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族-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人是两人共坐一桌,而权贵高官则是每人一张小桌子,非常独立。

无晋来到帐篷时已经是属于晚到之人,他也不知道自己的位子在哪里?十顶大帐篷像十座小山一般矗立在他面前。

“公子,我来为你引路。”

上来一个美貌的侍女,向无晋行一礼,她们是专职引路人,有数百人之多,无晋把请柬递给她,这是他的请柬,请柬上有他的座位号。

无晋的请柬是齐瑁在珠宝店给他,当时他还没有成为凉国公,齐瑁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商人,所以他的位置是和商人们坐在一起。

齐家并没有想到无晋会用这张请柬,他们都以为无晋会用兰陵郡王的请柬,兰陵郡王已经派人来打过招呼,孙子无晋将代表他出席宴会。

无晋不愿意用兰陵郡王的请柬,是因为他不想和一帮糟老头坐在一起吃饭,尤其他身旁很可能就是皇甫逸表,那会倒他的胃口,他宁愿和商人们坐在一起,至少精神上轻松一点。

无晋跟着侍女走了很远一段路,来到最东面的一座帐篷内,这里面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名商家,专程进京给齐瑞福的家主祝寿。

帐篷内估计有五百余人济济一堂,热闹异常,每个人都大着嗓门说话,笑声、说话声几乎把音乐也掩盖了。

这倒不是商人们缺乏礼仪,而是这种交流商机的机会谁都不会轻易放过,很多人进京参加寿宴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在寿宴上认识更多的人,寻找赚钱的机会。

所以基本上人人都在谈论赚钱之道,这也是商人的本色。

“公子,你的位子在这里。”

侍女把无晋领到一个空位子前,这里靠帐篷大门不远,属于比较靠边的位子,这和他当时的地位相符。

无晋随遇而安,坐了下来,忽然,他听见背后有人叫他,“无晋,是你吗?”

无晋一回头,顿时愣住了。

二百一十五

无晋回过头,他登时愣住了,坐在他身后之人竟然是他维扬县的老朋友,黄家家主黄四郎,旁边没有子侄,好像就是他一个人前来。

“是……黄家主。”

无晋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这个场合遇到黄四郎,他总觉得很怪异,不过看见黄四郎兴奋的脸庞,无晋还是有一点他乡遇故人的喜悦。

“黄家主,请上来坐!”

无晋热情地邀请黄四郎坐到他旁边来,正好他旁边的位子空着。

黄四郎端着酒杯和酒壶坐了上来,或许是喝了一点小酒的缘故,他显得很兴奋,已经完全忘记了他和无晋曾经发生的斗争。

人就是这么奇怪,有时乡情能抹掉彼此间的仇恨,无晋也被他的热情感染,渐渐地,他也忘记了和黄四郎过去的不愉快,和他谈论起维扬县的一些变化。

黄四郎是昨天刚刚抵达京城,他是十天前从维扬县出发,昼夜兼程来参加齐瑞福老爷子的寿宴。

对黄四郎这种维扬县的地方乡绅,能参加齐瑞福的寿宴,无疑是一件让他感到十分荣幸的事,他的兴奋便是源于此,他要把他的兴奋也传给无晋。

“无晋,你知道皇甫渠的事情吗?”黄四郎拍拍无晋的肩膀笑道。

无晋摇了摇头,他眼中也涌现出强烈的兴趣,“他现在怎么样了?”

皇甫渠是他在维扬县的最大敌人,上次张容说他境况不好,但究竟怎么不好,张容却没说,这件事一直吊着他的胃口。

“他已经被免职了,受贿之罪,也没有回京,现在掌管东海郡的百富钱庄,变成了商人,难得朝廷不包庇,不过他也占了大便宜,仅仅只是免职,没有被抓进大狱,哎有爵位就是好啊!”

黄四郎一边感慨,一边将一杯酒一饮而尽,他似乎想到什么,放下酒杯又问无晋,“无晋,你怎么在京城?在京城做什么?混得还不错吧!”

无晋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他笑了笑道:“在维扬县得到一些上好的宝石,听说京城价格不错,来京城碰碰运气。”

“宝石不错,最近涨得厉害,无晋,你很有眼光,怎么样,赚了多少?”黄四郎笑眯眯问道。

“呵呵一万两银子卖一万三,赚了三千两,一点小钱。”

“才赚三千两,有点亏了。”

旁边另一个富商也笑插进嘴来,对无晋道:“肯定是你卖早了,如果你在中秋节前一天卖,可以赚五千两,还是年轻了一点。”

这个富商对无晋颇有兴趣,问黄四郎道:“四郎,这位小伙子是谁?”

看样子黄四郎和他很熟,便笑道:“这是我们维扬县的老乡,东海皇甫氏的子弟,叫皇甫无晋,一家当铺的东主。”

黄四郎笑着又给无晋介绍这个商人,“这就是江宁府赫赫有名的盐米大商人李进,外号‘通天李’,在江宁府,你有什么难处尽管找他,他人多路子广,都能替你解决。”

这位通天李笑呵呵拱手道:“一个小商人罢了,怎敢让四郎如此夸奖,不知无晋老弟是维扬县哪家的当铺东主?白泰元还是王锦记?”

白泰元和王锦记是维扬县最有名的两家当铺,既然无晋能来参加齐瑞福的寿宴,那至少开的也应是维扬县很有名的当铺,通天李的想法并没有错。

无晋笑了笑,“都不是,一家小当铺,万把两银子的资本。”

这时旁边传来了几声冷笑,“开家小当铺也能来参加齐瑞福的寿宴,真不知齐家是怎么发的请柬?”

无晋回头,只见旁边几名商人正轻蔑地望着他,一脸不屑的模样,眼中的轻视已经无法掩饰。

无晋笑了笑,不和这些孤陋寡闻的商人计较,他简直无法理解这些商人竟如此无知,他身着梅花卫的红底白梅锦袍,腰束金带,这么明显的装束,这些商人居然一个都没有能认出来。

如果说因为楚州没有梅花卫,黄四郎和这个卖盐米的李进不懂,可以理解,那么这几个商人明明有人是京城口音,他们也居然说他是开小当铺的,当真是无知之极。

无晋也不多说什么,对黄四郎笑道:“黄家主,我们坐下说话。”

他话音刚落,只感觉旁边有一阵轻微的骚动,他一回头,只见齐瑁匆匆走了进来,后面跟着老四齐环,周围的商人们都在向他拱手致敬。

齐瑁虽然一一回头,但他表情却显得很焦急,他目光四处寻找,一眼便看见无晋,眼中顿时一亮,快步走上前。

他还想和无晋再谈一谈太子之事,不料怎么也找不到他,他在一号帐内的位置空着,没有来过的迹象,他以为无晋已经离去,但女儿齐凤舞却提醒他,会不会无晋用了另一张请柬。

李瑁立刻和兄弟齐环赶来最后一帐,果然看见了无晋,他连忙上前向深施一礼,微微一笑道:“堂堂的凉国公怎么在这里?”

他这句话一出口,顿时在四周引起一片轰动,众人都不可思议地向无晋望去,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凉国公,刚才几个轻视他的商人更是瞪大眼睛,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黄四郎惊得站了起来,‘凉国公’是谁?无晋吗?怎么可能?可他见齐瑁分明是向无晋施礼,后面的齐环也上前施礼,他眼前一阵金星乱冒,无晋竟然是凉国公,这是怎么回事?

无晋苦笑一声,他知道齐瑁是在故意暴自己的光,这样一来,他就算找道理由,也无法在这里坐下去了。

他只得摇摇头起身,回头又向黄四郎拱拱手,“黄家主,以后有机会再聊。”

他快步向帐外走去,这时,整个大帐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忽然有人惊呼一声,“梅花卫都尉!”

终于有人认出了无晋身上的梅花卫军服,顿时一片窃窃私语声,听说这个年轻人不仅是凉国公,而且是梅花卫都尉,商人们的眼神变了,由惊讶变成恐惧,站在无晋身旁的商人纷纷向后退,就仿佛无晋会暴起杀人一样。

在大宁王朝,一个梅花卫,一个绣衣卫,都是让人闻之色变的秘密组织,它们的传闻太多,但都是与残暴、血腥和恐怖联系在一起。

盐米大商人李进听说无晋就是凉国公,眼中却涌起一种懊恼的神色,这时无晋已经出帐了,四周的商人们议论纷纷,都在说无晋的事情,李进却拉了一把黄四郎,在他无晋的位子上坐下,低声问黄四郎,“你刚才说,这个皇甫无晋是东海皇甫氏的子弟?”

李进的消息很广,他今天刚刚听说有一个年轻皇族被封为凉国公兼楚州水军副都督,只是他不知道姓名,没想到竟然晚上居然见到此人,他已经没有机会前去结交了,只能从黄四郎这里打听到更多的消息。

李进是江宁府专门做盐米生意的,生意做得非常大,他的运输工具都是用船,长江、运河和海运他都走,他长年和楚州水军打交道,当然知道楚州水军的底细,楚州水军大都督是楚王遥领,只是名义上的最高官员,而真正的掌权者是水军副都督,现任水军副都督杨颂即将期满卸任。

李进进京的一个主要目的之一,也就是要打听新任水军副都督是谁,他已经打听到了,是一个年轻的皇族,可没想到这个人刚才就在他面前,他失之交臂。

这让李进万分懊恼,好在他没有得罪对方,而且已经认识了,还有机会进一步结交,现在他要通过黄四郎来进一步打听无晋的情况。

黄四郎仿佛还在梦中一样,他还没有从极度震惊中反应过来,而且他就像喝了后劲十足的酒,心中越来越感到震惊,无晋竟然是凉国公,是皇族,而且还是梅花卫,打死他也不相信,可看样子是真的,他心中开始感到异常恐惧,黄家几次得罪过他,他会饶过黄家吗?

完了,他的赌馆完了,他的家族此时黄四郎又悔又恨,恨不得一头撞死,以至于李进对他说话他也充耳不闻。

李进放佛知道他的心思,连忙劝他,“四郎,这个无晋公子看起来对你不错,走的时候还和你告别,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啊!”

这句话,黄四郎听见了,对啊刚才无晋对自己很不错,很亲热,不像记仇的样子,难道会因祸得福?

黄四郎的心中又燃起一线希望,他连忙问李进,“李兄,你觉得他真的对我不错吗?”

李进点点头,“我看得出来,他对你确实有一种他乡遇故人的喜悦,假不了,四郎,这是你的机会。”

黄四郎心中稍安,他又想起无晋办博彩自己去砸场子,当铺开业,自己找人去挑衅,越想他越羞愧,不由狠狠拍自己脑门一巴掌,“我真的有眼无珠,瞎了狗眼。”

他已认定无晋是微服来东海郡游玩,办博彩之类,不过是他玩玩而已。

李进又问他,“他真是东海皇甫氏子弟吗?”

黄四郎也心中没底了,他摇摇头,“怎么可能,我估计他是挂在东海皇甫家的下面,掩人耳目,反正都姓皇甫。”

“那四郎有没有办法再见到他?”

这时,几名江宁府的大商人也围了上来,一齐问黄四郎,“这位仁兄,能不能帮我们引见一下凉国公?”

不仅是李进,所有的商人都关心江宁府官场的动向,都知道一点消息,李进不吭声了,端起酒杯一言不发,他已打定主意,这些天他都要和这个黄四郎在一起,他们认识了几十年,尽管李进一直有点瞧不起他,但这一刻,他对黄四郎的印象改变了。

二百一十六

无晋在齐瑁的陪同离开大帐,外面已经停了一辆轻便马车,无晋却没上马车,而是走路前往第一大帐,这时,齐凤舞刚刚赶到,她见无晋有些狼狈,不由莞儿笑道:“是想重温商人旧梦?还是不想和那些糟老头子坐在一起?”

无晋摇摇头,苦笑道:“你说对了,确实不想和那帮糟老头坐在起来,难受!”

“走吧我给你换一个位置,你肯定喜欢。”

齐凤舞陪着无晋慢慢向前走,后面的齐环拉了兄长一下,示意让齐凤舞去问,齐瑁醒悟,他去问无晋太子的情况,无晋怎么可能告诉他,让女儿去问,或许更好。

这时,一名家人飞奔而至,对齐瑁道:“长公子,太子驾到!”

齐瑁大吃一惊,他来不及给无晋打招呼,拉着齐环上了马车,马车疾速而去。

齐凤舞望着飞驰而去的马车,低声问:“公子,太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齐凤舞很聪明,她知道自己的心思肯定瞒不过无晋,与其转弯抹角问让他反感,不如坦诚一点,或许他还肯说。

她的策略很正确,无晋没有对她的坦诚反感,他想了想便缓缓道:“怎么说呢?其实不用我说,你们也应想得到,能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立足不败,不仅仅因为他是太子,更重要是,他有常人不及的手段,我不好随意评价他,我只告诉你一点,他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饷,如果齐家想投靠他,他必然会欢迎之至,但他会从齐家取多少钱,就难说了。”

齐凤舞也幽幽叹道:“我父亲也给我说过,如果太子能视齐家为自己人,对齐家的未来是大有益处,就害怕太子根本瞧不起齐家这个商人,只当齐家是个钱罐,钱用完了,便一脚踢开,我们真的很苦恼。”

“这很有可能,你要明白一点,太子的支持者主要都是士大夫阶层,他们为人清高,一向看不起商人,如果太子过于重用商人,会引起他们反感,但他们也知道此时太子缺钱,知道齐家对太子很重要,这个时候,他们不会说什么,会任由太子笼络齐家,可等将来太子地位已定,如果那时太子还重用齐家,势必会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你们应该想一想,到那个时候,太子是重旧情,还是要他的江山帝位?”

无晋独到利益分析,让齐凤舞豁然醒悟,这样说起来,就算太子想重用齐家,也会因为他的支持者反对,而不得不抛弃齐家,甚至会做出一个姿态,严惩齐家,确实是这样。

齐凤舞沉默了,她忽然感觉齐家在朝廷权力斗争上还是太幼稚,尽管父亲有点眼光,但还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那就是齐家的商人地位,会不会获得太子支持者的认可。

她开始意识到,齐家地位太低,力量太渺小,齐家根本就不该去争什么爵位,不该这么招摇,不该去参与朝廷的权力斗争,她心中开始感到一阵后怕。

“皇甫公子……”

“你可以叫我无晋,我的朋友和家人都这样称呼我。”无晋微笑着打断了她的话。

齐凤舞心中一阵感动,便点点头,又继续问:“无晋,那你能不能给齐家提一个建议,虽然你说不如投靠申国舅,但我总觉得申国舅也不可靠。”

“那当然,申国舅只是相对太子要好一点,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其实关键是齐家要利用自身的实力和优势,你说说看,齐家的优势在哪里?”

齐凤舞想了想道:“齐家的实力就在财力雄厚,可以说富甲天下,而优势我觉得就是齐家是大宁王朝的第一缴税大户。”

“说得不错,第一缴税大户就是齐家的优势,据我所知,东莱商行和百富商行每年赚取的利润并不比齐家少,但这两家缴税加起来也比齐家要少得多,甚至比不上齐家的一个零头,原因是他们的权力背景,朝廷和皇帝也拿他们无可奈何,但皇帝肯定也不希望齐家这样一个缴税大户倒掉,那会给朝廷造成重大损失,这就是齐家不倒的原因,我觉得齐家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好好再策划一下,怎样让这个优势延续下去,比如税赋要年年小幅度增加,给朝廷一个期盼,比如齐家能缩小规模而扩大利润,这样不张扬,却又有增加纳税的余地,更重要是要学会取悦皇帝,比如我说的四个人,得到他们的支持,要比去投靠太子或者申国舅更有效果。”

齐凤舞默默点头,“你的意思是说,我们齐家其实没必要投靠任何朝廷势力,是吗?”

“是这样,齐家不要去参与朝廷的权力斗争,只要保持给朝廷的税赋,这才是齐家的形象,不要让皇帝在权力斗争中看到齐家的身影,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可能,齐家最好淡出京城,重回楚州去。”

齐凤舞心中很感动,无晋说的建议非常中肯,句句都说在要害上,相比之下,齐家的思路就很混沌,没有大局观念,她一定要把无晋的这些话都原封不动告诉祖父。

这时他们来到第一大帐前,远远地看见父亲齐瑁和二叔齐玮以及大群侍卫,簇拥着一名头戴金冠男子向这边走来。

“他就是太子!”无晋认出了来人,正是皇甫恒。

齐凤舞一闪身,已经隐身到黑暗中去了,她是个善于保护自己的女孩子,她知道自己的姿色出众,所以她一般不会在权贵面前露面,以防止被权贵看中。

正如齐家的担忧和无晋的建议,皇甫恒今天是抱了很大的希望而来,这些年他虽然缺钱,但从未拉拢过齐家,是因为他没有把齐家放在眼中,他不会去和一个商人去打交道,那会让支持他的文人和士大夫们感到不满。

不过这次齐万年过七十大寿,却忽然提醒了他,接受齐家的支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他和齐家达成协议,不予公开,而是秘密接受齐家支援,这样对他也没有影响。

而且可以在他登基前,找一个借口收拾齐家,便能撇清他和齐家的传闻,安抚士大夫们的不满,结交齐家虽然让他感到不齿,但齐家的钱却对他很有吸引力。

皇甫恒请示了父皇,在得到同意后,他便以太子身份前来参加齐老爷子的祝寿,当然,他今天来是来摆个姿态,让齐家自愿上钩。

走到大帐前,他一眼便看见了皇甫无晋,皇甫恒微微一愣,随即他呵呵笑了起来,“无晋,你也来了!”

很显然,他是把无晋也当做是来迎接他了,无晋连忙躬身施礼,“臣皇甫无晋参见太子殿下!”

“不用多礼,现在非朝政时间,大家随意一点。”

他又拍拍无晋的肩膀笑道:“祝贺你封为凉国公,但我也批评你,居然升官后不来见我,这可是你不对!”

“宗正寺的手续还没有走完,我想等最后完全定下来再去觐见殿下。”

“已经定下了,后面不过是走走形式,难道还要皇上亲口推翻他的封爵吗?没有这种事的。”

皇甫恒已经走到光亮处,他忽然发现无晋竟然束一条金腰带,他先是一怔,无晋怎么升为梅花卫都尉了,随即他心中想到了什么,难道是要让无晋为楚州梅花卫统领?

他已经知道父皇决定扩大梅花卫和绣衣卫之事,他对这件事非常重视,按照回避的原则,楚州的绣衣卫和梅花卫统领肯定和楚王无关,要么是自己的人,要么是齐王的人,要么就是赵王之人,但赵王在梅花卫和绣衣卫中没有势力,只能是自己和齐王。

他几乎已经可以判定,梅花卫是他的人,绣衣卫是齐王之人,可这一会儿,他忽然意识到,还有凉王系,极有可能是让无晋兼任楚州梅花卫统领。

如果是这样,他可就失去机会了。

皇甫恒心中有些不爽,但脸上没有表露,依然笑呵呵道:“还居然升梅花卫都尉了,我居然不知道,等会儿一定罚你三杯。”

“皇兄!”

这时,大帐门口忽然传来一个少年的清朗声音,无晋和皇甫恒同时望去,只见帐门口出现一个少年王子,约十二三岁,面如冠玉,目似朗星,长得非常俊逸,穿一身紫色锦袍,身材修长,显得英姿勃勃,在他身后跟着两名身材魁梧的侍卫。

无晋不认识此人,但皇甫恒却脸色微微一变,有些不高兴地问他,“你来这里,告诉父皇了吗?”

无晋忽然猜到这是谁了,一定就是楚王,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楚王,见他长得果然很像皇帝皇甫玄德,而且气质非常好,很有灵气,和长相平庸的皇甫恒完全不同,难怪皇帝喜欢他,若自己有这样一个儿子,他也喜欢。

楚王名叫皇甫恬,他似乎有点怕皇甫恒,他连忙上前施礼,“回禀皇兄,我已得到了父皇许可,父皇说,让我替他向齐老爷子祝寿。”

最后这句话使皇甫恒胸膛仿佛被重重一击,使他简直喘不过气来,父皇竟然让楚王代表他,而不是让自己。

二百一十七

“殿下,你在和谁说话?”这是申国舅的声音,随即楚王皇甫恬身后出现一个胖大的身影。

申国舅走出大帐,他已经到了一会儿了,和皇甫恒想得到齐家财力相反,申国舅是要阻止齐家投靠太子,他不能让齐家成为太子的钱罐,他今天是抱着这个目的来到齐家。

没想到他们狭路相逢,在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时刻相遇了,大帐的门口的气氛顿时变得压抑起来,申国舅和皇甫恒都想挤出笑容,可中间夹了一个楚王,两个人都笑不出来。

“下官皇甫无晋,参见楚王殿下!”

无晋上前一步,单膝跪下给楚王行了一礼,楚王遥领楚州水军大都督,说起来是无晋的顶头上司。

他的见礼打破了眼前的尴尬,皇甫恒呵呵笑了起来,“七弟,这位就是皇甫无晋,兰陵郡王的孙子,你还是第一次见他吧!”

他也走上前,向申国舅笑着点点头,就仿佛同僚之间在朝房门口相遇一样,很随意。

申国舅也找到这个机会打破沉默,他也对楚王笑道:“殿下,我昨天不是告诉你,这位皇甫无晋将军将出任楚州水军副都督吗?”

皇甫恬点了点头,他上前打量一下无晋,笑道:“皇甫将军仪表堂堂,难怪国舅对你一直夸赞不停。”

无晋心中突地一跳,刚才楚王说他代表皇帝给齐家拜寿,无晋还以为是少年的出口无忌,随心所欲而说,可现在他居然说申国舅赞赏他,无晋才明白,原来这少年也不简单,小小年纪竟也有如此心机。

他连忙答道:“多谢殿下美言,但卑职却无能,让殿下和申相国失望了。”

无晋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皇甫恒,申国舅不可能夸赞无晋,楚王明显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那么刚才他说是代表父皇,这句话又有多大真实性,按照一般法度,只有储君才能代表皇帝,如果自己不在,或许有这个可能,但父皇明明知道自己也来参加齐家寿宴,他再这样做,就有点不符法度了,或许父皇有这个心,但在公开场合,父皇不可能真的这样做,储君坐在一旁,另一个亲王却当着几百权贵皇族的面说,他代表皇帝陛下前来,这个影响会有多大,难道父皇不知道吗?

不可能,父皇绝不会委托他来代表,这一定是他故意这样说,皇甫恒忽然明白了,就算事后父皇追究,他也可以依仗自己年纪小,撒撒娇,然后父皇就因为他年纪小而放过他,可这样造成的恶劣影响却对他皇甫恒有很大的伤害。

想到这,皇甫恒心中恼怒起来,他淡淡道:“我倒不知道楚王能代表皇帝陛下出席庆典,申相国,皇上真这样委托楚王了吗?”

他语气中充满了威胁,质问申国舅,申国舅明白皇甫恒起疑心了,便微微一笑道:“这件事老臣不在场,老臣怎么会知道呢?”

皇甫恬却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他对皇甫无晋笑道:“无晋将军,以后不用这样行礼,而且你也是皇族至亲,我更喜欢我们平和一点,请起!”

无晋心中微微一叹,这个楚王果然了得,小小年纪便如此心机深沉,不容质疑,这肯定是他母亲申皇后所授,由小见大,也可以想象申皇后的心机。

皇甫恒却没有因为楚王装作没听见便放过他,他走到楚王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笑道:“七弟,父皇真让你代表他来为齐家老爷子祝寿吗?”

皇甫恬挠挠头,一脸无辜地说道:“皇兄,这很正常啊父皇有事不能来,我们做皇子的自然要替父皇分忧,以尽孝道,我想替父皇分忧,难道不对吗?”

果然是假传圣旨,皇甫恒心中重重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他,回头对齐瑁笑道:“为等我一个,耽误时辰,真是很抱歉,开始吧!”

他拉住楚王的手笑道:“七弟,皇兄很久没见到你了,有很多话要问你,你就和皇兄坐在一起。”

皇甫恒非常警惕,他不会再给楚王假传圣旨的机会。

“太子殿下驾到!”

侍卫一声长喝,原本热闹的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这是第一帐,里面的宾客不到三百人,都是一人一桌,能在这座大帐内列席的人都是身份高贵者,要么是郡公以上爵位,要么是朝廷权臣,像邵景文,他虽然有实权,但他也没有资格坐第一大帐,而是坐在第二大帐。

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只见太子皇甫恒牵着兄弟楚王皇甫恬的手快步走了进来,兄弟二人神情亲密,大帐中人纷纷站起行礼,尽管心中惊讶,但礼数不能失。

“参见殿下!”

也不知道他们参加的楚王殿下还是太子殿下,这座大帐中,皇族占了大部分,而皇族大都倾向于楚王,皇甫恒在这座大帐中支持度并不高。

申国舅笑容满面地走在后面,他的位置在左边第一个,他便直接回了自己座位,无晋又落后一点,故意和他们保持一段距离,从帐门外,他一眼便看见了皇甫逸表身旁的位子空着,很不幸,那就是他的位子,确实说,那其实是兰陵郡王的位子。

不过齐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无晋毕竟是晚辈,他虽然代表兰陵郡王,但他本人的身份还不能和皇甫逸表坐在一起。

躲在暗处的齐凤舞露面了,她向右边一个靠近大帐的空位指了指,意思是让无晋坐在那里,旁边好像都是年轻人,这个位置不错,无晋便欣然走进去坐下。

独人独坐,桌子也不小,桌上器皿和他刚才所在的商人大帐相比完全不同,玉碟金碗,名窑瓷器,食物也精美异常,不像商人帐内那样丰盛,但每一道菜都制作得精美无比,俨如艺术品,使人不忍下箸。

桌上铺着丝绒,上面摆着一个牌子,应该就是客人请柬的编号,写着‘备席’二字,原来这是备用席,难怪无人。

从背后上来一名侍女,纤纤玉手给他倒了一杯酒,又把牌子拿走了,无晋向两边看了看,右边大多是三十多岁的男子,基本上都是和他相仿的皇族,要么国公,要么郡公,其中以郡公偏多,按照皇族之规,郡王的第三代就是郡公,那么这些人都是郡王孙辈,或者是国公之子。

“你就是皇甫无晋?”他邻座男子向他微微一笑问。

无晋连忙向他拱拱手回礼,“兄台是?”

“我是杨廷安,皇甫将军可听说?”

无晋点点头,这个人他知道,太傅杨晟之子,他的姐姐就是年初去世的杨皇后,太子皇甫恒是他的外甥,其实他才是真正的国舅,他原本是吏部侍郎,杨皇后去世后,杨家势力被打压,他也调去地方为官,现任余杭郡刺史,和苏翰贞几乎同时上任,他是郡公之爵,所以能坐第一帐。

无晋连忙笑道:“我久仰杨刺史之名,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他说得是实话,他下辖一个水军军府就在余杭郡,以后他和杨廷安有打交道的机会。

杨廷安也向他回礼,“以后还请皇甫将军护佑余杭郡。”

这时,大帐内一声清脆的钟声敲响,寿宴正式开始了,大帐中间的席位上坐着四人,正中间是今天主角,寿星齐万年,左边第一人是太子皇甫恒,皇甫恒再左边是楚王皇甫恬,而齐万年右手第一人是赵王皇甫怛。

赵王皇甫怛长得和齐王极为相像,无晋差点把他当做齐王,他低声问杨廷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