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族-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星便将申国舅帮关家和苏家牵线联姻之事告诉了皇甫恒。
天星带来的消息让太子皇甫恒大吃一惊,无须天星解释,皇甫恒立刻便明白过来,这是申国舅在变相拉拢苏翰贞,一旦联姻成功,东海郡起码一半就要归申国舅。
就算苏翰贞对自己忠心耿耿,可是关家成了他的侄女婿,以后很多事情就难办了,自己也无法再全心相信苏翰贞,这一计确实很毒,后果非常严重。
皇甫恒连忙问道:“无晋有没有说,现在苏关两家的联姻到什么程度了?”
“无晋说,今天上午申国舅的妻子刚去苏府送了婚书,应该才刚刚开始吧苏府还没有答应这门婚事。”
皇甫恒再也坐不住,他腾地起身下令:“给我备马车,立即去国子学!”
……
很快,几辆宽大的马车疾速从东宫驶出,在一百余名侍卫的严密护卫下,迅速向北边的道政坊驶去。
马车内,皇甫恒在闭目沉思,他在想另一件事,无晋为什么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
皇甫恒也知道无晋和苏翰贞的私交关系很好,他或许能知道这个消息,苏府有人会及时通告他,但问题是,无晋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很明显,他是想利用自己阻止苏家和关家的联姻,他知道自己肯定会去阻止,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想关苏两家联姻,他有私心吗?难道是……
皇甫恒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意,他大概猜到无晋的真实用意了,一定是他的朋友,甚至是他本人想和苏家联姻,这个臭小子,也想娶苏翰昌的女儿么?
东宫里道政坊很近,片刻,马车便快速驶进了坊内。
……
苏翰昌刚刚从府中返回国子学,他怎么也想不到,今天他是不是中了天鉴,竟然先后有三名朝廷权贵来国子学找自己,如果算上去府上的兰陵王妃,那就是四个人了。
而且这一次是太子来了,不会太子也要向自己女儿提亲吧!
苏翰昌的心揪了起来,他的女儿一夜之间变成了各家权贵看中的热门人物,如果事态再发酵,他担心皇帝也会看上自己女儿,把她召进宫,事情可就麻烦了,这件事他必须得想办法降降温才行。
只听外面‘吱嘎’一声,有马车停下的声音,一名从事飞奔而入,“大人大人快,快去迎接太子殿下。”
苏翰昌慌忙整理一下衣袍,快步向门外走去,正好看见皇甫恒被两名宦官扶下马车。
因为兄弟苏翰贞的缘故,苏翰昌对太子也格外敬重,他上前一步,跪下道:“臣国子学博士苏翰昌参见储君千岁!”
皇甫恒上前将他扶起笑道:“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把你们苏氏三兄弟当做一个人。”
“回禀殿下,我们三兄弟是一母所生,外貌长得也像,名字也差不多,所以很容易被弄混淆。”
“呵呵主要是我和你接触太少的缘故,我决定以后要和苏家多多接触。”
“这是苏家的荣幸,太子请!”
苏翰昌将太子请进贵客房坐下,又有从事进来献茶,皇甫恒在路上已经得到侍卫的禀报,他打量一下房间,淡淡一笑道:“这间贵客房今天很热闹吧!”
苏翰昌脸微微一红,他听出太子话中有话,便连忙解释:“回禀殿下,今天很是怪异,先是一早齐王来,紧接着又是申国舅带了一个年轻人来拜访,下午则是殿下来。”
“齐王?”皇甫恒愣了一下,“齐王来做什么?”
“他……”苏翰昌着实有些难以启口,犹豫一下,他还是实话实说道:“回禀殿下,齐王和申国舅其实都是一个目的,都是来向小女求婚,上午齐王妃也去了苏府。”
“是么?”
皇甫恒心中更加惊异了,原来齐王也来向苏翰昌求婚,苏翰昌的女儿是仙子吗?竟然这么惹人注目。
“齐王是为谁求婚?不会是他本人吧!”
“不不是!”
苏翰昌连忙否认,“齐王殿下是为齐王妃之弟罗启玉求婚,不是为他本人。”
“原来是为毒豺公子求婚。”
皇甫恒点点头笑道:“那个罗启玉是齐青节度使罗傋的儿子,虽然是高官之后,又是齐王妃之弟,不过此人人品不好,恶名昭著,估计苏祭酒不会答应。”
“是我母亲也说他人品太差,学问差一点倒没关系,可人品差了就绝对不行,本来我母亲根本就不想收他的婚书,还是齐王妃硬塞给我们。”
“那关家呢?”
皇甫恒不露声色又笑着追问道:“那关贤驹的条件听说不错,苏家会同意吗?”
苏翰昌虽说是国子学博士,但他绝不是一个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相反,他骨子里极为热衷于功名仕禄,对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他也非常清楚。
他知道太子来找自己的原因,肯定是和申国舅的提亲有关,自己二弟是太子心腹,如果自己和申国舅联姻了,这对二弟的立场会影响很大,尤其二弟是东海郡刺史,那可是大宁王朝的财税重地,太子好容易才争到手,如果二弟因为自己和申国舅联姻而疏远太子,也就意味着苏家和太子结下深仇。
一旦太子即位,第一个就是要收拾苏家。
苏翰昌想到一个疑问,为什么是由申国舅出面来和苏家谈联姻,而不是礼部侍郎关寂出面,按理,既然是给关贤驹求婚,那应该是他父亲来出面,好歹他也是礼部侍郎,怎么会是相国来出面,为求婚增加分量固然是一个原因,那会不会还隐藏有更深的目的?
这时,苏翰昌才意识到,申国舅恐怕还有更深的用意,那就是通过这次联姻把二弟苏翰贞拉拢过去,至少也要成功破坏二弟和太子的关系。
望着太子警惕的目光,苏翰昌才恍然大悟,太子也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亲自上门了,他是来质问自己为何要和申国舅联姻?
想通这一点,苏翰昌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如果自己糊里糊涂答应了申国舅的求婚,那可是犯下了官场上的大忌,种下将来苏府被灭门之根。
皇甫恒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他冷冷又问:“是不是申国舅开出的联姻条件很优越,让苏大人怦然动心?”
“不不不!”
苏翰昌一连说了三个不,急忙解释道:“申相国没有提什么条件,我们也没有答应,事实上,我们苏家感到很为难,今天齐王、申国舅还有兰陵郡王三家同时来求婚……”
“等一等!”
皇甫恒打断他的话,连忙问:“你刚才说还有兰陵郡王也来求婚?”
“是兰陵郡王是为他的孙子皇甫无晋来求婚。”
皇甫恒意味深长地笑了,这个臭小子,果然是利用自己来打压申国舅,原来他真是想娶苏翰昌的女儿,这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你们苏家觉得兰陵郡王的求婚可以考虑吗?那个皇甫无晋,我和他很熟,是个不错的年轻人,你们苏家有意招他为婿吗?”
“回禀殿下,皇甫无晋我们感觉还不错,我二弟对他评价很好,而且他自身条件也比较优越,如果能招他为婿,固然是苏家的幸运……”
苏翰昌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观察太子的脸色变化,他不明白太子的真实用意,不敢冒然把一件事说死,便含糊道:“只是答应了兰陵郡王,势必会得罪齐王和申国舅,所以我们暂时谁都不答应,等我父亲来决定。”
皇甫恒点点头,“你们的决定是明智的,不要冒然答应任何一家,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和婚姻无关的考量,你们慎重一点非常正确,不过有一点我要告诉你,如果我是你,就绝不会让自己的兄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说完,皇甫恒便起身告辞了。
……
皇甫恒靠在马车璧上闭目沉思,身子随着马车的行走而晃动,他在考虑另一件事,那就是拉拢凉王系的事情,这是他一直的心愿,无晋被封为凉国公,就等于宣布了无晋是凉王系的继承者。
如果他真的和苏家联姻,再通过苏翰贞的关系,这样一来,是不是自己和凉王系之间就达成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
一百九十八
正如太子皇甫恒的判断,申国舅确实是想利用这次联姻的机会拉拢苏府,从而改变苏翰贞的立场,使他从东宫系逐渐变成中立派,再加上长史徐远的作用,那东海郡就会再一次偏向他申国舅。
可以说这是他的明谋,这种事很难瞒过太子,申国舅也不想隐瞒,就算太子阻挠,可如果他准备充足,关贤驹一样会成为苏家的乘龙快婿。
申国舅坐在书房内看一张小纸条,坐在下首的是礼部侍郎关寂,后面则站着他的儿子关贤驹。
纸条是一名国子学从事及时写来,告诉了申国舅一个重要消息。
申国舅将纸条揉成一团,对关寂淡淡一笑道:“太子恒在半个时辰前刚刚去国子学和苏翰昌谈过话。”
关寂和他儿子关贤驹长得很像,也是身材高大,一张方脸,鼻直口正,目光里带有一丝阴鹜之意,不过他外貌刚硬,内心却胆小。
他坐在一张矮背椅上,腰挺得笔直,申国舅的话使他心中有些不安,他便问道:“这样是否会影响到苏翰昌的立场?我的意思是说,苏翰昌是否会因为怕得罪太子而拒绝驹儿的求婚?”
“当然会有所影响,毕竟他是太子,他去一趟国子学不会一无所获,不过也不会像你说的那样苏翰昌断然拒婚,太子虽然是这样希望,但苏翰昌不会,他也要考虑我的面子,所以,我认为最后的结果应该是一种平衡,他不答应,也不拒绝。”
“那会是什么?”
关寂有些紧张地问道:“他总不能这样无限期地拖下去,他应该决定,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申国舅暗暗叹息一声,他发现这个关寂有点沉不住气,已经是礼部侍郎了,表现得就像一个刚入官场的小办事员,这么沉不住气,这么紧张,婚事成又如何?不成又如何?又不是什么生死决战,关寂表现让他着实有些失望。
倒是他的儿子比他还能沉住气,虽然是当事人,却一点也不慌张,关贤驹现在的表现和今天上午初见苏翰昌时的插嘴、失措大不相同。
申国舅对关贤驹赞许地点点头,又对关寂道:“苏家有一个最好的拖延借口,那就是苏逊不在府上,他是一家之主,这种重大的联姻当然要他来最后拍板决定,所以苏家一定会拖延,你也不用担心,耐心等待,你放心吧我会时刻注意苏府的动向,不会让你错失机会。”
听完申国舅的解释,关寂微微放下心,他欠欠身,恭敬说道:“那一切就拜托申相国安排了,若驹儿能成这门婚事,我关家上下会尽心尽力为相国效忠。”
一直站在父亲身后沉默不不语的关贤驹接口道:“即使最后婚事因天意而不成,关家也会感激相国的帮助,一样会为相国效忠。”
申国舅呵呵笑了,这个关贤驹很会说话,和他谈话总是令人愉快。
“你们放心吧我手上还有杀手锏,在关键时刻我会使出,不会让你们失望。”
……
关氏父子告辞而去,申国舅躺在高背椅上凝神思考此事,他已经得到消息,兰陵郡王也在为皇甫无晋向苏家求婚,还有齐王也在求婚,三家同求一女,这倒是巧得有趣。
不过申国舅也一样不看好齐王,他很了解苏逊父子,就算苏翰昌因为某种利诱而答应了齐王,但苏逊绝不会答应,那个老头子不是一般的倔强,而且非常看重名誉,他怎么会把长孙女嫁给恶名昭著的罗启玉?
申国舅冷笑一声,他手上有罗启玉三年各种累累罪恶的详细记录,是他准备用来对付齐王的一种武器。
不过相对齐王,申国舅却更看重兰陵郡王的求婚,又是皇甫无晋,这小子居然也看上了苏家之女,其实申国舅很清楚无晋和苏翰昌女儿的关系。
申国舅从桌子下面的抽屉里抽出一本书,书名叫《美猴王大闹天宫》,这是申国舅孙子最喜欢看的一本书,申国舅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本书就是苏逊的孙女所写。
作者两个人,一个叫菡萏莲花,这就是苏逊孙女苏菡,还有一个人叫无晋,这个人是谁就不用说了,从这本书,申国舅就知道无晋和苏家小姐的关系不一般。
虽然他申国舅有心成人之美,只可惜无晋变成了凉王系的继承人,还夺走了他的楚州水军,那就休怪他申国舅棒打鸳鸯了,他是不会让皇甫无晋成为苏家女婿,从而拉近凉王系和太子的关系。
这时,有侍卫禀报,“邵将军到了。”
“让他进来。”
片刻,景文匆匆走进房间,躬身施礼,“参见相国!”
申国舅微微一笑道:“邵将军,我有两件小事请你去办。”
“不敢言请,相国尽管吩咐。”
“好!”
申国舅取过一份厚厚的卷宗,这是罗启玉的各种罪行详细记录,他递给邵景文,“你把这些记录印刷千份,散播于市井,尤其苏逊府邸,更要发放几十份,更要使苏府上下人人皆知。”
申国舅本来准备过段时间再下手,以打击齐王,但不想再等,不能给罗启玉任何机会。
邵景文接过卷宗,“卑职这就去办,最迟后天将传遍京城。”
申国舅又取出一份薄薄的卷宗,这却是无晋的档案,是刚刚从东海郡送至,只可惜里面内容太少,没有什么实质作用,只有无晋经商的一些事情,包括他摸彩开当铺和修桥赚钱的记录,申国舅也递给邵景文,“这里面的内容就不必传播了,只要让苏府知道便可。”
无晋最大的软肋便是他做过商人,这对一般人没什么意义,但对苏府择婿却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苏逊也同样不会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一个曾经做过商人的求婚者。
邵景文没有多说什么,他接过卷宗,行一礼,便出去了。
处理完这件事,申国舅又取过一本奏折副本,他要开始考虑政务了,他不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一件小事上。
……
关氏父子离开申国舅府,坐上一辆马车,向自己府上驶去,马车内,关寂见儿子沉默无语,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便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不用太担心,有申国舅亲自策划,保证你能抱得美人归。”
关贤驹苦笑了一下道:“据我所知,申国舅已经两次败在皇甫无晋手上了,说实话,我对他信心不足,我想自己来策划夺美。”
“不行!”
关寂断然拒绝,或许觉得自己语气有点重,他又放缓声音道:“再有半个月多一点,你就要参加进士科举了,这么关键的时刻,你怎么能分心,求婚之事你别管,你还是尽心尽力参加科举。”
关贤驹没有答话,他其实就在考虑科举和求婚的关系,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苏逊被隔绝,苏家决定是否同意议婚,至少要等到科举放榜后,如果那个时候自己能考中甲榜前十,才学、世家、人品三者皆有了,那样一来,自己超过皇甫无晋,迎娶美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但关贤驹也很清楚,凭他楚州贡举士第一百名的实力,莫说前十名,恐怕就连考中进士都很危险,无毒不丈夫,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用非常手段。
想到这,关贤驹便低声对父亲道:“父亲,有没有办法搞到今年科举的试题?”
关寂吓了一跳,连忙摇头,“不可能,这种事情万万不能做,一旦泄露,可是大罪,而且今年录取名额已经放宽到五十名,你好好努力,会有希望。”
关贤驹见父亲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由心中暗暗鄙视,他又道:“父亲,我知道我的才学,就算放宽到一百名也不可能考上进士,而且我还想进前十,父亲是堂堂礼部侍郎,难道连这点关系也没有吗?”
关寂沉默了,其实他心里明白,一共三万士子汇集京城参加今年进士考,只录取六十人,五百人中录取一人,要想考上何其之难,而且有很多有名望的学士也将参加今年的考试,比如豫州大儒赵伯伦,荆州鬼才马应初,号称晋州第一才子的裴挚,齐州清河崔家的大才子崔瑄,这些久负成名的人也跑来参加科举,又要占去一部分名额,儿子想考中进士,确实很难。
由于今年进士科举考试改革,由以前的吏部主考改为吏部、礼部、国子监三部合考,一共考三门,经义、诗和策论,其中吏部负责诗和策论出题,而礼部负责经义出题,国子监负责评卷。
他是礼部侍郎,确实能搞到经义科的题目,经义科题目由礼部郎中黄宏元负责出题,而黄宏元是他的心腹,只要自己提出,他肯定会答应,只是黄宏元已经被隔离,有点困难了。
他叹口气道:“就算为父有心也晚了,昨天黄宏元已经被隔离,为父见不到他。”
关贤驹微微一笑,“父亲,不是还有两次家人送食物和被褥的机会吗?怎么会没有机会呢?”
关寂低头道:“让我再考虑考虑,这种事一定要考虑清楚。”
一百九十九
天刚亮,无晋便来到了梅花卫,他是来办理去职手续,想想也是有趣,他担任梅花卫校尉才几天,一兵一卒未带,就改任楚州水军副都督,想想也是有点滑稽。
当初梅花卫校尉还给他带来些许风光,可如今再回头,一个小小的校尉头衔便显得寒酸而低微。
无晋依然穿一身梅花卫的军服,在没有去职前,他还是梅花卫校尉,他快步走进大门,迎面正好遇见梅花卫将军李延。
无晋上前半跪行一礼,“卑职参加李将军!”
李延连忙将他扶起,“不用多礼,快快请起!”
李延已经知道无晋被封为凉国公、楚州水军副都督之事,虽然楚州水军副都督和他是平级,但凉国公之爵却是他望尘莫及,无晋的地位已经远远在他之上,李延担不起无晋的军礼。
他拍拍无晋的肩膀,苦笑一声,“我本想把你留在梅花卫,成为我的左膀右臂,但没想到……哎让人遗憾,不过我也替你高兴。”
“没有留在梅花卫也是我的遗憾,但没有办法,下个月我就要去楚州任职,只能辞去梅花卫的职位,这段时间,多谢李将军关照。”
李延点点头,“走吧我陪你去办离职。”
无晋跟着李延来到了一栋红色的小楼前,这里是梅花卫的文职官员的办公之处,主管梅花卫军官任免职的文职官员是录事参军,职位相当于都尉,姓赵,大家都叫他赵参军,为人很客气。
“赵参军,这是我的军牌。”
无晋取出他的九号军牌,有点舍不得,这也是他心中的一个谜,梅花卫为何要给他如此靠前的军牌?但现在这个谜已经没有意义,这块军牌不再属于他。
他把铜制军牌放在桌上,推给赵参军,赵参军正在填一张表格,他笑了笑道:“等一会儿吧去职手续结束后,和军服一起还我。”
无晋又拾起军牌,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奔跑声,只见将军李延出现在门口,他急喊一声,“停!”
赵参军和无晋都奇怪地向他望去,李延快步走进房间,急问赵参军,“无晋的手续办完了吗?”
赵参军指了指表格,“正在填表。”
“填表暂停!”
李延又回头对无晋道:“你跟我来,有事找你。”
无晋心中疑惑,跟着他向外走去,“李将军,出什么事?”
李延见左右无人,低声对他道:“阁老要见你。”
无晋一怔,梅花卫的阁老要见自己,为什么?
无论梅花卫还是绣衣卫,它们的最高掌权者都不是大将军,大将军只是调动军队,安排一些紧急事宜,但大将军却没有军官任免权,将军以上是由皇帝任命,而将军以下的任免权却掌握在梅花卫监军手中,包括一千人以上的调动,都必须得到监军同意。
监军只是书面上的职务,一般人都称之为阁老,梅花卫和绣衣卫都有一个阁老,他们是皇帝直接任命,长期在这两支内卫军中担任监军之责。
梅花卫的阁老姓江,皇帝皇甫玄德还是太子时便是他的贴身侍卫,皇甫玄德登基后,这位姓江的阁老又在他身边做了二十年侍卫官,深受皇甫玄德的信任,由于年纪渐老,十年前被皇甫玄德派来做绣衣卫和梅花卫监军,被军队上下称为江阁老。
江阁老也是大宁王朝少数的几名国士之一,国士也是一种武士称号,并不在于他武艺有多高强,而是要得到皇帝的御封,自从二十年前皇甫玄德下旨不再封国士以来,国士的数量越来越少,已经剩下不到二十人,而且大多年迈,最年轻的也有四十余岁。
江阁老一般极少露面,行踪隐秘,绝大部分梅花卫将士都没有见过他的真面目,大家只知道他住在梅花卫衙门背后的一间小院子里。
无晋跟随李延来到小院子前,李延敲了敲门,门开了,出现一名七八岁的小童,他对李延笑道:“人带来了吗?”
李延指了指无晋,“带来了。”
小童看了无晋一眼,便笑道:“无晋公子,请随我来。”
李延却不敢走进院子,他眼睁睁地望着无晋走进院子,院门轰然关上,他摇摇头,苦笑了一下,在江阁老面前,他连无晋都比不上,这也难怪,人家是凉国公,自己算什么,连爵位都没有。
李延只好转身走了。
小院子不大,种了几株梅树,房子也是低矮的平房,无晋随小童走进房中,房间里很昏暗,四周光秃秃的,没有一件家具,小童点燃一盏油灯,回头对无晋道:“公子什么都别问,只管跟我来。”
他带着无晋向里间走去,一连走进三道门,前方还没有到,无晋只感觉自己似乎在向下走,他忽然醒悟,他一定进入地下了,原来这个江阁老竟是住在地下室里。
没错,他已闻到浓厚的泥土腥味,感觉空气虽然很新鲜,但有些潮湿,这肯定是在地下了,周围一片漆黑,只有前方小童手中的一盏豆粒大油灯散发出淡淡的光晕,让无晋隐隐看到,他在沿着一条宽阔的甬道前行,他伸手摸了一下,四周都是冷冰冰的石壁。
小童推开一扇石门,门内有大片的光线射出,应该到了,无晋不由加快脚步。
走进石门,眼前是一间光线明亮的石屋,像是书房,桌椅书架,一应俱全,而且还是里外两间。
小童笑了笑,“公子稍等片刻,主人马上就到。”
他转身便走了,石门又轰然关上,无晋忽然大惊,这不是把他关在地下了吗?人不知,鬼不觉。
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向他袭来,他转身便去拉石门,石门却纹丝不动。
这时,他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不用拉了,石门已经锁死,只有靠机关才能打开。”
无晋一回头,只见从里间走出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中等身材,背有点驼,脸色苍白,目光隐隐有一丝阴鹜,看年纪约六十余岁。
他上下打量无晋一眼,微微一笑,“我的官方名字叫江奎,但真名叫江淹,也是晋安六勇士之一。”
无晋只觉大脑中轰地一下,一片空白,在万万没有想到的时刻,又一个晋安六勇士出现了,而且居然是梅花卫的阁老。
江淹很有趣地看一眼无晋,他仿佛知道无晋会有这种目瞪口呆的表情,“怎么,想不到吗?”
无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意,他想起皇甫疆说的话,晋安六勇士的身份你想都想不到,他确实想不到,大宁皇帝的贴身心腹侍卫竟然是晋安六勇士,谁能想得到?
“坐吧!”江淹一摆手笑道。
无晋没有坐下,他而是跪下,给江淹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江淹暗暗点头称赞,这孩子懂得知恩图报,确实比他大哥要好得多。
“孩子,不用下跪了,快起来坐下。”
无晋这才慢慢坐下来,他心中很乱,觉得有千头万绪的疑问,但有一个疑问他明白了,那就是为什么他梅花卫军牌是九号,就是这个江阁老一手安排的。
江淹给他倒了一杯热茶,“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无晋摇摇头,江淹又笑道:“这里其实是梅花卫地牢的隔壁,一墙之隔便是死囚牢,关押着二十名死囚,但石壁厚达五尺,他们听不到任何声音。”
无晋默默点了点头,其实他应该想到,他曾经参观过,好像地牢就在附近,他便问:“我该怎么称呼前辈?”
“我在晋安六勇士中排行第五,你应该叫我江五爷,不过现在你是我们的少主人,你就叫我江翁吧!”
“我还是叫你江五爷,五爷怎么会成为梅花卫阁老?”
江淹在他对面坐下,微微一叹道:“其实也很正常,当年我们六兄弟开了两天的会,商议如何复兴旧主,每个人都决定向一个方向努力,陈志铎去海外建立基业,便有了凤凰会,张茂去西北发展,他的儿子张崇俊便成为河陇节度使,于玄因为身受内伤,他便负责保护天凤,后来又教你武艺,就是酒道士,而我则回皇帝身边,要赢得皇帝信任,我便留在凉王府,被高人改变了面貌,两年后,凉王推荐我入东宫护卫太子,从此就留在太子身边,一直跟随他登基,获得了他的信任,十年前,我出任绣衣卫监军,五年前又兼任梅花卫监军。”
“等一下!”
无晋忽然有点糊涂了,“不是说绣衣卫也有一个龙阁老吗?”
江淹呵呵笑了起来,“大家都说绣衣卫和梅花卫各有一个阁老,实际上没有两人,就是我一人兼任,龙阁老也是我,我当影武士的名字就叫龙影,这是皇帝给我起的名字,意思是我是他的影子。”
无晋这才明白当初在东海郡时,为什么他祖父皇甫百龄让他去绣衣卫任职,原来原因就在这里。
“无晋,昨天皇帝把我叫去,和我商议很久,皇帝已经决定扩大绣衣卫和梅花卫编制,我希望你不要辞职,依然留在梅花卫兼职。”
二百
无晋一怔,他没有明白江淹的意思,“五爷,我不太明白,我马上要去楚州任职,如何还能兼任梅花卫的职位?”
无晋心念一转,忽然问道:“难道梅花卫要在楚州开分所?”
江淹点了点头,皇甫疆告诉他,无晋很聪明,现在看来,果然不错,他便笑道:“准确地说,不叫分所,而叫支卫,这是皇帝起的名字,再过些日子就会正式宣布,梅花卫和绣衣卫将同时扩大,除了现在的豫州和雍州外,将在幽州、齐州和楚州各自建立支卫,每州编制三千人,支卫长官为将军,所以我想安排你为梅花卫楚州支卫将军。”
“可是……”
无晋迟疑一下问:“让我兼任梅花卫楚州支卫将军当然好,只是皇帝会同意吗?”
“这个没有问题,所有的支卫将军都将是兼职,这是皇帝的意思,我也提了梅花卫楚州支卫将军由你来担任,皇帝没有反对,但我提到绣衣卫楚州支卫将军人选时,他却明确反对了,这说明他已默许你为梅花卫楚州将军。”
“那绣衣卫楚州将军是谁?”
江淹摇了摇头,“现在没有定下来,本来我推荐邵景文担任此职,但皇帝的意思是邵景文不能离京,我估计会是齐王的人。”
“齐王?”
无晋想了想便道:“莫非齐州的绣衣卫将军或者梅花卫将军,将是太子和申国舅的人?”
“举一反三,孺子可教也!”
江淹捋须笑道:“一点没错,皇帝扩大绣衣卫和梅花卫的真正目的是监视各地军阀,楚州的势力主要是楚王和申国舅,所以你能担任楚州梅花卫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