你怎的?快放开,今天爷心情不好,明日,再将你那顿花酒补上!”

“嘿!孙子啊!你他娘的想不认账么?我告诉你,没门儿!想走可以,留下五十两银子再走!”这姓李的游击却是不打算就这般放过黄老六。

京营之中,本就是勋贵子弟扎堆。

这李姓游击与黄老六,都是京里大族出身,虽然年纪轻轻,却早已经在军中升任要职,都算得上是实权人物,尤其是南大营这种物资集散地,更是油水丰厚。

“狗日的,李二麻子,不就是几场牌局么?老子是什么人物?还能欠了你这点银子!给老子滚开!老子现在手头紧,等明日,一定将银子砸在你脸上!”眼见这姓李的游击逼迫甚紧,这黄老六不由勃然大怒。

但这姓李的游击却不依不挠,“狗杂碎,欠了银子你还有理了?老子不听你这一套,赶紧给银子,否则,今日个你别想走!”

说着,便欲拉开架势,要演变成武斗的倾向。

旁边军士和民夫们也纷纷凑上前来,准备看一看两位爷之间的热闹。

虽然这几日,满清大军压境,这些军官们收敛了不少,但这么长时间风平浪静,这些军官们的纨绔性子,那又怎的能忍得住?

眼见身边人越聚越多,这李姓游击不由愈发趾高气昂,他就是要在这么多人面前,折辱这黄老六的面子,谁叫这厮不知死活,居然敢跟他抢粉头?

黄老六也来了气,他没想到,这姓李的居然胆敢‘赶尽杀绝’,虽然这厮有些无力,但自己却未必就会怕了他,忙tuō掉了铠甲、头盔,撸起了袖子,大骂道:“姓李的,来就来,爷会怕了你!谁要是服软,谁就是孙子!”

“哼~!求之不得!”这李姓游击冷哼一声,便欲动手。

人群中不由升腾起一阵欢呼。

“打啊!打啊!加油!”

看着‘拉~拉队’气势都起来了,这李姓游击哪里肯落了面子,猛的挥起一拳,直奔黄老六面门。

黄老六自然也不肯轻易吃亏,同样挥起拳头迎了上去。

片刻间,两人便混战成一团,引得周围人群一阵阵欢呼。

但就在这时,远处的大地开始震动,东南方向,忽然升起了一片黑压压的黑线,犹如凛冽的暴风,直奔南大营冲来!

在场众人不由都有些错愕,这他娘的是什么鬼东西?难道要大雨不成?

不过,只片刻,众人便发现了异常!

“不好!是骑兵!那是满清鞑子啊!”

“敌袭!敌袭!”

“敌袭!敌袭!!!”

片刻间,撕心裂肺的呼喊,弥漫在整个营地上空。

这激斗正酣的李姓游击和黄老六也懵了,打架斗殴,那是他们的强项,可一听满清鞑子已经杀来,两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同时就是一个动作,撒开了丫子,拼命朝后狂奔而逃。

转眼之间,清军骑兵已经杀进了大营内。

到处是撕心裂肺的惨呼,明军守军疲于逃命,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便如同猎狗进了鸡鸭群,一阵鸡飞狗跳。

数不清的人影倒在了地上,血流满地……

~~~~~

不远处,多尔衮骑在高大的骏马之上,冷冷的注视着这场一面倒的屠杀,脸上却没有太多表情。

他们今夜绕过了明军的通州防线,一夜潜行几百里,这才杀入到京师腹心。

而除了与刘如意的彩石军作战,其他人,根本无法触及到多尔衮的兴奋点。

一旁,多铎脸上却是挂满了残忍的冷笑,“哼~~!一群土鸡瓦狗!阿哥,你说,咱们对这里动手,刘如意他们会来支援么?”

多尔衮脸上露出了思虑的神色,片刻,他忽然一笑,“刘如意这厮,虎狼之心,那应该不会这么傻!不过,别人,那可就说不定了!若是有人想要送上门来,那咱们自然是照单全收!”

“哈哈哈!阿哥明见!”多铎哈哈大笑,仿似已经看到了美好的预期。

~~~~

战争来得快,去得也快。

盖因,南大营营地,明军实在是没有什么战力,简直连民团都不如,半个时辰不到,已经死伤一片,加上阵亡的民夫,怕是有几万人死伤,几乎全军覆没。

毕竟,在这个时辰,正是人身体最疲惫、最脆弱之时,最关键的,京师大门牢牢闭合,他们就是想逃,却根本也是无路可逃,不能反抗,只能是沦为猪羊,任由清军宰杀。

这时,天色已经放亮,不远处京师城头上,守军自然将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慌忙不迭,迅速向城内的阁老大臣们通报。

而刚才还生龙活虎的李姓游击和黄老六,也并未能跑远,早已经沦为了几万具死尸中的两具。

看着意料之中的胜利,多尔衮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色,冷冷对亲兵摆了摆手,“放火,烧了干净!”

说罢,头也不回,便朝着南方奔去。

片刻间,熊熊的烈火升腾而起,将整个天空都映衬的一片火红,而地上这些数不尽的尸体,则成为了最好的燃料。

~~~~~

不多时,身在通州的刘如意,便接到了京师南大营遇袭的消息,同时,京里有命令传来,要求九边众军,务必将这群深入明军腹地的清军围杀。

刘如意不由疲惫的摇了摇头。

想不到,自己的预言竟然成真了。

皇太极,真的是够果断啊!

不过,现在再出援兵?

刘如意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脸颊,这他娘的明明白白就是一个圈套,南大营已经损失惨重,若再不知死活前去追赶,怕是正中了皇太极的谋算。

当即,刘如意便令亲兵传令各军,“牢守营地!切不得轻易出战!”

静下心来,刘如意也在仔细思量。

皇太极怕是早已经看到了他的长处,也明显找出了明军的短处。

没错,若是阵地战,满清绝对讨不了任何便宜,但若是论机动性,明军绝对无法与尽是骑兵的满清铁骑相比。

这一来一回之间,形成的逆差,便是他皇太极的优势所在。

只要抓住了这个优势,纵使是刘如意,也很难从正面将他们击溃!

很快,亲兵便返回来禀报,“大将军的指示已经传达各军!不过,不过……”

亲兵看了刘如意一眼,欲言又止。

“说!”

“是!”亲兵对着刘如意磕了头,忙道:“大将军,其余将军,都严守您的军令,不过,宣府镇总兵杨将军,听到南大营遇袭,甚是愤怒,眼下,已经带兵向南方追击清军了!”

**

第588章 找寻机会!

有句俗话说的好,‘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

这句话虽然残忍,但在很多时候,却是至真的真理。

果然,还没到中午,前方斥候便传回消息。

杨国柱部宣府军,追击清军至通州南六十里外的牛家桥,遭遇清军埋伏,损失惨重,杨国柱只带着不足三千亲卫骑兵营,逃回通州明军驻地。

其部本来有万余人,却因这一次冒进,将杨国柱这几年的家底赔了个干净。

刘如意得知这个消息,心中也颇为不是滋味。

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这本身就是甚为不理智的行为。

战争,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更不是游戏,一举一动,将领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麾下将士们的身家性命!

杨国柱忠君,这似乎是没有错。

他接到了朝廷的命令,第一时间,便点齐大军,追击杀入明军腹心的清军。

但问题是,朝廷的决策真的是对的么?

满朝文武大臣,个个看似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又有几人,能是真的知兵事之人?

就比如当今首辅杨嗣昌,出身世家豪族,自幼便有才名,仕途也是顺风顺水,可到了这个时节,以他一己之力,撑起大明整个南方的剿匪事业。可他尽心竭力,呕心沥血,却依然没有能力,改变整个湖广、四川的局势。

不是他不尽力,而是他真的没有这个鼎定天下的能力!

虽然刘如意最终替杨嗣昌完成了他的心愿,可这位老人,呕心沥血之下,此时已经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在湖广之时,刘如意本来想亲临四川,看望一下这位大明最后的‘良臣’,可惜,各种事物繁杂,又赶上此次清兵入口,刘如意着实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在心底里期盼,杨嗣昌能熬过这个坎儿。

不多时,帐外一阵喧嚣,有亲兵进来禀报:“大将军,宣府镇的杨国柱强军来了!”

刘如意眉头微皱,瞬间却又舒展开来,“有请!”

“是!”

片刻,杨国柱便在亲兵的指引下,来到了刘如意的帐内。

一日不见,但杨国柱却仿似瞬间苍老了十岁,原本还是黑白相间的头发,此时已经是花白一片,脸上的层层褶皱,仿似西北大漠里的荒原,他看着刘如意,未语眼泪却先掉了出来。

“杨帅节哀啊!此次之事……哎!”刘如意也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个大明最后的‘忠将’,只是默默的陪着他坐在一旁。

杨国柱抽泣了好一阵,却依然难以缓过神来。

今日这一天,怕是比他这一辈子,流的眼泪都要多。

良久,杨国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哎~~!刘兄弟,悔不听你当初之言啊!我,我真的做错了么?可怜啊!可怜我那万余宣府镇子弟啊!我该如何同他们家眷、亲族交代啊!”

事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